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造型藝術美欣賞 【學習要點】 本課程主要講述造型藝術的美學欣賞,提高您的美學修養(yǎng)。讓您認識、了解繪畫藝術的性質和分類;掌握中國畫各主要畫科、西洋油畫三個重要時期的主要代表畫家和代表作品;把握中國畫和西洋油畫的基本特征和藝術風格。了解雕塑藝術的種類和藝術特征,中外雕塑代表作品及其特征;把握雕塑藝術的審美特征和欣賞方法。了解攝影藝術的種類和審美特征;把握攝影藝術的欣賞方法。了解書法藝術、建筑藝術、工藝美術的審美特征和欣賞方法。第一章 繪畫欣賞一、繪畫藝術概說 1繪畫的種類和特點 繪畫是造型藝術中歷史最為悠久,影響最為廣泛的一類,它有許多種類,根據工具、材料和技術的不同,可分為中國畫、油畫、版畫、水彩畫、水粉畫、壁畫、素描、速寫、粘貼畫等;根據表現(xiàn)的題材內容的不同,可分為人物畫、風景畫、風俗畫、歷史畫等;根據表現(xiàn)形式的不同,可分為宣傳畫、漫畫、年畫、插圖等;根據畫幅形式不同,則分為單幅畫、組畫、連環(huán)畫等。 繪畫藝術有以下特點: (1)以線條色彩作為表現(xiàn)手段繪畫要從視覺上再現(xiàn)現(xiàn)實,它必須依靠線條和色彩來塑造形象。事物的形象輪廓都是由線條構成的,不同形式、不同姿態(tài)、不同方向的線條,能給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能觸發(fā)和調動人們不同的情緒和聯(lián)想,產生不同的美感。可以說,繪畫是離不開線條的,高超的繪畫大師往往寥寥幾筆,就揮灑、勾勒出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色彩也是繪畫的重要表現(xiàn)手段,不同的色彩能使人產生不同的心理反應,增強繪畫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畫家總是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運用各種色彩去再現(xiàn)生活,表達思想情感。 (2)用平面形象顯示立體感繪畫都是在平面上造型,屬于二維空間藝術。繪畫雖沒有可觸摸的立體性,但卻可以通過線條、色彩的多種巧妙配合,形成明暗、透視、質感、形體等效果,在平面上造成幻覺而具有立體感。無論是人物,還是背景,都可以借助線條的輪廓表現(xiàn)形態(tài),借助光的明暗表現(xiàn)凹凸,借助視覺感受畫面物體的位置、比例、方向,形成逼真的立體感。畫家通過線條、色彩和光影透視,不光可以惟妙惟肖地表現(xiàn)人物的外在形象,而且還可傳神地表現(xiàn)人物精神風貌和內心世界,達到以形傳神、氣韻生動的效果。 (3)以靜顯動,虛實相生繪畫描繪的是現(xiàn)實中某一部分的某一個瞬間,受到時空限制,呈現(xiàn)出來的是靜態(tài)形象,無法表現(xiàn)事物變化發(fā)展的過程。但是繪畫可以用反映瞬間的靜態(tài)畫面,通過暗示、虛寫等手法,來表現(xiàn)事件的過去與未來。如達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描繪耶穌在晚餐時說了“你們中間有個人出賣了我”后,12個門徒的反應。這一時刻是事件最具有暗示性、最能激發(fā)人們想象的頃刻,是富有表現(xiàn)力的瞬間。耶穌的一句話打破了餐桌上的平靜,引出了門徒們的各種表情和姿態(tài),各種目光充滿了猜測、疑問、驚駭、憤怒。這個畫面很容易使人聯(lián)想到這以前叛徒猶大干的丑事,也使人不難推斷猶大被識破后事件進一步發(fā)展的情況。這幅畫正是因為選取了最富表現(xiàn)力的瞬間,以靜顯動,以實引虛,虛實相生,才擁有了極高的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 2中國畫中國畫又稱國畫,有人物、山水、花鳥等畫科;有工筆、寫意等技法形式。工筆畫的線條精細,講究形似,特別是著色的工筆畫更求逼真,但也講究以形傳神。寫意畫不拘泥于寫實,而追求形神兼?zhèn)洌孕螌懮?,“遺貌取神”,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由于書畫同源,中國畫往往將詩文、書法以至篆刻納入畫中,以畫為主,輔以詩、書、印,形成整體的和諧美。 (1)人物畫人物畫以人物為主要的描繪對象,通過對人物的姿態(tài)、神情、狀貌,表現(xiàn)其心理狀況和精神面貌。人物畫中也可能畫山水、禽獸等,但是作為人物的背景或道具來表現(xiàn)的,人物畫始終是以人物作為表現(xiàn)的中心。人物畫成熟較早,東晉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是我們現(xiàn)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卷軸人物畫。人物畫的高峰時期是唐、五代和兩宋。主要代表作有唐代張萱的虢國夫人游春圖、周防的簪花仕女圖、五代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南宋梁楷的李白行吟圖等。宋代以后,人物畫逐漸被山水畫、花鳥畫代替。 (2)山水畫山水畫主要以自然景物為描繪對象,通過對自然山水動靜、陰陽、寒暑等變化的描畫,借物詠情,表現(xiàn)畫家的思想感情和審美趣味。山水畫中也可能畫到人物,但人物往往畫得很小,不占主要,僅僅作為山水的一種陪襯或點綴?,F(xiàn)存最古老的山水畫,要數(shù)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圖。山水畫至唐宋開始成熟,元代達到高峰,并延續(xù)至近現(xiàn)代。其代表作有唐代李思訓的江帆樓閣圖、五代荊浩的匡廬圖、北宋范寬的溪山行旅圖、南宋趙伯駒的江山秋色圖、元代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明代戴進的風雨歸舟圖、清代石濤的黃山圖、現(xiàn)代張大千的丹山春曉、傅抱石和關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嬌等。 (3)花鳥畫花鳥畫中的“花”、“鳥”是個廣義的概念,以花為主,也畫草、木、石,而尤以“梅、蘭、竹、菊”四君子為重點;以鳥為主,也畫蝶、蟲、魚等小動物?;B畫與山水畫具有相似的發(fā)展過程,它大致成熟于五代,宋元明清遞次發(fā)展到高峰,直至近現(xiàn)代,均有優(yōu)秀畫家及作品。其代表作有:五代黃荃的珍禽圖、北宋趙佶的芙蓉錦雞圖、南宋鄭思肖的墨蘭圖、元代王冕的墨梅圖、明代文征明的蘭竹圖、清代吳昌碩的梅石圖、現(xiàn)代齊白石的墨蝦圖等。中國畫除了上述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三科以外,還有不少以動物為題材的作品,如畫虎、驢、牛、馬等,達到非常高的成就,特別是現(xiàn)代繪畫大師徐悲鴻筆下的馬,奔騰不羈,遒勁粗獷,生動傳神,達到了爐火純青的藝術境界。 3西洋油畫以歐洲為中心的西方繪畫以油畫為主要畫種,油畫是用油畫顏料在布、木板或厚紙板上畫成。油畫的顏色有較強的遮蓋力,能夠充分體現(xiàn)出物體的真實感和豐富的色彩效果,一幅優(yōu)秀的油畫就如同一幅彩照,具有逼真的視覺效果。下面主要介紹西方油畫發(fā)展的三個最重要時期的油畫。(1)1516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油畫西洋油畫的源頭可追溯到古希臘、羅馬繪畫,在1516世紀進入成熟期。其間產生了許多杰出的繪畫大師,如被稱為文藝復興三杰的意大利畫家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威尼斯畫派的代表提香。代表作有波堤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達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和蒙娜麗莎、米開朗基羅的巨幅壁畫創(chuàng)世紀和末日審判、拉斐爾的西斯廷圣母和雅典學院、提香的花神、喬爾喬內的田園的合奏等。 (2)17世紀荷蘭、佛蘭德斯、西班牙畫派17世紀是歐洲油畫大發(fā)展的時期,各國畫家輩出,而以北歐諸國的成就更為突出。荷蘭、佛蘭德斯、西班牙畫派,在歐洲繪畫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荷蘭畫派的代表作品有弗哈爾斯的吉普賽女郎、倫勃朗的夜巡、瓊維米爾的看信的婦女、霍貝瑪?shù)臉溟g村道等。佛蘭德斯畫派的代表作品有魯本斯的劫奪呂西普斯的女兒和蘇姍娜芙爾曼肖像等。西班牙畫派的代表作品有維拉斯開茲的教皇英諾森十世和菲力普四世等。 (3)19世紀的歐洲油畫19世紀歐洲油畫是在頻繁的變革中跳躍式發(fā)展的,期間出現(xiàn)了許多流派。各流派的作品異彩紛呈,以其各自的藝術特色在美術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各流派的代表作品有:英國風景畫家康斯太布爾的干草車、法國新古典主義畫家安格爾的貝爾坦像、浪漫主義畫家德拉克羅瓦的自由引導人民、現(xiàn)實主義畫家杜米埃的三等車廂、米勒的拾穗和晚鐘、印象派畫家莫奈的日出。印象、后期印象派畫家高更的手捧果物的女人、俄羅斯巡回畫派畫家列賓的伏爾加河的纖夫等。 4中國畫與西洋油畫的比較中西繪畫都有悠久的歷史,在發(fā)展初期都以人物畫為主,山水、風景最初都只是作為人物的背景,后來才逐漸發(fā)展成為獨立的畫科。但是,兩者的區(qū)別還是十分明顯的。 (1)藝術風格不同中國畫重表現(xiàn),重神似,重寫意,西洋油畫重再現(xiàn),重形似,重寫實。 (2)表現(xiàn)手法不同中國畫以線條作為造型的主要手段,重線條勾勒,西洋油畫主要利用色彩、明暗和光影進行團狀造型。 (3)取景布局不同中國畫沒有固定的視點,采用散點透視法,沖破固定視域的局限,將不同方位、不同場景甚至不同時代的景象畫進同一幅畫中,形成全景式的高遠構圖。西洋油畫采用焦點透視,即從固定的視點出發(fā)來描繪物象,就像照相機一樣,固定在一個點上,攝入畫中的物像立體感、逼真感強。二、繪畫欣賞示例宋代以后,清明上河圖作為中國畫民俗畫精致描寫的高峰代表,一直受到后人反復贊譽。甚至張擇端也因此與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張若虛相媲美,孤篇橫絕竟成絕唱。清明上河圖現(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全長527.8厘米,寬25厘米,全卷以全景式構圖。嚴謹精細的筆法,展現(xiàn)出北宋都城汴河沿岸及東角門里市區(qū)清明盛世的風貌。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像彩虹般橫跨汴河兩岸的虹橋,橋上熙熙攘攘,車水馬龍,鼎沸一片。騎馬的、坐轎的、挑擔的、擺攤的各色人等,互不相讓,吆喝爭道,充滿了喜劇性情節(jié)和引人入勝的細節(jié)。畫家即善于運用白描手法表現(xiàn)生活的豐富和廣闊,又能熟練地運用縱橫捭闔的技巧展示生活的洪流,使畫面有鋪墊,有起伏,有轉折,比較真實的記錄了當時社會生活的景況。全畫共有各類人物800多個,牲畜94頭,樹木170多棵,將汴京郊外的菜園風光,汴河上的交通運輸,街頭巷尾的買賣狀況,沿街房屋的建筑特征,船夫們的緊張勞動,士大夫們的悠閑自得,有條有理而又真實自然地組織在了這一宏偉的藝術整體之中。藝術地體現(xiàn)了宋代城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它不但是一幅杰出的繪畫藝術作品,而且具有高度的歷史價值。 齊白石(18631957)是我國婦孺皆知的老畫家,在世界上也享有很高的聲譽。他一生留下上萬件作品,以畫的動物和花卉最為膾炙人口。他作畫主張形神兼?zhèn)洌懊钤谒婆c不似之間”,深得藝術之妙。齊白石畫蝦不畫水,卻給人以此處無水似有水之感。他根據蝦頭、蝦身、蝦尾的軟硬、厚薄和蝦殼、蝦肉的透明程度,在水中所呈現(xiàn)的濃淡的差別,巧妙地利用水墨在宣紙上暈化的功能,畫出各種姿態(tài)的蝦。如蝦體質堅的地方用濃墨,軟處用淡墨,并且蝦體軟硬、厚薄以及水深不一樣,用墨的濃淡也就不一樣。再加上水墨暈化的作用,使蝦體透明滋潤,這就在人們視覺上造成了蝦在水中游動的真切感。我們觀賞他的群蝦,會看到有的兩頭相對,或竊竊私語,或怒目對攻;有的自由游弋,或左右覓食,或互相照應;有的頭黑身黑尾也黑,有的通體淡墨,只頭脊和眼鼓幾點黑。再加上蝦鉗蝦腳經藝術處理、夸張后的千姿百態(tài),真使人感到妙趣橫生,韻味無窮。 達芬奇(14521519)創(chuàng)作的蒙娜麗莎是文藝復興時期乃至整個世界美術史上最優(yōu)秀的肖像畫之一,該畫現(xiàn)藏于巴黎盧佛爾博物館。 該畫的藝術成就,首先是它表現(xiàn)了新女性的精神美。蒙娜麗莎含而不露的笑意似乎有點深不可測,因而被稱為“神秘的微笑”。畫家為了表現(xiàn)她那純樸的美,大膽舍棄了一切華麗的裝飾,一頭黑發(fā)很自然地散在肩上,袒露且豐滿的胸部顯得成熟而有生氣,雙眼溫柔而炯炯有神,神態(tài)安詳而端莊,透出親切典雅的美。 畫家運用的“明暗轉移法和“空氣透視法”,是當時繪畫技法的一大創(chuàng)新。人物臉龐、前胸和手部與頭發(fā)、衣飾之間,由明到暗,逐漸過渡,敷上幾層薄薄的透明液體顏料,仿佛籠罩上一層黃昏時的薄暗光影,更增添了逼真感。背景的配置遠近分明。畫家用空氣透視法將遠景推向無限深遠,仿佛籠罩在模糊的薄霧里,產生一種深遠、空闊的意境。 米勒(18141857)是法國19世紀最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畫家之一,他的作品以描寫農民的勞動和生活為主,具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被稱為“農民畫家”。拾穗描繪的是一個極為常見的夏收場面。三個上了年歲的婦女,拖著沉重而疲憊的身體,爭先恐后地在地里撿拾撒落下來的麥穗。盡管她們累得直不起腰,也不舍得坐下來歇一口氣。一位婦女實在堅持不住了,只得微微直起腰松一下筋骨,而眼睛仍緊盯住地面繼續(xù)搜尋。一望無際的原野上,麥秸堆得高高的,老農正在馬車旁不停地忙碌著。那騎馬的,大概是地主或管家,不需勞筋動骨顯得十分悠閑。作品通過生動形象的藝術畫面,揭示了一個十分嚴肅的主題,勞動者不得食,畫家對處于社會底層的勞動者生活的艱辛,以及勞動的甘苦有著切身的體會和深刻的理解,并將其表現(xiàn)在畫中,給人以啟示。 米勒所采用的表現(xiàn)手法極為簡潔樸實。晴朗的天空與金黃色的田野占滿整個畫面,三位婦女形象高大,占了畫幅中最主要的位置,在畫家看來,她們本應是生活的真正主人,但是這塊土地卻是屬于遠處馬背上那個渺小的人的,這是多么鮮明的對比啊!畫面豐收的景象和亮麗的色彩與農婦們勞動的精神和壓抑的心理,更進一步加重了這種對比的分量。從三個農婦的位置看,既排列整齊,嚴謹統(tǒng)一,又疏密有致。我們雖然不能清楚地看到三人的面部表情,但仍感覺到個個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第二章 雕塑欣賞一、雕塑藝術概說1雕塑及其分類雕塑是以實體性的物質材料,塑造可視并可觸摸的三維空間形體的造型藝術。由于雕塑的可視性和立體性,它能長久地佇立在公共場所,最易接近群眾,感染群眾。所以一些發(fā)達國家的城市都制作了大量的雕塑,甚至有無高品位的雕塑,被認為是城市建設檔次和文明程度高低的標志。 雕塑實際上包括雕與塑兩大類型。在硬材料上用雕、鑿、刻等方法,去掉無用的部分,做成所需要的形象,叫雕;用軟材料塑造成所需的形象,叫塑。雕可不依賴塑,而塑一般離不開雕,如對泥塑形象加以刮削修整也就具有了雕的因素。正因為如此,對雕與塑的稱呼有時并不是分得那么嚴格,如對由軟材料塑造成形的作品也稱“雕”。按其材料不同,雕塑分為石雕、銅雕、木雕、牙雕、泥塑等等。按其雕塑面的多少,雕塑分為圓雕和浮雕。四面都可觀賞、觸摸的立體形象叫圓雕,一般沒有背景,多安放在公共場所的中間以供人們欣賞,如大衛(wèi)、艱苦歲月。只有一面能欣賞的叫浮雕,是在平面上刻成凸起的藝術形象,可以表現(xiàn)人物活動的背景和較復雜的情節(jié),多用于建筑物的平面裝飾。如馬賽曲、勝利渡長江。根據雕刻形象的深淺,浮雕又有高浮雕和淺浮雕之分。如果將浮雕的背景鏤空,可供兩面欣賞,這就稱為雙面雕,這是浮雕的一種變化形式。按照所起作用的不同,雕塑還可分為紀念性雕塑、架上雕塑和園林雕塑。紀念性雕塑用于紀念,如劉伯承紀念館大門右前方壩內的劉伯承銅像、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四周的浮雕、俄羅斯斯大林格勒保衛(wèi)戰(zhàn)英雄紀念碑等。架上雕塑是供陳列和展覽的,如潘鶴的艱苦歲月、羅丹的青銅時代等。園林雕塑是用來裝飾和美化公共環(huán)境的,如意大利羅馬少女泉雕塑、羅布涅的亞平寧山和貝尼尼的四河噴泉等等。2雕塑的審美特征 (1)立體形象 雕塑在三維空問中創(chuàng)造立體形象來反映現(xiàn)實生活,這種立體形象是物質性的,可觸摸的,能給人以影像感、體積感、空間感和觸覺感?!暗袼懿荒芄鈶{眼睛看,而且要用手去摸”,獲得觸覺感受。如果將雕塑拍成照片,我們仍可感覺到它的硬度感、體積感、適手性、光潔度、溫度感等,比憑借視錯覺和完形能力感受的繪畫形象有更顯著的觸覺感。法國著名雕塑大師羅丹在談到欣賞米洛的阿芙羅蒂德雕像的感受時說:“撫摸這座雕像的時候,幾乎覺得是溫暖的?!庇捎诘袼苁橇Ⅲw形象,觀賞者可從不同的角度、方位和距離去感受雕塑形象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比如江蘇蘇州西園中的圓雕濟公像,其面部表情從不同的方位欣賞有不同的特點,左面看笑容滿面,右面看一臉愁容,正面看啼笑皆非。又如重慶涪陵望州公園內有一尊少女胸像,面部表情特別豐富,左邊看,成熟、深沉、矜持,右邊看,幽默、調皮、傲視;正面看,則兼有兩種表情因素。這種能從不同角度、方位欣賞獲得不同的審美感受的特點,是平面藝術所不具備的。 (2)以簡寓豐雕塑主要表現(xiàn)人物形象,難于直接表現(xiàn)人物活動的環(huán)境和背景,這決定了雕塑的表現(xiàn)對象和造型都是較為單純的。雕塑正是運用概括、簡潔、單純的藝術形象,去引發(fā)欣賞者的聯(lián)想與想象,感受和理解雕塑作品所表現(xiàn)的豐富的思想內涵和主題。優(yōu)秀的雕塑雖然單純、簡明,但所蘊含的審美意義卻是十分豐厚的,如羅丹的思,只刻畫了一個少女的頭像,沒有手足,沒有軀體,連下巴也緊貼基座。但是我們通過簡潔的頭部形體,看到她面容端莊而低首冥想,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想象,“再創(chuàng)造”出這位美麗的少女那被痛苦的思緒纏繞之際所顯示出來的那種感傷茫然的精神狀態(tài)的形象。作品拋棄了一切與主題無關的東西,簡潔明快,發(fā)人深省。 (3)以靜顯動從表面上看,雕塑是靜止的,但是靜止的雕塑卻永久地顯示著運動的過去和未來,是靜在其外,動于其內。古希臘雕刻家米隆的擲鐵餅者(圖27)就是用靜態(tài)的形象,給人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運動的人”。一個擲鐵餅的運動員正在做著一個關鍵性的動作,那緊張的動勢,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那位運動員執(zhí)鐵餅的右手已帶動全身用力來回擺動了幾次,現(xiàn)正往后擺回到最高點,積蓄了最大的爆發(fā)力量,投擲的準備工作已達到完成的頂點,奮力擲出的一瞬間頃刻就要開始。那全神貫注的神態(tài),那因用力而微微凸起的肌肉,那蘊含在趾、腿、腰、臂以至全身的經壓縮了的力量,均統(tǒng)一在整體的動勢之中,下一瞬就要向前運動,蓄積的力量即將轉化為噴發(fā)的力量,運動員的投擲力即將得到最大限度的爆發(fā)。雕刻家巧妙地通過靜態(tài)形象,暗示了一連串的動態(tài)環(huán)節(jié),表現(xiàn)出強烈的動勢。這就是雕塑藝術以靜顯動、動靜統(tǒng)一的審美特點。這種動靜統(tǒng)一有時還用外在形象的“靜”與內在心理的“動”和諧地表現(xiàn)在雕塑形象中,羅丹的思想者就是這方面杰出的范例。以靜顯動,似靜實動,外靜內動,會使雕塑語言表現(xiàn)更為豐富的生活內容,使雕塑形象帶來更為生動豐富的審美效果。二、雕塑欣賞示例 陶俑,是古代墓葬中模仿生活中人物形象制作的陪葬品。秦始皇兵馬俑是古代陶俑最杰出的代表。秦始皇兵馬俑是1974年一位農民打井時發(fā)現(xiàn)的,共三個坑,最大的一號坑長230米,寬62米,深5米,有6000余兵馬俑;二號坑、三號坑也進行了大量的發(fā)掘清理工作,已對外開放。 秦始皇兵馬俑場面壯觀,氣勢恢宏,三個坑面積二萬多平方米,共有陶俑七千多件。武士俑與真人等高,達180厘米左右,排列嚴整。陶馬也與真馬大小相似,四匹一組,后拖戰(zhàn)車。這種嚴謹完整雄偉壯觀的軍陣構圖,再現(xiàn)了秦軍兵強馬壯、千里馳騁、威震海內、統(tǒng)一中國的歷史畫卷。陶俑的造型準確、簡練、生動、傳神。武士、騎兵、駑兵、步兵姿態(tài)不同,神情各異,有的機智俊發(fā),有的剛毅勇猛,有的虎背熊腰,有的威武強壯,但是又統(tǒng)一在全軍將士箭在弦上嚴陣以待的氣勢和情景之中,充分顯示了秦代雕塑寫實細膩的藝術風格。這樣大規(guī)模的,在思想性和藝術性都達到很高水平的雕塑藝術,在世界歷史上都是罕見的。所以當在地下沉睡了2200年的浩浩蕩蕩、恢宏壯觀的陶俑軍陣一出土,立即就轟動全球,被譽為“19世紀最壯觀的考古發(fā)現(xiàn)”和“世界第八個奇跡”。 艱苦歲月是一尊優(yōu)秀的架上雕塑,潘鶴于1957年制作而成。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兩位戰(zhàn)士的形象。在戰(zhàn)斗的間隙,老戰(zhàn)士手持橫笛,吹奏得十分投入;小戰(zhàn)士左手將槍靠在肩上,右手托腮,聽得非常專注。作者不回避當時戰(zhàn)斗環(huán)境的艱苦,戰(zhàn)士衣著不整且近于襤褸,打著赤腳。但是那陶醉在旋律之中的怡然和有所向往的情態(tài),表現(xiàn)出他們不倒的信念和高尚的情懷。作者運用的一系列對比,如疲乏的面容與陶醉的神情,極端艱苦的條件與苦中尋樂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襤褸的外部形象與堅韌頑強的內在氣質,使作品主題突出而鮮明。 米開朗基羅(14751564),是一位全才,雕刻、繪畫、建筑、作詩樣樣精通。大衛(wèi)是他最成功的雕刻作品。 大衛(wèi)取材于圣經故事。傳說掃羅軍隊無力抵抗強大的腓力酊族侵略的時候,牧羊娃大衛(wèi)勇敢上陣,用甩石機打倒了敵人首領歌利亞,由此被傳頌為民族英雄?!按笮l(wèi)”這個題材早已被人表現(xiàn)過,他沒像大師多納泰羅那樣表現(xiàn)勝利后的大衛(wèi)腳踩著敵人的首級,而是選取了英雄即將給敵人致命一擊的那一瞬間,刻畫出一個準備隨時投入戰(zhàn)斗的英勇戰(zhàn)士形象。大衛(wèi)穩(wěn)穩(wěn)地站立著,左腳向前,左手握著肩上的甩石機弦,頭向左前方微傾,雙眉緊鎖,圓睜怒目,逼視著敵人;右腳挺直,支撐著全身的重量,右手下垂而有力。雕像刻成全裸,全身肌肉結實,充滿了力量;頸部清晰的胸鎖乳突肌張得很緊,顯示了頭部猛向左轉的動勢。大衛(wèi)的雙腿、雙臂經過藝術夸張,整個形象顯得高大、魁梧、雄健。大膽地顯示出人體造型的完美。 大衛(wèi)高550厘米,用一塊巨型大理石雕成。它原來安放在意大利佛羅倫薩廣場中心,在那里聳立了300年后,被遷入佛羅倫薩美術學院加以保護,而在原處放置了一座復制品。后來這個廣場就被命名為“米開朗基羅”廣場。 法國雕刻家呂德(17841855)的高浮雕馬賽曲,是巴黎愛德華廣場的凱旋門上4塊組雕中最精美的一件。它反映的是1792年法國革命的情景。 浮雕分上下兩部分。上層是象征自由和勝利的女神,她穿鎧甲,展開碩大的翅膀,邁開雙腿向前飛奔。下層六個人物,形態(tài)姿勢各異,與女神相呼應。 雕像動勢強烈。下層六人中,有的舉盔鼓動,有的撫槍握拳,有的手指前方,有的執(zhí)劍緊跟,有的回望吹號,有的彎弓緊弦,各自均有動態(tài)。上層的女神,翅膀大張,一腿前弓、一腿后伸,右手執(zhí)劍指向前方,左手上舉正在高呼。由于急速向前飛動,致使戰(zhàn)袍和劍鞘都向后飄起。整個雕像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氣息。 作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下層六人和女神各具神態(tài),表情生動,又統(tǒng)一在沖鋒陷陣的氣氛中。隊伍和女神身后冒出無數(shù)旗幟和槍尖,仿佛隊伍正從墻內往外沖出,暗示還有千軍萬馬跟在后面,藝術概括力極強。女神前伸后延的寬度與下層6人相等,下層一邊伸出盾牌,一邊露出槍尖,畫面顯得對稱嚴整,又不乏變化。藝術上充分顯示出雕刻家不凡的創(chuàng)造功力。第三章 攝影欣賞一、攝影藝術概說1攝影及其種類攝影是一門新興的、紀實性的造型藝術,是利用照相機和感光材料,通過拍攝和暗房制作,塑造生動、具體的藝術形象的藝術形式。 攝影藝術的發(fā)展,是建立在光學、光化學、機械學、電子學等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基礎之上。作為造型藝術形式,雖要借助構圖、用光等技巧,但更要依賴于攝影科學技術條件。高速感光膠片、彩色膠卷、長焦和變焦鏡頭的出現(xiàn),為攝影藝術更準確、更逼真、更多樣、更精彩地反映和表現(xiàn)生活,提供了有效而豐富的藝術手段。所以可以說,攝影是“科學的藝術”。 按不同的分類方法,可將攝影分為不同的類別。按目的分,有實用攝影和藝術攝影;按色彩分,有黑白攝影和彩色攝影;按技法分,有普通攝影、航空攝影、顯微攝影、立體攝影、紅外線攝影和全息攝影等;按反映對象分,有人物攝影、風光攝影、場面攝影、靜物攝影、建筑攝影、廣告攝影、舞臺攝影等等。 人物是攝影藝術主要的表現(xiàn)對象。人物攝影的立意十分重要,它不光要表現(xiàn)人物的外在美,而且要表現(xiàn)人物的職業(yè)特征、性格氣質、精神面貌和心理狀態(tài),或揭示生活的內涵、特質和情趣。如張林剛的妙趣橫生,畫面上一位滿臉皺紋的老人,手捧收音機,笑得合不攏嘴,眼睛瞇成了一條縫,陶醉在妙趣橫生的廣播節(jié)目中。作品準確地表現(xiàn)了這一富有生活情趣的形象。風光也是攝影藝術表現(xiàn)的重要題材。風光攝影在取景中不光要表現(xiàn)自然風景的天生麗質,而尤其要講究意境的創(chuàng)造。攝影家用自己的審美標準和審美情趣去選擇要表現(xiàn)的自然風景,在取舍和強調中滲入自己的情感,使作品比之自然美本身更集中、更典型、更具思想內蘊和藝術魅力。如鄭高秀的地韻和楊兵才的織錦,兩者都是表現(xiàn)的一望無垠的土地,前者的意境柔美,莊稼和壟溝排列成S形延伸至遠方;后者氣勢宏闊,顯得很小的拖拉機將本來成行的土地翻起,形成巨幅筆直的條紋,猶如精心織成的錦緞。又如許志剛的遙看朝旭出蓬萊,在旭日的映照下,近山遠景光色由濃漸淡,顯示出極強的層次感,表現(xiàn)出祖國山河的美好與壯闊。2攝影的審美特征 (1)紀實性攝影是紀實性最強的藝術,它只能表現(xiàn)正在發(fā)生的事物,攝影作品的形象就是生活本身,是現(xiàn)實的生活和逼真的生活。它既不能表現(xiàn)已經發(fā)生的事物,也不能表現(xiàn)尚未出現(xiàn)的事物。攝影家不能像電影導演那樣調動人物、構造場面,不能像畫家那樣構圖設色、隨意點染,不能像小說家那樣虛構故事,塑造人物。在生活面前,攝影家沒有“創(chuàng)造”的權利,而只有選擇和表現(xiàn)的自由。他需要選擇事件中最有意義的那一瞬間,選擇最能反映生活本質的那個側面,選擇能最有效地加以表現(xiàn)的角度,來進行實錄的表現(xiàn)。當然,這種選擇本身也就是藝術創(chuàng)造。攝影家始終都應有抓拍意識,時刻注意觀察和捕捉現(xiàn)實生活中正在發(fā)生的事物。有表現(xiàn)價值的生活現(xiàn)象往往一去永不復返,而拍攝到這樣的內容就顯得特別珍貴。正是有人用鮮血和生命拍攝并保存下來了關于日寇南京大屠殺實情的照片,才為國際遠東法庭審判日本戰(zhàn)犯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據。優(yōu)秀的攝影家為了獲得真實生動的畫面,表現(xiàn)生活的本來面目,往往不辭辛勞,長年奔波,甚至冒著生命危險去拍攝。也正是攝影作品的紀實性特征,使得這一藝術具有了特殊的藝術價值。 (2)瞬間性攝影也是最具瞬間性的藝術。攝影的瞬間性具有兩層含義。一是表現(xiàn)內容的瞬間性。它只能表現(xiàn)生活的某一凝固了的橫斷面,只能表現(xiàn)事物運動過程中某一瞬間的靜態(tài)。我們在風景點拍攝紀念照片時,總要選擇一個富有紀念意義的或風光優(yōu)美的地方,在提醒對象“注意”、“笑一笑”以后才按動快門,就是要選擇最能表現(xiàn)人物形象及心情的瞬間。在同一時間、同一位置,拍攝相同的人物、事物,有的立意不凡,令人激動、驚嘆,而有的會平淡無奇,索然無味,其原因就是在瞬間的選擇與抓取上存在差距。二是表現(xiàn)過程的瞬間性。這是與任何藝術形式都不同的地方。繪畫、雕塑等藝術形式都只表現(xiàn)生活的瞬間,但它們表現(xiàn)的過程卻不是瞬間完成的,羅丹雕塑巴爾扎克像用了7年,達芬奇畫蒙娜麗莎用了4年,再短暫、再快捷的創(chuàng)作也不可能在瞬間完成。攝影不但表現(xiàn)的是瞬間的生活,而且要用極短的瞬間完成。當然不排除攝影家要用較長的時間進行拍攝準備和藝術構思,但實際拍攝只能是在按下快門“咔嚓”的那一瞬間。所以它不能像畫家那樣修改畫稿,不能像雕塑家那樣重塑作品。攝影家的創(chuàng)作在生活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那一瞬間一次性完成。特別是有的生活現(xiàn)象轉瞬即逝,如人物的某些特殊表情,運動員精彩的運動姿態(tài),抓取十分不易。拍攝時要么成功,要么失敗,錯過抓拍時機,就會留下永遠的遺憾。因此,攝影也被人稱為“遺憾的藝術”。二、攝影欣賞示例 遲到王強這是一幅成功的人物攝影。攝影家通過抓拍富有生活氣息的一個畫面,以特有的寫實風格,揭示出生活的意趣和韻味。攝影家善于細微地觀察生活的細節(jié),敏銳地抓住人物那最富特征的表情的一瞬間予以表現(xiàn)。作品一反將主要人物放在黃金分割點上的構圖法則,將小主人公放到了畫面的左邊緣。這位小學生不管是何原因,總之是遲到了。他被處罰而站在墻邊,腿腳已經站得酸軟了,以至將背靠在墻上,以減輕不適;他雙手提著書包,左手肘靠在桌上,以承受書包的重量。他頭部右轉,望著講臺,從那眼神和表情傳達出的,是許多的內疚或委曲,也帶有些許怨意,又是多么無可奈何!畫面中的其他學生坐姿規(guī)矩,神情嚴肅,統(tǒng)一在作品總的格調中。作品成功地運用暗示手法,有效地擴展了畫面的容量。從教室的陳設、桌凳可看出,這是一間鄉(xiāng)村小學的教室,前排中間那個小女孩,坐在凳上腳不能著地,極不協(xié)調,室內光線灰暗,教學、學習條件極其簡陋、艱苦,但是學生神情專注,聽得非常認真。畫面告訴我們,講臺上有一名講課富有吸引力、要求嚴格、事業(yè)心和責任感極強的老師。作品在嚴肅、凝重的格調中透出自然親切和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 紅棉帆影農國英 風光攝影最講究意境,而農國英的紅棉帆影恰以其優(yōu)美的意境獲得成功,登上了全國女攝影工作者作品展覽銀牌獎的寶座。 畫面采用長幅形式,具有國畫般的筆墨氣韻。占據畫幅大半空間的,是三枝斜出的紅棉枝條,樹枝蒼勁古樸,紅花襯在明鏡般的江面上,更顯得火紅鮮艷。斜枝間隔空隙適當,疏密有致,具有視覺上的節(jié)奏感。渡船周圍較為空曠,保證了它的突出和輪廓的美感,古樸的帆影,使畫面的情趣和詩意躍然紙上。整幅畫面簡潔洗煉,清新雅致,恰似國畫大師妙筆下的丹青。作品的成功得力于精心的剪裁。我們對照它的原底可以看出,原作景物較多,雖也不失美感,但畫面蕪雜,不夠簡練。作者寄希望于二度創(chuàng)作,她以女性特有的細膩和敏感,在原照片上進行了精心的剪裁,只選用最富意境、韻味的紅棉枝條和帆影,大膽舍棄其多余的部分。定稿的畫面只有原作的十分之一,但以其簡練的形象表現(xiàn)了深邃的意境,展現(xiàn)了藝術家剪裁的功力和不凡的眼力、情懷及智慧。第四章 其他造型藝術欣賞一、 書法欣賞 書法是借助漢字的點劃、結體和章法來表現(xiàn)生活和情感的藝術,它具有音樂般的韻律美,也有建筑般的造型美。它是中國特有的藝術。 中國書法有許多書體,如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在現(xiàn)代生活中,運用最多、實用性最強的要數(shù)楷書和行書,下面對這兩種書體及其欣賞作些介紹。 楷書以形體方正、筆畫平直、法度嚴謹為特征,因其結構簡省、易寫易識,整齊美觀,為當今社會通行的字體,它又是練習書法的基礎,所以受到書家和書法愛好者的高度重視。晉代王羲之、王獻之父子是成就極高的書法大家,也極擅長楷書。唐代楷書達到頂峰,名家輩出,代表作有柳公權的玄秘塔碑、顏真卿的顏勤禮碑、褚遂良的孟法師碑、歐陽詢的醴泉銘等,其柳體清勁俊拔有伸張之勢,顏體圓轉外拓顯雄強之風,褚體纖細飄逸含渾穆之氣,歐體疏瘦簡健得清麗之貌。這些書法大家及其作品、風格對后世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柳公權的玄秘塔碑為他63歲時書寫,是柳書的代表作。明人董其昌評論柳書說:“余于虞褚顏歐皆仿佛十一。自學柳誠懸方悟用筆古淡處,自今以往,不得舍柳而趨右軍也?!币饧慈鐚W王羲之的字,宜先從柳法人手。柳體繼承前輩諸家的優(yōu)點,寫出了新的風貌,一向被選為初學楷書的范本。從玄秘塔碑可看到柳書的一些特點。柳體以方筆居多,多是逆峰起筆,棱角分明。長橫中段稍瘦,右端略高,兩頭頓筆,顯得平穩(wěn)而富有彈性。豎畫居中居右多為懸針,居左多為垂露,一字兩豎筆一般左高右低。點的形態(tài)豐富多采,方圓并用,首點均用斜式,有時以短豎為點,三點水之各點顧盼呼應,十分協(xié)調。凡字中有方框形的,如框內空無筆畫,則左面豎腳伸出框外;如框內有其他點畫,則將右畫豎腳伸出框外,且框的形態(tài)一般是上寬下窄。撇畫,一般書寫快捷,有飄逸之狀,捺畫,靠捺腳處頓筆較重,捺腳較長,撇捺相交,則撇輕捺重。各種鉤,均豐潤飽滿,形如倒立之鵝頭,彎鉤均一路圓轉,不見折痕??傊?,柳書引筋入骨,端正俊麗,實為研習楷法的極好范本。 行書介于楷書與草書之間,它既有楷書的方正工整,又有草書的流轉飛動。前人喻日:楷書如立,行書如行,草書如奔。行書運筆比楷書快,節(jié)奏感強;露鋒起筆、圓轉居多;點畫起伏波動變化大,點畫之間多連帶牽絲,筆順靈活,呼應關系顯露。代表作有:晉代王羲之的蘭亭序、唐代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宋代米芾的珊瑚帖等。 王羲之的蘭亭序寫得極其精采,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改變漢魏以來以質樸為美的傳統(tǒng),開創(chuàng)了妍美遒碉的新風。蘭亭序從頭到尾一氣呵成,開始較規(guī)矩,越往后越隨意。帖中行距不盡相同,且每行長短、曲折、正斜又有許多變化;字距也不一致,且大小相間,全帖不僅每個字結構優(yōu)美,而且十分注重整體的章法布局與呼應變化。全篇有20個“之”字,7個“不”字,寫法個個不同,各有神態(tài),但變化又自然貼切,絲毫沒有做作之嫌。蘭亭序以其字體的形狀神采、流美遒勁,篇章的錯綜排列、筆墨情致,登上行書藝術的巔峰??上Т颂孥E已殉葬于唐太宗陵墓,現(xiàn)在只能看到唐人的摹本。二、 建筑藝術欣賞 建筑一般可分為三類,一是實用建筑,二是園林建筑,三是紀念建筑。三類建筑的藝術性和審美功能有些差異,一般來說,實用建筑的實用功能往往要超過審美功能,后兩類則剛好相反。但是三類建筑都應有較多的審美要素。 建筑是一種特殊的造型藝術,它的特殊性在于它體積龐大,位置固定,與環(huán)境融為一體。建筑藝術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它通過各種建筑語言,如體積、比例、尺度、色調、質感、形態(tài)、空間組織等,構成獨有特色的建筑藝術形象,給人以豐富的美感。 中國古代建筑結構上主要采用木質構架,用木柱、木梁構成房屋的框架,屋頂與屋檐的重量通過梁架傳遞到柱子上。由于墻壁不承載重量,所以可以十分自由地設置門窗。在布局上,一般采用庭院組合方式,往往由若干單座建筑加上回廊、圍墻組成庭院。重要的建筑都布置在對稱軸上,次要建筑則安排在左右兩側,故宮和北方的四合院是其典型代表。另外利用裝飾性屋頂或襯以華表、照壁、石獅等輔助性建筑,再配上各種顏色和圖案,如雕梁畫棟、紅墻黃瓦等,使建筑多姿多彩,古樸精美。 外國古代建筑以宗教建筑成就最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在造型的高度上創(chuàng)造了許多嶄新的紀錄,并且其外表有強烈的向上的動勢。教堂外觀以輕靈的垂直線為主,屋頂都有鋒利的、直指蒼穹的小尖頂,所有建筑的局部和細節(jié)的上端都是尖的。這種高而尖、強烈向上的造型體現(xiàn)了教會棄絕塵寰的宗教情緒和當時封建社會的強大勢力。哥特式建筑的典型代表有德國的科隆教堂、法國的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的米蘭教堂(圖37)等?,F(xiàn)代建筑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呈現(xiàn)出許多新的特點。一是高層建筑競相攀比。美國紐約帝國大廈建于1931年,高380米,打破了世界建筑最高紀錄巴黎埃菲爾鐵塔的高度。上海金茂大廈是當時東方塔形建筑風格與現(xiàn)代科學技術完美結合的超高層摩天大樓,主體建筑地上88層,地下3層,高4205米。1974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杭州西湖一模數(shù)學試卷
- 海南高三省質檢數(shù)學試卷
- 和平區(qū)期末初一數(shù)學試卷
- 懷化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試卷
- 傳染病防控大樓建設項目規(guī)劃設計方案
- AI賦能人體學課程的思政教育創(chuàng)新
- 2025年醫(yī)學高級職稱-內科護理(醫(yī)學高級)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卷100題)
- 2025年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培訓(各省)-貴州住院醫(yī)師神經內科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卷單項選擇題100題)
- 2025年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培訓(各省)-湖南住院醫(yī)師婦產科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卷單選一百題)
- 2025年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培訓(各省)-江蘇住院醫(yī)師醫(yī)學檢驗科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卷單選100題)
- 試驗檢測管理制度
- 管道施工應急預案
- 貿易安全培訓
- 2025年1月國家開放大學法學本科《中國法律史》期末紙質考試試題及答案
- 初中地理跨學科主題學習設計與實施
- 2021衛(wèi)生監(jiān)督法律法規(guī)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
- 懲罰游戲學校班會公司早會小游戲晨會年會團建課堂娛樂互動340
-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國企招聘筆試真題2024
- 電腦供貨方案、售后服務方案
- 姜黃素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云南省康旅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