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第一單元 親近社會 教案.doc_第1頁
九年級第一單元 親近社會 教案.doc_第2頁
九年級第一單元 親近社會 教案.doc_第3頁
九年級第一單元 親近社會 教案.doc_第4頁
九年級第一單元 親近社會 教案.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課成長在社會 第一框 感受社會變化 一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能用生活的實例說明人類社會及我國社會的變化和發(fā)展。2理解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是一個全面發(fā)展的過程3學會運用“一分為二”方法來正確認識我國社會的成就和問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感受人們生活的發(fā)展變化,增強關心社會的興趣和熱情。2樹立全面發(fā)展的觀點來看待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事物。4感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發(fā)生的巨大變化,激發(fā)學生更加熱愛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制度。二、教學重點、難點:1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是一個全面發(fā)展的過程,難點。2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發(fā)生了哪些主要變化及其根本原因,重點。3當前,我國社會存在的不和諧現(xiàn)象、影響以及產生不和諧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難點。4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性,既是重點又是難點。三、教學方法:講授、提問、討論交流、合作探究等四、教學手段、教具:學生預習、多媒體課件、學生收集交流資料五、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介紹人類和人類社會的誕生。在走過的二三百萬年的歷史中,人類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改造了自然、改造了社會,使社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那么今天就要和大家一起來感受社會的的變化。一體驗生活變化多媒體課件打出三幅圖片,同時播放歌曲營造氣氛。仔細觀察圖片并讓學生回答: 1 農民住新居 2網絡技術培訓 3 公民民主意識和權利 1.三幅圖片分別表明了人們在哪些生活方面發(fā)生了變化?指導學生閱讀P2-P3兩段文字,并且能找出正確的答案是: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文化生活日益豐富,政治生活日益擴大?;顒樱簩W生交流合作,填一填,說一說:a過去人們居住土房茅屋,現(xiàn)在住公寓、別墅b過去人們用芭扇納涼、火爐取暖,現(xiàn)在使用空調c過去人們只求吃飽穿暖,現(xiàn)在講究綠色和營養(yǎng)d說一說自己家庭或所在村鎮(zhèn)(社區(qū))人們平時的文化生活。旅游、觀看文藝表演和電視電影、上網沖浪、通過以上的交流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人們的三大生活的變化和發(fā)展,從而掌握這一知識點。2.從上述人們生活的變化中你能得到什么感受? 學生討論,教師總結點撥,引導學生注重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正確答案是從人們生活的變化中感受到社會的發(fā)展,文明的進步。知識點過渡從學生回答上題感受的答案中自然過渡到第二框“領略現(xiàn)代文明”的學習。如:從人們生活的變化中感受到了社會的發(fā)展,文明的進步。是的!人類在改造自然的同時也改造了社會,推動社會的巨大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多社會文明,我們接下來就來領略現(xiàn)代文明。 二領略現(xiàn)代文明1文明包含哪些具體的內容?指導學生閱讀P3-P4之后提問學生,引導學生回答出正確答案,是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使學生理解人類的生產活動推動著社會變化發(fā)展,使得“三大文明”不斷向前發(fā)展。人類通過改造自然和改造社會使得“三大文明”不斷向前發(fā)展,請三位學生分別從教材文字中找出相關的證詞,也可以用其他來源的證詞來加以說明。教師進行分析、解釋,然后引導學生歸納得出一個結論:“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一個全面發(fā)展的過程”。2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是一個全面發(fā)展的過程,如何理解?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是經濟、政治、文化相互促進,全面發(fā)展的過程。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xié)調發(fā)展的過程。 知識點過渡從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是一個全面發(fā)展的過程過渡到我國的發(fā)展和巨大變化,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在經濟政治文化建設方面取得了巨大變化。指導學生交流、討論、合作學習,完成下列填空。列舉一些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取得的重大成就,感悟祖國面貌的巨大變化。這些成就的取得說明了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a;經濟建設: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中國經濟總量居世界第六等。b;政治建設:香港澳門勝利回歸內蒙古自治區(qū)成立60周年等。c;文化建設:北京申奧成功“神州六號”載人航天飛船勝利發(fā)射等。d;說明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國家綜合國力日益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社會主義制度的無比優(yōu)越性。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根本原因:我國生產力的發(fā)展。3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發(fā)生了哪些主要的變化?由于做完了上一題,學生會很快回答出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國家綜合國力日益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進一步引導學生回答,中國共產黨在成就面前并沒有停止發(fā)展的腳步,在進入21世紀之后,不斷的努力實現(xiàn)提出的奮斗目標,有哪些奮斗目標呢? 2000-2020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21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文明民主和諧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 知識點過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祖國面貌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但是在發(fā)展的同時、在社會總體和諧的同時,我國也面臨許多新的問題,社會上出現(xiàn)了一些不和諧的現(xiàn)象。4我國當前社會存在的不和諧的現(xiàn)象、產生的不良影響及其根本原因。結合教材P5探究題,引導學生合作、探究、討論,回答出這一問題。不和諧的現(xiàn)象:人口問題、資源環(huán)境問題、生產力地區(qū)發(fā)展不平衡、貧富差距擴大等不良影響:嚴重制約著經濟社會的協(xié)調發(fā)展;影響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也影響著人們思想道德觀念和生活方式。根本原因: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不高。 知識點過渡正因為我國當前社會存在著不和諧的現(xiàn)象并產生了不良的影響,為此,我黨在十六屆四中全會上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奮斗目標。引導學生注重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5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奮斗目標 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 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性探究思考:我黨在進入新世紀之后,為什么要提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奮斗目標?請從不同角度來回答。六布置作業(yè):1如何理解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是一個全面發(fā)展的過程?2請從經濟政治文化三方面列舉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重大成就,這些成就的取得說明了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3我國當前社會存在哪些不和諧的現(xiàn)象?產生了哪些不良影響?產生這些不和諧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第二課時 關心社會發(fā)展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夠認識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知道關心時政的道理,學會關心時政的方法。 2、能力目標:通過本課學習,幫助學生把握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培養(yǎng)關心社會、參與社會的實踐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主要幫助學生增強關心社會的興趣和情感。 教學重點: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教學難點: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教學方法:講授法、例證法、指導閱讀法、討論法、練習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實驗:準備一個燒杯盛滿水,每組學生每人用吸管分別吸一滴水并將其滴到紙上,觀察反應(瞬間消失),而一杯水卻不會消失。 思考討論: 1、為什么一滴水離開杯子很快就會消失? 2、如果說水滴也有靈性,它不想在這個世界上消失,該怎么辦? 教師總結:因為一滴水孤立無援,它很快就被蒸發(fā)了,消失得無影無蹤。如果它不想消失,只有匯入大海,融入集體,才能永不干涸。這告訴我們:人是社會的人,人離不開社會,我們只有了解社會、關心社會,才能適應社會、融入社會,才能享受快樂,才能充分顯示其才華和生命的價值。 板書課題:關心社會發(fā)展 二、探究:人與社會的關系 1、人類社會的含義: 學生看書,找出人類社會的含義。 特別提醒,注意三個關鍵詞:物質生產活動 各種關系 共同體 教師總結:人類社會是由人組成的,它是以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的,離開了物質生產活動它就不能生存和發(fā)展,人類社會是所有人生活的一個共同體的統(tǒng)稱。同時,人也不是孤立地生活在社會中,他們是按照各種關系結合在一起的。 2、小明的觀點對嗎? 課件展示討論題:小明生活在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中,爸媽都在國企上班,爺爺奶奶退休在家,爸媽的工資養(yǎng)家糊口,生活比較寬裕,爺爺奶奶平時照顧他的生活起居。所以,小明認為:我只要有爸媽、爺爺奶奶就行,我可以離開社會而生活。 你是如何評價小明的觀點的?請發(fā)表你的看法。(教師引導學生討論發(fā)言) 教師總結:小明的觀點是錯誤的,他沒有真正認識到人是社會的人,人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之中的。其實,小明的家庭就是一個小社會,他認為依靠爸媽、爺爺奶奶就能生活,反而更說明了他作為一個人是不可能離開社會而獨立存在。退一步說,即使有爸媽掙錢養(yǎng)活他,如果沒有農民為他提供糧食,沒有工廠商店為他提供衣物,沒有建筑工人為他提供住房,沒有國家為他提供上學的條件,就憑他父母的工資,他能生活嗎?他能全面發(fā)展嗎? 3、為什么亞維倫的孩童回到人類社會也難以過上正常人的生活,而“魯濱孫”卻能很快地適應社會生活?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6的兩段文字,思考討論上述問題。 教師總結:亞維倫的孩童是很小很久就遠離社會,遠離他生存的環(huán)境,“魯濱孫”則是一度被遺棄在荒島上,時間不太久,只要改變生活環(huán)境,重回人類社會,就能夠很快適應。由此說明:人的生存和發(fā)展總是離不開社會提供的種種條件,總是受到社會環(huán)境的制約,個人不能離開社會獨立存在,人的發(fā)展與社會的進步密不可分。 拓展:閱讀這兩個事例,說說自己想到的問題(學生自由言說)。 教師總結:結合兩個事例,可能想到的問題有:生存條件對人的影響有多大?個人離開社會、離開人群能過上多少天?個人生活在自然環(huán)境中會變成“動物”,那動物生活在人類社會會不會變成人?有些人參與的“極限訓練”、“魔鬼訓練”,能否證明人可以離開人類社會? 三、踐行:關心社會的途徑 1、討論:關心社會的意義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8的一段文字,思考討論。教師總結: 我們青少年學生既是家庭中的一員,也是社會中的一員。雖然,年齡還小,但同樣生活在社會中,我們的學習、生活和成長,都與社會環(huán)境、社會變化發(fā)展有關。 關心社會發(fā)展,關心祖國建設,不僅是熱愛祖國的表現(xiàn),也是我們自己健康成長的迫切需要。 關心社會是每個公民包括青少年學生對國家、社會應盡的義務。 2、關心社會的具體途徑 教師總結:關心社會、了解社會,可以從關注時事政治做起。關注時事政治,可以通過上網、聽廣播、看電視、看報紙等途徑來了解國內外時事新聞,了解黨和國家的一些重大方針政策。 四 課堂練習:見課課練 第2框 關心社會發(fā)展 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能運用具體事例說明個人離不開社會,社會離不開個人的道理。 2知道關心社會發(fā)展的具體途徑,了解關心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意義。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理解人與社會的密切關系,培養(yǎng)關心社會的興趣和熱情。 2關心社會,熱愛社會,參與社會。 二、教學重點、難點: 1人與社會的關系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2關心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意義,是重點。 3青少年如何做到關心社會,是重點。 三、教學方法: 講授、提問、討論交流、合作探究等 四、教學手段、教具: 學生預習、多媒體課件、學生收集交流資料如印度狼孩的故事魯賓遜漂流記等。 五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展示課件印度狼孩的故事、圖片。 1920年,在印度加爾各答東北的一個名叫米德納波爾的小城,人們常見到有一種“神秘的生物”出沒于附近森林,往往是一到晚上,就有兩個用四肢走路的“像人的怪物”尾隨在三只大狼后面。后來人們打死了大狼,在狼窩里終于發(fā)現(xiàn)這兩個“怪物”,原來是兩個裸體的女孩。其中大的年約七八歲,小的約兩歲。這兩個小女孩被送到米德納波爾的孤兒院去撫養(yǎng),還給她們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瑪拉,小的叫阿瑪拉。在孤兒院里,人們首先對他們進行了身體檢查,發(fā)現(xiàn)他們身體的生物系統(tǒng)是正常的,雖然營養(yǎng)不良。人們還發(fā)現(xiàn)這兩個狼孩雖然長得與人一樣,但行為舉止卻完全和狼一樣,他們白天睡覺,夜晚活動,常常像狼那樣嚎叫,他們用四肢爬著走路,用手直接抓食物送到嘴邊吃。于是研究者就在人類的正常社會環(huán)境里對其進行訓練,教他們識字,教他們學習人類的基本行為方式和生活技能。然而,其中阿瑪拉不幸死亡,卡瑪拉在四年之后(大約十一二歲)才開始能夠講一點點話,智力水平也才相當于一個普通的嬰兒的智力水平?;畹绞邭q,中間雖經過九年人類文明的教導,但仍舊無法改變其生活習性。 問題:印度狼孩的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學生觀點:(1)人只有生活在社會環(huán)境中才能健康成長。 (2)個人的成長要與環(huán)境相適應,如果不相適應人的基本能力便無從發(fā)展。 (3)人的發(fā)展與人類社會密切相關。 (4)人不是孤立的,而是高度社會化了的人,脫離了人類的社會環(huán)境, 脫離了人類的集體生活就形成不了人所固有的特點。 教師引導:是的,人只有生活在社會環(huán)境中才能健康成長,人的發(fā)展與人類社會密切相關的。今天就要和大家一起來探討人與社會的關系。 一 探究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探究:指導學生閱讀P6兩段材料,一段是1799年在法國南部深山中發(fā)現(xiàn)的“小野人”,另一段是英國作家笛福的魯賓遜漂流記取材于真實的故事,并可請學生對魯賓遜漂流記的故事進行簡要介紹。然后回答問題: 為什么亞維倫的野童回到人類社會也難以過上正常人的生活,而魯賓遜卻能很快適應社會生活? 閱讀了兩個事例,說說自己想到了什么問題:- 在學生回答這兩個問題可以組織學生討論,教師適當引導,使學生得到這樣一個結論:個人離不開社會。 1 個人離不開社會為什么? 人們的生存與發(fā)展總是離不開社會提供的種種的條件,受到一定的社會制度和環(huán)境的制約。 理論依據: *人類社會的含義 * 人既有自然性又有社會性,社會性是人的本質屬性。 展示課件釋迦牟尼的問題: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干涸?激發(fā)學生興趣。 佛祖釋迦牟尼問弟子:“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干涸?” 弟子們冥思苦想:“一滴水,一陣風就能把它吹沒,一撮土就能把它吸干,怎么能不干呢?”沒有一個弟子能回答上來。 釋迦牟尼說:“把它放到江河海洋里去。一滴水被放進大海,它就與周圍的伙伴融為一體,再也不分彼此,才能達到永遠不致干涸的結果?!?引發(fā)學生對佛祖釋迦牟尼的經典答案進行討論:一滴水被放進大海,永遠不致干涸, 大海是由一滴一滴的水組成的,個人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社會猶如大海。社會是由一個一個的個人組成的。以上說明“個人離不開社會”的結論自然又引出第二個道理:社會離不開個人。 2 社會離不開個人為什么? 社會是由個人組成的社會,人們的生產活動推動著社會的發(fā)展,社會的存在和發(fā)展是人類共同努力的結果。 知識點過渡既然個人離不開社會,社會也離不開個人,人與社會存在著密切的關系,那么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積極關注社會、關心社會的變化和發(fā)展。作為青少年我們應如何做到關心社會呢? 3 青少年如何做到關心社會? 指導學生閱讀P7-P8文字,思考并回答上述問題,教師作歸納。 從關心時事做起 關心社會發(fā)展,關心祖國建設 更為重要的是,明確作為公民對社會、國家應盡的職責和義務。 學生交流活動:我平時了解時事政治的主要途徑有:- 例舉近期國內或國際的重要新聞,并作簡要評述。 通過這一學生的交流活動使學生能掌握下一個知識點: 4了解時事政治的主要途徑和意義。 途徑:上網、聽廣播、看電視、看報紙等 意義:拓寬視野,增強情感,提高能力。 觀點辯論:A:關心社會是成年人的事,與我們青少年無關,我們只要認真學習。 B:人與社會密切相關,青少年應該了解社會,關心社會,熱愛社會。 鼓勵學生參與辯論,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充分表達自己所認同的觀點,教師對辯手發(fā)言表示贊賞,在班級中營造競學風氣,但辯論要為本課知識點服務,教師適當引導,回歸教材,使學生掌握知識點從而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可從這一活動中引出另一知識點-關心社會發(fā)展的意義的講述,最后給學生提出這一問題思考: 4 為什么我們要關心社會發(fā)展? 引導學生從兩個角度來思考 原因角度:個人離不開社會,從關心社會發(fā)展的意義角度。 七布置作業(yè): 1在橫線上適當?shù)木渥樱?人與社會的關系可歸結為兩點 (2) 為此我們青少年應積極關心社會的發(fā)展,而關心社會的發(fā)展可從 做起。因為關心社會的發(fā)展,關心祖國建設,不僅是 的重要表現(xiàn),也是我們自己 的迫切要求。 2說說“個人離不開社會”這一觀點的理論依據。 第三課時 學會親近社會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親近社會的意義,分析和克服“看客”現(xiàn)象;掌握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知道遵守社會公德的重要性。 2、能力目標:通過本課學習,幫助學生學會親近社會。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主要幫助學生明白判斷是非的標準,懂得惟有提高自身素質,才能更好地親近社會。 教學重點:親近社會的基本技能或途徑。 教學難點:親近社會的基本技能或途徑。 教學方法:講授法、例證法、指導閱讀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復習提問:什么叫社會?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怎樣? 師述:個人離不開社會,社會現(xiàn)實生活既豐富多彩,又紛繁復雜。我們要努力培養(yǎng)親近社會行為,積極參與社會生活,以實際行動關愛他人,熱愛祖國,奉獻社會。 板書課題:學會親近社會 二、預習: 出示問題:怎樣親近社會? 學生看書思考回答 師總結并板書:1、不能做“看客”; 2、遵守社會公德; 3、善于明辨是非。 三、探究:(一)不能做“看客”。 學生閱讀教材P9材料 分組討論:1、對他人、對社會的冷漠和“看客”現(xiàn)象,在現(xiàn)實生活中還有哪些表現(xiàn)? 2、談談自己對這種“看客”現(xiàn)象的感想。 師總結:現(xiàn)實生活中有許多“看客”現(xiàn)象的具體表現(xiàn),如:不關心他人,不關注社會,“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見死不救,見義不為,“遇事繞道走”;看到老人盲人過街,不聞不問,躲在一旁看笑話;看見有人落難有人失竊,不撥打110報警這些“看客”現(xiàn)象是不關心他人、不關心社會的表現(xiàn)。 課件投影:在臺灣的各大報紙招聘廣告上,經常出現(xiàn)“只招忠信畢業(yè)生”的字樣。忠信是一所享譽30年的高級工商學校。是誰把一所中學辦得這樣有規(guī)有矩、有聲有色呢?這位老師叫高震東,從創(chuàng)辦初期,他就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改為“天下興亡,我的責任”并作為校訓。在他的學校,學生的年齡都在15-18歲之間,學校沒有工人,沒有保衛(wèi),沒有大師傅,一切必要的工種都由學生自己去做。每年3000多學生中,因為見到老師沒有敬禮、看到水龍頭開著沒有關、見到廢紙沒撿等原因被校方開除二三百人。 提出問題,分組討論: 1、該校為什么因為這些小事開除那么多人? 2、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改為“天下興亡,我的責任”的目的是什么? 教師總結: 因為那些被開除的學生表現(xiàn)出一種“看客”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是一種對他人、對社會、對集體的冷漠情緒,集中反映了他們對集體利益、國家社會利益漠不關心,不愿意承擔義務,這樣的人是難有發(fā)展前途的。所以親近社會必須要克服這種“看客”現(xiàn)象,在社會的舞臺上,我們不應只是觀眾,而應該是演員或主角。 如果過分強調“匹夫”這會助長推卸責任的思想。我們每個學生如果人人都說:學校秩序不好,也有我的責任;教育質量提高不了,也有我的責任;國家不強盛,也有我的責任人人都能主動負責,天下哪有不興盛的國家?哪有不團結的集體?所以說,每個人都應該想到自己應負的責任。 (二)遵守社會公德 課件投影展示: 當日本廣島亞運會開幕式結束的時候,6萬人的會場上竟沒有一張廢紙。全世界的報紙都登文驚嘆:“可敬、可怕的日本人!”再看看我們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升旗的鏡頭,當人們散去后,滿地的廢紙,到處亂刮!外國人一看當然會這樣認為:你們中國即使有137塊金牌,要同日本比,還差得遠呢? 提出問題,學生討論: 故事中,為什么外國的報紙驚嘆:“可敬、可怕的日本人!”?而他們又說:中國即使有137塊金牌,要同日本比,還差得遠呢? 教師總結:亂丟廢紙,是缺少社會公德的表現(xiàn)。 投影出示問題: 1、什么叫社會公德? 2、我國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3、遵守社會公德有什么重要意義? 學生思考回答。 課件投影展示: 美國有個“福特”公司,福特是一個人,他大學畢業(yè)后,去一家汽車公司應聘。和他同應聘的三四個人都比他學歷高,當前面幾個人面試之后,他覺得自己沒有什么希望了。心想既來之,則安之。他敲門走進了董事長的辦公室,一進辦公室,他發(fā)現(xiàn)門口地上有一張紙,他彎腰撿了起來,發(fā)現(xiàn)是一張漬紙,便順手把它扔進了廢紙簍里。然后才走到董事長的辦公桌前說:“我是來應聘的福特。”董事長說:“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我們錄用了?!备L鼐瓦@樣進了這個公司,這個公司不久就揚名天下,福特把這個公司改名為“福特公司”,也改變了整個美國的國民經濟狀況。 提出問題,學生討論: 故事中,董事長為什么這么快就錄用了福特? 學生討論發(fā)言,教師引導學生明確: 一個人只有從小事、從身邊事做起,關心集體、服務社會,才能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才能實現(xiàn)自身的健康成長和生命的價值;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只有其成員以天下為己任,主動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才能興旺發(fā)達,立于不敗之地。 (三)善于明辨是非 投影出示圖片:陽光與陰影、鮮花與毒草 師述:社會現(xiàn)象是復雜的,即使陽光普照,鮮花滿地,也會有陰暗和毒草,有成就與危機。 出示問題,學生討論: 1、列舉一些現(xiàn)實生活中有害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的不良現(xiàn)象和不良誘惑。 2、議一議:我們應該怎樣抵制來自社會不良現(xiàn)象的侵害? 教師總結: 自覺抵制社會不良現(xiàn)象,首先要不斷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辨別是非的能力;其次,要積極弘揚真、善、美,堅決抵制假、丑、惡,勇于拒絕不良誘惑;第三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成為生活的強者。 第三框:學會親近社會 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知道親近社會的意義,分析和克服看客現(xiàn)象。 2掌握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理解遵守社會公德的重要性。 3懂得我們如何做到親近社會。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樹立公德意識,自覺遵守社會公德,養(yǎng)成親社會的行為。 2提高自身素質,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辨別是非的能力,弘揚真善美。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青少年如何抵制來自社會的不良現(xiàn)象的侵害。是重點。 2遵守社會公德的重要性,是重點。 3我們如何做到親近社會,是難點。 三、教學方法: 講授、提問、討論交流、合作探究等 四、教學手段、教具: 學生預習、多媒體課件、學生收集交流資料等。 五、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復習提問式導入。 (1)人類社會的基礎是什么? (2)人與社會的關系如何? (3) 青少年如何做到關心社會? (4) 我們關心社會有什么重要的意義? 從學生的回答中,順著學生的話語自然導入新課。是的,積極關心社會是現(xiàn)代人應有的品質,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迫切要求。但是,我們青少年除了積極關心社會外,還要學會親近社會,努力培養(yǎng)親近社會的行為。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探討第三框學會親近社會。 那么什么是親近社會呢? 一 不能做“看客” 1親近社會的含義,我們主動親近社會有何意義? 含義:要有親社會的情感和行為,積極參與社會生活,主動關愛他人、關心集體、服務社會、報效祖國。 意義:使我們適應社會生活,融入社會 發(fā)揮自己的聰明和力量,在奉獻中健康成長,實現(xiàn)自己的人身價值。 2如何做到親近社會? 講述魯迅小說示眾中冷漠看客的形象再講到與教材中類似的剛剛發(fā)生的真實事例: 江門日報日前有一篇報道為:一名男子在市場門口暈厥,一頭栽倒在地,不能動彈,但現(xiàn)場除了一名約40歲左右的女子施救外,眾多圍觀者包括市場管理人員,竟無一人上前幫忙,女子在撥打了120之后便憤而投訴,最終該男子因救治不及時而身亡。教師講完后有學生組織討論并談談對這一現(xiàn)象的看法即對冷漠看客發(fā)表看法,自然引出第一點。 (1)親近社會,必須克服對社會的冷漠情緒和“看客”現(xiàn)象,以天下為己任。 與學生探討看客現(xiàn)象,教會學生透過表象看本質,實質上是對集體事業(yè),對國家利益漠不關心,不愿承擔責任。然后對學生提出要求,作為社會成員,享受著社會發(fā)展的成果,也應該承擔起對社會的責任和義務。面對復雜的社會生活,如人人都能顯出一份愛,人人都能積極主動關心集體,關心社會,世界必將更美好,人生必將更美好。 探究與探討:在哈佛大學,有一條很大的標語:“請不要隨地吐痰,不要亂扔廢物”,它是用中文寫的,而且只用了中文。在國外的旅游景區(qū),諸如“請不要隨地吐痰”、“請不要大聲喧嘩”的警示標語都是只用中文書寫。教師講述之后由學生討論,要求學生各持己見發(fā)表觀點,引導學生認識理解領悟社會公德。從而引出地第二點: (2親近社會,融入社會,我們 必須遵守社會公德,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行為,樹立良好的道德形象。 含義 社會公德 內容 重要性-重點講述三方面從個人和社會角度。 對青少年的啟示 人類社會總是不斷的進步發(fā)展的,但在發(fā)展過程中,充滿著矛盾和斗爭,有陽光普照,鮮花遍地,也有陰暗和毒草。為此我們青少年應該怎么做呢?引出第三點: (3)親近社會,融入社會,還必須正確認識和對待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 探究:例舉一些社會生活中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良現(xiàn)象和不良誘惑。 議一議,我們青少年如何才能抵制來自社會的不良現(xiàn)象的侵害? 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辨別是非的能力。 弘揚真善美,抵制假惡丑,勇于拒絕各種不良誘惑。 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4)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才能更好地親近社會服務社會。課堂練習:見課課練第四課時 自覺服務社會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自覺服務社會的途徑。 2、能力目標:通過本課學習,幫助學生學會忠于職守,知道奉獻社會、關注他人的途徑及意義,注重培養(yǎng)和提高社會活動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前三框題的學習,從“感受”到“關心”再到“學會”,隨著認識、情感的不斷遞進提升,到本框題落實到具體行為中。 教學重點:自覺服務社會的途徑。 教學難點:自覺服務社會的途徑。 教學方法:講授法、例證法、指導閱讀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復習提問:親近社會的途徑有哪些? 師述:我們青少年學生要胸懷祖國,腳踏實地,投身社會,才能服務社會,有所作為。自覺服務社會是親近社會的重要表現(xiàn)。 板書:自覺服務社會 二、預習: 出示問題:自覺服務社會的途徑有哪些?(或:怎樣自覺服務社會?) 學生看書思考回答 師總結并板書:1、忠于職守; 2、樂于奉獻。 三、探究: (一)忠于職守 學生閱讀教材P12偉人的話,談感悟。 教師總結:人們從事的職業(yè)可能各不相同,有的簡單,有的復雜;有的偉大,有的平凡。但不同的職業(yè)有不同的職責。作為教師應該承擔教書育人的職責;作為軍人,應該承擔保家衛(wèi)國的職責;公務員應該做到為人民服務、自覺完成國家賦予的任務;作為國家公民,應該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祖國,自覺維護國家統(tǒng)一、維護國家法律和各民族團結。忠于職守,必須要承擔責任。探究1、王某該怎么辦?政府部門該怎么辦? 學生閱讀P13材料,分組討論上述問題。 教師總結:王某應該自覺服兵役,政府部門應該照顧王某家庭。承擔的責任有主有次,有輕有重。當個人利益與國家、社會利益發(fā)生沖突時,應該自覺承擔國家責任和社會責任。不能將個人、家庭責任置于國家、社會之上,也不能只強調國家、社會責任而忽視個人、家庭利益。 探究2、華益慰的事跡告訴了我們什么? 學生閱讀P13華益慰的事跡,分組談感悟。 教師總結:一個人具有強烈的關心社會的情感,在工作、學習崗位上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就能夠親近社會,自覺服務社會,不斷為社會進步和發(fā)展做出貢獻。 (二)樂于奉獻。 播放CCTV“感動中國”2005年人物頒獎晚會片段 洪戰(zhàn)輝帶著妹妹上學;馬班郵路的鐵漢王順友。 1、在他們身上,有許多令人難以忘懷的感動,你知道嗎?在他們身上有一個共同的品質最令我們感動,你能告訴大家嗎?請結合他們的事跡說說原因。 2、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的感動,他(她)們默默無聞、忠于職守、樂于奉獻,你能與大家共同分享這種感動嗎? 播放CCTV東方時空好人叢飛節(jié)目片段 3、人生價值的實現(xiàn)與國家、社會發(fā)展息息相關。好人叢飛雖然離我們遠去,但他留給我們一個思考:怎樣的人生才有價值、有意義?四、交流: 出示演講主題: 主題一:我的志愿者誓言(重在表達奉獻社會,甘做志愿者的心情與行動) 主題二:服務社會與個人成長(重在闡述服務社會與個人成長的關系) 主題三:人人都能獻愛心(重在批判“看客”現(xiàn)象,把愛心獻給社會、獻給他人) 學生任選一題,寫出演講提綱,組內演講。 五、實踐:為構建和諧社區(qū)或和諧校園,設計一次公益活動方案。 第四框 自覺服務社會【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懂得親近社會、服務社會首先必須忠于職守理解樂于奉獻的道理 能力目標:通過學習,能夠分清公民的責任有主次之分、輕重之分,公民的最重要的責任是公民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而且要用實際行動來承擔責任;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事情做起,積極參加義務勞動,為他人、為社會多做貢獻;能夠自己制定為社會做貢獻的活動計劃,并能積極主動完成計劃。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能夠形成責任意識,明確對國家對社會責任是第一位的;知道親近社會、服務社會,不僅要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還要樂于為社會為他人奉獻愛心和力量。【教學重點和難點】 1、明確公民的最重要的責任是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 2、要能夠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為他人、為社會多做貢獻?!窘虒W方法和手段】 講授、案例分析、社會調查、指導設計社會公益性活動計劃方案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1、社會主義條件下的“三個文明”之間有什么關系? 2、人和社會有什么關系? 3、我們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了解時事政治? 4、作為青少年應該如何親近社會? 人生價值的實現(xiàn),與祖國的命運、社會的發(fā)展息息相關。我們青少年只有胸懷祖國,腳踏實地,投身實踐,才能服務社會,有所作為。自覺服務社會是親近社會的重要表現(xiàn)。對于我們廣大青少年來說,如何去自覺服務社會呢? 請大家瀏覽今天的課文,看看我們要自覺服務社會應該怎么做呀? 學生看書回答:一要忠于職守,二要樂于奉獻 一、忠于職守 感悟(課堂活動): 從事某種職業(yè),應該承擔相應的職責。 作為一個教師,應該承擔的職責: 作為一個軍人,應該承擔的職責: 作為一個清潔工,應該承擔的職責: 作為一個保安,應該承擔的職責: 作為一個警察,應該承擔的職責: 作為國家的公民,應該承擔的職責: 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祖國 自覺維護國家統(tǒng)一 其實我們要填空的內容還很多,因為做每一行都有自己的職責。我們作為社會的成員、國家的公民、都必須對自己的國家負有一定的責任,履行一定的義務。所以,親近社會、服務社會,首先必須自覺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自覺履行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公民的基本義務。 1、公民應該履行的職責和義務 我國憲法明確規(guī)定了我國公民的政治性義務: 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 遵守憲法和法律; 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 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 注意對學生進行解釋這些內容。 探究(課堂活動):想一想,王某應該怎么辦?作為政府有關部門又該怎么辦? 學生討論: 請問大家,王某為什么必須要先去服兵役呀? 學生回答:國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個人利益要服從國家利益。 對了,服兵役和照顧家庭,都是我們每一個人應該承擔的職責,但是我們知道,我們所承擔的職責有主次之分、輕重之分。那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最重要的責任是什么呢? 2、我們最重要的責任是國家責任和社會責任 對了,你看 “國家” 這個詞,國在前,家在后,沒有了國,那還有家。國富則民強。國弱則民不聊生呀。我國歷史上只要是國家實力強大的,人民的生活就有保障,反之,人民則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呀。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這一點,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 (1)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2)將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做法是絕對錯誤的。 (3)也不提倡忽視個人正當利益的錯誤做法。 因為我們每個人生活在社會中,要生存和發(fā)展就離不開正當?shù)膫€人利益。 問大家一個問題,既要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又不能忽視正當?shù)膫€人利益,那一旦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發(fā)生矛盾時我們應該怎么辦? 依然以國家利益為重,關鍵時刻要不惜犧牲個人利益來保證國家利益。 忠于職守,承擔責任,光是口頭上說說還不行,還必須要有實際行動。 3、承擔責任需要實際行動 我們每個人要在日常生活中把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真正的貫徹下去,要在學習工作崗位上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 親近社會、服務社會,不僅要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還要樂于為社會為他人奉獻愛心和力量。 二、樂于奉獻 愛的奉獻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要樂于奉獻,首先樹立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1、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 (1)為什么要為人民服務呢?或者說為什么要為社會做奉獻呢? 因為,作為社會的一員,每一個人都曾從他人和社會那里獲得過幫助,那我們自己也應該以合適的方式積極回報他人和社會。 (2)怎么樣培養(yǎng)這種精神呢? 越是不做事,越不想做事。經常做了也就習慣了。所以要想培養(yǎng)為社會奉獻的精神就要積極參加義務勞動,照顧老人和兒童,自愿清理社區(qū)衛(wèi)生死角等等。 現(xiàn)在我們這個社會已經掀起了一股做志愿者的熱潮,請大家看書本第14頁。 你準備如何做自愿者呢? 1交流演講:我的志愿者誓言。 學生活動:3到5個學生發(fā)言。 2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事情做起,為他人、集體多獻一份愛心,為社會多做一點貢獻,造福社會,造福人民。 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都應該知道要想自覺服務于社會,首先要忠于職守,明確自己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其次要樂于奉獻。讓我們把有限的生命放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吧! 作業(yè)布置: 見課課練第二課 融入民族文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