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孫子兵法.doc_第1頁
我讀孫子兵法.doc_第2頁
我讀孫子兵法.doc_第3頁
我讀孫子兵法.doc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我讀孫子兵法 結緣孫子兵法孫子兵法13篇,共5900多個字。這部書的名字大家都很熟悉,許多名句也是膾炙人口,比如:“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兵者,詭道也”等等。我第一次知道孫子這個歷史人物,還是讀小學低年級的時候。我小的時候,不像現(xiàn)在,看的都是動畫片,而是經常花一兩分錢到書店去租小人書看。其中有一本講的是孫子“吳宮教戰(zhàn)”的故事。這個故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有記載。說的是孫子奉吳王之命訓練宮女,他把180名宮女分成兩隊,讓吳王最寵愛的兩個妃子當隊長。但是,孫子說東,她們偏向西。開始,孫子還有耐心,認為是自己沒有交代清楚。后來發(fā)現(xiàn)是那兩個妃子成心取笑他,于是下令把她們殺了。吳王求情也不行?!坝谑?,闔廬知孫子能用兵,卒以為將。西破強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孫子與有力焉?!?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我真正看這部兵法,還是在上大學的時候。歷史系的學生要學的一門基本課程是歷史要籍,我就是在這門課上接觸到孫子兵法的。但是,我是學世界史的,當時對孫子兵法并沒有多大興趣,能夠背上幾段孫子兵法,充其量是完成老師的課程作業(yè)而已。那時,我不大知道,孫子兵法既是一部講大戰(zhàn)略的軍事哲學著作,又傳授了“用兵之妙,存乎一心”的作戰(zhàn)指導思想,是兵書中的經典。如果用四庫全書總目的話說,它是“百代談兵之祖”。真正促使我認真讀孫子兵法,并且把它當作“百代談兵之祖來研讀,是看了蒙哥馬利與毛澤東會面的記錄。1961年9月,英國元帥蒙哥馬利第三次來華,毛澤東在武漢東湖會見了他。會見中,蒙哥馬利盛贊了孫子兵法,并建議將這部兵書作為全世界軍事院校的教材。蒙哥馬利當著毛澤東的面盛贊孫子兵法,或許也有恭維的成分。但是,他是軍人,更是一個名將,能夠在中國眾多兵法中挑出孫子兵法來稱贊,還是能說明他對這部兵法有較深的了解。后來,我聽了一名美國海軍中將的講演,他竟然引用了孫子所說的“奇正之術”。記得當時,他說的是“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孫子兵法勢篇)?!皠萜笔菍O子兵法中最難懂的,而“奇”和“正”則是“勢篇”中最難懂的,那位美國將軍竟然運用得十分恰當,一下子引起我對孫子兵法的興趣。于是,我開始認真讀這部書。之后我一直讀了20年。寫給農耕民族軍隊的兵法我讀孫子兵法,最主要的體會是:這是一部農民軍事理論家寫給農耕民族軍隊的兵法。孫子兵法開篇第一句就是:“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边@里是說,戰(zhàn)爭關系到國家的存亡、人民的生死、民族的興衰。孫子認為,要想打贏戰(zhàn)爭,就要“攻其無備,出其不意”,要在敵人沒有防備的地方發(fā)動攻擊,要在敵人意想不到的時候采取行動,這才是軍事指揮藝術的奧妙與精髓。然而,孫子又說:“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zhàn)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既然認為只要打贏就是硬道理,為什么還要強調,謀攻的最好辦法,是不用兵就達到目的呢?這個問題直到我研究對比世界史范圍內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軍事行動特點之后,才恍然大悟:孫子兵法最初是寫給農耕民族軍隊看的書!農耕民族是以農為本的人類集團,農業(yè)是其生產基礎。農業(yè)的生產方式決定了人們必須春播秋收、鋤禾日中、汗灑沃土。只要風調雨順、適時耕作、不誤農時,就可有穩(wěn)定的收獲,衣食有余。而要進行適時農耕,就必須有安定和平的環(huán)境,不能有“動”、“亂”,否則就無法適時農耕,農耕經濟秩序就會失控。但是,由于農耕社會經濟生活秩序的失控,如王朝的衰落,要求戰(zhàn)爭作為一種最后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來恢復社會經濟生活的平衡。而且,游牧民族發(fā)動的掠奪戰(zhàn)爭,也需要用戰(zhàn)爭來抵御。這種既需要、又排斥的心理沖突,使得農耕民族既希望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又想把戰(zhàn)爭對社會的破壞限制在最低的程度。于是,他們在用兵上追求“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即“故百戰(zhàn)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敝挥羞@樣,才能達到既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又最大程度地減少戰(zhàn)爭造成的損失。這就是“慎戰(zhàn)”的思想。相比之下,游牧民族卻無論如何也提不出這種軍事理論。成吉思汗的鐵騎曾經打到亞平寧半島,然而,在用兵上,他追求的最高境界只是“百戰(zhàn)百勝”。實用的兵法我讀孫子兵法第二個最深的印象是這部兵法的實用性。孫子兵法最吸引外國人眼球,并且竭力要達到的境界就是“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現(xiàn)代國際關系中許多新概念,如威懾、預防性外交、合作安全等,目的都是實現(xiàn)這一理想境界。上個世紀90年代,海灣戰(zhàn)爭以后,美國出現(xiàn)一批新生代軍事理論家。其中一個名叫戴維德普圖拉的上校,提出“改變使用軍事力量的思維方式,以追求戰(zhàn)略效果為出發(fā)點來制定作戰(zhàn)計劃和實施軍事行動”的理論,并被定名為“基于效果型作戰(zhàn)論”。其實,“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就是追求“基于效果型作戰(zhàn)”的最終目的,即“以盡量短的時間和盡量小的投入,求得最大的戰(zhàn)略效果?!睂O子兵法的實用性,就在通過一切有用的手段,哪怕是詭計,達到勝利的目的。孫子直言不諱地說:我用兵,主張用詭詐的辦法,而且只有依靠詭計多變才能取得作戰(zhàn)的勝利。這就是:“兵者,詭道也”;“兵以詐立”(孫子兵法軍爭篇)。在你死我活的戰(zhàn)爭中,要想打贏,就得想方設法地騙對方,不讓對方知道自己的真實意圖,而不能簡單地用道德衡量人的行為。戰(zhàn)爭中唯一的規(guī)則就是沒有規(guī)則!春秋時的大思想家韓非子說:“戰(zhàn)陣之間,不厭詐詭”(韓非子難一)。羅貫中受韓非子的啟發(fā),在他的三國演義第46回,用諸葛亮之口,借識破周瑜將計就計利用曹操派蔡和與蔡中詐降的計謀,稱之為“兵不厭詐”。這個成語至今仍在使用。19世紀德國著名軍事家赫爾穆特毛奇的軍事理論文章中有一句叫:“先計算,后冒險”,這個觀點已成為各國軍事操典必須奉行的原則。比毛奇大2000多歲的孫子,早就認為打仗必須仔細籌劃,看看有多少有利條件,有多少不利條件,如果籌劃不周,就無法打勝仗,即“多筭勝,少筭不勝”(孫子兵法計篇)。為什么孫子認識這個問題這么早?因為,孫子是農耕民族出來的軍事理論家!他深深地知道:農耕民族是靠天吃飯的。農業(yè)經濟非常脆弱。如果發(fā)生了讓地種不下去的戰(zhàn)爭,賣兒賣女還是好的,“人相食”都不奇怪了??墒?,戰(zhàn)爭又不可能沒有。于是,農耕民族打仗最先做的,就是算計一下,合不合算和怎樣才能合算?孫子兵法作戰(zhàn)篇開頭就是講:要想打仗,至少要“日費千金,然后十萬之師舉矣?!睂O子站在農民的角度算計,“近于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力屈,財殫,中原內虛于家”(孫子兵法作戰(zhàn)篇)。就是說,即便是軍紀嚴的軍隊,他們去打仗也需要“人吃馬喂”,而這些都需要錢。一旦某地駐扎了打仗的兵了,那里的糧價一定會漲起來。如果是軍紀不嚴的軍隊,老百姓就更慘了。所以,孫子才認為最好不打仗就把事情解決了。當然,如果矛盾到了只有打仗才能解決的程度,那也沒有別的辦法,只好應戰(zhàn)了。不過,“故兵貴勝,不貴久”(孫子兵法作戰(zhàn)篇)。就是說,只有速戰(zhàn)速決,而不是曠日持久地打仗,才是最合算的?!爸畬ⅲ裰久?,國家安危之主也”(孫子兵法作戰(zhàn)篇)?!八久笔鞘裁?這是傳說中天上的文昌宮里主管人生死的星宿。這里,孫子用比喻手法說,領兵打仗的人,你們手里攥著成千上萬人的生命和國家的安危,可千萬要小心呀!巴頓將軍說:“和平是軍人的墳墓。”有人把這話告訴蒙哥馬利元帥,問他有什么感想。蒙哥馬利說:“巴頓的偉大之處在于,有了他,發(fā)動戰(zhàn)爭的敵人才失??;而我的作用在于,因為我的存在,敵人不敢發(fā)動戰(zhàn)爭!”我欣賞巴頓,但是卻認為蒙哥馬利比巴頓更理性。軍人不能為了體現(xiàn)自身的價值,或者實現(xiàn)自己的成就感,就希望天天打仗,連年征戰(zhàn)。在這個問題上,孫子講得明白:“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孫子兵法作戰(zhàn)篇)。他告訴我們,沒有哪一個將領為了顯示自己的指揮藝術,而希望戰(zhàn)爭打得時間越長越好。1982年,馬島戰(zhàn)爭爆發(fā)。阿根廷總統(tǒng)加爾鐵里是軍人,會打仗;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出身大家閨秀,不會打仗??墒?,曾經揚言“女人不會走入戰(zhàn)爭”的加爾鐵里總統(tǒng)卻敗在撒切爾夫人手里。英國特混艦隊司令伍德沃德手里拿著撒切爾夫人給他的三條指示之一,就是“不要轟炸阿根廷本土,速戰(zhàn)速決?!奔热贿@句話反映戰(zhàn)爭效費比關系,那么如果能夠利用它,改變戰(zhàn)爭力量的大小變量,則更是一種大智慧了。毛澤東喜歡看古書。他是否仔細研讀過孫子兵法全13篇,我不清楚。然而,這個一天軍校也沒有上過的領袖,卻把“兵貴勝,不貴久”這句話用到了極致。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他根據(jù)日本軍隊打得起卻拖不起的特點,提出了“持久作戰(zhàn)”理論。后來戰(zhàn)爭的發(fā)展和結果完全證實了毛澤東的預言。孫子講得明白:“因糧于敵,故軍食可足也”(孫子兵法作戰(zhàn)篇)。就像游擊隊之歌里唱的:“沒有槍,沒有炮,自有敵人給我們造;沒有吃,沒有穿,敵人送上前”事實就是這樣。孫子兵法過時了嗎?在現(xiàn)代戰(zhàn)爭條件下,孫子兵法過時了嗎?很多人有這樣的疑問。要叫我說,具體到某種特定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具體到某次戰(zhàn)斗,孫子兵法是一部“沒用”的書!方才還說,孫子兵法是兵法中的經典,實用性很強,為什么竟然又有此結論?因為,寫兵法的初衷是給軍人看的。從這個意義上,中國軍人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軍人都幸運,因為中國是一個兵法大國。從先秦到清朝,兵書達4000多篇。中國軍人從來不缺軍事教科書。然而,在中國歷史上,從漢匈戰(zhàn)爭到南北朝,從“五胡亂華”到宋金戰(zhàn)爭,從元滅宋到清滅明,會兵法的中原農耕民族,總是被不會兵法的周邊游牧民族所打敗,甚至征服。于是,歷史出現(xiàn)一個悖論:懂兵法的人往往敗在不懂兵法的人手下!既然是寫給軍人看的書,而軍人看了卻打不了勝仗,孫子兵法不就是“沒用”了嗎?其實,這是一個荒謬的邏輯!然而,這個荒謬邏輯的背后卻包含了嚴肅的道理!孫子不同孔子和孟子,他不是一事一議地闡述儒家的思想觀點。而是用洗練的筆調、深邃的思想、嚴密的論證,對他以前幾乎所有的軍事與戰(zhàn)爭知識做了總結,進而在這個基礎上,提煉出的有關軍事與戰(zhàn)爭問題的一般性原則。無論是從對軍事和戰(zhàn)爭問題的基本認識,還是從方法論上,都可以說,孫子是古代的軍事哲學家。哲學是居于知識最高層面的東西。它是從對具體事物的觀察與分析得出的抽象認識,但是卻不能再簡單地從原路回去指導實踐了。同理,孫子兵法有著很強的實用性,但是它不能從最抽象的謀略一下子去指導具體的實戰(zhàn)。要想打勝仗,光有兵法是不夠的,國家的實力和潛力、軍隊的強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