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第1輪總復習 第2講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1(江蘇專版).ppt_第1頁
高中歷史第1輪總復習 第2講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1(江蘇專版).ppt_第2頁
高中歷史第1輪總復習 第2講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1(江蘇專版).ppt_第3頁
高中歷史第1輪總復習 第2講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1(江蘇專版).ppt_第4頁
高中歷史第1輪總復習 第2講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1(江蘇專版).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3屆新課標高中總復習 第1輪 歷史 江蘇專版必修1第2講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 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必修1 第2講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 針對訓練 針對訓練1 2011年江蘇單科 據(jù) 南臺備要 記載 江浙省 調(diào)兵剿捕之際 行省官凡有輕重事務 若是一一咨稟 誠恐緩不及事 如今 凡有調(diào)遣軍情重事及創(chuàng)動官錢 不須咨稟 交他每 們 從便區(qū)處 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 與中央權力之爭難以調(diào)和b 獲得了緊急事務處置權c 行政長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 權力不再受到中央節(jié)制 解析 b 從江浙行省可以 從便區(qū)處 調(diào)遣軍情重事及創(chuàng)動官錢 等事 說明地方獲得了緊急事務的處置權 行省制下 地方長官由中央任命 地方嚴格服從中央 故a c d錯 備選題 2011年江蘇百校高三大聯(lián)考一模 我國古代政治制度不斷調(diào)整與變革 下列措施反映強化中央集權的是 a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 封師尚父 即姜尚 于齊營丘 東就國 b 別子為祖 繼別為宗 繼禰者為小宗 有百世不遷之宗 有五世則遷之宗 c 以天下之廣 四海之眾 千端萬緒 須合變通 皆委百司商量 宰相籌劃 于事穩(wěn)便 方可奏行 d 夫外之郡縣 其朝廷遠者 則鎮(zhèn)之以行中書省 郡縣又遠于省 若有邊徼之事者 則置宣慰司以達之 解析 d 中央集權的主題是中央與地方的關系 a項是分封制 不利于中央集權的鞏固 b項是宗法制 c項是宰相的設置與作用 都與中央集權無關 d項是元朝的行省制 行省制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與管理 是中央集權的強化 故d項正確 針對訓練2 2011年山東文綜 錢穆在評論中國古代某制度時說 它 可以培植全國人民對政治之興味 可以團結全國各地域于一個中央之統(tǒng)治 這一制度是 a 郡縣制b 察舉制c 科舉制d 行省制 解析 c 科舉制為知識分子和庶民階層提供了一條相對公平的進入統(tǒng)治階層的道路 因此培植了平民對政治的興趣和關注 而通過科舉進入仕途的官員必然會積極維護這一給他們帶來切身利益 并且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的制度 因此科舉制擴大了封建統(tǒng)治的基礎 有利于中央集權的鞏固 故選c 郡縣制和行省制都使得地方聽命于中央管理 但對于民眾政治興趣的培植并無多大貢獻 察舉制選拔人才的數(shù)量非常有限 且在執(zhí)行過程中產(chǎn)生了任人唯親等弊端 激發(fā)不了庶民階層對政治的興趣 故而對維護中央集權的作用也就非常有限 a b d均錯 備選題 2011年南平質(zhì)檢 從社會歷史看 魏晉南北朝的社會還是應被稱為 世襲社會 而唐以后的歷史則形成了一個穩(wěn)定的 選舉社會 這 選舉社會 是指 a 唐朝民主推舉官員制度b 三省六部制c 察舉制度d 科舉制度 解析 d 魏晉南北朝實行九品中正制 按門第高低任免官僚 因此官職基本世襲 唐以后的科舉制按才干學識選拔官員 相對公平 此處的 選舉 并非今天意義上的選舉 而是指公平選拔 正確答案為d 針對訓練3 2011年佛山質(zhì)檢 學者錢穆指出 唐代 在三省體制下 決策不再是單純的皇帝個人行為 皇帝的最后決定權包含在政務運行的程式中 錢穆認為唐朝 a 專制皇權達到頂峰b 三省相互牽制c 三省擁有最終決策權d 皇帝還未形成足夠的專制權力 解析 d 根據(jù)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學知識 唐代皇帝的命令經(jīng)中書省發(fā)出后 要由門下省審核 直到最后由尚書省執(zhí)行 因此 皇帝的最后決定權包含在政務運行的程式中 唐朝皇權明顯受到三省的影響 因此可以判斷d正確 備選題 2011年汕頭一模 唐中宗曾未經(jīng)三省同意任命一些官員 事后 這些官員大都被人瞧不起 這說明 a 唐代君主專制高度強化b 皇權一定程度受到三省制約c 三省六部制加強了君主專制d 唐代出現(xiàn)君主立憲制的雛形 解析 b 皇帝未經(jīng)三省同意任命的官員被人瞧不起 反映了在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制度設計下 皇權是要在一定程度上受三省制約的 故選b a c雖符合史實 但與題干沒有關系 d項比較容易排除 針對訓練4 地方行政制度是政治制度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閱讀以下材料 材料一春秋時期 隨著兼并戰(zhàn)爭的進行 秦 楚等國都在新占領的地方上設立縣和郡 作為新行政建制 一般縣在中心區(qū)域 郡在邊遠地區(qū) 郡縣的長官 不再是世襲領主 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員直接管理 郡縣長官由君主任免 對君主負責 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取代貴族領主的職業(yè)官僚 張豈之 中國歷史十五講 材料二忽必烈進入中原 建立元朝 為加強對地方的控制 以中書省分駐地方 稱行中書省 以便直接控制 處理政務 中國政治制度史 請回答 1 據(jù)材料一 概括春秋時期我國地方行政制度的相關信息 2 根據(jù)材料二 元朝為強化對地方的控制實行了怎樣的地方行政制度 簡要說明元朝這種地方行政制度的影響 參考答案 1 春秋時期 分封制開始瓦解 縣 郡等新的地方行政建制設立 早期的縣高于郡 郡縣長官由君主直接任免 職業(yè)官僚取代世襲領主 中央集權制度萌芽并逐步成型 答出其中2點即可 2 制度 行省制 影響 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 鞏固了中央集權 被后世所沿用 備選題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丞相李斯曾稱贊秦始皇 平定天下 海內(nèi)為郡縣 唐代的杜佑說 自古至周天下封建 秦皇帝蕩平九國 宇內(nèi)一家 尊君抑臣 置列郡縣 清代官篡 續(xù)通典 則明確地說 封建起于黃唐 郡縣創(chuàng)自秦漢 將黃帝 堯舜 夏商周視為一種制度 將秦漢以降視為一種制度 材料二漢有天下 矯秦之枉 徇周之制 剖海內(nèi)而立宗子 封功臣 數(shù)年之間 奔命扶傷之不暇 因子城 病流矢 陵遲不救者三代 后乃謀臣獻畫 而離削自守矣 然而封建之始 郡邑居半 時則有叛國而無叛郡 秦制之得 亦以明矣 繼漢而帝者 雖百代可知也 唐興 制州邑 立守宰 此其所以為宜也 然猶桀猾時起 虐害方域者 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 時則有叛將而無叛州 州縣之設 固不可革也 摘自柳宗元的 封建論 請回答 1 根據(jù)材料一 二 結合所學知識 概括我國歷代地方行政管理體制的演變 并分析其發(fā)展趨勢 2 結合材料二概括漢唐時期中央集權存在的問題和結果 參考答案 1 演變 西周實行分封制 秦朝在全國推行郡縣制 西漢實行郡國并行制 唐朝在邊境設立藩鎮(zhèn) 元朝實行行省制 趨勢 地方行政管理體制不斷完善 中央集權不斷加強 2 漢初錯誤地吸取秦朝滅亡的教訓 實行郡國并行制 王國勢力膨脹 威脅中央集權 漢武帝頒布推恩令 削弱了王國勢力 加強了中央集權 唐朝中后期 統(tǒng)治腐敗 軍事舉措失當 藩鎮(zhèn)割據(jù)局面形成 威脅中央集權 1 2011年全國新課標文綜 董仲舒認為孔子撰 春秋 的目的是尊天子 抑諸侯 崇周制而 大一統(tǒng) 以此為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服務 從而將周代歷史與漢代政治聯(lián)系起來 西周時代對于秦漢統(tǒng)一的重要歷史影響在于 a 構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 確立了君主大權獨攬的集權意識c 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認同d 實現(xiàn)了國家對土地與人口的控制 解析 c 分封制通過層層分封確立周王天下共主地位 而受封者在自己的封地內(nèi)大權獨攬 享有較強獨立性 a項錯在有效控制 土地與人口控制在受封者而非國家手中 d錯誤 周王對諸侯缺乏有效的控制 不可能大權獨攬 b不符合事實 宗法制實行嫡長子繼承制 把血緣關系與政治關系相結合 從而把國與家結合起來 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認同 對后世影響深遠 2 2011年江蘇單科 右圖所示為 唐書 所載830名進士的出身分布比例 由此可見 唐代科舉制 a 為選拔士族子弟而設立b 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 縮小了人才選拔的范圍d 兼顧多個階層但不完善 解析 d 唐書 所載的830名進士出身于士族 寒族以及小姓 說明唐代科舉制兼顧多個階層但不完善 科舉制選拔的不僅僅是士族子弟 科舉制以考試成績作為選官標準 不是九品中正制的翻版 人才選拔的范圍非但沒有縮小 反而擴大 a b c表述錯誤 3 2010年浙江文綜 科舉制是我國古代的選官制度 下列各項中 確切反映唐朝科舉制情況的是 a 其形式都是以官舉士b 采用八股考試方式c 分進士等科目考試d 要求應試士人熟讀四書五經(jīng) 解析 c 抓住時間信息 唐朝 和關鍵信息 科舉制 其形式都是以官舉士 指的是九品中正制 人才由有名望的推薦官薦舉 排除a項 采用八股考試方式是在明清時期 與時間信息不符 排除b項 四書為儒家經(jīng)典 南宋學者朱熹將 禮記 中 大學 中庸 兩篇拿出來單獨成書 和 論語 孟子 合為四書 故四書五經(jīng)是南宋以后儒生學子的必讀之書 與時間信息不符 排除d項 唐朝科舉制的含義就是用分科考試的辦法選拔官員的制度 故正確答案為c項 4 2011年廣雅中學高三月考 明太祖曾寫詩一首來描述自己的辛勞 百僚未起朕先起 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丈五猶擁被 上述問題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是 a 明太祖出身貧苦 親政理事b 政權剛建立 官僚體制不健全c 廢丞相 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d 明初政府的工作效率太低 解析 c 由于明太祖廢丞相 權分六部 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 也就是說 皇帝需要直接處理所有的政務 政務繁忙 自然就很忙碌了 5 2011年湛江模擬 宋朝形成了 中書主民 樞密院主兵 三司主財 各不相知 的局面 這反映出 a 宰相職權范圍擴大b 君權對相權的制約c 專制皇權達到頂峰d 中央對地方控制加強位 解析 b 本題考查宋朝君主專制加強 宋朝以前 民 兵 財?shù)葯嗔Χ际怯梢粋€宰相掌管 根據(jù)材料可知 宋朝將這些權力分開 使宰相掌管的權力減小了 從而加強君主對宰相的制約 6 司馬光說 淳化中 太宗患中書權太重 且事眾 宰相不能悉領理 向敏中時為諫官 上言請分中書吏房置審官院 刑房置審刑院 下列有關該材料的表述正確的是 a 材料中的太宗很可能是李世民b 材料體現(xiàn)了當時加強中央集權的迫切性c 材料預示著君主專制將邁向一個新臺階d 材料說明三省六部制逐步成熟 解析 c 李世民的年號是貞觀 排除a 材料沒有反映中央集權 排除b 材料沒有反映三省六部制 排除d 7 2011年杭州質(zhì)檢 比較 是確定事物之間相同點和相異點的思維方法 它為客觀全面地認識事物提供了一條重要途徑 比較 也是一種有效的歷史學習方法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國古代的 選舉 與源自西方 現(xiàn)在流行的 選舉 雖然中文字面相同 在實質(zhì)內(nèi)容方面無疑是有著根本性的差別的 戴維 米勒 韋農(nóng) 博格丹諾 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 材料二 民主 一詞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最早出現(xiàn)于 尚書 天惟時求民主 乃大降顯于成湯 意思是說 暴君夏桀殘民以逞 不配做民之主 推翻夏桀的成湯才是民主 我們 雅典 的制度被稱作民主政治 那是千真萬確的 因為政權不是在少數(shù)人手中 而是在多數(shù)人手里 希臘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 請回答 1 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 指出中國古代的 選舉 與西方現(xiàn)在流行的 選舉 之間的根本性差別 2 材料二中出現(xiàn)了古代東西方世界對 民主 一詞賦予的不同含義 請指出它們的不同 參考答案 1 中國的選舉是指選拔官員的制度 如世襲制 察舉制 科舉制等 選舉的范圍基本限于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 奴隸主或地主階級 西方的選舉是在人人平等 民主 自由的基礎上的資本主義 選舉 制度 即公民為自己選擇一個領導集團 2 古代中國的民主是指為民做主 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