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6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鋼冶金學課程重慶大學2005年3月1目 錄1現(xiàn)代煉鋼技術的發(fā)展概況及趨勢11.1現(xiàn)代煉鋼技術的發(fā)展歷史沿革11.2煉鋼的基本任務31.3現(xiàn)代煉鋼技術的發(fā)展趨勢32現(xiàn)代轉(zhuǎn)爐煉鋼理論及新技術52.1煉鋼的基本原理52.1.1鐵液中元素的氧化52.1.1.1元素的氧化次序52.1.1.2元素的氧化方式52.1.2硅的氧化52.1.2.1氧化方式52.1.2.2氧化的熱力學條件52.1.2.3硅的氧化對煉鋼的影響62.1.3錳的氧化與還原62.1.4脫碳72.1.5脫磷82.1.6脫硫102.1.7脫氧122.1.8鋼中氣體與非金屬夾雜物142.1.8.1鋼中氣體142.1.8.2鋼中的非金屬夾雜物152.2氧氣頂吹轉(zhuǎn)爐煉鋼172.2.1特點172.2.2轉(zhuǎn)爐煉鋼用原材料172.2.3頂吹氧氣轉(zhuǎn)爐煉鋼過程的成分變化192.2.4氧氣射流與熔池的物理作用192.2.5氧氣射流與熔池的化學作用192.2.6頂吹氧氣轉(zhuǎn)爐煉鋼的冶金特點192.3氧氣頂?shù)讖秃洗禑掁D(zhuǎn)爐煉鋼192.3.1頂?shù)讖痛缔D(zhuǎn)爐煉鋼設備202.3.2頂?shù)讖痛颠^程概述222.3.3頂?shù)讖痛缔D(zhuǎn)爐煉鋼工藝232.4轉(zhuǎn)爐濺渣護爐技術302.4.1轉(zhuǎn)爐濺渣護爐技術概況302.4.2轉(zhuǎn)爐濺渣護爐濺渣層在高溫下的流動特性312.4.3濺渣材料中加入煤的試驗322.4.4轉(zhuǎn)爐濺渣護爐改渣劑研究322.4.5寶鋼轉(zhuǎn)爐濺渣護爐技術332.4.6攀鋼特殊鐵水條件對轉(zhuǎn)爐濺渣護爐的影響342.4.7濺渣護爐的供N2參數(shù)352.4.8爐渣物理性質(zhì)及留渣量352.4.9鎂碳磚中的碳含量363現(xiàn)代電爐煉鋼理論及新技術373.1現(xiàn)代電爐煉鋼技術的發(fā)展趨勢及工藝變革373.2超高功率電弧爐煉鋼383.2.1超高功率電爐的發(fā)展及特征383.2.2超高功率電爐設備403.3電弧爐偏心爐底出鋼技術423.4直流電弧爐技術433.5近年來國際上電弧爐煉鋼煙氣利用的方法444純凈鋼及爐外處理技術464.1爐外精煉的理論和技術基礎464.1.1概述464.1.2真空理論474.1.2.1真空脫氧484.1.2.2真空下鋼液的脫氣524.1.2.3真空下元素的揮發(fā)和有害元素的去除564.1.2.4真空下合金元素與耐火材料的相互作用594.1.2.5吹氬精煉的真空效果624.1.3真空的技術基礎624.1.4合成渣洗624.2爐外精煉的主要方法634.2.1鋼包的真空精煉與脫氣634.2.1.1RH真空循環(huán)脫氣法634.2.1.2DH真空提升脫氣法644.2.1.3鋼包(LD)脫氣法644.2.1.4鋼水真空滴流處理法644.2.1.5真空電弧脫氣精煉法(VD法)644.2.1.6真空電弧脫氣精煉法(VAD法)644.2.1.7真空弧熱精煉法(ASEA-SKF法)654.2.2鋼包精煉及吹氬法654.2.2.1帶保護罩加合成渣吹氬(SAB、CAB法)654.2.2.2封閉式吹氬成分微調(diào)法(CAS法)654.2.2.3帶電弧加熱的鋼包吹氬法(LF法)654.2.3不銹鋼的爐外精煉法654.2.3.1真空吹氧脫碳法(VOD法)654.2.3.2氬氧精煉法(AOD法)654.2.3.3CLU法654.2.4鋼包噴粉法654.2.5喂絲法654.2.6其它爐外精煉方法654.2.7爐外精煉的發(fā)展趨勢664.3爐外精煉的仿真664.3.1鋼包喂絲過程的物理數(shù)學模擬665現(xiàn)代連鑄的發(fā)展狀況及主要技術趨勢675.1連鑄的發(fā)展、特點及優(yōu)越性675.2高效連鑄技術675.3近終型連鑄技術675.4連鑄熱送及連鑄連軋技術676鋼冶金的過程仿真技術686.1轉(zhuǎn)爐氧氣頂吹、底吹流場的數(shù)值模擬686.2電弧爐傳輸過程的數(shù)值模擬686.3鋼包爐傳輸過程的數(shù)值模擬686.4連鑄中間包及結晶器的流動、傳熱數(shù)值模擬686.5連鑄二冷區(qū)傳熱、應力的數(shù)值模擬686.6鋼包喂絲工藝的數(shù)值模擬68681 現(xiàn)代煉鋼技術的發(fā)展概況及趨勢1.1 現(xiàn)代煉鋼技術的發(fā)展歷史沿革(1) 人類最初使用的是隕鐵。比如埃及金字塔中發(fā)現(xiàn)的鐵,我國商代出土的鐵刃。它們已在公元前1400-1500年被利用。(2) 最早人類用木炭在約1000下還原鐵礦石。制得柔軟可煅的鐵塊,幾乎不含碳、硅、錳、磷、硫等元素。比如我國春秋末期(公元前400-500年)的鐵器就是用此種材料制得的。(3) 爐身不高的初始還原爐的建立。溫度約為11001300。得到鐵渣混合物-熟鐵。(4) 生鐵的冶煉。隨著爐身加高和鼓風的應用,得到含過剩碳的生鐵。此種生鐵脆,不能煅造??伸咽扈F的制造。采用木炭熔化生鐵,礦石作氧化劑,去除鐵中碳、硅、錳、磷、硫等雜質(zhì)而獲得。(5) 最初熔煉液體鋼的方法-坩鍋法。1740年出現(xiàn),將生鐵和廢鐵裝入石墨和粘土制成的坩鍋,用火焰加熱熔化爐料,再鑄成鋼錠。此法不能去除有害雜質(zhì)。(6) 近代煉鋼法的產(chǎn)生-酸性空氣底吹轉(zhuǎn)爐的誕生。1855年英國工程師亨利. 貝塞麥(Bessemer)發(fā)明。第一次直接用鐵水冶煉液態(tài)鋼。鋼的質(zhì)量和產(chǎn)量得到很大提高。從而開創(chuàng)了鋼的時代。在此之前,煉鋼是在半固態(tài)下以手工方式進行的。Bessemer法采用酸性爐襯,不能造堿性渣脫除鐵水中的磷、硫。(7) 鋼液的脫氧和各種成分及硬度不同的鋼的生產(chǎn)。1856年,Robert Mushet向鋼液中加入鐵合金脫氧,提高鋼的質(zhì)量、降低了鋼錠產(chǎn)生的蜂窩氣泡。(8) 堿性爐襯空氣底吹轉(zhuǎn)爐的出現(xiàn)。富氧鼓風降低空氣中的含氮量。1878年英國冶金學家托馬斯(S. G. Thomas)發(fā)明。吹煉時加入石灰造堿性渣,解決了西方各國的高磷鐵水脫磷問題。隨后采用了富氧鼓風和降低吹入空氣中氮含量如增加CO2或H2O氣體的方法,以降低氮的含量。(9) 平爐煉鋼法的出現(xiàn)。平爐在長時期內(nèi)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的原因。由于廢鋼增加,1865年法國人馬丁(Mar Tin)利用了西門子(Siemens)首創(chuàng)的蓄熱室原理發(fā)明了酸性平爐煉鋼法。隨后,1880年出現(xiàn)了第一座堿性平爐。特點:成本低、爐容量大、質(zhì)量大大優(yōu)于以前的煉鋼法、能使用廢鋼、能適應各種原材料條件。因而堿性平爐煉鋼法成為世界上的最主要的煉鋼法,保持了半個多世紀之久。(10) 氧氣頂吹轉(zhuǎn)爐的出現(xiàn)。出現(xiàn)原因和氧氣轉(zhuǎn)爐的特點。Bessemer在1856年曾提出純氧煉鋼的想法。20世紀40年代空氣分離機問世,能夠獲得廉價氧氣。首先由瑞士人Robert、Durrer試驗成功。1952年在奧地利Linz和1953年在Donawitz先后建成30噸轉(zhuǎn)爐并投入使用。所以此法稱為LD法。美國稱BOF爐或BOP法。特點:反應速度快、熱效率高、含氮量低、可使用達30%的廢鋼。因此生產(chǎn)率高、成本低、鋼質(zhì)好、投資比平爐少、易于實現(xiàn)自動化。因而取代平爐占統(tǒng)治地位。堿性底吹轉(zhuǎn)爐由于爐內(nèi)熔攪拌良好,能很好地吹煉高磷鐵水。LD氧氣轉(zhuǎn)爐出現(xiàn)后,底吹轉(zhuǎn)爐并沒有馬上采用純氧冶煉,關鍵是純氧底吹時,其底部供氣元件壽命短。因而只能采用富氧40%的空氣進行吹煉。1965年,加拿大液化空氣公司研制成功開口冷卻的雙層套管氧氣噴嘴,解決了底部供氣元件端部冷卻問題,大大提高了元件壽命。1967年在德國西馬克為利安鋼鐵公司利用這一技術,在底吹轉(zhuǎn)爐上吹入純氧取得成功,稱為OBM法(Oxygen Bottom Blowing Maximiuianshufte)。OBM法的特點:熔池攪拌強烈,脫碳能力強,能夠冶煉超低碳鋼,鐵和錳的氧化損失小,鋼中氧含量低。1971年,美國合眾鋼鐵公司引進OBM法改造平爐,成功地從底部供氣元件向轉(zhuǎn)爐熔池內(nèi)吹入石灰粉,命名為Q-BOP法(Quick, Quiet, Quality Basic Oxygen Process)。(11) 頂?shù)讖秃洗禑捈夹g。20世紀60年代,頂吹轉(zhuǎn)爐向大型化方向發(fā)展,相繼出現(xiàn)200-300t的轉(zhuǎn)爐。轉(zhuǎn)爐的大型化造成頂槍射流的攪拌能力不足,反應的動力學條件不好。而底吹轉(zhuǎn)爐的突出優(yōu)點是底吹氣體具有很大的攪拌能力。因而產(chǎn)生了將頂吹和底吹相結合,發(fā)揮各自優(yōu)點的想法。1978年,法國鋼鐵研究院與盧森堡阿爾貝德公司合作,在180t頂吹轉(zhuǎn)爐上底吹惰性氣體試驗成功,開創(chuàng)了頂?shù)讖痛缔D(zhuǎn)爐煉鋼新方法。20世紀80年代以來,頂?shù)讖秃洗禑捈夹g發(fā)展很快。到目前為止,我國大部分中大型轉(zhuǎn)爐均已實現(xiàn)復合吹煉。底吹具有的優(yōu)點:開口冷卻、裂解吸熱噴嘴、噴入碳化氫等、減緩氧氣從噴嘴吹入時對爐底的損壞。攪拌強、脫硫能力強、能冶煉低碳和超低碳鋼種、鐵損比頂吹小、能使用高磷生鐵等。(12) 電弧爐煉鋼技術。在20世紀初發(fā)展起來,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有較大發(fā)展。而且,隨后隨著世界鋼產(chǎn)量的逐年增加,電爐鋼的比例還在逐步上升。原因:A.廢鋼日益增多。B.工業(yè)技術的進步使電的價格較低。且電爐用廢鋼比高爐-轉(zhuǎn)爐流程能耗更低。C.電爐生產(chǎn)成本的降低。電爐大型化、超高功率化、冶煉工藝強化及許多高新技術的應用,促進生產(chǎn)成本降低。D.投資少、基建快、對鋼產(chǎn)量的適應性廣。E.鋼液溫度和成分容易控制、品種適應性大、可冶煉各種牌號的鋼特別是絕大多數(shù)的特殊鋼種、可間斷生產(chǎn)。20世紀50-60年代,電弧爐煉鋼經(jīng)歷了普通功率電弧爐到高功率電弧爐再到超高功率電弧爐(Ultra High Power EAF)的發(fā)展歷程,噸鋼功率達到800-1000KVA/t,爐容量高達400t,其煉鋼工藝和冶金功能則有傳統(tǒng)的三期操作變?yōu)橹惶峁┏鯚掍撍?,使冶煉周期有過去的180min縮短為60min以下。生產(chǎn)率提高以后,使鋼的成本降低。20世紀80年代后期,出現(xiàn)了直流電弧爐。與交流電弧爐比較,其電極消耗和耐火材料消耗下降。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上由相繼出現(xiàn)了三種能夠利用電爐煙氣預熱廢鋼的煉鋼方法,即雙爐殼電爐、手指式豎爐電爐、Consteel帶式電爐。(13) 煉鋼過程用氧強化。不管是轉(zhuǎn)爐、電爐、平爐均如此。轉(zhuǎn)爐:增大用氧強度、減少純吹時間。電爐:吹氧助熔、噴碳粉,縮短熔化時間。平爐:吹氧助熔和強化冶煉。(14) 鋼的澆鑄工藝由連鑄取代了原來的模鑄工藝。目前,連鑄在鋼液的澆鑄中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連鑄的優(yōu)點:A.提高金屬成材率。B.顯著節(jié)約能源。C.顯著簡化生產(chǎn)工序。D.生產(chǎn)成本低。E.容易實現(xiàn)機械化和自動化。F.鑄坯的質(zhì)量較好。(15) 連鑄的發(fā)展歷史沿革。A.鋼液連鑄的困難。B.連鑄概念的提出。Henry Bessemer 1846年提出并取得專利權。C.20世紀30年代連鑄在有色金屬工業(yè)上取得成功。1933年銅連鑄、1937年鋁連鑄成功。D.1945年Junghans及Rossi采用振動結晶器,鋼的連鑄取得劃時代進展。E.世界連鑄體系的形成。20世紀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國外相繼成立Mannessmann、Bohler、Demag、Concast等公司成立。F.20世紀60年代連鑄技術獲得大發(fā)展。G.7080年代,連鑄技術進入成熟階段。H.90年代以后,新的連鑄技術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16) 爐外精煉技術的發(fā)展歷史沿革。A.B.C.D.見文獻3P43。E.最近十多年以來,新的爐外處理技術和方法不斷有新的發(fā)展。如KIB等。F.目前最常用的爐外精煉處理方法。LF爐、RH法。G.爐外精煉快速發(fā)展的原因。是生產(chǎn)高品質(zhì)品種鋼的需要;是連續(xù)鑄鋼的需要;是降低生產(chǎn)成本的需要。1.2 煉鋼的基本任務高爐冶煉出來的鐵水,其含碳量高,雜質(zhì)元素磷、硫高,使得生鐵硬度高,耐磨,但無塑性,易脆斷,不能加工成型,機械性能不好。磷是使鋼產(chǎn)生冷脆的元素,造成鋼材在低溫下使用易產(chǎn)生脆裂;硫是使鋼產(chǎn)生熱脆的元素,造成鋼在高溫下加工變脆。另外,鋼中的磷、硫?qū)︿摰谋砻尜|(zhì)量、裂紋、延展性、拉伸強度、抗腐蝕性等均有不利影響。因此,生鐵的應用受到限制。通過煉鋼,將鐵水中過多的碳去除,盡最大可能降低磷、硫有害雜質(zhì)的含量,使其轉(zhuǎn)變?yōu)樾阅軆?yōu)良、用途廣泛的鋼材。這是煉鋼的任務。為此,向鐵水中供氧,去除多余的碳,同時加入石灰造堿性渣脫磷、硫。冶煉結束時,鋼液中不可避免地含有一定的氧,為提高鋼的潔凈度,需加入脫氧劑脫氧。為使鋼具有某些優(yōu)異特性如強度、抗腐蝕性等,需對鋼液進行合金化處理。為此,煉鋼的基本任務有:l 脫碳:將鐵水中的碳氧化脫除到所煉鋼種要求的范圍內(nèi)。l 脫磷脫硫:通過造成分合適的爐渣,去除鐵水中的磷、硫。l 脫氧和合金化:加入脫氧劑和鐵合金,降低鋼液中的氧,使鋼液達到鋼種所要求的合金成分。l 脫氣(氫、氮)和脫夾雜物:將溶解在鋼液中的氣體和來不及上浮排除的非金屬夾雜物,通過一定的方法去除。l 升溫:將冶煉過程的金屬液溫度升高至出鋼溫度。l 澆注:將成分和溫度合格的鋼水澆鑄成坯。1.3 現(xiàn)代煉鋼技術的發(fā)展趨勢(1) 頂?shù)讖秃洗禑挕?2) 轉(zhuǎn)爐濺渣護爐技術。(3) 超高功率電弧爐。(4) 直流電弧爐。(5) 電爐煙氣利用技術。(6) 爐外精煉與純凈鋼生產(chǎn)技術。(7) 近終型連鑄技術。(8) 連鑄連軋與熱送技術。(9) 冶金二次資源的綜合利用與環(huán)境保護技術。2 現(xiàn)代轉(zhuǎn)爐煉鋼理論及新技術2.1 煉鋼的基本原理2.1.1 鐵液中元素的氧化2.1.1.1 元素的氧化次序熔解在鐵液中的元素的氧化次序可以通過它與1mol 氧氣反應標準吉布斯自由能變化來判斷。其結果為:A在煉鋼吹煉過程中,Cu、Ni、Mo、W等元素受到鐵的保護,不會被氧化。BCr、Mn、V、Nb等元素的氧化程度隨冶煉溫度而變化。因為這些元素氧化的線與C氧化生成CO的線存在交叉點。當溫度低于此點時,元素優(yōu)化于C氧化;反之則C優(yōu)先氧化。如對Cr,當溫度低于1300時,氧優(yōu)先與Cr反應。CAl、Ti、Si、B等元素很容易被氧化。這些元素可作為強脫氧劑使用。由此可知,當廢鋼中含有Cu、Ni時,在整個冶煉過程中也不能被去除,而會殘留于鋼中;冶煉合金鋼時,可以將Ni、W、Mo鐵直接裝入爐內(nèi);V、Cr鐵可在冶煉后期爐溫升高后加入;B、Ti鐵則必須在脫氧后才能加入。2.1.1.2 元素的氧化方式A直接氧化。是指氧氣直接與鐵液中的應該去除的元素發(fā)生氧化反應。當吹入氧氣時,反應發(fā)生在鐵液與氣相界面上。B間接氧化。吹入的氧氣由于動力學原因,首先與鐵液中的鐵原子反應生產(chǎn)氧化鐵FeO,進入爐渣并同時使鐵液中溶解氧。(FeO)和O再與應去除的元素發(fā)生氧化。在渣-金界面上常發(fā)生元素的間接氧化反應。2.1.2 硅的氧化2.1.2.1 氧化方式對硅的氧化,同樣存在直接氧化和間接氧化兩種方式。Si +O2 = (SiO2)Si+2O = (SiO2)Si+2FeO = (SiO2)+2Fe2.1.2.2 氧化的熱力學條件溫度:Si的氧化反應為強放熱反應,溫度升高,反映的平衡常數(shù)降低,不利于Si的氧化。爐渣堿度:Si氧化生成的(SiO2),在堿性渣中與(CaO)將發(fā)生如下反應:(SiO2)+2(CaO) = (2CaOSiO2)(SiO2)+3(CaO) = (3CaOSiO2)爐渣堿度提高,有利于Si的氧化。爐渣的氧化性:爐渣的氧化性可用爐渣中總氧化鐵的活度來表示。爐渣的氧化性強,則爐渣中氧化鐵的活度高。爐渣的氧化性高有利于Si的氧化。Si的活度系數(shù):大時有利于Si的氧化。凡是能提高Si的活度系數(shù)的因素如鐵水中C、P、S的存在,均有利于Si的氧化。2.1.2.3 硅的氧化對煉鋼的影響Si的氧化產(chǎn)生大量的化學熱,是轉(zhuǎn)爐煉鋼的主要熱源之一,可使吹煉初期熔池溫度較快地升高,有利于增加廢鋼加入量和使初期渣熔化。Si的氧化產(chǎn)物是(SiO2),她影響到石灰的加入量和堿度,對爐襯有侵蝕作用。2.1.3 錳的氧化與還原鐵液中的錳在高溫下能生產(chǎn)穩(wěn)定的(MnO)。其反應式為:在氣-金界面上Mn +0.5O2 = (MnO)在渣-金界面上Mn+O = (MnO)Mn+FeO = (MnO)+Fe(1) Mn氧化還原熱力學條件溫度:Mn的氧化也是放熱反應,但反應熱相對Si的氧化要小。低溫有利于Mn的氧化。爐渣堿度:(MnO)為堿性氧化物,在低堿度酸性渣中,與SiO2能形成硅酸錳。(MnO)+(SiO2) = (MnOSiO2)上述反應將降低MnO的活度。故在酸性渣中,Mn的氧化比較徹底,不易發(fā)生錳的還原。但在高堿度渣中,MnO的活度大,當熱力學條件變化時,爐渣中的錳將發(fā)生還原。比如,轉(zhuǎn)爐吹煉中期,由于溫度升高,爐渣氧化性弱,堿度提高,(MnO)將被C還原,而產(chǎn)生回錳現(xiàn)象。爐渣的氧化性:Mn的氧化需要提供氧,故爐渣的氧化性強,有利于Mn的氧化。(2) 錳的氧化還原對煉鋼的影響Mn氧化產(chǎn)生化學熱,是轉(zhuǎn)爐煉鋼的熱源之一。(MnO)為堿性氧化物,在冶煉初期可形成低熔點的多元系爐渣,能降低爐渣的熔化性溫度,有利于化渣。在堿性煉鋼法中,MnO的還原有利于提高鋼水中的殘余錳量。鋼中的錳可提高鋼的品質(zhì),降低鋼的脆性,對鋼有強化作用。2.1.4 脫碳脫碳是煉鋼的主要任務之一。在高溫下,C主要氧化為CO。C與氧的反應有:在氣-金界面上:C+0.5O2 = CO在渣-金界面上:C+(FeO) = CO+FeC+O = CO(1) C氧化的熱力學條件溫度:C的直接氧化反應是放熱反應,C與(FeO)的間接氧化反應是吸熱反應。當采用礦是脫碳時,由于礦是分解吸熱和反應吸熱,強調(diào)要在高溫下加入礦石脫碳,即在1480-150以上才可加入礦石。而對吹氧脫碳,對溫度不做特殊要求。氣相中CO的分壓:降低氣相中CO的分壓,有利于C的進一步氧化。鋼液的真空脫碳就是依據(jù)這一原理進行的。氧化性:強的氧化性可以給脫碳反應提供碳源,有利于脫碳反應的進行。(2) 鋼液中C-O之間的關系在標準狀態(tài)下,由C-O之間反應,在C、O濃度不高時(如煉鋼過程,活度系數(shù)近似為1.0),有平衡常數(shù)與溫度的關系:lgKCO = (1160/T)+2.003在1600時,KCO=419,若氣相中CO的分壓為100kPa,則C和O質(zhì)量分數(shù)的乘積m為:m=0.0024由此可知,在一定溫度和CO分壓下,由于C-O之間反應基本達到平衡,鋼液中C、O的濃度積為一常數(shù)。C高則O低,反之亦然。這一關系已被生產(chǎn)時間所證實。如冶煉低碳鋼時,鋼液中的氧含量高;冶煉高碳鋼時,鋼液中的氧含量低。在低碳范圍,氧含量隨碳含量的減小而急劇增加。從上式還可以看出,溫度對平衡常數(shù)的影響不大。即C、O濃度積m受溫度的影響很小。m一般在0.0020-0.0025之間。(3) CO氣泡形核的動力學分析氧氣轉(zhuǎn)爐煉鋼的脫碳速度很快,這與脫碳反應的CO氣泡形核有關。當鐵液中沒有氣液界面時,CO氣泡的形核需要極大的能量。對均質(zhì)形核,需要克服大氣壓力、爐渣靜壓力、鐵液靜壓力、因新界面出現(xiàn)產(chǎn)生的與表面張力有關的附加壓力。即:其中,附加壓力的數(shù)值最大,占主導地位。已知金屬和氣相界面的表面張力為1.55N/m,可以計算知道:在鐵液中形成10-9m的CO小氣泡,需要克服3000MPa的附加壓力。所以,均質(zhì)形核不能產(chǎn)生CO。CO主要是非均質(zhì)形核產(chǎn)生的。對電爐,主要在爐底和爐壁表面上。不吹氧電爐的脫碳速度一般為0.1-0.9%(重量)/h。對氧氣轉(zhuǎn)爐,由于金屬液中有大量的氧氣和其它氣體存在,形成了乳化液體系,有大量的氣-液界面,故脫碳速度很高,一般為14-18%(重量)/h。(4) 脫碳反應的作用脫碳產(chǎn)生的CO上浮排出,給煉鋼過程帶來了獨特的作用。l 促進熔池成分和溫度均勻。CO上浮排出時,使熔池產(chǎn)生強烈沸騰和攪拌,強化了熱量和質(zhì)量傳遞,促進了成分和溫度均勻。l 提高了化學反應速度。熔池的強烈沸騰和攪拌,增加了渣-金反應接觸面積,有利于化學反應的進行。l 降低了鋼中氣體含量和夾雜物數(shù)量。CO氣泡中的H2和N2的分壓極低,對這些氣體來說,CO氣泡是一個小真空室。小顆粒夾雜物會附著在CO氣泡的表面上浮排除。l 造成噴濺和溢出。CO氣泡排除不均和造成的熔池上漲,是產(chǎn)生噴濺和溢出的主要原因。當然這與生產(chǎn)操作不穩(wěn)定關系很大。這將帶來金屬的損失和造渣材料消耗過大。2.1.5 脫磷(1) 磷對鋼材性能的影響磷在鋼中是有害元素,易使鋼發(fā)生“冷脆”現(xiàn)象。其原因是由于磷原子富集在鐵素體晶界上形成的“固熔強化”作用所引起的,造成晶粒間的強度提高,從而產(chǎn)生脆性。磷對鋼沖擊韌性的影響:在室溫下使鋼的沖擊韌性急劇下降。當溫度從20至-20時,韌性值下降很大,從20-35kg.m.cm-3下降為接近0的水平。磷是鋼中偏析大的元素,在現(xiàn)代潔凈鋼中對磷的含量有更嚴格的要求,見下表。表 潔凈鋼對磷含量的要求鋼種輪機軸轎車板軸承鋼管線用鋼%(重量)0.0030.010.010.004磷的有益影響:在某些鋼中磷以合金元素的形式加入。如炮彈鋼。耐蝕鋼中,除含有Cu外,還可加入小于0.1%的P,以增加鋼的抗大氣腐蝕的能力。(2) 磷在鐵液和熔渣中存在的形式由Fe-C相圖可知,在靠近鐵的一側,P和Fe有兩種化合物Fe3P和Fe2P。Fe3P在固態(tài)下于1166時分解,故在液態(tài)中不存在。鐵液中磷以Fe2P存在,但在進行熱力學和動力學分析時,也可將P作為溶于鐵液中的一個組分對待。氧化法煉鋼時,P氧化為P4O10進入爐渣。爐渣的離子理論認為磷以PO43-的形式存在;分子理論認為磷的氧化物與爐渣中的CaO結合為化合物。由CaO-P2O5相圖知,靠近CaO的一側主要有4CaOP2O5和3CaOP2O5化合物。但4CaOP2O5在未熔化前將分解。因此,液渣中主要存在3CaOP2O5化合物。(3) 氧化脫磷氧化法煉鋼中,P氧化為P4O10,在煉鋼溫度下為P4O10氣體,通常寫為P2O5。2P+5O = 0.5 P4O10當溫度大于1066時,此反應的標準自由能為正。故在煉鋼溫度下,氣化脫磷是不能進行的。對直接氧化反應,由相圖知,F(xiàn)e將優(yōu)先于P的氧化,因此,通過直接氧化反應的優(yōu)先脫磷也是難以進行的。但通過石灰造堿性渣,可以將鐵液中的磷轉(zhuǎn)移到渣中,因為P2O5是酸性氧化物。用堿性爐渣脫磷的反應為:在渣-金界面,3(CaO)+2P=5O = (3CaOP2O5)3(CaO)+2P=5FeO = (3CaOP2O5)+5Fe在渣-金-氣界面,3(CaO)+2P=5/2O2 = (3CaOP2O5)在標準狀態(tài)和煉鋼溫度下,上述反應的均小于零。說明鐵液中的磷可以氧化進入堿性渣中。由于不知道3CaOP2O5的活度系數(shù),要對上述反應進行熱力學計算較困難。為此,可將渣-金間的脫磷反應寫成:2P+5O = (P2O5)2P+5FeO = (P2O5)+5Fe由上述反應,可得磷在爐渣和金屬液中的分配比為:該值的大小,反應了爐渣的脫磷能力。影響爐渣脫磷的主要因素有:溫度:脫磷反映是強烈的放熱反應,低溫有利于脫磷。由于脫磷需要含CaO的堿性渣,而加入石灰則需要有一定的溫度才能形成液態(tài)渣。因此,對溫度對脫磷的影響應辯證地理解,即應在保證爐渣具有一定堿度和流動性的較低溫度下才能有效脫磷。爐渣的堿度:P2O5是酸性氧化物,堿度提高,可以顯著降低爐渣中P2O5的活度系數(shù),從而提高爐渣的脫磷能力和增加磷的分配系數(shù)。各種氧化物對P2O5的活度系數(shù)的影響見下式:CaO對降低的作用最大,MgO、MnO、FeO的作用次之。與溫度一樣,堿度對脫磷的影響也要辯證考慮。堿度過高,爐渣的粘度和熔點升高,脫磷效果變差。煉鋼爐渣合適的堿度為2.5-3.5。爐渣的氧化性:提高爐渣的氧化性,即提高爐渣中FeO的活度,可提高磷的分配系數(shù)。但FeO對脫磷有雙重影響。在一定的堿度下,有一磷的分配系數(shù)達到最大的最佳FeO含量,低于最佳值時,隨FeO的增加,LP增加;反之則降低。這主要是由于在低FeO時,隨著FeO含量的增加,F(xiàn)eO的活度增加,(CaO)的濃度下降,P2O5的活度有所增加,但的增加率高于的增加率。當FeO的含量超過最佳值以后,的增加率則低于的增加率,即是說在FeO較高時,它稀釋了(CaO)的濃度,從而促使脫磷效果有所下降。脫磷能力最高的(FeO)含量的重量白分比為:12-18%左右。金屬液的成分:鐵液中C、Si、O、N、S的存在,將使增加,從而有利于脫磷。但有些元素的氧化產(chǎn)物對渣的物化性質(zhì)有影響。如Si的增加,其脫氧產(chǎn)物將影響爐渣的堿度。Mn對影響不大,但有助于石灰的溶解,從而促進脫磷。渣量:增加渣量,可降低鋼水中的磷含量,從而有利于脫磷。冶煉中、高磷鐵水時,常采用大渣量脫磷,但一次造渣量過大會給操作帶來困難,此時可采用雙渣法造渣脫磷。(4) 鋼水的還原脫磷在還原氣氛(低氧化性)下,將鋼水中的磷還原為P3-進入爐渣稱為還原脫磷。還原脫磷對冶煉超低磷鋼(10-5時,CaSO4更穩(wěn)定,爐渣中硫主要以(SO42-)形式存在。反之,則主要以(S2-)的形式存在。煉鋼中,p(O2)/p0的值為10-9-10-12之間,故硫在渣中以(S2-)的形式存在。(3) 影響脫硫反應的因素脫硫反應為:S+(CaO) = (CaS)+O分子理論不能解釋純FeO也能脫硫的現(xiàn)象。故離子理論認為,脫硫反應屬于點化學反應。S+(O2-) = (S2-)+O由上式可得硫在渣-金間的分配比的計算式為:或 由此可以知道影響脫硫的因素有:溫度:脫硫反應是吸熱反應,溫度升高,反映的平衡常數(shù)和硫的分配系數(shù)增加,有利于脫硫。另外,升高溫度還可加速石灰的溶解和提高渣的流動性,可提高脫硫速度。堿度:堿度提高,可提高爐渣中(CaO)或(O2-)的活度,降低。這均有利于提高分配比。但提高堿度時,應注意保持爐渣良好的流動性。氧化性:渣中不同的(FeO)含量,對脫硫有不同的影響。當x(FeO)小于2%時,渣中的(FeO)含量越小,硫的分配比越大。在低(FeO)范圍,氧化性小對脫硫有利。當x(FeO)大于2%時,在高堿度(2-4)下,渣中(FeO)的變化對硫的分配比影響不大;低堿度(KSiKMn,Al的脫氧能力最強,Mn的脫氧能力最弱。Si、Al常用于終脫氧和鎮(zhèn)靜鋼脫氧;Mn常用于預脫氧和沸騰鋼脫氧。三種元素的脫氧能力的比較見下表。表 1600時鋼中脫氧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0.1%時脫氧能力比較脫氧元素MnSiAl鋼中平衡氧的質(zhì)量分數(shù)/%0.100.0170.007脫氧產(chǎn)物的特性:MnO屬堿性氧化物,SiO2屬酸性氧化物,Al2O3屬兩性氧化物。它們與相異性質(zhì)的渣相遇時可結合為復合氧化物,降低其活度。故采用復合脫氧劑最好。采用復合脫氧劑還有另一目的是使生產(chǎn)的復合氧化物熔點低,有利于聚集成大顆粒質(zhì)點上浮排出。2.1.8 鋼中氣體與非金屬夾雜物2.1.8.1 鋼中氣體鋼中氣體及來源:鋼中氣體是指溶解在鋼中的氫和氮。氣體來源:一是金屬料如廢鋼和鐵合金中的氫和氮;二是潮濕的造渣劑分解水蒸氣;三是耐火材料用的焦油、泥青、樹脂粘結劑中含有的氫(8-9%);四是與空氣接觸的鋼液吸氫;五是煉鋼用不純的氧氣中含有的氮氣。氣體對鋼的危害:氫以原子的形式固溶于鋼中,與鐵形成間隙式固溶體。氫使鋼產(chǎn)生白點,又稱發(fā)裂,造成脆斷,在使用過程中將造成極為嚴重的意外事故。氫在冷凝過程中因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產(chǎn)生點狀偏析。具有點狀偏析的鋼材,質(zhì)量極差,不能使用而報廢。隨氫含量的增加,鋼的抗拉強度下降,塑性和斷面收縮率急劇降低。氮固溶于鐵,形成間隙式固溶體。氮在鐵中溶解度在590達到最大值,約為0.1%;在室溫時則降至0.001%以下。含氮高的鋼從高溫快速冷卻時,鐵素體會被氮飽和,此種鋼在高溫下防止,氮將以Fe4N的形式逐漸析出,使鋼的強度和硬度上升,塑性和韌性下降,此種現(xiàn)象稱為時效硬化。氮是導致鋼產(chǎn)生藍脆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鋼中的氮易形成氣泡和疏松,與鋼中的Ti、Al等元素形成脆性夾雜物。氮有時也作為合金元素使用。普通低合金鋼中,氮和釩形成氮化釩可以起到細化晶粒和沉淀強化的作用。滲氮用鋼中,氮與鋼表層中的鉻、鋁等合金元素形成氮化物,增加鋼表層的硬度、強化、耐磨性及抗蝕性。氮可代替部分Ni用于不銹耐酸鋼中。鋼中氣體和雜質(zhì)元素的含量隨時代的不同而有所變化,見下表。表 各年代要求達到的雜質(zhì)元素潔凈水平(質(zhì)量分數(shù)106)元素19601970198019902000預測值C2008030104N402020106O40301072P20010040103S200401040.6H3210.80.5氣體在鋼中的溶解度:氣體在鋼中的溶解反應為1/2H2 = H1/2N2 = N其反應平衡常數(shù)與溫度的關系為:溫度因素:溫度升高,氣體在鋼中的溶解度提高。煉鋼時,要盡量避免高溫出鋼。分壓因素:氣相中H2、N2的分壓越大,氣體在鋼中的溶解度越高??赏ㄟ^降低分壓來降低鋼液中的氣體含量。真空下的脫氫效果較好,脫氮效果不理想。這是由于氫在鋼中以單原子存在,原子半徑小,氫在鋼中有較大的擴散系數(shù)(DH=2.510-2cm/s);氮在鋼中易與合金元素形成氮化物,降低了氮的活度系數(shù),氮的原子半徑大,擴散系數(shù)小(DH=6.010-4cm/s),并且鋼液中的氧、硫等表面活性元素也會降低脫氮速度。一般情況下,真空處理時,對完全脫氧的鋼水,脫氫效果不低于60%;對不完全脫氧的鋼水,脫氫效果不低于70%,而脫氮效果為0-10%。活度系數(shù):氣體在鋼中的活度系數(shù)小,則溶解度高。氣體在鋼中的活度系數(shù)受合金元素的影響,下表是合金元素對氫和氮活度系數(shù)影響的情況。表 合金元素對氫活度系數(shù)和溶解度的影響合金元素對fH和wH的影響Ti、V、Cr、Nb降低fH,增加wHC、Si、B、Al提高fH,降低wHMn、Co、Ni、Mo對fH、wH影響不大表 合金元素對氮活度系數(shù)和溶解度的影響合金元素對fH和wH的影響V、Nb、Cr、Ti顯著降低fH,增加wHMn、Mo、W對fH、wH影響不大C、Si顯著提高fH,降低wH降低鋼中氣體的措施:有l(wèi) 提高煉鋼原材料質(zhì)量,如使用含氣體量低的廢鋼和鐵合金;對含水份的原材料進行烘烤干燥;采用高純度的氧氣。l 不影響其它操作時,盡量降低出鋼溫度,減小氣體在鋼中的溶解度。l 冶煉中,應充分利用脫碳反應產(chǎn)生的溶池沸騰來降低鋼水中的氣體含量。l 采用爐外精煉技術,降低鋼水中的氣體含量。如采用鋼包吹氬攪拌、真空脫氣、微氣泡脫氣等方法進行脫氣處理。l 采用保護澆鑄技術,防止鋼水吸收氣體。如采用保護渣、長水口、伸入式水口等技術。2.1.8.2 鋼中的非金屬夾雜物概念:鋼中的硫、磷、氧、氮等雜質(zhì)元素,與鋼中的合金元素如硅、錳、鋁、鈦、釩等將形成非金屬氧化物、硫化物、氮化物等。這些未能從鋼液中排出的化合物就稱為非金屬夾雜物。另外,煉鋼中爐渣和爐襯中的化合物進入(卷入)到鋼液中,也會形成夾雜物。鋼中夾雜物的大致來源一般如下表。表 鋼中夾雜物來源來源原材料熔渣和耐火材料脫氧產(chǎn)物出鋼、澆鑄二次氧化比例/%2084032夾雜物的分類:A 按化學成分分。有氧化物、硫化物和氮化物夾雜。氧化物夾雜可分為簡單氧化物夾雜、復雜氧化物夾雜、硅酸鹽夾雜。簡單氧化物夾雜主要有:FeO、SiO2、MnO、Al2O3、TiO2等。復雜氧化物夾雜有尖晶石夾雜和各種鈣的鋁酸鹽等,尖晶石類氧化物(AOB2O3)。A為二價金屬,B為三價金屬。如FeOFe2O3、FeOAl2O3、MnOAl2O3、MgOAl2O3、FeOCr2O3、MnOCr2O3等。硅酸鹽的成分較復雜,且常常是多相的,其通用化學式為:lFeOmMnOnAl2O3pSiO2。硫化物夾雜主要有:FeS、MnS、(Mn,Fe)S、CaS等。錳比鐵對硫有更大的親和力。向鋼中加入錳將優(yōu)先形成MnS,隨Mn/S的增加,F(xiàn)eS逐漸減少。鋼中加入稀土時,將形成稀土硫化物La2S3、Ce2S3等。當加入與氮親和力大的元素時,如Al、Ti、Zr、V、B等,氮與這些元素反應形成AlN(熔點2650)、TiN(熔點2900)、ZrN(熔點2985)、VN(熔點2025)、BN等化合物。出鋼時,鋼液將吸氮,從而增加鋼中氮化物的數(shù)量。B 按夾雜物的形態(tài)分。不同夾雜物在熱加工溫度下具有不同的塑性,因而加工變形后鋼材中的夾雜物將呈不同的形狀。從而可將夾雜分為塑性夾雜、脆性夾雜、不變形夾雜。塑性夾雜熱加工時沿加工方向延伸成條帶狀。FeS、MnS、SiO2較低(40-60%)的低熔點硅酸鹽夾雜屬于此類。脆性夾雜熱加工時沿加工方向破碎成串。Al2O3和尖晶石型復合夾雜物以及V、Ti、Zr的氮化物等高熔點、高硬度夾雜屬于此類。不變形夾雜熱加工時保持球點狀。SiO2、含SiO2較高(70%)的硅酸鹽、鈣的鋁酸鹽以及高熔點的硫化物RE2S3、RE2O2S3、CaS等屬于此類。C 按夾雜物的來源分。夾雜物可分為外來夾雜和內(nèi)生夾雜。外來夾雜由熔渣、耐火材料在冶煉、出鋼、澆鑄過程帶入,其特征是外形不規(guī)則,尺寸較大,出現(xiàn)地點不確定。內(nèi)生夾雜是在液態(tài)或固態(tài)鋼中,由于脫氧和凝固時發(fā)生的各種物理化學反應形成的,主要是鋼中氧、硫、氮的反應產(chǎn)物。鋼液脫氧時生成的夾雜為一次夾雜;出鋼和澆鑄過程中因溫度下降生成的產(chǎn)物為二次夾雜;凝固過程中因相變生成的夾雜為三次夾雜(再生夾雜);固態(tài)相邊因溶解度變化生成的夾雜為四次夾雜。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虛擬現(xiàn)實開發(fā)工程師工作總結與計劃范文
- 小學二年級下冊體育多元評估計劃
- 工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數(shù)據(jù)加密算法在智能工業(yè)設備數(shù)據(jù)完整性保護中的應用效能評估報告
- 2025學校工會預算與資金管理計劃
- 2025年農(nóng)業(yè)機械化智能化技術與市場前景分析報告
- 基因治療藥物臨床研發(fā)進展報告:2025年市場趨勢與競爭策略分析
- 2024-2025安全標準化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下載答案可打印
- 2025年崗位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下載答案
- 2025年工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網(wǎng)絡安全態(tài)勢感知技術安全管理體系構建與實施報告
- 互聯(lián)網(wǎng)+明廚亮灶在連鎖餐飲中的應用計劃
- 2025年保密觀知識競賽題庫附答案(完整版)參考答案詳解
- 2025年全國保密教育線上培訓考試試題庫含完整答案(各地真題)附答案詳解
- 2024戶用電化學儲能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
- 2025-2030年中國海洋生物制藥市場競爭格局及發(fā)展機會研究報告
- 醫(yī)學臨床三基訓練醫(yī)師分冊題庫及答案
- 2024年安徽安慶安桐城鄉(xiāng)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真題
- 上海市延安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4月診斷考試數(shù)學試題含解析
- 退出股份合同協(xié)議
- 2025-2030工業(yè)燃氣燃燒器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供需分析及重點企業(yè)投資評估規(guī)劃分析研究報告
- 婚姻調(diào)查合同協(xié)議
- 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園入園合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