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一中2019_2020學年高二生物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文(普通班含解析).docx_第1頁
甘肅省天水市一中2019_2020學年高二生物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文(普通班含解析).docx_第2頁
甘肅省天水市一中2019_2020學年高二生物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文(普通班含解析).docx_第3頁
甘肅省天水市一中2019_2020學年高二生物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文(普通班含解析).docx_第4頁
甘肅省天水市一中2019_2020學年高二生物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文(普通班含解析).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甘肅省天水市一中2019-2020學年高二生物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 文(普通班,含解析)一、選擇題1.產(chǎn)生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根本原因是A. 血液中鐮刀狀的紅細胞易破裂B. 血紅蛋白中一個氨基酸不正常C. mRNA中一個堿基發(fā)生了改變D. 基因中一個堿基對發(fā)生了改變【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突變是指DNA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從而導致基因結構的改變?;蛲蛔兊牡湫蛯嵗晴牭缎图毎氀Y,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變(堿基對的改變),直接原因是血紅蛋白結構異常?!驹斀狻緼.彎曲的鐮刀狀紅細胞易變形破裂不是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A錯誤;B.血紅蛋白中的一個氨基酸改變是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產(chǎn)生的直接原因,B錯誤;C.信使RNA中的一個堿基發(fā)生了改變不是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C錯誤;D.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紅蛋白合成的基因中的一個堿基對發(fā)生了替換,D正確;因此,本題答案選D?!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識記基因突變的概念、特點及相關實例,能正確區(qū)分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進而準確判斷各選項,選出正確的答案。2.基因重組發(fā)生于下面哪個過程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考查對自由組合定律的理解。解答此題,應明確基因重組的含義,結合減數(shù)分裂知識,判斷基因重組發(fā)生的時期?!驹斀狻繙p數(shù)第一次分裂過程中,等位基因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基因重組發(fā)生于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配子的過程中,選C。【點睛】基因重組的含義:(1)減數(shù)分裂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2)減數(shù)分裂時同源染色體中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導致基因重新組合。(3)轉(zhuǎn)基因技術。3.同無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產(chǎn)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變異性。其根本原因是( )A. 基因?qū)嵶兟矢連. 產(chǎn)生新的基因組合機會多C. 產(chǎn)生許多新的基因D. 更易受環(huán)境影響而發(fā)生變異【答案】B【解析】【分析】性生殖是不經(jīng)過生殖細胞的結合由親體直接產(chǎn)生子代的生殖方式,代基本保留了母體的特性。而有性生殖是經(jīng)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產(chǎn)生合子,由合子發(fā)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 其中存在基因的分配和重組的過程,所以變異性更大。【詳解】A、基因突變具有低頻性,如果外界環(huán)境相同,其突變率也無較大差別,A錯誤;B、有性生殖過程需要親本經(jīng)過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有性生殖細胞,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會發(fā)生基因重組,從而產(chǎn)生多種類型的生殖細胞,這樣導致后代具有較大的變異性,B正確;C、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過程中均會進行DNA分子的復制,均能發(fā)生基因突變,因此它們均能產(chǎn)生新基因,C錯誤;D、環(huán)境因素對兩種生殖方式變異的影響沒有差別,D錯誤。故選B。4.下列有關生物變異和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 突變一定不利于生物適應環(huán)境,但可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B. 21三體綜合征患兒的病因是親代進行減數(shù)分裂時,染色體分離異常C. 害蟲在接觸到農(nóng)藥后,會產(chǎn)生抗藥性的變異D. 用二倍體西瓜給四倍體西瓜授粉,則四倍體植株上會結出三倍體無子西瓜【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遺傳、變異與生物進化等知識,要求考生能正確把握相關知識的要點,并能利用所學知識進行正確的判斷。突變是不定向的,不一定不利于生物適應環(huán)境,但可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A錯誤;21三體綜合征患兒的病因是親代進行減數(shù)分裂時,染色體分離異常導致形成了比正常生殖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多一條的配子參與了受精作用,B正確;害蟲在接觸到農(nóng)藥前,就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抗藥性的變異,農(nóng)藥的使用僅起到選擇作用,而不是誘導變異,C錯誤;用二倍體西瓜給四倍體西瓜授粉,則四倍體植株上會結出四倍體有子西瓜,其內(nèi)部的種子是三倍體,D錯誤。【點睛】本題屬于易錯題,主要的錯誤原因是學生的思維定勢及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程度不夠,表現(xiàn)在:1)錯誤的認為使用農(nóng)藥會引起害蟲發(fā)生抗藥性變異,沒有注意到變異是普遍存在的,有沒有使用農(nóng)藥害蟲都會產(chǎn)生變異,農(nóng)藥的使用僅起到定向選擇作用,即淘汰掉抗藥能力弱的害蟲個體,導致害蟲種群內(nèi)抗藥基因頻率升高。2)在無籽西瓜育種過程中,對第一年和第二年收獲的果實及種子分辨不清,要注意西瓜的果肉(正常食用的部分)是母本的體細胞發(fā)育來的,與該次受精作用無直接關系,而種子內(nèi)部的胚是由受精卵發(fā)育而來,與該次受精作用直接有關,即第一年在四倍體母本植株上收獲的是四倍體有籽西瓜,其胚細胞內(nèi)含有三個染色體組,而第二年收獲的才是三倍體無籽西瓜。5.某種群AA基因型個體占30%,aa基因型個體占20%,該種群的A和a基因頻率分別是( )A. 30%、20%B. 45%、55%C. 50%、50%D. 55%、45%【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jù)種群基因型頻率計算種群基因頻率的方法是:顯性基因的基因頻率=顯性純合子的基因型頻率+雜合子基因型頻率的一半,隱性基因的基因頻率=隱性純合子的基因型頻率+雜合子基因型頻率的一半?!驹斀狻坑深}意知,AA=30%,aa=20%,Aa=1-30%-20%=50%;因此A基因頻率=30%+1/250%=55%,a基因頻率=20%+1/250%=45%,綜上所述,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6.下列有關育種的敘述,錯誤的是( )A. 基因突變是誘變育種的原理之一B. 單倍體育種和多倍體育種都需要染色體加倍這個環(huán)節(jié)C. 為獲得隱性純合體,可利用雜交育種的方法縮短育種時間D. 秋水仙素能抑制細胞分裂時紡錘體的形成,因此染色體雖己復制,但是染色單體不能分開,最終導致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答案】D【解析】【分析】由題文和選項的描述可知:本題考查學生對誘變育種、單倍體育種、多倍體育種和雜交育種的方法、過程、原理等相關知識的識記和理解能力?!驹斀狻緼、誘變育種的原理是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畸變,A正確;B、單倍體育種的過程是在進行花藥離體培養(yǎng)獲得單倍體植株的基礎上,用秋水仙素處理其幼苗以誘導染色體加倍,多倍體育種常用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以誘導其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B正確;C、為獲得隱性純合體,可利用雜交育種的方法,先通過雜交將同種生物控制不同優(yōu)良性狀的隱性基因組合到F1中,再讓F1自交,從F2中選出隱性純合體即可,因此能縮短育種時間,C正確;D、秋水仙素能抑制細胞分裂時紡錘體的形成,使得染色單體分開后形成的子染色體不能移向細胞兩極,最終導致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D錯誤。故選D。7.某人類遺傳病,當父親患該病時,無論母親是否患病,他們的女兒一定全部患此病,這種遺傳病的遺傳方式最可能是A. Y染色體遺傳B. X染色體隱性遺傳C. X染色體顯性遺傳D.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答案】C【解析】【分析】閱讀題干可知,該題的知識點是伴X顯性遺傳的特點,由于父親的X染色體總是傳遞給女兒,因此伴X顯性遺傳的特點之一是父親患病,其女兒一定患病。【詳解】結合各類遺傳病的發(fā)病規(guī)律可知,該遺傳病是父親患病,無論母親是否患病,其女兒全部患病,因此該病最可能是伴X顯性遺傳病。故選:C?!军c睛】對于伴X顯性遺傳病的特點的掌握是解題的關鍵。8.下列過程中沒有涉及堿基互補配對原則的是A. 提取目的基因B. 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結合C. 將目的基因?qū)胧荏w細胞D. 目的基因的表達和檢測【答案】C【解析】【分析】提取目的基因的方法包括從自然界已有的物種中分離和人工合成目的基因兩類,從自然界已有的物種中分離包括從基因文庫中獲取和PCR技術。【詳解】提取目的基因時,PCR擴增和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等技術均涉及堿基互補配對;目的基因和運載體結合時,黏性末端的堿基互補配對;目的基因表達的轉(zhuǎn)錄和翻譯過程涉及堿基互補配對;目的基因?qū)胧荏w細胞不涉及堿基互補配對原則,故選C。9.人類的貓叫綜合征是由于第 5 號染色體的變異引起的。該變異的類型是( )A. 染色體結構變異B. 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C. 基因重組D. 基因突變【答案】A【解析】【分析】考點是可遺傳變異的類型,熟記相關病例是關鍵,屬于基本知識識記水平的考查,基礎題?!驹斀狻咳祟惖呢埥芯C合征是由于第 5 號染色體的部分片段缺失引起的,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選A?!军c睛】可遺傳變異的來源包括突變和基因重組,突變包括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染色體變異包括結構變異和數(shù)目變異,結構變異有易位、增添、缺失和顛倒。10.針對下列五種育種方法的分析中,正確的是多倍體育種 雜交育種 誘變育種 單倍體育種 基因工程育種A. 兩種育種方法培育出的是新物種B. 兩種育種方法均可明顯縮短育種年限C. 兩種育種方法都只能用于真核生物D. 均可按人的意愿定向地改變生物性狀【答案】C【解析】【分析】由題文和選項的描述可知:該題考查學生對幾種常見的育種方法的過程、原理、優(yōu)缺點等相關知識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詳解】利用方法培育出的新品種可能與原品種存在生殖隔離,因此培育出的可能是新物種,但利用方法培育出的新品種與原品種不存在生殖隔離,所以不是新物種,A錯誤;與相比,可明顯縮短育種年限,B錯誤;原核生物沒有染色體,兩種育種方法的原理都是染色體變異,都只能用于真核生物,C正確;的原理是基因突變,而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可按人的意愿定向地改變生物性狀,D錯誤。11.下列各組生物屬于種群的是( )A. 一個池塘中全部鯽魚B. 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生物C. 一片農(nóng)田中全部綠色植物D. 一個湖泊中全部魚類【答案】A【解析】【分析】種群是指生活在一定自然區(qū)域內(nèi)的同種的所有生物個體的綜合;判斷種群的關鍵詞是:同地、同種、所有個體?!驹斀狻緼、一個池塘中的全部鯽魚是一個物種的所有個體,屬于一個種群,A正確;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生物,屬于一個群落,B錯誤;C、一片農(nóng)田中全部綠色植物不是同一物種,不屬于一個種群,C錯誤;D、一個湖泊中全部魚類不是同一物種,不屬于一個種群,D錯誤。故選A。12.下列調(diào)查人群中的遺傳病與選擇的方法,最合理的是A. 白化病的遺傳方式人群中抽樣調(diào)查B. 紅綠色盲的遺傳方式患者家系中調(diào)查C. 原發(fā)性高血壓的發(fā)病率患者家系中調(diào)查D. 21三體綜合征的發(fā)病率學校內(nèi)隨機抽樣調(diào)查【答案】B【解析】調(diào)查人類遺傳病時應該選擇發(fā)病率較高的單基因遺傳病進行調(diào)查,D錯誤;調(diào)查某種遺傳病的遺傳方式時要在患者家系中調(diào)查,A錯誤;B正確;調(diào)查某種遺傳病的發(fā)病率時要在人群中隨機抽樣調(diào)查,C錯誤;答案選B。13.人類遺傳病分為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遺傳病三類。下列哪種疾病屬于單基因遺傳病( )A. 鐮刀型細胞貧血癥B. 哮喘C. 貓叫綜合征D. 乙肝【答案】A【解析】【分析】所謂遺傳病,是指由于生殖細胞或受精卵里的遺傳物質(zhì)發(fā)生突變(或畸變)所引起的疾病,是由遺傳物質(zhì)發(fā)生異常改變而引起的疾病,通常具有垂直傳遞的特征,人類遺傳病主要可以分為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三類?!驹斀狻緼、鐮刀型細胞貧血癥屬于基因突變導致的單基因遺傳病,故A選項正確;B、哮喘屬于多基因遺傳病,故B選項錯誤;C、貓叫綜合征為染色體結構變異遺傳病,故C選項錯誤;D、乙肝不是遺傳病,它是一種傳染性疾病,乙肝主要是通過血液、體液傳播,故D選項錯誤。故選A。14.在下列幾種簡式中,能比較確切地說明達爾文進化學說的是A. 生存斗爭用進廢退適者生存B. 環(huán)境變化定向變異去劣留優(yōu)C. 過度繁殖遺傳變異生存斗爭適者生存D. 環(huán)境變化用進廢退獲得性遺傳適者生存【答案】C【解析】達爾文進化學說認為:生物的繁殖能力超過了環(huán)境的承受能力不同個體之間存在差異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在生存斗爭中存活下來適者生存,所以生存下來的生物均能適應各自的環(huán)境。選C。15. 下列黏性末端屬于同種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切割而成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同種限制酶切割形成黏性末端堿基能互補配對。16.下列不屬于拉馬克進化觀點的是A. 洞穴里的魚因長期生活在黑暗條件下,眼睛失去原有的作用而退化了B. 南美大食蟻獸的舌頭之所以又細又長,是由于長期舔食螞蟻的結果C. 長頸鹿的脖子之所以很長,是由于其長期取食高處樹葉的結果D. 獵豹的速度之所以很快,是與瞪羚等動物長期相互選擇的結果【答案】D【解析】【分析】據(jù)題文和選項的描述可知:該題考查學生對拉馬克的進化觀點的識記和理解能力?!驹斀狻坷R克進化學說認為: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是生物不斷進化的主要原因。據(jù)此可推知:洞穴里的魚因長期生活在黑暗條件下而使其眼睛失去原有的作用而退化、南美大食蟻獸的舌頭因長期舔食螞蟻而導致其又細又長、長頸鹿因長期取食高處樹葉而導致其脖子很長,都屬于拉馬克的進化觀點,A、B、C均錯誤;獵豹的速度之所以很快,是與瞪羚等動物長期相互選擇的結果,這屬于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觀點,D正確?!军c睛】識記和理解拉馬克的進化觀點的內(nèi)涵,據(jù)此分析各選項。17.下列遺傳系譜圖中,能夠排除伴性遺傳的是( ) A. B. C. D. 【答案】A【解析】系譜圖中的母親、父親均正常,女兒患病,說明該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A正確;中的母親患病,父親、兒子和女兒均正常,說明該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或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或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B錯誤;中的母親、兒子均患病,父親、女兒均正常,據(jù)此可判斷,該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或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或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或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C錯誤;中的父親患病,母親、兒子和女兒均正常,說明該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或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或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或伴Y染色體遺傳病,D錯誤。18.下列對人類遺傳病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單基因遺傳病是受一個基因控制的遺傳病B. 調(diào)査某遺傳病的發(fā)病率最好選取群體中發(fā)病率較高的多基因遺傳病C. 通過遺傳咨詢和產(chǎn)前診斷等措施可有效監(jiān)測和預防遺傳病D. 人類基因組測序需測定人的一個染色體組,即23條染色體【答案】C【解析】分析】所謂遺傳病,是指由于生殖細胞或受精卵里的遺傳物質(zhì)發(fā)生突變(或畸變)所引起的疾病,是由遺傳物質(zhì)發(fā)生異常改變而引起的疾病。人類遺傳病主要可以分為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三類。【詳解】A、單基因遺傳病是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遺傳病,A錯誤;B、調(diào)查某遺傳病發(fā)病率最好選取群體中發(fā)病率較高的單基因遺傳病,B錯誤;C、通過遺傳咨詢和產(chǎn)前診斷等措施對遺傳病進行監(jiān)測和預防,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地預防遺傳病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C正確;D、人類基因組測序是測定人的22條常染色體和1條X染色體、1條Y染色體,共24條, D錯誤。故選C。19.經(jīng)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某地區(qū)菜青蟲種群的抗藥性不斷增強,其原因是連續(xù)多年對菜青蟲使用農(nóng)藥,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 使用農(nóng)藥導致菜青蟲發(fā)生抗藥性變異B. 菜青蟲抗藥性的增強是人工選擇的結果C. 通過選擇導致菜青蟲抗藥性不斷積累D. 環(huán)境是造成菜青蟲抗藥性不斷增強的動力【答案】C【解析】青菜蟲先發(fā)生抗藥性變異,農(nóng)藥只是選擇有利變異,A錯誤;青菜蟲抗藥性的增強是農(nóng)藥選擇的結果,B錯誤;通過選擇導致青菜蟲抗藥性不斷積累,C正確;連續(xù)多年對青菜蟲使用農(nóng)藥是造成青菜蟲抗藥性不斷增強的動力,D錯誤。20.下列關于生物變異與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 盲魚眼睛的退化是長期黑暗誘導基因突變的結果B. 一個種群的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會影響另一個種群的基因頻率C. 基因突變產(chǎn)生新的基因,為基因重組提供了可能,直接影響生物進化的方向D. 隔離在物種形成中主要作用是使種群間的基因交流不能進行【答案】D【解析】【分析】由于地理隔離,自然選擇對不同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所起的作用有差別:在一個種群中,某些基因被保留下來,在另一個種群中,被保留下來的可能是另一些基因。久而久之,這些種群的基因庫就會形成明顯的差異,并逐步出現(xiàn)生殖隔離。生殖隔離一旦形成,就產(chǎn)生了新物種,由此可見,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詳解】盲魚的眼睛有退化的,也有沒有退化的變異,長期黑暗的條件下對盲魚的眼睛起了選擇作用,A錯誤;兩個種群生活在不同的區(qū)域,存在地理隔離,因此,一個種群的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不會影響另一個種群的基因頻率,B錯誤;基因突變產(chǎn)生的新的基因,為基因重組提供可能,會影響種群的基因頻率,但不會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決定生物進化方向的是自然選擇,C錯誤;不同種群間的個體,在自然條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現(xiàn)象叫做隔離,D正確?!军c睛】本題的易錯點是:同一個種群內(nèi)部突變和基因重組對基因頻率是有影響的,但如果是不同的種群分布在不同的區(qū)域,一個種群的突變和基因重組對另一個種群的基因頻率是沒有影響的。21.下列關于基因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基因工程經(jīng)常以抗生素抗性基因為目的基因B. 細菌質(zhì)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運載體C. 通常用一種限制酶處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種限制酶處理運載體D. DNA連接酶可將黏性末端堿基之間的氫鍵連接起來【答案】B【解析】【分析】限制酶和DNA連接酶的作用部位均是脫氧核苷酸之間的磷酸二酯鍵,而不是堿基對之間的氫鍵。氫鍵的形成不需要酶的作用?!驹斀狻炕蚬こ探?jīng)常以抗生素抗性基因為標記基因,A錯誤;細菌質(zhì)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運載體,B正確;通常用同一種限制酶處理含目的基因的DNA和運載體,以產(chǎn)生相同的黏性末端,C錯誤;DNA連接酶可將黏性末端的磷酸二酯鍵連接起來,D錯誤?!军c睛】與DNA相關的五種酶的比較名稱作用部位作用結果限制酶磷酸二酯鍵將DNA切成兩個片段DNA連接酶磷酸二酯鍵將兩個DNA片段連接為一個DNA分子DNA聚合酶磷酸二酯鍵將單個脫氧核苷酸依次連接到單鏈末端DNA (水解)酶磷酸二酯鍵將DNA片段水解單個脫氧核苷酸解旋酶堿基對之間的氫鍵將雙鏈DNA分子局部解旋為單鏈,形成兩條長鏈22. 下列有關遺傳病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 先天性疾病都是遺傳病B. 遺傳病一定是先天性疾病C. 遺傳病是指由遺傳物質(zhì)改變而引起的疾病D. 遺傳病都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遺傳病是指由遺傳物質(zhì)改變而引起的疾病。先天性疾病不一定都是遺傳病,如病毒感染或服藥不當引起的疾病;遺傳病不一定是先天性疾??;遺傳病包括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其中染色體異常遺傳病不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故選C考點:本題考查遺傳病的概念和特點。點評:先天性、家族性疾病不一定是遺傳病;后天性遺傳病不一定不是遺傳病。23.下列關于基因突變與基因重組的敘述,錯誤的是A. 基因突變可產(chǎn)生新基因B. 基因重組可產(chǎn)生新染色體C. 基因重組可產(chǎn)生新的基因型D.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產(chǎn)生的變異都能遺傳【答案】B【解析】基因突變是新基因產(chǎn)生的根本途徑,A正確;基因重組是指在生物體進行有性生殖的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的重新組合,不能產(chǎn)生新染色體,但可產(chǎn)生新的基因型,B錯誤,C正確;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都會導致遺傳物質(zhì)發(fā)生改變,因此產(chǎn)生的變異都能遺傳,D正確?!军c睛】理清生物變異的類型,形成知識網(wǎng)絡。24.為得到能穩(wěn)定遺傳的優(yōu)良玉米品種aaBB(兩對相對性狀獨立遺傳),某實驗小組用不同方法進行了實驗(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過程表示雜交育種,依據(jù)的原理是基因突變B. 方法的最大優(yōu)點是在短時間內(nèi)定向獲得所需優(yōu)良變異類型C. 過程常用秋水仙素處理,作用時期為分裂后期D. 經(jīng)過程得到的單倍體植株長得弱小,高度不育【答案】D【解析】【詳解】是典型的雜交育種,原理是基因重組,A錯誤;方法是誘變育種,最大優(yōu)點是能提高突變率,在短時間內(nèi)獲得更多的優(yōu)良變異類型,屬于不定向變異,B錯誤;過程常用秋水仙素處理,作用時期為分裂前期,抑制紡錘體形成,C錯誤;經(jīng)過程花藥離體培養(yǎng)得到的單倍體植株長得弱小,高度不育,D正確?!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分析題圖,確定圖中各個數(shù)字代表的過程的育種名稱以及遵循的育種原理。25. 抗維生素D佝僂病為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短指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紅綠色盲為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白化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下列關于這四種遺傳病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短指的發(fā)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 紅綠色盲女性患者的父親是該病的患者C. 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發(fā)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 白化病通常會在一個家系的幾代人中連續(xù)出現(xiàn)【答案】B【解析】【詳解】短指是常染色體遺傳病,與性別無關,在男性女性中發(fā)病率一樣,A錯誤;紅綠色盲是伴X隱性遺傳病,女病父必病,B正確;伴X顯性遺傳女病多于男病,因為女性有兩條X染色體,獲得顯性基因的概率大,C錯誤;隱性遺傳病往往隔代交叉遺傳。白化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一般隔代遺傳,D錯誤。26.下圖為一項重要生物技術的關鍵步驟,字母X代表A. 能合成胰島素的細菌細胞B. 能合成抗體的人類細胞C. 不能合成胰島素的細菌細胞D. 不能合成抗生素的人類細胞【答案】A【解析】【詳解】此題中目的基因是人胰島素基因,受體細胞是細菌,通過載體將目的基因?qū)胧荏w細胞后,帶有胰島素基因的細菌在分裂繁殖過程中就可能合成胰島素。所以X表示篩選后能合成胰島素的細菌細胞。因此,本題答案選A。27.下列關于育種的說法,錯誤的是()A. 選擇育種的局限性在于進展緩慢,可選擇的范圍有限B. 人工誘變育種可定向提高突變率,在較短時間內(nèi)獲得較多的優(yōu)良變異類型C. 雜交育種只能利用已有基因的重組,育種進程緩慢,過程復雜D. 基因工程可以實現(xiàn)基因在不同種生物間的轉(zhuǎn)移,迅速培育出前所未有的生物新品種【答案】B【解析】【分析】四種育種方法的比較如下表:雜交育種誘變育種單倍體育種多倍體育種方法雜交自交選優(yōu)輻射誘變、激光誘變、化學藥劑處理花藥離體培養(yǎng)、秋水仙素誘導加倍秋水仙素處理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原理基因重組基因突變?nèi)旧w變異(染色體組先成倍減少,再加倍,得到純種)染色體變異(染色體組成倍增加)【詳解】選擇育種是一種古老的育種方法,它的局限性在于進展緩慢,可選擇的范圍有限,A正確;變異是不定向的,人工誘變育種不能定向提高突變率,但在較短時間內(nèi)獲得更多的優(yōu)良變異類型,B錯誤;雜交育種所依據(jù)的主要遺傳學原理是基因的重新自由組合,不能產(chǎn)生新的基因,所以只能利用已有基因的重組,育種進程緩慢,過程復雜,C正確;基因工程又叫DNA重組技術,是指按照人們的意愿,進行嚴格的設計,并通過體外DNA重組和轉(zhuǎn)基因等技術,賦予生物以新的遺傳特性,從而創(chuàng)造出更符合人們需要的新的生物類型和生物產(chǎn)品,D正確?!军c睛】易錯選項B,容易忽視基因突變不管是在人為誘變因素還是自然誘變因素的作用下發(fā)生,都具有不定向的特點。28.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缺陷主要是能科學的解釋生物進化的原因及生物適應性、多樣性的形成認為生物個體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對遺傳、變異的本質(zhì)未做出科學的解釋不能解釋物種大爆發(fā)等現(xiàn)象A. B. C. D. 【答案】D【解析】自然選擇學說能科學地解釋生物進化的原因和生物的適應性、多樣性的形成,此為自然選擇學說的優(yōu)點,錯誤;自然選擇學說認為生物個體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現(xiàn)代生物進化論則認為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單位,正確;由于受當時科學發(fā)展水平的限制,自然選擇學說對遺傳和變異的本質(zhì)未能作出科學的解釋,正確;自然選擇學說中生物進化是長期漸變的結果,不能解釋物種大爆發(fā)等現(xiàn)象,正確,故選D。29.如圖為三倍體無子西瓜的培育過程及原理,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 秋水仙素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作用于染色體復制的時期B. 兩次使用普通西瓜的花粉,作用相同C. 三倍體西瓜含有的同源染色體不能正常聯(lián)會,不能形成正常配子D. 四倍體西瓜與二倍體西瓜能夠雜交形成三倍體,二者屬于一個物種【答案】C【解析】【分析】圖示為三倍體無子西瓜的培育過程及原理,利用秋水仙素處理后二倍體西瓜幼苗發(fā)育成四倍體植株(4n),授予二倍體植株(2n)的花粉,在四倍體的西瓜植株上得到三倍體的種子;播種后,發(fā)育為三倍體的植株,則結出三倍體的無子西瓜。其育種原理是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驹斀狻緼、秋水仙素作用于有絲分裂前期,其原理是抑制紡錘體形成,A錯誤;B、第一次使用普通西瓜的花粉,目的是受精獲得三倍體植株;第二次使用普通西瓜的花粉,目的是刺激三倍體西瓜產(chǎn)生生長素,使子房發(fā)育成果實,B錯誤;C、三倍體西瓜含有3個染色體組,聯(lián)會紊亂,不能形成正常配子,C正確;D、由于三倍體不育,所以四倍體和二倍體屬于兩個不同的物種,D錯誤。故選C?!军c睛】注意:三倍體西瓜育種過程兩次授粉的目的是不同的,第一次是受精,獲得三倍體植株;第二次是刺激三倍體西瓜產(chǎn)生生長素,使子房發(fā)育成果實。30.下圖為DNA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分別表示某種酶的作用部位,則相應的酶依次是()A. DNA連接酶、限制酶、解旋酶B. 限制酶、解旋酶、DNA連接酶C. 解旋酶、限制酶、DNA連接酶D. 限制酶、DNA連接酶、解旋酶【答案】C【解析】【分析】作用于氫鍵、作用于磷酸二酯鍵、作用于磷酸二酯鍵?!驹斀狻拷庑钙茐臍滏I,限制酶破壞磷酸二酯鍵,DNA連接酶連接磷酸二酯鍵。綜上所述,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31. 下圖為某DNA分子一個片段,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 限制性內(nèi)切酶可以切斷a處B. DNA聚合酶可以連接a處C. 解旋酶可以使b處解開D. DNA連接酶可以連接c處【答案】D【解析】【詳解】A.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識別雙鏈DNA分子中的某種特定核苷酸序列,斷開特定部位兩個核苷酸之間的磷酸二酯鍵,A正確;B.DNA聚合酶可以連接脫氧核糖核苷酸與DNA單鏈之間的磷酸二酯鍵,B正確;C.解旋酶通過解開DNA分子間的氫鍵來使DNA分子解旋,C正確;D.DNA連接酶連接a處磷酸二酯鍵,D錯誤;因此,本題答案選D。32.下圖表示限制酶切割某DNA的過程,從圖中可知,該限制酶能識別的堿基序列及切點是( )A. CTTAAG,切點在C和T之間B. CTTAAG,切點在G和A之間C. GAATTC,切點在G和A之間D. CTTAAC,切點在C和T之間【答案】C【解析】【分析】關于限制酶,考生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把握:(1)主要從原核生物中分離純化出來。(2)特異性:能夠識別雙鏈DNA分子的某種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條鏈中特定部位的兩個核苷酸之間的磷酸二酯鍵斷裂。一種限制酶只識別一種核苷酸序列,有專一性酶切位點。(3)結果:形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驹斀狻恳缊D可知,該限制酶切割的位點為GA之間,結合所形成的黏性末端可知該限制酶所能識別的序列GAATTC,綜上所述,C正確,ABD錯誤。故選C。33.某植物種群中,AA個體占16%,aa個體占36%,該種群隨機交配產(chǎn)生的后代中AA個體百分比、A基因頻率和自交產(chǎn)生的后代中AA個體百分比、A基因頻率的變化依次為A. 增大,不變;不變,不變B. 不變,增大;增大,不變C. 不變,不變;增大,不變D. 不變,不變;不變,增大【答案】C【解析】【分析】遺傳平衡定律:種群足夠大,沒有自然選擇、沒有基因突變、個體之間進行隨機交配,沒有遷入和遷出等,隨機交配后代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不變;自交使純合體比例增大,雜合子比例降低,如果沒有自然選擇、基因突變、遷入和遷出等,基因頻率不變?!驹斀狻扛鶕?jù)題意分析,已知AA=16%,aa=36%,則Aa=1-16%-36%=48%,A基因頻率=16%+1/248%=40%,a基因頻率=36%+1/248%=60%。若隨機交配后代的基因型頻率為:AA=40%40%=16%,aa=60%60%=36%,Aa=240%60%=48%;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為:AA=16%+48%1/4=28%,aa的基因型頻率是aa=36%+48%1/4=48%,Aa的基因型頻率是Aa=48%1/2=24%,自交后代是基因頻率是:A=28%+24%1/2=40%,a=48%+24%1/2=60%。因此該種群隨機交配產(chǎn)生的后代中AA個體百分比、A基因頻率和自交產(chǎn)生的后代中AA個體百分比、A基因頻率的變化依次為不變、不變、增大、不變。故選C。34.據(jù)下圖分析,下列關于染色體交叉互換與染色體易位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 圖甲是交叉互換,圖乙是染色體易位B. 交叉互換和染色體易位均發(fā)生于同源染色體之間C. 交叉互換屬于基因重組,染色體易位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D. 交叉互換在顯微鏡下不可觀察,染色體易位可觀察【答案】B【解析】【分析】本題通過模式圖考查學生對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的相關知識的理解能力。【詳解】圖甲是由于兩條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交叉互換而引發(fā)的基因重組;圖乙的一條染色體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條非同源染色體上,這種變異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A、C正確,B錯誤;交叉互換在顯微鏡下不能觀察到,染色體易位可觀察,D正確?!军c睛】本題的易錯點在于沒有把握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的易位和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交叉互換的本質(zhì)區(qū)別而錯選?!耙孜弧迸c“交叉互換”比較:項目染色體易位交叉互換圖解區(qū)別發(fā)生于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發(fā)生于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屬于基因重組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在顯微鏡下觀察不到35.下圖為某單基因病遺傳系譜圖,致病基因用A或a表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 此病不可能為紅綠色盲遺傳病B. 2、5的基因型分別為AA、AaC. 6的基因型無法確定D. 5、8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1/3【答案】A【解析】A據(jù)圖分析,II5和II6患病而他們女兒III9表現(xiàn)正常,推測此病為顯性遺傳,不可能為伴X隱性遺傳的紅綠色盲遺傳病,A正確;B據(jù)圖分析,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III9基因型為aa,所以5的基因型為Aa、2的基因型Aa或AA,B錯誤;C據(jù)圖分析可知III9基因型為aa,故6的基因型為Aa,C錯誤;D據(jù)圖分析可知5的基因型為Aa,8基因型為1/3AA或2/3Aa,5、8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2/3,D錯誤;答案選A。二、非選擇題36. 下圖表示某種農(nóng)作物和兩個品種分別培育出三個品種的過程。回答下列問題:(1)用和培育所采用的方法I和分別稱 和 ,其培育出所依據(jù)的原理是 。(2)由培育出的常用方法是 。由經(jīng)、V育成品種的育種方法稱 ,其優(yōu)點是 。(3)由培育出的常用的試劑是 ,其形成的稱 。【答案】(1)雜交;自交;基因重組(2)花藥離體培養(yǎng);單倍體育種;縮短了育種年限(3)秋水仙素;四倍體【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幾種育種方法,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要點和識圖、圖文轉(zhuǎn)化的能力。分析題圖,和通過I雜交得到,經(jīng)多代連續(xù)自交、選擇得到,此過程為雜交育種,依據(jù)的原理是基因重組;經(jīng)III培養(yǎng)得到單倍體植株,V用水仙素處理的幼苗得到植株,該過程為單倍體育種,單倍體育種的優(yōu)點是明顯縮短育種年限;二倍體的用IV秋水仙素處理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得到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的四倍體,此過程為多倍體育種。【詳解】(1)由圖示過程可看出方法是雜交方法,是自交,利用方法和培育出方法是雜交育種,所依據(jù)的原理是基因重組。(2)用培育出所采用的方法是花藥離體培養(yǎng),形成Ab的單倍體,由該單倍體再培育成通常利用秋水仙素處理的幼苗,從而得到能穩(wěn)定遺傳的新品種,該育種方法稱為單倍體育種,優(yōu)點是明顯縮短育種年限。(3)由圖中培育出常用方法是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形成的是四倍體,多倍體育種依據(jù)的原理是染色體變異。37.酵母菌的維生素、蛋白質(zhì)含量高,可用于生產(chǎn)食品和藥品等??茖W家將大麥細胞中的LTP1基因植入啤酒酵母菌中,獲得的啤酒酵母菌可產(chǎn)生LTP1蛋白,并釀出泡沫豐富的啤酒?;镜牟僮鬟^程如下:(1)該技術定向改變了酵母菌的性狀,這在可遺傳的變異的來源中屬于_。該技術叫_技術。(2)本操作中為了將LTP1基因?qū)虢湍妇毎麅?nèi),所用的運載體是_。要使運載體與目的基因LTP1基因連接,首先應使用_進行切割。切割完成后,利用_將運載體與目的基因LTP1基因連接。(3)在培育過程中,所用的基因“剪刀”是_,基因的“針線”是_,基因的“運載工具”是_。(4)煙草DNA分子被“嫁接”上或“切割”掉某個基因,但并不影響該基因的表達,從基因功能角度考慮,說明_。【答案】 (1). 基因重組 (2). 基因工程 (3). 質(zhì)粒 (4). 同一種限制酶 (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