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論文.doc_第1頁
我的論文.doc_第2頁
我的論文.doc_第3頁
我的論文.doc_第4頁
我的論文.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南理工大學 本科專業(yè)設計論文題目 我國民事訴訟法院調解制度 院(系部) 政 法 學 院 專業(yè)名稱 法 學 系 年級班級 2007 級 2 班 學生姓名 張 彪 指導老師 李 曉 慶 目錄中文摘要1關鍵詞1英文摘要1英文關鍵詞1前言1-2一、我國民事訴訟法院調解制度存在的不足2二、調節(jié)制度不足的若干產生原因2-3三、調節(jié)制度不足的若干解決方法3-5四、結語5參考文獻5我國民事訴訟法院調解制度的不足和完善方法【摘要】我國的民事訴訟法院調解制度以其“東方經驗”在民事訴訟中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監(jiān)督制約此制度方面的法律不甚健全和司法解釋較為滯后等原因,使得民事訴訟調解制度在實際操作中存在著違反“調解自愿原則”和“調解合法原則”而進行調解等諸多問題,嚴重侵犯了當事人利益。本文筆者將由此對當前民事訴訟法院調解制度存在的不足、產生的原因和完善方法做進行論述?!娟P鍵詞】民事訴訟法院調解制度 調解期限 審調分開進行 民事調解制度再審【英文摘要】Chinas civil litigation court mediation system with its Oriental experience in the civil lawsuit play an irreplaceable role,But because the system of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law is not very healthy and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is relatively backward reasons,Make civil litigation mediation system in the actual operation exist in violation of conciliation voluntarily and mediation legal principle and conciliation such problems, a serious violation of the party interests。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ill blow to the current civil litigation court mediation system deficiency, the causes and perfect methods were discussed。【英文關鍵詞】Civil litigation court mediation system Mediation period Careful tone separately Civil mediation system retrial 前言民事訴訟法院調解制度在民事訴訟中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除緩和當事人之間關系,促進社會穩(wěn)定,節(jié)約司法成本等優(yōu)點外,還具有“增進交流的豐富性,增強交涉的合法性,提供交涉的程序,理性交涉的簡單化,易向法律專業(yè)人士和正式機關靠攏,發(fā)現問題和疏通意見,促成現實的妥協(xié),用苦肉計來泄憤,起到引導和管理作用”的優(yōu)勢。【1】但此制度同時也存在著不足之處,這些不足給當事人的利益、法律和法院的權威性造成了一定的損害。一、目前我國民事訴訟法院調解制度存在的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調解無期限和法官職權主義色彩過重。民事訴訟法第八十六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由審判員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議庭主持?!保诰攀粭l規(guī)定:“調解未達成協(xié)議的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判決。”。但在實踐中經常出現審判員一人主持調解和調解無期限的現象。由于實行審調合一制度,審判員往往在獲得當事人調解意愿表示后,便自行提出調解方案,并利用其優(yōu)勢身份地位和調解無明確期限的缺陷,給予當事人以時間壓力、經濟壓力、名譽壓力等,迫使當事人一犧牲方部分合法利益達成協(xié)議,以解決糾紛。(二)、變相剝奪了當事人的上訴權。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九條第三款規(guī)定:“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币簿褪钦f,雙方當事人在簽收后,調解書便對雙方產生約束力,當事人不得反悔和上訴,如此以來便出現了變相剝奪當事人上訴權的現象,對于法官專橫和調解無期限的缺點造成的不自愿調解也就缺乏監(jiān)督和解決方法。(三)、當事人的民事權利易受侵害,因為法官的職權影響等原因,使得調解的成功往往是以權利人作更多的讓步為代價的。(四)、不利于提高審判工作質量,雖然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五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當事人自愿的原則,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分清事實,進行調解?!?,但在實際上調解往往不需要查明事實,分清是非,只要當事人能達成協(xié)議就行,由此便會造成部分是非不分甚至違法的調解案件。(五)、雙方合意中會存在非法選擇。(六)、調解適用的范圍過寬。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目前除特別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業(yè)法人破產還債程序外,包括無效民事行為在內的其他民商事案件都可以以調解方式解決。而無效民事行為中包括違反法律的禁止性、限制性規(guī)定及損害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原則的民事行為,對這類應當予以追繳或民事制裁的案件也適用調解,既違反法律規(guī)定,給人一種法院不依法執(zhí)法的印象,又使一些當事人有可乘之機,能通過法院調解的合法形式掩蓋一方或雙方的非法目的。二、產生以上弊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觀方面表現為:(一)、調解生效后,當事人既使反悔也無上訴權,這樣便會缺乏上級法院的監(jiān)督,法官在調解過程中職權主義色彩過重的弊端也就得不到有效遏制,由此便形成了調解制度中法官專橫的現象。(二)、缺乏確保調解原則實現的具體監(jiān)督措施,如調解原則規(guī)定調解必須查明事實、分清是非,但調解書又不要求寫明調解理由和適用的法律法規(guī)、政策依據。對法官違法調解和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以及他人合法權益達成調解協(xié)議缺乏監(jiān)督制約的法律規(guī)定。(三)、調解無審級限制。當一審判決結果對當事人雙方都不利時,當事人雙方往往不顧損害國家、集體或者他人的利益,合意推翻原判決,通過二審調解來修正彌補給他們帶來的不利,從而致使調解不合法,即形成雙方合意中的非法選擇,這種行為嚴重損害了司法機關裁判的嚴肅性。主觀原因是法官的素質不高,法官的主觀心理也直接影響著調解案件質量,其主要表現在:偏袒心理導致法官專橫式的非自愿調解。偏袒一方當事人,利用審判職權采取壓制、脅迫等辦法迫使另一方當事人放棄部分權利,使雙方當事人往往達成一個看似自愿合法其實并不公正的調解協(xié)議。同時功利心理導致法官“和稀泥”式的無原則調解。因為法官的錯案率與其工資和升遷有著關系,而調解結案方法快捷又安全,得不到上級法院的監(jiān)督,這樣便導致導致部分法官不履行審查調解協(xié)議的職責,不管調解協(xié)議是否合法,當事人的違法行為是否應該受到追究,只要能夠調解結案,就促使當事人達成調解協(xié)議。這種“和稀泥”式調解,往往導致達成協(xié)議后當事人(包括第三人)反悔,協(xié)議不能履行,拖延了訴訟,同時也助長了違法犯罪,削弱了法律的懲戒功能。另外,趨利避害心里導致馬拉松式的無限期調解,法官為了追求訴訟效率,對于其拿得準的案件,調不好就判,甚至不調就判;而對于拿不準的、難判的案件則拖著不判,調解結案。三、對于上述我國民事法律制度的不足,筆者提出以下解決方法:(一)、實行調審分開進行的調解制度。這種調審分開的調解制度的模式為:將我國的民事訴訟程序分為庭前程序和庭審程序,法院調解在庭前程序之中進行,同時依據庭前程序和庭審程序中法官的職能不同分別設立庭前法官和庭審法官。庭前法官負責案件調解,庭審法官負責案件審理。庭前法官在在雙方當事人自愿的基礎上進行調解,如果雙方當事人不同意調解或調解不成功則轉入庭審程序由庭審法官審理。在庭審程序中,法庭不再進行調解,直接依法作出判決。這種調解模式的優(yōu)點有:1、將調解權與審判權分離開來,使的當事人的合意免受審判權的干涉,實現合意自由,從而有利于實現調解結果的公正,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2、通過出示證據以及法官對舉證責任的分配,幫助當事人重新估價自己一方的立場和主張,促使雙方當事人和解或以撤訴等其他方式結案。3、符合我國的國情。在我國,部分法官的專業(yè)素質不夠高,而庭前程序的內容對法官素質要求相對較低,且調解結案方式仍是我國法院運用最多的一種結案方式,因此將庭審法官與庭前法官分開設立,并且把調解置于庭前準程序之中,可讓有限的高素質法官專門從事庭審程序中的審判工作,以保證審判的公正性和有效性。(二)明確調解期限和調解的適用范圍。明確調解期限,是防止法官久調不結的有效方法。另外,明確調解的適用范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民事調解工作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條規(guī)定的:“適用特別程序、監(jiān)督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產還債程序的案件,婚姻關系、身份關系確定案件以及其他依案件性質不能進行調解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不予調解。”,其他依案件性質不能進行調節(jié)的案件應包括損害國家、集體和第三人利益的案件;受害人未參與訴訟的案件;調解協(xié)議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案件;民事行為無效應當采取罰款、追繳或其它民事制裁的案件;以當事人無處分權為標的的案件。(三)、明確法院調解的方式。在法院調解制度中,有時會存在一種“背對背”的調解方式,即雙方當事人不直接對話,而是由法官各自單獨面談,而后形成合意,達成一致。而這種方式有時會由于法官暗箱操作,形成了違背當事人自愿原則的調解。所以法院調解方式應當明確禁止“背對背”調解方式,保障調解自愿原則的實現。(四)、補充完善能夠確?!白栽浮痹瓌t實現的規(guī)定。當事人自愿調解是法院調解的本質要求。如果讓步是自愿作出的,無論讓步的幅度有多大,也不會與合法性發(fā)生沖突。但若讓步并非出于權利人的自愿,而是在法官或者另一方當事人或明或暗的強制下不得已而作出的,則調解協(xié)議的合法性就值得懷疑。因此,法院調解工作能否健康發(fā)展,調解功能能否真正有效發(fā)揮作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夠保證自愿原則實現的法律監(jiān)督措施。1、明確規(guī)定禁止當事人之間采取以強凌弱、威逼要挾等不正當手段達成所謂的調解協(xié)議;禁止法官采取強迫、威脅、施壓、拖延等方法讓當事人產生心理壓力從而接受調解協(xié)議。將此作為司法解釋讓當事人知曉很重要。因為在調解無效即行判決時,當事人往往擔心拒絕調解會招致法官作出不利于自己的判決,因此,最后只好違背意愿地迎合法官的調解意見。2、規(guī)定調解書生效后,有充分證據證明另一方當事人有欺詐、脅迫行為,直接影響一方當事人真實意思的表達,調解書的履行對一方當事人明顯不公,一方當事人可以提出反悔,要求法院判決。3、規(guī)定受案時應告知當事人雙方的申請調解權,并要求愿意接受調解的在法定時間內必須遞交書面申請,有一方當事人不書面申請調解的逕行進入判決程序。這一規(guī)定主要是保障尊重原告的訴權,有效防止法官壓服原告搞變相調解、行政和解和非自愿撤訴。4、規(guī)定調解書必須簡要寫明調解的過程和當事人放棄讓步的權益內容,以約束法官和當事人必須遵循自愿調解的原則,同時敦促當事人積極履行調解書所規(guī)定的義務。5、規(guī)定調解書必須寫明若一方當事人遲遲不履行調解書所規(guī)定的義務,則另一方當事人可申請追加執(zhí)行原在調解過程中已經讓步放棄的合法權益部分。過去,合法權益受損失一方當事人為了盡快實現自己的訴訟目的,對自己的合法權益作出較大的放棄,但對方當事人為了拖延時間作出虛假承諾,而達成所謂的調解協(xié)議。當調解生效,便拖著不履行,這就從根本上失去了以調解方式結案的意義。根據現有的法律規(guī)定,受損當事人已無法申請執(zhí)行原來因調解放棄的合法權益,而被申請執(zhí)行人以合法的方式從而侵占了這部分不屬于自己的利益。6、規(guī)定對弱勢群體的法律援助制度,確保他們真正自愿地和對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xié)議。弱勢群體在訴訟費用、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等方面都處于劣勢地位,往往受對方當事人脅迫而妥協(xié)答應實際上不平等的調解協(xié)議。法院應該視其困難情況在訴訟費用和法律咨詢等方面予以援助,以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五)、補充完善能夠確保合法原則實現的法律規(guī)定。1、規(guī)定調解書生效后,對當事人有證據證明法官在調解過程中出現違反法定程序或審判紀律,導致調解協(xié)議明顯不公的,所附條件未成就或所附期限屆滿時義務人仍未履行的,當事人(包括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可以反悔,要求法院裁定調解無效,再行判決。2、規(guī)定具有下列調解協(xié)議內容的調解書無效:當事人雙方惡意串通,非法行使處分權,直接損害第三人合法權益且無法補救第三人損失的;損害國家、集體、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權益的;除當事人自愿行使處分權的以外,違反實體法規(guī)定的;違反公序良俗原則等強行性法律規(guī)范的。明確這些司法解釋,讓當事人知曉明白雙方協(xié)商調解必須遵循合法原則,也可以引導當事人監(jiān)督法官調解必須遵循合法原則。3、規(guī)定對惡意調解當事人的處罰條款 .有的案件當事人惡意串通,為逃避債務以訴訟調解方式轉移財產,規(guī)避法律責任,損害了國家、集體或他人的合法利益,如假離婚、假抵債、假清償等。對這類調解案件,一旦發(fā)現不但裁定調解無效,而且視對其他債權人損害利益大小予以相應的民事處罰;屬于其它部門主管的案件,應該依法移送,否則追究法官的審紀責任。(六)、補充完善確?!安槊魇聦?,分清是非”原則實現的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