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中隱思想研究.doc_第1頁
白居易中隱思想研究.doc_第2頁
白居易中隱思想研究.doc_第3頁
白居易中隱思想研究.doc_第4頁
白居易中隱思想研究.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白居易中隱思想研究摘 要 白居易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能在復(fù)雜的政治斗爭環(huán)境中進退自如、善于自處的典型代表,在他的身上,既有敢于直諫、不畏權(quán)貴為民請命的一面,又有在遇到挫折時淡泊隱逸、樂天知命的一面。他在為官和隱逸之間找到了平衡點,也為中唐時期的士人探索出了在官場重壓和集權(quán)政治包圍之中突圍的道路,從禪意里尋找到了中隱思想,而這種中隱思想所表現(xiàn)出來的士大夫由外轉(zhuǎn)內(nèi)的人生理想的轉(zhuǎn)變,對后世吏隱方式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關(guān)鍵詞】 白居易 中隱思想 研究Abstract Baijuyi is rare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can control them in a complex political struggle environment, good typical representative from the Department, and in his body, both the courage Zhijian, afraid of powerful populist side, but also in the case of Seclusion indifferent when frustration and resignation side. He found the balance between official and Seclusion point, but also for the scholar in the Tang period explored in the weight of bureaucratic centralization and political siege breakthrough on the road, from the Zen in search of hidden ideas, and this implicit species thought demonstrated by the literati ideals from the external to internal changes on the later of Hermit manner had a great impact.【Key words】 Baijuyi Implicit Thought the study目 錄前言1.白居易中隱思想的形成1.1中隱思想與白居易的官宦生涯1.2中隱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1.3陶淵明對白居易中隱思想形成的影響2.中隱思想的內(nèi)涵及其表達方式2.1中隱思想的內(nèi)涵2.2中隱思想與白居易的詩歌創(chuàng)作3.中隱思想的意義及對后世的影響3.1中隱思想的意義3.2中隱思想對后世的影響4.結(jié)語5.參考文獻前言中國古代的文人士子終身糾結(jié)的一個選擇就是,入仕做官還是終老山林,是達則兼濟天下還是退而獨善其身。易系辭上說:“君子之道,或出或處。在如何對待這個問題上,白居易的中隱思想具有非常典型的意義。白居易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能在復(fù)雜的政治斗爭環(huán)境中進退自如、善于自處的典型代表,在他的身上,既有敢于直諫、不畏權(quán)貴為民請命的一面,又有在遇到挫折時淡泊隱逸、樂天知命的一面。他在為官和隱逸之間找到了平衡點,也為中唐時期的士人探索出了在官場重壓和集權(quán)政治包圍之中突圍的道路,從禪意里尋找到了中隱思想,而這種中隱思想所表現(xiàn)出來的士大夫由外轉(zhuǎn)內(nèi)的人生理想的轉(zhuǎn)變,對后世吏隱方式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1. 白居易中隱思想的形成 古代的讀書人往往會通過出仕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但出仕優(yōu)惠為自己隱憂和災(zāi)難,便會選擇隱來躲避災(zāi)難,保全自己。正如王康琚在反招隱中寫道“小隱隱陵菽,大隱隱朝市。”大隱的代表人物如稀罕的東方朔“”陸沉于俗,避世金馬門”,小隱的代表人物如東進的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唐時期的白居易提出介于大隱和小隱之間的中隱思想,白居易的這種中隱思想有效調(diào)和了他仕與隱的心理矛盾。白居易中隱思想的形成既與他的性格有關(guān),更是當時政治環(huán)境的復(fù)雜和文化氛圍的寬松背景下的特殊產(chǎn)物,是隨著他宦途浮沉逐步形成的。1.1中隱思想與白居易的官宦生涯白居易生活在中唐時期,此時的大唐帝國已失去了盛唐時期的輝煌,宦官專權(quán)、藩鎮(zhèn)割據(jù)。元和元年(806),經(jīng)歷了“三登科第”后的白居易被任命為盩厔縣縣尉,35歲時開始步入仕途。一年后,白居易調(diào)入長安,先是任集賢校理、翰林學(xué)士,后被任命為左拾遺。白居易此時正值壯年,意氣風發(fā)、躊躇滿志,大有杜甫當年“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英雄氣慨?!笆男某龂\,決死犯天威”,兩句詩表達出白居易為民請命、冒死直諫的政治抱負。但是,之后發(fā)生的“唐代第一兇殺案”武元衡事件徹底改變了白居易一生的命運。時任宰相的武元衡被人殺死在上朝的路上,兇手卻順利脫逃。白居易得到消息后異常憤怒,第一時間上書朝廷,要求緝拿真兇、查明主使,卻被指責為越級言事的“僭越行為”遭到貶謫,從左贊善大夫被貶為江州司馬。武元衡事件是白居易人生命運的轉(zhuǎn)折點。白居易被貶后,在赴江州路過商州時,感慨萬分的寫下了初貶官過望秦嶺:“草草辭家憂后事,遲遲去國問前途。望秦嶺上回頭立,無限秋風吹白須。”這與當年“誓心除國賊,決死犯天威”的豪放相比,44歲的白居易滿腔憤懣、仰天長嘆,顯示出了凄涼的情懷。白居易被貶三年后又被朝廷起用為忠州刺史,此后便青云直上,從杭州刺史到蘇州刺史、同州刺史、秘書監(jiān)、太子賓客分司、刑部侍郎、太子少傅,最后以刑部尚書身份結(jié)束仕途,一生可謂非常圓滿。白居易從一介書生到官居二品,實現(xiàn)了他治國齊家平天下的政治抱負,但在白居易的內(nèi)心深處卻始終隱藏著難言的痛苦。文人致仕,是不要尊嚴的做官,還是隱忍退居林泉,白居易依他的仕途經(jīng)歷給出了答案。58歲的白居易擁一首中隱詩道出了他的中隱思想:“大隱住朝市,小隱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囂喧。不如作中隱,隱在留司官。似出復(fù)似處,非忙亦非閑。不勞心與力,又免饑與寒。終歲無公事,隨月有俸錢。人生處一世,其道難兩全。賤即苦凍餒,貴則多憂患。唯此中隱士,致身吉且安。窮通與豐約,正在四者間。”既不做朝廷大官,也不退隱林泉,做一個地方閑官“吏隱”,“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閑人?!闭前拙右字须[思想的真實寫照。1.2白居易中隱思想形成的文化環(huán)境白居易中隱思想的形成也與中唐時期寬松的文化氛圍有關(guān)。隋唐完成統(tǒng)一后,儒家思想的正統(tǒng)地位被確立,同時也采取了三教并舉的政策,文化上的包容和開放使得調(diào)和儒道,朝廷還以國家的名義舉行三教辯論,這些舉措極大地推動了儒佛道在思想上的融合。正是在儒佛道三教碰撞、交流乃至融合的背景下,儒家的入世、佛教的空無和道家的無為對白居易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小官吏出身的白居易,從小飽讀儒家經(jīng)典,儒家正統(tǒng)思想的影響很深,這從他早年積極科考入世、滿懷雄心壯志的實現(xiàn)兼濟天下的人生理想,還創(chuàng)作出針砭時弊的文章和詩歌觀刈麥、長恨歌等可以看出,早年主導(dǎo)他的儒家入世思想占據(jù)著重要地位。促使他從一個努力承擔社會責任向強烈失落感轉(zhuǎn)變的轉(zhuǎn)折點就是被貶謫的經(jīng)歷,讓他對自己所堅持的人生理想產(chǎn)生了動搖,心里憤懣痛苦:“功名宿昔人多許,寵辱斯須自不知。一旦失恩先左降,三年隨列未量移。馬頭覓角生何日?石火敲光住幾時?前事是身俱若此,空門不去欲何之?”(自題)一方面白居易對被重新起用抱有幻想,另一方面卻因為報國無門而使政治熱情大打折扣,轉(zhuǎn)而寄希望于佛道來慰藉心靈:“新年三五東林夕,星漢迢迢鐘梵遲。花縣當君行東夜,松房是我坐禪時?!保ㄕ率逡箤W(xué)鏟因呈智禪師)白居易在研讀佛典、尋勝訪僧的同時也深受道家“知足”、“順其自然”思想的影響。在他被貶江州之后,又結(jié)識了郭虛舟、蕭煉師等江西著名的道士,也曾經(jīng)跟著煉丹食丹。“峽內(nèi)豈無人?所逢非所思。門前亦有客,相對不相知。仰望但云樹,俯順惟妻兒。寢食起居外,端然無所為。東郊蕭處士,聊可與開眉。能飲滿杯酒,善吟長句詩。庭前吏散后,江畔路干時。請君攜竹杖,一起郡齋期?!痹娭锌煽闯?,白居易在仕途受阻后,轉(zhuǎn)而從訪道煉丹參禪中尋找心理平衡,進而形成融合了儒釋道于一體的中隱思想。1.3陶淵明對白居易中隱思想形成的影響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陶淵明雖然生前文名不顯,但對后世卻影響巨大。在唐代詩人中受其影響最大的首推白居易,無論是思想、性格還是詩歌創(chuàng)作。白居易和東金時代的陶淵明雖然生活在不同的時代,但他們的經(jīng)歷極其相似,都是在歷經(jīng)官場黑暗、斗爭后仕途受阻而選擇隱逸的道路。解酒消愁、借物言志。白居易敬仰陶淵明“不慕榮利”,陶淵明“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人”而離職歸隱田園的節(jié)操深厚白居易贊賞:“夙慕陶淵明為人”,“夷齊各一身,窮餓不為難?!保ㄐ諠擉w詩)不但如此,白居易還打算效仿:“應(yīng)須學(xué)取陶彭澤,但委心形任去留?!保ㄗ慵玻案市闹x名利,滅跡歸丘園?!保B(yǎng)拙)“種田計已決,決意復(fù)如何?賣馬買犢使,徒步歸田廬?!彼哉J為“心足即為富,身閑乃當貴。富貴在此中,何必居高位。”(閑居)白居易深受陶淵明思想的影響,也曾經(jīng)決心退居山林,但卻并未付諸行動,因此他也未曾體會到陶淵明“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的饑寒生活。他自己“前后歷官二十任,食祿四十年?!薄肮僦炼贰保ㄗ硪飨壬怪俱懀┑母缓牢镔|(zhì)生活享受是陶淵明不能相比的。2.中隱思想的內(nèi)涵及其表達方式 雖然是白居易首次提出的中隱思想,但中隱思想的內(nèi)涵卻是長期文化積累的結(jié)果。 2.1中隱思想的內(nèi)涵 隱逸思想一直是中國古代思想和文化史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案F則獨善其身,富則兼濟天下”,許多逸人高士一直把這個奉為處世之道,其品行操守也深受人們稱頌和津津樂道?!疤煜掠械绖t見,無道則隱?!保ㄕ撜Z-泰伯)“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保ㄕ撜Z-衛(wèi)靈公)文人的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不受外在環(huán)境的影響,遇見明君可以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昏君當?shù)绖t堅守操守避禍全身。 早期的隱逸人士居所往往與世隔絕在山水的幽絕處,不受世俗社會秩序的干擾,這種山林之隱被稱為“小隱”?!按箅[隱于朝”如西漢的東方朔。魏晉南北朝時代,這種“朝隱”開始大行其道。如石崇、潘岳在為官的同時,也熱衷于經(jīng)營山水、怡心養(yǎng)性。但他們只是借園林之地欣賞和休憩,“隱逸”只是一時的托詞,而不是常態(tài)。白居易提出的中隱思想,才真正將隱逸與園林結(jié)合起來得以實現(xiàn)。 白居易中隱思想的成型,以他58歲時創(chuàng)作的中隱詩作為標志:大隱住朝市,小隱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囂喧。不如作中隱,隱在留司官。似出復(fù)似處,非忙亦非閑。不勞心與力,又免饑與寒。終歲無公事,隨月有俸錢。君若好登臨,城東有秋山。君若愛游蕩,城東有春園。君若欲一醉,時出赴賓筵。洛中多君子,可以恣歡言。君若欲高臥,但自深掩關(guān)。亦無車馬客,造次到門前。人生處一世,其道難兩全。賤即苦凍餒,貴則多憂患。唯此中隱士,致身吉且安。窮通與豐約,正在四者間。中隱便是居于大隱和小隱之間,既不是隱于朝堂之上,也不是隱于山林之間,而是選取在都市的園林之中享受隱逸之情。不寂寞也不喧囂,有朝廷俸祿作保障,不用辛苦勞作,生活安逸愜意,即可在家中園林休憩,還可外出呼朋喚友,社交游樂。中隱的“中”既是指地理位置,也是指“居中”的心態(tài),既與朝廷保持了一定的距離,又不隔絕塵世與世無爭。這種既有隱逸之名,又享朝官之利的中隱思想,滿足了士人的心靈和實際需求,調(diào)解了在仕與隱逸兩難的境地。 中隱思想雖然是白居易適時提出來的,也是中庸文人共同創(chuàng)造的結(jié)果。遠者如錢起、元結(jié),中唐如白居易、元稹、韓愈、柳宗元、劉禹錫、裴度、李德裕、牛僧孺等代表文人也都有相似的經(jīng)歷和詩作,這也說明,中隱思想的成熟也與中唐時期的時代風氣相關(guān)。2.2中隱思想對白居易詩歌創(chuàng)作的影響 中隱思想在白居易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主要表現(xiàn)在后期的詩歌創(chuàng)作上。 第一、以不材為自我定位 “不材”的觀念一直貫穿于白居易詩歌之中,將“不材”作為自身定位,則是在現(xiàn)實失意后,在中隱思想的影響下,從自己實際生活出發(fā),融合前人理論所做的一種調(diào)和。 被貶江州使白居易看到了官場的黑暗,開始懷疑他最初的“兼濟”理想,原有的價值體系出現(xiàn)了松動。各種危機不斷出現(xiàn),他“忠誠進諫,不見聽”的結(jié)果使他感到沮喪,他對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失望了,寧愿碌碌無為,以免卷入政治紛爭。 40歲之前,他經(jīng)歷了幾次由官而民,由民而官的生活變化。面對現(xiàn)實中進退兩難的困境,通過調(diào)整自己的內(nèi)心,以不才作為自己的人生定位,以感性適意作為自己的人生準則。他在大和元年創(chuàng)作的與僧智如夜話中,通過“知命”說明了自己安于現(xiàn)狀,將自己的舒適與安逸歸因于他的“懶鈍”與“無能”,努力降低定位,擺脫個人的心理欲望,以實現(xiàn)自己身體和精神上的安逸。此外,禪宗的影響也使白居易給自己以“不才”作為自我定位,并盡情享受休閑生活的一個重要因素。世路重祿位,恓恓者孔丘。人情愛年壽,夭死者顏淵。二人如何人,不耐命與天。我今信多幸,撫己愧前賢。已年四十四,又為五品官。況此知足外,別有所安焉。早年以身代,直赴逍遙篇。近歲將心地,回向南宗禪。外順世間法,內(nèi)脫區(qū)中緣。進不厭朝市,退不戀人寰。自吾得此心,投足無不安。體非道引適,意無江湖閑。有興或飲酒,無事多掩關(guān),寂靜夜深坐,安穩(wěn)日高眠。秋不苦長夜,春不惜流年。(贈杓直)在現(xiàn)實中失意后,白居易受到中隱思想的影響,也開始漸漸的關(guān)注身邊的瑣碎之事,他對佛教的態(tài)度從早年八漸倡的純理論的興趣逐漸轉(zhuǎn)向了直接的人生問題,佛教思想來指導(dǎo)自己的生活和思想,佛教思想更加自然的融入到他的精神生活中。 第二、以知足為滿足 白居易早年的經(jīng)歷使他具有情感豐富的個性特征,多愁善感的情懷,以及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使他對個體的生命更加關(guān)注。與此同時,對現(xiàn)實不滿,為了生計又不能歸隱,內(nèi)心的超脫成了他的追求,從他早期詩作中可以看出,詩人試圖通過轉(zhuǎn)變內(nèi)心世界對外在世界的感受和認知,注重“心”的適意,以實現(xiàn)心靈上的超脫。白居易看輕外在,強調(diào)精神自由的思維和超脫的精神特點為他中隱思想埋下了伏筆。白居易在經(jīng)過仕宦的顛簸和起伏后,為自己設(shè)計身居留司官的“中隱”的人生道路,以閑游、醉眠來沖淡由于安閑的生活而虛度年華的煩惱。這種滿足于現(xiàn)狀,閑適的情感生活,都出現(xiàn)在他的詩中,詩人試圖描繪在時光流逝中悠閑自得、悠然平靜的自我形象,忘掉“隱藏”的機制下沒能解決的人生意義的困惑。 此外,白居易“知足”的思想的另一個重要目的是為了使自己在悠閑的個人生活中,達到逃避黑暗現(xiàn)實的目的。在其開成元年春來頻與李二十賓客郭外同游,因贈長句一詩中,描繪了對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以及自身壯志難酬,悠閑生活的無奈和憤怒。然而,經(jīng)過宦海沉浮之后的白居易早已對唐王朝的命運感到絕望,厭倦官場爭斗,在其詩中更多是感慨從中解脫的幸運。3. 中隱思想的意義及對后世的影響 白居易中隱思想具有十分典型的士大夫人格價值,也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3.1 中隱思想的意義 將隱逸的寬松度發(fā)揮到極致的是唐代集權(quán)制度,它成了窮盡了自己所有積極形式的隱逸文化, 王維的仕隱,其獨特就在于既做方內(nèi)之人,又是皇羲上人;既執(zhí)著于現(xiàn)實,又走向內(nèi)心。迅速蛻變滑坡的隱逸文化,其由指向社會的積極一面轉(zhuǎn)向內(nèi)心。從終南捷徑到王維的仕隱,是中國隱士表面上最輝煌的時期,實際上隱逸文化的積極意義被抹殺了。 中唐時期 ,白居易提出把隱士分為大、中、小三者的中隱理論。經(jīng)歷了人生憂患之后的白居易,在中隱一詩中津津樂道于“不勞心與力、終歲無公事”的逍遙,卻完全拋棄了仕途的進取。日趨白熱化的朝廷黨爭讓他認識到“朝市太囂喧、貴則多患” ;另一方面,他認為小隱也太不現(xiàn)實,于是,他選擇了隱在留司官,過一種非忙非閑、非貴非賤的生活。三種隱士各自的社會意義和文化意義并不是他決定取舍的根本原因,三種隱逸模式對隱者世俗的實用價值才是他的選擇。中隱是中國傳統(tǒng)隱逸觀念的重大轉(zhuǎn)折,是大隱、小隱之間的折衷與調(diào)和 ,不再以隱作為實現(xiàn)獨立和價值的途徑。中隱模式承接了朝隱的路數(shù),但又失了朝隱的游刃宦海而不失初心的權(quán)變之道,而淪為僅僅為了解決生計保命存身的投機行為 ,與隱逸文化的旨趣大相徑庭。中隱, 使隱逸庸俗化 ,盛極一時的隱逸文化便開始走向衰落。 中隱是一種吏隱 ,它以散官、閑官、地方官為隱,在小隱與大隱間找到一條折衷之途,既可免饑寒之患,又可以躲避朝堂紛爭,在為政之暇的山水登臨中、在壺中天地的杯酒聲色中、在與洛中君子的過往唱酬中享受歡樂閑適。 在這一思想指引下,隱逸頹喪其原本保證士大夫相對獨立的社會理想和人格價值的意義 ,淪為中唐士人為追求現(xiàn)實安逸的世俗生活張目的藉口。不僅隱逸的超越精神蕩然無存 ,而且連大隱、小隱也淪為士人解決生計和存身保命的現(xiàn)實策略了。當然這種隱逸觀念的蛻變有其歷史必然性,它是自春秋以來懷道自尊而又無世俗權(quán)力作保障的士人道統(tǒng)在面對政統(tǒng)時必有的尷尬。 從表面上看,中隱只是基于大隱、小隱基礎(chǔ)上隱逸形跡的變化,實際上反映的卻是在日益強化的專制體制下如何重建與強化士人獨立人格的重大問題。封建專制制度不可逆挽的衰落、思想體系中儒家心性論的加強、道釋思想的崛起,使中隱負載了更多深刻的文化意蘊。 3.2中隱思想對后世的影響 白居易平衡出處進退的居士精神以及閑適的中隱生活,不僅對同時代東都閑適詩人產(chǎn)生了影響, 這一思想傳統(tǒng)也為后人的進退裕如開啟了法門,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對中隱思想自覺接受和普遍實踐在宋代達到了高潮。宋人折服白居易的中隱理想,參禪研易、耽溺園林等他們都可從白居易的中隱中找到依據(jù)。宋代諸如“祿隱”、“半隱”等名目繁多的逸,可以說都是對白居易中隱的翻版與發(fā)展。宋人心儀中隱,或以之命名自己的園林以示志,或在生活中效法白居易以山水絲竹適性 ,或?qū)⒅须[理念融入自己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不一而足。吳郡志卷 14載龔宗元企羨白居易“酒優(yōu)游聊(卒歲,園林瀟灑可終身”從同州刺史改授太子少傅分司)的隱逸生活,借其意將自己的園林題作“中隱堂”。宋史卷 306載張去華將自己洛陽的園林稱之為“中隱亭”,甚至連臣賈似道也在御賜園林中標舉“半閑亭”以附庸風雅,可見中隱觀念在宋代流播之廣?!凹戎艨呻[,何必遺軒冕” 道出了司馬光效慕這一生活方式的真實動機?!靶‰[即居山,大隱即居廛。夫君處其中,政爾當留連。早晚有詔書,喚君遠朝天。欲為中隱游,更著三十年。”(張孝祥中隱詩中回護中隱),流露出對中隱生活的垂青?!爸须[堂前人意好”(范成大減字木蘭花),餓顯之高,祿隱之下,皆跡矣,豈足以求圣賢哉?唯其能無系累于跡,是以大過于人也(王安石祿隱)。在王安石看來,拘守形跡之隱而不懂得權(quán)變之道,是與圣賢之道的本意相違背的。王安石易經(jīng)和孔子隱逸中的淑世情懷顛覆為現(xiàn)實既得利益為尚的隨心所欲 ,體現(xiàn)了宋人對待隱逸的現(xiàn)實態(tài)度。北宋文人蘇軾將白居易中隱思想發(fā)揮得最完滿。他取號“東坡”即源自白居易東坡、步東坡等,他標舉師范白居易。他稱道白居易不僅“死生窮達,不易其操,而道德高于古人”,而且“乞身于強健之時,退居十有五年,日與其朋友賦詩飲酒,盡山水園地之樂” (醉白堂記)。蘇軾一方面羨慕他道德文章垂范后世,另一方面羨慕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