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全冊教案_第1頁
蘇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全冊教案_第2頁
蘇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全冊教案_第3頁
蘇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全冊教案_第4頁
蘇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全冊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蘇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全冊教案.pdf 免費下載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首位能整除) 上課時間 年 月 日 教學目標 : 基本掌握整十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首位能整除)的口算和筆算。通過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借助實物操作形成“自己的算法”。通過討論和比較,明確算理。 教學重難點 : 在明確算理的基礎上,基本掌握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首位能整除)的筆算方法。 教學準備 : 小黑板 教學過程設計 : 一、復習 1、表內除法口算 2、復習除法筆算的格式 3、導入新課 二、新授 1、教學 40 2 2、教學 46 2 3、練習 4、教學筆算 46 2 三、練習 1、做想想做做第 1 題 2、做想想做做第 2 題 四、課堂小結 五、作業(yè) 出示小黑板計算。 9 2 指名板演。提問各部分名稱。 出示課題:除法 出示場景圖。 觀察場景圖,說說知道了什么。 二 次 備 課 出示第一個問題:平均每個男孩買多少枝? 學生口答算式,老師板書: 40 2 先自己想一想,結果是多少,然后告訴你的同桌。組織全班交流。 明確: 4 個十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 2 個十,也就是 20。 出示第二個問題:平均每個女孩買多少枝? 學生口答算式,老師板書: 46 2 先 用小棒擺一擺,想一想結果是多少,然后和同桌交流。組織全班交流。 明確:每人先分得 2 捆是 20 枝,再分得 3 枝,合起來是 23 枝。板書口算的想: 40 2 20 6 2 3 20 3 23 出示口算卡片,視算。選擇幾題說說算理。 說明 46 2 還可以用豎式來計算。 板書 2) 46 說明豎式的寫法,以及在橫線格上的位置。 自學除法筆算的方法。 指導筆算除法的順序和方法。 提問: 2 為什么寫在商的十位上? 第二個 4 是怎么來的? 第二個和第三個 6 分別是怎樣來的? 討論并指名回答。 直接 寫得數(shù)。 寫完后比一比每組兩題在計算上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 ( 1)先獨立做前兩題。 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比一比兩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 2)完成后兩題。 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課堂作業(yè): 3) 作業(yè): 4、 5) 學生如果有自己的口算方法也可以,比如先算 4 2,然后再在得數(shù)的末尾添一個 0。 除法的驗算 上課時間 年 月 日 教學目標 : 1、掌握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首位能整除)的驗算,包括沒有余數(shù)的和 有余數(shù)的。 2、通過具體的問題,理解驗算的方法和意義。 教學重難點 : 理解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驗算方法及意義。 教學準備: 幻燈片 教學過程設計 : 一、復習 二、新授 ( 1)教學沒有余數(shù)的除法驗算 ( 2)教學有余數(shù)的除法驗算 3、小結 三、練習 1、做想想做做第 1 題的第一組 四、作業(yè) 校對昨天練習。 出示場景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第一問: 36 元可以買多少塊蛋糕? 列式并計算結果,同時,復習筆算除法的運算順序和算理。老師板書。 提問:算得對不對?你有辦法來驗證嗎? 先和同桌說,再指 名回答。 板書乘法驗算的豎式,說說 12 表示什么? 3 表示什么? 36 又表示什么?怎么看算對了沒有? 指出:最后一定要和被除數(shù)比。 出示第二問: 65 元可以買多少塊蛋糕,還剩多少元? 試著列豎式計算并驗算,遇到問題可以和同桌商量。 交流你遇到了什么問題。 老師板書除法豎式。 提問:你是怎樣驗算的?板書乘法 21 3 的豎式。結合豎式,提問: 63 不等于 65 呀?我們算錯了嗎?引出剩余的 2 元要加上去,板書完豎式。 訂正試做的題,再結合乘法豎式問問各部分的意思。 比一比,剛才兩題除法的驗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先算一 算,再看看每組中的兩道題有什么聯(lián)系。 課堂作業(yè): 2) 作業(yè): 1 剩下兩組、 3、 4、 5) 練習一(第一課時) 上課時間 年 月 日 教學目標 鞏固整十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首位能整除)的口算和筆算,及除法的驗算并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重難點 1、掌握整十數(shù)、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計算及其驗算; 2、學會找到場景圖中的隱含信息來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設計 一、基本 題練習 1、練習口算 2、練習筆算 二、綜合練習 1、做 3) 2、做 4) 3、做 5) 三、小結 四、作業(yè) 做 1)。 直接寫得數(shù)。 選擇幾題,說說是怎樣算的。 做 2)前兩題。 做在作業(yè)本上。指名板演。 集體訂正。說說驗算的方法。 先算一算,填一填,再比一比。 提問:哪個組平均每人收集的節(jié)數(shù)多? 從這張表中,你還能看出什么? 先獨立解決,再進行交流。 注意指導學生觀察場景圖,圖中的隱含條件是每 2 個小朋友用一張課桌。 先獨立思考,再進行交流,說說解題思路。 提問: 你準備怎樣安排這三輛車的座位?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課堂作業(yè): 2)剩下兩題。 練習一 (第二課時 ) 上課時間 年 月 日 教學目標 逐步積累解決兩步計算實際問題的方法和策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形成“要求先要求”這樣一種有條理、合邏輯的思考方法。 教學重難點 收集、整理信息,并靈活組合信息。再進行有條理、合邏輯的思考。 教學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設計 : 一、基本題練習 1、練習口算 2、練習筆算和驗算 二、綜合練習 1、做 6) 2、做 7) 3、做 8) 三、解答思考題 20 2 33 3 40 2 63 3 80 2 93 3 分類口算,整理算法。 49 4 筆算并且驗算。 看圖,收集信息。 獨立思考后,再交流。 試著用“要求先要求”說說你怎么想。 解答在作業(yè)本上。集體訂正。 看圖,收集信息。 獨立思考后,再交流。 用“要求先要求”說說你怎么想。 解答在作業(yè)本上。集體訂正。 看圖,收集信息。 獨立思考后, 再交流。 試著用“要求先要求”說說你怎么想。 解答在作業(yè)本上。集體訂正。 ( 1)鋪墊: 3 23,可以填幾,你怎么想的? 如果 3 23,第二個可以填幾,你怎么想的?第一個呢? ( 2)鋪墊: 21,第三個可以填幾,你怎么想的?能不能填大于4 的數(shù)?為什么? 21 1,填幾,你怎么想? 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首位不能整除的) 上課時間 年 月 日 教學目標: 通過操作,找出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基本掌握首位除 時有余數(shù)的除法筆算。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首位除時有余的處理方法,基本掌握首位不整除的除法筆算。 教學準備: 幻燈片、小棒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 二、新授 1、教學 52 2 2、教學 52 2 的豎式 3、小結 三、練習 1、做想想做做第 1 題 四、作業(yè) 出示情景圖。 提出問題:把 52個羽毛球平均分給 2個班,每個班能分得多少個?根據(jù)問題列出算式。 在草稿本上試算,說說與前面學的除法有什么不同。 用小棒擺一擺,分一分。交流你是怎么分的? 突出“先分給每個班 2 筒后,還剩下 1 筒和 2 個羽毛球,該怎么辦?” 借借助學具或畫圖,體會先要分整筒的,分給每班 2 筒,余下的一筒要和單個的合起來再分。也就是余下 12 個,每班再分 6 個。每班共分到 26 個。 說明, 52 2 還可以用豎式來計算。 指名回答第一步,板書好十位上的 2 和 2 乘 2 的 4。注意想: 5 里面最多有幾個 2。 接下去該怎么算?打開書本 互相說一說,再試著把題做完。 交流。 提問:十位除后余下 1 怎么辦? 合上書本,想一想怎么除的,在草稿本上再算一遍。 自己驗算一下,看看算得對不對。 說說今天學的除法和以前學的有什么不一樣? 先獨立試做前兩 小題。指名板演。 集體訂正。說說計算方法。 獨立做后兩小題。 課堂作業(yè): 2) 晚自習作業(yè): 3 前三組) 實際上課時,沒有出示情景圖。 1、先組織分小棒游戲。 先出示 2 捆帶 2 根小棒,分成 2 份,并列式計算。 再出示 4 捆帶 2 根小棒,分成 2 份,列式計算。 最后出示 5 捆帶 2 根小棒,也分成 2 份,這時讓學生交流怎么分。 先分 4 捆再把 1 捆拆開(用 10 根代替 1 捆)把 10 根和 2 根合起來再分。再列式計算。 2、再教學筆算。 先試算,再交流,指導算法。強調十位上余下 1 怎么辦?接著用幾除以除數(shù)? 商末尾有 0的除法 上課時間 年 月 日 教學目標: 基本掌握商末尾有 0 的除法筆算,理解不夠商 1 要用 0 占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不夠商 1 用 0 占位。 教學準備:幻燈片 教學內容: 一、復習 二、新授 1、教學 62 3 2、教學 62 3 的筆算豎式 3、練習 三、課堂小結 四、布置作業(yè) 96 6 99 6 筆算,指名板演。 集體集體訂正。 先擺小棒 6 捆帶 2 根,平均分成 2 份,怎么分? 口答算式,并計算。 再擺小棒 6 捆帶 2 根,平均分成 3 份,怎么分?先擺一擺,再同桌交流。 指名擺一擺,說說想法。突出剩下的 2 根。 口答算式,并寫出結果。 說明 62 3 還可以用豎式來計算。 先在草稿本上試算,再交流。 說說遇到什么問題。 討論個位上的 2 除以 3 不夠怎么辦。 討論后明白個位上 2 除以 3,不夠商 1,要在商的個位上寫 0。再說說,為什么個位上要寫 0,能不能省略? 怎樣驗算算得對不對?指名板演。 先試做“想想做做“第 1 題。 指名板演。集體訂正。問一問商的個位上的 0 是哪里來的。 再做后三題。 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課堂作業(yè): 4) 先鋪墊 20 3 的筆算豎式。 除法練習課 上課時間 年 月 日 教學目標 : 鞏固除法筆算中的難點和重點。通過練習,提高正確率和計算速度。并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 進一步鞏固除法筆算中的重難點,打好基礎。 教學準備:小黑板 教學內容 : 一、基礎題練習 1、做 3) 2、做 6) 二、綜合題練習 1、做 4) 2、做 5) 3、做 5) 4、做 6) 三、課堂小結 先出示題目后,讓學生觀察,并指 出錯在哪里。 再在書上改正三道題,指名板演。 出示題目后,先估計第一題的商是幾十多。并指名說說估計的方法。 再在書上寫出各題的商是幾十多。 先看圖,自己讀題。 說說你會解答嗎? 先獨立思考,再指名提問題。 其他學生口答算式。 先看圖,讀題。 解答第一問。說明解答格式。 思考第二問:怎樣安排? 在黑板上列表幫助解答: 先看圖,讀題。 自己在草稿本上試算。 交流。 提問:為什么 10 頂帳篷還得加上 1 頂? 練習二 上課時間 年 月 日 教學目標 進一步鞏固兩位數(shù)除以一 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技能,同時繼續(xù)培養(yǎng)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根據(jù)算題特點,合理選擇算法,逐步增強算法選擇的針對性和自覺性,同時溝通不同算法的聯(lián)系,體會其內在的一致性,從而在更高層次上理解算法,提高靈活運用不同算法進行計算的能力。 教學準備 :幻燈片 教學內容: 一、導入 二、基本題練習 1、做 1) 2、做 2) 3、做 3) 三、講解思考題 四、布置作業(yè) 先看懂要求。 獨立完成。 集體訂正。 先估計得數(shù)是幾十多,寫一寫。 選擇幾題,指名說說 是怎樣估計的。 再用豎式算出結果,做第一組。 根據(jù)估計檢驗筆算結果是否合理;根據(jù)筆算判斷估計的結果是否正確。 先看懂題目,獨立完成填表。 再觀察表格,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使同學們體會到錢的總數(shù)不變,能買的本數(shù)和單價之間的變化規(guī)律。 先看懂題。 再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 提問:為什么男孩會多付 8 角錢? 這 8 角錢是幾本本子的價錢? 課堂作業(yè): 2 剩下三組) 晚自習作業(yè):每課練 習( 1) 上課時間 年 月 日 教學目標: 進一步掌握兩位數(shù)除以 一位數(shù)的口算、筆算以及驗算的方法,溝通知識間的聯(lián)系,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熟練程度。 教學重難點: 熟練掌握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的口算、筆算方法以及驗算的方法;在計算時對各種情況進行比較,弄清聯(lián)系和區(qū)別,加深理解,組建良好的知識結構。 教學準備: 小黑板、掛圖 教學內容 : 一、導入 二、練習 1、做 1) 2、做 2) 3、做 3) 4、做 4) 5、做 5) 三、布置作業(yè) 直接寫出結果。 集體訂正。 選擇幾道題要求說說口算方法。 做第一組。 強調末尾有 0 的除法筆算。先用豎式計算,指名板演。 做完后集體訂正。比一比,說說上下兩題在計算方法上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做兩題。 做完后說說驗算方法。 看懂題意。說說單價的意思。 直接填在書上。 集體訂正。 先看圖,說說從圖中看到些什么。 小組交流,試著提出各種不同的問題并進行解答。 課堂作業(yè): 2)后兩組, 3)剩下兩題。 晚自習作業(yè):每課練 習( 2) 上課時間 年 月 日 教學目標 : 進一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發(fā)展應用意識,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 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 在練習的同時不僅僅會做題目,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教學準備 :學內容 一、做 6) 二、做 7) 三、做 8) 四、做 9) 五、布置作業(yè) 出示題目,要求先算一算,然后比一比上下兩題有什么規(guī)律。 出示 54 18,讓同學們根據(jù)剛才得出的規(guī)律進行試算。 看圖理解題意。 做在本子上。 指名說說是怎樣解決的。 先獨立完成,再說說是怎樣解決的。 看圖理解題意。 小組先討論準備怎樣租船。 交流租船方案。 再討論租金的計 算方法。 交流,并選擇較合理的方案。 課堂作業(yè): 9) 思考思考題。 晚自習作業(yè):每課練 村新貌 上課時間 年 月 日 教學目標: 通過對整幅圖的觀察,在場景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所提出的問題。在活動中產(chǎn)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難點: 學會有序地觀察,在觀察中自主地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在交流前先獨立思考。 教學準備: 場景圖 教學內容: 一、導入課題 二、觀察場景圖 三、提出問題 四、組織交流 五、課堂小結 六、布置作業(yè) 1、對整幅圖先進行有序的觀察。 2、分場景說一說從圖中知道些什么。 以 小組為單位,提出問題。 并把所提出的問題整理出來,寫在紙上。 分場景交流問題,出示所交流的問題,并解決問題。 選擇你所感興趣的問題做在作業(yè)本上。 第二單元 第一課時 認識整千數(shù) 上課時間 年 月 日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經(jīng)歷數(shù)數(shù)的過程,體驗數(shù)的發(fā)展。 2 初步認識計數(shù)單位“萬”,能說出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的數(shù)位順序。 3 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shù),會口算整千數(shù)加、減整千數(shù) 。 教學重難點: 學生對整千數(shù)和一萬的實際含義的理解。 教學準備: 卡片、計數(shù)器 教學內容: 一、 復習 二、學習新知 三、練習 四、小結 五、作業(yè) 1說出下面這些數(shù)是由幾個百、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并讀一讀。 342 501 209 900 327 478 701 2說一說已經(jīng)知道的數(shù)位順序。 1 想一想:一千一千地數(shù),一千下面是幾千?五千下面是幾千?九千下面是多少? 2 一萬是幾個千組成的? 3 在計數(shù)器的千位上撥 3,它表示什么呢?如果在千位上撥 5,又表示什么呢? 4 在計數(shù)器的萬位上撥 1,你知道它表示多少嗎? 5 請學生 在計數(shù)器上撥數(shù),其他學生思考:這些數(shù)分別表示多少?(學生進行撥數(shù)) 6 填空: 3 個千是( ) 6 個千是( ) 5 個千是( ) 1個萬是( ) 7 認識數(shù)位順序表 想一想:從右邊起,第( )位是萬位。 8 你覺得萬這個單位怎樣?我們學校大約有 1000 人,要幾個我們這樣的學校的人數(shù),大約就是 1 萬呢? 1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 1 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在書上,再請學生進行交流。 2.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 2、 3 題。 同桌相互讀給對方聽,再請部分學生來讀一讀。并思考:你從這些數(shù)據(jù)中知道了什么? 3完成“想想做做”的第 6 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在書上,然后組織交流。 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只要是合理的都行。 4完成“想想做做”的第 7 題。 先讓學生討論:他們兩家可能相距多少米?再組織交流。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都學到了什么? “想想做做”第 4、 5 題 讓學生進行撥數(shù),有利于他們進一步掌握數(shù)的組成。 讓學生充分利用身邊熟悉的材料來理解“萬”的概念。 這節(jié)課的內容學生在二年級時已經(jīng)接觸過,所以這節(jié)課主要是要進一步建立“萬”的概念。在練習中,感知“萬“。 認識幾千幾百幾十幾( 1) 數(shù)位順序表 ( )位 ( )位 ( )位 ( )位 ( )位 上課時間 年 月 日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通過操作實踐和聯(lián)系實際的活動,初步理解萬以內數(shù)的實際含義,了解萬以內數(shù)的組成。 2、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shù),能熟練口算整千數(shù)加、減整千數(shù),會口算整千數(shù)加整百數(shù)及相應的減法。 教學重難點: 中間連續(xù)有兩個 0 的讀法。 教學準備: 卡片、計數(shù)器 教學內容: 一、復習 二、學習新知 三、練習 四、小結 五、作業(yè) 1 想一想:我們昨天學習了哪個新的計數(shù)單位? 2 算一 算: 8000 100002000+1000= 2000+5000= 6000+2000= 1 師拿出計數(shù)器,在個位上撥“ 2”,想一想“ 2”表示什么? 2 繼續(xù)在十位上撥“ 5”,它又表示什么?它和個位上的“ 2”合在一起,表示什么? 3 繼續(xù)在百位上撥“ 6”,表示什么?與個位、十位上的數(shù)合在一起,又表示什么? 4 在千位上撥“ 3”,表示什么?與百位、十位、個位上的數(shù)合起來又表示什么?誰能完整地來說一說? 5 師出示“ 2 個千、 3 個百、 6 個十和 5 個一合起來是多少?”的題目,請一位同學在計數(shù)器上 撥一撥,其他同學思考:這個數(shù)是多少?怎么讀? 6 請學生來報一個數(shù),請另一個學生在計數(shù)器上撥數(shù),要求說出這個數(shù)的組成及讀法。 7 再出示“ 3 個千、 5 個十和 2 個一合起來是多少?”請學生試著寫一寫、讀一讀。 8 想一想“三千零二是由幾個千和幾個一組成的? 9 誰能來讀一讀“ 3002”這個數(shù)?學生先進行試讀,在請學生來讀。能不能讀成“三千零零二”,在什么情況下兩個“ 0”,只要讀一個零? 10 讀一讀: 3004 3040 3400(體會:如果 0 出現(xiàn)在數(shù)的末尾是不用讀出來的。) 1 做“試一試” 先說出數(shù)的組成,再寫一寫,讀一讀。 學生 先獨立完成,做完后進行交流,比較。 2 做“想想做做”的第 1 題。 先在書上寫一寫,再讀一讀。 3 完成“想想做做”第 2 題。 先說出各數(shù)的組成,再讀一讀。 3745 5160 6030 8002 4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 3 題。 寫出下面商品的價錢。 三千五百五十元 九千零二十元 二千八百零八元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再進行交流。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明白了什么?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 6 題。 由于這部分內容學生都已經(jīng)接觸過,所以新課進行很順利,在新授的同時,鞏固前面所學的內容。“ 0”的讀法掌握較好。 認識幾千幾百幾十幾( 2) 上課時間 年 月 日 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使學生能熟練地認、讀、寫萬以內的數(shù),能熟練口算整千數(shù)加、減整千數(shù),整千數(shù)加整百數(shù)及相應的減法。 教學重難點: 0 的讀法 教學準備: 卡片、計數(shù)器 教學內容: 一、復習 二、練習 三、小結 四、作業(yè) 1算一算: 2000+2000= 4000+1000= 3000+4000= 10000 2000+3000= 2讀一讀: 2176 3098 9001 2030 2300 2003 3 6782 里面有( )個千、( )個百、( )個十和( )個一。 3004 里面有 3 個( )和 4 個( ) 。 5 個千和 4 個百組成的數(shù)是( )。 5 個千和 4 個十組成的數(shù)是( )。 5 個千和 4 個一組成的數(shù)是( )。 1 讀出下面橫線上的數(shù)。 世界最高峰 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大約是 8848 米。 世界第一大洋 太平洋的平均深度大約是 4028 米。 2 寫出下面橫線上的數(shù)。 世界第一 斜拉索橋 上海楊浦大橋全長 八千三百五十四米。 世界著名的大瀑布 尼亞加拉瀑布寬 一千二百四十 米。 3 做“想想做做”的第 7 題。 學生先在書上完成,再組織交流。引導學生進行對比,體會每組 3 道題之間的聯(lián)系。 4 找規(guī)律: 讓學生先獨立完成“想想做做”的第 8 題, 然后同桌兩人合作進行找規(guī)律,看哪個組先找到規(guī)律。 5 組數(shù)活動: 老師提供 3、 7、 0、 0 這四個數(shù)字,請學生進行組數(shù)活動??凑l組成的數(shù)最多? 6 連一連: 書上的第 11 題,學生先獨立完成,再組織交流。 7 課外小知識: 學生自學“你知道嗎?”的課外讀物。自 學后請同學來說一 說:你知道了些什么?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 9 題。 可以提高要求: 組成讀一個零的數(shù);組成不讀零的數(shù)。 在練習中,讓學生把“ 0”的讀法分分類,有助于學生自已歸納已學的知識,使知識系統(tǒng)化。練習內容較為簡單。 比較數(shù)的大?。?1) 上課時間 年 月 日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通過操作實踐和聯(lián)系實際的活動,會比較萬以內數(shù)的大小。 2 會進行簡單的估計,發(fā)展學生的估計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地對萬以內的數(shù)進行大小比較。 教學準備: 卡片、實物投影儀 教學內容: 一、 復習 二、學習新知 三、練習 三、小結 四、作業(yè) 1 比較下面數(shù)的大小,并說一說你是怎么比的? 324( ) 432 324( ) 342 2 一件衣服 87 元,一條褲子 218 元,褲子和衣服哪個更貴?你怎么知道的? 1出示一臺電視機的價格是 2530 元,一臺空調機的價格是 3680元,想一想:電視機和空調機比,哪一臺的價格低一些? 2小組進行討論。 3進行交流。(方法可能有兩種,一是 2530 不到 3000, 3680 已超過 3000。 所以, 2530 比 3680 小。二是千位上 2 比 3 小, 2530就比 3680 ?。?你會比電視機( 2530 元)和冰箱( 2350 元)的價格嗎?自己先把你的方法與同桌說一說,再組織班級交流。(電視機和冰箱價格的千位上都是 2,該怎樣比呢?) 5任意選擇兩種商品,比一比它們的價格,再在小組里說說你是怎樣比的。 6 練習:比大小(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380( ) 3280 2380( ) 2360 2380( ) 8230 2380( ) 3820 1 做“想想做做”的第 1 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在 書上,再進行交流。 2 做“想想做做”的第 2 題。 火箭每秒能飛行 4500 米,人造衛(wèi)星每秒能飛行 8000 米。誰飛行得快? 先獨立完成,再組織交流。 3 城關小學有學生 1036 名,林莊小學有學生 890 名,哪個學校的學生多? 指名學生說比較的方法,然后完成在書上。 4。做“想想做做”的第 5 題。下面的數(shù)各接近幾千? 5870 4012 4900 7104 5003 2895 6044 8002 學生先相互說給對方聽,再在班級里進行交流。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 4 題 作業(yè)中出現(xiàn)了把幾個數(shù)按一定 的順序排一排,陶嘉星學生對這種題沒有解題策略,不知從哪里想起,個別輔導。 比較數(shù)的大?。?2) 上課時間 年 月 日 教學目標: 1 通過練習使學生能比較熟練地比較萬以內數(shù)的大小。 2 會進行簡單的估計,發(fā)展學生的估計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難點: 萬以內數(shù)的大小比較 教學準備: 卡片、課件 教學內容: 一、復習 二、 練習 三、小結 四、作業(yè) 1比較下面數(shù)的大小 ,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4560( ) 5460 4560( ) 4460 4560( ) 6450 4560( ) 4520 2把下面的數(shù)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1240 2140 1204 2104 1老師出示四個數(shù)字,請同學們先組成大小不同的數(shù),然后兩個兩個進行比較。 8、 6、 0、 5 2學生先獨立進行組數(shù)練習,然后同桌兩人分別拿出一個數(shù)進行比較。 3你能把這些數(shù)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一排嗎? 4 做書上“想想做做”的第 7 題。 你能根據(jù)下面的統(tǒng)計回答問題嗎?先說給同桌聽,再在班級里進行交流。 5 做書 上“想想做做”的第 8 題。 多媒體顯示我國五岳的高度,然后請同學們按照五岳的高度從高到低排一排? 西岳華山 1997 米 北岳恒山 2017 米 中岳嵩山 1440 米 東岳泰山 1524 米 南岳衡山 1290 米 6根據(jù)這些天所學的內容,你能也來出幾道題目考考你的同學嗎?(同學之間相互出題、做題)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 7、 8 兩題。 由于學生前面知識掌握較可以,所以這節(jié)練習課在上節(jié)課中順利完成,學生掌握得也很好。 練習三( 1) 上課時間 年 月 日 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萬以內數(shù)的認識,更好地掌握萬以內數(shù)的讀、寫和有關的口算方法,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促進學生數(shù)感的發(fā)展。 教學重難點: 更好地掌握萬以內數(shù)的讀、寫和有關的口算方法。 教學準備: 卡片 教學內容: 一、復習 二、練習 三、總結 四、作業(yè) 1一千一千地數(shù),幾千后面的數(shù)是一 萬? 2 10 個一千是多少? 3 6000 接近 1000 還是接近 10000?你是怎么想的? 1做“練習三”的第 1 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再進行交流。 2完成“練習三”的第 2 題。 讀出下面各數(shù),并說一說每個數(shù)中的“ 6”各表示多少,再用線連一連。 3做“練習三”的第 3 題。 寫出下面橫線上的數(shù)。 ( 1)在海拔 三千一百九十七 米的高原上,有我國最大的咸水湖 青海湖。 ( 2)世界上的鳥類大約有 八千七百 種。 ( 3)在 一千三百八十 年前,我國挖成了一條世界上最長的人工河 京杭大運河。 ( 4)這一版報紙大約有 一萬 字。 4計算: 7200 7000+3000 8000700 600+3000 10000生先做在書上,再組織交流。 5填表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1030 人 2914 人 3027 人 a) 每天參觀的人數(shù)個接近幾千? b) 參觀人數(shù)最多的一天比最少的一天大約多幾千人? 學生先獨立做在書上,在組織交流。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練習了什么?通過今天的練習,你有什么收獲? 1 完成書上練習三的第 4、 5 兩題。 2 預習明天要學習的內容。 通過今天的練習,學生做題的正 確率普遍有了提高?;卮饐栴}有了進步,能較流利并響亮地回答問題。 練習三( 2) 上課時間 年 月 日 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萬以內數(shù)的認識,更好地掌握萬以內數(shù)的讀、寫和有關的口算方法,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促進學生數(shù)感的發(fā)展。 教學重難點: 更好地掌握萬以內數(shù)的讀、寫和有關的口算方法 。 教學準備: 卡片 教學內容 一、練習數(shù)的大小比較 二、比一比,說一說,在小組里交流。 三、找規(guī)律 四、在()里可以填幾? 五、小結 六、作業(yè) 1 出示書上第 6 題,在里填上或。 998 1020 4800 4080 7103 7120 學生先獨立完成在書上,然后老師再組織交流。 2 補充練習: 3060 3600 2300 3200 6000 5999 如: 2980 接近 3000, 6926 比 3000 多得多, 3045 比 3000 多一些。 出示: 5880 6930 9900 7260 6044 7946 3045,讓學生也用上誰比誰多得多?誰與誰比較接近?誰比誰多一些來說幾句話。 出示書上的圖形,讓學生進行找規(guī)律的練習。 待學生找出規(guī)律后,組織學生進行交流。 5( ) 26 5314 39( ) 2 3968 這道題目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盡 可能地讓學生說出符合條件的所有答案。 這節(jié)課我們練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完成練習三的第 6、 9 題。 這節(jié)課在做練習的時候,特別重視了學生思維的訓練。課后學生說特別喜歡 8)織蜘蛛網(wǎng)找規(guī)律的題。 認識千克 上課時間 年 月 日 教學目標: 1 認識各式各樣的秤。 2 學習計量單位千克,讓學生體會到千克是日常生活中計量物體輕重的需要。 3 通過讓學生稱一稱,拎一拎,數(shù)一數(shù),豐富學生對 1 千克的感受。 教學重難點: 體會 1 千克有多重。 教學準備: 一千克大米 9 袋、各式各樣的秤,兩袋各 500 克的食鹽,一袋茶葉等 教學內容: 一、課前談話 二、感受 1 千克的重量 2認識各式各樣的秤 三、練習 四、小結 五、作業(yè) 同學們,你們在二年級時已經(jīng)學習了千克和克,那么對于千克和克,你想告訴大家一些什么呢?(學生回答)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千克又叫公斤,用字母 可以用字母 1 千克 =1000 克。 1大家對千克和克的知識,掌握的真不錯。那么 1 千克到底有多重呢?老師這里為大家準備了 1 千克重的大米,請大家來拎一拎,體會一下 1 千克到底有多重? 2學生進行拎 1 千克大米的練習。 3師出示水果 1 袋,請學生拎一拎,猜一猜,水果大約重幾千克? 4師出示兩袋重量分別是 500 克的食鹽,再次請學生來掂一掂,充分體會 1 千克到底有多重? 1打開課本,在書上將書本出現(xiàn)的秤編號,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將自己認識的秤,寫上名稱,不認識的打上 問號。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認識秤的學習。 3組織交流。 4老師隨意出現(xiàn)秤,請學生分別說出是什么秤? 1 做“想想做做”的第 1 題。 你能說出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嗎? 2 做“想想做做”的第 2 題。 你知道它們各可以載重多少千克嗎? 電梯可載重 1000卡車載 5000 3 做“想想做做”的第 3 題。 說出下面每種蔬菜各重幾千克。 大白菜: 3 千克 冬瓜: 8 千克 芹菜: 1 千克 南瓜: 7 千克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4 做“想想做做”的第 4 題。 你知道下面的水果大約各重幾千克嗎? 西瓜:大約是 4 千克 菠蘿:大約是 2 千克 5 做“想想做做”的第 5 題。 一袋大米重 254 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學生先獨立做在書上,再進行交流。 6 課外請大家到商店里去看一看,了解哪些物品重 1 千克。星期天和媽媽一起到菜場去買菜,看看媽媽買了哪些菜,各重幾千克。再幫媽媽拎一拎,看看你能拎起幾千克的物品。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你有 什么收獲? 完成書上“想想做做”的第 3、 4 題。 由于這部分知識學生二年級已經(jīng)學過,所以這節(jié)課主要還是復習,通過拎米,進一步感知 1 千克的重量。 認識克 上課時間 年 月 日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體會 1 克有多重。 2 讓學生體會克的產(chǎn)生也是實際測量的需要。 教學重難點: 體會 1 克有多重。 教學準備: 2 分硬幣、各類標有克作單位的包裝袋、直尺、羽毛、黃豆、橡皮等 教學內容: 一、 復習 二、學習新知 三、鞏固練習 四、小結 五、作業(yè) 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有關千克和克這方面的知識,誰來說一說在什么情況下,我們要用到克作單位? 1你知道怎樣的物品重大約 是 1 克?請舉例。 2一根羽毛的重量比 1 克輕還是重? 3 一把直尺呢? 4 用手去掂一掂 2 分硬幣,看它有多重? 5 看圖說出下面的水果大約各重多少克? 橙子: 150 克 哈密瓜: 1250 克 6 拿出帶來的包裝袋,看一看包裝袋上,分別標有多少克? 學生拿出從家里帶來的包裝袋,分辨每個 包裝袋分別裝有多少克? 1 試一試 稱一稱數(shù)學書大約重多少克,再稱稱鉛筆 盒大約重多少克? 2 做“想想做做”的第 1 題。 你能說出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嗎? 3 做“想想做做”的第 2 題。 用手掂一掂,估計下面的物品比 1 克輕還是比 1 克重? 一根橡皮筋、一包餐巾 紙、一些鉛筆屑。 4做“想想做做”的第 3 題。 2 千克 =( )克 3000 克 =( )千克 9000 克 =( )千克 7 千克 =( )克 學生先獨立完成在書上,在組織交流。 5做“想想做做”的第 4 題。 觀察杯子里的水與空杯的變化,想一想:( 1)杯子里的水重多少克?( 2)照樣子稱一杯水,算算杯子里的水重多少克。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通過練習你 有什么收獲?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 3 題。 復習克的知識和千克和克的關系。效理想。這部分內容學生在二年級時也已經(jīng)接觸過,所 以這里只是復習以前所學的知識,在練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思維的能力,以及口頭表達的能力。 練習課 上課時間 年 月 日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實物和相應重量的連線以及選擇相應的計量單位,鞏固已初步建立的千克和克的概念,體驗這些單位在生活里的應用。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應用千克和克,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培養(yǎng) 學生的應用意識。 教學重難點: 聯(lián)系生活實際,應用千克和克,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 教學準備: 卡片 教學內容: 一、估計 二、填空 三、填或 = 四、算一算 五、比一比 六、想一想 七、實踐活動 八、思考題 九、小結 十、作業(yè) 出示書上的圖片,(梨、公雞、雞蛋、豬) 先讓學生進行估計,每樣物品大概有多重?然后進行連線練習。 在括號里填上“千克”或“克”。 鉛球重 4( ) 籃球重 650( ) 乒乓球重( ) 杠鈴重 50( ) 800 克( ) 4 千克 3 千克( ) 3000 克 2 千克( ) 1500 克 7000 克( ) 9 千克 出示一袋重為 190 克的面包,再出示 4 個一袋的面包,每個重為 70 克,想一想這 5 個面包一共是多少克? 出示一袋牛奶饅頭,凈含量為 400 克,一袋素菜包,凈含量為 420 克,一袋三鮮餛飩,凈含量為 600 克。( 1)一袋三鮮餛飩比一袋牛奶饅頭重多少克?( 2)一袋牛奶饅頭比一袋素菜包輕多少克?( 3)你還能提哪些問題? 一個空杯重 240 克, 1 號杯重 300 克,( 1) 1 號杯里的水重多少克?( 2)你能估計出 2、 3 號杯里的水各重多少克嗎? 到食品商店去看 一看,有哪些袋裝食品是用克作單位的,各是多少克;有哪些袋裝食品是用千克作單位的,各是多少千克。(請大家利用休息日到商店里去走一走,看一看。) 每個菠蘿都同樣重,每個蘋果也都同樣重。 1 個菠蘿的重量是 1 個蘋果的幾倍?在正確的答案下面畫“”。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同你的同桌相互說一說。 完成練習四的第 3、 4、 5 題。 通過練習,加深了千克和克的認識。在練習中還應設計不同形式的練習,讓同學們在練習中發(fā)展能力。 實踐活動 上課時間 年 月 日 教學目標: 使學生加深對千克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應用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對物品重量的估計。 教學準備: 健康秤、臺秤 教學內容: 一、稱水果和蔬菜 二、 稱體重 三、課外小知識 四、質疑問難 五、總結 六、課外拓展 1出示:蘋果、橘子、西紅柿、黃瓜各 1 個,先讓學生估計一下,每個各重多少克? 2想一想:如果稱一千克的蘋果,大概是 幾個?橘子呢?西紅柿呢?黃瓜呢? 3進行稱一稱的練習。 4學生將實際動手后獲得的答案寫在書上。 1 分小組先分別稱一稱每個人的體重。 2 比一比,誰最重,誰最輕。 3 如果一個小朋友比 23 千克重一些,另一個小朋友比 24 千克輕一些,請大家估計一下,這個小朋友的體重大約是多少千克?可以怎么說? 6 至 10 歲兒童體重的千克數(shù)一般是“實足年齡 2+7(或 8)”。請你算一算自己的體重,再與你稱出的實際體重比一比。 對最近所學的知識有沒有什么不清楚的, 請?zhí)岢鰜恚覀円黄鸾鉀Q。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稱了水果和蔬菜,還 稱了自己的體重,你有什么收獲? 利用休息日,到菜場去走一走,估計一下 各種蔬菜大約分別是幾千克重? 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的口算( 1) 上課時間 年 月 日 教學目標 : 能用比較合理的方法正確口算和在 100 以內的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能進行一些簡單的估算。 教學重難點 : 能用正確、合理的算法進行口算。 教學準備 : 數(shù)學卡片 教學內容 : 一、引入新課 二、新授 三、練習 1、口算卡片練習 2、奪卡片游戲 3、完成 想做做 4 和 想做做 4 四、布置作業(yè) 出示情景圖。(只出現(xiàn)三種玩具,問 題不出示) ( 1)先引導學生看圖,選擇兩種你喜歡的玩具提一個問題。(學生能提出用加法和減法做的兩個問題) 學生提問后,出示問題,并要求列式解答。 說說是怎樣算的。 ( 2)觀察兩道加法算式,在計算時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兩道減法算式呢? ( 3)小結。你還能求出什么問題。 出示口算卡片,先算出兩個數(shù)的和,再算出兩個數(shù)的差。 ( 1)同桌兩人拿出數(shù)字卡片。(兩位數(shù)) 同時拿出一張,算出這兩個數(shù)的和。誰算得快,卡片歸誰。比比,誰得到的卡片多。 ( 2)同時拿出一張,算出這兩個數(shù)的差。誰算得快,卡片歸誰。比比,誰得到 的卡片多。 直接寫得數(shù)。 比一比,上下兩題有什么聯(lián)系。 完成 5)、 5) 由于這一屆學生二年級學的是人教版教材,已經(jīng)學過這部分內容。所以可以直接要求解答。 由于這部分內容大部分學生都已經(jīng)學過,所以直接解答例題。在練習形式上,力求有趣,有效。 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 上課時間 年 月 日 教學目標: 在練習中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教學重難點 : 綜合運用所學和知識解決相應的問題。 教學準備: 小黑板、幻燈片 教學內容: 一、基本題練習 二、綜合題 1、完成 3) 2、完成 3) 3、完成 6) 4、完成 7) 5、完成 6) 6、完成 7) 三、布置作業(yè) 口算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的算式。 2) 2) 直接填表。 集體訂正。 直接填表。 集體訂正。 看圖理解題意。 ( 1)先討論第一個問題:從熊貓館到老虎館走哪條路最近? 獨立思考后指名交流。 ( 2)再討論第二個問題:小明從猴山到蛇館,小紅從猴山到 孔雀園,誰走的路近? 這個問題分 2 個小問題討論,先思考小明怎樣走近,組織交流;再思考小紅怎樣走近,組織交流。最后,再討論小明和小紅誰走的路近。 讀題,理解題意。 獨立解答。 交流訂正。 看圖理解題意。 先估計一下哪種球最貴,再算一算。 看圖后,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