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語文第2單元《孟子》選讀五人和課時跟蹤檢測新人教版選修《先秦諸子選讀》.docx_第1頁
2020年高中語文第2單元《孟子》選讀五人和課時跟蹤檢測新人教版選修《先秦諸子選讀》.docx_第2頁
2020年高中語文第2單元《孟子》選讀五人和課時跟蹤檢測新人教版選修《先秦諸子選讀》.docx_第3頁
2020年高中語文第2單元《孟子》選讀五人和課時跟蹤檢測新人教版選修《先秦諸子選讀》.docx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五人和課時跟蹤檢測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有誤的一組是()A親戚畔(pn)之吾惛(hn)頒(bn)白者B庠(xing)序之教 商賈(g)衣(y)帛食肉C畜(x)妻子 罔(wng)民盍(h)反其本矣D不贍(shn) 放辟(p)邪侈(ch)解析:B.“衣”應讀為“y”。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委而去之 委:委托B于禽獸又何難焉 難:詰責,計較C吾惛,不能進于是矣 惛:糊涂,不明白D孰能御之 御:抵擋解析:A.委:丟棄,拋棄。答案:A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乃若所憂則有之 乃若:至于B若夫君子所患則亡矣 若夫:至于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以及:和D吾惛,不能進于是矣 于是:比這解析:C.以及:把它推廣到。答案:C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疾”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天下之欲疾其君者 疾:痛恨B因往相田得疾疾:疾病C苦吟疾書疾:寫作D聲非加疾也 疾:強解析:C.疾:快速。答案:C5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A兵革非不堅利也 行軍用兵之道B仁者愛人 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C以御于家邦 汝是大家子D天下之欲疾其君者 嘗問衡天下所疾惡者解析:A.兵器/軍隊;B.愛護/吝惜;C.卿大夫的采地食邑/家族、家庭;D.痛恨。答案:D6下列各句中沒有詞類活用現象的一句是()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B刑于寡妻,至于兄弟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D申之以孝悌之義解析:A項,第一個“老”和第一個“幼”,形容詞用作動詞,“敬重”“愛護”,第二、三個“老”和“幼”,形容詞用作名詞“老人”“孩子”;B項,刑,名詞用作動詞,做楷模;C項,域,名詞用作動詞,限制。答案:D7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君子以仁存心 其待我以橫逆B君子所以異于人者 生于今而志乎古C寡助之至 夫日月之有蝕D皆反求諸己 或取諸懷抱解析:D.都是兼詞,之于。A.以:介詞,相當于“在”/介詞,相當于“用”。B.于:介詞,相當于“和”/介詞,相當于“在”。C.之:動詞,相當于“到”/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答案:D8下列句子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項是()A城非不高也 B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C皆欲赴訴于王 D當立者乃公子扶蘇解析:C.狀語后置句,其他各項均為判斷句。答案:C9下列關于通假字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若夫君子所患則亡矣 亡:通“無”,沒有B其橫逆由是也 由:通“猶”,尚且C刑于寡妻 刑:通“型”,榜樣D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涂:通“途”,道路解析:C.“刑”通“型”,樹立榜樣。答案:C10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A寡助之至,親戚畔之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C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D君子以仁存心解析:A項,古義:內外親屬,包括父母和兄弟。今義: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系或血統(tǒng)關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員。B項,古義:把推廣到。今義:并列連詞,用以連接并列的詞或短語。C項,古義:之后,跟著(接著)。今義:連詞,上文表原因、方法等,下文表結果、目的等。D項,古今義同,居心,用心。答案:D閱讀下面的語段,完成1113題。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1下列加點詞的意義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例句:固若金湯A固國不以山溪之險B江山險固,沃野千里C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D藺相如固止之解析:B項中的“固”與例句中的“固”都是“堅固”之意。A項,使堅固;C項,頑固;D項,堅決。答案:B12下列各句,句式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B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C舜,人也D則君子必自反也解析:D項是賓語前置句,A、B、C三項都是判斷句。答案:D13下列關于選文內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段文字闡明了戰(zhàn)爭的勝敗,主要取決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決于統(tǒng)治者是否“得道”,這樣就高度強調了“人和”的重要性。B孟子從實際戰(zhàn)爭結果和政治道理兩方面來論證觀點,符合人們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規(guī)律。C孟子的論辯采用對比手法,以事實論證與道理論證進行對比,以“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