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的科學家介紹.doc_第1頁
初中物理中的科學家介紹.doc_第2頁
初中物理中的科學家介紹.doc_第3頁
初中物理中的科學家介紹.doc_第4頁
初中物理中的科學家介紹.doc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中物理涉及的科學家及其成就1、 沈括(宋)-地球磁偏角 2、愛因斯坦(德國、瑞士、美籍)-真空中的光速是物體運動的極限速度。3、中國的墨子(墨翟)-小孔成像。4、牛頓(英國)-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慣性定律) 、光的色散。即試驗運用了理想模型,絕對光滑平面。(物體有保持原有運動狀態(tài)的特性,也就是慣性)5、伽利略(意大利)-伽利圖實驗 (證明了運動著的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6、托里拆利(意大利)-首先測定了大氣壓強的值測為1.013105帕。7、阿基米德(古希臘)-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液體豎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公式是:F浮=G排=液gV排。 阿基米德-杠桿原理(當杠桿平衡時: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8、法拉第(英國)-電磁感應現(xiàn)象(磁生電)(1831年)9、歐姆(德國)-歐姆定律(I=U/R)10、焦耳(英國)-焦耳定律(Q=I2Rt)11、電量、電流、電壓、電阻、電功率的單位分別是庫侖、安培、伏特、歐姆、瓦特。12、笛卡爾(法國)-研究了物體不受其他物體的作用,它的運動方向就不會改變。13、力、壓強、功率、功、能、頻率的單位分別是牛頓、帕斯卡、瓦特、焦耳、焦耳、赫茲。14、攝爾修斯(瑞典)-攝氏溫標。15、開爾文(英國)-熱力學溫標。16、攝氏溫度、熱力學溫度、熱量的單位分別是攝氏度、開爾文、焦耳。17、格里克(德國)-完成馬德堡半球?qū)嶒?,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18、奧斯特(丹麥)- 奧斯特實驗,證明了電流的周圍存在磁場(電生磁) 20、安培(法國)-總結(jié)了安培定則:也叫右手螺旋定則,用右手握螺線管,讓四指指向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線管的N級;磁場對電流有力是作用,力的方向跟電流方向和磁場方向有關。21、麥克斯韋(英國)-提出了電磁波理論 22、赫茲(德國)-用實驗證明了電磁波的存在23、伯努利(瑞士)-伯努利原理(液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24、帕斯卡(法國)-帕斯卡原理25、伏打(或譯伏特,意大利)-發(fā)明了電池26、富蘭克林(美國)-證明自然界中只存在兩種電荷。牛頓牛頓(1643(格里歷)年1月4日1727年3月21日)爵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員,英國偉大的物理學家、數(shù)學家、天文學家、自然哲學家,百科全書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學的數(shù)學原理、光學、二項式定理和微積分。他在1687年發(fā)表的論文自然定律里,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個世紀里物理世界的科學觀點,并成為了現(xiàn)代工程學的基礎。他通過論證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與他的引力理論間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體與天體的運動都遵循著相同的自然定律;為太陽中心說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并推動了科學革命。在力學上,牛頓闡明了動量和角動量守恒的原理。在光學上,他發(fā)明了反射望遠鏡,并基于對三棱鏡將白光發(fā)散成可見光譜的觀察,發(fā)展出了顏色理論。他還系統(tǒng)地表述了冷卻定律,并研究了音速。在數(shù)學上,牛頓與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分享了發(fā)展出微積分學的榮譽。他也證明了廣義二項式定理,提出了“牛頓法”以趨近函數(shù)的零點,并為冪級數(shù)的研究做出了貢獻。伽利略 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是16-17世紀的意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伽利略發(fā)明了擺針和溫度計,他在科學上為人類做出過巨大貢獻,是近代實驗科學的奠基人之一。他被譽為“近代力學之父”、“現(xiàn)代科學之父”和“現(xiàn)代科學家的第一人”。他在力學領域進行過著名的比薩斜塔重物自由下落實驗,推翻了亞里士多德關于“物體落下的速度與重量成正比例”的學說(兩個鐵球同時落地),建立了自由落體定律;還發(fā)現(xiàn)物體的慣性定律、擺振動的等時性和拋體運動規(guī)律,并確定了伽利略相對性原理。他是利用望遠鏡觀察天體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重要發(fā)現(xiàn)有: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的四個衛(wèi)星、太陽黑子、銀河由無數(shù)恒星組成,以及金星、水星的盈虧現(xiàn)象等。開爾文 開爾文,為熱力學溫標或稱絕對溫標,是國際單位制中的溫度單位1。由愛爾蘭第一代開爾文男爵(Lord Kelvin) 威廉湯姆森發(fā)明,其命名依發(fā)明者頭銜為Kelvins,符號是K,但不加“”來表示溫度。1927年,第七屆國際計量大會將熱力學溫標作為最基本的溫標。安培安德烈瑪麗安培(Andr-Marie Ampre,1775年1836年),法國化學家,在電磁作用方面的研究成就卓著,對數(shù)學和物理也有貢獻。電流的國際單位安培即以其姓氏命名。1802 年他在布爾讓-布雷斯中央學校任物理學和化學教授;1808年被任命為法國帝國大學總學監(jiān),此后一直擔任此職 ;1814 年被選為帝國學院數(shù)學部成員;1819年主持巴黎大學哲學講座;1824年擔任法蘭西學院實驗物理學教授。奧斯特 奧斯特是一位熱情洋溢重視科研和實驗的教師,他說:“我不喜歡那種沒有實驗的枯燥的講課,所有的科學研究都是從實驗開始的”。因此受到學生歡迎。他還是卓越的講演家和自然科學普及工作者,1824年倡議成立丹麥科學促進協(xié)會,創(chuàng)建了丹麥第一個物理實驗室。1908 年丹麥自然科學促進協(xié)會建立“奧斯特獎章”,以表彰做出重大貢獻的物理學家。奧斯特的功績受到了學術界的公認,為了紀念他,國際上從1934年起命名磁場強度的單位為奧斯特,簡稱“奧”。1937年美國物理教師協(xié)會設立“奧斯特獎章”,獎勵在物理教學上做出貢獻的物理教師。他的重要論文在1920年整理出版,書名是奧斯特科學論文。法拉第 邁克爾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公元1791公元1867)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也是著名的自學成才的科學家。生于薩里郡紐因頓一個貧苦鐵匠家庭,僅上過小學。邁克爾法拉第是英國著名化學家戴維的學生和助手,他的發(fā)現(xiàn)奠定了電磁學的基礎,是麥克思韋的先導。1831年10月17日,法拉第首次發(fā)現(xiàn)電磁感應現(xiàn)象,在電磁學方面做出了偉大貢獻。赫茲 海因里希魯?shù)婪蚝掌潱℉einrich Rudolf Hertz,1857年(丁巳年)2月22日1894年(甲午年)1月1日),德國物理學家,于1888年首先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并對電磁學有很大的貢獻,故頻率的國際單位制單位赫茲以他的名字命名。阿基米德 浮力原理簡述:物體在液體中所獲得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出液體的重量,即:(式中為物體所受浮力,為物體排開液體所受重力)。該式變形可得(式中為被排開液體密度,為當?shù)刂亓铀俣?,為排開液體體積)關于浮力原理的發(fā)現(xiàn),有這樣一個故事:相傳敘拉古赫農(nóng)王讓工匠替他做了一頂純金的王冠。但是在做好后,國王疑心工匠做的金冠并非純金,但這頂金冠確與當初交給金匠的純金一樣重。工匠到底有沒有私吞黃金呢?國王想檢驗金冠是否為純金,但又不能破壞王冠,這個問題不僅難倒了國王,也使諸大臣們面面相覷。經(jīng)一大臣建議,國王請來阿基米德檢驗。最初,阿基米德也是冥思苦想而卻無計可施。后來有一天,他在家洗澡,當他坐進澡盆里時,看到水往外溢,同時感到身體被輕輕托起。他突然悟到可以用測定固體在水中排水量的辦法,來確定金冠的比重。他興奮地跳出澡盆,連衣服都顧不得穿上就跑了出去,大聲喊著“尤里卡!尤里卡!”(Eureka,意思是“找到了”。希臘文:)他經(jīng)過了進一步的實驗以后,便來到了王宮,他把王冠和同等重量的純金放在盛滿水的兩個盆里,比較兩盆溢出來的水,發(fā)現(xiàn)放王冠的盆里溢出來的水比另一盆多。這就說明王冠的體積比相同重量的純金的體積大,密度不相同,所以證明了王冠里摻進了其他金屬。這次試驗的意義遠遠大過查出金匠欺騙國王,阿基米德從中發(fā)現(xiàn)了浮力定律(阿基米德原理):物體在液體中所獲得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出液體的重量。一直到現(xiàn)代,人們還在利用這個原理計算物體比重和測定船舶載重量(即廣為人知的排水量法)等。帕斯卡 布萊士帕斯卡(Blaise Pascal ,16231662)是法國數(shù)學家、物理學家、哲學家、散文家。他自幼聰穎,12歲始學幾何,即通讀歐幾里得(Euclid)的幾何原本(Elements)并掌握了它。16歲時發(fā)現(xiàn)著名的帕斯卡六邊形定理:內(nèi)接于一個二次曲線的六邊形的三雙對邊的交點共線。17歲時寫成圓錐曲線論(1640),是研究德札爾格(Girard Desargues)射影幾何工作心得的論文,包括上述定理。這些工作是自希臘阿波羅尼奧斯(Apollonius of Perga)以來圓錐曲線論的最大進步。1642年他設計并制作了一臺能自動進位的加減法計算裝置,被稱為是世界上第一臺數(shù)字計算器,為以后的計算機設計提供了基本原理。1654年他開始研究幾個方面的數(shù)學問題,在無窮小分析上深入探討了不可分原理,得出求不同曲線所圍面積和重心的一般方法,并以積分學的原理解決了擺線問題,于1658年完成論擺線。他的論文手稿對萊布尼茨(Gottfried Leibniz)建立微積分學有很大啟發(fā)。在研究二項式系數(shù)性質(zhì)時,寫成算術三角形向巴黎科學院提交,后收入他的全集,并于1665年發(fā)表。其中給出的二項式系數(shù)展開后人稱為“帕斯卡三角形”,實際它已在約1100年由中國的賈憲所知。在與費馬(Pierre Fermat)的通信中討論賭金分配問題,對早期概率論的發(fā)展頗有影響。他還制作了水銀氣壓計(1646),寫了液體平衡、空氣的重量和密度等方向的論文(16511654)。自1655年隱居修道院,寫下思想錄(1658)等經(jīng)典著作。托里拆利埃萬杰利斯塔托里拆利(Evangelista Torricelli,16081647)意大利物理學家、數(shù)學家。1608年10月15日出生于貴族家庭,幼年時表現(xiàn)出數(shù)學才能,20歲時到羅馬在伽利略早年的學生B.卡斯提利指導下學習數(shù)學,畢業(yè)后成為他的秘書。1641年寫了第一篇論文論自由墜落物體的運動,發(fā)展了伽利略關于運動的想法。經(jīng)卡斯提利推薦做了伽利略的助手,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