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學_方俊明_特殊教育的產生和發(fā)展.ppt.ppt_第1頁
特殊教育學_方俊明_特殊教育的產生和發(fā)展.ppt.ppt_第2頁
特殊教育學_方俊明_特殊教育的產生和發(fā)展.ppt.ppt_第3頁
特殊教育學_方俊明_特殊教育的產生和發(fā)展.ppt.ppt_第4頁
特殊教育學_方俊明_特殊教育的產生和發(fā)展.ppt.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特殊教育的產生和發(fā)展 第一節(jié)國外特殊教育的產生和發(fā)展第二節(jié)我國特殊教育的產生和發(fā)展第三節(jié)世界特殊教育發(fā)展的特點與趨勢 參考資料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納教育指南 全納教育共享手冊 陳云英等譯 華夏出版社 2004張福娟等主編 特殊教育史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0 第一節(jié)國外特殊教育的產生和發(fā)展 一 西歐特殊教育的興起從人類發(fā)展的歷史來看 普通教育已有幾千年的歷史 但特殊教育的發(fā)展僅僅是近200余年的事情 特殊教育發(fā)展起步很晚 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主要是受到了社會生產力發(fā)展和社會觀念轉變的雙重限制 特殊教育起源于歐洲 決不是偶然的 一方面 當時歐洲的生產力水平在世界上占有領先地位 另一方面 文藝復興運動之后 歐洲盛行人道主義 一些富有同情心的教師 醫(yī)生 牧師在開創(chuàng)歐洲特殊教育方面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1760年 法國人萊佩 charlesmicheldei ep e1712一1789 在巴黎創(chuàng)辦了第一所聾校 公開招收聾啞學生 為世界特殊教育的發(fā)展揭開了序幕 1784年 法國人霍維 valentinha y1745 1822 在巴黎建立了第一所盲校 該校采用了凸字觸摸盲文教學法來進行教學 1834年 這種凸字教學法經過布萊爾 louisbraille1809 1852 的改進 成為點字觸摸文字 從而大大地推動了盲教育的發(fā)展 智障兒童的教育起源于1799年法國阿維龍 aveyron 山區(qū)發(fā)現了一名11歲的野孩維克多 victor 精神病醫(yī)生伊塔德 jeanmarcgasparditard 1775 1838 采用個別化的方法對維克多進行了系統(tǒng)的訓練 專門的訓練目標 1 激發(fā)對社會生活的興趣 2 喚醒對周圍環(huán)境刺激的敏感性 3 擴大其思想范圍 如教他學習游戲 文化等 4 引導其學習說話 5 教他使用符號系統(tǒng)進行溝通 如圖片 文字等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 維克多能夠說出少量詞匯 直立行走 用碗碟和餐具吃飯 與人溝通等等 二 北美特殊教育的發(fā)展 一 美國特殊教育的興起和發(fā)展1 促進美國特殊教育興起的主要因素18世紀末19世紀初大量移民蜂擁進入美國 這些移民大多來自于不同的民族 而且文化素質普遍較差 影響了民族間的相互了解和融合 阻礙了美國社會的快速發(fā)展 由于許多特殊教育專家先后移民或學成歸來 為美國帶來了歐洲特殊教育的先進經驗 其中包括特殊教育機構的基本模式 特殊教育所需的設備以及最佳教學方法等 使美國的特殊教育在歐洲已有的教育成就基礎上迅速發(fā)展起來了 2 美國特殊教育的發(fā)展加勞德特 thomashopkinsgallaudet 1787 1869 在法國學習了聾教育的方法 當他返回美國時 同行的還有一位來自法國的聾人教師克拉克 laurentclerc 1785 1869 1817年 加勞德特和克拉克共同建立了美國第一所聾校 現美國聾校 americanschoolforthedeaf 這也是美國第一所特殊教育學校 在該校的教學中 加勞德特和克拉克采用法國的手語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1829年 豪威 samuelgridleyhowe 1801 1876 建立了美國的第一所盲校 現帕金斯盲校 perkinsschoolfortheblind 隨后 美國寄宿制盲校有了快速的發(fā)展 帕金斯盲校建立之初 只招收全盲學生 后來逐漸開始招收有殘余視力的學生 寄宿制盲校的模式一直延續(xù)到二十世紀初 1913年 在波士頓出現了第一個為有殘余視力的學生開辦的特殊班 美國的智力障礙兒童教育開始于1839年 當時的主要目的是為帕金斯盲校的那些伴有智力障礙的盲童進行教育訓練 1948年 韋伯 herreybackuswilbur 1820 1883 在馬薩諸塞州的barre開辦了第一所為智障兒童單設的特殊教育學校 隨后美國各州陸續(xù)開辦了智力障礙兒童與成人的教育訓練機構 二 加拿大特殊教育的發(fā)展1846年 當時的教育大臣e 賴森博士 dr eertonryerson 考察了歐洲的教育 回國后便草擬了 公立學校教育法 該法案就涉及如何發(fā)展加拿大特殊教育的問題 加拿大的特殊教育的發(fā)展過程也是從創(chuàng)辦聾啞學校 盲校起步的 逐步擴展到對弱智兒童 病弱兒童 天才兒童和問題兒童的教育 第二節(jié)我國特殊教育的產生和發(fā)展 一 古代中國特殊教育的起源 一 中國古代的殘疾人教育 二 中國古代社會的超常兒童教育 三 古代特殊教育的思想基礎 大同社會 的理想主義 仁者愛人 的倫理觀 強不執(zhí)弱 富不辱貧 的道德觀以及 積善成德 與 輪回報應 的宗教觀等不同的倫理道德觀奠定了古代中國特殊教育的思想基礎 二 舊中國特殊教育的興起1870年 威廉 穆瑞 williammurray 受蘇格蘭圣經公會的派遣來到中國 隨后駐留北京 1874年 穆瑞借用長老會在北京甘雨胡同的房舍 創(chuàng)辦了 瞽叟通文館 現北京市盲人學校 1887年 美國基督教長老會的傳教士查理 米爾斯 charlesrogersmills 夫婦在山東登州 今蓬萊縣 創(chuàng)建了中國第一所聾啞學校 啟喑學館 現煙臺市聾啞中心學校 經費由美國基督教長老會提供 1916年 實業(yè)家張謇在江蘇南通創(chuàng)辦了南通盲啞學校 現南通市聾啞學校和南通市盲童學校 這是中國人自辦的最早的特殊學校之一 三 新中國特殊教育的發(fā)展1946年 全國僅有盲聾啞學校42所 在校人數不到2 000人 2005年全國共有特殊教育學校1593所 在校殘疾兒童36 44萬人 四 港臺特殊教育發(fā)展的概況 第三節(jié)世界特殊教育發(fā)展的特點與趨勢 一 特殊教育觀念的變化特殊教育起源于歐洲 盛行在美洲 與18世紀高漲的社會生產力和人道主義精神有密切關系 由于歐洲的人道主義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 所以最早創(chuàng)辦特殊學校的多是一些富有同情心的牧師 醫(yī)生和教師 但是 二十世紀80年代以來 一些經濟發(fā)達國家特殊教育的迅速發(fā)展主要是受人本主義和教育民主化思想的影響 二 特殊教育范圍的擴大世界各國的特殊教育都是從發(fā)展盲 聾 啞教育起步 然后逐漸發(fā)展到弱智教育和其他特殊兒童的教育 三 政府的直接干預和特殊教育立法許多國家特殊教育的興起都是發(fā)自于民間 但政府的干預和宏觀調控對促進特殊教育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政府的直接干預和宏觀調控主要表現在一系列教育法規(guī) 特殊教育法案的制定與不斷修訂 四 特殊教育的一體化80年代以來 世界特殊教育明顯地向三個一體化的方向發(fā)展 一是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的一體化 二是學校教育 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的一體化 三是醫(yī)療康復 教育訓練與社會就業(yè)的一體化 一 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的一體化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的一體化 或特殊教育的普通化思想最早是在60年代起源于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 到70年代以后 在美國和加拿大得到廣泛的傳播 其基本的含義主張讓每一個特殊兒童 尤其是身心障礙兒童盡可能回歸到主流社會生活 學習和工作 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一體化的思想經歷了 反標簽化運動 殘疾人權利運動 回歸主流運動 三個發(fā)展階段 目前 已成為許多國家特殊教育立法的主導思想之一和發(fā)展特殊教育的指導思想 1 反標簽化運動有些教育界人士認為 只要給某一兒童貼上 特殊兒童 的標簽 他就可能產生自卑感或優(yōu)越感 產生自卑感的兒童覺得自己是低人一等的沒有價值的人 是家庭 學校和社會的包袱 產生優(yōu)越感的兒童則認為自己得天獨厚 有超人的天賦和智力 覺得高人一等 為了避免給兒童帶來 標簽意識 曾在北美掀起過一場反標簽化運動 2 殘疾人的權利運動20世紀90年代末 在北美和歐洲成立了一些殘疾人自己的組織 這些組織號召殘疾人團結起來 為爭取自身的正當權益而奮斗 他們要求社會給以適當的醫(yī)療保健與服務 要求享受獨立的生活權 平等的教育權和適當的工作權 同時 也提出了發(fā)展殘疾人文化的問題 3 回歸主流運動回歸主流是與特殊教育普通化相呼應的一種教育思想 所謂回歸主流就是盡量將殘疾兒童放回到普通學校 普通班接受教育 使他們更好地適應正常的生活 目前 回歸主流 已成為教育界人所共識的概念 到目前為止 回歸主流是世界特殊教育發(fā)展的主流和方向 但各國由于基礎文明的水平不同 實行情況也不一樣 尤其是涉及一些很具體的教育 教學問題時 如影響上課紀律 教學質量 增加辦學經費等一系列具體的現實問題時 看法也不一致 如何正確理解和實行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的一體化 還需要進一步地探討 全納性教育是在 回歸主流 基礎上的又一更高層次的特殊教育新概念 從 特殊教育 到 全納性教育 特殊教育的對象也在不斷地發(fā)生著變化 二 學校教育 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的一體化特殊教育是一個涉及學校 家庭和社會的系統(tǒng)工程 學校教育 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一體化是80年代以來世界特殊教育發(fā)展的特點之一 它充分地體現出特殊教育中的早期教育原則和協同教育原則 三 醫(yī)療養(yǎng)護 教育訓練 勞動就業(yè)的一體化把醫(yī)療養(yǎng)護 教育訓練 勞動就業(yè)三者密切地結合起來 保持殘疾兒童的身心健康 使他們掌握一定的知識 具備從事某一適合他們身心特點的職業(yè)能力 成為一個殘而不廢的能為社會作出一定貢獻的公民 五 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給殘疾人提供的幫助現代科學的發(fā)展給特殊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