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桿拉拔安全措施.doc_第1頁
錨桿拉拔安全措施.doc_第2頁
錨桿拉拔安全措施.doc_第3頁
錨桿拉拔安全措施.doc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六采區(qū)運輸大巷錨桿、錨索支護拉拔試驗安全技術措施根據(jù)綜放工作面過空巷及下部近距離巷道穩(wěn)定控制技術控制技術,需在六采區(qū)運輸大巷進行錨桿、錨索支護前進行錨桿(索)拉拔試驗,為保證試驗工作安全順利進行,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一、試驗目的:目的是檢測煤巖體的可錨性、錨固劑黏結強度和錨固效果,評價應用錨桿支護的可行性。二、試驗位置及數(shù)量:試驗位置:距ZF302工作面切眼外1015米處;試驗數(shù)量:頂錨桿6根(兩組); 幫錨桿3根; 錨索3根。三、錨桿(索)安裝要求:1、打錨桿(索)眼前,先按設計要求進行定位、標記,同時在鉆桿做出標記,以保證打眼深度。2、鉆眼時,先開水閥。開鉆時,輕按鉆機馬達手把,當眼位固定并鉆進20-30mm時,方可正常鉆進。鉆眼過程中,鉆機必須保持平穩(wěn),嚴禁前后左右搖擺。打眼時,不得來回拉動鉆桿,以免孔徑擴大。同時必須嚴格控制眼深(眼孔深度誤差不得超過20mm)。3、錨桿眼打好后,取下鉆桿,將K2335錨固劑1卷、Z2370錨固劑1卷依次放入孔內,用錨桿將錨固劑推入眼底。安裝錨桿時,當錨桿外露0.3米時開始攪拌,邊攪拌邊推進,攪拌時間為40-60S,停止攪拌后保持推力1min,取下攪拌機具,安裝錨桿10min后,安裝托盤,用氣動扳手擰緊螺母。4、錨索眼打好后,取下鉆桿,將K2335錨固劑1卷、Z2370錨固劑2卷依次放入孔內,用錨索將錨固劑推入眼底。安裝錨索時,當錨索外露1.0米時,快速啟動鉆機,最終錨索外露0.20.3米,保持鉆機平穩(wěn)攪拌30秒后停止,再保持推力1min,取下鉆機,安裝錨索30min后,開始上托盤和鎖具,用錨索張拉儀進行漲拉承載,保證漲拉達到設計預緊力100KN(20MPa)要求即可。人員嚴禁站在漲拉千斤頂下方45錐體范圍內。5、外露長度:錨桿不小于30mm,不超過50mm,錨索不小于200mm,不超過300 mm。6、孔深要求:錨桿孔深2100mm,錨索孔深6000mm。四、錨桿(索)拉拔試驗要求:1、拉拔試驗儀器型號:錨桿采用:LDZ-200型錨桿拉力計,額定拉力210KN;換算系數(shù)1Mpa=4.0KN。錨索采用:LMSZ-150型錨索拉力計,額定張拉力270KN;換算系數(shù)1Mpa=5.0KN。2、拉拔試驗要求:1錨桿安裝1小時后,錨索安裝1小時后方可進行試驗;2安裝錨桿(索)拉拔計前應卸掉螺母和托盤;3錨桿(索)拉拔計在試驗過程中必須固定牢靠;4拉拔錨桿(索)時,拉拔裝置下方及兩側5米范圍內嚴禁站人;5錨桿(索)尾直徑一旦出現(xiàn)頸縮時,應及時卸載;6錨桿(索)錨固力拉拔試驗后,應及時重新擰緊螺母。如果錨桿(索)失效,應及時補打錨桿(索)。五、安全技術措施:1、所有上崗人員必須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持證上崗作業(yè),做到不安全,不生產。2、所有上崗人員必須經培訓、對本措施認真學習并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3、使用鉆機前,詳細檢查風壓、水壓是否正常,檢查風、水管接頭是否牢固,并上好潤滑油。4、安裝錨桿(索)前,必須用高壓風(水)吹(洗)錨桿(索)孔,高壓風(水)開啟時,管口前方嚴禁站人,更不得將管口對準人員。5、安裝錨桿(索)前,要首先檢查錨桿(索)孔的方向、位置、深度是否符合要求,如若發(fā)現(xiàn)不符合要求時,不得在該孔安裝錨桿(索),應重新補打。6、安裝錨固劑前,應檢查所使用的樹脂錨固劑型號及有效期,并觀察其顏色及觸摸感柔軟程度,如發(fā)現(xiàn)硬塊、破裂、變質、過期等現(xiàn)象時,嚴禁使用。7、張拉錨索時要兩人協(xié)作,張拉油缸應與錨索保持在同一軸線上操作人員要避開張拉缸軸線方向,以保證安全。8、托盤(金屬網(wǎng)片)和組合構件要與砌拱全部嚴密緊貼,不得點接觸或線接觸,尾部螺母必須擰緊,使用力矩扳手進行檢查。9、試驗時要有中國礦大人員參與,試驗完畢后進行簽字確認。10、各工種人員嚴格按煤礦工種操作規(guī)程、風動錨桿鉆機操作規(guī)程和本措施執(zhí)行,未述部分嚴格按煤礦安全規(guī)程為準執(zhí)行。生產技術科2010年10月8日六采區(qū)運輸大巷錨桿、錨索支護拉拔試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