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圖識讀與鋼筋翻樣_ppt課件_第1頁
建筑施工圖識讀與鋼筋翻樣_ppt課件_第2頁
建筑施工圖識讀與鋼筋翻樣_ppt課件_第3頁
建筑施工圖識讀與鋼筋翻樣_ppt課件_第4頁
建筑施工圖識讀與鋼筋翻樣_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一節(jié)建筑施工圖的有關(guān)名稱簡介 在工程制圖中 應根據(jù)圖紙的內(nèi)容 選用不同的線形和不同粗細的圖線 圖線的寬度設為b 宜從下列線寬系列中選取 2 0 1 4 1 0 0 7 0 5 0 35 每張圖紙 應根據(jù)復雜程度與比例大小 先選定基本線寬b 再選用表1 1 1中相應的線寬組 一 圖線 1 表1 1 1線寬組 2 注意 1 需要微縮的圖紙 不宜采用0 18 及更細的線寬 2 同一張紙內(nèi) 相同比例的各圖 應選用相同的線寬組 3 同一張圖紙內(nèi)各不同線寬中的細線 可統(tǒng)一采用較細的線寬組的線條 4 土建圖紙中的圖形線形除折斷線和波浪線外一般有粗 中 細三種不同的線寬 3 表1 1 2圖線的種類及用途 4 表1 1 3圖框線 標題欄線的寬度 如 圖紙的圖框和標題欄線可采用表1 1 3的線寬 5 繪制圖線應注意以下幾點 1 相互平行的圖線 其間隙不宜小于其中的粗線寬度 且不宜小于0 7 2 虛線 單點長畫線或雙點長畫線的線段長度和間隔 宜各自相等 3 單點長畫線或雙點長畫線 當在較小圖形中繪制有困難時 可用實線代替 4 單點長畫線或雙點長畫線的兩端不應是點 5 點畫線與點畫線交接或點畫線與其他圖線交接時 應是線段交接 6 虛線與虛線交接或虛線與其他圖線交接時 應是線段交接 虛線為實線的延長線時 不得與實線連接 7 圖線不得與文字 數(shù)字或符號重疊 混淆 不可避免時 應首先保證文字等的清晰 6 二 字體 標點符號應清晰正確 文字 數(shù)字或符號筆畫清晰 字體端正 排列整齊 文字的字高度應從如下系列中選用 3 5 5 7 10 14 20 圖紙及說明中的漢字 宜采用長仿宋體 寬度與高度的關(guān)系應符合表1 1 4的規(guī)定 大標題 圖冊封面 地形圖的漢字應易于辨認 7 表1 1 4長仿宋體字高寬關(guān)系 單位 mm 注 漢字的簡化字書寫必須符合國務院公布的 漢字簡化方案 和有關(guān)規(guī)定 8 三 比例 9 三 比例 圖1 1 1比例的注寫 10 四 符號 一 剖切符號的規(guī)定 1 剖視的剖切符號應由剖切位置線及投射方向線組成 均應以粗實線繪制 剖切位置線的長度 宜為6 10 投射方向線應垂直于剖切位置線 長度應短于剖切位置線 宜為4 6 圖1 1 2 繪制時 剖視的剖切符號不應與其他圖線相接觸 1 剖視的剖切符號規(guī)定 11 四 符號 一 剖切符號的規(guī)定 2 剖視剖切符號的編號 宜采用阿拉伯數(shù)字 按順序由左至右 由下至上連續(xù)編排 并應注寫在剖視方向線的端部 3 需要轉(zhuǎn)折的剖切位置線 應在轉(zhuǎn)角的外側(cè)加注與該符號相同的編號 4 建 構(gòu) 筑物剖面圖的剖切符號宜注在 0 000m標高的平面圖上 1 剖視的剖切符號規(guī)定 12 一 剖切符號的規(guī)定2 斷面的剖切符號規(guī)定 1 斷面的剖切符號應只用剖切位置線表示 并應以粗實線繪制 長度宜為6 10 2 斷面剖切符號的編號宜采用阿拉伯數(shù)字 按順序連續(xù)編排 并應注寫在剖切位置線的一側(cè) 編號所在的一側(cè)應為該斷面的剖視方向 圖1 1 3 3 剖面圖或斷面圖 如與被剖切圖紙不在同一張圖內(nèi) 可在剖切位置線的另一側(cè)注明其所在圖紙的編號 也可以在圖上集中說明 四 符號 13 二 索引符號與詳圖符號 圖1 1 2剖視的剖切符號 圖1 1 3斷面剖切符號 四 符號 14 二 索引符號與詳圖符號 1 圖紙中的某一局部或構(gòu)件 如需另見詳圖 應以索引符號索引 圖1 1 4 索引符號應按下列規(guī)定編寫 1 索引出的詳圖如與被索引的圖在一張紙內(nèi) 圖1 1 4 2 索引出的詳圖如與被索引圖不在一張紙內(nèi) 圖1 1 4 數(shù)字較多時 可加文字標注 四 符號 15 二 索引符號與詳圖符號 a b c d 4 7 5 27 4 03ZG003 圖1 1 4索引符號 四 符號 16 二 索引符號與詳圖符號 索引符號如用于索引剖視詳圖 應在被剖切的部位繪制剖切位置線 并以直線引出索引符號 引出線所在的一側(cè)應為投射方向 索引符號的編寫同前述剖切符號第1條的規(guī)定 圖1 1 5 四 符號 17 3 1 4 03ZG002 3 25 7 a b c d 圖1 1 5用于索引剖切詳圖的索引符號 二 索引符號與詳圖符號 四 符號 18 二 索引符號與詳圖符號 四 符號 零件 鋼筋 桿件 設備等的編號應用阿拉伯數(shù)字按順序編寫 圖1 1 6 詳圖的位置及編號 應按下列規(guī)定編號 1 詳圖與被索引的圖同在一張圖紙內(nèi)時 圖1 1 7 2 詳圖與被索引的圖不在同一張圖紙內(nèi) 圖1 1 8 19 4 圖1 1 6零件 鋼筋等編號 圖1 1 7與被索引圖紙同在一張圖紙內(nèi)的詳圖符號 圖1 1 8與被索引圖紙不在一張圖紙內(nèi)的詳圖符號 4 9 8 二 索引符號與詳圖符號 四 符號 20 三 引出線 1 引出線應用細實線繪制 宜采用水平方向的直線 或與水平方向成30 45 60 90 的直線 或經(jīng)上述角度再折為水平線 文字說明宜注寫在水平的上方 圖1 1 9 也可注寫在水平線的端部 圖1 1 9 索引詳圖的引出線 應與水平直徑線連接 圖1 1 9 圖1 1 9引出線 文字說明 文字說明 a b c 四 符號 21 2 同時引出幾個相同部分的引出線 宜互相平行 圖1 1 10 也可畫成集中于一放射線 圖1 1 10 圖1 1 10共同引出線 文字說明 文字說明 四 符號 三 引出線 22 3 多層構(gòu)造或多層管道共用引出線 圖1 1 11 文字說明 文字說明 圖1 1 11多層構(gòu)造引出線 三 引出線 四 符號 23 四 其他符號 1 對稱符號對稱符號由對稱線和兩端的兩隊平行線組成 圖1 1 12 2 連接符號連接符號應以折斷線表示需連接的部位 圖1 1 12 3 指北針通常在首層建筑平面圖上 為了表示該建筑物的朝向 一般都繪有指北針 其形狀如圖1 1 12所示 用 字表示 北 4 風玫瑰圖在建筑總平面圖上 一般常用風玫瑰圖表示該地區(qū)常年的風向頻率 圖1 1 12 四 符號 24 四 其他符號 四 符號 A A A A N 連接符號 A A連接符號 指北針 風玫瑰圖 圖1 1 12 對稱符號 25 第二節(jié)定位軸線與尺寸標注 定位軸線是表示各類工業(yè)與民用建筑的主要承重構(gòu)件或墻體位置及其標志尺寸的基線 也是建筑工地中施工放線的依據(jù) 在圖紙上 定位軸線應用細實線繪制 一般應編號 并把它注寫在軸線端部的圓內(nèi) 圓也應用細實線繪制 直徑應為8 10 其圓心應在定位軸線的延長線或延長線的折線上 一 定位軸線 26 一 定位軸線 平面圖上 定位軸線的編號宜標注在圖紙的下方和左側(cè) 橫向編號應用阿拉伯數(shù)字 從左至右順序編寫 豎向編號應用大寫拉丁字母 從下至上順序編寫 圖1 1 13 B A 1 2 3 4 5 圖1 1 13 27 一 定位軸線 附加軸線的編號應以分數(shù)形式表示 并應按下列規(guī)定編寫 1 兩根軸線之間的附加軸線 應以分母表示前一根軸線的編號 分子則表示附加軸線的編號 編號宜用阿拉伯數(shù)字編寫 如 1 2表示2號軸線之附加的第一根軸 1 表示 號軸線之后面附加的第一根軸線 2 1號軸線或 號軸線之前的附加軸線的分母應以01或0 分別表示 如 1 01表示1號軸線之前附加的第一根軸線 3 0A表示 號軸線之前附加的第三根軸線 28 當一個詳圖適用于幾根定位軸線時 應同時注明各有關(guān)軸線的編號 圖1 1 14 而通用詳圖中的定位軸線 應只畫圓 不注寫其軸線編號 1 1 4 1 1 4 3 6 18 用于2根軸線時 用于3根3根以上軸線時 用于3根以上連續(xù)編號軸線時 圖1 1 14詳圖的軸線編號 一 定位軸線 29 一 定位軸線 對于圓形平面圖中定位軸線的編號 從外向內(nèi)順序編寫 圖1 1 15 對于折線形平面圖中定位軸線的編號 可按圖1 1 16的形式編寫 圖1 1 15圓形平面定位軸線的編號 圖1 1 16折線形平面定位軸線的編號 1 2 3 5 4 C B A 1 2 3 4 5 6 7 B A 30 二 尺寸標注 1 尺寸界線 尺寸線及尺寸起止符號 建筑施工圖上的尺寸 應包括尺寸界線 尺寸線及尺寸起止符號和尺寸數(shù)字 圖1 1 17 建筑施工圖上的尺寸線應用細實線繪制 應與被注長度平行 圖紙本身的任何圖線均不得用作尺寸線 尺寸起止符號一般應用中粗斜短線繪制 其傾斜方向應與尺寸界線成順時針45 角 長度宜為2 3 半徑 直徑 角度與弧長的尺寸起止符號 宜用箭頭表示 圖1 1 18 31 尺寸起止符號 尺寸數(shù)字 尺寸界限 尺寸線 4500 15 4b 圖1 1 17尺寸的組成 圖1 1 18箭頭尺寸起止符號 二 尺寸標注 32 2 尺寸數(shù)字 700 4500 800 120 120 120 120 1500 200 圖1 1 19尺寸數(shù)字的注寫位置 二 尺寸標注 建筑施工圖上的尺寸 應以尺寸數(shù)字為準 其尺寸單位除標高及總平面圖以 為單位外 其他必須以 為單位 圖1 1 19 33 建筑施工圖上的尺寸宜標注在圖紙輪廓以外 不宜與圖線 文字和符號相交 互相平行的尺寸線 即 三道尺寸 應從被注寫的圖紙輪廓線由近向遠整齊排列 較小尺寸應離輪廓線較近 較大尺寸應離輪廓線較遠 圖紙輪廓線以外的尺寸界線 距圖紙最外輪廓之間的距離 不宜小于10 平行排列的尺寸線的間距 宜為7 10 并應保持一致 總尺寸的尺寸界線 應靠近所指部位 中間的分尺寸的尺寸界線可稍短 但其長度應相等 圖1 1 20 3 尺寸的排列與布置 34 二 尺寸標注 3 尺寸的排列與布置 圖1 1 20尺寸排列與布置 35 二 尺寸標注 3 尺寸的排列與布置 當?shù)乳L尺寸連續(xù)排列時 可采用 等長尺寸 個數(shù) 總長的形式標注 如踏步采用300 7 2100的形式標注 如圖1 1 21所示 兩個構(gòu)配件 如果個別尺寸數(shù)字不同 可在同一圖樣中將其中一個構(gòu)配件的不同尺寸數(shù)字注寫在括號內(nèi) 該構(gòu)配件的名稱編號也寫在相應的括號內(nèi) 如圖1 1 22所示 36 300 7 2100 2500 3000 3050 3550 300 250 圖1 1 21等長尺寸連續(xù)排列的標注 圖1 1 22同一圖樣不同尺寸的標注 二 尺寸標注 3 尺寸的排列與布置 37 二 尺寸標注 4 半徑 直徑 球的尺寸標注 建筑施工圖上的尺寸線 應一端從圓心開始 另一端畫箭頭指向圓弧 各種表示方法如圖1 1 圖1 1 7所示 標注球的半徑尺寸時 應在尺寸數(shù)字前加注符號 標注球的直徑尺寸時 應在尺寸數(shù)字前加注符號 圖1 1 半徑標注方法 38 圖1 1 小圓弧半徑的標注方法 圖1 1 大圓弧半徑的標注方法 圖1 1 圓直徑的標注方法 圖1 1 小圓直徑的標注方法 二 尺寸標注 39 5 角度 弧長 弦長的標注 建筑圖紙的角度的尺寸線 應以圓弧表示 標注圓弧的弧長時 見圖1 1 標注圓弧的弦長時 見圖1 1 圖1 1 27角度標注方法圖1 1 28弧長標注方法圖1 1 29弦長標注方法 二 尺寸標注 40 6 薄板厚度 正方形 坡度 非圓曲線等尺寸標注 在薄板面標注板厚尺寸時 應在厚度數(shù)字前加厚度符號 圖1 1 a 標注正方形的尺寸 可用 邊長 邊長 的形式 也可在邊長數(shù)字前加正方形符號 圖1 1 0b 標注坡度時 應加注坡度符號 圖1 1 圖1 1 30薄板厚度與正方形尺寸標注 二 尺寸標注 圖1 1 31坡度標注方法 41 7 標高 建筑施工中 標高符號應以直角等腰三角形表示 按圖1 1 所示形式用細實線繪制 如標注位置不夠 也可按圖1 1 所示形式繪制 標高符號的具體畫法如圖1 1 所示 圖1 1 32標高符號 二 尺寸標注 42 二 尺寸標注 建筑總平面圖的室外地坪標高符號宜用涂黑的三角形表示 見圖1 1 圖1 1 標高的數(shù)字應以 為單位 注寫到小數(shù)點以后第三位 在總平面圖中 可注寫到小數(shù)點以后第二位 零點標高應注寫 0 000 正數(shù)標高不注 負數(shù)標高應注 例如4 500 0 950等 7 標高 43 圖1 1 33總平面室外地坪標高符號 7 標高 二 尺寸標注 圖1 1 35同一位置注寫多個標高數(shù)字 圖1 1 34標高的指向 44 第三節(jié)常用建筑圖例簡介 一 有關(guān)常用建筑材料圖例說明 常用建筑材料的畫法 對其尺度 國標 GB 未作具體規(guī)定 使用時應根據(jù)圖紙大小而定 并應注意以下事項 1 圖例線應間隔均勻 疏密適度 做到圖例正確 表示清楚 2 不同品種的同類材料使用同一圖例時 應在圖上附加必要的說明 3 兩個相同的圖例相接時 圖例線宜錯開或使傾斜方向相反 圖1 1 4 兩個相鄰的涂黑圖例 如混凝土構(gòu)件 金屬件 間 應留有空隙 其寬度不得小于0 7 圖1 1 45 一 有關(guān)常用建筑材料圖例說明 第三節(jié)常用建筑圖例簡介 1 1 36相同的圖例相接時的畫法 圖1 1 37相鄰的涂黑圖例的畫法 46 第三節(jié)常用建筑圖例簡介 下列情況可以不加圖例 但應加文字說明 1 一張圖紙內(nèi)的圖只用一種圖例時 2 圖形較小無法畫出建筑材料圖例時 當需畫出的建筑材料圖例面積過大時 可在斷面輪廓線內(nèi) 沿輪廓線作局部表示 圖1 1 8 圖1 1 38局部表示圖例 一 有關(guān)常用建筑材料圖例說明 47 一 有關(guān)常用建筑材料圖例說明 第三節(jié)常用建筑圖例簡介 當常用建筑材料圖例中未包括選用的建筑材料時 可自編圖例 但不得與常用建筑材料圖例重復 繪制時 應在適當位置畫出該材料圖例 并加以說明 注意 48 二 常用建筑材料圖例 第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