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圖的應用.doc_第1頁
地形圖的應用.doc_第2頁
地形圖的應用.doc_第3頁
地形圖的應用.doc_第4頁
地形圖的應用.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九章地形圖的應用教學目的:學會地形圖的一般應用。 教學重點:1.地形圖應用的基本知識2.面積量算。教學難點:地形圖的分幅與編號。教學資料:測量學教材、教學課件教學方法:講授法、講解法、演示法講授新課:第九章地形圖的應用第一節(jié) 地形圖的分幅與編號為了便于測繪和拼接、貯存和保管以及檢索和使用系列地形圖,需將各種比例尺地形圖統(tǒng)一分幅和編號。地形圖分幅方法分為兩類,一類是按經(jīng)緯線分幅的梯形分幅法(又稱為國際分幅),另一類是按坐標格網(wǎng)分幅的矩形分幅法。前者用于國家基本圖的分幅,后者則用于城市或工程建設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分幅。一、 梯形分幅和編號梯形分幅編號法有兩種形式,一種是1990年以前地形圖分幅編號標準產(chǎn)生的,稱為舊分幅與編號;另一種是1990年以后新的國家地形圖分幅編號標準所產(chǎn)生的,稱為新分幅與編號。(一) 國際分幅法:1國際1:100萬比例尺地形圖的分幅與編號全球1:100萬的地形圖實行統(tǒng)一的分幅與編號。即,將整個地球表面自180子午線由西向東起算,經(jīng)差每隔6劃分縱行,全球共60縱行,用阿拉伯數(shù)字160表示。又從赤道起,分別向南、向北按緯差4劃分成22橫列,以大寫拉丁字母A、B、V表示。任一幅1:100萬比例尺地形圖的大小就是由緯差4的兩緯線和經(jīng)差6的兩經(jīng)線所圍成的面積,每一幅圖的編號由其所在的“橫列 縱行”的代號組成。例如,某處的經(jīng)度為1143018、緯度為381608,則其所在圖幅之編號為J-50,如圖8-1所示。為了說明該圖幅位于北半球還是南半球,應在編號前附加一個N(北)或S(南)字母,由于我國國土均位于北半球,故N字母從略。國際1:100萬圖的分幅與編號是其余各種比例尺圖梯形分幅的基礎。21:50萬、1:20萬、1:10萬比例尺圖的分幅與編號直接在1:100萬圖的基礎上,按表8-1中規(guī)定的相應緯差和經(jīng)差劃分。每幅1:100萬圖劃分為4幅1:50萬圖,以A、B、C、D表示。如某地在1:50萬圖的編號為J-50-C,如圖8-2所示。每幅1:100萬圖又可劃分為36幅1:20萬圖,分別用1、2、36表示。如某地所在1:20萬圖的編號為J-50-13,如圖8-2所示。每幅1:100萬圖還可劃分為144幅1:10萬圖,分別以1、2、3、144表示。如某地所在1:10萬圖的編號為J-50-62,如圖8-3所示。表8-1 按梯形分幅的各種比例尺圖的劃分及編號比例尺圖幅大小分幅代號某地的圖號經(jīng)差 緯差1:100萬1:50萬1:20萬1:10萬1:5萬1:2.5萬1:1萬1:50001:20006313015730345152.5 37.542402010523011525橫行A、B、CV縱列1、2、3、60A、B、C、D1、2、3、361、2、3144A、B、C、D1、2、3、4(1)、(2)、(3)、(64)a、b、c、d1、2、3、9J-50J-50-CJ-50-15J-50-92J-50-92-AJ-50-92-A-2J-50-92-(3)J-50-92-(3)-dJ-50-92-(3)-d-231:5萬、1:2.5萬、1:1萬比例尺圖的分幅與編號直接在1:10萬圖的基礎上進行。其劃分的經(jīng)差和緯差也列入表8-1中。每幅1:10萬圖可劃分為4幅1:5萬圖,在1:10萬圖的圖號后邊加上各自的代號A、B、C、D。如某處所在1:5萬圖的編號為J-50-62-A,如圖8-4所示。每幅1:5萬圖四等分,得1:2.5萬圖,分別用1、2、3、4編號,如某地在1:2.5萬的圖幅為J-50-62-1,如圖8-4所示。每幅1:10萬圖按經(jīng)、緯差8等分,成為64幅1:1萬圖,以(1)、(2)、(64)編號,如某地在1:1萬圖幅為J-50-62-(9),如圖8-5所示。41:5000比例尺圖的分幅與編號每幅1:1萬圖分成4幅1:5000的圖,并在1:1萬圖的圖號后寫各自代號a、b、c、d作為編號。如某地在1:5000梯形分幅圖號為J-50-62-(9)-c,如圖8-6所示。 各種比例尺地形圖圖幅編號計算公式(1)1:100萬 n100=/4+1,m100=/6+31,適用于0180的經(jīng)度范圍。(2)1:50萬 50=3-22(/4)+2(/6)(3)1:20萬 20=31-66(/4)+6(/6)(4)1:10 萬 10=133-1212(/4)+12(/6)(5)1:5萬 5=3-22(3)+2(2)(6)1:2.5萬 2.5=3-22(6)+2(4)(7)1:1萬 1=57-88(3)+8(2)(8)1:5千 0.5=3-22(24)+2(16)(9)1:2千 0.2=7-33(48)+3(32)式中 、以度表示的某點的經(jīng)、緯度;i某一比例尺地形圖分幅的序號;( )表示只取小數(shù)部分,如(7.82)=0.82; 表示只取整數(shù)部分,如6.95=6。下圖是在1:100萬圖幅的基礎上劃分的其它比例尺的圖幅與編號方法,具體劃分情況如圖8-7所示。(二) 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的分幅與編號方法我國1992年12月發(fā)布了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新的分幅與編號GB/T13989-92的國家標準,自1993年3月起實施。新測和更新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均須按照此標準進行分幅和編號。新的分幅編號對照以前有以下特點:.1:5000地形圖列入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系列,使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增至8種。.分幅雖仍以1:100萬地形圖為基礎,經(jīng)緯差也沒有改變,但劃分的方法不同,即全部以1:100萬地形圖為基礎加密劃分而成;此外,過去的列(緯)、行(經(jīng))現(xiàn)在改稱行、列。.編號仍以1:100萬地形圖編號為基礎,后接比例尺的代碼,再接相應比例尺圖幅的行(緯)、列(經(jīng))所對應的代碼。因此,所有1:50001:50萬地形圖的圖號均由五個元素10位代碼組成。編碼系列統(tǒng)一為一個根部,編碼長度相同,計算機處理和識別十分方便。1.分幅1:100萬的地形圖的分幅按照國際1:100萬地形圖分幅的標準進行,其他比例尺以1:100萬為基礎分幅,1幅1:100萬的地形圖分成其他比例尺的地形圖的情況如表8-2表8-2 1:100萬的地形圖分成其他比例尺的地形圖的情況比例尺1:100萬1:50萬1:25萬1:10萬1:5萬1:2.5萬1:1萬1:5000圖幅數(shù)經(jīng)差緯差11164224324416130112121443010242457615104848230473059696921634523019219236864152.5115編號.1:100萬地形圖的編號。與國際分幅編號一致,只是行和列的稱謂相反,1:100萬地形圖的圖號是由該圖所在的行號(字符碼)和列號(數(shù)字碼)組合而成,中間不再加連字符。如北京所在1:100萬地形圖的圖號為J50。1:50萬1:5000比例尺地形圖的編號均由五個元素(五節(jié))10位代碼構成,即1:100萬地形圖的行號(第一節(jié)字符碼1位),列號(第二節(jié)數(shù)字碼2位),比例尺代碼(第三節(jié)字符1位),該圖幅的行號(第四節(jié)數(shù)字碼3位),列號(第五節(jié)數(shù)字碼3位),共10位。如表8-3所示。表8-3 10位代碼的構成字符碼1位數(shù)字碼2位字符碼1位數(shù)字碼3位數(shù)字碼3位英文字符緯行代碼2位阿拉伯數(shù)字經(jīng)列代碼英文字符比例尺代碼3位阿拉伯數(shù)字行代碼3位阿拉伯數(shù)列代碼手工計算方法如下: 據(jù)公式 (8-1)可計算出第一節(jié)字符碼和第二節(jié)數(shù)字碼,由此可算得相應1:100萬圖幅左上角的起算緯度根和起算經(jīng)度根:起算緯度 根= 行序號4起算經(jīng)度 根=(列序號 31)6 (8-2)按比例尺選擇第三節(jié)比例尺的代碼(表8-4),而后根據(jù)比例尺查得與比例尺相應圖幅的緯差0和經(jīng)差0。表8-4 各種比例尺的比例尺代碼及圖幅所含的緯差和經(jīng)差比例尺1:50萬1:25萬1:10萬1:5萬1:2.5萬1:1萬1:5000比例尺代碼BCDEFGH計算與比例尺相應的第四節(jié)行代碼,計算方法: 行代碼=整商 +1 (不足三位向前補零) (8-3)計算與比例尺相應的第五節(jié)列代碼,計算方法: 列代碼= 整商 +1 (不足三位向前補零) (8-4)二、矩形分幅與編號1.分幅方法矩形分幅適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圖,1:500、1:1000、1:2000、1:5000比例尺地形圖圖幅一般為50cm50cm或40cm50cm,以縱橫坐標的整千米或整百米數(shù)的坐標格網(wǎng)作為圖幅的分界線,稱為矩形或正方形分幅,以50cm50cm圖幅最常用。正方形分幅是以1:5000比例尺圖為基礎,取其圖幅西南角x坐標和y坐標以千米為單位的數(shù)字,中間用連字符連接作為它的編號。例如,某圖西南角的坐標x=3510.0kn,y=25.0km,則其編號為:3510.0-25.0。1:5000比例尺圖四等分便得四幅1:2000比例尺圖;編號是在1:5000比例尺圖的圖號后用連字符加各自的代號、,如3510.0-25.0-。依此類推,1:2000比例尺圖四等分便得四幅1:1000比例尺圖;1:1000比例尺圖的編號是在1:2000比例尺圖的圖號后用連字符附加各自的代號、,如3510.0-25.0-。1:1000比例尺圖再四等分便得四幅1:500比例尺圖;1:500比例尺圖的編號是在1:1000比例尺圖的圖號后用連字符附加各自的代號、,如3510.0-25.0-。矩形圖幅的編號,也是取其圖幅西南角x坐標和y坐標(以千米為單位),中間用連字符連接作為它的編號。編號時,1:5000地形圖,坐標取至1km;1:2000、1:1000地形圖坐標取至0.1km;1:500地形圖,坐標取至0.01km。表8-5 正方形及矩形分幅的圖廓規(guī)格比例尺矩形分幅正方形分幅圖幅大小(cmcm)實地面積(km)圖幅大小(cmcm)實地面積(km2)一幅1:5000圖所含幅數(shù)1:50001:20001:10001:500504050405040504050.80.20.054040505050505050410.250.0625141664三、獨立地區(qū)測圖的特殊編號以上是正方形與矩形分幅,都是按規(guī)范全國統(tǒng)一編號的,大型工程項目的測圖也力求與國家或城市的分幅、編號方法一致。但有些獨立地區(qū)的測圖,或者由于與國家或城市控制網(wǎng)沒有關系;或者由于工程本身保密的需要;或者小面積測圖;也可以采用其他特殊的編號方法。矩形圖幅的編號有兩種按坐標編號第一種情況:當測區(qū)與國家控制網(wǎng)聯(lián)測時,圖幅編號為圖幅所在投影帶中央經(jīng)線的經(jīng)度 x西南角(km)- y西南角(km)如某1:2000地形圖的編號為“112- 3108.0-38656.0”,表示圖幅所在投影帶中央經(jīng)線的經(jīng)度為112,圖幅西南角的坐標為x=3108km,y=38656km(38為投影帶帶號)。第二種情況:當測區(qū)采用獨立坐標系時,圖幅編號為:測區(qū)坐標起算點的坐標(x,y)- 圖幅西南角縱坐標-圖幅西南角橫坐標,坐標以公里或百米為單位。如某圖幅編號“30,30-16-18”,表示測區(qū)起算點坐標為x=30km、y=30km,圖幅西南角坐標為x=16km、y=18km。按數(shù)字順序編號8-8按數(shù)字順序編號小面積獨立測區(qū)的圖幅編號,可采用數(shù)字順序進行編號。如圖8-8所示,虛線表示測區(qū)范圍,數(shù)字表示圖幅編號,排列順序一般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矩形分幅的地形圖編號應以方便管理和使用為目的,可以不必強求統(tǒng)一。第二節(jié) 地形圖應用的基本知識一、在地形圖上確定點位坐標在地形圖上進行規(guī)劃設計時,往往需要從圖上量算一些設計點的坐標??衫玫匦螆D上的坐標格網(wǎng)來進行量算。如圖8-9所示,欲求出圖中A點的平面直角坐標,先從圖中找出A點所在千米格網(wǎng)西南角的坐標為:xa=3342km,ya=19 236km,(前兩位數(shù)19為高斯投影帶帶號)。過A點作平行于X軸和Y軸的兩條直線gh和ef,然后用尺子量得ag和ae的圖上長度為:ag=15mm,ae=11mm;再按比例尺(1:2.5萬)求得ag和ae的實地距離為0.375km和0.275km。則A點的坐標為:xA = xa+xaA = 3342+0.375 = 3342.375km yA = ya+yaA = 19 236+0.275 = 19 236.275km為了校核和消減圖紙伸縮誤差的影響,量取ag和ae的同時還應量取gb和ed,所量長度應滿足下式: (8-5)式中:為方格邊長。當ag+gb時,A點坐標應按下式計算: (8-6)式中:M為地形圖比例尺分母。用相同方法,可以求出圖上B點坐標xB、yB和圖上任一點的平面直角坐標。有時因工作需要,需求圖上某一點的地理坐標(經(jīng)度、緯度),則可通過分度帶及圖廓點的經(jīng)緯度注記數(shù)求得。根據(jù)內圖廓間注記的地理坐標(經(jīng)緯度)也可圖解出任一點的經(jīng)緯度。二、在地形圖上量算線段長度(一)在地形圖上量取直線長度1已知A、B兩點的坐標,根據(jù)下式即可求得A、B兩點間的距離DAB。 DAB = = (8-7)或 DAB = = = = (8-8) 2若精度不高,則可用比例尺直接在圖上量取。(二)在地形圖上量取曲線長度在地形圖應用中,經(jīng)常要量算道路、河流、境界線、地類界等不規(guī)則曲線的長度,最簡便的方法是取一細線,使之與圖上曲線吻合,記出始末兩點標記,然后拉直細線,量其長度并乘以比例尺分母,即得相應實地曲線長度。也可使用曲線計在圖上直接量取。當齒輪在曲線上滾動時,指針便跟隨轉動,到曲線終點時只需在盤面上讀取相應比例尺的數(shù)值即為曲線的實地長度。需要提高精度時,可往返幾次測量,并取其平均值。三、在地形圖上量算某直線的坐標方位角如圖8-10 設A點坐標為(XA、YA),B點坐標為(XB、YB),則直線AB的坐標方位角AB可用下式計算:AB = = (8-9)象限由、的正負號或圖上確定。 若精度要求不高,可過A點作軸的平行線(或延長BA與坐標縱線交叉),用量角器直接量取直線AB的方位角。此法精度低于計算法。有的地形圖附有三北方向圖,則可推算出AB直線的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坐標方位角、真方位角、磁方位角三者利用三北方向圖給出的子午線收斂角、磁偏角可以相互推算求得。四、在地形圖上求算某點的高程PQ利用地形圖上的等高線,可以求出圖上任意一點的高程。如所求點恰好在等高線上,則該點的高程就等于等高線的高程。如所求點不在等高線上,則在相鄰等高線的高程之間用比例內插法求得其高程。如圖8-11所示欲求A點高程,則可通過作大致與兩等高線垂直的直線PQ,量出PQ=18mm,AP=5mm。該地形圖的等高距為2m,設A點對高程較高的一條等高線的高差為h,則h:2=AP:PQh=2APPQ=2518=0.56 mA點高程HA=(66-0.56)m=65.4 m考慮到地形圖上等高線自身的高程精度,A點的高程可根據(jù)內插法原理用目估法求得。五、在地形圖上按一定方向繪制斷面圖要了解和判斷圖8-12中所示AB方向的地面起伏、坡度陡緩以及該方向內的通視情況,必須繪出AB方向的斷面圖。要繪制AB方向的斷面圖,首先要確定直線AB與等高線交點1、2、3、B的高程及各交點至起點A的水平距離,再根據(jù)點的高程和水平距離,按一定比例尺繪制成斷面圖。繪制方法如下:繪制直角坐標系以橫坐標軸表示水平距離,其比例尺與地形圖比例尺相同(也可以不相同);縱坐標軸表示高程,為了更突出地顯示地面的起伏形態(tài),其比例尺一般是水平距離比例尺的1020倍。在縱軸上注明高程,其起始值選擇要適當,使斷面圖位置適中。1 確定斷面點首先用兩腳規(guī)(或直尺)在地形圖上分別量取A1、12、12B的距離;在橫坐標軸上,以A為起點,量出長度A1、12、12B,以定出A、1、2、B點,通過這些點,作垂線與相應高程的交點即為斷面點。最后,根據(jù)地形圖,將各斷面點用光滑曲線連接起來,即為方向線AB的斷面圖,如圖8-12所示。第三節(jié) 面積量算一、圖解法在各種工程建設中,往往需要測定某一地區(qū)或某一圖形的面積。例如,進行森林調查規(guī)劃時,需要計算小班、林班、抽樣調查總體以至林場、林業(yè)局的面積;農(nóng)田水利建設中需要計算水庫匯水面積、灌溉面積和改土平地面積;工業(yè)建設中需要計算廠區(qū)面積;園林規(guī)劃設計和工程建設中,也經(jīng)常需要計算某一范圍的面積。測量上所指的面積是實地面積的水平投影,實地傾斜面積與其水平面積含有下列的函數(shù)關系,即A=Scos如圖8-13所示。計算面積的方法很多,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方法。(一)、幾何圖形法該方法適用于由折線連接成的閉合多邊形。把圖形分解成若干個三角形或矩形、梯形等簡單幾何圖形,如圖8-14所示,分別量取計算面積所需的元素,計算其面積,將所有面積相加得整個圖形的圖上面積,再乘以比例尺分母的平方即得到其實地面積。 其關系式如: A=AM2 (8-10) 式中:A為實地面積; A為地形圖上面積; M為地形圖比例尺分母。 例如在1:500比例尺圖中,某多邊形圖分成若干簡單幾何圖形后,算得它們面積總和為400平方厘米,則該多邊形相應的實地面積為A=400cm25002=10000m2由于計算面積的一切數(shù)據(jù),都 是用圖解法取自圖上,因受圖解精度的限制,用此法測定面積的相對誤差大約為1/100。(二)網(wǎng)點板法和方格法1.網(wǎng)點板法利用網(wǎng)點板計算面積稱為網(wǎng)點法。網(wǎng)點板是在透明模片上?。ɑ虼蹋┯虚g隔為2mm、4mm或其他規(guī)格的方格網(wǎng)點或方格網(wǎng),計算面積時,把它隨機覆蓋在要量測的圖形上,如圖8-15 所示。查數(shù)圖形內網(wǎng)點數(shù),再加上位于圖形邊界上網(wǎng)點數(shù)的一半(兩點折數(shù)一點)得總點數(shù),則總面積為: A= (8-11)式中d為以mm為單位的網(wǎng)點間距,M為測圖比例尺分母值,n為總網(wǎng)點數(shù)。例如:在圖8-15中,位于圖形內的網(wǎng)點數(shù)為41,位于圖形邊界上的共10點,折算一半為5點,網(wǎng)點間距為4mm,測圖比例尺為1:2.5萬,試求所測圖形面積。解:A=(425000)/(1000)46m2=460000m為了提高量測面積的精度,應任意移動網(wǎng)點板,對同一圖形需測23次,并取各次點數(shù)的平均值作為最后結果。2.透明方格紙法把印有(或畫上)間隔為2mm(或4mm或其他規(guī)格)的透明方格網(wǎng)蓋在要測量面積的圖形上,如圖8-16所示,位于圖形內的完整格數(shù)為40,不完整格數(shù)為28,已知方格的規(guī)格為2mm,繪圖比例尺為1:5000,求該圖形的面積。解: n = 40 + 28/2 = 54 A= m 3.平行線法(積距法) 在膠片或透明紙上,按間隔2mm、4mm或其他規(guī)格畫上一些相互平行的直線,如圖8-17所示,使用時,將透明模片放在圖形上,使圖形邊緣上的A、B兩點分別位于模片任意兩平行線中間,整個圖形被平行線分成許多等高的梯形和兩個三角形(圖中虛線圖形),梯形或三角形的高就是兩平行線的間距。圖中虛線為三角形的底或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圖中實線長度li為三角形或梯形的中線長度,因此圖形面積為 A=l1h+l2h+lih 即 A=(l1+l2+li)h (8-12)計算上式時應注意長度單位的統(tǒng)一,實際長度與圖上長度的統(tǒng)一。為了減少量取li的工作量,通常我們用一長直紙條,依次把l1、l2、li長度左右相接地劃在紙條上,這樣在紙條上就可直接量出l1+l2+li的總長度,故平行線法也稱積距法。二、解析法解析法是根據(jù)圖形邊界線轉折點的坐標來計算圖形面積的大小。圖形邊界線轉折點的坐標可以在地形圖上通過坐標格網(wǎng)來量測,而有的圖形邊界線轉折點的坐標是在外業(yè)實測的,可直接計算。如圖8-18所示。圖上土地邊界1、2、3、4各點坐標已知,其面積為梯形1221加梯形2332減去梯形1441與梯形4334的面積,即 A=1/2(x1+x2)(y2-y1)+(x2+x3)(y3-y2)-(x1+x4)(y4-y1)-(x3+x4)(y3-y4)解開括號,歸并同類項,得A=1/2x1(y2-y4)+x2(y3-y1)+x3(y4-y2)+x4(y1-y3)或 A=1/2y1(x4-x2)+ y2 (x1-x3) + y3 (x2-x4) + y4 (x3-x1)推廣至n邊形A= (8-13)或 A= (8-14)使用以上兩式時,應注意兩項括號內坐標的下標,當出現(xiàn)0或(n+1)時,要分別以n或1代之。上面兩式計算結果,可供比較檢核。用解析法計算面積,手工計算較繁,但其精度高(不受繪圖誤差和某些人為誤差的影響),且通過編程在計算機上計算也非??欤瑸榻窈蟮陌l(fā)展方向。三、求積儀法隨著電子理論和技術的發(fā)展,目前世界上出現(xiàn)了多種型號量測面積的電子求積儀。圖8-19為日本測機舍生產(chǎn)的KP-90N型電子數(shù)字求積儀,它集中采用了先進的測量機械和電子裝置,能快速精確地量測任何形狀的面積,其量測值能用數(shù)字直接顯示出來,還能進行累加測量、平均值測量、面積單位的換算、比例尺設定等?,F(xiàn)將其主要部件及其用法介紹如下。(一) KP-90N型求積儀1KP-90N型求積儀的構造該求積儀的構造如圖8-19所示。 動極軸 交流轉換器插座 跟蹤臂 跟蹤放大鏡 顯示窗 功能鍵 ON 電源鍵(開) OFF 電源鍵(關) . 小數(shù)點鍵 0 9 數(shù)字鍵 START 起動鍵 HOLD 固定鍵 EMO 存儲鍵 AVER 平均鍵 SCALE 比例尺鍵11 R-S 比例尺確定鍵12 C/AC 清除或全清除鍵 UNIT-1 單位鍵1每按鍵一次,能以米制、英制、日制順序來選擇單位制。13米制英制日制米制 UNIT-2:單位鍵2每按鍵,能在同一單位制內選擇單位。也能進行脈沖計數(shù),但此時不顯示單位符號。千米2(k)米2()厘米2(cm)脈沖計數(shù)(P/C)千米2(k)各功能鍵顯示的符號在顯示屏上的位置如圖8- 20 所示。 動極 電池 編碼器 積分車2電源本儀器可用D/C(電池式直流電)和A/C(交流電)兩種電源。直流電源:安裝在主機底部的鎳鎘式蓄電池,一般能連續(xù)使用30小時。在電源將耗盡時,則顯示出“Batt-E”符號,此時,需用專用交流轉換器進行充電(約能進行1000次以上的充電)。充電時應關上主機電源,即按下OFF鍵。充電時間約15小時。交流電源(220V):利用專用交流轉換器(為附件),能直接使用220V交流電源。自動斷電功能:測量后,若忘記關上電源,經(jīng)過3分鐘后,電源自動切斷。測定數(shù)據(jù)長時間固定:機器在測量中,若因事必須暫停作業(yè)時,則按下HOLD(固定)鍵,三分鐘后,電源自動切斷;在返回工作時,順次按下ON鍵、HOLD鍵后,固定狀態(tài)被解除,能繼續(xù)進行下面的測量。(二)KP-90N型電子求積儀的使用方法1 準備工作將圖紙固定在平整的圖板上,把跟蹤放大鏡放在圖的中央,并使動極軸與跟蹤臂約成90。然后用跟蹤放大鏡沿圖形輪廓線試繞行23周,以檢查是否能平滑地移動。如果在轉動中出現(xiàn)困難,可調整動極位置,以期平滑移動。2 打開電源按下ON鍵,顯示屏上顯示0。3 設定面積單位按UNIT(單位)鍵,定出面積單位(可選用米制、日制和英制三種)。應該注意,即使已設定了面積單位,但繞測后所顯示的數(shù)據(jù)仍是脈沖數(shù),只有當按下AVER(決斷)鍵后,顯示數(shù)值才是面積。4 設定比例尺多數(shù)圖幅只用一種比例尺,但在工程測量中有些圖幅卻包括水平和垂直兩種比例尺,因此,設定時也有所不同。 設定比例尺為1:M利用數(shù)字鍵定出M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