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診療規(guī)范.docx_第1頁
眼科診療規(guī)范.docx_第2頁
眼科診療規(guī)范.docx_第3頁
眼科診療規(guī)范.docx_第4頁
眼科診療規(guī)范.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眼瞼病第一節(jié)眼瞼皮膚病一、眼瞼濕疹(一)定義及分型有急性和慢性兩種。局部皮膚涂抹滴眼液、眼膏或其他不能耐受的刺激性物質時,常呈急性濕疹,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溢淚、慢性淚囊炎、卡他性結膜炎等則可引起慢性濕疹。(二)診斷1病變部位癢感明顯。2急性者初起時,瞼皮膚腫脹充血,繼而出現(xiàn)皰疹、糜爛、結痂。如有繼發(fā)感染,則可形成膿皰、潰瘍。慢性者,局部皮膚肥厚、粗糙及色素沉著。少數(shù)可并發(fā)結膜炎和角膜浸潤。血液中常有嗜酸粒細胞增多。(三)治療停用有關藥物,去除致病因素。局部糜爛、滲液時,采用3硼酸溶液濕敷。局部丘疹而無滲出時,可外用爐甘石洗劑,已干燥的病變可外用氧化鋅糊劑或四環(huán)素可的松眼膏。全身口服抗過敏藥物

2、,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撲爾敏)、去氯羥嗪(克敏嗪),靜脈推注葡萄糖酸鈣。重癥患者可加用口服皮質類固醇藥物,并作對癥處理。二、眼瞼帶狀皰疹(herpes zoster palpebral dermatitis)(一)定義 帶狀皰疹病毒侵犯三叉神經的半月神經節(jié)或其第一、第二支,在其分布區(qū)域發(fā)生伴有炎性的成簇皰疹。各年齡及性別組均可出現(xiàn),但多見于老人及體弱者。(二)診斷起病前常先有發(fā)熱、疲倦、全身不適、神經痛、畏光、流淚等前驅癥狀。3天后,三叉神經分布區(qū)出現(xiàn)皮膚腫脹、潮紅、群集性皰疹。水皰可變干結痂,痂皮脫落后常留下瘢痕及色素沉著。病變區(qū)域可留有長期的感覺消失或異常。皮損局限于神經支配區(qū)域,不超過

3、鼻部中線為眼瞼帶狀皰疹的最大特征。有時同側眼的角膜與虹膜也可同時累及。繼發(fā)感染者,相應部位淋巴結腫大。(三)治療發(fā)病初期局部可涂1甲紫(龍膽紫)液或氧化鋅糊劑。也可用010.2碘苷(皰疹凈)液濕敷或3阿昔洛韋眼膏涂布。適當休息,給予鎮(zhèn)靜、止痛劑,以及維生素B1、B2。重癥患者,為增強抵抗力,可用丙種球蛋白及轉移因子。預防繼發(fā)感染,必要時全身使用抗生素。出現(xiàn)角膜炎、虹膜炎等并發(fā)癥時,局部應用抗病毒藥和散瞳藥等。三、單純皰疹病毒性瞼皮炎(herpes simplex of the eyelid)(一)定義單純皰疹病毒性瞼皮炎由單純皰疹病毒所引起。這種病毒通常存在于人體內,當身體發(fā)燒或抵抗力降低時,

4、便趨活躍。因發(fā)燒性疾病常??梢砸饐渭儼捳畎l(fā)生,故又名熱性皰疹。(二)診斷病變多發(fā)生于下瞼部位,并與三叉神經眶下支分布范圍符合。初發(fā)時瞼部出現(xiàn)簇狀半透明小泡組成的皰疹;約在1周內干涸,以后結痂脫落,不留下痕跡。但可復發(fā)。發(fā)病時有刺癢與燒灼感。如發(fā)生在近瞼緣部位,亦有可能蔓延到角膜。病變基底刮片,常證實有多核巨細胞。(三)治療1涂1煌綠酒精后涂氧化鋅糊劑或抗生素軟膏,以加速干燥結痂過程。2病變蔓延至角膜,見單純性角膜皰疹的治療。四、眼瞼丹毒(erysipelas)(一)定義丹毒是由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所致的皮膚和皮下組織的急件炎癥。面部丹毒常易累及眼瞼,上下眼瞼均可發(fā)病,并向周圍組織蔓延。(二)診斷

5、其典型癥狀為皮膚局部充血(鮮紅色)、隆起、質硬,表面光滑,病變邊緣與正常皮膚之間分界清楚,周圍有小皰疹包圍,這是臨床診斷的重要特征。眼險常高度水腫,不能睜開,患部劇烈疼痛和壓痛。耳前和頜下淋巴結常腫大,全身伴有高熱。在病變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深部組織硬結化,應視為瞼膿腫的前驅癥狀。瞼部丹毒除可由面部蔓延而來以外,還可因瞼外傷或濕疹繼發(fā)性感染所致。抵抗力較強的患者,病變可于幾天之內自行消退,但大多數(shù)情況,不經徹底治療則病變可遷延數(shù)周之久愈后無免疫力,遇到寒冷或創(chuàng)傷時,在原發(fā)灶上易復發(fā)。多次復發(fā)的結果慢慢會變成瞼象皮病。至于所謂壞疽性丹毒是一種較嚴重的丹毒感染,一般都原發(fā)于眼瞼部。這種丹毒可在幾小時或幾

6、天之內引起眼瞼深部組織壞死,表面覆蓋一層黑色硬痂皮,幾周后脫落。瞼部丹毒可通過面部靜脈或淋巴組織向眶內或顱內蔓延擴散,造成嚴重后果。有的病例由于眼球和眼眶組織的破壞,而導致視神經炎和視神經萎縮,以致失明。(三)治療1局部紫外線照射,同時肌肉或靜脈給大劑量青雷素。2臥床休息。第二節(jié)瞼緣炎一、鱗屑性瞼緣炎(squamousblepharitis)(一)定義 在理化因素刺激、全身抵抗力降低、睡眠不足、營養(yǎng)不良、屈光不正等誘因下,眼瞼腺體分泌過多,合并輕度感染時可引起瞼緣炎。(二) 診斷1瞼緣局部刺癢,或無明顯癥狀。2瞼緣可充血、腫脹,并有點狀皮脂溢出,睫毛根部附有鱗屑。皮脂與鱗屑?;旌铣牲S色蠟狀分泌

7、物,干后結痂。除去痂皮后,可見瞼緣潮紅,但無潰瘍。睫毛易脫落,但可再生。炎癥長期不愈,可導致瞼緣肥厚、變鈍、淚小點外翻,從而發(fā)生溢淚、慢性眼瞼濕疹等并發(fā)癥。(三)治療去除病因及各種誘因。用生理鹽水或3重碳酸鈉溶液輕輕擦去痂皮,然后用2黃氧化汞(黃降汞)眼膏或四環(huán)素可的松眼膏涂擦、按摩瞼緣,每日3次。痊愈后須繼續(xù)用藥2周以上,以免復發(fā)。二、潰瘍性瞼緣炎(ulcerativeblepharitis)(一)定義 發(fā)病誘因與鱗屑性瞼緣炎基本相同。葡萄球菌常為本病致病菌。多見于患有全身慢性病及貧血的兒童。(二) 診斷 1癥狀較鱗屑性瞼緣炎更嚴重。 2皮脂分泌更多,瞼緣皮膚、睫毛根部有膿皰及黃色痂皮,睫毛

8、粘集成束。除去痂皮后,露出睫毛根端及出血性潰瘍面。睫毛毛囊炎性破壞及瞼緣瘢痕性收縮,可引起禿睫或睫毛亂生,甚至倒睫。炎癥長期不愈,可導致瞼緣肥厚、變形、溢淚、下瞼皮膚濕疹或下瞼外翻。(三)治療 用生理鹽水或3溫硼酸溶液每日清洗瞼緣,除去痂皮,并拔去患有毛囊炎的睫毛,然后涂用2黃氧化汞或抗生素眼膏。本病比較頑固難治。因此,治療務求徹底,切不可任意中斷,必要時可考慮應用自身疫苗或葡萄球菌類毒素療法。三、眥部瞼緣炎(angularblepharitis)(一) 定義眥部瞼緣炎由摩阿(UoraxAxenfeld)雙桿菌引起;缺乏核黃素者好發(fā)本病。體質衰弱、貧血、結核等慢性病常為其誘因。(二)診斷瞼緣及

9、附近皮膚輕度充血、糜爛,雙眼外眥部多見。常合并眥角性結膜炎。(三)治療05硫酸鋅滴眼液對本癥有效,每日46次。臨睡前涂用2黃氧化汞或抗生素眼膏??诜它S素。第三節(jié)瞼腺病一、 瞼 腺 炎(hordeolum)(一)定義及分類系眼瞼腺體及睫毛毛囊的急性化膿性炎癥。多見于兒童及年輕人。根據(jù)發(fā)病部位不同,可分為外麥粒腫和內麥粒腫兩種?;撔约毦?以葡萄球菌多見)感染,引起睫毛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膿性炎癥,稱外麥粒腫;而引起瞼板腺急性化膿性炎癥的,則稱內麥粒腫。(二)診斷 1外麥粒腫瞼緣部紅、腫、熱、痛,觸痛明顯。近外眥部者常伴有顳側球結膜水腫。數(shù)日后,睫毛根部出現(xiàn)黃膿點,潰破排膿后痊愈。炎癥嚴重者

10、,常伴同側耳前淋巴結腫大、壓痛,或可伴有畏寒、發(fā)熱等全身癥狀。2. 內麥粒腫眼瞼紅腫較輕,但疼痛較甚。眼瞼紅、腫、熱、痛,瞼結膜面局限充血、腫脹,23日后其中心可見黃膿點。自行穿破,膿液排出后痊愈。(三)治療膿腫形成前,應局部熱敷,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及眼膏。反復發(fā)作及伴有全身反應者,可口服抗生素類藥物。膿腫成熟時需切開排膿。應注意對外麥粒腫,其皮膚切口方向應與瞼緣平行;對內麥粒腫,則其瞼結膜面切口方向須與瞼緣垂直。切忌擠壓排膿,以免細菌隨血流進人海綿竇引起膿性栓塞而危及生命。二、瞼板腺囊腫(chalazion)(一)定義 是瞼板腺排出管阻塞、腺內分泌物滯留,刺激管壁引起的瞼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腫。(

11、二)診斷1. 多偶然發(fā)現(xiàn),一般無顯著癥狀。囊腫較大時,可有沉重不適感,部分則有異物感。 2單發(fā)或多發(fā),上瞼尤多。眼瞼皮下可捫及圓形、邊界清楚、與皮膚不粘連的腫塊,無壓痛。相應的瞼結膜充血,呈紫紅或紫藍色。如有繼發(fā)感染,則其表現(xiàn)類似瞼腺炎。反復發(fā)作的老年患者,應警惕瞼板腺癌和橫紋肌肉瘤之可能。(三)治療囊腫小者,可不予處理,任其自行吸收或消散。也可局部熱敷?;蛴?黃氧化汞眼膏涂布并按摩,以促進囊腫吸收。囊腫大者,需手術刮除,瞼結膜面的切口方向須與瞼緣垂直。三、瞼板腺阻塞(一)病因瞼緣炎、慢性結膜炎或其他原因造成瞼板腺排泄管阻塞,分泌物積存日久而鈣化。(二)診斷 1患者可有干癢感,有時有異物感。

12、2透過瞼結膜可見點狀及線條狀黃白色凝聚物,日久形成小結石。(三)治療病因治療的同時可局部應用抗生素眼膏,并按摩。小結石突出于瞼結膜面時,可在1丁卡因表面麻醉后,用尖銳小刀或注射針頭剔除。第四節(jié)眼瞼與睫毛位置異常一、倒睫(trichiasis)(一)定義為睫毛倒向眼球的不正常狀態(tài)。毛囊周圍瘢痕收縮,以及各種原因引起的瞼內翻(如瞼緣炎、瞼腺炎、眼瞼外傷等)均能造成倒睫。多見于沙眼。(二)臨床表現(xiàn) 患者可有異物感、疼痛、畏光、流淚等不適感覺。多表現(xiàn)為眼瞼痙攣,局部結膜充血,角膜淺層混濁,新生血管形成,甚至出現(xiàn)角膜潰瘍。(三)治療首先予以病因治療。倒睫少時,可用睫毛鑷拔除,或行倒睫電解術,徹底破壞毛囊

13、,以免再生。倒睫多時,則需手術矯治。二、瞼內翻(entropion)(一)定義及分類瞼緣向眼球方向內卷,睫毛部分或全部倒向眼球的反常狀態(tài)。按病因分類,可有以下幾種: 1痙攣性瞼內翻系眼輪匝肌痙攣性收縮所致。好發(fā)于下瞼。老年人多見。另外,結膜炎、角膜炎的刺激,長期包扎眼睛也可成為本病誘因。 2瘢痕性瞼內翻系瞼結膜及瞼板瘢痕性收縮所致。常見于沙眼后,眼瞼局部炎癥或外傷也能發(fā)生。3先天性瞼內翻系內眥贅皮、鼻根部發(fā)育不良、肥胖所致。常見于嬰幼兒下瞼內側。4機械性瞼內翻瞼發(fā)育異常、無眼球、小眼球和眼球萎縮,因對眼瞼失去支撐力量而出現(xiàn)瞼內翻。(二)診斷 1異物感、疼痛、流淚明顯。 2瞼緣內翻,部分或全部睫

14、毛倒向眼球,直接摩擦角膜、結膜。結膜充血明顯??砂l(fā)生角膜炎,甚至角膜潰瘍。視力亦可減退。(三) 治療病因治療基礎上,根據(jù)不同病情選擇矯正方法: 1對先天性瞼內翻,輕度者可隨年齡增長趨向自愈,不急于手術。也可用短小橡皮膠布粘貼于下瞼內側皮膚,以起牽拉作用。重癥者可用眼瞼皮膚穹窿部穿線法矯正。 2輕度痙攣性瞼內翻和瞼板不甚肥厚者,可作631法矯正。瞼板肥厚者,則選何茲術式為宜。對老年人的痙攣性瞼內翻可行下瞼皮膚切除術。重癥者可加眼輪匝肌部分切除術。 3瘢痕性瞼內翻的矯正方法,常用的有瞼板楔形切除術、瞼板切斷術、瞼板切除術。 4機械性瞼內翻,可試配義眼或羥基磷灰石義眼臺聯(lián)合義眼植入,既改善外觀,又同

15、時治療了瞼內翻。三、瞼外翻(ectropion)(一)定義及分類瞼緣向外翻轉、離開眼球的反常狀態(tài)。根據(jù)不同病因,可分為: 1瘢痕性瞼外翻眼瞼局部炎癥或外傷尤其熱燒傷、化學傷后形成瘢痕,收縮牽拉所致。 2痙攣性瞼外翻多由眼輪匝肌痙攣所致,常見于眶脂豐滿的幼兒或青年的下瞼,結膜肥厚性變化、水腫或眼球高度突出時,也可發(fā)生本癥。 3. 老年性瞼外翻眼瞼皮膚松弛所致,僅限于下瞼。 4麻痹性瞼外翻面神經麻痹所致,僅見于下瞼。(二)診斷1臨床表現(xiàn)輕重程度不一,溢淚為主要表現(xiàn)。輕者僅瞼緣后唇稍離開眼球,瞼結膜并無外露(又名瞼緣外旋)。重者可使淚點外翻。局部皮膚濕疹。眼瞼閉合不全可使暴露的結膜干燥、充血、肥厚,

16、角膜上皮干燥、脫落,甚至引起暴露性角膜潰瘍。2檢查常規(guī)檢查視力,用放大鏡或裂隙燈顯微鏡檢查眼瞼、結膜、角膜。(三)治療在病因治療基礎上,要求溢淚患者向上輕拭淚液。有眼瞼閉合不全角膜暴露者,應在結膜囊內涂以大量眼膏,保護眼球。保守治療無效時,可作瞼緣縫合術。對痙攣性瞼外翻者可采用包扎療法。對老年性瞼外翻者可施行瞼緣縮短術。對病程已久的麻痹性瞼外翻者,可作外眥部瞼緣縫合術。對輕度瘢痕性瞼外翻者可選擇“Z字”形縫合術。重癥患者則在徹底切除瘢痕組織后,用游離植皮或轉移皮瓣矯治。四、內眥贅皮(epicanthus)(一)定義內毗贅皮是遮蓋內毗部垂直的半月狀皺折,在所有種族36個月的胎兒是常見的。發(fā)生在胚

17、胎3、4個月,較為合理的學說歸因于顱骨及鼻骨之發(fā)育不良,使過多的皮膚形成皺折。(二)診斷內毗贊皮經常是雙側的,皮膚皺折起于上瞼,呈新月狀繞內毗部走行,至下瞼消失。少數(shù)病人由下瞼向上伸延。例外的可以是單側的。皺折亦可很寬,有時遮蔽內毗部,偶有遮蓋鼻側眼球影響一部分視野者?;颊邇裳劬嚯x較遠,鼻子低平,常誤認為是內斜視。有些無精打彩的外貌。在鼻梁上皺折中捏起皮膚內眥贅皮可暫時消失。本癥常合并上瞼下垂、瞼裂縮小、內斜視及向上運動障礙以及先天性瞼緣內翻。少數(shù)病例淚阜發(fā)育不全。(三)治療輕者不需治療,為美觀可行整形術。如合并其他先天異常者應酌情手術矯正。五、眼瞼閉合不全(hypophasis)(一)定義

18、瞼裂閉合受限或完全不能閉合,導致眼球部分外露的反常狀態(tài),又稱“兔眼”。嚴重瞼外翻、先天性上瞼或者下瞼過短或缺損、眼球病變或眶內占位病變造成的眼球突出、面神經麻痹則可引起麻痹性瞼裂閉合不全。(二)診斷1 臨床表現(xiàn)除原發(fā)病表現(xiàn)外,有不同程度的溢淚。除有礙美觀外,暴露的角膜干燥、上皮脫落、混濁,甚至發(fā)生暴露性角膜潰瘍。 2檢查常規(guī)檢查視力,用放大鏡、裂隙燈顯微鏡檢查眼前節(jié)情況。(三)治療除病因治療外,可采取局部保護措施,結膜囊內涂大量抗生素眼膏,并以眼墊覆蓋或作眼部“濕房”。親水軟性角膜接觸鏡對角膜也有很好的保護作用。必要時可作中央性瞼緣縫合術。六、上瞼下垂(ptosis)(一)定義及分類 提上瞼肌

19、功能不全或喪失,致上瞼部分或全部下垂、瞼裂變窄。按病因可分為: 1先天性上瞼下垂(congenitalblepharoptosis)系動眼神經核或提上瞼肌發(fā)育異常所致,為常染色體顯性或隱性遺傳。 2后天性上瞼下垂繼發(fā)于眼瞼本身疾病、神經系統(tǒng)或其他全身性疾病,主要有: (1)麻痹性上瞼下垂:動眼神經麻痹所致,多為單眼。 (2)交感性上瞼下垂:米勒(muller)肌功能障礙或頸交感神經受損所致,后者常致霍納(Horner)綜合征。 (3)肌源性上瞼下垂;多見于重癥肌無力。 (4)機械性上瞼下垂:眼瞼本身病變使眼瞼重量增加所致。(二)診斷 1臨床表現(xiàn)(1)先天性上瞼下垂者,雙側居多,可伴有眼瞼其他先

20、天異?;蜓弁饧÷楸?;后天性上瞼下垂者,則常有原發(fā)病的相應癥狀。(2)自然睜眼向前平視時,雙眼或單眼上瞼遮蓋角膜上緣超過2mm。若雙眼瞳孔被遮,則患者視物呈仰頭姿態(tài)或眉弓抬高,額部皮膚出現(xiàn)較深橫皺紋。有時可伴有內眥贅皮、小瞼裂等畸形。嚴重的先天性上瞼下垂者可影響視功能發(fā)育,日久則發(fā)生弱視。重癥肌無力所致者有晨輕夜重的特點,常伴其他眼外肌無力現(xiàn)象,眼球運動亦受到不同程度的障礙。2檢查常規(guī)檢查視力,用放大鏡、裂隙燈顯微鏡檢查眼前節(jié)情況,必要時驗光檢查。對重癥肌無力可疑患者,可作新斯的明試驗,以明確診斷。肌注新斯的明0.5mg,1530min后癥狀緩解者為陽性。(三)治療1. 先天性上瞼下垂未完全遮蓋

21、瞳孔者,可擇期手術矯正;完全遮蓋瞳孔者,應盡早手術矯正,以防產生弱視。提上瞼肌肌力良好(8mm以上)或中等(47mm)者,可考慮作提上瞼肌縮短術;肌力弱(03mm)者,可選擇利用額肌力量的手術,如闊筋膜懸吊術、眼輪匝肌懸吊術等。2后天性上瞼下垂,應先作病因治療,無效時再行手術。伴有其他眼肌麻痹或重癥肌無力者,手術應慎重。七、雙行睫(distichiasis)(一)定義雙行睫為先天性睫毛發(fā)育異常。Begle及Szily認為是遠祖遺傳征象之一。此種現(xiàn)象常在動物中發(fā)生。為顯性遺傳。(二)診斷 1臨床表現(xiàn)在正常睫毛后方另發(fā)生一行睫毛,此睫毛由瞼板腺口內長出。數(shù)目少者35很,多者20余根??稍谌舾刹€板腺

22、口內無睫毛發(fā)生。常見于雙眼上下瞼,亦有只發(fā)生于雙眼下瞼或單眼者。此副睫毛細軟短小、色素少。但亦有與正常睫毛相同者。排列規(guī)則,直立或向內傾斜。常引起角膜刺激癥狀。因副睫毛較細軟,角膜上皮長期受刺激已能適應,所以有的兒童直到56歲因外觀上有輕度“紅眼”癥狀,才引起家長的重視。裂隙燈檢查時角膜下半部可被染色。偶有合并瞼緣外翻者。2病理檢查發(fā)現(xiàn)本病之瞼板腺缺如,該處被睫毛囊所代替。(三)治療如副睫毛少可行電解術。馬慶詢(1981)曾對7例(14眼)患者行毛囊摘除術,系將毛囊隨同副睫毛一并摘除。遠期效果符合眼瞼生理的功能與外觀。八、先天性瞼裂狹小癥(congenitalblepharophimosis)

23、(一)定義先天性瞼裂狹小癥的特征為瞼裂較小。Waardenberg認為系胚胎3個月前后由于上頜突起發(fā)育抑制因子量的增加與外鼻突起發(fā)育促進因子間平衡失調,故兩眼內眥間距離擴大、下淚點外方偏位。本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二)診斷1臨床表現(xiàn)本癥之瞼裂左右徑及上下徑皆較正常明顯的變小。有的橫徑僅13mm,上下徑僅1mm。常伴有內毗角之異常。2本癥合并的其他先天異常合并鼻梁低鼻根部寬者較多。有合并內眥贅皮及上瞼下垂者。亦有合并小眼球、小角膜、淚小管延長及淚小點向外偏位者。有的合并不同程度之智力缺陷。(三)治療可行外眥切開內眥成形術,亦有行隆鼻術者。合并有上瞼下垂者行瞼下垂手術。九、先天性眼瞼缺損(con

24、genitalcoloboma of the lid)(一)定義先天性眼瞼缺損為較少見之先天異常。文獻報告中女多于男。(二)診斷單眼者較多見。上瞼缺損較下瞼者多見。亦有右上下瞼缺損伴左下瞼缺損或雙眼上下臉對稱的四個缺損者。眼瞼缺損的部位以中央偏內側者占絕大多數(shù)。缺損之形狀多為三角形,基底在瞼緣,亦有呈梯形或橫橢圓形者。有報告內眥及外眥部缺如者,其缺損之幅度占瞼裂之3/4,其寬度最大者為7mm。(三)治療我國寧金龍等(1982)曾利用瞼缺損部本身的瞼板及瞼組織設計推移或滑行的帶蒂組織瓣修復上瞼缺損,取得了滿意效果。十、瞼球粘連(symblepharom)(一)定義 瞼結膜與球結膜間發(fā)生粘連,多由

25、化學傷、灼傷所致。一些嚴重的眼病,如沙眼、潰瘍性結膜病,以及復發(fā)性翼狀胬肉也可發(fā)生本癥。(二)診斷 1臨床表現(xiàn)瞼、球結膜粘連程度輕重不一。輕者可無明顯癥狀。粘連面積大者,常引起眼球運動障礙而出現(xiàn)復視。累及角膜瞳孔時,可影響視力和儀容。2檢查常規(guī)檢查視力,用放大鏡、裂隙燈顯微鏡檢查眼前節(jié)情況。(三)治療1在治療原發(fā)病的同時,要采取預防瞼球粘連的措施,結膜囊內涂大量眼膏,用玻璃棒經常分離創(chuàng)面,或在結膜囊內放置硅橡膠薄膜等。2形成瞼球粘連后,較輕者常無明顯癥狀,不需治療。范圍較小的,可分離粘連后作自體結膜移植。范圍較大的,則選自體口腔粘膜移植。對嚴重的角膜粘連者,可同時作板層角膜移植術。第五節(jié)眼瞼腫

26、瘤可分為良性和惡性腫瘤兩大類。良性腫瘤有色素痣、黃色瘤、皮樣囊腫、血管瘤、鱗狀細胞乳頭狀瘤等;惡性腫瘤有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瞼板腺癌、眼瞼惡性黑色素瘤等。一、色素痣(nevus)(一) 概念出生時即有,嬰兒期生長較快,成年期漸趨靜止。少數(shù)在青春期出現(xiàn)。(二)診斷1臨床表現(xiàn)多見于外眥部瞼緣,表面扁平或稍隆起,色澤及大小不一。表面平滑、不隆起、沒有毛發(fā)生長者稱斑痣;高出皮膚表面,其上有毛發(fā)生長者稱毛痣;在瞼緣上突起,呈乳頭狀,色較黑,呈米?;蚨勾笳叻Q乳頭狀痣:分占上、下瞼各半,閉眼時合二為一者稱分裂痣。在外來刺激下也可惡變。 2檢查仔細檢查眼瞼局部情況。必要時活組織病理檢查以助確診。(三)治療

27、一般不需治療。一旦近期增長迅速,色素加重,表面粗糙,兼有出血傾向時,應警惕惡變可能,盡早手術切除,并作病理檢查。切除范圍應包括其周圍部分的正常皮膚。二、黃色瘤(xanthelasma)(一)病因原因不明。一般認為與高血脂有關。(二)診斷1臨床表現(xiàn)老年婦女上瞼內側多見,呈對稱性分布。淡黃色、圓形或橢圓形、質軟、扁平,稍隆起于皮膚面。生長緩慢,無任何不適。2檢查仔細檢查上、下瞼內側皮膚。(三)治療無需治療。為美觀,可手術切除或用二氧化碳冷凝。三、皮樣囊腫(dermoid cyst)(一)病因 屬先天發(fā)育異常,兒童多見。(二)診斷1臨床表現(xiàn)多見于上瞼外側皮下,大小不一、圓形或橢圓形、表面光滑、邊界清

28、楚、質軟的腫塊。與皮膚無粘連,但可與骨膜粘附。內含軟骨、毛發(fā)、牙齒、腺體及脫落上皮等,周圍有囊膜。2檢查局部檢查為主,生長于上瞼內側的囊腫,需與腦膜膨出相鑒別。(三)治療手術切除。四、血管瘤(hemangioma)(一)定義及分型先天性血管組織發(fā)育畸形,出生后即有??煞譃槊氀苄秃秃>d竇型兩種。(二)診斷1臨床表現(xiàn)(1)毛細血管型較多見。扁平或稍隆起,無痛。位置較淺,多在真皮內。呈鮮紅色,深部者為淺藍色或暗紫色。呈乳頭狀隆起的稱草莓痣;扁平不隆起的稱火焰痣。 ,(2)海綿竇型見于青年人。位于皮下或真皮深層。境界清楚,球狀突起,色藍紫,質軟,有包膜。頭低位時,腫塊增大,顏色加深。遍及半側面部的

29、血管瘤,如伴同側脈絡膜彌漫性血管瘤、視網膜靜脈迂曲、擴張及青光眼等者稱SturgeWeber綜合征。2檢查常規(guī)檢查視力,仔細檢查眼瞼局部情況。必要時作裂隙燈顯微鏡、檢眼鏡及眼壓檢查,甚至CT攝片。(三)治療1兒童毛細血管瘤有自行消退趨向不急于處理。瘤體迅速增大,尤其遮蓋瞳孔引起弱視或反復出血、感染者需進行治療。2毛細血管型,首選為腫瘤內注射皮質類固醇、激光、放射線治療。3海綿竇型應手術切除。 五、鱗狀細胞乳頭狀瘤(一)診斷鱗狀細胞乳頭瘤為眼瞼最常見良性病變。常有蒂,顏色與相鄰近的眼臉皮膚相同。往往是多發(fā),好累及瞼緣,表面常有角化蛋白痂,顯微鏡下,可見指狀突起構成,血管化結締組織,外有增殖性上皮

30、覆蓋,表皮常棘皮化,足釘延長,有角化過度和灶性角化不全區(qū)域。(二)治療手術切除。六、基底細胞癌(basal cellcarcinoma)(一)定義 來源于表皮或毛囊的基底部,好發(fā)于下瞼近瞼緣處的內眥部。在眼瞼惡性腫瘤中基底細胞癌的發(fā)病率占第一位。5060歲多見,男性稍多于女性。(二)診斷1臨床表現(xiàn)多見于老年人。常發(fā)生在內眥瞼緣移行部,呈丘疹樣結節(jié)或類似色素痣,質硬,表面有鱗屑及痂皮。中央部可出現(xiàn)潰瘍,逐漸擴大,基底堅硬而不平,邊緣隆起并內卷。進展緩慢,很少轉移至遠處,但可向周圍及深部蔓延,出現(xiàn)相應癥狀及體征。2檢查 常規(guī)檢查視力,用放大鏡、裂隙燈顯微鏡檢查眼前節(jié)情況。活組織病理檢查可助診斷。懷

31、疑腫瘤細胞擴散時,應作X線檢查及必要的特殊檢查(如CT、腦部MRI等),以明確范圍及程度。(三)治療基底細膜癌對X線、Ra或Co放射治療敏感。瘤體小時,可行手術切除或冷凍。晚期病例,可作眶內容摘除術,并結合放射治療。七、鱗狀細胞癌(squamouscell carcinoma)(一)定義 起自皮膚或粘膜上皮層的惡性腫瘤。好發(fā)于皮膚與粘膜交界處的瞼緣。(二)診斷1臨床表現(xiàn)(1)50歲以上男性多見。(2)瞼緣皮膚與結膜交界處先出現(xiàn)局限性隆起,漸成乳頭狀或菜花狀。中央發(fā)展成潰瘍,基底硬而不平,邊緣堅實并隆起、外翻。進展緩慢,全身淋巴轉移少見,但可向周圍蔓延或向深部發(fā)展,甚至累及顱腔,出現(xiàn)相應癥狀及體

32、征。2檢查常規(guī)檢查視力,用放大鏡、裂隙燈顯微鏡檢查眼前節(jié)情況?;罱M織病理檢查可助診斷。懷疑腫瘤細胞擴散時,應作X線檢查、全身檢查及必要的特殊檢查(如骨ECT、腦部MRI等),以明確范圍及程度。(三)治療盡早局部手術切除并整復眼瞼。晚期應作眶內容摘除術,術后輔以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八、瞼惡性黑色素瘤(malignantmelanoma)(一)定義 惡性黑色素瘤占眼瞼所有惡性腫瘤的1。雖然發(fā)病率相當?shù)停珟缀跛衅つw癌死亡中,23是黑色素瘤所致??善鹱栽却嬖诘慕唤琊搿秃橡牖蚝币姷仄鹱约毎运{痣,也可自行發(fā)生。(二)分型 1小痣惡性黑色素瘤2表淺擴散性黑色素瘤3結節(jié)性黑色素瘤4起自痣的黑色素瘤(

33、三)診斷1臨床表現(xiàn)最初黑色素細胞增生是向水平方向伸延(非侵犯性水平性生長期),隨之為侵犯(垂直方向生長)期。提示色素痣惡性轉變的一系列預兆性體征有:顏色的改變,特別是紅、白和藍的色調,以及突然變深暗;大小改變;表面特征的改變,如結痂、滲出、出血或潰瘍;質地改變,尤其是變軟或脆;癥狀改變,如痛、癢或壓痛;形狀改變,如原先扁平病變迅速隆起,四周皮膚的改變,如紅、腫或出現(xiàn)衛(wèi)星病變。2病理檢查可確診。(四)治療徹底切除。九、瞼板腺癌(sebaceouscell carcinoma)(一)定義 原發(fā)于瞼板腺的惡性腫瘤。(二)診斷1臨床表現(xiàn)多見于60歲以上女性。自覺癥狀少見。早期表現(xiàn)類似瞼板腺囊腫,眼瞼肥

34、厚變形,皮膚和結膜完整不破。當腫瘤細胞突破瞼板組織后,則呈現(xiàn)黃白色結節(jié),并迅速形成潰瘍,基底硬、易出血??陕又拎徑M織,也可發(fā)生淋巴轉移。2檢查常規(guī)檢查視力,用放大鏡、裂隙燈顯微鏡檢查眼前節(jié)情況?;罱M織病理檢查可助診斷。懷疑腫瘤細胞擴散時,應作X線檢查、全身檢查,以及必要的特殊檢查以明確范圍及程度。(三)治療早期廣泛手術切除,晚期應作眶內容摘除術。腫瘤細胞對放射治療不敏感,只能作輔助治療。淚器病第一節(jié)淚道病一、總論(一)定義淚道狹窄或(和)阻塞為先天異常、外傷、炎癥或異物、腫瘤所致??砂l(fā)生于三個部位:淚小點狹窄或(和)阻塞、淚小管狹窄或(和)阻塞,以及較常見的鼻淚管狹窄或(和)阻塞。(二)診

35、斷1臨床表現(xiàn)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溢淚。長期拭淚可造成下淚點外翻、局部皮膚濕疹,有時有慢性淚囊炎的臨床表現(xiàn)。淚小點狹窄或(和)阻塞者,可發(fā)現(xiàn)淚小點開口狹小或(和)阻塞。淚道沖洗或探通,可了解淚小管、鼻淚管狹窄或(和)阻塞部位。2檢查常規(guī)檢查視力,仔細檢查外眼局部情況。淚道沖洗或探通可明確狹窄或(和)阻塞部位。有條件的,可行淚道造影檢查。兒童患者可將2熒光素鈉滴入結膜囊內,如淚道通暢,鼻腔分泌物被染成綠色。(三)治療1淚小點狹窄或(和)阻塞者,可用淚小點擴張器擴張。有明確異物時,則取出異物后作淚道沖洗。2淚小管狹窄或(和)阻塞者,可用不同粗細的淚道探針逐漸擴張、探通,切忌強行探通形成假道。也可采用穿線

36、插管法。嚴重病例,可采用結膜淚囊吻合術、插管術。3鼻淚管狹窄或(和)阻塞者,可行探通插管術,也可行鼻腔淚囊吻合術或淚囊摘出術。二、急性淚囊炎(acutedacryocystitis)(一)定義 由慢性淚囊炎轉變而來或因創(chuàng)傷和鼻粘膜感染而急性發(fā)生。致病微生物有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L-型溶血性鏈球菌、流感病毒等。(二)診斷1臨床表現(xiàn)淚囊部(內眥韌帶下方)紅、腫、熱、痛明顯,常波及眼瞼及顏面部。結膜充血、水腫,眼瞼腫脹,頜下及耳前淋巴結腫大。全身可有發(fā)熱、不適。白細胞顯著增多。淚道沖洗不通。數(shù)日后局部形成膿腫,破潰排出膿液后炎癥消退。易形成淚囊瘺管,并反復發(fā)作。2檢查常規(guī)檢查視力,仔細檢查外

37、眼情況。排出物可作細菌培養(yǎng)及藥物敏感試驗。此外,應注意一般情況、體溫,以及周圍血象變化,并及時復查。(三)治療早期局部濕熱敷,全身應用廣譜抗生素。膿腫成熟時,應及時切開排膿,放置橡皮引流條。炎癥消退后,可施行淚囊摘除或鼻腔淚囊吻合術。三、慢性淚囊炎(chronicdacryocystitis)(一)病因 主要原因為鼻淚管阻塞,多由沙眼及慢性鼻腔疾患造成淚道阻塞引起。致病菌以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鏈球菌為主。(二)診斷1臨床表現(xiàn) 多見于中老年女性。淚溢使淚囊部皮膚潮紅、糜爛,出現(xiàn)慢性濕疹表現(xiàn)。擠壓淚囊區(qū)有粘液性或粘膿性分泌物自淚小點溢出。鼻側球結膜充血。如淚囊區(qū)分泌物長期不排出,則淚囊可逐

38、漸增大形成囊腫,突出于淚囊部。2檢查常規(guī)檢查視力,仔細檢查外眼情況,排出物可作細菌培養(yǎng)及藥物敏感試驗。(三)治療經常擠壓出淚囊內分泌物,頻繁使用抗生素滴眼液。用抗生素溶液做淚道沖洗,及時探通及擴張淚道。數(shù)次無效者,可考慮施行鼻腔淚囊吻合術或淚囊摘出術。四、新生兒淚囊炎(neonataldacryocystitis)(一)病因 先天性淚道發(fā)育障礙所致。多為鼻淚管下端管腔被先天性殘存膜封閉。(二)診斷1臨床表現(xiàn)常為單側。病情緩慢,癥狀較輕?;純阂鐪I、分泌物增多。有時,淚囊區(qū)可略隆起,壓迫淚囊有分泌物溢出。2檢查仔細檢查外眼情況,必要時也可行分泌物細菌培養(yǎng)及藥物敏感試驗。(三)治療每日數(shù)次按摩淚囊,

39、局部使用抗生素滴眼液。以生理鹽水高壓沖洗淚道或仔細探通,可使鼻淚道通暢而痊愈。第二節(jié)淚腺病一、急性淚腺炎(acute dacryoadenitis)(一)病因由鄰近組織炎癥蔓延或遠處的化膿性原發(fā)灶轉移引起,也可為各種傳染病的并發(fā)病。未能找到病因時,則稱為原發(fā)性急性淚腺炎。致病菌以葡萄球菌、鏈球菌為主。較少見。(二)診斷1臨床表現(xiàn)單側急性起病,以淚腺部疼痛開始,有流淚或膿性分泌物。眼眶外上方充血腫脹,炎性上瞼下垂。鄰近結膜充血水腫。淚腺觸痛明顯。眼球運動常不受限。耳前淋巴結腫大、壓痛,并可出現(xiàn)體溫升高、頭痛不適等全身表現(xiàn)。2檢查常規(guī)檢查視力,仔細檢查外眼情況,必要時作分泌物細菌培養(yǎng)及藥物敏感試驗

40、、X線檢查、周圍血象檢查。(三)治療局部熱敷。局部和全身應用抗生素。膿腫形成后,應及時切開排膿,瞼部淚腺膿腫從結膜切開,眶部淚腺膿腫從皮膚切開。二、慢性淚腺炎(chronicdacryoadenitis)(一)病因由急性淚腺炎癥轉變而成,也可為結核感染引起。(二)診斷1臨床表現(xiàn)雙側發(fā)病,進展緩慢。眼瞼外上側出現(xiàn)分葉狀無痛性包塊,質軟。該處輕度瞼下垂。腫脹的腺組織可限制眼球向外上方轉動而產生復視,但眼球突出少見。多不伴有流淚。2檢查常規(guī)檢查視力,仔細檢查外眼情況。切除淚腺作活組織病理檢查有助于診斷。必要時行PPT試驗、周圍血象檢查、眼球突出度測定、X線檢查等。(三)治療從病因治療著手。病因未明時

41、,可試行放射治療并結合全身應用抗生素或激素。第三節(jié)淚器腫瘤一、淚腺多形性腺瘤(polymorphicadenoma of lacrimal gland)(一)概述 上皮成分化生而成,腫瘤細胞成多形性,腫瘤組織有完整包膜。80為良性。中年男性偏多。(二)診斷1臨床表現(xiàn)起病緩慢。外上方眶緣或深處捫及質硬、結節(jié)狀腫塊,無壓痛,易推動。眼球向鼻下方突出,向顳上方眼球運動受限,可產生復視、視力下降。良性者很少有轉移,惡性者多為淋巴轉移。眼眶X線檢查,良性者一般為淚腺窩擴大,骨質增生;惡性者則常有骨質破壞。2檢查常規(guī)檢查視力,用放大鏡、裂隙燈顯微鏡及檢眼鏡充分了解眼部及相關淋巴結情況。切除物作組織病理檢查

42、可幫助診斷。必要時作眼眶X線、CT檢查及眼球突出度測定。(三)治療手術徹底摘除腫塊,注意保持包膜的完整。惡性者應行眶內容摘除,并輔以放射治療。二、淚腺圓柱瘤(adenoidcystic carcinoma of lacrimal gland)(一)概述 起源于淚腺導管上皮的惡性腫瘤。青壯年女性多見。(二)診斷1臨床表現(xiàn)(1)病程較短。淚腺區(qū)疼痛發(fā)生較早。眶緣或眼瞼皮下可捫及腫塊,壓痛,有粘連。眼球突出,運動障礙,但視力損害不顯著。易向鄰近組織蔓延,并侵人顱內。也可經淋巴或血行向全身轉移。(2)眼眶X線檢查可見淚腺窩擴大及局部骨質破壞。2檢查常規(guī)檢查視力,用放大鏡、裂隙燈顯微鏡、檢眼鏡檢查眼部情

43、況。應常規(guī)作眼眶x線檢查、眼球突出度測定?;罱M織病理檢查可助診斷。必要時作全身特殊檢查(如CT、MRI等),術后則應定期復查。(三)治療盡早行眶內容剜出術,力求手術徹底、仔細。術后輔以放射治療。三、淚囊鱗狀細胞癌(squamouscarcinoma of dacryocyst)(一)診斷1臨床表現(xiàn)早期主要表現(xiàn)為溢淚。淚道沖洗、探通通暢后,但癥狀不改善。有血水或黃水從淚小點排出者,應高度重視。1個月或數(shù)年后,淚囊部出現(xiàn)無痛性腫塊。肉瘤質地較軟,上皮性癌腫,則質地較硬。后期,腫瘤生長超出淚囊范圍向皮下及眼眶深部發(fā)展,從而可使皮膚表面出現(xiàn)潰瘍。眼球移位或突出,腫瘤可延及鼻、面部,晚期可蔓延入顱內或經

44、淋巴、血行全身轉移。2檢查常規(guī)檢查視力。用放大鏡、裂隙燈顯微鏡檢查外眼情況,測量眼球突出度、眼眶X線檢查可見骨質破壞??梢刹±尚袦I囊碘油造影或盡早手術探查,切除物作活組織病理檢查常能明確診斷。必要時作全身特殊檢查(如CTMRI等)。(二)治療手術徹底切除為宜。手術范圍取決于腫瘤范圍及病理檢查結果。乳頭狀鱗狀細胞癌、未分化型癌及淋巴肉瘤等對放射治療敏感,故術后放射治療效果更佳。結膜病結膜炎(conjunctivitis)占結膜病首位,是眼科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結膜與外界直接接觸,易受風、塵、煙、熱等刺激,也容易受到感染及外傷。同時,結膜富含神經血管,對各種刺激反應敏感。結膜炎總論結膜炎一、定義結

45、膜炎(conjunctivitis)是結膜受病原體感染而發(fā)生的炎癥。二、病因結膜炎的病因可根據(jù)其不同性質分為微生物性及非微生物性兩大類;現(xiàn)根據(jù)其不同來源歸納為以下三大類:1外源性來自外界各種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真菌、衣原體、寄生蟲等,通過衣物、毛巾、昆蟲等傳播途徑導致結膜炎癥。各種機械性、物理性、化學性外傷均可成為致病因素。2內源性由菌血癥、全身過敏狀態(tài)或全身代謝障礙引起。3局部組織病變蔓延鄰近組織如角膜、鞏膜、眼瞼、鼻竇、淚器等部位的炎癥蔓延而來。三、診斷(一)臨床表現(xiàn)(1)癥狀患眼睛異物感、燒灼感、眼瞼沉重、發(fā)癢、摩擦感等。當病變累及角膜時,則出現(xiàn)明顯的畏光、流淚并有程度不等的疼痛及視

46、力下降。(2)體征1結膜充血 表層結膜血管的充血,其特點是愈近穹隆部充血愈明顯,而愈靠近角膜緣充血愈輕;形態(tài)呈網狀,血管分支多,色鮮紅,可伸入角膜形成角膜血管翳,淌滴用腎上腺素液之后充血很快消失。結膜充血與角膜、鞏膜或虹膜睫狀體的炎癥造成的睫狀充血有明顯區(qū)別,后者為深部前睫狀血管的充血,其特點是愈靠近角膜緣充血愈重,愈近穹隆部充血愈不明顯、血管走行圍繞角膜緣呈放射狀,分支少,推動結膜時血管不移動,滴用腎上腺素液后充血不消失。2分泌物分泌物除來源于杯狀細胞、淚腺、副淚腺等外,還有白細胞和纖維蛋白滲出物。分泌物的性質,可因不同病因而異。細菌性結膜炎分泌物量多且常為粘液性或膿性,早晨醒來常常上下瞼粘

47、著。病毒性者分泌物量少、呈水樣或漿液性。過敏性者分泌物如春季卡他性結膜炎常呈紅白色絲狀。3結膜下出血嚴重的結膜炎在球結膜下出現(xiàn)點狀、片狀出血,色鮮紅出血量多時呈黑紅色,邊界清晰。非大量出血者12周內可完全吸收,不留痕跡。4結膜水腫重癥結膜炎時,由結膜血管滲漏導致組織水腫。因球結膜及穹隆結膜組織松弛,水腫時隆起明顯,嚴重者球結膜可突出瞼裂外。而瞼結膜與瞼板緊密相連,水腫表現(xiàn)不顯著。5. 乳頭增生為結膜上皮、血管過度增生及淋巴細胞浸潤所致,使結膜表面不光滑,呈絨布狀。裂隙燈顯微鏡下觀察,乳頭中央部有傘狀新生血管。常見于慢性結膜炎及沙眼,春季卡他性結膜炎時可見典型的石榴狀乳頭增長。6濾泡形成濾泡較乳

48、頭大,為淋巴細胞局限性聚集,隆起呈半球狀,半透明,裂隙燈顯微鏡下觀察,見其邊緣有血管包繞。多見于衣原體和病毒性結膜炎。7假膜與膜某些細菌感染(如鏈球菌、科威桿菌和肺炎雙球菌)所致的結膜炎,常有一層白色膜,為纖維素與白細胞組成,粘附在結膜面上。此種膜容易揉去或用鑷子剝離雖有輕度出血而無組織損壞,稱為假膜;但白喉桿菌所致的膜纖維蛋白侵入組織深部。與結膜上皮交織在一起,不易分離,如強行剝離則必破壞組織引起潰瘍,稱為真膜。8“泡”即皰疹,為淡灰白色實性小結節(jié),周圍局限性充血,破潰后形成火山口狀潰瘍,見于泡性結膜炎。9瘢痕形成為絨狀、網狀或片狀。見于手術后、化學傷或熱燒傷、沙眼等。10干燥結膜面失去光澤

49、和彈性,如蠟狀,因腺體分泌障礙或維生素A缺乏所致,見于上皮性干燥癥和實質性干燥癥。11假性上瞼下垂由于細胞浸潤或瘢痕形成使上瞼肥厚、重量增加而造成,見于沙眼或漿細胞瘤等。12耳前淋巴結腫大見于病毒性結膜炎??捎袎和?,細菌感染者極少見。13結膜肉芽腫較少見,可見于結核、麻風和梅毒性結膜炎。(二)實驗室檢查1細菌學檢查對于結膜炎病人,為了及早確定病原,并迅速篩選出最有效的治療藥物,應作分泌物涂片或結膜刮片檢查、以便確定細胞內有無細菌,必要時作細菌和真菌的分離培養(yǎng)、藥物敏感試驗。如無菌生長則應考慮為衣原體或病毒的可能性??勺鲗嶒炇曳蛛x鑒定。2細胞學檢查不同病原體引起的結膜炎細胞反應不同,故涂片或刮片

50、查細胞對鑒別診斷頗有意義。多形核白細胞增多,常表示為細菌或衣原體感染;單核細胞增多,常為病毒感染;有巨噬細胞則應考慮沙眼;若胞質內有包涵體則診斷為沙眼或包涵體性結膜炎;嗜酸粒細胞增多為過敏反應。上皮細胞角化則為結膜干燥的特征。四、預防和治療(一)預防1結膜炎多為接觸傳染,故應提倡多洗手、洗臉,不用手或衣物拭眼。臉盆、毛巾、手帕必須專人專用,應經常日曬或煮沸消毒,防止傳染。2對患有傳染性結膜炎患者應行隔離。更不允許到公共游泳區(qū)游泳,醫(yī)務人員在接觸患者之后也必須洗手消毒,以防交叉感染。3對工作環(huán)境條件較差者要設法改善環(huán)境、條件或帶保護眼鏡以防引起結膜炎。4對浴室、餐廳、游泳池要加強宣教和定期檢查,

51、加強管理。(二)治療1局部治療(1)不要遮蓋患眼:因結膜炎時分泌物很多,遮眼不利于分泌物排出,且遮眼會使結膜囊溫度升高,有利于細菌繁殖,加重炎癥。畏光者可戴防護鏡。(2)沖洗結膜囊:結膜囊內有分泌物,應行沖洗,其主要作用是清潔??捎蒙睇}水、2-3硼酸溶液或1:50001:10000升汞液。沖洗液需有適宜的溫度。沖洗時要翻轉眼瞼,同時用手指推動上、下瞼,以便徹底沖去分泌物。(3)局部用藥:滴眼劑:可選用含抗生素和磺胺藥的眼藥水。藥物的選擇應根據(jù)致病菌對其是否敏感而定。重癥者在藥敏結果報告出來前可行幾種抗生素合用。眼膏:在結膜囊內停留時間較久,適用于睡前。腐蝕劑:殺菌和腐蝕壞死組織。選用1硝酸銀

52、涂擦瞼結膜面,切不可觸及角膜,隨即用生理鹽水沖洗,對急性期分泌物多者效果尤顯。2.全身治療嚴重的結膜炎病人,需全身使用抗生素、磺胺藥物、抗病毒藥物或其他藥物。第一節(jié)細菌性結膜炎急性卡他性結膜炎一、定義急性卡他性結膜炎(acute catarrhal conjunctivitis)俗稱“紅眼”或“火眼”,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一種常見的急性流行性眼病。發(fā)病有季節(jié)性,夏、秋兩季多見,多雙眼發(fā)病,其主要特征是發(fā)病急,結膜明顯充血,有膿性或粘液膿性分泌物,有自愈傾向,病程多為24周。二、病因常見的致病菌為kochweck桿菌、肺炎雙球菌、流行性感冒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也可見到。后兩種細菌平常寄生于結膜囊內

53、,不引起結膜炎。但在其他結膜病變及局部或全身抵抗力降低時有時也可引起急性結膜炎的發(fā)作。細菌可通過多種媒介直接接觸結膜。其在公共場合、集體單位如幼兒園、學校及家庭可迅速蔓延,導致廣泛流行。特別是在春秋季節(jié),各種呼吸道疾病盛行,結膜炎致病菌有可能經呼吸道傳播。三、診斷 (一)臨床表現(xiàn)1自覺患眼刺癢有異物感,嚴重時有眼瞼沉重感及畏光、流淚、燒灼感。2. 有時因分泌物附著在角膜表面瞳孔區(qū),造成暫時視物不清,沖洗后即可恢復視力。3眼瞼腫脹,瞼、球結膜明顯充血呈鮮紅色,以瞼部及穹隆部結膜最為顯著。3有大量膿性或粘液膿性分泌物,嚴重者在結膜面可有假膜出現(xiàn),又稱偽膜性結膜炎。4結膜下出血球結膜下散在點、片狀出

54、血。5角膜并發(fā)癥主要是由kochweck桿菌引起。表現(xiàn)為卡他性角膜邊緣浸潤及潰瘍,病變開始呈淺層點狀浸潤,以后浸潤互相融合,遺留云翳。(二)實驗室檢查1細菌學檢查分泌物涂片或結膜刮片可分離發(fā)現(xiàn)致病菌,必要時可做細菌培養(yǎng)和藥敏試驗。2細胞學檢查分泌物涂片或結膜刮片可見多形核白細胞增多。(三)鑒別診斷1急性充血性青光眼睫狀充血或混合亢血。角膜霧狀混濁,瞳孔散大,眼壓急劇上升,視力急劇下降,眼脹痛伴同側頭痛、惡心、嘔吐。2急性虹膜睫狀體炎睫狀充血,愈近角鞏膜緣愈明顯,角膜后有沉著物,前房閃輝陽性,晶狀體前囊有色素或部分虹膜后粘連,視力障礙。3病毒性結膜炎有水樣分泌物,常合并結膜下出血,耳前淋巴結腫大

55、,瞼結膜有濾泡形成,角膜常有點狀浸潤。四、治療在發(fā)病早期和高峰期作分泌物涂片或結膜刮片檢查,確定致病菌,并作藥敏試驗,選擇有效藥物治療。一般病程晚期細菌學檢查陽性率較低。保持局部清潔,不遮患眼,及時徹底控制感染,防止復發(fā)和交叉感染。(1)沖洗結膜囊:對分泌物多的患者,可用1:50001:10000升汞液、3硼酸溶液或生理鹽水沖洗結膜囊;若分泌物不多,消毒棉簽蘸上述溶液清潔眼部。(2)1硝酸銀涂擦瞼結膜面,然后用鹽水沖洗。(3)局部選用眼藥水(膏),如025氯霉素、O3氧氟沙星、05林克霉素或1015磺胺醋酰鈉等,每l2小時1次,睡前用05四環(huán)素、05土霉素眼膏或o5紅霉素眼膏涂眼,防止眼瞼粘著,同時使藥物在結膜囊內保留較長時間。在并發(fā)角膜炎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