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災害與人類活動第二節(jié)主要自然災害的形成與分布第3課時優(yōu)質學案新人教版選修_第1頁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災害與人類活動第二節(jié)主要自然災害的形成與分布第3課時優(yōu)質學案新人教版選修_第2頁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災害與人類活動第二節(jié)主要自然災害的形成與分布第3課時優(yōu)質學案新人教版選修_第3頁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災害與人類活動第二節(jié)主要自然災害的形成與分布第3課時優(yōu)質學案新人教版選修_第4頁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災害與人類活動第二節(jié)主要自然災害的形成與分布第3課時優(yōu)質學案新人教版選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名校名師推薦 ,1.2主要自然災害的形成與分布第 3 課時 水文災害、生物災害與世界主要自然災害帶【學習目標】1. 掌握水文災害的形成原因、發(fā)生季節(jié)和地區(qū)、危害及災害鏈。2. 了解生物災害的種類、危害及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3. 了解世界兩條主要自然災害帶,分析各大洲自然災害的特點。一、洪澇、風暴潮等水文災害1洪澇類型洪水澇漬實質是特大 _不能被江河、是 _不能及時排除湖庫容納,水位 _形成以 _為主要補給的河流汛 _弱, _不暢, 地勢條件期,流量大,水位高低洼緯度集中在中低緯度地區(qū)氣候亞熱帶季風區(qū),亞熱帶濕潤氣候區(qū),溫帶海洋性氣候區(qū)分區(qū)布地形江河兩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區(qū)低濕洼地區(qū)2. 風暴潮(

2、1) 定義:指由于 _擾動,引起海岸水面異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陸的現(xiàn)象。(2) 主要類型類型臺風風暴潮溫帶風暴潮發(fā)生季節(jié)夏秋 _受 _影響的沿岸地區(qū)中緯度沿海地區(qū)多發(fā)地區(qū)熱帶氣旋區(qū) _氣旋與高緯度地帶冷暖空氣交互影響地區(qū)特點來勢猛、速度快、強度大、破壞力增水過程相對 ? _強二、病害、蟲害和鼠害等生物災害1病害(1) 分類類型常見病害農作物病害稻瘟病、小麥銹病、棉花枯萎病、煙草炭疽病等森林病害楊樹爛皮病、松皰銹病、溶葉病、泡桐叢枝病等氣候 ?(2) 病因?入侵(3) 危害:使農作物、樹木枯萎甚至死株,導致大面積農田、森林被毀壞。2蟲害類型常見蟲害最危險蟲害農作物蟲害蝗蟲、黏蟲、水稻螟、棉鈴蟲等蝗

3、蟲森林蟲害松材線蟲、 ? _、楊樹蛀干害蟲、泡桐大袋蛾等松材線蟲- 1 -,名校名師推薦 ,3. 鼠害(1) 重災區(qū): ? _、 ? _及 ? _。(2) 危害啃食植株 農業(yè)減產、森林草地遭破壞地下打洞危害植物根系 有害生物具有 ?快、 ?能力強等特點4蟲鼠害成因適宜繁殖的氣候條件自然或人為因素造成的?減少三、世界主要自然災害帶1概念:全球自然災害在空間上的 21_現(xiàn)象,稱為自然災害帶。2內容主要2223自然災害帶 _ 之間的環(huán)球自然災害災害帶環(huán) _帶24252627全球 75%的 _、80%以上的主要災害_、 2/3 的臺風、海嘯、風全球 _、風暴潮災害、 _、地質災害最嚴重地區(qū)暴潮等災害嚴

4、2829中緯度地帶人口稠密、地勢30人口 _ 、經濟重原因_31_、地形 _基礎達標練考查點 1洪澇災害1下列關于圖中自然災害的敘述,正確的是()a主要發(fā)生在以地下水補給為主的河流中下游地區(qū)b集中在中高緯度地區(qū)c發(fā)生在地形陡峻地區(qū)d河流兩岸、中下游地區(qū)較多考查點 2風暴潮災害2形成風暴潮的動力因素是()a地球自轉產生的慣性離心力b月球產生的天體引潮力c地震產生的地震波能量d大氣運動產生的風能考查點 3生物災害3有關生物災害的說法,正確的是()a病蟲害的發(fā)生只與受災區(qū)的環(huán)境有關b危害我國森林的主要害蟲有松毛蟲、松材線蟲等- 2 -,名校名師推薦 ,c蝗災的發(fā)生與洪澇有密切關系d鼠災是危害最嚴重的

5、爆發(fā)性生物災害考查點 4主要自然災害帶4環(huán)太平洋地帶災害集中的原因是()位于板塊交界處,多火山、地震地勢高差大,地形復雜,多山地地質災害沿海地帶多水文災害暴雨集中,滑坡時有發(fā)生ab c d 方法技巧練方法 列表法比較記憶洪水災害和雨澇災害閱讀資料,回答有關問題。材料一2011 年 4 5 月份,長江中下游遭遇嚴重旱災牽動人心。一進入6 月份,旱災預警沒來得及解除,南方多省就因驟降兩輪暴雨,一夜間由旱轉澇。據國家減災委辦公室統(tǒng)計,截至 6 月 13 日 20 時,兩次災害過程造成105 人死亡,失蹤63 人。材料二我國部分地區(qū)雨澇分布圖(1) 雨澇災害主要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2) 我國多洪澇災

6、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 結合材料提供的信息,分析我國雨澇區(qū)的時空分布規(guī)律。(4) 簡述雨澇期對農作物的不利影響。(5) 對洪水可以采取 _和 _等措施進行防御。方法技巧洪水雨澇概念因暴雨急流或河湖泛濫所造成的災害因漬水淹沒造成的災害危害除危害農作物外,還破壞房屋、 建筑、水危害農作物生長,造成農作物減產- 3 -,名校名師推薦 ,利工程設施、 交通設施、 電力設施, 造成或絕收人員傷亡“思考”教材p14受季風氣候的影響,季風區(qū)降水年內分配不均 ( 集中在夏季 ) ,降水年際變化大,容易引起洪澇災害。河流中下游地區(qū),通常匯集了多條支流,水量較大,而且在地勢低平處流速緩慢,因此多曲流、易淤塞,

7、容易發(fā)生洪澇災害?!八伎肌苯滩膒17大洲自然災害特點名稱自然災害類型齊全,主要有地震、干旱、洪澇、臺風、熱浪、寒潮、沙漠化、水亞洲土流失等。災害分布廣泛,災害損失巨大。其中中國、日本、印度、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等國災害頻繁歐洲自然災害類型較少,低溫災害特別是雪災比較嚴重災害類型較少,以旱災為主,旱災引發(fā)蝗蟲災害。由于人口壓力過大,引起嚴重非洲的土地退化、沙漠化現(xiàn)象。旱災主要分布于熱帶草原地區(qū)自然災害類型齊全,地震、龍卷風、颶風、洪澇災害突出,損失嚴重。西海岸主北美洲要為地震、火山災害;東、南部龍卷風、颶風災害突出;中、南部洪澇災害嚴重自然災害類型較少,以地震、火山噴發(fā)、泥石流災害為主,集中分布

8、在太平洋沿南美洲岸的智利、哥倫比亞、秘魯?shù)葒笱笾薮箨憙炔繗庀鬄暮^多,島嶼多火山、地震災害“活動”教材p17把活動分三步進行,第一步,搜集資料,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果有上網條件,可以使用搜索引擎 ( 或 等 ) ,輸入關鍵詞及其組合,快速、有效地收集網絡資料。如果條件有限,也可到學校圖書館和閱覽室收集報刊、書籍資料。第二步,收集的案例要有代表性,與教材內容聯(lián)系密切,有利于理解某種自然災害的成因、分布和危害,多個案例可以顯示出自然災害的鏈發(fā)性、群聚性、群發(fā)性等特征。第三步,分小組編寫手抄報,互相閱讀,進行評比,并把優(yōu)秀的張貼到讀報欄公布。

9、參考答案知識清單地表徑流 上漲而泛濫春秋 臺風 溫帶 ? 平緩森林 ? 繁殖 ? 適應 ? 天敵25地震 26水旱災害 27臺風災害基礎達標練洼地積水 降水 蒸發(fā) 排水 強烈大風 ? 變異 ? 外來病原體 ? 松毛蟲 ? 農田 ? 牧場 ?21帶狀分布22 太平洋沿岸23北緯20? 50?24 火山28集中29 發(fā)達30高差大31復雜1d 洪澇集中分布在中低緯度地區(qū),主要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亞熱帶濕潤氣候區(qū)、溫帶海洋性氣候區(qū)。從地形因素看,江河的兩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區(qū),洪澇災害嚴重。2d 風暴潮是由臺風和溫帶氣旋引起的海岸水面異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陸的現(xiàn)象。3b 病蟲害的發(fā)生除了與氣候條件有關外

10、,還與外來病原體入侵有關;蝗災的發(fā)生與旱災關系密切;蝗蟲是危害最嚴重的爆發(fā)性生物災害。4d 環(huán)太平洋災害帶處于太平洋板塊的邊緣地帶,與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吻合,多火山、地震災害。環(huán)太平洋災害帶又位于海陸交接處,受海洋災害影響大,多風暴潮、海嘯。方法技巧練(1) 氣象因素:大雨、暴雨、持續(xù)降雨;地形因素:地勢低洼、排水不暢。(2) 自然原因:季風氣候的不穩(wěn)定性是造成我國多洪澇災害的根本原因,夏季風活動異常,雨帶停留時間偏長,形成持續(xù)暴雨,引發(fā)洪澇災害;臺風活動產生的暴雨也是東南沿海- 4 -,名校名師推薦 ,形成洪澇災害的原因。人為原因:植被的破壞,圍湖造田等。(3) 時間分布:我國雨澇災害主要發(fā)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