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巖瀝青技術要求_第1頁
成品巖瀝青技術要求_第2頁
成品巖瀝青技術要求_第3頁
成品巖瀝青技術要求_第4頁
成品巖瀝青技術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丁兄:您好!以下為成品巖瀝青的技術指標要求, 如有不清楚的聯系我。 另外,可在設計要求上注明: 必需采用成品巖瀝青改性瀝青。 具體您看怎么標注合適。3 適用道路與層位3.0.1 一般情況通常使用改性瀝青要求的路面工程都可以考慮使用巖瀝青, 尤其是存在重載交通和慢速交通條件; 或工程項目處于高溫、 多雨的氣候條件; 或工程項目所處地區(qū)的現有路面存在較多的車轍、推移等變形類病害問題。3.0.2 從交通荷載條件考慮,路面工程中適用巖瀝青的情況包括:( 1)道路存在重載交通條件;( 2)道路存在高輪壓荷載條件,如礦區(qū)、港口地區(qū)的交通荷載;( 3)慢速交通路段,如山區(qū)公路上坡路段,經常出現交通擁堵的道路

2、;( 4)水平荷載作用較大的路段,如平交叉路口、收費站附近、公交車站、急轉彎路段;( 5)其他情況的路面,如橋面瀝青鋪裝層。3.0.3 在路面結構設計或驗算分析中,巖瀝青改性混合料的路面結構設計參數宜通過實際試驗測定。3.0.4 巖瀝青宜應用于中面層和上面層。4 材料4.1一般規(guī)定4.1.1巖瀝青改性瀝青、復合改性瀝青所采用是基質瀝青需滿足70 號 A 級標準。4.1.2 瀝青路面使用的巖瀝青或巖瀝青改性瀝青運至現場后必須取樣進行質量檢驗,經評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得以供應商提供的檢測報告代替現場檢測。4.2 粗集料瀝青路面用粗集料必須有一定的強度、硬度和耐磨性,應為清潔、干燥、無風化、無雜質的

3、 2 級以上碎石。其質量應符合表 4.2.0 的規(guī)定。表 4.2.0瀝青面層用粗集料質量要求指標單位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其他等級道路表面層其他層次石料壓碎值不大于%262830洛杉礬磨耗損失不大于%283040表觀相對密度不小于2.602.502.45吸水率不大于%2.03.03.0對瀝青的粘附性不小于5 級4 級3 級堅固性不大于%1212細長扁平顆粒含量不大于%其中粒徑大于9.5mm,不大于%1520其中粒徑大于9.5mm,不大于%水洗法 0.3mm 部分 )不大于%12砂當量不小于%6050亞甲藍值不大于g/kg25棱角性(流動時間)不小于s304.4 填料瀝青混合料的礦粉必須采用石灰?guī)r或

4、巖漿巖等強基性巖石等憎水性石料經磨細得到的礦粉,礦粉應干燥、潔凈,其質量應符合表4.4.0 的要求。表 4.4.0瀝青面層用礦粉質量要求指標單位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其他等級道路表觀密度不小于t/m32.502.45含水量不大于%11粒度范圍 0.6mm%1001000.15mm%90100901000.075mm%7510070100外 觀-無團粒結塊-親水系數-1-塑性指數%4-加熱安定性-實測記錄-4.5 巖瀝青改性瀝青4.5.1 制作改性瀝青的基質瀝青質量要求宜符合表4.5.1 中 70 號 A 級道路石油瀝青的技術要求。表 4.5.1 70號 A 級道路石油瀝青技術要求指標單位技術要求試

5、驗方法針入度 (25 ,100g,5s)0.1mm6080T0604針入度 PI-1.5 +1.0T0604軟化點 (環(huán)球法 )不小于46T060660動力粘度不小于Pa.s180T062010不小于cm20延度( 5cm/min )T060515不小于cm100蠟含量(蒸餾法)不大于%2.2T0615閃點不小于260T0611溶解度不小于%99.5T0607密度( 15)g/cm3實測記錄T0603TFOT(或 RTFOT)后T0610 或 T0609質量變化不大于% 0.8殘留針入度比( 25)不小于%61T0604殘留延度( 10)不小cm6T0605于4.5.2 用作改性劑的天然巖瀝青

6、質量要求宜符合表4.5.2 的技術要求。 (此項是對改性瀝青廠家的要求)表 4.5.2天然巖瀝青質量標準檢測項目單位質量要求試驗方法灰分%5T 0164三氯乙烯溶解度%95T 0607含水量% 1.0T 0162閃點260T 0611軟化點150T 0606細度( 0.075mm 通過率)90(此項可不考慮)T 0351四組分分析%實測記錄T 0618外觀黑色或黑棕色粉末目視比較注:1. 細度只針對干法工藝。當采用濕法工藝時,細度要求可放寬至 1.18mm;2. 每批次灰分含量波動控制在 1.0 以內;4.5.3 天然巖瀝青的添加量以巖瀝青占改性瀝青總量的百分數計算。巖瀝青的添加比例在不同路面

7、類型使用,其添加量可適當調整,一般最佳添加量宜控制在8%左右。有條件時,應以初步選定的巖瀝青摻量為中心,進行 3 個不同巖瀝青摻量的瀝青混合料性能試驗,優(yōu)化確定。4.5.4 巖瀝青改性瀝青的質量應符合表4.5.4 要求。表 4.5.4巖瀝青改性瀝青技術指標指標單位技術要求試驗方法針入度( 25, 100,5s)0.1mm30-50T0604軟化點( R&B ),不小于50T0606延 度( 15),不小于cm20T0605135運動粘度Pa.s0.73.0T0625/T061960動力粘度,不小于Pa.s400T0620閃點,不小于260T0611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98.0T0607

8、貯存穩(wěn)定性無明顯沉淀、凝聚T0661TFOT (或 RTFOT )后殘留量質量變化,不小于%0.8T0610/T0609殘留針入度比 25,不小于%65T0611注:1蠟含量指標以基質瀝青測試結果為準。2巖瀝青改性瀝青高溫 PG 等級可在基質瀝青基礎上提高1 2 個等級,建議為 PG76-16。3 必要時貯存穩(wěn)定性可進行離析試驗判斷。4 若在不改動改性瀝青物理力學性質并符合安全條件的溫度下易于泵送和拌和,或經試驗證明適當提高泵送和溫度時能保證改性瀝青的質量,容易施工,可不要求測定。4.5.5 復合改性瀝青技術指標應符合表4.5.5 要求。一般巖瀝青摻量為6左右, SBS 摻量為 5左右。有條件

9、時,可進行試驗優(yōu)化巖瀝青和SBS 的摻量。表 4.5.5復合巖瀝青改性瀝青技術指標指標單位技術要求試驗方法針入度( 25, 100,5s)0.1mm25-45T0604針入度指數,不小于0T0604軟化點( R&B ),不小于75T0606延度( 5),不小于cm10T0605彈性恢復( 25),不小于%80T0662135運動粘度,不大于Pa.s3.0T0625/T061960動力粘度,不小于Pa.s1000T0620閃點,不小于260T0611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98.0T0607貯存穩(wěn)定性,不大于2.5T0661TFOT (或 RTFOT )后殘留量質量變化,不大于%0.8T06

10、10/T0609殘留針入度比 25,不小于%65T06111. 135運動粘度可參考 JTG F40-2004 相關說明執(zhí)行;2. 復合改性瀝青低溫性能以 SHRP PG 等級控制, 5延度作為參考控制指標;3. 復合改性瀝青高溫 PG 等級建議為 PG82-22;5 試驗檢測儀器5.1 按現行規(guī)范配備性能良好、精度符合規(guī)定的試驗檢測儀器,包括測試巖瀝青灰分含量的高溫爐。5.2 對巖瀝青改性混合料的瀝青含量試驗,宜優(yōu)先使用燃燒法測定;5.3 當對瀝青混合料的抗車轍性能有較高要求時,現場應配置車轍成型儀和車轍試驗機,從而進行車轍試驗檢測動穩(wěn)定度。6 配合比設計6.1 目標配合比設計方法巖瀝青改性

11、混合料目標配合比設計可以采用以下2 種方法:6.1.1 先在室內制備巖瀝青改性瀝青,方法如下:把基質瀝青加熱到145,按比例摻加巖瀝青,繼續(xù)邊加熱邊攪拌, 使巖瀝青逐漸分散在基質瀝青中,并在 175條件下攪拌約30min至巖瀝青均勻分散。也可采用高速剪切的方法制備。制備得到巖瀝青改性瀝青后,再按規(guī)范方法直接進行目標配合比設計。6.1.2 首先按常規(guī)馬歇爾試驗方法進行基質瀝青(即不摻加巖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包括原材料的檢驗、瀝青混合料級配確定、最佳油石比確定和性能檢驗。然后對于確定的普通瀝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提高 0 0.2%作為巖瀝青改性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并以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技術性能要求為依據,進行各種性能檢驗。上述兩種目標配合比設計方法可根據技術人員的經驗選用,宜按6.1.1 方法設計。6.2 巖瀝青改性混合料室內試驗的試件制備礦料加熱溫度180瀝青加熱溫度155瀝青混合料拌和溫度175拌合好瀝青混合料溫度165170試件擊實溫度1606.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