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八年級上第六單元復(fù)習提綱_第1頁
初中語文八年級上第六單元復(fù)習提綱_第2頁
初中語文八年級上第六單元復(fù)習提綱_第3頁
初中語文八年級上第六單元復(fù)習提綱_第4頁
初中語文八年級上第六單元復(fù)習提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語文八年級(上)第六單元 21小石潭記一文學常識、文體知識1本文選自柳河東全集,作者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因其出生于河東,故稱柳河東。其人文名遠播,與韓愈并稱韓柳。寫本文時,他正因政治革新失敗被貶為永州司馬。本文是永州八記之一。2古代四大文體指記、表、銘、說,“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或敘事或?qū)懢?,或狀物。二通假?下見小潭 (見_-現(xiàn),出現(xiàn))日光下澈(澈徹,穿過,透)三一詞多義1以2可 全石以為底(把,用,介詞) 潭中魚可百許頭(大約) 卷石底以出(用法同“而”) 不可知其源(能夠) 以其境過清(因為) 明滅可見(能夠)4許3然佁然不動(的樣子) 潭中魚可百許頭(上下,光景)然往來翕忽(然而)

2、雜然相許(贊同) 曳屋許許聲(h,擬聲詞)6之5清 以其境過清(凄清,冷清) 心樂之(助詞,補足音節(jié)) 水尤清冽(清澈) 乃記之而去(代詞,小石潭的情景)7為8若 全石以為底(作為) 皆若空,游無所依(好像) 為嶼(成為) 若毒之乎(你)10而9其 其岸勢(它的,小溪的) 潭西南而望(連詞,表修飾) 其境過清(指小石潭的) 乃記之而去(連詞,表承接) 不可知其源(指小溪) 隸而從之(連詞,表并列)四古今異義1崔氏二小生古:年輕人今:戲曲藝術(shù)中的一種角色2乃記之而去古:離開今:從此地到彼處五重點字詞翻譯1、 隔篁竹:竹林2、佩環(huán):玉制的裝飾品3、尤:特別4、清冽:清涼5、全石以為底:用作為6、近

3、岸:靠近 7. 為坻:成為 8、坻:高地9、嶼:小島10、山甚:不平的巖石11、蒙:覆蓋12、絡(luò):纏繞13、搖:搖晃14、綴:連結(jié)15、參差:不齊16、披拂:隨風飄蕩17、可:表示估計數(shù)目18、許:表示數(shù)目不確定19、澈:通“徹”,穿過、透20、布:映21、佁然:愣住的樣子22、俶爾:忽然23、翕忽:輕快敏捷24、差互:相互交錯25、環(huán)合:環(huán)繞合抱26、悄愴:寂靜得讓人感到憂傷27、幽邃:幽深28、以其境過清:凄清、冷清29、不可久居:停留30、記之而去:離開31、隸而從者:隨從32、小生:年輕人六詞類活用1潭西南而望(西南:向西南,名作狀)2斗折蛇行(像北斗星那樣,像蛇爬行那樣,名作狀)3皆

4、若空游無所依(在空中,名作狀)4犬牙差互(象狗的牙齒那樣,名作狀)5從小丘西行(向西,名作狀)6下見小潭(向下,往下,名作狀)7凄神寒骨(使凄涼,使寒冷,使動用法)8心樂之(以為樂,因感到高興,意動用法)9如鳴珮環(huán)(珮環(huán)相碰擊發(fā)出的聲音,動詞作名詞)七重點句子翻譯(包括特殊句式)(1)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 譯:隔著竹林 ,聽見水聲,好像人身上佩帶的玉珮、玉環(huán)相碰撞時發(fā)出的聲音,我心里很高興(2)全石以為底。 譯:(潭)以整塊石頭為底(3)卷石底以出 譯: 潭底石頭有些部分翻卷上來,露出水面(4)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譯:(四周)青翠的樹木,碧綠的藤蔓,覆 蓋著,纏繞著,

5、搖晃著,連結(jié)著,參差不齊,隨風飄蕩。(5)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譯:太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一動不動(6)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譯:朝潭的西南望去,彎彎曲曲的溪流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又像長蛇在爬行,一段看得見,一段又看不見。(7)坐潭上。 譯:我坐在潭邊八文言文閱讀。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

6、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1(1)文章的作者是唐 代文學家_柳宗元,字子厚,世稱柳河東。本文作者曾被貶為永州司馬,寫下了有連續(xù)性的山水游記多篇,合稱為 永州八記 。(2)小石潭記的“記”是一種文體,可記敘描寫,也可 抒情議論,是屬于散文 的范疇。2解釋下列多義詞的含義可 潭中魚可百許頭 (大約 )明滅可見 ( 能夠 )不可知其源 ( 能夠 )而 潭西南而望 ( 表修飾 ) 乃記之而去 ( 表承接 ) 而滿山短樹蒙密( 表轉(zhuǎn)折 )3“全石以為底”正確譯文是( b )a全部是石為底。 b以整塊石頭為底

7、。c全部以整塊大石頭為底。 d底部全部是石頭。4對“皆若空游無所依”的理解正確的是( a ) a寫小石潭水尤其清冽。 b寫魚在水中靈活地游動。c寫魚游動自如。 d寫魚的游技高超,姿態(tài)優(yōu)美。5下列不是比喻句的是 ( d )a皆若空游無所依 b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c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d似與游者相樂6按提示寫出相應(yīng)答案并加以積累。(1)文中寫水聲清脆悅耳的語句:_如鳴佩環(huán)_。(2)文中側(cè)面描寫水清澈透明的語句:_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 。(3)寫潭中游魚動靜相宜、靈活有趣的語句:_佁然不動;俶爾遠逝_(4)描寫溪流曲折悠遠的語句:_斗折蛇行,明滅可見_(5)既表現(xiàn)潭水之清,又暗示石

8、潭之小的語句是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7(1)第段作者寫發(fā)現(xiàn)小石潭的經(jīng)過,用了哪些準確的動詞?行、隔、聞、伐、取、見。 (2)第段“伐竹取道”與上文的“_隔篁竹_”呼應(yīng),又為下文的“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_”埋下伏筆。(3)第段寫景用了移步換景 的寫法,寫了水、石、樹 等景物,各有什么特點?水清、石奇、樹美。 表現(xiàn)小石潭周圍美麗環(huán)境的句子: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8本文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文中突出表現(xiàn)了“小石潭”的什么特點?答:本文是按游覽的先后順序來寫景抒情的。文中突出地表現(xiàn)了“小石潭”石奇、水清、魚活、溪流曲折、環(huán)境凄清的特點。9簡要分析選文第二段景物描寫的特點。(1)第二段

9、寫景采用了側(cè)面描寫、動靜結(jié)合、虛實結(jié)合、情景交融 等寫作手法。(2)具體分析作者是怎樣描寫潭水清澈的?答:作者從游魚、陽光、影子等角度來描寫潭水的清澈。通過具體景物,用靜止和活動的畫面來寫,不作一點抽象的說明,整段話沒有一個字正面寫到水,只是描繪出一幅畫面,但又無處不在寫水。你看魚兒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沒有憑依一樣,這就寫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陽光照下來,魚兒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頭上了,這就更顯出了潭水的清澈。10作者在描寫小潭源流時依次抓住溪身岸勢的什么特點來寫的?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答: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勢的參差不齊來寫的,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

10、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這是靜止的;就溪水來說,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樣曲折,這是流動的。這里用了兩個比喻,一靜一動來描寫小溪,準確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11作者通過寫小石潭人跡罕至,凄清幽靜的環(huán)境,意在表現(xiàn)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意在表現(xiàn)作者孤寂悲涼的思想感情 。12閱讀全文,用自己的話說說作者通過哪些方面的描寫得出小石潭“其境過清”的結(jié)論。答:位置偏僻竹樹藤多,少有人來游玩作者對環(huán)境的感受1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說說作者觀景賞物時的心情是怎樣發(fā)展變化的。答:開頭的心情是快樂的,這從作者“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以及對游魚的那種“似與游者相樂”的描寫可知;最后的心情又是凄涼憂傷的,這從“寂寥無人,凄神寒骨

11、”的描寫可知。14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這“一樂一憂”似難相容,該如何理解?結(jié)合寫作背景,作簡要說明。答:樂是憂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調(diào),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郁的心情;但這種歡樂畢竟是暫時的,一經(jīng)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 15與酈道元的三峽比較,說說兩文在寫景上的異同。答:兩篇都是描寫山水勝景的著名散文,酈道元的三峽多客觀描寫,少主觀感情的流露;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則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于自景物之中,情景交融。16根據(jù)對聯(lián)的特點,刪改下面一副對聯(lián)的下聯(lián),使上下聯(lián)對偶工整。 上聯(lián):小石潭

12、上,凄神寒骨 。下聯(lián):在醉翁亭中暢飲,歐陽修倍感賞心悅目下聯(lián):_醉翁亭中,_ 賞心悅目_.。17為了發(fā)展旅游事業(yè),當?shù)財M開發(fā)小石潭景點,請你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為該景點寫一則簡介。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這里石奇水清,游魚相戲,四周竹樹環(huán)抱,環(huán)境十分優(yōu)美,是觀光旅游、愉悅心情的好去處。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曾來過這里,寫下了千古傳謫的優(yōu)美散文小石潭記。小石潭由此聞名遐邇。22記承天寺夜游一、文學常識蘇軾:(10371101)字 子瞻 ,號 東坡居士 ,與父親 蘇洵 、弟弟 蘇轍 合稱 “三蘇”,同在“唐代八大家”之列。著有東坡文集。他是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詩、詞、散文都有杰出成就,并對后代產(chǎn)生

13、深刻的影響。 蘇軾的一生中,對國家的政治事務(wù),不管其見解是否正確,總是敢于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做圓滑的官僚,不盲從,不徇私,始終保持黑白分明,表里如一的精神。對待人生的困境,他善于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用“平常心”對待一切變故,崇尚順乎自然,以求得心理的平衡。當種種不幸襲來之時,他都以一種曠達的心理來對待。二古今異義1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但古義:只(是) 今義:表轉(zhuǎn)折的連詞閑人古義:悠閑自在的人今義:無所事事的人耳 古義:罷了 今義:耳朵2蓋竹柏影也 蓋 古義:語氣詞 表推測 今義:蓋子三重點字詞翻譯1、解衣欲睡:解開、脫下 2、月色入戶:門 3、欣然:高興的樣子 4、念:想,想到 5、遂:于是

14、6、相與:一起7、空明:清澈透明 8、交橫:交錯縱橫 9、蓋竹柏影也:表推測 10、但少閑人:只是四重點句子翻譯(包括特殊句式)1)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譯:我脫了衣服正要睡覺,只見月光照入門內(nèi),(我不由產(chǎn)生夜游的雅興),高興地動身出門。 (2)念無與為樂者。 譯:想到?jīng)]有和我一起游覽作樂的同伴。(3)相與步于中庭。 譯:(我們)一起在庭院散步。(4)庭下如積水空明。 譯:庭院的地面,沐浴在像積水那樣清澈透明的月色之中(5)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譯:“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交錯縱橫,原來那是竹子和柏樹枝葉的影子。(4)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 譯:哪個夜晚沒有月色?哪個地方?jīng)]有

15、綠竹和翠柏?(5)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譯:只是很少有像我們兩個這樣的“閑人”罷了。五、文言文閱讀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1下面對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念無與為樂者(思念)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c.懷民亦未寢(睡覺)d.相與步于中庭(共同,一起)2.選出句子閱讀停頓正確的一項( )a.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b.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c.但少閑如吾兩人者耳。d.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16、3劃分文章層次,概括層意上文共分三層:第一層(第一段),敘事,交代了賞月散步的時間、地點、原因;第二層(第二段),寫景,寫了月下庭中景物;第三層(第三段),抒情,抒發(fā)了無人賞月的感嘆_。4“月色入戶”意思是月光照入門內(nèi) ,這句話運用了 擬人的修辭手法。5默寫出文中描寫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并對其寫景的妙處試作簡要的分析。答:“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作者用“積水空明”四個字,來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給人以一池春水的靜謐感;用“藻荇交橫”四個字,來比喻月下美麗的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搖曳的動態(tài)之美,整個意境靜中有動,動而愈見其靜。6寫景中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心境?答: 清靜、舒適、

17、愉悅 。7想像一下作者與張懷民散步是什么心情。答:悠閑自得、無憂無慮。8“尋張懷民”一句中的“尋”字用得好,你認為好在哪里?答:“尋”字有一種急欲找到東西的失落感,寫出了作者渴望和知心友人共同賞月的急切心情。9全文沒有一處直接寫友情,但可以從字里行間看出來。請找出能表現(xiàn)蘇軾與張懷民友情的句子(寫出兩句),并以其中一句為例,說說你選擇它的理由。遂至承天寺。 理由:唯張懷民可以同樂 或 可看出他去“尋張懷民”的不假思索懷民亦未寢 。 理由:心境相同 欣賞趣味相同 或 顯示出兩個人“心有靈犀”相與步于中庭。 理由:關(guān)系親密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理由:志同道合 志趣相投 命運相同。10文中“何夜無月

18、?何處無竹柏?”顯然與實際不符,因為并非每夜都能見到月色,每處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答:月光雖非夜夜明,竹柏亦非處處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卻時時能覓,處處可見。只要心胸開闊,淡泊名利,無論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無窮樂趣。11本文最后一段:“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闭f說句中的“閑”字在全文起什么作用?這個“閑”字的含義有哪幾點?表現(xiàn)作者怎樣思想感情?答:“閑”字是本文的文眼,“閑人”是本文的點睛之筆。(在全文中起畫龍點睛作用。文章前面的寫景為后面的抒情鋪墊) “閑”人含義是:反映作者身為閑官的現(xiàn)實;表達了作者安閑自適的心境;慨嘆世人忙于名利而無閑顧及良辰美

19、景。 表現(xiàn)被貶官的 憤懣抑郁 又 自嘲、自解、自慰 的心情和 樂觀豁達 的心境。12對“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一句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們兩個這樣的賞月的“閑人”罷了。b.表現(xiàn)了作者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產(chǎn)生了異常欣喜的心情。c.表現(xiàn)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擠,心情苦悶,只好去大自然中尋找快樂和解脫。d.表現(xiàn)了作者超然物外、曠達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13對文章的分析,說得不正確的一項(b )a、運用比喻描寫月色,獨具匠心,十分精妙,真可謂如詩如畫,一個寧靜淡雅的境界,真讓人心醉神迷。b、這篇短文,真實地記錄了作者當時生活的一個片段,透露出作者在遭貶謫

20、中的那種凄涼、孤寂的特殊心境。c、這篇隨筆性的小品,敘事簡潔,寫景如繪,而抒情則寓于敘事、寫景之中。敘事、寫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寫人;寫人又突出一個“閑”。 d、本文語言簡潔、準確、形象,作者觀察事物細致入微,抓住了佳境瞬間最敏感的特征,以極其少的文字,包羅較多的內(nèi)容,凝練含蓄。14你覺得文章中的敘事、寫景、抒情都是緊扣哪一個字來寫的?說說你的理由。答:文章中的敘事、寫景、抒情都是緊扣一個“閑”字來寫的?!敖Y(jié)伴夜游”寫的是“閑事”,“庭院月色”本是尋常之景,然而在他們眼里卻充滿詩情畫意,說明二人皆有“閑情”,篇末“閑人”為全文的點睛之筆,充滿復(fù)雜的情感。15聯(lián)系背景,比較小石潭記記承天寺夜游游恒

21、山記滿井游記作者心境的異同。答:柳宗元和蘇軾雖然處于不同朝代,但他們在政治上的遭遇頗為相似。仕途失意之時,他們都有意寄情山水,排遣愁懷。不同的是,柳宗元在小石潭記中更多流露的是政治上受挫后的憂傷凄苦,而記承天寺夜游中蘇軾在抒發(fā)壯志難酬、空老余生的憤懣的同時,又呈現(xiàn)出自嘲、自矜、自解的心態(tài),較柳宗元顯得樂觀曠達。游恒山記的作者徐霞客本身無心仕途,文中更多流露的是探索自然的渴望和不畏艱險、不怕辛勞、勇于求實的精神。滿井游記的作者袁宏道政治上追求無多,兼之官小、職務(wù)清閑,并無被貶的遭遇,性情又比較達觀,所以文中并無憂愁之感,更多的是表現(xiàn)出得以親近自然的慶幸和抒發(fā)對大自然的熱愛。16寫出三句含有“月”

22、字的古詩詞名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17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的名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水調(diào)歌頭的名句: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23游恒山記一、文學常識本文作者徐霞客,是我國明朝著名的地理學家,字振之,號霞客,其著作徐霞客游記是由他旅途中的日記結(jié)集而成的,這部書被譽為“千古奇人的千古奇書”。他少年好學,喜讀奇書,博覽古今史籍、圖經(jīng)地志。二十二歲起棄科舉業(yè),受母鼓勵,不避風餐露宿之苦,不怕葬身丘壑之險,遍游華北、華東、華南、西南山水,考察自然地貌、水文氣候、植被動物、風俗習慣、經(jīng)濟狀況等,前后

23、三十余年。三次遇盜,四次斷糧,而志不變,氣不餒,寫游記不輟。二通假字還過岳殿東(還-環(huán), 轉(zhuǎn),繞)三一詞多義1. 始 始循崖乘峭而上 (開始) 2. 間 為登頂間道 (偏僻的小路) 始登其頂 (才) 指東南松柏間(間隙,夾縫) 3. 上 始循崖乘峭而上 (動詞,由低處到高處) 4.翳 雜樹密翳(動詞,遮蔽) 上負絕壁 (名詞,上面) 風翳凈盡(名詞,云霧) 5.之 久之棘盡 (助詞,不譯,湊足音節(jié)) 6.而 始循崖乘峭而上(表修飾關(guān)系) 因復(fù)上其處問之(代詞,那個人) 而滿山短樹蒙密(但是) 虎風口之松柏(結(jié)構(gòu)助詞,的)四. 古今異義 1.策杖登岳。 策 古義: 扶著,拄著 今義:計謀,辦法

24、2于是石路縈回 于是 古義:從此 今義:連詞,表承接關(guān)系 3為登頂間道 間 古義:偏僻的 今義:空隙 4但能鉤衣刺領(lǐng) 但 古義:只 今義:但是五重點字詞翻譯1、躋:升,登2、赤:紅色3、離立:并立4、于是:從此5、始循崖乘峭而上:開始6、杰坊:高大的7、拾級:放輕腳步往上走8、室:改成一間屋子9、像:塑造10、危:高11、為登頂間道:偏僻的12、蒙密:茂密13、槎枒:參差不齊的樣子14、攀踐輒斷折:當即15、汩汩:形容水流急的樣子16、益鼓勇上:更加17、益鼓勇上:鼓足18、密翳:濃陰遮蔽19、是山:這20、一方:一座21、作伍:作伴 22、既而:一會兒23、比肩連袂:肩靠肩,衣袖連衣袖。形容

25、靠得很緊的樣子24、既而:一會兒25、因復(fù)上其處:于是26、未幾:不一會兒27、先:先前28不啻:不止六詞類活用 1倚而室之(室 使成為屋子,名詞作動詞) 2臺中像群仙(像 塑造 名詞作動詞) 3忽回首東顧 (東 向東 名詞作狀語)七重點句子翻譯(1)風翳凈盡,澄碧如洗。 譯:天空無云,風也停了,澄碧的天像水洗過一樣(2)崖石漸起,松影篩陰。 譯:山崖漸漸高起來,陽光透過松樹像過篩一樣投下陰影,(3)余益鼓勇上,久之棘盡,始登其頂。 譯:我更加鼓足勇氣攀登,許久才鉆出荊棘,登上峰頂。(4)崩崖亂墜,雜樹密翳。 譯:山崖崩裂的石塊紛紛墜落,各種樹濃陰遮蔽(5)是山土山無樹,石山則有。譯:這山的土

26、山?jīng)]有樹,而石山才有樹。(6)南經(jīng)松柏林,先從頂上望松柏蔥青,如蒜葉草莖,至此則合抱參天,虎風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譯:向南經(jīng)過松柏林,先前從山頂望松柏是一片蔥青,好像是蒜葉草莖,到了這里一看卻是合抱的參天大樹,比虎風口的松柏不止百倍啊。八文言文閱讀1、概括各段的段意:第一段:略寫出發(fā)的時間和天氣情況。第二段:詳寫上山登頂?shù)慕?jīng)過,體現(xiàn)了作者不畏艱險,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全文的重點。第三段:寫登頂后遠眺所見周圍的景物。第四段:寫從西峰下山至飛石窟的情況。2根據(jù)第2段、3段說說作者上山時經(jīng)過的地方及山頂所見的景物。 上山經(jīng)過望仙亭虎風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寢宮飛石窟北岳殿會仙臺。在山頂上看見北山“崩

27、崖亂墜,雜樹密翳”,還看見渾源州城,南邊有龍泉山,兩邊有五臺山,近處還有龍山。這些山都是相互連接的。3、劃出文中標明里程的句子,想一想,作者這樣寫的用意? 明確:一里,又一里,又三里,三里作者這樣寫的作用:顯出文章記游順序清晰,條理分明的特點。4、細讀文章第三段,說出作者的觀察角度,寫景順序。 明確:觀察角度為 俯視 ,由文中“俯瞰山北”“北瞰”可以得出。 寫景順序為:按照北南西東的空間順序來寫景,并且是由遠及近的。 5請運用相關(guān)知識,嘗試分析恒山“土山無樹,石山則有”的原因。答:山西干旱少雨,山南向陽多蒸發(fā)雖土山也少有樹;山北是陰坡,化雪時間長,又少蒸發(fā),所以較濕潤,雖然石多,也長了許多樹。

28、6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問題: 臺中像群仙,環(huán)列無隙。余時欲躋危崖。登絕頂。還過岳殿東,望兩崖斷處,中垂草莽者千尺,為登頂間道,遂解衣攀躡而登。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絕頂,猶杰然天半,而滿山短樹蒙密,槎枒枯竹,但能鉤衣刺領(lǐng),攀踐輒斷折,用力雖勤,若墮洪濤,汩汩不能出。余益鼓勇上,久之棘盡,始登其頂。(1)下列詞注音正確的是:( b )。a淺阜(f) 虬(qi)松 朔(shu)方 b 間(jin)道 汩汩() 袂(mi) c廨(ji)不啻(ch) 楂枒(zh)(y) d 廡(w) 躋(j) 翳(y)(2)解釋下列字詞: 像:塑造; 還:通“環(huán)”,轉(zhuǎn),繞。 絕頂:極頂,最高點; 蒙密:茂密 槎枒:

29、參差不齊的樣子;汩汩:形容水流急的樣子(3)翻譯劃線的句子。 我更加鼓起力氣攀登,慢慢的荊棘也就被折斷了,才登到了山頂。 (4)用原文回答,作者是如何寫登頂之難的?答:滿山短樹蒙密,槎枒枯竹,但能鉤衣刺領(lǐng),攀踐輒斷折,用力雖勤,若墮洪濤,汩汩不能出 。(5)這段描寫作者登山的過程,主要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精神。 答:表現(xiàn)了作者不畏艱難,奮勇直前的精神。(6)作者后來爬到了山頂,描寫了哪些景物? 答:作者在山頂看到了日色,山石墜落,樹等景物。(7)談到祖國的錦繡山河,人們常用“三山五岳”來泛指祖國的名山,你知道“三山五岳”指什么嗎?三山:蓬萊、方丈、瀛洲 五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

30、山、中岳嵩山。 (8)寫出三句關(guān)于“登高”的古詩詞名句(1)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4)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24滿井游記一、文學常識本文選自袁中郎全集,作者袁宏道,是明代文學家,他與其兄袁宗道、弟弟袁中道合稱“三袁”,因為他們都是公安人,所人們稱之為“公安派”,他們認為文學應(yīng)當“獨抒性靈,不拘格套”。二通假字1墮事(墮隳,毀壞)2惡所無紀(紀記,記載,記下,記游)三一詞多義 1乍 波色乍明(始,初) 2余 余寒猶厲(剩下的)乍出于匣也(突然) 余之游(我)3而 而冷光之乍出于匣(連詞,表順承) 泉而茗者(連詞,表

31、修飾) 則城居者未之知也(連詞,然而) 而此地適與余近(連詞,表遞進)4之 脫籠之鵠(的,結(jié)構(gòu)助詞) 未之知也(代詞,指郊田之外春天來臨這一情況) 冷光之乍出(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 倩女之面ku(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 如鏡之新開(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四古今異義1局促一室之內(nèi)古:受束縛而不得舒展今:拘束不自然2墮事古:同“隳”,毀壞今:落,掉,往壞里變3惡所無紀古:安,哪今:可惡五重點字詞翻譯1、余寒猶厲:殘留的,剩余的2、余寒猶厲:還是3、余寒猶厲:厲害4、凍風時作:經(jīng)常5、凍風時作:興起6、局促:形容受束縛而不得舒展7、偕:和、同8、膏:肥沃9、于時:在這時10、冰皮始解:開始11、波

32、色乍明:始,初12、乍出于匣:突然13、靧面:洗臉14、始掠:剛剛15、浹背:濕透16、曝沙:在沙灘上曬太陽17、呷浪:吸水18、墮:通“隳”,毀壞19瀟然:瀟灑無牽掛的樣子20、惡能無紀:安,哪21、惡能無紀:通“記”,記載六詞類活用1泉而茗者(用泉水煮,喝茶,名作動)2罍而歌(飲酒,名作動)3紅裝而蹇者(穿著艷裝,騎驢,名作動)七重點句子翻譯1)高柳夾提,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 譯:堤岸兩邊是高高的柳樹,肥沃的土地已有些濕潤,一眼望去空靈遼闊,人像是從籠中飛出的天鵝一般。(2)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 譯:柳樹枝條好像在舒展又沒有舒展開,柔軟的柳梢在風中飄搖,麥苗像

33、獸頸上的鬃毛,約有一寸來長。(3)山巒為晴雪所洗。 譯:山巒被融化的雪水洗刷(4)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 譯:游人雖然不是很多,但喝用泉水煮的茶的,舉起酒杯唱歌的,穿著盛裝而騎驢的女子,也時時可見。(5)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譯:這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嘗沒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這樣的變化啊。八文言文閱讀 廿二日,天稍和,偕數(shù)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提,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乍出于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

34、,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文段出自 _袁中郎全集作者_袁宏道_ 是明代_公安_派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2.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土膏:_肥沃的土地 娟然: 美好的樣子 浹背 : 濕透了背部 呷 : 吸而飲_3. 與“ 鱗浪層層”修辭手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a )a呷浪之鱗,悠然自得 b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c麥田淺鬣寸許 d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4.選出下列“之”字的詞性與用法不相同的一組( b ) a 冷光之乍出 b城

35、居者未之知也 c如鏡之新開 d. 倩女之靧面5選文描寫滿井郊外春色,先用“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總寫,然后依次分寫水、山、柳、麥、鳥、魚,條理十分清楚。6文中準確描寫作者心情句子:若脫籠之鵠。7點明本文主旨句子: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8“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揭示了一個什么道理? 美是一種客觀存在,人們應(yīng)自覺不斷擴大視野,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本來就有的美好的東西。 9.課文和小石潭記記承天寺夜游在寫景的同時,都抒發(fā)了作者獨特的感受。試說說你從三篇課文中看出了三位作者怎樣不同的心境。 答: 小石潭記和記承天寺夜游的作者都有抱負未酬和被貶謫的遭遇,因此在文中流露出某種憂愁和憤懣,而滿井游記的作者只是官小、職務(wù)清閑,并無被貶的遭遇,性情又比較達觀,所以不僅沒有憂愁,甚至為此而慶幸、自慰。 25 詩詞五首一文學常識填空1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選自杜工部集,作者杜甫,是唐代著名詩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