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積法求體積點到面的距離【教師版】_第1頁
等積法求體積點到面的距離【教師版】_第2頁
等積法求體積點到面的距離【教師版】_第3頁
等積法求體積點到面的距離【教師版】_第4頁
等積法求體積點到面的距離【教師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2014/10/14等積法求三棱錐的體積【教師版】由于三棱錐是由4個三角形圍成的四面體,任何一個三角形都可以看成其底面。 但在求 體積時需要選擇合適的底和高,這就需要靈活換底面,但是三棱錐的體積保持不變。這種方 法我們稱為“等積法”,它是三棱錐求體積的巧妙方法,也是其“專屬產(chǎn)品”。其他的,如四棱 錐求體積就不能隨意換底,不能用等積法求體積。另外,等積法的優(yōu)越性還體現(xiàn)在求“點到平 面的距離”中。【注意】等積法求體積時,要謹記“先證后求”的原則,先作出或證明底面的高,再計算 三棱錐的體積。例118.本小題滿分14分如鼬邊長為2的正方體ABCD-AC.D,中* 與我G相交于點0求證;BC II f

2、面心tQD;(2) 求證;BC. 1平聞場DC,(3) 求四面體的體積18.(本小題確分1毎分)(1)證明:連結(jié)DM jEABCD-AC 中 Mg且肋胡q a ABC是乎行四邊形二 BC / ADt *2分TEG在平面外 才D在平血AADVD內(nèi):* BCJ!平面例2 .解:(I)由已知得,MD是 ABP的中位線MD / AP 2 分MD 面APC, AP 面APCMD / 面APC 4 分PMB為正三角形,D為PB的中點,MD PB,AP PB7分又 AP PC,PB PC PAP 面 PBC(2)證興 正方體ABCD-AC.D,中,BC;丄鳳(?.DC LBC DC LC.CQC丄平面BCC

3、4 議DC丄HC】”7分v B.CDCS交于點(7/. BC.丄平面 B.DC .9 分行)解;正方體ABCD-A.BAD中Sam局BXC2 .L0 分點D到平面BB,Ct的距離等于點D對平面BB.C.C的距離*為丄 12分1斗:匕“g “心=-x2x2 = -分例2 . (2011佛山一中三校聯(lián)考)如圖,已知三棱錐 A BPC中,API PC, AC丄BC,M為AB中點,D為PB中點,且 PMB為正三角形。(I)求證:DM /平面APC;(H)求證:平面 ABC丄平面 APC;(川)若 BC= 4, AB= 20,求三棱錐 DBCM的體積.BC 面 PBCAP BC又 BCAC, AC AP

4、 A BC 面APCBC 面ABC 平面ABC丄平面APC9分10分(川) MD 面PBC , MD是三棱錐M DBC的高,且MD = 5;311分又在直角三角形 PCB中,由PB= 10, BC= 4,可得PC= 2 21于是S BCD?S bcp = 2 21 ,12分13分VD BCMVM DBC14分例3 .解:(1)Q四棱錐S ABCD底面是菱形,BD AC 且 AD=AB ,又 SA=AB=2 , SB SD 2,2.SA2AB2SB2, SA2AD2SD2SAAB,SA AD ,又ABADA,2分SA平面ABCD,BD平面ABCD,從而又SAACA,BD平面SAC。4分SA例3.

5、(茂名2010二模)如圖,在底 面是菱形的四棱錐S ABCD中,SA=AB=2 , SB SD 2.2.(1) 證明:BD 平面SAC;(2) 問:側(cè)棱SD上是否存在點E,使得SB/平面ACE?請證明你的結(jié)論;(3) 若 BAD 1200,求幾何體 A SBD的體積。(2) 在側(cè)棱SD上存在點E,使得SB/平面ACE,其中E為SD的中點 6分證明如下:設(shè)BD AC O,則O為BD的中點, 又E為SD的中點,連接OE,則OE為 SBD的中位線。7分OE /SB,又 OE 平面 AEC, SB 平面 AEC 8 分SB/平面ACE 10分(3)當BAD 1200 時,S abd1 -ABADsin

6、 12001 22亠3 12分222幾何體ASBD的體積為Va SBD1Vs abd S abd SA1 .322 314分333 .點到面的距離一、知識點(求點到面的距離主要方法:)(1) 直接法:由定義作出垂線段并計算,用線面和面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質(zhì)來作;(2) 轉(zhuǎn)移法:若直線 AB/平面 ,則直線AB上任意一點到平面的距離相等;(3) 等體積法:用同一個三棱錐選不同底計算體積,再求高,即點到面的距離。、基礎(chǔ)熱身1、在棱長為a的正方體AC!中找出表示下列距離的垂線段直接法:(1) 點A到面BCCi Bi的距離;(2) Bi Di到面ABCD的距離;(3) 點A到面BDDiBi的距離.求C到平

7、面BDC1的距離。 A1C轉(zhuǎn)移法:提示:因為AB/EFAB/平面DEF,所以點B到平面DEF的距離即為點 A到平面DEF的距離。作A HED,證明 AH平面 DEF 。 AH/55棱長為1的正方體ABCD ABCD中,E,F分別是棱AA,BB中點,求點B到平面DEF的距離【活學活用】3、在棱長為1的正方體ABCD ABCD中,E,F分別為棱BB和CD的中點,求點F到平面ADE的距離E提示:法一直接法:將三角形擴大到平行四邊形, 高FH 平面ADGE。取CC的中點G,連接D G、EG,過F作垂線FH丄DG??梢宰C得EG/ A D ,所以平面 ADGE,即平面A DE??梢宰C得eg丄平面DCC D

8、 ,所以eg丄FH由 FH 丄 D G、EG 丄 FH, EG A DG = G 可知 FH 丄平面 A DGE所以FH即F到平面AD E距離。2i 25根據(jù)勾股定理可以求得:D G 1 (), D G 4又知: FD G 的面積=s 四邊形 DCCD - s DD F - s DCG - safgc111448FHDG 10法二:轉(zhuǎn)移法:FP/平面 ADE,作 PQA E。等積法求點到面的距離:4. 已知在棱長為1的正方體 ABCD-ABCD中,E、F分別是AB、CD的中點,求點B到平面AEC F 的距離。等積法 Vb aefVf aeb3三、知識運用例1 :如圖四棱錐S ABCD,ABAD

9、, AB/CD,CD3AB,面SAD 面ABCD , M是線段AD上一點,AB AM 1, DM DC,SM AD .(1)證明:BM 面SMC求點C到面SMB的距離。EX1 如圖,在邊長為 a 的菱形 ABCDABC 60 , PC 面ABCD,E,F是 PA 和 AB 的中點。(1) 求證: EF/平面PBC ;PAF(2) 求E到平面PBC的距離。提示:由(1 )知EF/平面PBC,所以E到平面PBC的距離等于點 F到平面PBC的距離aFH BC , FH即為所求。2例2 :( 2010江蘇卷)如圖,在四棱錐 P-ABCD中,PD丄平面 ABCD , / BCD=90 。求點A到平面PB

10、C的距離。解析(方法一)分別取AB、PC的中點E、F,連DE、DF,則:易證DE/ CB, DE/平面PBC,點D、E到平面PBC的距離相等。 又點A到平面PBC的距離等于E到平面PBC的距離的2倍。由(1)知:BC丄平面PCD,所以平面 PBC丄平面PCD于PC,因為PD=DC , PF=FC,所以DF丄PC,所以DF丄平面PBC于F。易知DF=-,故點A到平面PBC的距離等于2。2(方法二)等體積法:連結(jié)AC。設(shè)點A到平面PBC的距離為h。因為 AB / DC, / BCD=90,所以/ ABC=90。從而 AB=2 , BC=1,得 ABC 的面積 S abc 1。由PD丄平面ABCD及

11、PD=1,得三棱錐P-ABC的體積V - S ABC PD -。33因為PD丄平面 ABCD, DC 平面 ABCD,所以PD丄DC。又 PD=DC=1 ,所以 PC PD2 DC2 Z2。由PC丄BC, BC=1,得 PBC的面積S PBC由 VA PBCVP ABC ,3SVPBC故點A到平面PBC的距離等于- 2。EX2: (201廣東文數(shù))如圖4,弧AEC是半徑為a的半圓,AC為直徑,點E為弧AC的中點,點B和點C為線段AD的三等分點,平面AEC外一點F滿足FC 平面BED,FB=、5a(1)證明:EB FD(2)求點B到平面FED的距離.【解析】(1)證明:點B和點C為線段AD的三等

12、分點,點B為圓的圓心又 E是弧AC的中點,AC為直徑, BC EB即BD EB FC 平面 BDE , EB 平面 BDE ,- FC EB又BD 平面FBD , FC 平面FBD且BD FC C EB 平面FBD 又 FD 平面 FBD ,- EB FD(2)解:設(shè)點B到平面FED的距離(即三棱錐 B FED的高)為h. FC 平面 BDE , FC是三棱錐F-BDE的高,且三角形FBC為直角三角形由已知可得BC a,又FB和5a FC(5a)2a2 2a在 Rt BDE 中,BD2a, BEa ,故 S BDE1 2a a22a ,1“ 12C23- vf BDE S BDEFC -a2a

13、a ,333又 EB 平面FBD,故三角形EFB和三角形BDE為直角三角形4. 21a ,21- EF6a, DE 5a,在 Rt FCD 中,F(xiàn)D 5a , S FEDVF BDEVB fed 即 1 竺 a2 h 2a3,故 h3231、備用題:即點B到平面FED的距離為h4.21a.213、如圖幾何體是由正方體點,且 EC=CCi,AB=2,M為EB的中點,求點M到平面ACDi的距離.底面 ABCD, PD=DC=BC=1 , AB=2 , AB |CD, ABC=90。,求點 D 至U平面 PAB 的距離.2、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為正方形,PA 底面ABCD,AB= ,6 ,分別求點C與點D到平面PAB的距離.ABCD-AiBiCiDi與四棱錐E-A1B1C1D1組成,E為CG的延長線上平面BCD,AB平面BCD,4、如圖 BCD與 MCD都是邊長為2的正三角形,平面MCDC 圖5(3)求點0到平面PAC的距離.c是Ab的中點,d為ac的5、圓錐PO如圖5所示,圖6是它的正 住)視圖.已知圓0的直徑為AB, 中占I 八、(1)求該圓錐的側(cè)面積;(2)證明:AC 平面POD ;6、如圖,ABCD是邊長為4的正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