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學必達的三個目的-2019年精選文檔_第1頁
有效教學必達的三個目的-2019年精選文檔_第2頁
有效教學必達的三個目的-2019年精選文檔_第3頁
有效教學必達的三個目的-2019年精選文檔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有效教學必達的三個目的王瑞剛,教育碩士,天津市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天津市塘 沽第一中學高中語文組組長; 中國語文現(xiàn)代化學會會員, 天津市 “九五”立功獎?wù)芦@得者;曾獲全國中學語文優(yōu)秀教師和塘沽 “人民滿意的好園丁”、 “十佳”青年教師、 學科帶頭人等榮譽 稱號;先后主持或參與國家級、市級、區(qū)級教育科研課題 6 項。 目前,有效教學理念已深入人心, 我國教育界對此的探討與 實踐也如火如荼。 但是,中小學課堂教學仍普遍存在著一個問題, 就是“教師費盡口舌,學生疲于應付,教學效果依然微弱”。鐘 啟泉先生認為,“有效教學的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學生有無進步或發(fā)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 根據(jù)對學生現(xiàn)狀

2、的 分析,我認為教學效果的微弱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往往對所學知識和 技能的理解不透、記憶不牢和運用不活。布魯姆曾指出:“有效教學始于準確地知道需要達到的教 學目標是什么?!币虼耍處煈诿鞔_教學目標的基礎(chǔ)上,以學 生為主體,以思維訓練為主線,以真知、牢記和活用為教學必達 的目的,從而使有效教學最終有益于發(fā)展學生運用知識的思維能 力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一、真知黑格爾曾在 精神現(xiàn)象學 ?序言 中提出“熟知非真知”的觀點,“一般說來,熟知的東西所以不是真正知道了的東西,正 因為它是熟知的。 有一種最習以為常的自欺欺人的事情, 就是在 認識的時候先假定某種東西是已經(jīng)熟知了的, 因而就這樣地不去 管它了。這

3、樣的知識,既不知道它是怎么來的,因而無論怎樣說 來說去,都不能離開原地而前進一步”。 現(xiàn)代新儒學八大家之一、 黑格爾研究專家賀麟先生解釋說: “熟知與真知有別。 熟知只是 對于眼前事物熟視無睹,未加深思?!北热纾Z文教師耳熟能詳 的論語這個書名, 但很少有人知道“論”字為何要念作 l?n ; 歷史教師不知道“歷史”一詞的來龍去脈;數(shù)學教師不能說出 “向量”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所以, 我們在強調(diào)對學科主要知 識要做到“熟知”的基礎(chǔ)上,更要強調(diào)“真知”。現(xiàn)階段,學生對于知識的“熟知”往往只是建立在機械記 憶基礎(chǔ)上的一知半解。以語文為例,盡管學習了十幾年,熟知了 不少學科概念,但仍有學生到高三不能

4、準確辨析某些修辭的區(qū) 別,搞不清議論文和記敘文中的記敘與議論的不同特征, 因此在 語言表達中就無法準確、恰當?shù)剡\用。究其原因,大致有四:一 是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即理解能力尚在形成階段, 還不能迅速掌 握知識; 二是教學方式長期頑固地偏重在灌輸式的講授, 導致學 生缺乏主動思維能力;三是教學內(nèi)容繁多、艱深、枯燥,而教學 時間則相對較少, 學生只能在囫圇吞棗中一邊匆匆地學習, 一邊 迅速地遺忘; 四是有些教師囿于知識面欠廣博或有些知識知之不 深,教學只能使學生深陷于死記硬背的枯燥學習之中。那么,如何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及技能做到“真知”呢?首 先,要求教師要勤于業(yè)務(wù)鉆研,吃透學科知識的基本概念; 其次

5、, 要針對具體學情,選擇有效的教學策略,講清基本概念、原理, 將知識點進行分類展示,然后輔以一定量的集中訓練, 避免盲目 的題海戰(zhàn)術(shù);尤為關(guān)鍵的是,要給予學生一定時間的思維訓練, 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現(xiàn)在的新課改課程內(nèi)容較繁多, 課時緊缺,因為要趕進度, 教學過程不得不推進得很快, 往往在浮光掠影中結(jié)束了學習。 教 師普遍感到學生在上一個學段沒有把基礎(chǔ)打牢,很多知識需要重新回爐,甚至反反復復地講解過去的同一個材料。贊科夫認為“如果現(xiàn)在不把所學的教材徹底弄懂, 那么以后就不得不一遍又 一遍地重復講解同樣的東西,花費更多的時間”。事實上,甚至 是很有經(jīng)驗的教師也常常為此大傷腦筋。有效教學的效率

6、,不能單純追求“耗時少,容量大”,如果沒有質(zhì)量做保證,仍然是效 率低下。由此看來,如何使學生在借思考而獲得的“真知”中有 所收獲,有所發(fā)展,以切實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的確是每一位教 師應該特別下一番工夫的事情。二、牢記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認為:“如果我不得不將所有的教育心理學原理還原為一句話的話,我將會說,影響學習的最重要因素是學生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 根據(jù)學生的原有知識狀況 進行教學?!笔欠瘛袄斡洝敝R,正是檢驗“學生的原有知識狀 況”的一個重要指標。在學習中,師生一方面為理解得不透徹而煩惱,一方面也 常常為不能牢記所學知識而苦惱不止。 問題或許就出在灌輸式的 教學方式和學生對知識的一知半

7、解、機械記憶上。英國哲學家培根所說的“一切知識,不過是記憶”,一語 中的,道出了記憶對知識掌握的重要性。教學中,教師對記憶有 著比較好的認識, 但是卻普遍缺乏有效的記憶術(shù)的訓練。 有人提 出“死去活來”的記憶思路,不斷加大作業(yè)練習量和檢查力度, 希望學生能在“死記硬背”后獲得突如其來的頓悟。 但因為缺少 記憶術(shù)的指導,過多的作業(yè)量使學生不堪重負,學生無暇咀嚼、 消化,抄作業(yè)情況比比皆是。這種做法往往使學生“死過去,活 不來”, 思維越來越僵化, “死去活來還魂術(shù)”只保留了很短暫 的記憶。三、活用 知識的學習,其最終目標還是要指向運用。培根曾言“知 識就是力量”, 但清代詩人黃景仁也有“百無一用

8、是書生”的著 名詩句。這兩句其實并不矛盾,“百無一用是書生”,問題就出 在“本領(lǐng)學了一百, 卻無一能用”上。 僅僅擁有知識的那種“兩 腳書櫥”絕不會擁有力量,只有在“活用”中知識才會產(chǎn)生力 量。故而荀子 ?儒效篇第八說:“學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 明也。明之為圣人。 ”學了會用, 才是真的明白, 才是“真知”?!盎钣谩钡闹赶颍皇抢盟鶎W知識與技能靈活地解決應 考問題, 一是面向生活這個廣闊的現(xiàn)實世界學會分析、 解決各類問題。只有做到了知行合一,活學活用,才能達到“轉(zhuǎn)識成智” 的至高境界,使學生成為“學習的自動機”、 “思考的發(fā)動機” 和“行動的永動機”,教學才能達到最終有益于學生的發(fā)展的終 極目標?!罢嬷薄ⅰ袄斡洝迸c“活用”之間是相輔相成的辯證關(guān) 系。“真知”是“牢記”和“活用”的前提, 因為“真知”了就 易于“牢記”,“真知” 了才利于“活用”?!袄斡洝币彩恰罢嬷?、“活用”的基礎(chǔ),“牢記”并思考有益于“真知”,沒有“牢記”就難以做到能“活用”。 而“活用”則有利于深化“真 知”和“牢記”的程度,也是檢驗二者所達程度的重要依據(jù)??傊行Ы虒W的最終指向應該是發(fā)展學生運用知識的思 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教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