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蘇教版語文必修教材文言文教學探討 思考與探究的主要依據(jù):1蘇教版語文必修教材(1-4冊)及配套的教學參考書; 蘇教版高中語文培訓手冊。2浙江省教育廳學科教學指導意見。3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 語文課程標準研制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解讀(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解讀(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版)。42007年及最近年份的語文高考考試大綱; 2007年及最近年份各省市的高考語文試題。蘇教版必修教材文言文基本情況:蘇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共有文言課文24篇,分見于必修四本教材的10個專題當中。必修一:專題二:勸學師說專題四:赤壁賦始得西山宴
2、游記必修二:專題三:六國論阿房宮賦必修三:專題二:指南錄后序五人墓碑記專題四:燭之武退秦師諫太宗十思疏廉頗藺相如列傳鴻門宴秋水非攻必修四:專題一:季氏將伐顓臾寡人之于國也專題三:滕王閣序秋聲賦必修五:專題二:陳情表項脊軒志專題三:報任安書漁父專題四:逍遙游蘭亭集序其中唯一的文言文單元為“尋覓文言津梁”,共有篇文言課文,見于必修三的第四個專題。必修一的四篇文言課文,分別見于專題二“獲得教養(yǎng)的途徑”之“求學之道”板塊(勸學師說),專題四“像山那樣思考”之“感悟自然”板塊(赤壁賦始得西山宴游記)。必修二的兩篇文言文,見于專題三“歷史的回聲”之“后人之鑒”板塊(六國論阿房宮賦)。因教材采用人文主題作為
3、專題編排依據(jù),故整套教材中,基本上采用文白混編的形式。較之于以往人教版教材而言,文白相混的特點更為突出。因為,人教版教材采用的是文體編排的形式,文言課文以單元為單位進行集中編排,并配以相應的文言單元知識短文。這樣,在面對教材時,師生們對于文言文的“文言”特征還是頗為看重的。而蘇教版教材當中,文言課文是與現(xiàn)代語體文課文混合編排,文言文與現(xiàn)代文混合組成一個“專題”(大體相當于以前的一個“單元”)。這樣,師生面對文言文時,勢必更多的是著眼于文言文本與其他(現(xiàn)代文)文本之間在人文主題上的共性。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是否也可以(會?)像我們現(xiàn)在一樣,對散見于不同的“專題”當中,與其他現(xiàn)代文同屬于
4、一個人文主題的“文言文”教學問題作專門的思考,也還是個未知數(shù)。事實上,蘇教版教材的使用過程當中,已經(jīng)使用了兩年一個完整輪回(必修一至必修五)的江蘇教師,與剛剛使用了一年(必修一至必修四)的浙江教師,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不少的問題與困惑,文言文教學問題自然也不例外,可能問題還要相對突出一些。比如,江蘇無錫的徐忠憲老師,就曾以文言文教學的徹骨之痛(使用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課本一周年實踐報告)(發(fā)表于中學語文教學2006年第12期)這樣醒目的標題,表達了對蘇教版教材的批評:一、文白混編,忽視了文言文教學的特殊性;二、忽視文言字、詞句基礎知識的系統(tǒng)介紹;三、考分低泣,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下降。徐忠憲老師在文
5、中提供了較多的統(tǒng)計數(shù)字與相關事實,最后結(jié)論是,人教社(按,指原有的全國通用的人教社老教材,非指人教社新課程教材)的課本讓“莘莘學子得益了”,而蘇教版必修課本“在使用的教學實踐中出現(xiàn)了費時多而效益差的局面”。徐老師在文章里面還列舉了一些學生檢測結(jié)果的統(tǒng)計數(shù)字來說明這一點。徐老師在文中所說的采用人教版與蘇教版課本,對于文言文教學產(chǎn)生了這樣截然不同的結(jié)果,本人以為,這么快就下這樣的結(jié)論可能有草率之嫌疑。因為,語文(包括文言文)教學是個復雜的工程,單單根據(jù)蘇教版教材一整年的使用情況,下這樣的結(jié)論有點為時過早。事實上,一套教材,無論是好還是不好,都不太可能在短期內(nèi)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產(chǎn)生如此快捷的影響(這
6、里面還有教師教學操作的因此等等復雜成分在里面,這是肯定的)。不過,蘇教版教材在文言文教學方面給一線教師造成相當?shù)睦щy與困惑,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我們今天圍繞著蘇教版教材(主要是必修一和必修二,兼及整體)所作的探討,肯定是很有必要也是相當有價值的。本人在廣泛閱讀相關材料,并結(jié)合自身的教學實踐進行深入思考的基礎上,整理出了一些個人的看法,想借這個機會與在場的專家、老師作一交流。有一些,問題可能還是問題,我現(xiàn)在把它們指出來,提請大家在接下去的教學過程中特別加以注意;同時,我也把我的部分想法呈現(xiàn)給大家,可能會對大家解決相關問題起點兒積極促進作用。有一些,我可能也稍微形成了些個人的思路,希望可以對大家的
7、教學操作能夠有點兒啟發(fā)。 還需說明的是,這次培訓,主題是“新課程培訓”,據(jù)我的理解,應該同時體現(xiàn)對理念、理論的重視與對教學實踐的重視。估計不少參加培訓的老師,都帶著這樣的想法,希望通過培訓,在獲得理論“充電”的同時,能夠獲得一些可以帶回去,化為課堂教學實際的可操作性的東西。我本人也很希望能夠做到這一點。不過,審視一下所做的這一塊內(nèi)容,感覺到是,其中固然包含一些操作層面(即回答“怎么做”的問題)的東西,好像更多的倒是認識、原則層面(即回答“為什么做”“做什么”的問題)的東西。王榮生先生強調(diào),對于語文教學而言,搞清楚教學目的與教學內(nèi)容,比起采用的教學方法來,要重要得多。我以為,這一看法極為精辟。有
8、很多教學操作層面的東西,表面上看是方法的問題,其實要害倒是認識的問題。一旦認識上、觀念上獲得了廓清,操作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思考一:“文言文”的界定:高中課標“必修課”教學建議:(頁)古代詩文的閱讀,應指導學生學會使用有關工具書,自行解決閱讀中的障礙。文言常識的教學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學生閱讀古詩文的能力。要求學生精讀一定數(shù)量的優(yōu)秀古代散文和詩詞曲作品,教師應激發(fā)學生誦讀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誦讀的習慣。義務課標“閱讀”評價建議:(頁)6.古詩文閱讀的評價:評價學生閱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重點在于考察學生記誦積累的過程,考察他們能否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而不應考察對詞法、句法等知識的掌握程度
9、。義務教育課程標準7-9年段“閱讀”教學目標:11.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12.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背誦優(yōu)秀詩文80篇。九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單元說明”(頁)學習時,要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體會作品的藝術(shù)魅力。聯(lián)系學過的文言詩文,對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進行梳理和區(qū)分。文言文(教學)的外延(一)古代散文:文學性散文(包括辭賦類韻文),如項脊軒志歸去來兮辭滕王閣序阿房宮賦實用類散文,如禮記大道之行也活板諫太宗十思疏出師表(二)文言小說:世說新語陳太丘與友期 柳毅傳 聊齋志異狼聊齋志異促織思考二:“文言文”教學
10、目的與教學內(nèi)容的確定:(一)課程標準造成的困惑:l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第四學段“閱讀”之“課程目標”:(第11頁)8.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nèi)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lián)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xiàn)力的語言。11.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12.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背誦優(yōu)秀詩文80篇。思考:()上述文字中的“文學作品”,“古代詩詞”“淺易文言文”,出現(xiàn)在不同的三項要求當中??雌饋砣邞撌歉髯元毩⒌?/p>
11、。但事實上三者從外延上看無法完全割裂。那么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文學作品”的欣賞教學與“古代詩詞”的(欣賞?)教學以及“文言文”閱讀教學是否有區(qū)分(按理說有區(qū)分)?如何區(qū)分? 既然將“古代詩詞”與“淺易文言文”分為并列的兩條,為何又將“背誦優(yōu)秀詩文”合并放在“閱讀淺易文言文”的目標要求中?()“欣賞文學作品”要求學生“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nèi)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lián)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xiàn)力的語言?!肮糯娫~”要求學生“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
12、趣”。那么,像岳陽樓記等顯然屬于“文學作品”范疇同時又是“淺易文言文”的古代散文作品的教學中,是否也要同時體現(xiàn)“文學作品”與“文言文”教學目標要求?如果兩者都要體現(xiàn),孰輕孰重?孰先孰后?高中語文課程標準“閱讀與鑒賞”之“課程目標”:(第8頁)6學習鑒賞中外文學作品,具有積極的鑒賞態(tài)度,注重審美體驗,陶冶性情,涵養(yǎng)心靈。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nèi)涵,體會其藝術(shù)表現(xiàn)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蘊涵的民族心理和時代精神,了解人類豐富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8學習中國古代優(yōu)秀作品,體會其中蘊涵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奠定基礎。學習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學的內(nèi)
13、容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現(xiàn)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具積極意義與歷史局限。9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nèi)容。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誦讀古代詩詞和文言文,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名篇。思考:中外文學作品、中國古代優(yōu)秀作品、淺易文言文三者關系如何處理?項脊軒志當然屬于“中外文學作品”范疇,也是“中國古代優(yōu)秀作品”,自然也是“淺易文言文”。在教學中如何同時體現(xiàn)三類不同的目標要求?而不應歸入文學作品,卻同時屬于后兩者的孟子寡人之于國也一文,又該如何對待?“學習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學的內(nèi)容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現(xiàn)
14、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具積極意義與歷史局限?!边@是針對“中國古代優(yōu)秀作品”教學提出的目標要求,那么試問,對于“淺易文言文閱讀”,除了“理解”“讀懂”“了解并梳理”“誦讀”等要求之外,是否要外加上“汲取”“審視”“評價”(針對于“中國古代優(yōu)秀作品”)等等元素呢?l高中課標必修課程的評價(第23頁)l閱讀與鑒賞的評價()論述類文本閱讀的評價,著重考察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如能否概括和提煉文本的思想觀點、發(fā)現(xiàn)觀點材料之間的邏輯聯(lián)系,并作出初步的評價。對言之有據(jù)的獨特見解,應予以鼓勵。()實用類文本閱讀的評價,著重考察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準確解讀,以及對文本信息的篩選和處理能力。實用文體的語言風格、格式等特征
15、,學生只需作基本的了解。()文學類文本閱讀的評價,是閱讀與鑒賞評價的重點。要重視評價學生對作品的整體把握,特別是對藝術(shù)形象的感悟和文本價值的獨到理解,鼓勵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的解讀。要重視評價學生對不同文體作品的閱讀鑒賞能力,以及借助有關資料評介作品的能力。()文言文閱讀的評價,(a)重點考察閱讀不太艱深的文言文的能力,還要注意(b)考察學生能否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國文化精神,用歷史眼光和現(xiàn)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nèi)容和思想傾向。思考:這里又出現(xiàn)了另外一種分類體系:(1)論述類文本閱讀(2)實用類文本閱讀(3)文學類文本閱讀(4)文言文閱讀。這并列關系的四種文本,各自的評價標準不同,按理說其教學要
16、求也應有別。那么,如何區(qū)別對待?師說伶官傳序這樣的古代散文,可以歸入“論述類”嗎?“實用類”呢?“文學類”呢?“文言文類”是毫無疑問的了。適用于哪個標準?哪幾個標準?決定了在教學中應該如何實施方能順應這些評價要求?如前文所述,“學習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學的內(nèi)容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現(xiàn)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具積極意義與歷史局限?!边@是針對“中國古代優(yōu)秀作品”教學提出的目標要求,前面對于的“淺易文言文閱讀”的“課程目標”,則只是規(guī)定應該“理解”“讀懂”“了解并梳理”“誦讀”即可,對于“汲取”“審視”“評價”(針對于“中國古代優(yōu)秀作品”)等等元素的要求,我們并不明了的??墒?,此處又明白地規(guī)定
17、,對于“文言文閱讀”,除了“閱讀能力”之外,還要求“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國文化精神,用歷史眼光和現(xiàn)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nèi)容和思想傾向”。為什么課標當中,“課程目標”的表述與“評價”標準的表述,存在如此大的差異呢?還有,是不是也應該同時將針對“文學作品閱讀”的評價標準也應用到“文言文閱讀”身上來呢?即要求“評價學生對作品的整體把握,特別是對藝術(shù)形象的感悟和文本價值的獨到理解,鼓勵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的解讀”?教學中,我們究竟應該以哪個為操作準繩和依據(jù)呢?再問:常態(tài)下的文言文教學,大家往往刻意追求“言”與“文”的“結(jié)合”(事實上多數(shù)情況是兩者的拼合而已)。那么,到底應該以兩者中的哪一個作為教學重點
18、更為合理呢?還有,如果受限于課時等因素,一定要在兩者當中作一選擇,只選“言”合理,還是只選“文”合理呢?一個挺有意思的問題:教材中相同題材內(nèi)容的文言課文與白話課文在教學實施上的差異?l第一組:夸父逐日與夸父追日短文兩篇夸父逐日(七年級下,第五單元)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涓缸啡眨ㄔ妫ㄐW三年級下)(課)夸父追日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名叫夸父的巨人,他看見每天太陽從東方升起,在西方落下,接著就是漫長的黑夜,直到第二天早晨太陽才又從東方升起.夸父心想;每天夜里,太陽躲到哪里去了呢?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去追趕太陽
19、,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于是夸父拿著手杖,提起長腿,邁開大步,像風似的奔跑,向著西斜的太陽追去,一眨眼就跑了兩千里.他一直追到瘐淵,也就是太陽落下去的地方,還沒等太陽落下去,夸父就追到了,一團又紅又亮的火球,照著他的全身,他無比喜歡的舉起兩條巨大的手臂,想把這團火球抓住. 就在這時候,夸父的喉嚨干得直冒煙.他實在是太渴,太累了.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黃河,渭河里的水,咕嘟咕嘟,霎時間兩條大河都被他喝干了,可還沒止住口渴.第二天早上,大當太陽從東方升起,金光普照大地的時候,昨天倒在野原的夸父,已經(jīng)變成了一座大山。山的南邊,有一大片枝葉茂密,鮮果累累的桃樹林,那是夸父的手杖變成
20、的。樹上味道鮮美的桃子,給追尋光明的人解渴,使他們精神百倍,奮勇前行。l第二組:廉頗藺相如列傳與將相和小學第十二冊將相和藺相如看這情形,知道秦王沒有拿城換璧的誠意,就上前一步,說:“這塊璧有點兒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藺相如捧著璧,往后退了幾步,靠著柱子站定。他理直氣壯地說:“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F(xiàn)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 藺相如看秦王這樣侮辱趙王,生氣極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說:“請您為趙王擊缶。”秦王拒絕了。藺相如再要求,秦王還是拒絕。藺相如說:“您現(xiàn)在離我只有五步遠。您不答應,我就跟您拼了!”教學目標:1.掌握生字詞;2.能抓住人物特點,理
21、清各段之間的聯(lián)系及各段與整篇的關系,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和務求理解的讀書習慣;3.懂得遇事要從國家利益出發(fā),顧大局,識大體,講團結(jié)。二、教學難點:準確概括人物特點,理清各段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及各段與整篇文章的關系。思考:上面的這樣兩組文章,在教學的實施上肯定會大不相同。這種差異首先體現(xiàn)在年級段的差別上將相和與高三年級的廉藺列傳差別即在于此。我們想問的是,如果七年級下冊用的不是夸父逐日的文言原文,而是用現(xiàn)代文(當然是經(jīng)過今人再創(chuàng)作的),然后仍舊與荒島余生(笛福)等現(xiàn)代文一道編入“探險”單元中,那么教學的實施又有什么不同呢?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方法的選擇有什么差異呢?事實上,在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就有女媧造人一課
22、,作者也是袁珂,它和皇帝的新裝天上的街市等編為同一個單元(“都是想像極為豐富的作品”),其課堂教學自然是指向培養(yǎng)想像力等能力,同屬于這一單元的還有寓言四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智子疑鄰和塞翁失馬四篇短文。試問:智與塞這兩篇文言寓言,與前兩篇伊索寓言(當然是用現(xiàn)代漢語來呈現(xiàn)的),在課堂教學上應該有怎樣的差別?還有,與前面的女媧造人一課有怎樣的差別呢?我以為,差別當然是明顯的。最大的差別就在于“文言”與“白話”。在學習夸父逐日智子疑鄰塞翁失馬時,必須首先掃清語言文字的障礙,而且,不只是說“讀懂”了當前這“一個”文本就完事了。因為它們是文言文,它們承擔著接著淺易文言文閱讀能力的任務,所以,在
23、實施教學時,教師腦子里必須有個譜:我還得注意引導學生掌握文中出現(xiàn)的常用文言詞語,以促成學生形成舉一反三的遷移能力。要想達到目的,怎么能不重視語言呢?(二)蘇教版教材文言文教學的困惑:探討對象:1蘇教版語文教材必修課程“閱讀與鑒賞”課程目標能力要點分布表(蘇教版語文培訓手冊頁)2“教學目標” (蘇教版教材教學參考書相關內(nèi)容)3蘇教版教材文言課文之課后練習設計 (1)文本研習(或“問題探討”)(列于本板塊之后) (2)積累應用(列于本專題之后)專題示例一:必修一之專題二勸學師說專題課文構(gòu)成:第二專題:獲得教養(yǎng)的途徑(問題探討)(板塊2,課文3) 求學之道l勸學l師說 經(jīng)典的力量獲得教養(yǎng)的途徑(一)
24、蘇教版語文教材必修課程“閱讀與鑒賞”課程目標能力要點分布表(蘇教版語文培訓手冊頁)專題能力點:l整體上把握文章文本內(nèi)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了解議論文的論證方法。l學習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內(nèi)容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現(xiàn)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其積極意義與歷史局限。l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對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斷,努力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進行闡發(fā)、評價和質(zhì)疑。l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和用法。 (二)“教學目標” (蘇教版教材教學參考書相關內(nèi)容):學生通過探討了解學習之道,了解獲取教養(yǎng)的途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學生探討求知問道和閱讀經(jīng)典的作用,學習分析問題的基
25、本方法。學生在學習議論文不同的論證方法后,能夠正確運用比喻論證、對比論證、事實論證、引言論證等手法來說理。學生學習古文后,能夠掌握積累“勸、中、假、絕”等實詞和“于、而、故、焉、乎”等虛詞。(三)蘇教版教材文言課文之課后練習設計(必修一之專題二:獲得教養(yǎng)的途徑)問題探討(列于本板塊之后):勸學所勸的是什么樣的“學”?作者為什么會提出“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與“積善成德”?它對如何“學”提出了什么樣的主張?在師說中,韓愈有關“師道”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在他的心目中,“師”的標準有哪些?文章最后為什么贊許李蟠的“好古文”與“不拘于時”?勸學和師說都是古代的論說文,作者為了闡明自己的主張,用了比喻、對
26、比等論證方法。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說說運用這些論證方法的好處。積累與應用(列于本專題之后)積累勸學和師說,借助工具書翻譯全文,從兩文中各選項幾個你喜歡的語句,就求學之道談談你的看法。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很普遍,如勸學中的“勸”“絕”“假”,師說中的“說”“相”“傳”“貽”等。利用工具書,了解這些詞語的義項,看看本書的注釋是否有道理。類似的詞,兩篇文言文中還有一些,請你再找出幾個來。準確并負責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是議論文的基本要求,本專題的文章談讀書學習,論述的方法卻大不相同。請想一想,這三篇文章的作者是如何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自己見解的?課外選讀名家名篇,和本專題的文章作比較,了解說理方法的多樣性。專題示
27、例二:必修一之專題四赤壁賦始得西山宴游記專題課文構(gòu)成:第四專題:像山那樣思考(文本研習)(板塊2,課文3) 諦聽天籟江南的冬景西地平線上 感悟自然l赤壁賦l始得西山宴游記 湖山沉思神的一滴像山那樣思考(一)蘇教版語文教材必修課程“閱讀與鑒賞”課程目標能力要點分布表(蘇教版語文培訓手冊頁)專題能力點:l了解哲理散文個性化思考的特征及主要表現(xiàn)手法。l努力探索作品中蘊涵的民族心理和時代精神,了解人類豐富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l根據(jù)語境揣摩語句含義,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理解含義豐富的語句。l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二)“教學目標”(蘇教版教材教學參考書相關內(nèi)容):學
28、生通過研習作品,能夠熱愛自然,提升審美品位,加強生態(tài)保護意識。學生能夠掌握散文的結(jié)構(gòu)特點,學會從語言特色、修辭技巧、文章意蘊方面賞析散文。學生能夠?qū)σ唤M文章進行比較閱讀,并能準確概括文意,通過比較找到文章內(nèi)容、風格等方面的異同點,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學生能夠積累一些常見的文言虛詞,如“而”“乎”“其”“且”等。學生能夠把握散文寫作的要領,學會觀察和發(fā)現(xiàn)自然景物的特點,嘗試用恰當?shù)男问矫鑼懗鰜?。以上前三項為教學重點。(三)蘇教版教材文言課文之課后練習設計(必修一之專題四:像山那樣思考)文本研習(列于本板塊之后):誦讀赤壁賦,說說客與蘇子的問答是在什么樣的情境中進行的??汀鞍嵘汈Вw長江之無窮
29、”的慨嘆因何而發(fā)?“造物者之無盡藏”、“吾與子之所共食”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懷?誦讀始得西山宴游記,說說對西山之外的眾山“漫漫而游”給了作者什么樣的享受。始游西山時,作者看到了西山的哪些“怪特”之處?從中得到了什么樣的精神感悟?為什么他會慨嘆“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兩篇文章都表現(xiàn)了作者的情緒變化。從“托遺響于悲風”、“愀然”到“喜而笑”,從“恒惴栗”到“心凝而釋”,自然景物各起到什么樣的作用?積累與應用(列于本專題之后)背誦赤壁賦。本專題的幾篇文章景、情、理融為一體,表現(xiàn)了作者面對自然、與自然對話時的理性思考。請你從中選擇自己最喜愛的一篇,分析該文是怎樣在寫景中表現(xiàn)個性化思考的。借助網(wǎng)絡和
30、圖書館搜集有關蘇軾和柳宗元生平的資料,思考他們的人生遭際和自然感悟之間的關系。文言文中的虛詞用法富于變化,對這些用法進行歸類是學習文言文的必要途徑。選擇本專題兩篇文言文中出現(xiàn)的虛詞,如“而”“乎”“其”“且”等,找出一些例句,揣摩它們的不同用法,制作“文言虛詞學習卡片:而、乎、其、且”。在今后的文言文學習中留心這些虛詞是否還有其他用法,隨時總結(jié),豐富卡片的內(nèi)容。向別人介紹一個地方,要用簡要的語言突出它的主要特征。如果你是某一景點(或者你的學校)的導游,你將怎樣介紹?虛擬一些場景,做口語練習,同學之間可以互相評價,共同提高。專題示例三:必修二之專題三:六國論阿房宮賦專題課文構(gòu)成:第三專題:歷史的
31、回聲(文本研習)(板塊3,課文6) 后人之鑒l 六國論l 阿房宮賦 千古江山念奴嬌赤壁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永志不忘落日消息二則專題能力點:l學習中國古代優(yōu)秀作品,體會其中蘊涵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奠定基礎。l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關背景材料,結(jié)合這些材料分析和理解作品。l誦讀古代詩詞和文言文,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名篇。l了解并梳理覺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三)蘇教版教材文言課文之課后練習設計(必修四之專題三:筆落驚風雨)文本研習(列于本板塊之后):“六國破滅,弊在賂秦”的論點是怎樣提出來的?又是運用哪些材料和方法進行論證的?阿房宮賦是怎樣描寫阿房宮的豪華與宮
32、廷生活的奢侈的?這些描寫對表現(xiàn)秦王朝崩潰的迅速和總結(jié)歷史教訓起著什么樣的作用?六國論和阿房宮賦總結(jié)歷史教訓的角度有什么不同?請聯(lián)系兩文作者所面臨的現(xiàn)實加以分析。品味下列句子,回答問題。()“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边@段話是怎樣說明割地賂秦是自欺欺人的?()“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之下矣?!本渲小捌垺毕喈斢凇叭绻保髡邽槭裁床恢苯又赋雠u對象?()“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边@段話隱含著什么道理?和文章結(jié)尾部分
33、有什么關系?積累與應用(列于本專題之后)背誦阿房宮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下列名句中都有詞性活用現(xiàn)象,請將整個語句口頭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再說明名句中加點的詞是什么意思,體會這樣用的好處。()以地事秦()禮天下之奇才()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輦來于秦()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春風又綠江南岸從當天報紙上選擇一篇消息或通訊,根據(jù)新聞的寫作要求進行評價,在小組里說說自己的看法,聽取大家的意見。專題示例四:必修三之專題四:燭之武退秦師諫太宗十思疏廉頗藺相如列傳鴻門宴秋水非攻專題課文構(gòu)成:第四專題:尋覓文言津梁(問題探討)(板塊,課文) 因聲求氣l燭之武退秦師l諫太宗十思疏 仔細理會l廉頗藺相
34、如列傳(節(jié)選)l鴻門宴 融會貫通l 秋水(節(jié)選)l非攻(節(jié)選)(一)蘇教版語文教材必修課程“閱讀與鑒賞”課程目標能力要點分布表(蘇教版語文培訓手冊頁)專題能力點:l學習中國古代優(yōu)秀作品,體會其中蘊涵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奠定基礎。l能用普通話流暢地朗讀,恰當?shù)乇磉_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閱讀感受。l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nèi)容。l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二)“專題內(nèi)涵解說”與“教學目標”(蘇教版教材教學參考書相關內(nèi)容)專題內(nèi)涵解說:課程目標明確要求:“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
35、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nèi)容。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北緦n}為落實這一要求而專門編排,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文言文基本特點和閱讀文言文的基本規(guī)律,引導學生把握文言文學習的重點,掌握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提高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本專題由“因聲求氣”“仔細理會”“融會貫通”三個板塊組成。第一板塊“因聲求氣”主要引導學生學會文言文的誦讀。所選的兩篇文章各有特點,能較好地進行文言文誦讀的基本訓練。燭之武退秦師是一篇敘事文章,有敘述,有描寫,以人物對話為主,有多種語氣的表達;諫太宗十思疏是一篇議論性文章,語言以整句為主,整散結(jié)合,長短交錯。“
36、文本研習”的各項活動,對文言誦讀的基本要求進行了梳理、指導和訓練。第二板塊結(jié)合廉頗藺相如列傳或鴻門宴的學習,梳理了理解文言文詞義、句義和文義的常用方法。第三個板塊由非攻秋水兩個文言片段組成。讓學生在借助工具書加注、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斷句及翻譯等具有文言學習特點的學習活動中融會貫通地理解淺易的文言文?!胺e累與應用”主要是引導學生梳理覺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和用法。“教學目標”:學生能通過中國古代優(yōu)秀作品的學習,為形成一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奠定基礎。學生能學習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內(nèi)容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現(xiàn)代觀念審視作品,并作出自己的評價。學生能借助工具書確定文言文中字的正確
37、讀音和詞的含義。學生能正確誦讀本專題所選的文章。學生能根據(jù)上下文、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本專題所選的文章。學生能根據(jù)要求給本專題部分文章加注、斷句或翻譯。學生能就本專題所選文章的有關問題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學生能根據(jù)要求梳理部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和用法。以上目標中為教學重點。(三)蘇教版教材文言課文之課后練習設計(必修三之專題四:尋覓文言津梁)文本研習(列于本板塊之后):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應該怎樣解釋?它們的用法有什么特點?()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大王必欲急臣()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左右欲刃相如說說下列句子中畫線的詞語和今天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再找出一些同類的句子,并
38、嘗試找出其中的規(guī)律。()璧有瑕,請指示王()于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翻譯下列句子,想一想要注意哪些問題。()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愿結(jié)于君。()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寶之急而后私仇也根據(jù)語境,揣摩下列句子的意思,回答有關問題。()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以戲弄臣”,有的資料翻譯為“來侮辱耍弄我”,有的資料翻譯成“把它給侍臣們玩?!薄D囊环N更切合文意?()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有人認為句中的“今”是“現(xiàn)今”的意思,有人理解為“假設”、“如果”。怎樣理解比較恰當?廉頗和藺相如這兩個人物相映生輝,既具個性,又有共同特點。試結(jié)
39、合具體內(nèi)容作簡要分析。下列幾個片段,是前人對廉頗藺相如列傳的評點;三段評點視點不同,各有見識。為它們加上標點,想一想,你更贊賞誰的觀點,模仿這種寫法,也寫一段評點。積累與應用(列于本專題之后)摘錄并背誦諫太宗十思疏中富有哲理的句子,背誦廉頗藺相如列傳的最后一段。整理本專題中的通假字?!澳恕薄岸薄坝凇钡忍撛~在本專題中多次出現(xiàn),根據(jù)上下文理解它們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并歸納它們的主要用法。“負”“徒”“引”“奏”“請”“幸”“因”“謝”“意”“如”“舉”等實詞在本專題中都不止一次出現(xiàn),查檢工具書,了解這些實詞的常用義項,明確它們在具體句子中的意思。從“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將相和”三個故事中選擇
40、一個改寫為課本劇。既要以原文為依據(jù),又要有合理的想像;對話要力求體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征。專題示例五:必修三之專題四:滕王閣序秋聲賦專題課文構(gòu)成:必修四之第三專題:筆落驚風雨(文本研習)(板塊,課文10) 詩從肺腑出蜀道難登高琵琶行錦瑟 詞別是一家虞美人蝶戀花雨霖鈴聲聲慢 文以氣為主l滕王閣序(并詩)l秋聲賦(一)蘇教版語文教材必修課程“閱讀與鑒賞”課程目標能力要點分布表(蘇教版語文培訓手冊頁)專題能力點:l學習中國古代優(yōu)秀作品,體會其中蘊涵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奠定基礎。l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nèi)涵,體會其藝術(shù)表現(xiàn)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l能根據(jù)語境揣摩語句的含
41、義,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幫助理解含義豐富的語句,體會精彩語句的表現(xiàn)力。l注重個性化閱讀,充分調(diào)動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l(二)“專題內(nèi)涵解說”與“教學目標”(蘇教版教材教學參考書相關內(nèi)容)專題內(nèi)涵解說:唐宋文學是中國古代文學的經(jīng)典。唐宋文人用生命與真情,創(chuàng)作了一個又一個流芳百世的名篇,用自己的生花妙筆抒發(fā)了家國身世之慨,展現(xiàn)了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本專題重點展示了中國古代文學的巔峰形態(tài)之一二,所選項皆為唐宋詩、詞、文的名篇杰作,分為三個板塊?!霸姀姆胃觥陛图颂拼碓娙说乃氖自娮鳎庠谕ㄟ^文本研習指導學生體驗它們不同的詩風,或獷或沉郁,
42、或?qū)憣嵒螂[喻,從中把握詩人慷慨蒼涼、感嘆悵恨的人生情懷。“詞別是一家”選擇了四首婉約派詞作,代表著一代文學之盛的宋詞,或蘊藉含蓄、典雅秾麗,或疏放恣肆、酣暢淋漓,使我們情志向往。研習中要重點引導學生認識意象,感悟意境,享受美感?!拔囊詺鉃橹鳌碧峁┨扑挝母饕黄I學生在文本研習中體會文本的情感、思想與聲色辭氣。王勃渴望用世的抱負和自強振作的精神,希望和失望,追求和痛苦交織的心態(tài)在覽勝嘉會之際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而歐陽修則在一唱三嘆、搖曳多姿的行文中抒發(fā)了天道無情、人生憂勞的無限感慨。三個板塊,首先將重點放在作者的情感內(nèi)涵上,同時注重詩文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語言風格、藝術(shù)評價等,其次提供了中國古典詩、詞
43、、文的賞析訪求和基本的賞析術(shù)語。“教學目標”:學生通過文本研習,對唐宋詩文“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shù)感染力量有深刻的體驗和感受,能對中國古代文學巔峰時期的詩文成就有更深的認識和領悟。學生能借助文本研習,對詩文的藝術(shù)表現(xiàn)、語言風格、藝術(shù)評價、情感內(nèi)涵以及一些基本的欣賞方法有較為準確的理解和把握。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調(diào)動起已有的閱讀經(jīng)驗和審美經(jīng)驗,通過吟詠能對古代詩文進行鑒賞,從而進一步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高文學素養(yǎng)。學生能夠至少選擇一位唐宋作家的作品作深度探究,并能把自己的探究成果在班上與同學進行交流。(三)蘇教版教材文言課文之課后練習設計(必修四之專題三:筆落驚風雨)文本研習(列于本
44、板塊之后):清代文學批評家李扶九在古文筆法百篇中將滕王閣序定為華麗風格的典范。文中寫景懷古鋪陳開闔,言志抒情抑揚頓挫,字句排偶對仗,并大量地運用典故,修飾詞藻。請自選其中一兩段文字,談談華麗風格在本文中的具體表現(xiàn)。清人吳楚材、吳調(diào)侯在古文觀止中評價秋聲賦說:“秋聲,無形者也,卻寫得形色宛然,變態(tài)百出?!闭堈務剼W陽修是如何將無形的秋聲寫得具體可感的。積累與應用(列于本專題之后)從本專題中選擇四首詩詞背誦。從滕王閣序中選擇精彩段落或名句背誦。搜集風景名勝中的楹聯(lián)、題記,談談中國語言文字是如何表現(xiàn)風景名勝的人文內(nèi)涵與審美因素的。孟子曾經(jīng)提出“知人論世”的讀書方法,法國作家布豐又說:“風格即人?!北緦?/p>
45、題中一些作品的寫作背景和藝術(shù)風格,都與作者的人生和所處的時代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請選擇本專題中兩篇詩文,搜集資料,了解作者的身世與時代背景,并結(jié)合孟子和布豐的觀點,理解這些作品與作者的關系。本專題的文本研習中,我們接觸了一些與古典詩文欣賞相關的詞語,如“起伏”“才思”“語次”“意象”“點染”“疊字”等等。關于這些,還可舉出一些,如:()襯托,即通過描寫景物來陪襯烘托情感。()緣情體物,即本著自己的真實情感,對景物細致地體察,寫出景物的特點。()婉轉(zhuǎn),即通過轉(zhuǎn)折、對比的手法含蓄地抒發(fā)情感。()理趣,即在形象生動的景物描寫中蘊含著哲理和智慧。()典麗,即在行文中注意運用典故,修飾詞藻。請從我們學過的詩
46、文中,如采薇蝶戀花秋聲賦始得西山宴游記登高錦瑟聲聲慢赤壁賦滕王閣序等,找出能用詞語鑒賞或品味的地方,并注意在今后的學習中留心積累,加以靈活動用。寫作實踐。思考:上面的四個專題中,無論是“筆落驚風雨”這樣一個純粹由古代文學作品(詩詞賦)文本構(gòu)成的課文專題,還是由一般意義的文言文本(按:據(jù)教材編者的意思,此專題是為“落實這一要求而專門編排)”構(gòu)成的“尋覓文言津梁”專題,或者是由一般的文言文本為主體(間以現(xiàn)代語體文本)的“獲得教養(yǎng)的途徑”與“歷史的回聲”專題,無一例外地,都將“體會其中蘊涵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奠定基礎”作為首要的目標要求,而將“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
47、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nèi)容”這樣的目標作為其次的目標要求。為什么呢?讓我們再回頭看一下課標的有關要求:高中語文課程標準“閱讀與鑒賞”之“課程目標”:(第8頁)6學習鑒賞中外文學作品,具有積極的鑒賞態(tài)度,注重審美體驗,陶冶性情,涵養(yǎng)心靈。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nèi)涵,體會其藝術(shù)表現(xiàn)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蘊涵的民族心理和時代精神,了解人類豐富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8學習中國古代優(yōu)秀作品,體會其中蘊涵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奠定基礎。學習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學的內(nèi)容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現(xiàn)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具積極意義與歷史局限。9閱讀淺易文
48、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nèi)容。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誦讀古代詩詞和文言文,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名篇。上面提到的這些文言文本,基本上是按照人文主題同其他類型的文本有的是與文學類文本合為同一個專題,有的是與實用類文本合為一個專題,除了“尋覓文言津梁”與“筆落驚風雨”這兩個專題當中的文言文本似乎是例外。可以說,面對教材,對于“尋覓文言津梁”與“筆落驚風雨”這兩個專題時,我們?nèi)绾沃纸虒W,相信大家都應該是非常明確的。前者屬于上面第9條所說的“閱讀淺易文言文”,后者屬于第7條的“學習鑒賞中外文學作品”。那我們要問了,這兩個專
49、題之外的其他的文言文本,在教學時,是應該歸為“尋覓文言津梁”,旨在培養(yǎng)文言文閱讀能力這同一類呢,還是應該歸入“筆落驚風雨”這樣的旨在培養(yǎng)文學作品鑒賞能力的另一類呢?阿房宮賦同六國論因其主題的相關性而放在同一板塊,那么,文學性很強的阿房宮賦,在教學時,其文學性特征是否應該加以體現(xiàn)?要像學習其他文學作品那樣“注重審美體驗”“體會其藝術(shù)表現(xiàn)力”嗎?如若不然,會不會被人斥為糟蹋經(jīng)典呢?還有,上面三條中的第8條“學習中國古代優(yōu)秀作品”的目標,放在哪里落實呢?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除了“尋覓文言津梁”與“筆落驚風雨”這兩個專題外,其他專題當中的文言文本,都歸入“中國古代優(yōu)秀作品”,邏輯上講完全可以講得通???/p>
50、問題跟著又來了。問題一是,“文言津梁”的“尋覓”,真的是這么方便的嗎?僅憑這么1個專題6篇文言文的學習,就真的可以收“融會貫通,舉一反三”之神奇功效,保證淺易文言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得以達成了嗎?問題二是,如果說“津梁”與“驚風雨”這兩個專題分別指向文言文閱讀與文學作品鑒賞,不同于其他的“中國古代優(yōu)秀作品”的話,那么,在學習“津梁”與“驚風雨”專題中的文言文本的時候,是不是也需要同時承擔“體會其中蘊涵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奠定基礎。學習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學的內(nèi)容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現(xiàn)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具積極意義與歷史局限”(顯然是“古代優(yōu)秀作品”學習所專有)的
51、目標任務呢?事實上是有的,因為“尋覓文言津梁”的專題能力(見培訓手冊)中就明白地有“體會其中蘊涵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奠定基礎”的要求,并且是擺在第一條,并且,并列的4條能力要求當中,“學習中國古代優(yōu)秀作品,體會”同“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同時出現(xiàn)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請大家注意,這5冊必修教材,是2.5個學期就學完的。如果說,“文化底蘊”與“文學鑒賞”的任務的完成,還有相當?shù)哪:缘脑挘ń虒W時間似乎可長可短),試問,接下去的文言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任務,如何落實呢?顯然,沒有一定的時間、數(shù)量的保證,是不可能具備足夠的(至少要應對高考)的閱讀能力水平的吧?接
52、下去的高二上的后半個學期?還有高二下學期,還有整個高三學年呢?有文言文教學嗎?根據(jù)徐志偉老師的意思,蘇教版教材是有這樣的考慮的,是有這樣的系列的。據(jù)他昨天所說,“到了高二,學生的古詩鑒賞能力與文言文閱讀能力,都有了較之以往的大幅度的提升,這得益于高二階段選修課程的集中學習”。哦,江蘇省的選修課程中,在高二階段開有“唐詩宋詞選讀”與“史記選讀”這兩門課程??刹灰】戳恕笆酚涍x讀”這門課。因為,在蘇教版教材編者手里,在蘇教版教材系列里,它不是一般意義的“文化論著研讀”選修課程,它除了文化功能之外,同時還承擔了文言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功能。而且,這一功能的發(fā)揮是相當重要的。請看:蘇教版史記選讀:編寫目的
53、:遵循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體現(xiàn)高中語文等候課程的目標,重視和發(fā)揮史記所具有的傳播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功能,通過對這一中華文化經(jīng)典的解讀,使學生增強繼承與弘揚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自學性和責任感,感悟古代文化精品的思想與藝術(shù)魅力,體會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從而陶冶自己的性情、情趣,提高文化品位。要讓學生通過史記選讀的學習,初步理解司馬遷與史記,認識史記所滲透的人文精神和蘊含的語言藝術(shù)魅力。從歷史的角度把握和理解作品的內(nèi)容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同時,重視用現(xiàn)代觀念審視作品客觀評價其積極意義與歷史局限。史記選讀作為高中語文選修課“文化論著研讀”系列中的一門,其選文基本反映史記真實全貌;同時,注意選擇
54、淺易文本,以利于高中生讀懂和掌握。注意結(jié)合選文,編擬課后練習,適當編寫實用的古漢語知識,以利于學生文言知識積累和打好語文功底。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一、教科書分為個專題。結(jié)構(gòu)內(nèi)容如下:專題一: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司馬遷其人其事太史公自序(節(jié)選)報任安書(存目)(文言知識:通假字)專題二:學究天人,體貫古今史記的體例夏本紀(節(jié)選)(附譯文)魯周世家(節(jié)選)河渠書選全文(附譯文)六國年表(節(jié)選)(文言知識:詞類活用)專題三(文言知識:詞類活用)專題四(文言知識:文言被動句式)專題五(文言知識:賓語前置現(xiàn)象)專題六(文言知識:賓語前置現(xiàn)象)專題七一、專題具體內(nèi)容如下:每個專題包括:專題名稱,專題導語,文本,注釋
55、,相關練習等。練習包括“閱讀與探討”和“積累與應用”兩個層面的內(nèi)容?!伴喿x與探討”側(cè)重幫助學生對文本深入理解和問題探討?!胺e累與應用”一方面?zhèn)戎貙εc該專題選文有關的文言基礎知識加以梳理和訓練,重點介紹某一點知識;另一方面注意介紹一些語言文化知識,是文本語言文化知識的拓展。教科書特點:教科書在編寫正文之外,又有譯文,還有各種點評、旁注,包括古人、今人和編寫者自己的主流,對思想內(nèi)容、人物形象、藝術(shù)手法、文字表達等均有涉及,選材廣泛,有助于高中生對史記的深入學習。全書的“閱讀與研討”重視發(fā)掘全文的思想價值,也能夠突出史記的文學性;“積累與應用”注意多方拓展。分單元系統(tǒng)梳理文言知識,有助于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讓我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大學校園弱電施工方案
- 數(shù)字嗅覺營銷服務合同
- 生物防凍技術(shù)應用合同
- 2025年年幼兒園中班科學實驗標準教案《會唱歌的瓶子》
- 計劃以創(chuàng)意參展形式
- 金融人才培養(yǎng)計劃
- 手繪工作室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
- 貴州茅臺建廠計劃
- 人教版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二冊第二章素養(yǎng)提升課(五)電磁感應中的動力學及能量問題課件
- 人教版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二冊第三章3變壓器課件
- 產(chǎn)品不良品(PPM)統(tǒng)計表格模板
- 品管圈PDCA提高手衛(wèi)生依從性-手衛(wèi)生依從性品
- 2023年廣州市青年教師初中數(shù)學解題比賽決賽試卷
- 對折剪紙課件
- 公園棧道棧橋施工方案
- 新中國成立后的中國國防
- 熱烈歡迎領導蒞臨指導ppt模板
- 不規(guī)則抗體篩查與鑒定
- 2023-2024人教版小學2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全冊)教案【新教材】
- 中國銀行海爾多聯(lián)機方案書
- 小學《體育與健康》體育基礎理論知識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