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籃球規(guī)則(搶鮮版)_第1頁
2014籃球規(guī)則(搶鮮版)_第2頁
2014籃球規(guī)則(搶鮮版)_第3頁
2014籃球規(guī)則(搶鮮版)_第4頁
2014籃球規(guī)則(搶鮮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1 of 772014年最新版籃球規(guī)則未經(jīng)中國籃球協(xié)會審定page 3 of 77目錄第一章比賽5第1條定義5第二章球場和器材5第2條球場5第3條器材10第三章 球隊11第4條球隊11第5條隊員:受傷13第6條隊長:職責和權力 14第7條教練員:職責和權力 14第四章比賽通則15第8條比賽時間、比分相等和決勝期 15第9條比賽或節(jié)的開始或結(jié)束 16第10條球的狀態(tài)16第11條隊員和裁判員的位置 17第12條跳球和交替擁有18第13條如何打球19第14條控制球20第15條隊員正在做投籃動作 20第16條球中籃和它的得分值 21第17條擲球入界22第18條暫停23第19條替換25第20條

2、比賽因棄權告負 27第21條比賽因缺少隊員告負 27第五章違例27第22條違例28第23條隊員出界和球出界 28第24條運球28第25條帶球走29第26條3秒鐘30第27條被嚴密防守的隊員 31第28條8秒鐘31第29條24秒鐘32第30條球回后場33第31條干涉得分和干擾得分 34第六章犯規(guī)35第32條犯規(guī)35第33條接觸:一般原則 35第34條侵人犯規(guī)40第35條雙方犯規(guī)41第36條技術犯規(guī)41第37條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guī) 43第38條取消比賽資格的犯規(guī) 44第39條打架45第七章一般規(guī)定46第40條隊員5次犯規(guī)46第41條全隊犯規(guī):處罰46第42條特殊情況47第43條罰球47第44條可糾正

3、的失誤 49第45條裁判員、記錄臺人員和技術代表 51第46條主裁判員:職責和權力 51第47條裁判員:職責和權力 52第48條記錄員和助理記錄員:職責 53第49條計時員:職責54第50條24秒鐘計時員:職責 55名 fibfia 一裁判員的手勢 56b記錄表 65c抗議程序 71d球隊的名次排列 72e電視暫停 76page 5 of 77第一章比賽第1條定義1.1 籃球比賽籃球比賽由兩個隊參加,每隊出場5名隊員。每隊的目標是在對方球籃得分,并阻止對方隊得分?;@球比賽由裁判員、記錄臺人員和技術代表(如到場)管理。1.2 球籃:對方/本方被某隊進攻的球籃是對方的球籃,由某隊防守的球籃是本方的

4、球籃。1.3 比賽的勝者在比賽時間結(jié)束時得分較多的隊,將是比賽的勝者。第二章球場和器材第2條球場2.1 比賽場地比賽場地應是一塊平坦、且無障礙物的硬直表面(圖1)。其尺寸是長28米、寬15米,從界線的內(nèi)沿丈量。2.2 后場某隊的后場由該隊的本方的球籃、籃板的界內(nèi)部分,以及由該隊本方球籃后面的端線、兩條邊線和中線所限定的比賽場地部分組成。2.3 前場某隊的前場由對方的球籃、籃板的界內(nèi)部分,以及對方球籃后面的端線、兩條邊線和距對方球籃最近的中線內(nèi)沿所限定的比賽場地部分組成。2.4 線所有的線應用白色畫出,寬5厘米并清晰可見。2.4.1 界線7或、fibapage 6 of 77比賽場地是由兩條端線

5、和兩條邊線組成的界線所限定。這些線不是比賽場地的部分。任何障礙物包括在球隊席就座的人員距比賽場地應至少2米。fibapage # of 77蕭丹怫球人界戰(zhàn)輯a里6_龍端線ele8 e圖1比賽場地的全部尺寸page 13 of 772.4.2 中線、中圈和罰球半圓中線應從兩邊線的中點畫出并平行于兩端線。它向每條邊線外延伸0.15米。中線是后場的一部分。中圈應畫在比賽場地的中央,半徑為1.80米(從圓周的外沿丈量)。如果中圈里面著色,它必須與限制區(qū)內(nèi)的顏色相同。兩個罰球半圓應畫在比賽場地上,半徑為 1.80米(從圓周的外沿丈量),它的圓心在兩條罰球線的中點上。(圖2)圖2限制區(qū)2.4.3 罰球線、

6、限制區(qū)和搶籃板球分位區(qū)5.80米,其長度為罰球線應畫成與每條端線平行。從端線內(nèi)沿到它的最外沿應為3.60 米。它的中點應落在連接兩條端線中點的假想線上。限制區(qū)應是畫在比賽場地上的一個長方形區(qū)域,它由端線、延長的罰球線和起自端線(外沿距離端線的中點 2.45米)終于延長的罰球線外沿的線所限定。除端線外,這些線都是限制區(qū)的一部分。限制區(qū)內(nèi)必須著同一種色。罰球時留給隊員們的沿限制區(qū)兩側(cè)的搶籃板球分位區(qū),應按圖2標出。2.4.4 3分投籃區(qū)域某隊的3分投籃區(qū)域(圖1和圖3)是除對方球籃附近被下述條件限制出的區(qū)域之外的整個比賽場地的地面區(qū)域。這些條件包括:從端線引出的兩條垂直于端線的平行線,其外沿距離邊

7、線的內(nèi)沿0.90米。以對方球籃中心正下方場地上的點為原點,畫一個半徑(圓弧外沿)是6.75米的圓弧。此圓心距離端線終點的內(nèi)沿是1.575米,且該圓弧與兩平行線相交。3分線不是3分投籃區(qū)的一部分。t-比科的進攻方向2.4.5 球隊席區(qū)域球隊席區(qū)域應由兩條線在場外畫出。(見圖1)球隊席區(qū)域內(nèi)必須有 14個座位提供給球隊席人員使用。球隊席人員包括教練員、助理教練員、替補隊員、出局的隊員和隨隊人員。任何其他人員應在球隊席后面至少2米處。2.4.6 擲球入界線兩條0.15米長的擲球入界線應畫在記錄臺對側(cè)、比賽場地外的邊線上,其外沿距離最近端線內(nèi)沿是 8.325米。2.4.7 無撞人半圓區(qū)無撞人半圓區(qū)應在

8、場地上畫出,其界線是:以球籃中心正下方的場地上的點為圓點,以半徑(半圓內(nèi)沿)為 1.25米的半圓;與端線垂直的兩條平行線,內(nèi)沿距離球籃中心正下方的場地上的點距離是1.25米,其長度是0.385米并距離端線內(nèi)沿 1.2米。無撞人半圓區(qū)由與籃板前沿平行的假想線和上述平行線末端連接封閉構成。無撞人半圓區(qū)的界線是無撞人半圓區(qū)的一部分。2.5 記錄臺和替換椅子的位置(圖 4)1二24秒鐘計時員3二技術代表(知到場)i2=計時員4=記錄員5二助理記錄員比賽場地記錄臺記錄臺和它的椅子必須設在一個平面上。比賽解說員和(或)統(tǒng) 計員(如到場)可坐在記錄臺的一側(cè)和(或)后面,圖4記聚合和替換椅子第3條器材需要下列

9、器材:擋件,包括:籃板。含有抗壓籃圈和籃網(wǎng)的球籃。籃板支撐構架(包括包扎物)。籃球。比賽計時鐘。記錄板。24秒計時鐘。供暫停計時的計秒表或適宜的(可見的)裝置(不是比賽計時鐘)兩個獨立的、顯然不同的、非常響亮的信號,分別由他們來控制:24秒計時員。計時員。記錄表。隊員犯規(guī)標志牌。全隊犯規(guī)標志牌。交替擁有指示器。比賽地板。比賽場地。足夠的照明。籃球器材更詳細的描述見附錄:籃球器材。第三章球隊第4條球隊4.1 定義4.1.1 當一名球隊成員按照競賽組織部門的規(guī)程(包括年齡限制)已被批準為某隊參賽,他是合格參賽的球隊成員。4.1.2 當一名球隊成員的姓名在比賽開始前已被登記在記錄表上,并且他既沒有被

10、取消比賽資格,又沒有發(fā)生 5次犯規(guī),是有資格參賽的球隊成員。4.1.3 在比賽時間內(nèi),一名球隊成員:當他在比賽場地上,并且有資格參賽時,是一名隊員。當他未在比賽場地上,但他有資格參賽時,是一名替補隊員。當他已發(fā)生5次犯規(guī),并且不再有資格參賽的時,是一名出局的隊員。4.1.4 在比賽休息期間,所有有資格參賽的球隊成員被認為是隊員。4.2 規(guī)定4.2.1 每個隊應按下列要求組成:不超過12名有資格參賽的球隊成員,包括一名隊長。一名教練員,如果球隊需要可有一名助理教練員。最多5名有專門職責的隨隊人員可坐在球隊席上,如球隊管理、醫(yī)生、理療師、統(tǒng)計員、翻譯等。4.2.2 在比賽時間內(nèi),每隊應有5名隊員在

11、場上并可被替換。4.2.3 一名替補隊員成為隊員和一名隊員成為替補隊員:當裁判員招呼替補隊員進入比賽場地時。在暫?;虮荣愋菹⑵陂g,一名替補隊員向記錄員請求替換時。4.3 服裝4.3.1 球隊成員的著裝應符合下述要求:背心前后的主要顏色相同。所有隊員必須把他們的背心塞進他們的比賽短褲內(nèi)。允許穿連體的服裝。短褲前后的主色相同,但沒必要與背心的顏色相同。短褲長度不能過膝。球隊所有隊員應穿主色相同的短襪。4.3.2 每一球隊成員應穿前后有號碼的背心,其清楚的單色號碼與背心的顏色有明顯的區(qū)另i。號碼應清晰可見,并且:后背的號碼應至少高 20厘米。前胸的號碼應至少高 10厘米。號碼應至少寬2厘米。球隊應使

12、用0、00以及199的號碼。同隊隊員不應佩戴相同的號碼。任何廣告或標識離號碼應至少5厘米。4.3.3 球隊必須至少有兩套背心,并且:秩序冊中隊名列前的隊(主隊/或“a”隊)應穿淺色背心(最好白色)。秩序冊中隊名列后的隊(客隊/或“b”隊)應穿深色背心。但是,如果兩隊同意,他們可以互換背心的顏色。4.4 其它裝備4.4.1 隊員使用的所有裝備必須合乎比賽要求。任何被設計成增加隊員的高度或能及的范圍,或用任何其它方法得到不正當利益的裝備是不允許的。4.4.2 隊員不應佩戴可能使其他隊員受傷的裝備(物品)。下列物品不允許: 手指、手、手腕、肘或前臂部位的護具、模件或保護套,它們由皮革、塑 料、軟塑料

13、、金屬或任何其它堅硬的物質(zhì)制造,即使表面有軟的包扎。 能割破或引起擦傷的物品(指甲必須剪短)。 頭飾、頭發(fā)飾物和珠寶飾物。下列物品是允許的: 肩、上臂、大腿或小腿部位的保護裝備,如果其制作材料被充分地包裹了。 與背心主色相同的彈力護肘。 與短褲主色相同的彈力長筒襪。如用于護大腿,則要高于膝蓋;如用于護 小腿,則要低于膝蓋。 被適當包扎的膝部保護架。 傷鼻保護器,即使用硬質(zhì)材料制成。 不會對其他隊員造成危險的眼鏡。 無色透明的牙套。 由不會發(fā)生擦傷的單色棉布、軟塑料或橡膠制成的頭帶,最寬是 5厘米。 無色透明的手臂、肩膀及腿部的運動貼布。4.4.3 比賽中,任何商業(yè)廣告、促銷產(chǎn)品或慈善團體的名稱

14、、標記、徽標或其他標識,包括上面提到的但不限于這些, 都不允許顯示在隊員的肢體上、 頭發(fā)中和其他部位上。4.4.4 本條款中沒有明確提到的任何其它裝備,必須被國際籃聯(lián)技術委員會批準。第5條隊員:受傷5.1 如果隊員受傷,裁判員可以停止比賽。5.2 如果球是活球時發(fā)生了受傷情況,裁判員應等到控制球隊投籃、失去控制球、持球停止進攻或球成死球時才能鳴哨。但是,當有必要去保護受傷隊員時,裁判員可立 即停止比賽。page 19 of 77page 14 of 775.3 如果受傷隊員不能立即(大約 15秒鐘)繼續(xù)比賽,或如果他接受治療,他必須被替換,除非該隊場上隊員被減到少于5名。5.4 球隊席人員只有

15、經(jīng)裁判員允許可進入比賽場地,在受傷隊員被替換前照料他。5.5 如果醫(yī)生判斷受傷隊員需要即時地治療,醫(yī)生不必須經(jīng)裁判員允許可進入比賽場地。5.6 比賽期間,正在流血或有傷口的隊員必須被替換。該隊員只有在流血已經(jīng)停止并且受傷部位或傷口已被全面安全地包扎后,才可返回比賽場地。如果在記錄員發(fā)出替換信號之前,任一隊獲得了暫停,在此期間,該受傷隊員或任一名正在流血或有傷口的隊員恢復了,該隊員可繼續(xù)比賽。5.7 已經(jīng)被教練員指定為比賽開始時上場的隊員或在罰球期間可處理球后 如果受傷了,他可以被替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對方也希望替換, 他們有權替換相同數(shù)量的隊 員。第6條隊長:職責和權力6.1 隊長(cap)

16、是一名由教練員指定的在比賽場地上代表他的球隊的隊員。在比賽期間,他可與裁判員聯(lián)系以獲得信息,做此舉要有禮貌,但是只能在球成死球和比賽計時鐘停止時。6.2 如果球隊抗議比賽的結(jié)果,隊長應在比賽結(jié)束時立即通知主 裁判員并在記錄表上標有“球隊抗議隊長簽名”欄內(nèi)簽名。第7條教練員:職責和權力7.1 至少在預定的比賽開始前 20分鐘,每位教練員或他的代表應將該場比賽中合格參賽的球隊成員的姓名和相應的號碼,以及球隊的隊長、教練員和助理教練員的名單交給記錄員。所有在記錄表上填入姓名的球隊成員有權參加比賽,即使他們在比賽開始后才到達。7.2 至少在預定的比賽開始前10分鐘,每位教練員應以在記錄表上簽字來確認已

17、填入的他們球隊成員的姓名、相應號碼和教練員們的姓名。同時,他們應指明比賽開始7.3上場的5名隊員?!癮”隊教練員應首先提供這個資料。只允許球隊席人員坐在球隊席和停留在他們的球隊席區(qū)域內(nèi)。7.4 教練員或助理教練員可在比賽期間去記錄臺以獲得統(tǒng)計資料,但是只能在球成死球和比賽計時鐘停止時。7.5 只允許教練員或者助理教練員其中一人在比賽期間保持站立。在比賽期間,他們可與隊員們講話,只要他停留在他們的球隊席區(qū)域內(nèi)。助理教練員不得與裁判員講話。7.6 如果有助理教練員,他的名字必須在比賽開始前填入記錄表內(nèi)(不需要他簽字)。如果教練員因任何原因不能繼續(xù)工作,他應承擔教練員的所有職責和權力。7.7 當隊長

18、離開比賽場地時教練員應通知裁判員擔任場上隊長的隊員號碼。7.8 如果沒有教練員,或如果教練員不能繼續(xù)工作,并且記錄表內(nèi)沒有填入助理教練員(或后者不能繼續(xù)工作),隊長應擔任教練員。如果隊長必須離開比賽場地,他可 以繼續(xù)擔任教練員。如果他在取消比賽資格的犯規(guī)后必須離開,或因為受傷不能擔任教練員,替換他的隊員替代他當教練員。7.9 在規(guī)則沒有限定罰球隊員的所有情況中,教練員應指定本隊的罰球隊員。第四章比賽通則第8條 比賽時間、比分相等和決勝期8.1 比賽應由4節(jié)組成,每節(jié)10分鐘。8.2 在預定的比賽開始之前,應有20分鐘的比賽休息期間。8.3 在第1節(jié)和第2節(jié)(上半時)之間,第 3節(jié)和第4節(jié)(下半

19、時)之間,以及每一決 勝期之前,應有2分鐘的比賽休息期間。8.4 兩個半時之間的比賽休息期間應是15分鐘。8.5 一次比賽休息期間開始于:比賽的預定開始之前 20分鐘;當結(jié)束一節(jié)的比賽計時鐘信號響時。8.6 一次比賽休息期間結(jié)束于:在第1節(jié)開始,在跳球中,當 主裁判拋出球,球離開主裁判員的手時。所有其它節(jié)的開始,當擲球入界隊員可處理球時。8.7 如果第4節(jié)比賽時間結(jié)束時比分相等, 比賽有必要再繼續(xù)一個或幾個5分鐘的決勝期來打破平局。8.8 如果結(jié)束比賽時間的比賽計時鐘信號響時,或恰好之前發(fā)生了犯規(guī), 在比賽時間結(jié)束之后應執(zhí)行最后的罰球。8.9 如果作為罰球的結(jié)果需要一個決勝期,那么,在比賽時間

20、結(jié)束后發(fā)生的所有犯規(guī)應被視為在比賽休息期間發(fā)生的,在決勝期開始之前應執(zhí)行罰球。第9條比賽或節(jié)的開始或結(jié)束9.1 在跳球中,當 主裁判拋出球,球離開主裁判員的手時第 1節(jié)開始。9.2 所有其它節(jié)開始時,當擲球入界隊員可處理球時,該節(jié)開始。9.3 如果某一隊在比賽場地上準備比賽的隊員不足5名,比賽不能開始。9.4 對所有的比賽,在秩序冊中隊名列前的隊(主隊 /或“a”隊)應擁有記錄臺(面對比賽場地)左側(cè)的球隊席和本方球籃。然而,如果兩隊同意,他們可互換球隊席和/或球籃。9.5 在第1節(jié)和第3節(jié)前,球隊有權在對方的球籃所在的半場做賽前準備活動。9.6 球隊下半時應交換球籃。9.7 在所有的決勝期中,

21、球隊應繼續(xù)進攻與第4節(jié)比賽方向相同的球籃。9.8 當結(jié)束比賽時間的比賽計時鐘信號響時,一節(jié)、決勝期或比賽應結(jié)束。 當籃板四周裝有光帶時,光帶信號應優(yōu)先于比賽計時鐘信號。第10條球的狀態(tài)10.110.2球可以是活球或死球。 球成活球,當:跳球中,球離開裁判員拋球的手時。罰球中,罰球隊員可處理球時。擲球入界中,擲球入界隊員可處理球時。10.3球成死球,當任何投籃或罰球中籃時?;钋蛑?,裁判員鳴哨時。在一次罰球中球明顯不會進入球籃,且該次罰球后接著有:另一次或多次罰球時。 進一步的罰則(罰球和/或擲球入界)時。比賽計時鐘信號響以結(jié)束每節(jié)時。某隊控制球24秒計時器信號響時。投籃中飛行的球在下述情況后被任

22、一隊的隊員觸及時: 裁判員鳴哨。 比賽計時鐘信號響以結(jié)束每節(jié)。 24秒鐘裝置信號響。10.4不成死球情況,當:投籃的球在飛行中,并且: 裁判員鳴哨時。 比賽計時鐘信號響以結(jié)束每節(jié)時。 24秒鐘裝置信號響時。罰球的球在飛行中,裁判員除罰球隊員之外的任何規(guī)則違犯而鳴哨時。對方隊員在做投籃動作并控制著球時,一名隊員對任何對方隊員犯規(guī),并且他以連續(xù)運動完成犯規(guī)發(fā)生前已開始的投籃。球不成死球,如中籃計得分。如果:在裁判員鳴哨后做了 一個全新的投籃動作。一名隊員在做連續(xù)的投籃動作中,結(jié)束一節(jié)的比計賽時鐘信號響起或24秒鐘計時鐘信號響起。此規(guī)定不適用,并且如中籃不計得分。第11條隊員和裁判員的位置11.1

23、一名隊員的位置由他正接觸著的地面所確定。當隊員跳起在空中時,他保持當他最后接觸地面時所擁有的相同位置。這包括界線、中線、3分線、罰球線、標定限制區(qū)的各線和標定無撞人半圓區(qū)的各線。11.2 一名裁判員的位置的確定與一名隊員的位置確定相同。當球觸及裁判員時,如同觸及裁判員所位于的地面一樣。fibapage 21 of 77第12條跳球和交替擁有12.1 定義12.1.1 在第1節(jié)開始時,一名裁判員在中圈、在任何兩名互為對方的隊員之間將球拋起, 一次跳球發(fā)生。12.1.2 當雙方球隊各有一名或多名隊員有一手或兩手緊握在球上,以至不采用粗野動作任一隊員就不能獲得控制球時,一次爭球發(fā)生。12.2 跳球程

24、序12.2.1 每一跳球隊員的雙腳應站立在靠近該隊本方球籃的中圈半圓內(nèi),一腳靠近中線。12.2.2 如果一名對方隊員要求占據(jù)其中一個位置,同隊隊員不得圍繞圓圈占據(jù)相鄰的位置。12.2.3 然后,裁判員應在兩名互為對方的隊員之間將球向上(垂直地)拋起,其高度超過 任一隊員跳起能達到的高度。12.2.4 在球到達它的最高點后,球必須被一名或兩名跳球隊員用手拍擊。12.2.5 在球被合法地拍擊前,任一跳球隊員都不應離開他的位置。12.2.6 在球觸及非跳球隊員或地面前,任一跳球隊員都不得抓住球或拍擊球超過兩次。12.2.7 如果球未被至少一名跳球隊員拍擊,則應重新跳球。12.2.8 在球已被拍擊前,

25、非跳球隊員的身體部分不得在圓圈上或圓圈(圓柱體)上方。違反第 12.2.1、12.2.4、12.2.5、12.2.6 和 12.2.8 是違例。12.3 跳球情況一次跳球情況發(fā)生,當:宣判了一次爭球時。球出界,但是裁判員們無法判定誰是最后觸及球的隊員或意見不一致時。在最后一次或僅有一次不成功的罰球中,雙方隊員發(fā)生違例時。一個活球夾在籃圈和籃板之間時(罰球之間、最后一次或僅有一次的罰球隨后還有在記錄臺對側(cè)的中線延長線的擲球入界除外)。任一隊既沒有控制球又沒有球權球成死球時。在抵消了雙方球隊的相等罰則后,沒有留下其它要執(zhí)行的犯規(guī)罰則,以及在第一次犯規(guī)或違例之前,任一隊既沒有控制球也沒有球權時。12

26、.412.4.112.4.212.512.5.1權。12.5.212.5.312.5.412.5.512.5.6第1313.1除第1節(jié)外,所有節(jié)將開始時。交替擁有定義交替擁有是以擲球入界而不是以跳球來使球成活球的一種方法。交替擁有擲球入界:開始于:擲球入界隊員可處理球時。結(jié)束于:球觸及場上隊員或被場上隊員合法觸及時。擲球入界隊發(fā)生違例時。擲球入界中活球夾在籃圈與籃板之間時。交替擁有程序在所有跳球情況中,雙方球隊將交替擁有在最靠近發(fā)生跳球情況的地點擲球入界在跳球后未在場上獲得控制活球的隊應擁有第一次交替擁有球權。在任一節(jié)結(jié)束時,對下一次交替擁有有權的隊應在記錄臺對側(cè)的中線延長線以擲球入界開始下一

27、節(jié),除非有進一步的罰球和球權罰則要進行。應由指向?qū)Ψ角蚧@的交替擁有箭頭來指明對交替擁有擲球入界有權的隊。當交替擁有擲球入界結(jié)束時,交替擁有箭頭的方向立即反轉(zhuǎn)。某隊在它的交替擁有擲球入界中違例,使該隊失掉交替擁有擲球入界。交替擁有箭號應立即反轉(zhuǎn),指明違例隊的對方在下一次跳球情況中對交替擁有擲球入界有權。將球判給違例球隊對方在最初的擲球入界地點擲球入界繼續(xù)比賽。在:除第1節(jié)之外的其他每節(jié)開始前,或交替擁有擲球入界中,任一球隊犯規(guī)不使擲球入界隊失掉該交替擁有擲球入界。條如何打球定義13.1.1在比賽中,球只能用手來打,并且球可向任何方向傳、投、拍、滾或運,但受本規(guī) 則的限制。page 25 of 7

28、713.2 規(guī)定隊員不能帶球跑,故意踢或用腿的任何部分阻擋球或用拳擊球。然而,球意外地接觸到腿的任何部分,或腿的任何部分意外地觸及球,不是違例。違反第13.2是違例。第14條控制球14.1 定義14.1.1 當某隊一名隊員在控制活球中正拿著或運著一個活球,或可處理一個活球時,球隊控制球開始。14.1.2 當:某隊一名隊員控制一個活球時。球在同隊隊員之間傳遞時。是球隊繼續(xù)控制球。14.1.3 當:一名對方隊員獲得控制球時。球成死球時。在投籃或罰球中,球已經(jīng)離開隊員的手時。是球隊控制球結(jié)束。第15條隊員正在做投籃動作15.1 定義15.1.1 投(投籃或罰球):隊員手中持球,然后朝對方球籃將球擲入

29、空中。拍:用手直接把球打向?qū)Ψ角蚧@。扣:用一手或雙手迫使球向下進入對方球籃。拍和扣也被認為是投籃。15.1.2 投籃動作:開始于:隊員通常在球離手前開始做投籃連續(xù)動作,根據(jù)裁判員的判斷,他已經(jīng)向?qū)Ψ降那蚧@投、拍或扣球,開始得分嘗試時。結(jié)束于:球已離開隊員的手時,如是是跳起在空中的投籃隊員,他必須雙腳落回地面。雖然投籃隊員被認為是在做得分嘗試,但他的手臂可能被對方隊員抓住,以此來阻礙他得分。在這種情況下,球是否離開隊員的手不是關鍵因素。在跑動的合法步數(shù)和投籃動作之間沒有聯(lián)系。15.1.3 投籃動作中的連續(xù)運動:開始于:球已在隊員手中停留,并開始投籃動作(通常是向上)時。在投籃嘗試中須包隊員的手臂

30、和/或身體運動。結(jié)束于:球已離開隊員的手時,或者,做了一個全新的投籃動作時。第16條球中籃和它的得分值1.1.1 定義16.1.1 當活球從上方進入球籃并停留在球籃內(nèi)或穿過球籃是球中籃。16.1.2 當有極少部分的球體在籃圈中并在籃圈水平面以下時,就認為球在球籃中。1.1.2 規(guī)定16.2.1 球已進入球籃,對投籃的隊按如下計得分:一次罰球中籃計1分。從2分投籃區(qū)域投出的球中籃計2分。從3分投籃區(qū)域投出的球中籃計3分。在最后一次或者僅有一次的罰球中,在球已經(jīng)觸及籃圈后,在球進入球籃之前被一名進攻隊員或者防守隊員合法地觸及,中籃計2分。16.2.2 如果隊員 意外地將球投入 本方球籃,中籃計2分

31、,登記為對方隊的場上隊長名下。16.2.3 如果隊員故意地將球投入本方球籃,這是違例,中籃不計得分。16.2.4 如果隊員使球整體從下方穿過球籃,這是違例。16.2.5 為了使隊員在擲球入界獲得球權時,或者最后一次,或者僅有一次罰球后搶籃板球時可以嘗試投籃,比賽計時鐘必須顯示0:00.3 (310秒)或者更多。如果計時鐘顯示0:00.2或0:00.1 ,唯一的投籃方式就是拍球或者直接扣籃得分。第17條擲球入界17.1 定義17.1.1 由界外擲球入界隊員將球傳入比賽場地內(nèi)時,擲球入界發(fā)生。17.2 程序17.2.1 裁判員必須將球遞交給執(zhí)行擲球入界的隊員或置于他可處理。只要:裁判員距執(zhí)行擲球入

32、界的隊員不超過 4米。執(zhí)行擲球入界的隊員是在裁判員指定的正確地點。裁判員也可將球拋或反彈給執(zhí)行擲球入界的隊員。17.2.2 隊員應在最靠近違犯或比賽被裁判員停止的地點執(zhí)行擲球入界,正好在籃板后面的地點除外。17.2.3 只有在下列情況中,在記錄臺對面的中線的延長部分執(zhí)行擲球入界:在非第1節(jié)的所有節(jié)的開始。由技術犯規(guī)、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guī)或取消比賽資格的犯規(guī)引起的罰球之后。擲球入界的隊員應在記錄臺的對側(cè),雙腳分別跨立在中線延長線的兩邊,并有權將球傳給比賽場地上任何地點的同隊隊員。17.2.4 在第4節(jié)和每一決勝期的比賽計時鐘顯示為 2:00分鐘或少于2:00分鐘時,在后場擁有球權的隊暫停之后,隨后

33、的擲球入界應在記錄臺對側(cè),該隊前場的擲球入界線處執(zhí)行。17.2.5 控制活球隊的隊員或擁有球權隊的隊員發(fā)生侵人犯規(guī)后,隨后的擲球入界應在最靠近犯規(guī)的地點執(zhí)行。17.2.6 每當球進入球籃,但該投籃或罰球無效,則隨后的擲球入界應在罰球線延長線執(zhí)行。17.2.7 投籃成功或最后一次或僅有一次的罰球成功后:非得分隊的任一隊員應在該隊端線后的任一地點擲球入界。這也適用于成功的投籃或成功的最后一次或僅有一次的罰球后的一次暫停或任一比賽的中斷之 后,在裁判員將球遞交給執(zhí)行擲球入界的隊員或?qū)⑶蛑糜谒商幚砗?。?zhí)行擲球入界的隊員可橫向移動和/或后移,并且球可在端線后的同隊隊員之間傳遞。但是,當界外第一位隊員可

34、處理球時,5秒鐘計算開始。17.3 規(guī)定17.3.1 執(zhí)行擲球入界的隊員不應:7或、fibapage 23 of 77超過5秒鐘球才離手。球在手中時步入比賽場地內(nèi)。擲球入界的球離手后,使球觸及界外。在球觸及另一隊員前,在場上觸及球。直接使球進入球籃。在球離手時前,從界線外指定的擲球入界地點(投籃成功或最后一次罰球成功后,從該隊的端線后擲球入界除外),在一個或兩個方向上橫向移動總距離超過總共1米。然而,只要情況許可,他從界線后退多遠都可以。17.3.2 在擲球入界中其他隊員不應:在球被擲過界線前,將身體的任何部位越過界線。當擲球入界地點的界線外任何障礙物和界線少于2米距離時,靠近執(zhí)行擲球入界隊員

35、在1米以內(nèi)。違犯第17.3款是違例。17.4 罰則將球判給對方隊員在原擲球入界的地點擲球入界。第18條暫停18.1 定義教練員或助理教練員請求中斷比賽是暫停。18.2 規(guī)定18.2.1 每次暫停應持續(xù)1分鐘。18.2.2 在暫停機會期間可以準予暫停。18.2.3 當:(對于雙方隊)球成死球,比賽計時鐘停止以及當裁判員已結(jié)束了與記錄臺的聯(lián)系時。(對于雙方隊)在最后一次或僅有一次的罰球成功后,球成死球時。對于非得分隊,投籃得分時。一次暫停機會開始。18.2.4 當隊員在擲球入界或第一次或僅有一次的罰球可處理球時,一次暫停機會結(jié)束。page 27 of 7718.2.5 每個球隊可以獲得:在上半時可

36、準予2次暫停。在下半時可準予3次暫停,在下半時比賽最后兩分鐘最多可準予2次暫停。每一決勝期可準予1次暫停。18.2.6 未用過的暫停不得遺留給下一個半時或決勝期。18.2.7 除了對方隊員投籃得分并且沒有宣判違犯后準予的暫停外,應給首先提出暫停請求的教練員的隊登記暫停。18.2.8 在第4節(jié)和每一決勝期的比賽計時鐘顯示為2:00分鐘或少于2:00分鐘時,在一次成功的投籃后比賽計時鐘停止時,不允許得分隊暫停,除非裁判員已 中斷了比賽。18.3 程序18.3.1 只有教練員或助理教練員有權請求暫停。他應與記錄員建立目光聯(lián)系或親自到記錄員處清楚地要求暫停,并用手做出正確的常規(guī)手勢。18.3.2 一次

37、暫停請求只可在記錄員發(fā)出該次暫停請求的信號之前被取消。18.3.3 暫停時段:當裁判員鳴哨并給出暫停手勢時開始。當裁判員鳴哨并招呼球隊回到比賽場地上時結(jié)束。18.3.4 暫停機會一開始,記錄員就應發(fā)出他的信號,通知裁判員已提出了暫停請求。如果某隊已請求了暫停,在對方隊投籃得分時,計時員應立即停止比賽計時鐘并發(fā) 出他的信號。18.3.5 在暫停期間以及第2節(jié)、第4節(jié)或每一決勝期開始之前的比賽休息期間,隊員們可以離開比賽場地并坐在球隊席上,被允許在球隊席區(qū)域內(nèi)的球隊席人員可以進入比 賽場地,只要這些球隊成員留在他們的球隊席區(qū)域附近。18.3.6 如果第一次或僅有一次的罰球,球置于罰球隊員可處理之后

38、,任一隊請求了一次暫停。如果:最后一次或僅有一次的罰球成功。最后一次或僅有一次罰球隨后還有在記錄臺對側(cè)的中線延長線的擲球入界。在多次罰球之間宣判了犯規(guī)。這種情況下,應完成多次罰球,在新的犯規(guī)罰則執(zhí)行之前。在最后一次或僅有一次的罰球后,在球成活球前宣判了一次犯規(guī)。這種情況下, 在執(zhí)行新的犯規(guī)罰則之前。在最后一次或僅有一次的罰球后,在球成活球前宣判了一次違例。在這種情況下,在執(zhí)行擲球入界之前。這次暫停應被準予。如果一個以上的犯規(guī)罰則造成連續(xù)的罰球單元和/或球權,每個單元分別處理。第19條替換19.1 定義替補隊員請求中斷比賽成為隊員是一次替換。19.2 規(guī)定19.2.1 在替換機會期間球隊可以替換

39、隊員。19.2.2 一次替換機會開始:(對于雙方隊)當球成死球,比賽計時鐘停止,以及當裁判員已結(jié)束了與記錄 臺的聯(lián)系時。(對于雙方隊)在最后一次或僅有一次的罰球成功后,球成死球時。(對于非得分隊)在第4節(jié)和每一決勝期的比賽計時鐘顯示為2:00分鐘或少于2:00分鐘,投籃得分時。19.2.3 一次替換機會結(jié)束于擲球入界的隊員可處理球時,或第一次或僅有一次的罰球可處理球時。19.2.4 隊員已成為替補隊員和替補隊員已成為隊員,分別不能重新進入比賽或離開比賽,直到一個比賽的計時鐘運行片段之后球再次成死球為止。除非:某隊場上隊員已被減縮到少于 5名。作為糾正失誤的結(jié)果,擁有罰球權的隊員已被合法地替換后

40、坐在球隊席上。19.2.5 在第4節(jié)或每一決勝期的比賽計時鐘顯示為2: 00分鐘或者少于2: 00分鐘期間,在一次成功的投籃后比賽計時鐘停止時,不允許得分隊替換,除非裁判員已 中斷了比賽。19.3 程序19.3.1 只有替補隊員有權請求替換。他(不是教練員或助理教練員)應到記錄臺清楚地要求替換,用手做出適當?shù)某R?guī)手勢或坐在替換的椅子上。他必須立即做好比賽的準 備。page 33 of 7719.3.2 一次替換請求可以被撤銷,但只可在記錄員發(fā)出該次替換請求的信號之前。19.3.3 替換機會一開始,記錄員就應發(fā)出他的信號通知裁判員替換請求已提出。19.3.4 替換隊員應停留在界線外, 直到裁判員

41、鳴哨、給出替換手勢和招呼他進入比賽場地。19.3.5 已被替換的隊員不必向裁判員或記錄員報告,允許他直接去他的球隊席。19.3.6 替換應盡可能快地完成。已發(fā)生第5次犯規(guī)或已被取消比賽資格的隊員必須立即被替換(大約30秒鐘)。根據(jù)裁判員的判斷,如果有不必要的延誤,應給違犯的隊登記一次暫停。如果該隊沒有剩余的暫停,可登記教練員一次技術犯規(guī)(“b”)。19.3.7 如果在一次暫?;虮荣愋菹⑵陂g中請求替換,該替補隊員必須在進入比賽前向記錄員報告。19.3.8 如果罰球隊員因為:受傷了。已發(fā)生第5次犯規(guī)。已被取消比賽資格。他必須被替換。罰球必須由替換他的替補隊員執(zhí)行,并且該替補隊員在比賽的下一個計時鐘

42、運行片段比賽前,不能再次被替換。19.3.9 第一次或僅有一次的罰球, 球置于罰球隊員可處理之后, 如果任一隊請求替換, 則 在下列情況下替換應被準予:最后一次或僅有一次的罰球成功。最后一次或僅有一次罰球后還有在記錄臺對側(cè)的中線延長線擲球入界。在多次罰球之間宣判了犯規(guī)。這種情況下,多次罰球應完成,在新的犯規(guī)罰則執(zhí)行之前允許替換。在最后一次或僅有一次的罰球后,在球成活球前宣判了一起犯規(guī)。這種情況下, 在執(zhí)行新的犯規(guī)罰則之前允許替換。在最后一次或僅有一次的罰球后,在球成活球前宣判了 一起違例。這種情況下,在執(zhí)行擲球入界之前允許替換。如果一個以上的犯規(guī)罰則造成連續(xù)的罰球單元,每個單元分別處理。第20

43、條比賽因棄權告負20.1 規(guī)定如果球隊:在預定的開始時間后 15分鐘,球隊不到場或不能使5名隊員入場準備比賽。它的行為阻礙比賽繼續(xù)進行。在主裁判員通知比賽后拒絕比賽。那么,該隊由于棄權使比賽告負。20.2 罰則20.2.1 判給對方隊獲勝,且比分為 20 : 0。此外,棄權的隊在名次排列中應得 0分。20.2.2 對于兩場比賽(主和客)總分(累積分)定勝負的一組比賽和季后賽 (3戰(zhàn)定勝負), 在第1場、第2場或第3場比賽中棄權的隊應使該組比賽或季后賽因“棄權”告負。這不適用于季后賽(5戰(zhàn)定勝負)。20.2.3 如果在一次聯(lián)賽中,一個球隊棄權兩次,該隊應被取消資格,并且該隊在所有比賽 的結(jié)果都視

44、為無效。第21條比賽因缺少隊員告負21.1 規(guī)定 在比賽中,如果某隊在場上準備比賽的隊員少于2名,該隊由于缺少隊員使比賽告負。21.2 罰則21.2.1 如判獲勝的隊領先, 則在比賽停止時的比分應有效。如判獲勝的隊不領先, 則比分應記錄為2 : 0,對該隊有利。此外,缺少隊員的隊在名次排列中應得1分。21.2.2 對于兩場比賽(主和客)總分(累積分)定勝負的一組比賽,在第 1場或第2場比賽中缺少隊員的隊應使該組比賽因“缺少隊員”告負。第五章違例第22條違例22.1 定義違例是違犯規(guī)則。22.2 罰則將球判給對方隊員在最靠近發(fā)生違例的地點擲球入界,但正好在籃板后面的地點除外,除非本規(guī)則另有規(guī)定。

45、第23條隊員出界和球出界23.1 定義23.1.1 當隊員身體的任何部分接觸界線上方、界線上或界線外的除隊員以外的地面或任何物體時,即是隊員出界。23.1.2 當球觸及了:在界外的隊員和任何其他人隊員時。界線上方、界線上或界線外的地面或任何物體時?;@板支撐架、籃板背面或比賽場地上方的任何物體時。是球出界。23.2 規(guī)定23.2.1 在球出界、以及球觸及了除隊員以外的其它物體而出界之前,最后觸及球或被球觸及的隊員是使球出界的隊員。23.2.2 如果球出界是由于觸及了界線上或界線外的隊員或被他所觸及,是該隊員使球出界。23.2.3 在爭球期間,如果隊員移動到界外或他的后場,一次跳球情況發(fā)生。第24

46、條運球24.1 定義24.1.1 運球是指一名隊員控制活球的一系列動作:擲、拍、在地面上滾動球或者故意將球擲向籃板。24.1.2 當在場上已獲得控制活球的隊員將球擲、拍、滾、運在地面上,或故意擲向籃板并 在球觸及另一隊員之前再次觸及球為運球開始。當隊員雙手同時觸及球或允許球在一手或雙手中停留時運球結(jié)束。在運球的時候球可被擲向空中,只要擲球的隊員用手再次觸及球之前球觸及地面或另一隊員。當球不與隊員的手接觸時,隊員可行進的步數(shù)不受限制。24.1.3 隊員意外地失掉并隨后在場上恢復控制活球,被認為是漏接球。24.1.4 下列情況不是運球:連續(xù)的投籃。一次運球的開始或結(jié)束時漏接球。從其他隊員的附近用拍

47、擊球來試圖獲得控制球。拍擊另一隊員控制的球。攔截傳球并獲得控制球。只要不發(fā)生帶球走違例,將球在兩手之間拋接并在球觸及地面前允許在手中停 留。24.2 規(guī)定隊員第一次運球結(jié)束后不得再次運球,除非在兩次運球之間由于下述原因他已在場上已失去了控制活球:投籃。球被對方隊員觸及。傳球或漏接,然后球觸及了另一隊員或被另一隊員觸及。第25條帶球走25.1 定義25.1.1 當隊員在場上持著一個活球,其一腳或雙腳超出本規(guī)則所述的限制,向任一方向非法移動是帶球走。25.1.2 在場上正持著一個活球的隊員用同一腳向任一方向踏出一次或多次,而其另一腳(稱為中樞腳)不離開與地面的接觸點時為旋轉(zhuǎn)(合法移動) 。25.2

48、 規(guī)定25.2.1 對在場上接住活球的隊員確立中樞腳:雙腳站在地面上時: 一腳抬起的瞬間,另一腳成為中樞腳。移動時: 如果一腳正觸及地面,該腳成為中樞腳。 如果雙腳離地和隊員雙腳同時落地,一腳抬起的瞬間, 則另一腳成為中樞腳。 如果雙腳離地和隊員一腳落地,于是,該腳成為中樞腳。如果隊員跳起那只腳并同時落地停止,那么,哪只腳都不是中樞腳。25.2.2 對在場上控制了活球并已確立中樞腳的隊員的帶球行進: 雙腳站在地面上時: 開始運球,在球出手之前中樞腳不得抬起。 傳球或投籃,隊員可跳起中樞腳,但在球出手之前任一腳不得落回地面。移動時: 傳球或投籃,隊員可跳起中樞腳并一腳或雙腳同時落地。但一腳或雙腳

49、抬起后在球出手之前任一腳不得落回地面。 開始運球,在球出手之前中樞腳不得抬起。停止時哪只腳都不是中樞腳: 開始運球,在球出手之前哪只腳都不得抬起。 傳球或投籃,一腳或雙腳可抬起,但在球出手前不得落回地面。25.2.3 一名隊員跌倒、躺或坐在地面上:當一名隊員持球跌倒和在地面上滑動,或躺,或坐在地面上獲得控制球是合法的。如果之后該隊員持著球滾動或試圖站起來是違例。第26條3秒鐘26.1 規(guī)定26.1.1 當某隊在前場控制活球并且比賽計時鐘正在運行時,該隊的隊員不得停留在對方隊的限制區(qū)內(nèi)超過持續(xù)的 3秒鐘。26.1.2 隊員在下列情況下應被默許:他試圖離開限制區(qū)。他在限制區(qū)內(nèi),當他或他的同隊隊員正

50、在做投籃動作并且球正離開或恰已離開投籃隊員的手時。他在限制區(qū)內(nèi)已接近 3秒鐘時運球投籃。26.1.3 為證實隊員自身位于限制區(qū)外,他必須將雙腳置于限制區(qū)外的地面上。第27條 被嚴密防守的隊員27.1 定義一名隊員在場上正持著活球,這時對方隊員采用積極的合法防守姿勢,距離不超過1米,該隊員是被嚴密防守。27.2 規(guī)定一名被嚴密防守的隊員必須在5秒鐘內(nèi)傳、投或運球。第28條8秒鐘28.1 規(guī)定28.1.1 當:在后場的球員獲得控制球時。在擲球入界中,球觸及后場的任何隊員或者被后場的任何隊員合法觸及,擲球入界隊員所在隊仍擁有在后場的球權。該隊必須在8秒鐘內(nèi)使球進入該隊的前場。28.1.2 當:沒有被

51、任何隊員控制,球觸及前場時。球觸及或者被雙腳完全在他前場的進攻隊員合法觸及時。球觸及有部分身體在他后場的防守隊員合法觸及時。球觸及有部分身體在控制球隊前場的裁判員時。運球隊員在后場往前場運球的過程中,雙腳和球都進入前場時。就是球隊使球進入該隊的前場。28.1.3 當先前已控制球的同一隊由于下列情況的結(jié)果被判在后場擲球入界時,8秒鐘應從剩余時間處連續(xù)計算:7或、fibapage 32 of 77球出界。一名同隊隊員受傷。一次跳球情況。一次雙方犯規(guī)。雙方球隊的相等罰則抵消。第29條24秒鐘29.1 規(guī)定29.1.1 當:一名隊員在場上獲得控制活球時。在一次擲球入界中,球觸及任何一名場上隊員或者被他

52、合法觸及,擲球入界隊員所在的球隊仍然控制著球時。該隊必須在24秒鐘內(nèi)嘗試投籃。一次24秒鐘內(nèi)投籃的構成:在24計時鐘的信號發(fā)出前,球必須離開隊員的手,而且球離開了隊員的手后,球必須觸及籃圈或進入球籃。29.1.2 在臨近24秒鐘周期結(jié)束時嘗試了一次投籃,并且球在空中時24秒計時鐘信號響:如果球進入球籃,沒有違例發(fā)生,信號應被忽略并且計中籃得分。如果球觸及籃圈但未進入球籃,沒有違例發(fā)生,信號應被忽略并且比賽應繼續(xù)。如果球未碰籃圈,一次違例已發(fā)生。然而,如果對方隊員即時和清楚地獲得了 控制球,信號應被忽略并且比賽應繼續(xù)。關系到干涉得分和干擾的所有限制應適用。29.2 程序29.2.1 如果裁判員停

53、止了比賽,24秒計時鐘必須復位:因為不控制球的球隊犯規(guī)或者違例(不是因為球出界)。因為任何不控制球的球隊有關的正當原因。因為任何與雙方球隊都無關的正當原因。當出現(xiàn)以上情況時,球權應判給先前控制球的球隊。如果擲球入界在其后場執(zhí)行,24秒計時鐘應復位到24秒。如果擲球入界在其前場執(zhí)行,24秒計時鐘應按照下述原則復位:當比賽被停止時,如果 24秒計時鐘顯示為14秒或者更多,24秒計時器名 fibfi不應復位,而且從被停止的時間處連續(xù)計算。當比賽被停止時,如果24秒計時鐘顯示為13秒或者更少,24秒計時鐘應復位到14秒。然而,如果比賽因為任何與雙方球隊都無關的正當原因被裁判停止時,根據(jù)裁判員的判斷,如果對方將被置于不利,24秒鐘裝置應從停止的時間處連續(xù)計算。29.2.2 如果裁判員判控制球隊犯規(guī)或違例而停止了比賽,當擲球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