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人排座問題”的教學設計_第1頁
“七人排座問題”的教學設計_第2頁
“七人排座問題”的教學設計_第3頁
“七人排座問題”的教學設計_第4頁
“七人排座問題”的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七人排座問題”的教學設計、關于本設計的說明:1課題:全國統(tǒng)編教材高二 數(shù)學 (下)第十章第二節(jié): 排列。2對本設計的解釋可以參考本文的 教學設計的設計二、教學目標設計:1知識與技能目標 理解并記住有限制條件的排列的一般規(guī)律,并能將其應 用于新的具體情境中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1) 全體學生每人都能夠說出并能區(qū)別常見的排列問題 的五類限制條件及解決辦法。(2) 20 的學生能夠對本課時提出的 12 個問題給出自己 的解法;40的學生能夠獨立地解答出其中的至少7 個問題,并對剩余問題能夠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得到解決;30的學生能夠獨立地解答出其中的至少 5 個問題,并能聽懂教師對剩余 題目的講

2、解; 10的學生能解答出其中的至少 3 個問題,并 且能在教師講解后聽懂至少 8 個問題。(3) 30的學生能夠分別給出五類有限制條件的實際問 題各一道并且能給出正確解答, 50的學生能舉出三類或四 類有限制條件的實際問題及解答, 20的學生能舉出兩類或 三類有限制條件的實際問題及解答為達標。2過程與方法目標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數(shù)學課程中,集中體現(xiàn)在數(shù)學思考、 解決問題上。本課時在這一目標上要做到:(1) 學生經歷觀察、實踐、合作探索與獨立思考的過程。(2) 學生經歷用模型 (即元素與位置 )與符號的思維過程。(3) 學生能夠努力去解決排列的一般規(guī)律。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1) 學生能夠獲得成

3、功的學習體驗, 表現(xiàn)出對數(shù)學的濃厚 興趣,感悟到數(shù)學的價值,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2) 學生樂于主動參與,親身實踐。(3) 感悟到必須形成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合作學習與獨立思 考的習慣。三、對教材的分析與處理1對教材結構的調整我認為,通常的教學中,把教材分得過細,然后再逐點 解決的做法是不符合當今的教育理念的?;谶@樣的觀點, 本設計對教材中排列這一節(jié)做了“大步驟、跨越式”的 處理,把一般要求的五課時壓到了三課時。學生在第一課時 中已經領悟到了排列及排列符號的意義、實質和內涵。本課 時是第二課時,從知識結構上來看,本課主要解決的是有限 制條件的排列問題,對教材的處理仍是通過七人排座照相問 題 (

4、共 12 個問題 ),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總結出一般規(guī)律,再 應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去解決一些簡單問題。這兩課時是這一節(jié) 的主要部分,下一課時是對它們的鞏固與補充。2本課時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學生通過親身體驗能夠歸納出有限制條件的排 列的一般規(guī)律。難點是對定序問題的理解。四、教學策略的設計1選取學習材料的策略:選取的問題既是學生感興趣 的生活實例,又可以深入淺出地展現(xiàn)出數(shù)學概念、數(shù)學思想 方法、數(shù)學思維的內涵。2呈現(xiàn)學習材料的策略:制作電腦課件,使用實物投 影,用以提高教學效率,創(chuàng)造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3教學資源管理的策略:分組合作學習,以優(yōu)帶差。4活化教學過程的策略:引進激勵性評價,使小組間 競爭

5、,共同提高。五、教學方法的設計根據(jù)教學目標設計如下教學方法:1問題教學法。問題既是本課時教學活動的起點,也 是教學活動的主線和教學活動的終點。本課時中以七人排座 為教學活動的開始并以它為主線,在初步解決該問題的基礎 上,以引發(fā)更廣泛的新問題為終點。投之以懸念,留給學生 更廣闊的思維空間。2探索教學法。以此來激勵學生的積極性,訓練學生 創(chuàng)造性思維等優(yōu)秀的思維品質,在潛移默化中完善自身的人 格。六、學法指導設計1學生情況的分析:(1) 知識準備方面, 學生在掌握了分類與分步記數(shù)原理和排列、排列符號的意義的基礎上再來學習有限制條件的排列 問題,可以說是水到渠成。(2) 學生抽象思維的能力平平。(3)

6、 數(shù)學的應用意識差。(4) 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急于求成,缺乏平常心。2學法指導設計:(1) 反樸歸真,通過讓學生對典型例子的分析,來感悟數(shù) 學概念的內涵、思想和方法。(2) 引導學生在問題解決中發(fā)展自身的應用意識。(3) 引導學生在問題解決中逐步感悟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腳踏實地的作風,克服浮躁和急躁的心態(tài)。(4) 合作學習討論法。七、教學過程設計體驗、探索、感悟、聯(lián)想既是本課時的教學模式,又是 本課時的主題,是本課時的靈魂。具體流程如下:1導入新課,提出問題。2學生合作學習 (學生分成 6 組,每組 7 人),解決問題。 3小組交流,教師輔助點評。4提出新問題:有限制條件的排列問題有什么規(guī)律?師生交流

7、,板書規(guī)律。5再提出問題:利用我們得到的這個規(guī)律還可以解決 哪些實際問題 ?舉出實例并給出解答。請小組內討論,選出 最滿意的進行小組間交流。6課時總結:略。7布置作業(yè): 1)全體學生須完善自己課堂內提出的問題并做出解答;2)獨立解答出或在教師指導下獨立解答出全部的 12 個問題 的學生對每個問題再給出 23個解法;3)能聽懂教師解法的 學生要能在作業(yè)中清楚、簡練地再現(xiàn)出教師的解法;4)不能全部聽懂教師講解的學生要能夠在作業(yè)中清楚地表述出已 經聽懂了的至少 8 個問題的解法。教學設計的設計教學設計的設計是教學設計者對教學設計的思路的 說明,更多的是一種理論上的思考。關于七人排座問題的教學設計 (

8、以下簡稱設計 ) 的設計思路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 .關于設計的理念基礎。吸收了 “聯(lián)結一一認知”學習理論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優(yōu)點而提出的一種折中觀 點:即把“問題解決” 與“掌握結構化的知識” 融合在一起, 問題解決必須成為課堂教學過程的主線。2本設計的一個核心轉變。把傳統(tǒng)的一般教學設 計中的“課題”改成了“課時問題” 。這一改變實際上是對 傳統(tǒng)的教學及其設計的整體思路的徹底轉變。一個富有激發(fā) 性的“問題”自然會引出許多重要的“課題” ,以問題啟動 課題是對傳統(tǒng)教學設計的徹底變革。3關于課時的地位與作用。本設計的提法是:本 課時對學生發(fā)展所處的地位與作用。 站在了數(shù)學課程標準 的角度,從四個

9、方面給予了重新定位,這與傳統(tǒng)的教學設計 關于這一方面的認識是不同的。傳統(tǒng)的教學設計一般只是單 一的從教材的知識結構的角度來分析課時的地位與作用,其 理論基礎仍是舊有的“以知識為核心”課程理論。4對教學目標的設計。本設計體現(xiàn)了在新的教育 理念下,數(shù)學教育的基礎性和層次性、學生的發(fā)展性。特別 關注了學生在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的切身的體驗與 感悟。5對教材的分析與處理。本設計特別注重了課程 文化的建構性,教學的著力點不再是所謂課程內容的“精確 掌握”,而是強調了思想方法的體驗與感悟。出此考慮,本 設計沒有按教材的學術論文式的直線型表述順序進行知 識點教學,而是抓住問題解決的關鍵所在,把基本概念

10、、基 本原理通過一系列相關問題反映出來,這樣就不是枯燥的概 念、原理的教學, 而是活生生的生活實例。 既縮短了課時數(shù),又把新課改的精神落到了實處6關于教學策略的設計。該設計采用的是著名教 育技術專家瑞奇魯斯關于教學策略的分類進行設計的。教學 策略簡單的說就是教學方面的指南和處方,瑞奇魯斯把它分 成四類:教學組織策略、教學傳遞策略、教學資源管理策略 和激發(fā)學生動機策略。根據(jù)本課時的需要,在設計中設 計了相應的教學策略。7關于教學模式。 教學過程是由教學系統(tǒng)的四個要素: (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媒體 )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而 形成的一個有機整體,因此,教學過程一定具有穩(wěn)定的結構 形式,即教學模式。而這種穩(wěn)定的結構形式要在教學過程中 表現(xiàn)出來必然要受到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學習理論 的指導,受到一定環(huán)境的制約。因此,不同的教學模式體現(xiàn) 著教學設計者不同的教育觀念、教學理論。由此可以看出, 教學模式設計在教學設計中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而這一點 恰恰被現(xiàn)在很多的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