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復習題_第1頁
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復習題_第2頁
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復習題_第3頁
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復習題_第4頁
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復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c(hx)c(hx)c(hxc(hxc(hx)選擇題滿分策略 第一篇 專題八 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復習題1 (2017全國卷,13)常溫下將 naoh 溶液滴加到己二酸(h x)溶液中,混合溶2液的 ph 與離子濃度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k (h x)的數(shù)量級為 106a2 2c(hx)b曲線 n 表示 ph 與 lg 的變化關系2cnahx 溶液中 c(h)c(oh)d當混合溶液呈中性時,c(na)c(hx)c(x2)c(oh)c(h)答案 d解析橫坐標取 0 時,曲線 m 對應 ph 約為 5.4,曲線 n 對應 ph 約為 4.4,因為是naoh 滴定 h x 溶液,

2、所以在酸性較強的溶液中會存在 c(hx)c(h x),所以曲線2 2c(hx) c(x2) c(x2)n 表示 ph 與 lg 的變化關系,b 項正確; 1 時,即lg 0,ph5.4,) )2c(h)1105.4 moll1,k a2c(h)c(x c(hx)2)1105.4100.6106,a 正確;nahx溶液中,c(hx)c(x2),即c(x2) c(hx)c(x2)1,lg 0, 1,即 c(x c(hx)2)c(hx),錯誤。2(2017江蘇,14,改編)常溫下,k (hcooh)1.7710a4,k (ch cooh)1.7510 a 35,k (nh h o)1.76105,下

3、列說法正確的是( ) b 3 2a濃度均為 0.1 moll1的 hcoona 和 nh cl 溶液中陽離子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之和:4前者大于后者b用相同濃度的 naoh 溶液分別滴定等體積 ph 均為 3 的 hcooh 和 ch cooh 溶液至3終點,消耗 naoh 溶液的體積相等c0.2 moll1hcooh 與 0.1 moll1naoh 等體積混合后的溶液中:c(hcoo)c(oh)c(hcooh)c(h)d0.2 moll1ch coona 與 0.1 moll 31鹽酸等體積混合后的溶液中(ph7):c(ch coo)c(ch cooh)c(cl)c(h) 3 3答案 a解析 a

4、項,由電荷守恒有 c(na)c(h)c(hcoo)c(oh),c(cl)c(oh)c(nh4)c(h),因 k (nh h o)k (hcooh),同濃度的 hcoona 和 nh cl 溶液,b 3 2 a 4前者 hcoo水解程度小于后者 nh的水解程度,即前者水解產(chǎn)生的 c(oh)小于后4者水解產(chǎn)生的 c(h),有前者溶液中 c(h)大于后者溶液中 c(oh),c(na)c(cl ),有 c(na)c(h) c(cl)c(oh),正確;b 項,ch cooh 的酸性比 hcooh 弱,3同 ph 時,c(ch cooh)c(hcooh),用 naoh 滴定時,ch cooh 消耗的 na

5、oh 多,錯誤;3 3c 項,此時為等濃度的 hcooh 和 hcoona 溶液,質(zhì)子守恒式有 c(hcoo)2c(oh)2c(h) c(hcooh)可由電荷守恒式 c(na) c(h) c(hcoo)c(oh)和物料守恒式 2c(na)c(hcoo)c(hcooh)處理得到,錯誤;d 項,當兩者等體積混合時,得等濃度 ch cooh、ch coona、nacl 的混合溶液,若不考慮 ch cooh 的3 3 3電離和ch coo的水解,有 c(ch coo)c(cl)c(ch cooh),溶液呈酸性,說明 ch cooh 3 3 3 3的電離程度大于ch coo的水解程度,有c(ch coo

6、)c(cl)c(ch cooh)c(h),錯誤。3 3 33(2017全國卷,12)改變 0.1 moll1二元弱酸 h a 溶液的 ph,溶液中的 2h a 、 ha2、 a2 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 (x) 隨 ph 的變化如圖所示 已知 (x) c(x)c(ha)c(ha)c(a2) 2。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ph1.2 時,c(h a)c(ha)2blgk (h a)4.22 2cph2.7 時,c(ha)c(h a)c(a 22)dph4.2 時,c(ha)c(a2)c(h)答案 d解析 a 項,根據(jù)圖像,ph1.2 時,h a 和 ha2相交,則有 c(h a)c(ha2),正確;b

7、項,根據(jù) ph4.2 點,k (h a)2 2c(h)c(a2) c(ha)c(h)104.2,正確;c 項,根據(jù)圖像,ph2.7 時,h a 和 a2相交,則有 c(h a)c(a2),正確;d 項,根據(jù)2 2ph4.2 時,c(ha)c(a2),且 c(ha)c(a2)約為 0.1 moll1,而 c(h)104.2moll1,可知 c(ha)c(a2)c(h),錯誤。角度一溶液中的“三大平衡”及影響因素電離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是溶液中的三大平衡。這三種平衡都遵循勒 夏特列原理當只改變體系的一個條件時,平衡向能夠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 動。1電離平衡、水解平衡與沉淀溶解平衡的比較電離

8、平衡 ch cooh3ch cooh 3水解平衡 ( 如 ch coona 沉 淀 溶 解 平 衡3溶液 )ch coo h o agcl(s) ag 3 2ch coohoh (aq)cl(aq)3影響因素研究對象升高溫度加水稀釋弱電解質(zhì) ( 包括弱 酸、弱堿、水、多 元 弱 酸 的 酸 式 酸 根)促進電離,離子濃 度增大,k 增大a促進電離,離子濃 度(除 oh外)減小, k 不變a鹽溶液 ( 包括強酸弱堿 鹽、弱酸強堿鹽、弱酸 弱堿鹽)促進水解,k 增大h促進水解,離子濃度(除 h外)減小,k 不變h難溶電解質(zhì) ( 如難溶 的酸、堿、鹽等)k 可能增大,也可能 sp減小促進溶解,k 不

9、變sp加入相應加入 ch coona 固體 加入 ch cooh 或 naoh, 加 入 agno 溶 液 或3 3 3或鹽酸,抑制電離, 抑制水解,k 不變 nacl 溶液抑制溶解,h離子加入反應離子k 不變a加入 naoh,促進電 加入鹽酸,促進水解, 離,k 不變 k 不變a hk 不變sp加入氨水,促進溶 解,k 不變sp2.“電離平衡”分析判斷中的常見誤區(qū)(1) 誤認為電離平衡正向移動,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程度一定增大。如向醋酸溶液中加 入少量冰醋酸,平衡向電離方向移動,但醋酸的電離程度減小。(2) 誤認為弱電解質(zhì)在加水稀釋的過程中,溶液中離子濃度都減小。如氨水加水稀 釋時,c(h)增大。

10、(3) 誤認為由水電離出的c(h)1.01013 moll1 的溶液一定呈堿性。如25 ,0.1 moll1鹽酸或氫氧化鈉溶液中由水電離的 c(h)都為 1.01013moll1。(4)弱電解質(zhì)溶液在加水稀釋的過程中,判斷某些微粒濃度的關系式是否發(fā)生變化 時,首先要考慮該關系式是否是電離常數(shù)、離子積常數(shù)或者是它們的變形。 3“水解平衡”常見的認識誤區(qū)(1)誤認為水解平衡向正向移動,離子的水解程度一定增大。如向 fecl 溶液中加3入少量 fecl 固體,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動,但 fe33的水解程度減小。(2)由于加熱可促進鹽類水解,錯誤地認為可水解的鹽溶液在蒸干后都得不到原溶 質(zhì)。其實不一定,對

11、于那些水解程度不是很大,水解產(chǎn)物離不開平衡體系的情況如 al (so ) 、naalo 、na co 來說,溶液蒸干后仍得原溶質(zhì)。2 4 3 2 2 3(3)極端化認為水解相互促進即能水解徹底。如 ch coonh 溶液中盡管 ch coo3 4 3、nh4水解相互促進,但仍然能大量共存,常見水解促進比較徹底而不能大量共存的離子有 al3與 alo、co2(或 hco)、s22 3 3(或 hs)、so2(或 hso)等。3 3例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常溫下,將 ph3 的醋酸溶液稀釋到原體積的 10 倍,稀釋后溶液的 ph4b25 時 k (agcl)1.810sp10,向 agcl

12、沉淀的溶解平衡體系中加入 nacl 固體,agcl 的溶解度增大c濃度均為 0.1 moll1的下列溶液,ph 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為 naohna co23c(chcooh)a3c(chcooh)c(oh(nh ) so nahso 4 2 44d為確定二元酸 h a 是強酸還是弱酸,可測 naha 溶液的 ph,若 ph7,則 h a2 2是弱酸;若 ph7,則 h a 是強酸2解題思路分析選項涉及的平衡類型,加水稀釋,先假設平衡不移動,確定離子濃度(特別是 h或 oh)變化情況,再考慮平衡移動,最終判斷離子濃度的變化結果,相同離子,轉化為改變某一組分的濃度,先確定移動的方向,再判斷移動 的

13、結果,上述兩種情況均不影響平衡常數(shù);加熱會使電離平衡、水解平衡向右移 動。解析 a 項,醋酸稀釋 3ph4;b 項,增大 cl濃度,agcl 的溶解平衡左移,溶解度變??;c 項,依據(jù)水解的微弱思想可判斷同濃度的溶液,堿性 naohna co ,2 3酸性 nahso (nh ) so ,得出c 項正確的結論;d項,若h a 是弱酸,naha 中可能存在 4 4 2 4 2兩種趨勢,haha和 hah o h aoh,若 ha電離程度大于水解程度,2 2則溶液 ph7,故 d 項錯誤。答案 c例 2 (2016全國卷,13)下列有關電解質(zhì)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a向 0.1 moll1 ch c

14、ooh 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3c(h)c(chcooh)3減小b將 ch coona 溶液從 20 升溫至 30 ,溶液中3c(chcoo)3c(chcooh)c(oh) 3增大c向鹽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c(nh)4 c(cl)1d向 agcl、agbr 的飽和溶液中加入少量 agno ,溶液中3c(cl) c(br)不變解題思路將微粒濃度的比值轉為常量(k 、k 、k 、k )或單一變量,再根據(jù)條a b h w件判斷對單一變量的影響,逐項分析,得出結論。解析 a 項,c(h)3k ,加水稀釋,c(ch coo c(chcoo) 33)減小,k 不變,所以a比值增大,錯誤;b 項,c

15、(chcoo) 3)1 (k 為水解常數(shù)),溫度升高水解常 k hh數(shù) k 增大,比值減小,錯誤;c 項,向鹽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根據(jù)電荷守恒: hc(nh)c(h)c(cl)c(oh),此時 c(h)c(oh),故 c(nh)c(cl),所 4 44spc(nh) c(cl) k (agcl)以 1,錯誤;d 項,在飽和溶液中 ,溫度不變?nèi)芏确e k c(cl) c(br) k (agbr) spsp不變,則溶液中c(clc(br)不變,正確。答案 d1人體血液里存在重要的酸堿平衡:co h o h co2 2 23ohhhco3,使人體血液 ph 保持在 7.357.45,否則就會發(fā)生酸中毒

16、或堿中毒。其 ph 隨 c(hco)c(h co )變化關系如下表:3 2 3c(hco)c(h co )3 2 3ph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1.0 17.8 20.0 22.46.10 7.35 7.40 7.45a正常人體血液中,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電離程度b人體血液酸中毒時,可注射 nahco 溶液緩解3cph7.00 的血液中,c(h co )c(hco2 33)dph7.40 的血液中,hco3的水解程度一定大于 h co 的電離程度2 3答案 d解析 a 項,人體血液 ph 小于 7.35 時碳酸會轉化成碳酸氫根,使酸性降低,當 人體血液 ph 大于 7.45 時,碳酸氫根會轉

17、化成碳酸增大酸度,所以正常人體血液中,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電離程度,正確;b 項,人體血液酸中毒時,只要增加碳酸氫根即可緩解,所以可注射 nahco 溶液緩解酸中毒,正確;c 項,從 ph 隨3c(hco)c(h co )變化關系表知,ph7.00 的血液中,c(h co )c(hco),正確; 3 2 3 2 3 3d 項,ph7.40 的血液中,c(hco)c(h co )20.0,只能說明血液中的 hco遠3 2 3 3大于 h co 但并不能說明 hco 2 33的水解程度一定大于 h co 的電離程度,錯誤。2 32室溫下,將 0.05 mol na co 固體溶于水配成 100

18、ml 溶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2 3物質(zhì),有關結論正確的是( )選項a加入的物質(zhì) 50 ml 1 moll1結論反應結束后,c(na)c(so2)4c(hco)bcd答案 bh so240.05 mol cao50 ml h o20.1 mol nahso 固體4c(oh)溶液中 增大 3由水電離出的 c(h)c(oh)不變 反應完全后,溶液 ph 減小,c(na ) 不變解析 a 項,na的物質(zhì)的量為 0.1 mol,而 so2的物質(zhì)的量為 0.05 mol,混合溶 4液中 na與 so24的濃度不可能相等;b 項,加入 0.05 mol cao 后,會生成 ca(oh) ,2ca(oh) 與

19、 na co 反應生成 caco 沉淀和 naoh,溶液中 c(oh2 2 3 3)增大,co2 3水解產(chǎn)生c(oh)的 hco減少,故溶液中 增大;c 項,加入水后,c(na co )減小,co 3 c(hco) 2 332 3水解產(chǎn)生的 c(oh)減小,溶液中的 oh來源于水的電離,因水電離產(chǎn)生的 c(oh)c(h),故由水電離出的 c(h)c(oh)減??;d 項,加入0.1 mol nahso固體,溶液體4積變化不大,但n(na)變?yōu)樵瓉淼? 倍,故c(na)增大。3(2016海南,5)向含有 mgco 固體的溶液中滴加少許濃鹽酸(忽略體積變化),3下列數(shù)值變小的是( )ac(co2 3

20、) bc(mg2)cc(h)答案 adk (mgco )sp 3解析 mgco 固體的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 mgco (s) mg3 32 (aq)co2 3(aq),加入少量濃鹽酸可與 co2 3反應促使溶解平衡正向移動,故溶液中 c(mg2)及 c(h)增大,c(co2)減小,k (mgco )只與溫度有關,不變。3 sp 33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稀醋酸中加入少量醋酸鈉能增大醋酸的電離程度b 25 時,等體積等濃度的硝酸與氨水混合后,溶液 ph7c 25 時,0.1 moll1 的硫化氫溶液比等濃度的硫化鈉溶液的導電能力弱d0.1 mol agcl 和 0.1 mol agi 混合

21、后加入 1 l 水中,所得溶液中 c(cl)c(i)答案 c解析 ch cooh ch coo 3 3h,加入醋酸鈉相當于增大 ch coo3的濃度,使電離平衡逆向移動,減小醋酸的電離程度,a 錯誤;hno nh h o=nh no h o,二3 3 2 4 3 2者等體積等濃度混合后反應生成 nh no ,溶液呈酸性,25 時溶液 ph7,b 錯4 3誤;溶液的導電能力與離子的濃度及離子所帶的電荷數(shù)有關, h s h2hs,na s=2na2s2,h s 為弱電解質(zhì),na s 為強電解質(zhì),等濃度時 h s 溶液導電能力較 2 2 2弱,c 正確;k (agcl)c(ag)c(cl),k (a

22、gi)c(agsp sp)c(i),k (agcl)與 spk (agi)不相等,溶液中 c(ag)相等,所以 c(cl)與 c(i)不相等,d 錯誤。 sp新題預測5(2017贛州模擬)下表是 3 種物質(zhì)在水中的溶解度(20 ),下列說法中正確 的是( )物質(zhì) mgcl2mg(oh)2mgco3溶解度/g 54.60.000 840.039a.已知 mgco 的 k 2.14105,則所有含有固體 mgco 的溶液中,都有 c(mg2)3 sp 3c(co2 3),且 c(mg2)c(co2 3)2.14105b除去粗鹽中含有的 mgcl 雜質(zhì),最佳除雜試劑為 na co 溶液2 2 3c將

23、適量的表中的三種物質(zhì)分別與足量水混合,充分加熱、灼燒,最終的固體產(chǎn) 物相同d用石灰水處理水中的 mg2和 hco3,發(fā)生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 mg22hco3ca22oh=caco mgco 2h o3 3 2答案 c解析含有固體 mgco 的溶液是飽和溶液,只要溫度不變,c(mg2)c(co2)就不3 3變,等于 2.14105,但是溶液中若含有其他的 mg2或 co2 3,如含氯化鎂,則 mg2和 co2 3的濃度不相等 ,a 項錯誤;由于 mgco 的溶解度大于 mg(oh) ,最佳試劑3 2應為 naoh,b 項錯誤;mgcl 溶液加熱水解,生成 mg(oh) ,mg(oh) 更難溶,加

24、熱2 2 2mgco 懸濁液時,會轉化為 mg(oh) ,灼燒 mg(oh) 最終產(chǎn)物均為 mgo,c 項正確;d 3 2 2項應生成 mg(oh) 沉淀。26苯甲酸鈉 ( ,縮寫為 naa)可用作飲料的防腐劑。研究表明苯甲酸c(hso23)3c(hsoc(h(ha)的抑菌能力顯著高于 a。已知 25 時,ha 的 k 6.2510a5,h co 的 k2 3 a14.17107,k 4.9010a211。在生產(chǎn)碳酸飲料的過程中,除了添加 naa 外,還需加壓充入 co 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溫度為 25 ,不考慮飲料中其他成2分)( )a相比于未充 co 的飲料,碳酸飲料的抑菌能力較低2b

25、提高 co 充氣壓力,飲料中 c(a2)不變c當 ph 為 5.0 時,飲料中c(ha) c(a)0.16d碳酸飲料中加入苯甲酸鈉時,會發(fā)生如下離子反應:ah co =hahco 2 33答案 c解析苯甲酸鈉(naa)在溶液中發(fā)生水解:ah o haoh 2,飲料中充入 co ,2消耗 oh,平衡向右移動,c(ha)增大,抑菌能力提高,a 錯誤;提高 co 充氣壓力,2溶液中 c(h)增大,飲料中 c(ha)增大,c(a)減小,b 錯誤;ph5.0 時,溶液中c(ha) c(h) 1.0105c(h)1.0105 moll1,則 0.16,c 正確;由苯甲c(a) k 6.25105a酸的 k

26、 大于 h co 的 k 可知,h co 不能制取 a 2 3 a1 2 37已知 nahso 溶液顯酸性,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3,d 項錯誤。hsoh o h so oh 3 2 2 3hso3hso23向 0.1 moll 1的 nahso 溶液中分別加入以下物質(zhì),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3( )a加入少量金屬 na,平衡左移,平衡右移,溶液中 c(hso)增大3c(na)b加入適量 na so 固體,至溶液呈中性時, 13c(so2) c(oh)c加入少量 naoh 溶液, 、 的值均增大) )3d加入少量 nahso 固體,、兩平衡向右移動,hso33的電離程度和水解程度均增大答案 c解

27、析根據(jù)加入物質(zhì)的性質(zhì)判斷平衡移動方向,進一步判斷各選項結論是否正確。c 3a 項,加入金屬鈉后,鈉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使平衡左移,平衡右移,移動的結果是 c(so2 3)增大??梢岳脴O端分析法判斷,如果金屬鈉適量,充分反應后溶液中溶質(zhì)可以是亞硫酸鈉,此時 c(hso3)很小,所以 a 項錯誤;b 項,依據(jù)c(na)電荷守恒判斷,溶液呈中性時,即 c(na)c(hso)2c(so2), 1,所3 3 c(hso)3c(oh)以 b 項錯誤;c 項,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后,溶液酸性減弱,堿性增強,所以(h ) c(so2)增大;平衡左移,平衡右移,最終 c(so2)增大,c(hso)減小,所以3

28、3 c(hso)3增大;d 項,加入 nahso 時,hso的濃度增大,其電離程度和水解程度均減小。3 3角度二溶液中離子濃度關系判斷1理解溶液中的“三個守恒”關系(1) 電荷守恒:電解質(zhì)溶液中陰離子所帶電荷總數(shù)等于陽離子所帶電荷總數(shù),根據(jù) 電荷守恒可準確、快速地解決電解質(zhì)溶液中許多復雜的離子濃度問題。(2) 物料守恒:物質(zhì)發(fā)生變化前后,有關元素的存在形式不同,但元素的種類和原 子數(shù)目在變化前后保持不變,根據(jù)物料守恒可準確、快速地解決電解質(zhì)溶液中復 雜離子、分子、物質(zhì)的量濃度或物質(zhì)的量的關系。(3) 質(zhì)子守恒:在電離或水解過程中,會發(fā)生質(zhì)子(h)轉移,但質(zhì)子轉移過程中其數(shù) 量保持不變。將混合溶

29、液中的電荷守恒式和物料守恒式相聯(lián)立,通過代數(shù)運算消去其中未參與 平衡移動的離子,即可推出溶液中的質(zhì)子守恒式。2三個守恒的綜合應用應用三種守恒關系解決電解質(zhì)溶液中離子濃度關系時,要清楚電解質(zhì)溶液中微粒 存在的變化(水解或電離),抓住守恒的實質(zhì),將由守恒所得的關系結合起來使用。 綜合運用三種守恒關系,理清一條思路,掌握分析方法。如圖所示:例 1室溫下,將一元酸 ha 的溶液和 koh 溶液等體積混合(忽略體積變化),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實驗編號起始濃度/moll1 c(ha) c(koh)反應后溶液的ph120.1x0.10.297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實驗反應后的溶液中:c(k)c(a)c(oh

30、)c(h)b實驗反應后的溶液中:c(oh)c(k)c(a)kw1109moll1c實驗反應后的溶液中:c(a)c(ha)0.1 moll1d實驗反應后的溶液中:c(k)c(a)c(oh)c(h)解題思路混合溶液的離子濃度關系首先判斷反應后是否有物質(zhì)剩余,確定溶液的組成。解答該題的關鍵是用好“三個守恒”。解析 ka 為強堿弱酸鹽,溶液呈堿性,a會發(fā)生水解,則 a 項正確;根據(jù)溶液中的電荷守恒,即 c(k)c(h)c(a)c(oh),則 c(oh)c(k)c(h)c(a),故 b 項錯誤;要使等體積的 ha 弱酸溶液和 koh 強堿溶液混合后呈中性,則酸的濃度應大于堿的,由物料守恒得 c 項正確;

31、d 項,中性溶液下水的電離較微弱, 所以有 c(k)c(a)c(oh)c(h)。答案 b例 2下列電解質(zhì)溶液中微粒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關系一定正確的是( )a在 0.1 moll1nahco 溶液中:c(na 3)c(hco3)c(co2 3)c(h co )2 3b在 0.1 moll1 naclo 溶液中:c(oh)c(h)c(hclo)c某溫度下,ch cooh 溶液中滴入 naoh 溶液,使溶液 ph7 時:c(ch coo3 3)c(na)c(h)c(oh)d已知酸性:hcoohch cooh,相同濃度的 hcook 與 ch coona 溶液中:c(k3 3)c(hcoo)c(na)c(

32、ch coo)3解析碳酸氫鈉溶液中碳酸氫根離子的水解程度大于電離程度,所以水解出的碳酸分子濃度大于電離出的碳酸根離子濃度,a 項錯誤;根據(jù)質(zhì)子守恒,b 項正確; 沒有說明溶液的溫度是否為常溫,則 ph7 不一定是中性,所以氫離子濃度和氫 氧根離子濃度不一定相等,c 項錯誤;已知酸性:hcoohch cooh,所以甲酸根離3子水解程度小于乙酸根離子水解程度,所以在等濃度的甲酸鉀和乙酸鈉溶液中鉀離子和鈉離子濃度相等,甲酸根離子濃度大于乙酸根離子濃度,所以c(k) c(hcoo)c(na)c(ch coo3),d 項錯誤。答案 b125 時,在 10 ml 濃度均為 0.1 moll1的 naoh

33、和 nh h o 混合溶液中滴加3 20.1 moll1鹽酸,下列有關溶液中粒子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a未加鹽酸時:c(oh)c(na)c(nh h o)3 2b加入 10 ml 鹽酸時:c(nh)c(h)c(oh)4c加入鹽酸至溶液 ph7 時:c(cl)c(na)d加入 20 ml 鹽酸時:c(cl)c(nh4)c(na)答案 b解析未加鹽酸時,氫氧化鈉完全電離,na濃度為 0.1 moll1,一水合氨會部分電離,一水合氨的濃度小于 0.1 moll1,c(na)c(nh h o),a 錯誤;加3 2入 10 ml 鹽酸時,na濃度等于 cl濃度,根據(jù)電荷守恒可得b 正確;加入鹽酸至溶液

34、ph7 時,根據(jù)電荷守恒,cl濃度等于 na濃度與 nh4濃度之和,c 錯誤;加入20 ml 鹽酸時,恰好完全反應,生成以氯化鈉和氯化銨為溶質(zhì)的混合溶液,溶液顯酸性,根據(jù)電荷守恒,nh4與 na濃度之和小于 cl濃度,d 錯誤。2一定溫度下,下列溶液的離子濃度關系式正確的是( )aph5 的 h s 溶液中,c(h2)c(hs)1105moll1b pha 的氨水溶液,稀釋 10 倍后,其 phb,則 ab1c ph2 的 h c o 溶液與 ph12 的 naoh 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c(h)c(oh2 2 4)c(hc o24)dph 相同的ch coona、nahco 、nacl

35、o 三種溶液的 c(na3 3):答案 d解析 ph5 的 h s 溶液中,存在 h s hsh,hs2 2s2h,所以 c(h)c(hs),a 項錯誤;因為 nh h o 為弱堿,稀釋 10 倍,ph 改變小于 1 個單位,3 2所以 ab1,b 項錯誤;當草酸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后,溶液中還存在 c o224,c項錯誤;根據(jù) ch cooh、hclo、h co 的酸性相對強弱可以確定三種溶液的濃度大3 2 3小,d 項正確。3室溫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ana s 溶液:c(na 2)c(hs)c(oh)c(h s)2bna c o 溶液:c(oh 2 2 4)c(h)c(h

36、c o24)2c(h c o )2 2 4cna co 溶液:c(na)c(h)2c(co2)c(oh)2 3 3d ch coona 和 cacl 混合溶液: c(na ) c(ca2 ) c(ch coo )c(ch cooh) 3 2 3 32c(cl)答案 b解析在 na s 溶液中存在:h o ohh以及 s2h o hsoh、hs 2 2 2h o h soh,溶液中粒子濃度關系為c(na)c(s2)c(oh)c(hs)c(h s)2 2 2c(h),a 錯誤;利用質(zhì)子守恒知,na c o 溶液中存在:c(oh2 2 4)c(h)c(hc o24)2c(h c o ),b 正確;利

37、用電荷守恒知,na co 溶液中:c(na 2 2 4 2 3)c(h)2c(co2 3)c(hco)c(oh),c 錯誤;利用物料守恒可知,ch coona 和 cacl 的混合液中 3 3 21c(na)c(ca2)c(ch cooh)c(ch coo) c(cl),d 錯誤。3 3 2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0.1 moll1ch coona 溶液中:c(na 3)c(ch coo3)c(h)c(oh)bna co 溶液加水稀釋后,恢復至原溫度,ph 和 k 均減小2 3 wcph5 的 ch cooh 溶液和 ph5 的 nh cl 溶液中,c(h)不相等3 4d在 na s 溶液中

38、加入 agcl 固體,溶液中 c(s22)下降答案 d解析乙酸鈉是強堿弱酸鹽,溶液為堿性,a 錯誤;溫度不變,k 不變,b 錯誤;wph 相等,則溶液中 c(h)相等,c 錯誤;硫化銀溶解度小于 agcl,當加入 agcl固體時,agcl 沉淀會轉化為 ag s,c(s22)下降,d 正確。新題預測5常溫時,在(nh ) so 溶液中滴加 ba(oh) 溶液,下列有關選項正確的是( )4 2 4 2a滴加前:c(nh4)c(h)c(oh)c(so24)b滴加前:c(nh)c(nh h o)c(so2)4 3 2 4c滴加至完全沉淀:c(oh)c(nh4)c(h)d滴加至中性:c(so24)2c

39、(nh)c(h)c(oh) 4答案 c解析根據(jù)電荷守恒,應有 c(nh)c(h)c(oh)2c(so2),故 a 錯誤;根據(jù)4 4物料守恒,應是 c(nh)c(nh h o)2c(so24 3 2 4),故 b 錯誤;滴加至完全沉淀,發(fā)生的離子反應:2nh4so2ba2 42oh=baso 2nh h o,溶液顯堿性,4 3 2一水合氨屬于弱堿,因此離子濃度是 c(oh) c(nh4) c(h),故 c 正確;根據(jù)電荷守恒,c(nh )c(h ) 2c(ba42 ) c(oh ) 2c(so2),且 c(h)c(oh),4因此有:c(nh4)2c(ba2)2c(so24)c(h)c(oh),故

40、 d 錯誤。6(2017成都外國語學校月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0.01 moll1的 na hpo 溶液中存在如下的平衡:hpo 2 424hpo34,加水稀釋,使溶液中的 hpo2、h、po3的濃度均減小4 4b飽和 nh cl 溶液中:c(h)c(cl)c(nh)c(oh)2c(nh h o)4 4 3 2c常溫下,0.01 moll1的 ha 和 boh 兩種溶液,其 ph 分別為 3 和 12,將兩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所得溶液的 ph7d在 nh hso 與 nh cl 混合溶液中,c(nh)c(so2)c(hso)c(h so )c(cl4 3 4 4 3 3 2 3)答案 b解析 0.01 moll1的 na hpo 溶液中 hpo 2 424的水解程度大于電離程度,故溶液顯堿性:hpo2h o ohh po,加水稀釋,溶液中的 na、hpo2、oh、po3濃 4 2 2 4 4 4度均減小,但 h濃度增大,a 錯誤;飽和 nh c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