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合同法和CISG、PICC的比較探討預期違約制度_第1頁
從中國合同法和CISG、PICC的比較探討預期違約制度_第2頁
從中國合同法和CISG、PICC的比較探討預期違約制度_第3頁
從中國合同法和CISG、PICC的比較探討預期違約制度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從中國合同法和cisg、picc的比較探討預期違約制度legalsystemandsocietyij占毒金2009.3(中)從中國合同法和cisg,picc的比較探討預期違約制度楊露娜摘要本分比較分析了中國合同法和cisg,picc中&-i-期違約制度,并提出了我國合同法中預期違約制度應加以完善的建議.關鍵詞預期違約制度英美法先期違約中圖分類號:d92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loo9_0592(2oo9)03-099?02預期違約制度是英美法獨特的制度,它最早起源于英國1853年的霍切斯特訴戴?納?陶爾案.0時至今日,英美法已經(jīng)形成兩種預期違約的形態(tài):明示違約和默示違約.預期違約

2、亦稱先期違約,依照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下稱”cisg”)的定義:”預期違約是指合同訂立后,一方當事人的履行期臨近時,或預備的履行開始后,他顯然將不履行大部分合同義務的行為表現(xiàn).立法實踐中,作為國內立法,美國統(tǒng)一商法典(ucc)在總結英美國家判例經(jīng)驗的基礎上,明確采納了這項制度.1980年的cisg也將英美法系的預期違約的概念引入了國際公約.而由國際統(tǒng)一私法協(xié)會(unidroi1r)起草的具有廣泛影響力的1994年國際商事合同通則(下稱”picc”)也有類似于預期違約的”預期不履行”的規(guī)定.1999年我國合同法為了加強對債權人利益的保護,在立法時充分借鑒了英美法和cisg行之有效的經(jīng)驗,

3、在規(guī)定不安抗辯權等制度的同時,確立了預期違約制度.但由于合同法就預期違約的規(guī)定條文過于簡陋,因此在理論上和實踐操作中都產(chǎn)生很大爭議.首先來探討一下預期違約的形態(tài)問題.對預期違約進行分類的重要意義在于:不同種類的預期違約,其法律后果也是不同的.對預期違約的分類是否合理,即在于看其所導致的法律后果是否合理.我國合同法借鑒了英美法的預期違約制度,第94條第2項及第108條對預期違約作了規(guī)定:第94條第2項規(guī)定:”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對方有權解除合同.”第108條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

4、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對這兩條規(guī)定,有學者認為此規(guī)定僅是對預期違約中明示違約的一種規(guī)定,并未對默示違約作出規(guī)定,因此我國合同法中并不認可默示違約的存在.0也有學者認為合同法已確認了預期違約的兩種形態(tài),所謂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不履行合同義務就是指明示預期違約,以自己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則是默示預期違約.筆者認為,明示違約必須是明確,肯定的不履行,而合同法中“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只是債權人的主觀感受,并不能看出債務人”明確,肯定的不履行”,因此此規(guī)定是對默示違約的一種認可.cisg在第五章第一節(jié)第7l條,第72條對預期違約做出了規(guī)定,它沒有關于明示預期毀約和默示預期毀約的分類,而是將其

5、分為預期根本違約和預期非根本違約.而picc第7.3.3條的用語是”預期不履行”.依據(jù)預期違約的可能程度,分為以下兩類:01.絕對預期違約.即對方當事人根本不履行其合同義務的事實明顯的那種預期違約.2.相對預期違約.一方當事人有理由相信另一方當事人不能或不愿在約定日期履行合同,不過仍然存在著另一方當事人將要或能夠履行合同的可能性.作者簡介:楊露娜,中國政法大學.比較合同法,cisg以及picc,可以發(fā)現(xiàn)picc最為可取,理由在于:根據(jù)picc的規(guī)定,對于絕對預期違約,應得到履行的當事人有權向對方當事人發(fā)出終止合同的通知以終止合同.而對于相對預期違約,由于還存在著實際履約的可能性,picc在均衡

6、雙方當事人利益的基礎上,給了預期違約方當事人一個對其履行合同擔保的機會.這就使合同能最大限度地得到遵守.picc同樣考慮到預期違約的嚴重程度,不過,無論是絕對預期違約還是相對預期違約,不履行都是根本性的.否則,不構成預期違約.我們再從預期違約的救濟角度來探討一下.合同法賦予了預期違約的受害方以選擇權:1.承認預期違約.如果受害方認為違約方不可能撤回其預期違約的意思表示或者等待履行期限的到來主張實際違約將會使其遭受更大的損失,其可以立即要求對方在履行期到來前承擔違約責任.2.不承認預期違約.如果受害方認為違約方可能會在履行期到來前撤回違約表示的,或者在履行期到來后尋求救濟更利于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

7、,其可以拒絕對方的明示預期違約,單方面堅持合同效力,等到履行期到來以后要求違約方繼續(xù)履行合同義務或承擔與實際違約相應的責任.cisg中,一旦當事人他方存在預期違約的情況,當事人一方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實際情況,選擇如下救濟措施:1.中止履行合同.一方發(fā)生預期違約,另一方有權中止履行義務.即該方解除了對另一方履行,準備履行合同以及支付其有理由相信永遠得不到補償?shù)念~外費用的義務.2.要求提供擔保.中止履行合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必須通知另一方當事人,如經(jīng)另一方當事人對履行義務提供充分保證,則他必須繼續(xù)履行義務.提供擔保是一方當事人中止履行合同以后,另一方當事人為其提供的救濟措施.一方當事人享有此種救濟的前提

8、是及時履行通知義務,至于是否提供擔保尚需對方當事人自行決定.若對方當事人拒絕提供擔保,貝預期違約轉化為實際違約,當事人享有相應的救濟權利.3.行使停運權.停運權作為一種救濟方式僅為賣方享有但是,賣方不得在行使停運權的同時采取與這一救濟措施相抵觸的其他救濟方法,如宣告合同無效等.4.宣告合同無效.cisg規(guī)定,”如果在履行合同日期之前,明顯看出一方當事人將根本違反合同,另一方當事人可以宣告合同無效”.預期根本違約強調一方”明顯看出”,是根據(jù)違約方的言辭,行為以及一系列客觀因素判定的.根據(jù)picc,在絕對預期違約的情況下,受害方當事人可以終止合同,但應向對方當事人發(fā)出終止合同的通知.0在相對預期違

9、約的情況下,受害方可以要求對方當事人對如約履行提供充分保證,并可同時拒絕履行其自己的合同義務.至于什么樣的保證才構成充分的履約保證,根據(jù)picc的解釋,這取決于具體的情況.在一些情況下,對方當事人僅僅宣布他將履行合同就是充分的;而在另一些情況下,要求第三方提供抵押或作為(下轉第ll2頁)2009.3(巾)legalsystemandsocietyl;i占缸會育的功能.以追求預防犯罪,最大程度地減少犯罪以及最終消滅犯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罪的目的.犯罪人的犯罪行為是根據(jù)本人的意志選擇的,這種選擇使自己處于與社會公眾相對立的地位,其意志產(chǎn)生的行為必然要受到刑法的

10、否定評價,犯罪人應該對本人意志產(chǎn)生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承擔刑事責任.立法中對犯罪中止與犯罪未遂的不同規(guī)定是出于刑罰目的論研究和對刑事政策的考慮,判別中止犯與未遂犯的關鍵在于犯罪行為人實施犯罪時的意志在立法上是否有值得寬大之處,這也是判斷中止犯與未遂犯最根本的標準.犯罪未遂的情況下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行為人希望得逞的意志并沒有改變與放棄,未得逞是與其主觀意志相沖突的,在這種情形下的行為人并沒有真正放棄意圖,也無悔罪的表現(xiàn),不存在法律上可倡導之處.犯罪中止是行為人”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是希望犯罪結果不發(fā)生,相比未遂而言行為人主觀惡性及社會危害性都要小得

11、多.(二)犯罪中止與犯罪未遂的心理區(qū)別犯罪是一種由行為人心理支配的必然要受到刑法的否定與制約的行為活動,犯罪行為和行為人的心理活動密切相關,中止與未遂作為故意犯罪的兩種形態(tài)和犯罪行為人的心理活動聯(lián)系緊密.我國刑法第23條規(guī)定:”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末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第24條規(guī)定:”在犯罪中止”.因此,我認為從心理角度出發(fā):犯罪未遂成立的前提是犯罪行為人著手實施犯罪后所面對的客觀情況阻礙了犯罪行為的實施,而且這種客觀情況的出現(xiàn)和存在不能使行為人自己的心理和意識進行主動地支配,而且也不受其心理和意識地支配,犯罪行為人此時的主觀意識并不是一種完全主動停止實施犯罪行為的

12、心理狀態(tài),是一種被動接受客觀因素出現(xiàn)或者因客觀因素出現(xiàn)后而改變其初衷的情形;但犯罪中止成立的前提依賴的卻恰恰是犯罪行為人本身所擁有的主觀因素,而這種主觀因素是受行為人心理和意識支配的.此時的犯罪行為人是一種以主觀意識支配而自主地停止實施犯罪行為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心理狀態(tài),是一種主動改變其犯意的情形.在犯罪中止的情況下行為人自己認識到客觀上可能繼續(xù)實施犯罪或者可能既遂,但行為人在這種情況下自愿放棄原來的犯罪意圖,希望犯罪結果不發(fā)生.雖然行為人中止犯罪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出于真誠悔悟,有的因為對被害人產(chǎn)生同情心,有的由于懼怕刑罰處罰,有的為了爭取寬大處理.甚至有時存在客觀障礙

13、導致犯罪結果并不能發(fā)生,但作為人并沒有認識到而自動停止犯罪的也應認定為中止,有時行為人雖然認識到存在客觀障礙但同時認為該障礙并不足以阻止其繼續(xù)犯罪,而是由于其他原因放棄犯罪的,因其是”主動”放棄犯罪的,也應認定為中止.(上接第99頁)保證人也許是正當?shù)?如果對方當事人在合理時間內沒有提供如約履行的充分保證,則受害方當事人可以終止合同.如此,picc的規(guī)定也提供了類似cisg中有關中止履行權,”提供充分履約保證”環(huán)節(jié)類似作用的機制,兼顧了合同雙方當事人的利益,保證了交易的安全性,穩(wěn)定性和效率性.cisg和picc關于預期違約法律后果的規(guī)定,最大的不同在于:如果預期違約方當事人按規(guī)定應在合理時間內

14、提供如約履行的充分保證,卻未提供,根據(jù)picc的規(guī)定,受害方當事人在此情形下可以解除合同,而根據(jù)cisg的規(guī)定,在非根本性預期違約的情況下,受害方當事人則無權解除合同.因此,picc關于預期違約法律后果的規(guī)定比cisg更為合理.合同法大膽借鑒預期違約規(guī)則,有效保護受害人利益,其立法意義是值得肯定的.首先,進一步完善了我國的違約形態(tài)體系.我國雖然在合同法中規(guī)定了履行中的抗辯權,但抗辯權只能延緩對方的請求,而不能充分,及時的保護自己的利益,而預期違約制度則較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其次,預期違約制度的建立,使債權人的利益得到更好的保障,債權人既可以選擇提前獲得救濟,也可以選擇等待合同履行期滿后獲得救濟

15、.但是合同法確立的預期違約制度并非盡善盡美,還存在不少缺陷.1.預期違約制度的法律條文規(guī)定含糊不清.合同法第94條和第108條既屬明示違約的規(guī)范,又是默示違約的規(guī)范,尤其是關于默示違約的規(guī)定極為原則,簡單,遠不如cisg第7l條第72條第l,2款的規(guī)定具體.例如,”不履行合同義務”是指不履行全部合同義務或指不履行部分履行義務?違約方如何”承擔違約責任”,即補救措施的采取應否根據(jù)違約的程度而定?合同法卻避而不言,難以操作.2.我國同時規(guī)定了不安抗辯制度和預期違約制度.雖然他們各l12有自己的適用范圍,構成要件,法律后果,不致于在理論上相互混淆,但在具體法律實踐中便會衍生些問題.3.對構成預期違約

16、的救濟不充分,合同法規(guī)定的預期違約的救濟方法只有解除合同和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并沒有默示違約所特有的救濟措施:受害方中止履行,要求對方提供履約擔保筆者認為,合同法中預期違約制度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完善:1.運用立法方式將預期違約制度加以專門規(guī)定.把明示預期違約和默示預期違約作為兩個不同的法律制度分別規(guī)定在第七章”違約責任”一章中,同時規(guī)定相應的救濟途徑,使之與實際違約徹底區(qū)別開來.2.對預期違約的成立條件要進一步細化,對合同法中預期違約的成立要件作列舉式的規(guī)定,這樣既便于實際操作,也可以將它與合同法規(guī)定的不安抗辯權的構成條件區(qū)分開來,減少預期違約制度與不安抗辯權的適用沖突.3.進一步明確規(guī)定默示毀約的救濟途徑,即在出現(xiàn)默示毀約時,守約方可要求對方提供擔保,如不能提供擔保的,可解除合同.通過對預期違約制度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國合同法的預期違約制度與英美法,國際公約有許多相似點,但也有許多不足之處.不同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