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學后教“學案”導學_第1頁
先學后教“學案”導學_第2頁
先學后教“學案”導學_第3頁
先學后教“學案”導學_第4頁
先學后教“學案”導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先學后教學案導學學案設計所謂“學案”,是教師在充分了解學情、教材內容的基礎 上,根據教材的特點和教學要求,從學生的角度為學生設計的指 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導學材料?!皩W案”教學是在教學過程 中,讓“學案”代替教師在課堂上發(fā)揮主導作用,將“學案”與 教材相結合,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指導相結合,落實學生的主體 地位,使學生學會學習。此學案用于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一、學習目標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虛、實詞的意義和用法及文言 句式:2在誦讀學習中體會河伯這一形象的特點。3通過河伯前后變化的對比,理解課文寓意。學習重點難點:通過河伯前后變化的對比,理解課文寓意。領悟莊子的思想 在秋水屮的體現(xiàn),簡單了

2、解莊子的基本思想。二、學法指津(一)研讀步驟1語文版教材把秋水安排在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秋 水選自莊子,是莊子外篇屮最重要的一篇,它通過 河伯與海神若的七段對話,闡述了莊子齊物論和相對主義的思 想。課文是節(jié)選部分,主要講述了河伯見海神的寓言故事,給人 以哲理的思考,所以在學習時,要通過對河伯的形象分析來把握 文章的寓意。2自行翻譯,不一定要筆譯,把弄不清楚的問題記下來,請 教同學或老師。3查閱資料:莊子及莊子中的寓言故事及成語。(二)學海奪寶活動一:試一試,看誰字音讀得準。百川灌河涇流兩渙渚崖殆弗信活動二:比一比,看誰節(jié)奏劃得明,課文讀得好。1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2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3今我睹子

3、之難窮也4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學法指導:要根據句子的意思確定朗讀停頓,不要把句子的 意思讀破。)活動三:賽一賽,看誰文意讀得通。1結合注釋,利用工具書,掌握重點字詞:秋水(時)至(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不見水(端)(望洋)向若少仲尼之(聞)貝IJ (殆)矣(大方)之家百川(灌河)2找出通假字:涇流之大()不辯牛馬()3掌握古今異義:至于北海百川灌河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4找出課文中的成語。5將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活動四:品一品,看誰意蘊讀得深。問題1:這篇文章出

4、現(xiàn)了哪兩個人?主要講了什么樣的故事?問題2:河伯的感情是如何變化的?問題3:河伯看到什么景象后“欣然自喜”?問題4:見到大海之后,河伯為什么要望洋興嘆呢?請從原文 中找出答案。問題5:面對波瀾壯闊的大海,河伯只是感慨自己的可笑嗎?問題6:從下文河伯的“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 于大方之家” 一句可以得出什么啟示?教學設計設計思想本課教學設計突出“學案”教學模式。主要以“學案”作為 學習任務,啟動學生自主學習,以程序性的問題引領學生自主學 習,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展現(xiàn)學生思維的歷程并形成知識結論,以 拓展延伸挖掘知識內涵,促進深層次的理解,以總結反思完成對 知識、方法、情感的升華,最終達成教

5、學目標。學情分析及教學對策首先,九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文言文知識,能夠借助注 釋和相關工具書讀懂淺易的文言文,秋水這篇課文,包含了 較多的古文知識點,是學生學習古文的好例文,所以我設計用學 案指導學生自學,以學生質疑教師答疑的形式講解特殊的句子及 具有特殊用法的詞語。其次,莊子的文章汪洋恣肆,內容上總有 讓人心智獲得啟示和教益之處,教學這篇課文,不僅要走近經 典,了解莊子的散文特色和寓言寓意,更要從屮獲得人生的智慧 和啟迪,所以我設計通過對河伯的形象分析來把握文章的主題。教學過程一、導入教師:著名學者南懷瑾有這樣一句話:“儒家像糧食店,絕 不能打倒,否則打倒了儒家,我們就沒飯吃。道家則是藥店

6、,如 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會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動找上 門去不可?!鼻О倌陙?,道家思想對亂世中飽經創(chuàng)傷的心靈給予 了莫大的慰藉。作為道家的代表人物,莊子為了把它的“道”說 清楚,在文章中運用了很多小故事,如莊周化蝶、鼓盆而歌,這 也是莊子一書的特色所在。同學們,你們能講講莊子書屮的寓言故事嗎?學生講述寓言故事。(教師輔助策略: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要注意師生互動,在學生講述 時教師要啟發(fā)學生思考故事屮蘊涵的道理。)二、依案自學(一)學海奪寶教師:秋水一文像個巨大的寶庫,蘊藏著無數(shù)的寶 藏,看看我們誰是奪寶冠軍,請同學們依據學案設計自學課文, 完成“學海奪寶”屮的活動一、二、三。如果有問題可以標注

7、 出。(設計說明:本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自學解決課文的朗讀及 文言基礎知識的學習問題,同時確定個體疑點。)(二)成果展示教師采用試一試、比一比、賽一賽的形式,依據學案設計的 內容,組織學生開展小組競賽,完成課文朗讀、重點實詞的解 釋,及課文翻譯的教學。(三)解答疑難由學生提岀自學過程屮存在的問題,教師答疑。(設計說明:課文包含了較多的古文知識點,是學生學習古文 的好例文,教師著意引導學生把握有關文言字詞的理解及特殊的 句子,夯實文言基礎。)三、合作探究(一)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問題一一誘導活動四:品一品,看誰意蘊讀得深。問題預設:1這篇文章出現(xiàn)了哪兩個人?主要講了什么樣的 事?2河伯的感情是如何變化

8、的?3河伯看到什么景象后“欣然 自喜” ?4見到大海之后,河伯為什么要望洋興嘆呢?輔助策略:以上問題請你在誦讀課文的過程屮從原文屮找出 答案。實施策略:提出問題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巡回解 疑。(設計說明:此環(huán)節(jié)為學生學習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以激發(fā)學生學 習的興趣。問題設計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步一步把學生引到文章的主 旨。要求學生以原文語句作答,進一步體現(xiàn)了文本意識,同時強 化了學生對課文的掌握,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鋪路搭橋。)(二)探究發(fā)現(xiàn),嘗試解決一一引導在以上自學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交流自學結果。提問1:這篇文章出現(xiàn)了哪兩個人?主要講了什么樣的故事?提問2:河伯的感情是如何變化的?請你從原文中找岀答案

9、。 追問:河伯看到什么景象后“欣然自喜” ?為什么會“不辯牛 馬”,這說明了什么?從屮可以看出河伯怎樣的心理?我們可不可 以用一個成語來形容河伯的心理?提問3:見到大海之后,河伯為什么要望洋興嘆呢?請從原文 屮找出答案,并分析河伯此時的心理是怎樣的。(設計說明:三個問題的設計由易到難,讓學生切身經歷 了探究、發(fā)展的學習過程,開闊思路,培養(yǎng)思維能力。)(三)突破難點,教學同步一一疏導教師引導學生做深入的思考,化解難點目標。提問4:面對波瀾壯闊的大海,河伯只是感慨自己的可笑嗎?輔助策略:1要求學生集體朗讀河伯望洋興嘆的一段話,請 一位同學翻譯。2學生四人小組合作研究這段話反映了河伯怎樣 的心理。3

10、由學生小組代表匯報討論結果,教師適當啟發(fā)引導以 補充完善討論結果。答案預設:包含三重意思。1引俗語“聞道百,以為莫己 若”,批評自己“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的狂妄自大。2說自己 “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批評自己的盲目自大。這種勇 于自我批評的精神是非常難能可貴的。知錯能改,善莫大焉。3 最后河伯認為自己的淺陋將長久地被大方之家恥笑。(設計說明:教師及時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深入的疏導,化難為(四)交流總結,深化認識一一指導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探索,通過 交流的形式,總結出有關知識和規(guī)律。輔助策略:將本課難點目標分解為如下問題,逐步達成。分解問題1:現(xiàn)在,我們看文中的河伯,當

11、他面對浩渺無際的 大海時他感到了什么?學生交流。教師總結:河伯在秋水到來時看到黃河浩浩蕩蕩,橫無際 涯,他欣喜驚嘆,當他面對大海時他才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可笑。 這說明天地難窮,宇宙無窮,以及個人的渺小。這就是莊子首先要告訴我們的一個道理:個人渺小。天地難 窮。分解問題2:河伯在感嘆自己的渺小時,為什么又要說到孔子 和伯夷呢?學生交流。教師總結:河伯在慨嘆宇宙的無限并進而聯(lián)想到天地難窮, 學海無涯,正像莊子所說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這也 是這個寓言故事給我們的啟示。分解問題3:“至于子之門”,這個“子”是指誰?海神若。河伯和海神若是神的化身,其實他們身上也暗含著人的品質,我 們還可以從人與

12、人的關系的角度來考慮,想想這兩個人身上,特 別是河伯身上有什么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東西。學生交流。預設答案:(1)看到“百川灌河”就“欣然自喜”的河伯是自 大的、淺薄的,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它告訴我們人外有人,天 外有天,個人的知識見解是有限的,如果驕傲自滿,難免會貽笑 大方。(2)人都是有弱點的,不能冷靜、客觀地審視自我,以自我 為中心,小有成績就沾沾自喜,妄自尊大,這也是人性弱點之 一,但是河伯善于將自己與北海作比較,在比較屮看到自己的不 足,有自知之明。他的這種勇于自我批評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 的。教師總結:莊子的文章歷來是汪洋姿肆。跌宕起伏的。它善 于通過具體的故事闡發(fā)抽彖的哲理,既給

13、人以藝術的享受,又給 人以哲理的啟迪,這是莊子散文最為人稱賞之處。這篇課文 雖然是秋水篇屮的片段,但是,已經可以體現(xiàn)莊子散文的藝 術特色了。(設計說明:分解難點的設計巧妙而成功。在這環(huán)節(jié)中,通過 對人物的分析,既揭示了文本的寓意,又初步了解了莊子文章的 特色。)四、拓展延伸教師講成語故事:戰(zhàn)國時有個燕國人到鄰國都城邯鄲去,看 到那里的人走路姿勢很美,就跟著人家學,結果不但沒有學會, 連自己原來的走法也忘記了,只好爬著回去。這就是成語“邯鄲 學步”,現(xiàn)在用來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 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yōu)點和本領也丟掉。像這樣的成語 故事莊子一書中有許多,請大家講講。學生交流成語故事。預設答案:庖丁解牛、呆若木雞、游刃有余、螳螂捕蟬黃雀 在后、五十步笑百步、井底之蛙、害群之馬、相濡以沫、君子之 交淡如水、老死不相往來教師總結:莊子的寓言故事博大精深,人人都可能從不同的 視角讀出不同的意味。莊子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讀者。正如一位 評論家所說:“莊子的思想像燃燒千年的精神圣火,照亮了許多 作家的人生之路;莊子的人格像一堆精神篝火,烘烤著現(xiàn)代人潮 濕的心靈?!笨梢娗f子的魅力跨越千年。課后,有興趣的同學不妨找來 秋水全文,讀一讀,品一品。教師總結后,師生一齊背誦讀課文。五、當堂訓練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秋水時至旋其面目 野語有之日不見水端2與“莫己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