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項訓練:古代詩歌鑒賞訓練1. 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同李十一醉憶元九 白居易 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籌。 忽憶幫人天際去,計程今日到梁州。誰在“計程”?誰“今日到梁州”? 據(jù)白居易的三夢記記載,首句原為“春來無計破春愁”。你認為改句與原句相比哪個好?請就此作簡要分析。 2.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后面的習題。 【甲】 小 池 楊萬里 【乙】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1)寫出甲詩中表現(xiàn)自然景物之間親密融洽關系的詞語。(答出兩個即可)(2)甲、乙兩
2、首詩都寫了荷花,但寫法上各有不同,請指出。(3)宋朝楊萬里的這兩首小詩,你更喜歡哪一首?試作簡要分析。3. 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詠 柳 曾鞏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1)這首詩題為“詠柳”,實際上托物寓意。請細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文意也可通。你覺得哪一種更好些?請簡述理由。 4.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己亥雜詩(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首詩前兩句抒發(fā)了詩人不得已辭官還鄉(xiāng)時的無限愁思,而后兩句卻表達了他對生命意義與價值的積極思考
3、:5.對楓橋夜泊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A.這是一首記敘夜泊楓橋的春天景象和感受的詩。 B.“江楓”指江邊的楓樹。C.“夜半鐘聲到客船”,說明詩人到半夜沒睡著,睡不著的原因是因為漂泊在外羈旅之愁滿懷。 D.此詩景中寓情,情景交融,詩中的景物在詩人眼里都染上了濃重的感情色彩6.對李清照如夢令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A.這首詞是作者青年時期的作品,通篇是對一次郊游的回憶。B.“沉醉”既表明因開懷盡興而暢飲大醉,也包括詞人為飽覽暮春的溪邊美景而陶醉。C.“興盡”
4、進一步表明了這次飲酒游樂的舒暢;“誤入”和“沉醉”照應,可見醉意之深。D.“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寫出因誤入荷塘,人驚鷗鷺,鷗鷺驚人,從而構成了一個情趣橫生的意境。7. 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沙上鷺 (張文姬) 沙頭一水禽,鼓翼揚清音。只等高風便,非無云漢心。這是一首妻子勸勉丈夫的詩。其詩意一說是焦急期冀,一說是高曠昂揚。你同意那一種?為什么?8.閱讀朱熹的觀書有感做題。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1)全詩以 作比,形象地表達了作者 感受。 (2)談談你對“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兩句詩的理解。 9.讀趙師秀的約客做題。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
5、,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1)這首詩寫的是 季,寫了 、 、 等景物。(2)詩中景物描寫渲染了 的氣氛。 (3)這首詩運用了 的寫法,古詩中景物描寫運用這種寫法的句子很多,如: 。 (4)詩中最精彩的句子是 ,它刻畫了詩人 的心情。10.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后面的習題。閑居初夏午睡起(楊萬里)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1)前二句描寫了初夏景色,清新工致,其中有兩個動詞與“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兩詞是: 、 。(2)由此詩句可看出詩人平時的生活是怎樣的?他午睡起來看到了怎樣的一幅畫面?這對他的情緒有什么影響?
6、11.閱讀杜甫的望岳做題。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1)“陰陽割昏曉”寫出了泰山 的特點。(2)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寓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3)請從“鐘”字入手,對“造化鐘神秀”作簡要分析。12. 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蜀中九日登高 (王勃)九月九日望鄉(xiāng)臺,他席他鄉(xiāng)送客杯。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注那:奈何,為什么前人在評價這首詩時說:“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讀之,初似常語,久而自知其妙?!蹦阏J為這兩句妙不妙?為什么? 13.閱讀王安石的書湖陰先生壁做題。茅檐長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7、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1)詩中寫景從 寫到 ,既是對主人的贊嘆,又寫出了山水的情態(tài)。(2)這首詩最后兩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描寫自然景物?試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14.閱讀下邊一首詩,完成題目。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曾說,“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詩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么?15. 閱讀下邊兩首詩,完成題目。 聞 雁 韋應物 寒 塘 趙嘏 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 曉發(fā)梳臨水,寒塘坐見秋。 淮南秋夜雨,高齋聞雁來。 鄉(xiāng)心正無限,一雁過南樓。(1)填空:這兩首詩從體裁上看都屬于 。這
8、兩首都是抒發(fā) 。(2)簡答:這兩首詩為什么都寫到雁?16. 閱讀下邊兩首詩,完成題目。 甲 乙 過華清宮 題華清宮(唐)杜牧 (宋)杜常 長安回望繡成堆, 行盡江南數(shù)十程, 山頂千門次第開。 曉風殘月入華清。 一騎紅塵妃子笑, 朝元閣上西風急, 無人知是荔枝來。 都向長楊作雨聲。(1)從這兩首七絕的內(nèi)容看,它們都屬于 詩。 (2)這兩首詩所詠對象相同,但寫法不同:甲詩是通過描述 ,諷刺了 ;乙詩是通過描繪華清宮凄清的景色,抒發(fā)了作者對歷代王朝 的感慨。 (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詩開頭兩句猶如電影鏡頭,在讀者面前展現(xiàn)出一幅驪山圖景。B乙詩開頭兩句描述了詩人長途跋涉到華清宮后所見到的
9、凄迷景色。C甲詩語言雖然不用難字,但精雕細琢,雄健豪放。D乙詩取景深遠,意味無窮,表現(xiàn)了對歷史的思索。17. 閱讀下邊古詩,完成題目。江樓感舊 趙嘏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1)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A一二句情景交融,表達了詩人登臨江樓、眺望江月時內(nèi)心涌動的浩渺情思。B第三句說約好同來望月的朋友未能如期而至,隱隱流露出詩人的遺憾。C“同來”與“獨上”相對照,反襯出詩人此時此刻落寞凄清的感受。D三四句將今年與去年觀賞江月的情景關聯(lián)起來,點明題旨,深化了意境。E全詩主要表達詩人對去年所見水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無限感懷。(2)唐朝詩人崔護有一首著名的詩
10、篇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在,桃花依舊笑春風。”請指出這首詩與趙嘏的詩在體裁、內(nèi)容和寫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處。 答:(體裁)_ (內(nèi)容)_(寫法)_18.閱讀下邊古詩,完成題目。 雨夜 【北宋】 張詠簾幕蕭蕭竹院深,客懷孤寂伴燈吟。無端一夜空階雨,滴破思鄉(xiāng)萬里心。在這首詩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你最喜歡哪一句?為什么?專項訓練:古代詩歌鑒賞訓練答案1. 答:白居易(或:作者與李十一) 答:元九(或:元稹、故人) 現(xiàn)在的句子好。理由有三點:“醉”為下文“醉折”鋪墊,使起句與次句聯(lián)系緊密;起、承兩句重復使用“花”和“醉”二字,相映成趣;首句為三四句寫“忽憶”伏筆
11、,可見轉(zhuǎn)句波瀾之美。 2.(1) “如惜”、“愛”、“立”(2)甲詩寫的是小池中的荷花,乙詩寫的是西湖中的荷花。甲詩是從小處入手,細致入微;乙詩是從大處著眼,境界開闊。(3)屬于開放性鑒賞,無論喜歡哪一首,都是可以的,只要賞析合理到位,沒有固定答案。3.(1)諷刺、揭露得勢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們必定無好下場。 (2)用“天地”好?!疤斓亍敝塾诳臻g:有立體感,突出了正氣的浩然之態(tài)?!扒锖蟆迸c“清霜”重復。 4.寄托了為培育人才以及維護自己崇高理想而獻身的情懷。(能從“為培育人才而獻身”,或從作者思想、著作對后世的影響,或從作者的理想、事業(yè)等方面作積極的思考皆可)5.A 6.B 7.焦急期冀:沙
12、頭鷺并不是直上云霄的鳥,又無好風;但有抱負,如有時機,就會展翅高飛。 高曠昂揚:雖為沙頭鷺,但有云漢之心,積極進取,抓住時機,定能一展抱負。8.(1)方溏(池塘) 微妙難言的讀書感受。(2)只有不斷的學習新知識,才能達到新境界。9.(1)夏季 青草、池塘、蛙聲 (2)孤獨寂寞(3)以物寄情 (略)(4)閑敲棋子落燈花 百無聊賴10.(1)留、分(2)作者閑居在家,生活平淡。他午睡起來看見兒童正在追捉柳花,發(fā)現(xiàn)了活潑的童趣,他的心胸也不覺開朗起來。11.(1)巍峨(高大)(2)站得高,看得遠?;颍褐挥械巧辖^頂,才能俯視一切?;颍褐挥信?zhàn)勝困難,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與喜悅。(3) “鐘”字賦予大
13、自然以人的感情,認為是大自然把泰山營造得神奇秀麗,從而表現(xiàn)泰山的神奇秀麗的景象。12.很妙。因為本詩抒發(fā)了佳節(jié)思親的感情,九日登高,遙望故鄉(xiāng),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見一對鴻雁從北方飛來,不禁脫口而問,我想北歸不得,你為何還要南來,形成強烈對比,把思鄉(xiāng)的愁緒推到高峰。問得雖然無理,卻烘托了感情的真摯,給人以強烈的感染。(要點:抒發(fā)佳節(jié)思親的感情;不得北歸,偏要南來,形成對比;無理之問烘托真情)13.(1)院內(nèi) 院外(2)擬人 把山水寫成富有生命情感的親切的形象:水繞農(nóng)田,仿佛像母親用雙手護著孩子一樣;青山排闥,仿佛是爭相前來為主人庭院增添色彩。14. “折柳”這首曲子寓有惜別懷遠之意。本詩抒寫了
14、思鄉(xiāng)之情,而這種思鄉(xiāng)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15.(1)五言絕句 思鄉(xiāng)之情(回答“秋思”也可以)(2)雁是候鳥,春秋遷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奮力飛回故巢。這種景象每每牽動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因此詩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濃濃的鄉(xiāng)愁。16.(1)詠史(2)送荔枝一事、唐玄宗楊貴妃的淫逸誤國、興衰(或:興廢、更替)。(3)C17.(1)B E(2)體裁:兩首詩都是七言絕句。 內(nèi)容:都表達了作者由于見到與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觸發(fā)的對人的思念;都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傷。(以上兩點答出任意一點即可)寫法:都是在第三四句點明題旨,深化意境;都拿去年與今年相比。(以上兩點答出任意一
15、點即可)18.這是一首宦游懷鄉(xiāng)詩?!暗纹扑监l(xiāng)萬里心”,又由自然環(huán)境轉(zhuǎn)移到人的心境。詩人善于打通客觀景象、物象與主觀情緒、心態(tài)這二者之間的關節(jié),給讀者以極大的想象填充的空間。 “滴破”將“客懷”的內(nèi)涵具體化。“萬里”與“一夜”呼應,“萬里”之遙與“一夜”之瞬構成強烈的時空對比,強烈地突出了詩人鄉(xiāng)思之切?!捌啤弊窒碌贸林赜辛?,極化了詩人思鄉(xiāng)的痛苦與酸楚。 1、閱讀下面兩首詩,回答問題。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詠柳 (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更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兩首詩的作者對柳的態(tài)度有什么不同? 兩首詩的寫
16、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點展開聯(lián)想,請分析兩位作者各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點,而由此聯(lián)想到了什么。 2、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辛棄疾) 繞床饑鼠,蝙蝠翻燈舞。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 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fā)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里萬里江山。 (1)這首詞上片的第四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請簡要說明。 (2)古人評詞有“樂景,哀情;哀景,樂情”之說。你認為這首詞的景與情的感情基調(diào)致嗎?請依據(jù)詞意鑒賞。3.閱讀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問題。(8分) 雙調(diào)水仙子夜雨(徐再思)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
17、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注】嘆新豐句:化用馬周困新豐的典故。據(jù)新唐書馬周傳唐初中書令馬周貧賤時,曾住在新豐的旅舍,店主人不理睬他,備受冷落。 (1)“落燈花棋未收”一句描寫了什么情境?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情懷? (2)本曲開頭兩個詩句的數(shù)量詞疊用有什么妙處?請結(jié)合詩句內(nèi)容進行賞析。4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溪 興 山雨溪風卷釣絲,瓦甌篷底獨斟時。醉來睡時無人呼,流到前溪也不知。 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有人說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閑適”的心情,有人說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孤寂無奈的情緒,你認為如何?請說明其理由。5、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鷓鴣天(蘇軾) 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
18、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zhuǎn)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注】本詩是宋神宗元豐五年,蘇軾被貶在黃州所作。 首詞上闋寫景,詞人可謂一個妙手的大畫家,短短幾句就畫出了多種景物。你認為這首詞在寫景上有怎樣的特點?請舉例分析。 這首詞下闋寫人,你從中看到的詞人是一個怎樣的形象?從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 6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過分水嶺(溫庭筠) 溪水無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嶺頭便是分頭處,惜別潺湲一夜聲。 再宿武關(李涉) 遠別秦城萬里游,亂山高下出商州。關門不鎖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1)兩首詩都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來寫“溪水”?請指出兩首詩中通過溪
19、水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不同情感特點,并作簡要分析。 (2)有人認為,“溪水無情似有情”中的“似”字改成“卻”字更好,你是否同意這一觀點?請結(jié)合詩的具體內(nèi)容簡要賞析。7閱讀下面兩首元曲,然后回答問題。 雙調(diào)清江引 詠梅(貫云石) 其一:南枝夜來先破蕊,泄露春消息。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戲。有時節(jié)暗香來夢里。 其二:芳心對人嬌欲說,不忍輕輕折。溪橋淡淡煙,茅舍澄澄月。包藏幾多春意也。 (1)從(其一)“南枝,泄露”和(其二)“溪橋,茅舍”這兩句中任選一句,就手法和效果寫一簡明賞析文字。 (2)兩首小令都是詠梅,但在狀物言志上各有側(cè)重,請作簡要分析。8、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渡漢江 (宋之問) 嶺
20、外音書斷,經(jīng)冬復歷春。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注:這是宋之間從瀧州(今廣東羅定縣)貶所逃歸,途經(jīng)漢江(指襄陽附近的一段漢水)時寫的一首詩。 (1)有人評價此詩前兩句中“斷”“復”兩字,似不著力,卻耐人尋味,請結(jié)合詩句說明,這兩字有怎樣的意味? (2)后兩句,按常情應是“近鄉(xiāng)情更切,急欲問行人”,作者筆下所寫卻與常情相悖,作者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談談你的理解。9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日日(李商隱)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幾許心緒渾無事,得及游絲百尺長? 注:游絲,春天飄蕩在晴空中的一種細絲。 寫出首句中“斗”字的妙用。 錢鐘書先生對此詩末句中“游絲”這一意象的評價
21、說“著墨無多,神韻特遠”,你同意他的評價嗎?為什么?請作簡要賞析10閱讀下面的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雨 晴(王駕) 雨前初見花問蕊,雨后全無葉底花。蜂蝶紛紛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1)詩歌的前兩句用怎樣的手法,吐露出一種什么樣的感情? (2)前人評論此詩的三、四兩句,奇趣橫生,尤其是“卻疑春色在鄰家”可謂神來之筆,造語奇峰突起,你是否同意此觀點?為什么?試結(jié)合全詩加以分析。1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江村即事(司空曙) 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 (1)題目中的“事”在全詩中指的是什么? (2)有人說“不系船”是全詩關鍵,請簡要說明理由。12
22、.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長安秋望(趙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 【注】鱸魚正美:吳郡人張翰,晉時為齊王司馬冏的幕僚。秋風起,想起家鄉(xiāng)的鱸魚、莼菜,辭職而歸。后人以南冠、楚囚為囚徒的代稱。 (1)這首詩的體裁是什么?請就這種體裁形式的特點作簡明解說。 (2)前人評說,首句“凄清”二字“極妙”,請簡析其妙處 (3)本詩的景物描寫營造了怎樣的氛圍?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情懷?參考答案1、(1)賀詩表達了喜悅、贊美之情;曾詩表達了對柳的貶斥、嘲諷之意。 (2)前者由柳條的紛披下垂、婀娜
23、多姿聯(lián)想到翠綠的絲帶;后者由柳條的隨風搖擺、披拂不定聯(lián)想到?jīng)]有節(jié)操、反復無常的小人。 2、(1)擬人手法;破碎的窗紙,隨著斜風急雨颯颯作響,好像自言自語?!白哉Z”二字,將風吹紙響擬人化了。(手法1分,句意闡發(fā)1分,解說1分,總分3分) (2)不一致。面對如此破敗凄涼的景象,詞人并不因此傷感消沉,而是由此回憶起自己一生走遍南北、奔走國事、晚年罷官歸隱、壯志未酬的經(jīng)歷,激發(fā)“眼里萬 里江山”的感慨,深刻表達了詞人雖然英雄失意,仍念念不忘收復失地的偉大抱負。上片荒涼孤寂的景物為結(jié)語“眼里萬里江山”的無限感慨起了很好的鋪墊反襯作 用,結(jié)語突兀的轉(zhuǎn)筆突出了詞人寬闊博大的胸襟。(結(jié)合詞意分析2分,景情反襯
24、2分;寫法好處1分,總分5分)。 3、描寫了紛紛落下的燈蕊余燼及散亂的棋局,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了作者夢前以棋解悶,夢后獨對孤燈百無聊賴的情懷。 : 作者在此取“一”的聯(lián)想意義:一點點兒梧葉芭蕉之動,都會牽動秋的愁緒,羈旅的惆悵;一聲聲滴落在芭蕉葉上的嘀嗒雨響,都使得愁思更濃。正是這“一點” “一點”、“一聲”“一聲”使得三更夢醒后的作者輾轉(zhuǎn)枕上,綿綿相思、悠悠鄉(xiāng)情涌上心頭。開頭兩句詩的數(shù)量詞疊用不僅巧妙地表現(xiàn)了作者愁腸百結(jié)、夜不能寐 的心理狀態(tài),而且讀來讓人有抑揚頓挫之感,同時又渲染了孤寂惆悵的氣氛,使詩句蘊含更豐富的內(nèi)容,耐人尋味。 4、表現(xiàn)“閑適”的心情:沐浴著山雨溪風,怡然垂釣,篷底自斟自酌,醉
25、來酣睡,無人打擾,任小船隨波逐流,何等清靜閑適。 表現(xiàn)孤寂無奈的情緒:這首詩表面上看似表現(xiàn)了閑適的心情,實際上暗含著一種孤寂無奈的心情。詩中的釣者是在“山雨溪風”的凄涼氛圍中垂釣的 ,它使用著粗陋的“瓦甌”,獨斟獨飲,形單影只,百無聊賴,只好以酒為伴,借酒澆愁,“醉來睡著”、“無人呼”醒,只好聽任小舟在山溪中漂流。這些無不表 現(xiàn)出釣者的孤寂和凄苦。(只要抓住詩中的意象仔細品味,體會到詩的思想況味,則可酌情給分。) 5、(1)示例:這首詞寫景上的特點一是詞人善 于從多個角度寫景,有遠景,如山、林;有近景,如竹、墻;有仰望,如“翻空白鳥”,有俯瞰,如“照水紅蕖”,有聽覺,如“亂蟬”,還有嗅覺,如“
26、細細 香”。這樣多角度的寫景就使景物顯得很有層次,做到了詩中有畫。二是在景中含請,如“亂蟬”“衰草”就不僅僅是客觀的景物,而是包含了詞人苦悶的心境。 (2)這首詞中的蘇軾是一個得過且過、日復一日消磨著歲月而又無可奈何的形象,一個抑郁不得志的閑人形象。 6、 (1)擬人。前一首詩寫一夜潺湲的溪水仿佛是在和自己這個同行三日的友伴殷勤話別。詩人由溪水的“有情”表現(xiàn)自己對溪水的依依惜別之情。后一首詩寫一夜潺 湲的溪水仿佛是為詩人的不幸遠別而嗚咽啜泣,又仿佛是從他的心中流出,載著綿綿無盡的離愁別恨,長流遠去。詩人借溪水抒發(fā)了去國離鄉(xiāng)的愁苦情懷。 (2)可以有兩種答案:不同意。溪水本無情,但眼前這條溪水,
27、卻又似乎有情。“似”字暗透出這只是詩人時或浮現(xiàn)的一種主觀感覺,語意靈動輕妙;并設置懸念,引導讀者去體悟作者的感情。加點字為評卷要點,大意對即可得分。)換成“卻”字便覺過于強調(diào)、坐實。 同意。在“入山三日”的旅程中,溪水與旅人一路相伴,慰藉他的寂寞;而將別之際,又一夜潺湲,依依惜別?!皡s”字肯定并強調(diào)了溪水的有情,賦予溪水一種動人的人情美。加點字為評卷要點,大意對即可得分。)而“似”字無此意味。 7、(1)“南枝,泄露。”句中“泄露”二字將梅花擬人化,形象生動地寫出梅花南枝早綻隱秘報春的勢態(tài)。 “溪橋,茅舍?!睂φ坦ふㄊ褂茂B字,以景襯梅,從側(cè)面)寫出了梅的神秘朦朧之美和晶瑩玉潔之秀。 (2)(其一)贊美梅花迎雪競先開放,報春而不爭春,幽香而不媚眾的凜然風格,表現(xiàn)了詩人貞潔自守,不逐流俗的高尚品格。(其二)描寫郊外野梅在姻籠月罩中矯美動人的無限風韻,抒發(fā)了詩人對野梅的傾心贊賞和無限愛憐之情。 8、 (1)被貶蠻荒,本就夠悲苦的了,何況又和家人音訊隔絕,彼此未卜存亡。一個“斷”字將作者困居貶所時那種與世隔絕的處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真 實地再現(xiàn)出來。這種情況下經(jīng)冬歷春,捱過漫長的時間,一個“復”字又將作者度日如年、難以忍受的精神痛苦表現(xiàn)出來。這兩個字可以說意味深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兒童學習桌椅銷售合同
- AI助力金融行業(yè)變革與未來發(fā)展趨勢
- 安徽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運動損傷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體育學院《漢字書寫》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省玉環(huán)市達標名校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3月聯(lián)考化學試題(文理)試卷含解析
- 遼寧師范大學《食品微生物分析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揚州市職業(yè)大學《中西醫(yī)結(jié)合內(nèi)科一》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安徽省銅陵市樅陽縣浮山中學高三下學期3月適應性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
- 長沙保安員證復習資料-判斷題
- 西安海棠職業(yè)學院《西語國家文化概況》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銀行員工以案促改心得體會三篇
- 小學生詩詞大會宣講公開課一等獎市賽課獲獎課件
- 藥學畢業(yè)論文5000字藥學論文的5000字集合16篇
- 小學語文整本閱讀指導課《城南舊事》教學案例
- (機械創(chuàng)新設計論文)
- GB/T 39802-2021城鎮(zhèn)供熱保溫材料技術條件
- GB/T 2792-2014膠粘帶剝離強度的試驗方法
- GB/T 215-2003煤中各種形態(tài)硫的測定方法
- GB/T 17492-2012工業(yè)用金屬絲編織網(wǎng)技術要求和檢驗
- GB/T 17207-2012電子設備用固定電容器第18-1部分:空白詳細規(guī)范表面安裝固體(MnO2)電解質(zhì)鋁固定電容器評定水平EZ
- GB/T 16886.7-2001醫(y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第7部分:環(huán)氧乙烷滅菌殘留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