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末綜合檢測_第1頁
1章末綜合檢測_第2頁
1章末綜合檢測_第3頁
1章末綜合檢測_第4頁
1章末綜合檢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章末綜合檢測(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包括8個小題,每題6分,共48分。)1化學反應中通常伴隨著能量變化,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煤燃燒時將部分化學能轉化為熱能B電解熔融Al2O3時將部分化學能轉化為電能C炸藥爆炸時將部分化學能轉化為動能D鎂條燃燒時將部分化學能轉化為光能解析煤是重要的能源,燃燒時放出大量的熱,但這不是煤中的全部化學能,因為其主要燃燒產物CO2中仍有化學能,A項正確。電解物質時,是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而不是化學能轉化為電能,B項錯誤。TNT(三硝基甲苯)爆炸時,部分化學能轉化為動能,C項正確。鎂條燃燒時放出大量熱,產生耀眼的白光,故鎂條的部分化學能轉化

2、成了光能,D項正確。答案B2已知H(aq)OH(aq)=H2O(l)H57.3 kJmol1。現(xiàn)有以下四個化學反應方程式: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HCl(aq)NH3H2O(aq)=NH4Cl(aq)H2O(l);CH3COOH(aq)NH3H2O(aq)=CH3COONH4(aq)H2O(l),其中放出的熱量為57.3 kJ的是()。A和 BC D以上都不對解析強酸與強堿在稀溶液中反應生成1 mol水放出熱量為57.3 kJ,、中均生成2 mol H2O,且中還有BaS

3、O4生成,放出的熱量均不為57.3 kJ;弱酸、弱堿在水中電離時要吸收部分熱量,故、放出的熱量小于57.3 kJ。答案D3對于:2C4H10(g)13O2(g)=8CO2(g)10H2O(l)H5 800 kJmol1的敘述錯誤的是()。A該反應的反應熱為H5 800 kJmol1,是放熱反應B該反應的H與各物質的狀態(tài)有關,與化學計量數也有關C該式的含義為:25 、101 kPa下,2 mol C4H10氣體完全燃燒生成CO2和液態(tài)水時放出熱量5 800 kJD該反應為丁烷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由此可知丁烷的燃燒熱為5 800 kJmol1解析根據燃燒熱的定義,丁烷的物質的量應為1 mol,故題

4、中方程式不是丁烷的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由題中方程式可知丁烷的燃燒熱為2 900 kJmol1。答案D4下列關于反應能量的說法正確的是()。AZn(s)CuSO4(aq)=ZnSO4(aq)Cu(s)H216 kJmol1,則反應物總能量生成物總能量B相同條件下,如果1 mol氫原子所具有的能量為E1,1 mol 氫分子所具有的能量為E2,則2E1E2C101 kPa時,2H2(g)O2(g)=2H2O(l)H571.6 kJmol1,則H2的燃燒熱為571.6 kJmol1DH(aq)OH(aq)=H2O(l)H57.3 kJmol1,則1 mol NaOH的氫氧化鈉固體與含0.5 mol

5、H2SO4的稀硫酸混合后放出57.3 kJ的熱量解析A正確,因為該反應為放熱反應;B錯誤,因為分子變成原子要破壞化學鍵,吸收能量,2E1E2;C錯誤,燃燒熱是1 mol氫氣充分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放出的熱量;D錯誤,因為NaOH固體溶解放熱。答案A525 、101 kPa 下:2Na(s)O2(g)=Na2O(s)H1414 kJmol12Na(s)O2(g)=Na2O2(s)H2511 kJmol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和產物的陰陽離子個數比不相等B和生成等物質的量的產物,轉移電子數不同C常溫下Na與足量O2反應生成Na2O,隨溫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漸加快D25 、101 kPa下,Na

6、2O2(s)2Na(s)=2Na2O(s)H317 kJmol1解析A項,Na2O2的電子式為Na2Na,兩個氧原子形成一個陰離子,所以Na2O2中陰陽離子個數比也為12,與Na2O相同。B項,生成1 mol Na2O、1 mol Na2O2都轉移2 mol電子。C項,在較高的溫度下產物可能是Na2O2而非Na2O。D項,2可得Na2O2(s)2Na(s)=2Na2O(s)H317 kJmol1。答案D6下列關于熱化學反應的描述中正確的是()。AHCl和NaOH反應的中和熱H57.3 kJmol1,則H2SO4和Ca(OH)2反應的中和熱H2(57.3)kJmol1BCO(g)的燃燒熱是283

7、. 0 kJmol1,則2CO2(g)=2CO(g)O2(g)的H2(283.0)kJmol1C需要加熱才能發(fā)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D1 mol甲烷燃燒生成氣態(tài)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熱量是甲烷的燃燒熱解析中和熱是指酸堿中和反應生成1 mol水時放出的熱量,與酸、堿的元數無關,A錯;熱化學方程式中的H與可燃物的計量系數成正比,B正確;加熱的反應也可以是放熱反應,如銅與硫的反應,C錯;可燃物的燃燒熱的定義中燃燒生成的物質必須是穩(wěn)定的物質,如水應該是液態(tài)水,而不是氣態(tài)水,D錯。答案B7(雙選)已知:CH3CH2CH2CH3(g)O2(g)=4CO2(g)5H2O(l)(正丁烷)H2 878 kJmol

8、1(CH3)2CHCH3(g)O2(g)=4CO2(g)5H2O(l)(異丁烷)H2 869 kJmol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正丁烷分子儲存的能量大于異丁烷分子B正丁烷的穩(wěn)定性小于異丁烷C異丁烷轉化為正丁烷的過程是一個放熱過程D異丁烷分子中的碳氫鍵比正丁烷的多解析由題目所給熱化學方程式可知燃燒等物質的量正丁烷和異丁烷,前者放熱更多,這意味著正丁烷分子儲存能量更多,因此穩(wěn)定性關系:正丁烷異丁烷。C項是由低能量物質向高能量物質的轉化過程,應是一個吸熱過程;D項兩者分子中的碳氫鍵一樣多。答案AB8(雙選)下列有關熱化學方程式及其敘述正確的是()。A氫氣的燃燒熱為285.5kJmol1,則水分解的

9、熱化學方程式為:2H2O(l)=2H2(g)O2(g)H285.5 kJmol1B已知2C(石墨,s)O2(g)=2CO(g)H221 kJmol1,則石墨的燃燒熱為110.5 kJmol1C已知N2(g)3H2(g)2NH3(g)H92.4 kJmol1,則在一定條件下將1 mol N2和3 mol H2置于一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放出的熱量小于92.4 kJD已知乙醇和乙烯的燃燒熱分別為1 366.8 kJmol1和1 411.0 kJmol1,則乙烯水化制乙醇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2H4(g)H2O(l)=C2H5OH(l)H44.2 kJmol1解析A項中H571.0 kJmol1;B項

10、石墨的燃燒熱大于110.5 kJmol1;C項1 mol N2和3 mol H2不可能完全反應生成2 mol NH3,放出的熱量應小于92.4 kJ。答案CD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共52分)9(12分)能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常規(guī)能源的合理利用和新能源的合理開發(fā)是當今社會人類面臨的嚴峻課題,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是世界上少數以煤為主要燃料的國家,下列關于煤作燃料的論點正確的是_(填字母)。A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把煤作燃料簡單燃燒掉太可惜,應該綜合利用B煤是發(fā)熱很高的固體燃料,我國煤炭資源相對集中,開采成本低,用煤作燃料實惠C煤燃燒時產生大量二氧化硫和煙塵,對環(huán)境污

11、染嚴重D通過潔凈煤技術,如煤的氣化和液化以及煙氣脫硫,不僅減輕了燃煤污染,還能提高煤燃燒的熱利用率(2)烏克蘭科學家將銅和鐵混合熔化制成多孔金屬,用于制作太空火箭上使用的煤油燃料霧化器,該霧化器的作用是_。(3)乙醇是未來內燃機的首選環(huán)保型液體燃料。2.0 g乙醇完全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放出59.43kJ的熱量,表示乙醇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解析(1)煤是一種化石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屬于不可再生能源,把煤作燃料簡單燃燒掉是一種浪費,并且煤中所含的硫在燃燒時生成SO2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通過潔凈煤技術,如煤的氣化和液化以及煙氣脫硫,不僅減輕了燃煤污染,還能提高煤燃燒的熱利用率。(2)煤油霧化后

12、可使煤油與助燃劑充分接觸,提高燃燒效率。(3)1 mol乙醇燃燒時放出的熱量為59.43 kJ1 366.89 kJ。答案(1)ACD(2)使煤油霧化,增大煤油與助燃劑的接觸面積,提高燃燒效率(3)C2H5OH(l)3O2(g)=2CO2(g)3H2O(l)H1 366.89 kJmol110(16分)根據下列敘述寫出相應的熱化學方程式:(1)已知16 g固體硫完全燃燒時放出148.4 kJ的熱量,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是_。(2)下圖是SO2生成SO3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的曲線圖。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3)拆開1 mol HH鍵、1 mol NH鍵、1 mol NN鍵需要的能量分別是43

13、6 kJ、391 kJ、946 kJ,則1 mol N2完全反應生成NH3的反應熱為_,1 mol H2完全反應生成NH3所放出的熱量為_。解析(3)N2(g)3H2(g)2NH3(g),因拆開1 mol NH鍵吸收的能量和生成1 mol NH鍵放出的能量相等,所以此反應放出的熱量為23391 kJmol1946 kJmol13436 kJmol192 kJmol1,則此題1 mol N2生成NH3的反應熱為H92 kJmol1,而1 mol H2只與 mol N2反應,所以反應放出的熱量為30.7 kJ。答案(1)S(s)O2(g)=SO2(g)H296.8 kJmol1(2)2SO2(g)

14、O2(g)2SO3(g)H198 kJmol1(3)92 kJmol130.7 kJ11(12分)下表是幾種常用燃料(1 mol)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物質炭粉(C)一氧化碳(CO)氫氣(H2)甲烷(CH4)乙醇(C2H5OH)狀態(tài)固體氣體氣體氣體液體熱量(kJ)392.8282.6285.8890.31 367(1)從熱量角度分析,目前最適合家庭使用的優(yōu)質氣體燃料是_。(2)寫出表示管道煤氣中的一氧化碳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_。(3)充分燃燒1 mol表中各種燃料,排放出二氧化碳的量最多的是_。(4)礦物燃料儲量有限,而且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污染。根據能源多樣化的發(fā)展戰(zhàn)略,我國開發(fā)利用的綠色能源

15、有氫能、_等。解析(1)從熱量角度分析,目前最適合家庭使用的優(yōu)質氣體燃料為甲烷(CH4)。(3)從表中各物質的化學式可以看出1 mol乙醇含碳最多,故充分燃燒1 mol 乙醇放出的CO2最多。(4)我國開發(fā)的綠色能源有氫能、風能、地熱能、太陽能等。答案(1)甲烷(2)CO(g)O2(g)=CO2(g)H282.6 kJmol1(3)乙醇(4)太陽能(或風能、地熱能)12(12分)氫氣是一種清潔能源,氫氣的制取與儲存是氫能源利用領域的研究特點。已知:CH4(g)H2O(g)=CO(g)3H2(g)H206.2 kJmol1CH4(g)CO2(g)=2CO(g)2H2(g)H247.4 kJmol12H2S(g)=2H2(g)S2(g)H169.8 kJmol1(1)以甲烷為原料制取氫氣是工業(yè)上常用的制氫方法。CH4(g)與H2O(g)反應生成CO2(g)和H2(g)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2)H2S熱分解制氫時,常向反應器中通入一定比例空氣,使部分H2S燃燒,其目的是_;燃燒生成的SO2與H2S進一步反應,生成物在常溫下均非氣體,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3)H2O的熱分解也可得到H2,高溫下水分解體系中主要氣體的體積分數與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圖中A、B表示的物質依次是_。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