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洛陽水席的起源與特色_第1頁
淺談洛陽水席的起源與特色_第2頁
淺談洛陽水席的起源與特色_第3頁
淺談洛陽水席的起源與特色_第4頁
免費預(yù)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淺談洛陽水席的起源與特色【摘要通過分析洛陽水席的形成原因,闡述洛陽水席的構(gòu)成和特色;針對當前洛陽水席現(xiàn)狀進行剖析,在此基礎(chǔ)之上提出突出非遺特色、挖掘文化內(nèi)涵、制定水席標準等開發(fā)策略。【關(guān)鍵詞洛陽水席;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飲食文化;開發(fā)策略一、 洛陽水席的起源洛陽水席、洛陽牡丹、龍門石窟,被世人稱為“洛陽三絕”。洛陽水席是洛陽一帶傳統(tǒng)名吃,也是豫菜宴席的一個杰出典型。相傳始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也是中國迄今保留下來的歷史久遠的名宴之一。(一) 洛陽水席產(chǎn)生的地理原因洛陽四面環(huán)山,地處盆地,洛河、伊河等河流交織其間,黃河穿流而過,盛產(chǎn)魚、蝦、蟹、蚌、山雞、野兔、猴頭、木耳、鹿茸、甲魚、紅果、

2、銀耳及各種藥材,這些豐富的烹飪原料,為水席的形成和發(fā)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古時的洛陽雨量較少,氣候干燥、天氣寒冷,不產(chǎn)水果,民間飲食多用湯類,喜歡酸辣以抵御干燥寒冷。這里的人們習(xí)慣使用當?shù)爻霎a(chǎn)的淀粉、蓮菜、山藥、蘿卜、白菜等制作經(jīng)濟實惠、湯水豐盛的宴席。人們往往喜歡把主副食放在一起烹調(diào),煮成稠湯,一起進食。這種食習(xí)影響到宴席,促進了以地方土特產(chǎn)為原料、內(nèi)涵極具地方個性的“水席”發(fā)展。(二) 洛陽水席產(chǎn)生的社會原因洛陽曾被十三個朝代定為都城,作為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中心,從夏朝直到宋代,這一地區(qū)都較為繁華。在飲食習(xí)俗方面,吸取了南北的精華,薈萃了四方異味,形成了自己重實用、不重花樣、素油低鹽

3、、調(diào)味適中、甘咸可口、理中和氣、頤養(yǎng)有益的飲食文化特色。這一特色的形成,首先是人們對健康和頤養(yǎng)益壽的要求。洛陽地區(qū)人民長期以來調(diào)養(yǎng)出一種不驕不躁、不亢不卑的氣質(zhì),他們古樸忠厚的審美觀、道德觀、價值觀等傳統(tǒng)神韻,與飲食文化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河洛飲食養(yǎng)育了河洛兒女,調(diào)養(yǎng)了他們的氣質(zhì),而他們又反過來繼承和傳播了這一區(qū)域的飲食文化。其次是這一特色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的文化內(nèi)涵,它與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精神相適應(yīng),又與中國歷史發(fā)展緊密相連。如很多菜肴、食品產(chǎn)生與歷史事件、人物直接有關(guān),在選料、制作、食用及飲食風(fēng)俗等方面,都受到洛陽地方傳統(tǒng)文化的廣泛影響。(三) 洛陽水席產(chǎn)生的歷史原因從北魏到隋唐,洛陽地區(qū)的佛教興盛,

4、寺庵星羅棋布,僧尼眾多,他們?yōu)榱双@得上流社會的支持,便潛心研制精美的素齋,用以款待有地位的施主。他們采用當?shù)氐耐撂禺a(chǎn)精制素菜,并根據(jù)民間膳食多用湯類的特點,制成了連湯帶水一起食用的菜肴,這就是最早的洛陽水席。這種素食湯菜和制作方法很快傳播到上流社會,經(jīng)過改進加工,配上山珍海味,開始登上宮廷和官場的大雅之堂。隨后,一些較為富庶的百姓,為講排場和擺闊氣,又把這素菜葷做的湯菜搬到民間的筵宴上。寺庵菜因此傳入民間,人們根據(jù)自己的習(xí)慣,采用蘿卜、山藥、紅薯等土特產(chǎn)制出了經(jīng)濟實惠的筵宴。(四) 洛陽水席起源的傳說相傳,武則天一次巡視洛陽,地方長官以“水席”供奉,吃膩了山珍海味的武則天對葷素混做、花樣眾多、

5、清新可口的宴席贊不絕口,并詢問陪侍的臣僚味道如何。臣子們見女皇喜歡,當然都隨聲附和。由于武則天的推介,水席就從民間進入了宮廷。每逢喜慶大典,武則天總以水席犒賞臣下,水席因此登上大雅之堂。臣僚們?nèi)浩鸱滦?,官場上的宴請也多用水席,因此,唐代稱水席為“宮廷宴”、“官場席”。由于宮廷和官府的盛行,水席變得更為普及,制作技術(shù)、花樣造型等也更為豐富。另一個傳說也與武則天有關(guān)。相傳袁天罡早年夜觀天象,知道武則天將來要當皇帝,但天機不可泄露,就設(shè)計了這個大筵,預(yù)示武則天日后二十四年的酒肉光景。每道菜的湯湯水水,預(yù)指武則天水到渠成;干干稀稀,是喻指武則天二十四年的干系(稀)。水席有冷有熱,有葷有素,有甜有咸,有

6、酸有辣,上菜順序十分考究,先上八個冷菜作為下酒菜,接著上四個大件,每上一個大件緊跟上兩道中件,名日“帶子上朝”。最后上的四個菜,其中有一道黃袍加身(參)湯,以示全席已經(jīng)結(jié)束。二、洛陽水席的構(gòu)成洛陽水席全套宴席共有二十四道菜品,分前八品(冷盤)、四鎮(zhèn)桌、八大件、四掃尾,喻示武則天獨攬朝政二十四年的歷史光景,風(fēng)光無限。傳統(tǒng)“洛陽水席”有高檔、中檔和普通之分,高檔水席的冷盤分五葷三素:鹵肉、自斬雞、虎皮蛋、叉燒肉、黃膘肉、蓮菜、芹菜、花生米;熱菜為燒三樣、五柳魚、料子雞、八寶飯、魷魚卷、炒蝦仁、辣子雞丁、鍋燒雞、生汆丸子、拔絲甜菜、銀耳湯、白菜卷等;壓桌菜為洛陽燕菜、腐乳肉、蔥扒虎頭鯉、海米燉白菜等

7、。(一)前八品前八品也叫前八禮,它們象征武則天時代的“服”、“禮”、“韜”、“欲”、“藝”、“文”、“禪”、“政”,也稱為八大善(膳)績。“服”指服裝,武則天時期,唐經(jīng)歷了貞觀之治,經(jīng)濟文化空前發(fā)達,因為武則天本人的喜好,服飾文化一度達到了鼎盛,萬國仿效。這個冷盤就是通過仿制服飾內(nèi)涵,顯示武周的榮耀。冷盤用蛋黃做成,蛋衣敷于菜上,蛋衣薄如紙張,金黃無雜,食用紅綠絲在蛋衣上綴成龍鳳圖案,以顯示黃袍加身。“禮”指大道之禮,中國是禮儀之邦,禮文化內(nèi)涵精深博大,作為歷代封建統(tǒng)治者用以穩(wěn)定社會的主要工具之一,武則天當然也不例外。到唐朝,尤其到了武周時期,倡導(dǎo)以人為本和返璞歸真的禮儀,社會相對開放。這道菜

8、取的是鹿筋濯白成勾,似弓狀,在盤中置放有序,象征彬彬有禮。而“藝”、“文”、“禪”、“政”也都分別以菜來預(yù)示武則天的歌藝之好、文采卓著、與佛禪的緣分和勤事朝政。(二)四鎮(zhèn)桌第一道菜:牡丹燕菜?!澳档ぱ嗖恕辈⒎钦嬲难喔C。相傳武則天當年在洛陽感業(yè)寺削發(fā)為尼,仍遭異黨加害,被皇后毒酒賜盡,拋尸荒野,夜遇寒露而醒,其身困肩痛,腹空如掏,便不顧一切拔出一棵蘿卜就啃。不想脆甜的蘿卜競使其大難不死,她坐了龍位后也沒忘封蘿卜為“義菜”。有一年的秋后,洛陽東關(guān)生長出一特大蘿卜,長約三尺,上青下白,重約二三十斤,菜農(nóng)視為奇物,當吉祥物進貢宮廷。女皇見之大悅,因為蘿卜對其有義舉,而這大蘿卜又象征風(fēng)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

9、,欣喜之余,命人送御膳房做菜。御廚們知道蘿卜做不出什么好菜,但為了顯示高超的技藝,經(jīng)過反復(fù)琢磨,精心加工,并配以山珍海味,烹制成湯羹,誰知武皇品嘗后,感覺味道獨特,鮮嫩爽口,大有燕窩風(fēng)味,遂賜名“賽燕窩”。此菜從此成為武則天稱帝時期接待高貴賓客的一道名菜。由于它用多種原材料配置,既可用名貴的山珍海味,又能用一般的原材料作配料,味道可口,因此深受廣大人民喜愛。隨著歷史的變遷,“賽燕窩”經(jīng)過不斷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日臻完善,因起源于洛陽,故稱之為洛陽燕菜。1973年10月14日,周恩來總理陪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到洛陽參觀訪問,為了讓外國客人吃得高興,洛陽的名廚為他們做了一道清香別致的“洛陽燕菜”。與往常不

10、同,端上桌的燕菜只見一朵潔白如玉、色澤奪目的牡丹花,浮于湯面之上,使其更顯得雍容華貴,吉祥如意,貴賓們?yōu)榇伺氖纸薪^。周總理也風(fēng)趣地說道:“洛陽牡丹甲天下,菜中也能生出牡丹花來 人們后來又因此稱燕菜為“牡丹燕菜”。第二道菜:蔥扒虎頭鯉。取鯉魚與李的諧音,鯉魚以洛陽孟津黃河所產(chǎn)的長須鯉魚為上品,裝盤張口昂首作上撲狀。據(jù)說這道菜當初上桌時魚嘴對著武則天,武則天便毫不手軟地舉筷子把魚頭按下,威風(fēng)凜凜的虎頭鯉便一下子沒有了威風(fēng)。這道菜喻指永隆元年李唐貴族集團潛謀宮廷政變,意欲一舉從武氏手中奪回李家朝權(quán),后事情敗露,被武則天擊潰,并把領(lǐng)頭的太子流放到了巴州,為她日后面南稱孤鋪平了道路。第三道菜:云罩腐乳肉

11、。武則天所生的四個兒子都使她不滿,只有太平公主讓她頗為賞識,后來太平公主嫁給薛紹為妻。送女兒出嫁時武則天將乳汁涂于肉上讓女兒吃下,讓女兒莫忘了為娘的一片心。而這,據(jù)說就是腐乳的來歷。武則天稱帝后,也把腐乳賜予她栽培起來的近臣,希望他們像忠于老娘一樣忠于她。第四道菜:海米燉冬瓜。武則天要篡奪天下,李唐舊臣自然百般阻攔。曾有老臣素服(白衣)上朝,為李唐悲鳴。有人奏請武則天嚴治其罪,心胸寬廣的武則天卻說:“服有百彩之麗,愛卿何罪之有?!比撼悸劼?,皆擊掌喝彩,“百彩”與“白菜”諧音,這就是“海米升百彩”的來歷,而這道菜實際就是海米燉冬瓜。(三)八大件與四大鎮(zhèn)桌過后,接著上的是八大件,分前五后三。前五:

12、快三樣、五柳魚、魚仁、雞丁、爆鶴脯。文明元年,武則天正式執(zhí)政時,快刀斬亂麻干了三件大事,一是廢了中宗,然后立李旦為皇帝;第二件是當時對于高宗李治之死,天下人頗多猜測,人心不穩(wěn),武后決然將李治的靈駕西移,葬于遠離洛陽的奉先,以正視聽;第三是速戰(zhàn)速決平定揚州之亂。這就是八大件中的“快三樣”。八大件中的“五柳魚”指的是武則天改洛陽為神都,改旗幟,改服式,改官職,改官名?!棒~仁”,實際上是魚仁丸,這喻指薛懷義的光頭?!半u丁”是指垂拱二年,武則天鑄銅匭于朝廷,凡有告密者雖農(nóng)丁樵人皆得召見。雞丁即取丁俗雞犬一視同1=之意。“爆鶴脯”乃是“拜河圖”的諧音,垂拱四年武則天在洛陽拜洛受圖,圖中有上天告諭武后稱帝

13、之內(nèi)容,有此為證,朝中百官和天下黎民沒有人敢不擁戴。八大件的后三道菜是甜食,一般有八寶飯、甜拔絲、糖醋里脊,這也叫“換糖(唐)”,糖即唐朝的諧音,指武周取代李唐。最后是四件掃尾,即“魚翅插花”、“金猴探?!?、“開魷爭春”、“碧波傘丸”。分別喻指武則天當了皇帝后,四次加封于己,第一次為“大周皇帝”,第二次為“金輪圣神皇帝”,第三次為“越古金輪圣神皇帝”,第四次為“慈氏越古金輪圣神皇帝”。據(jù)說當年武則天雖然吃了多年的水席大菜,但并不知道這水席暗合自己,直到臨死前病臥上陽宮,感到百味不適其口,仍要吃水席大菜。等二十四道菜上到最后,她問最后一道菜是何菜,有人稟告她是丸子。病中的武則天把“丸子”聽成了“

14、完之”,她頹然長嘆,大叫一聲:“水席我也”一命嗚呼。所以唐時將此筵叫武后水席,有了這個原因,后來人們便在這二十四道菜之后又加了一碗爽滑利口的蛋衣湯,一是為了清食者滿口的油膩,二是蛋衣金燦燦的,喻黃金有加,另外也被稱為“圓滿如意湯”,以示全席結(jié)束。因此,看到雞蛋湯上桌,了解當?shù)仫L(fēng)俗的人都知道,二十四道菜已全部上完,這碗送客湯說明水席到了尾聲,賓主皆大歡喜,食畢紛紛起身離席。水席菜肴因規(guī)格不同,也有其他構(gòu)成形式。如牡丹燕菜、洛陽熬貨、洛陽肉片、條子扣肉、西辣魚片、奶湯燉吊子、燴四件、洛陽酥肉、料子鳳翅、酸湯焦炸丸、水氽丸子、洛陽海參、油炒八寶飯、蜜汁人參果、米酒滿江紅、圓滿如意湯。另外,還有洛陽燕

15、萊、料子雞、八寶甜飯、西辣魚、連湯肉片、奶湯肚片、四件肝湯、酸辣三絲湯、焦炸丸子、洛陽滑肉、蜜汁紅薯、山楂澇湯、條子扣肉、洛陽海參、燴什錦、酸辣蛋湯等。三、洛陽水席的特色(一)就地取材,菜菜帶湯水席的取材多為本地特產(chǎn),如小麥面粉、玉米面粉、豆制品、紅薯、山藥、蘿卜、粉條等,占有一定比例的葷菜也以實用為原則,且多為常見。這樣制作水席的原料來源豐富,制作方便,成本較低,體現(xiàn)了地方特色。水席獨特風(fēng)味還在于它菜菜帶湯,而又湯湯不雷同,可謂變換有方,雅趣無窮。洛陽水席菜較多,因而,湯的制作十分講究,正所謂“唱戲的腔,廚師的湯”。水席中所使用的湯分白湯和清湯兩類。白湯又分為一般白湯和奶白湯;清湯又分為一般

16、清湯和高級清湯,在具體制作中,視菜肴的不同調(diào)出不同口味的湯來。般情況下,每席中應(yīng)對稱分布甜、咸、酸、辣等味的湯。用湯的目的是使菜肴口味更加鮮美,也更富于營養(yǎng)。(二)素菜葷做,以假亂真水席在制作技巧上十分講究,素菜葷做,粗糧細作,以假亂真。如水席中的洛陽燕菜、假海參等,主要有蘿卜,、紅薯、粉條等本地物產(chǎn)?!奥尻栄嗖恕痹谥谱鞣矫?,處處折射出中原飲食的烹調(diào)功夫。除了主料和輔料的嚴格要求外,洛陽燕菜要經(jīng)過六道工序。首先要將大蘿卜洗凈,切成細絲,放冷水里浸泡,用綠豆粉拌勻,攤在籠屜上,蒸五分鐘。然后取出蘿卜絲,放涼,然后放入溫開水中泡開,撈出,灑鹽水,再上籠蒸透,取出備用。以沸水焯肉絲,去盡血水;將魷魚

17、絲、海帶絲也放入沸水中略焯,撈出瀝干水分;將海米放入紹酒中,使之漲發(fā),變軟;將炒鍋放火上,加入雞湯,然后放入肉絲、海米、水發(fā)蹄筋絲、玉蘭片絲、海參絲、魷魚絲和紫菜絲,加入紹酒,煮沸。最后再加入蘿卜絲、雞絲及味精、精鹽,再燒沸。盛入大碗(海碗),淋上香油,放上香菜和韭菜段才能上桌。從上述洛陽燕菜的制作過程,我們即可看到洛陽水席在烹飪技巧上是很精細的。水席烹飪常用的方法有拌、炮、煮、鹵、燒、扒、燴、炒、蒸等。(三)上菜獨特,行云流水洛陽水席上菜的總體要求是迅速明快,如行云流水,穿梭不息。首先是八涼盤,要同時上桌,擺設(shè)時注意葷素、色形的搭配。冷盤之后上熱菜。水席上熱菜稱之為“走”熱菜,一般水席熱菜是

18、上一道、吃一道、撤一道,因此,每道熱菜在席上停留時間很短,似乎是在不停地流動。因此,用“走熱菜”來表述就顯得更加貼切和有地方特點。走熱菜時,按習(xí)俗,每一大件帶兩中件,最后為壓桌菜。其程序如下:第一道為大件菜“洛陽燕菜”,隨后帶兩個中件菜(俗稱“帶子上朝”)。其中大件菜是指價值貴重、形體完整、數(shù)量較大的菜肴;中件菜則為配襯或調(diào)味菜。第二道大件菜一般為甜的,隨后上的是兩個中件,也是甜菜或甜湯,因此,還要附上一碗清水,供客人清洗湯匙。大件萊和中件菜上完之后開始上主食,接著上四個壓桌菜。壓桌菜與大件菜略同,是為了佐飯而設(shè),較為實惠豐足。最后一個收尾壓桌菜是湯,俗稱送客湯,至此,席滿菜齊。水席的上菜程序

19、起因據(jù)說是當時沒有方桌和圓面桌,多以長幾就餐,桌面較小,擺不下太多菜肴,便采取上一道換一道的上菜方式。這種上菜程序,能使得宴席節(jié)奏緊湊,不浪費時問。尤其在鄉(xiāng)村,可以適應(yīng)在地方不太寬敞、而客人又多的家中設(shè)宴。如客人較多時,可分批開席,走一席撤一席,再 一席四、洛陽水席文化的保護策略水席是中原菜系中的經(jīng)典宴席,其兼收并蓄的內(nèi)涵,顯示出其開放性與包容性。但作為一種文化,在近年來的發(fā)展中存在不少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筆者認為不妨采取如下保護策略。(一)突出地方特色,巧妙融入旅游洛陽水席中的燕菜是水席的代表菜,地方有“沒有燕菜不成水席”之說。采取現(xiàn)代工藝開發(fā)燕菜的便攜包,不僅僅讓它在飯桌上出現(xiàn),還要讓它走進超市,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