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書法教案第5課第1節(jié)_第1頁
高中書法教案第5課第1節(jié)_第2頁
高中書法教案第5課第1節(jié)_第3頁
高中書法教案第5課第1節(jié)_第4頁
高中書法教案第5課第1節(ji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 題草書源流與賞析一共2課時第1課時.課 型欣賞課、技法練習課教學目標過程與方法:通過作品欣賞,學生親身感悟,教師引領示范、講解讓學生初步了解草書的發(fā)展與結字藝術特征;技能與技巧:初步掌握草書結字特點與點畫特點(體驗與實踐)情感與價值觀:逐步讓學生在學習中感覺草書發(fā)展中的審美價值取向,形成正確的欣賞草書的審美觀念。 課程分析第一部分:介紹草書的形成和發(fā)展,以及隸、行、草三種書體特征的比較。第二部分:介紹草書的成熟,以及草書的主要風格特點教學重點草書名家書帖的欣賞及各家藝術特征的分析與總結。草書的結字與點畫特征的分析,臨習技法技巧。教學難點草書特點及分析學情分析本課教材根據(jù)學生實際將草書與行書

2、的書體特征進行比較,讓學生草書的演化過程,同時要求學生了解草書能開宗立派的名家藝術風格。學生草書臨習課更多要從書寫技巧(筆法)加以講解。設計理念故事導入,多媒體展示、情境體驗教學輔助教師:書法工具,演示作品或多媒體等學生:教材,練習書法的工具教學流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活動說明組織教學:按美術課教學常規(guī)進行B. 創(chuàng)設情境出示隸書作品觀看隸書作品,鞏固上一課隸書結字和點畫的特征C進入新課一草書的產(chǎn)生出示作品章草,是篆書演進到隸書階段相應派生出來的一種書體。它屬于草書由胚胎時期逐漸走向規(guī)范化過程中的一種體段。唐朝張懷瓘稱之為“既隸書之捷”,索靖出師頌是由隸書的簡捷寫法發(fā)展演變而成的,是隸書草化或兼隸、

3、草于一體的一種書體,也可以說章草是草書中帶有隸書筆意的一種書體。 章草絕非一時一人所創(chuàng)造,它是從秦代的草隸中演化出來的,經(jīng)過長期流行通用,繼而約定俗成,章草大致形成于西漢宣、元之間,興盛于東漢、三國及西晉,成為一種成熟完善的書體,代表了西漢至東晉時期四百多年間草書藝術的面貌。至東晉,作為今文字新體的行書、楷書、草書全面成熟,隸書及其俗體章草逐被取代。 2 / 8 “章草”這種字體最初只稱為“草書”,后“今草”出現(xiàn)后,為示區(qū)別,改稱得“章”名。它的命名歷來說法不一。章草的得名,舊說或曰為章帝所愛、或曰用于當時奏章、或曰元帝時史游用于書寫急就章。均不確切。從“章”字的本義來分析,它的準確含義是篇章

4、、章法、章則,含有法度的意思。東晉新體草書形成后,由于舊體草書法度嚴謹,逐稱“章草”,新體草書則稱“今草”。所以說,把當時規(guī)范化的、章法化的草書稱之為“章草”,還是十分允當?shù)摹?“我們今天談論的章草,包含了兩方面意思: 一是俗體的章草,即通常所謂的原始狀態(tài),筆畫簡直、用筆源自篆隸,雖然在字法上已漸趨規(guī)范,但筆畫意趣上仍處于不成熟的初創(chuàng)階段,如“平復帖”、漢簡神烏傳“濟白帖”和簡牘中的草書墨跡。其最根本的用筆方法基本延續(xù)了篆隸書的平鋪直敘,運筆過程中體現(xiàn)出拖和絞轉的特點,注意點畫線條的遲澀感,結字靈動和變化,縱橫交錯、常有奇趣,左向右背的弧線條用得較多,整體上有渾樸爛漫的色彩。有人將這些書體稱之

5、為草篆、草隸、隸草??偟膩碇v,這些書跡應該稱之為篆書或隸書草化的產(chǎn)物,或稱之為草書的雛形,它們都是草書最古老的形態(tài),是章草藝術的源頭,是章草藝術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 二是嚴格意義上已經(jīng)規(guī)范化了的章草,字勢基本取橫勢,且每字中有明顯的波折特征,雖被認為是隸書的草化,其字法的成熟與嚴謹,顯然已(基本)衍變?yōu)橐环N新書體了。我們只能從其明顯而夸張的波折來認同它與隸書的親緣關系,這一類作品以皇象急就章為代表,后世書家習章草者,宋克、趙子昂等多以此法為宗。規(guī)范化了的章草除了波折外,已經(jīng)很少能見到隸書的痕跡了,用筆的提按使轉漸趨成熟,字法結構也更加嚴謹而精美,幾乎無異于行楷?!?因為紙張的出現(xiàn),簡牘書寫機制

6、的失傳,真跡埋藏在地下,章草的源頭漸被人們遺忘。在龐大的新章草資源面前,研究、整合、消化、在創(chuàng)作是當代章草(草書)藝術家們面臨的新使命。二草書的演變與成熟出示作品 漢代的草書書法最初從隸書的便捷快速書寫中產(chǎn)生出來,帶有明顯的隸書痕跡,后人稱之為“章草”。到了東晉時期,隨著楷書成熟并取代隸書成為通行字體,章草也受到影響,很快消除了隸書痕跡,轉變成為一種更為流暢連綿、變化靈活的新面目,后人稱之為“今草”。我們通常所說的草書便是指今草。魏晉時期,文人士大夫階層崇尚老莊玄學,注重生命體驗,追求個性在生活內容中的表達,因此書法就成為他們施展才華、表現(xiàn)個性的最好方式。東晉政權南渡以后,書法在士大夫之間格外

7、盛行。他們的書法欣賞實踐,主要集中在日常書信往來所使用的行草書中,這也相應的推動了草書藝術的大發(fā)展。在這一過程中,成就最大、影響最廣的代表人物就是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后人把他們和成稱為“二王”。王羲之出生于晉朝著名的世家大族瑯玡王氏,從小就繼承家風練習書法。他早年師從書法家衛(wèi)夫人學書,后廣泛涉獵前代名家,遂改變初學,博采眾長,精研體勢。其草書師法張芝,楷書得力于鐘繇。最終,王羲之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推陳出新、獨樹一幟,取得了超出常人的突出成就。它使楷書完全擺脫了隸書的影響,并進一步革新和發(fā)展了行書和草書藝術,創(chuàng)建了可供后人效法的楷、行、草書的規(guī)范模式,對后世書法發(fā)展產(chǎn)生深遠影響,被人們尊推為“書

8、圣”。王羲之書法在草書方面最顯著的成就,就是將今草的技巧推向完善,通過自己成熟而精妙的風格實現(xiàn)了章草向今草的轉變。王羲之的草書,點畫流動飄逸,用筆富有提按虛實的節(jié)奏變化,字形則靈活多樣,俯仰顧盼的姿態(tài)變化非常生動。在他的作品中,章草所特有的隸書筆意已完全消失,而字字獨立的書寫習慣也被連綿牽帶、大小參差的布局規(guī)律所取代。王羲之所開創(chuàng)的這種新的草書風格,經(jīng)過家族子弟的不斷繼承發(fā)展,很快就在當時風靡整個書壇,成為了草書的發(fā)展主流。王氏一門素有擅長書法的傳統(tǒng),家族里出了多位著名的書家。其中的成就和影響都比較顯著的,首先是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王獻之,他在繼承家學的同時,又博采眾長形成自己的特點。書法作品。

9、在王羲之死后,王獻之的書風曾享譽一時,甚至超過了自己對父親,因此獲得了與其父并稱“二王”的榮耀。隋朝的智永和尚是王羲之的第七代孫,它也是一位出色王氏后人。相傳他出家為僧后,在寺廟里苦練草書二十年寫有真草千字文八百本,分別施舍給浙東的各家寺廟,至今還留存。智永的草書用筆嫻熟,結體秀美,表現(xiàn)出很深的技巧功力。直到現(xiàn)在,真草千字文也一直是學習草書的極好范本。王羲之開創(chuàng)的草書新風受到后世廣泛的欣賞和推崇,在唐朝前期達到頂峰。當時擅長草書的書家基本上都追訪王羲之書風,就連一代女皇武則天也是一位草書愛好者。她親筆書寫的書法作品昇仙太子碑刻于公元六六九年,其用筆剛柔相濟、布局曠達疏朗、字字獨立、結構勻整。值得指出的是,昇仙太子碑碑額六字是鳥形飛白書,這在漢字書法中可稱得上是別具一格,另外,以草書入碑也顯示出武則天的非同凡響。同武則天相比,唐代書家孫過庭對王羲之草書的技巧風格,則有著更為準確的領悟和熟練的把握,在當時就被譽為“學二王足以亂真”。他的書法作品流傳至今有書譜和草書千字文等。其中書譜不僅是一件點畫紛披、體勢爛漫的草書杰作,其內容更是一篇精辟的書法理論著作,因而在書法史上具有極高的價值,其魅力和影響至今仍久久不衰。美術體驗學生選自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