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賦的綠色意境_第1頁
漢賦的綠色意境_第2頁
漢賦的綠色意境_第3頁
漢賦的綠色意境_第4頁
漢賦的綠色意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漢賦的綠色意境王子今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系摘要:漢賦作品中有反映當時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內容,也從特殊角度折射出當時社會生態(tài)觀念的閃光點。漢賦中有關漢代生態(tài)史的諸多信息,以及其中體現(xiàn)的當時一定社會層次生態(tài)觀念中的理性成分,都是值得漢史研究者和關口漢代歷史文化的人們關注的。漢賦,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3世紀初的400余年間,曾經是文學的壯流,是體現(xiàn)出當時文化之時代精神的最顯著的遺存。漢書·藝文志著錄文學成就“詩賦百六家,千三百一十八篇”中,有“屈原賦二十五篇”等“賦二十家,三百六十一篇”,“陸賈賦三篇”等“賦二十一家。二百七十四篇”,“孫卿賦十篇”等“賦二十五家,百三十六篇”,“客主賦十八篇”等“雜賦

2、十二家,二百三十三篇”??偣?8家,占詩賦總數(shù)的7358%。籍數(shù)合汁1004篇,占詩賦總數(shù)的76.18%。其中除個別先秦和“秦時”作品外,均為西漢作品。而據(jù)費振剛等輯全漢賦所收,東漢作者人數(shù)和作品篇數(shù)又都遠遠超過西漢。漢人的賦作,對漢代文化宏大華美氣象的形成,曾經有顯著的影響。,漢賦的文化品質,歷來褒貶議異。其實其中的文化信息,可以作多層面的分析。比如漢賦作者在作品中記敘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形勢,透露的自然主義的意識,就值得研究者注意。有學者在分析漢賦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風格時,強調其色彩特色,有“色彩絢爛,氣勢雄奇,醉人心魄,迷人魂夢“,“絢麗而不失深沉”等評價,稱贊其“鮮明而豐富的色彩奪人目精”。在對

3、漢賦的典范進行討論時,又有“形象生動”的“彩色的騷體句式” 諸語。借用這樣的形容,也可以說,漢賦中有關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內容,為中周生態(tài)史以及中國生態(tài)思想史或者生態(tài)觀念史的遺存,涂染了一抹濃綠。一、漢賦的“草區(qū)禽族”寫繪文心雕龍·詮賦說,“賦者,鋪也,鋪采摘文,體物寫志也?!睗h賦是怎樣“體物”的呢?對于“體物”,文心雕龍·比興的表述形式是“圖狀山川,影寫云物”。漢賦注重對自然景觀的描繪。有學者因此說,“漢賦有繪形繪聲的山水描寫,是山水文學的先聲。”而“山水”之中,為“繪形繪聲”的文學手法所記錄的,以寓有生命力的草木禽獸最為引人注目。枚乘柳賦寫道:“忘憂之館,垂條之木。枝逶遲而含紫,

4、葉萋萋而吐綠?!庇秩缈钻皸盍x:“綠葉累迭,郁茂翳沈,蒙籠交錯,應風悲吟。”繁欽柳賦:“順肇陽以吐牙,因春風以揚敷。交綠葉而重葩,轉紛錯以扶疏、,郁青青以暢茂,紛冉冉以陸離。浸朝露之清波,曜華采之猗猗?!薄瓣惲樟x也說“綠條縹葉,雜沓纖麗”,“蔚曇曇其杳杳,象翠蓋之葳蕤”。楊修節(jié)游賦也寫道:“行中林以彷徨,玩奇樹之抽英。或素華而雪朗,或紅彩而發(fā)赪綠葉幽蔕,紫柯朱莖。楊柳依依,鐘龍蔚青。紛灼灼以舒葩,芳馥馥以播磐?!蓖豸铀加奄x也有“平原兮泱漭,綠草兮蘿生”句。在漢賦作者筆下,以“綠”為基色的絢麗春光,飽含著旺盛的生機。其文,漢人賦作中對“綠”色的歌詠,并不僅僅表現(xiàn)出對生命力的愛重,作者對“綠”的

5、贊美,往往還深含著一種對自然總體環(huán)境的親和之心。牧乘粱王菟園賦所謂“枝葉榮茂”,劉勝文木賦所謂“麗木離披”,以及杜篤首陽山賦“青蘿落寞而上覆”,崔骃大將軍臨洛觀賦:“桃枝夭夭,楊柳猗猗”,王粲槐樹賦:“形祎祎以暢條,色采采而鮮明;豐茂葉之幽藹,履中夏而敷榮”,義柳賦“覽茲樹之豐茂,紛旖旎以修長;枝扶疏而覃布,莖森梢以奮揚”等,都把自然生機的豐滿和輕盈,充實和綺麗,萌動和生長,描繪得十分活潑新鮮。沒有對自然的細致觀察和深入理解,筆端是不可能生出如此生動文字的,而在這種觀察和理解的背后,是對自然的傾心熱愛。山光水色,密林芳草,是漢賦作者特別樂于描繪的對象。司馬相如子虛賦說到“蕙圃”所生,有“衡蘭芷

6、若,穹窮昌蒲,江離蘪蕪,諸柘巴且”,關于云夢地方,“其高燥則生葴析苞荔,薜莎青武花薠。其埤濕則生藏莨蒹葭,東蘠雕胡,蓮藕觚盧,奄閭軒于”。原始森林中,“則有陰林巨樹,根楠豫章,桂椒木蘭,檗離朱楊,樝梨梬栗,橘柚芬芳。”在上林賦中,除了山嶺上的“深林巨木”外,他對大澤廣原的草色也使用了相當多的筆墨:“掩以綠蕙,被以江籬,糅以蘪蕪,雜以留夷。布結縷,攢戾莎,揭車衡蘭,槀本射干,茈姜蘘荷,葴持若蓀,鮮支黃礫,蔣茅青薠,布濩閎澤,延曼太原,麗靡廣衍,應風披靡,吐芳揚烈,郁郁菲菲,眾香發(fā)越,肸蠁布寫,晻薆咇茀?!眻@林的繁榮,“揚翠葉,扤紫莖,發(fā)紅華,秀朱榮,煌煌扈扈,照矅巨野”自然的綠色,在人們的視野中

7、,“視之無端,究之亡窮?!睋P雄蜀都賦所渭“泛閎野望,芒芒菲菲”“,杜篤首陽山賦所謂“長松落落,卉木蒙蒙,也都以綠色的濃彩,描繪了蒼茫山野郁郁蔥蔥的景象。 馮衍顯志賦所渭“百卉含英”,繁欽建章鳳闕賦所謂“嘉樹翁薆”,張衡歸田賦所謂“原隰郁茂,百草滋榮”,揚雄甘泉賦所謂“翠玉樹之青蔥”,“紛蒙籠以掍成”,“ 飏翠氣之冤延”,也都寫述了生機勃勃的綠色世界。司馬相如上林賦又寫到上林湖澤的水鳥:“鴻鷫鵠鴇,鴐鵝屬玉,交精旋目,煩鶩庸渠,蒧疵鵁鸕,群浮乎其上。汎淫汜濫,隨風澹淡,與波搖蕩,奄薄水渚,唼喋菁藻,咀嚼菱藕?!庇袑W者在批評漢賦“閎侈臣衍”,“重替板滯”的重大缺點時,依然承認“上林賦寫水禽一段是很

8、值得稱贊的?!蔽男牡颀?#183;詮賦說:在“京殿、苑獵、述行、序志,并體國經野,義尚光大;既履端于倡序,亦歸余于總亂”之外,“至于草區(qū)禽旅,庶品雜類,則觸興致情,因變取會。”漢賦的筆觸涉及自然生態(tài),確實有“興”有“情”,而且往往由較為平易的風格,透露出更為親近的深忱厚意。 漢書·王褒傳說:“上令褒與張子僑等并待詔,數(shù)從褒等放獵,所幸官館,輒為歌頌,第其高下,以差賜帛。議者多以為淫靡不急。”漢宣帝針對這種批評,引用了淪語·陽貨中孔子的活:“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又有這樣的表態(tài):“辭賦大者與古詩同義,小者辯麗可喜。辟如女工有綺榖,音樂有鄭衛(wèi),今世俗猶皆以此虞悅耳目,辭

9、賦比之,尚有仁義風諭,鳥獸草木多聞之觀,賢于倡優(yōu)博弈遠矣?!庇袑W者就此寫道,“連皇帝都要強調這個問題,可見這個問題在當時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漢代“歌頌”“放獵”的賦作確實多有描述“鳥獸草木”的內容。漢宣帝評價漢賦時“鳥獸草木多聞之觀”的肯定之辭,或許真的反映了“當時人們心目中”對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中“鳥獸單木”的某種關注。二、生態(tài)史信息的寶貴遺存 劉歆甘泉宮賦寫道:“深林蒲葦,涌水清泉。芙蓉菡萏,菱荇蘋蘩。豫章雜木,梗松柞棫。女貞烏勃,桃李棗檍?!备嗜獙m遺址存今陜西淳化。只要親臨其地的人都可以知道,現(xiàn)今情形和劉歆描寫的景況,已經完全不同。藝文類聚卷28引班彪游居賦有“瞻淇澳之園林,美綠竹之猗猗”句,

10、可知當時淇園之竹林,仍然一如詩·衛(wèi)風·淇奧“瞻彼淇奧,綠竹猗猗”,“綠竹青青”,“綠竹如簀”的時代,遼闊而繁密。然而如水經注·淇水所說,到了酈道元生活的時代,“今通望淇川,無復此物”。班固西都賦關于長安附近的自然景觀,有“源泉灌注,陂池交屬;竹林果園,芳草甘木”文句,又說,“西郊則有上囿禁苑,林麓藪澤,陂池連乎蜀漢” 。張衡西京賦也寫道:“上林禁苑,跨谷彌阜。東至鼎湖,邪界細柳。掩長楊而聯(lián)五柞,繞黃山而款牛首,繚垣綿聯(lián),四百余里。植物斯生,動物斯止。眾鳥翩翻,群獸馬否騃。散似驚波,聚以京峙?!?又說:“林麓之饒,于何不有?木則榷栝粳枘,梓械椴楓。嘉卉灌叢,蔚若鄧林

11、。郁翁蔓葑,橢爽稀穆。吐葩揚榮,布葉垂陰。草則葳莎菅蒯,薇蕨荔艽。王芻菌臺,戎葵懷羊。苯酋蓬茸,彌皋被岡。絳敷衍,編町成篁。山谷原隰,泱漭無疆?!?薛綜解釋說:所謂“彌皋被岡”,“言草木熾盛,覆被于高澤及山岡之上也?!薄般箐?,無限域之貌。言其多無境限也?!痹陉P中地區(qū)農耕業(yè)早已過度開發(fā)的今天,這些景象只能成為遙遠的回憶。班固西都賦還寫道,長安宮殿區(qū)中有人工湖泊,“前唐中而后太液,攬滄海之湯湯”,湖中山島,“靈草冬榮,神木叢生”。著名的昆明池上,“茂樹蔭蔚,芳草被堤。蘭苣發(fā)色,曄曄猗猗。若搞錦布繡,燭耀乎其陂?!?這里因水面廣大,水鳥聚集,于是在湖光草色碧綠背景的襯映下,又有禽鳥富有生機的起降集散

12、?!靶Q白鷺,黃鵠薅鸛。鴿鴰鴇鵬,鳧鷺鴻雁。朝發(fā)河海,夕宿江漢。沉浮往來,云集霧散。” 這些情景,今人已經以為不可想象。張衡西京賦對于長安附近的湖泊,也有“前開唐中,彌望廣瀠;顧臨太液,滄池漭沆”的記載,水面之遼闊,據(jù)說“清淵洋洋”,“長風激于別培,起洪濤而揚波” 。在水資源呈現(xiàn)匱乏趨向的今天,人們面對枯塘瘦水,大概已經難以想象當時“茂樹”“芳草”問“滄海”“湯湯”的景象。張衡的東京賦關于洛陽宮苑,也有“芙蓉覆水,秋蘭被涯”的景色。而“永安離宮,修竹冬青”,“奇樹珍果,鉤盾所植”,“洪池清箕,淥水澹澹;內阜川禽,外豐葭茭”,也是一派綠色。而現(xiàn)今當?shù)氐闹脖缓退Y源的形勢,也有了很大的變化。班固西

13、都賦說到關中“竹林”,張衡西京賦所謂“禁敷衍,編町成篁”,都可以與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所見擁有“渭川千畝竹”者,其富足可以與“千戶侯”相當?shù)恼f法相印證。此外枚乘梁王菟園賦所謂“修竹檀欒”,班固終南山賦所謂“上挺修竹”,張衡東京賦所謂“修竹冬青”,馬融長笛賦所謂“惟筵籠之奇生兮,于終南之陰崖”,“今世雙笛從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等,也都為了解當時的竹類生長區(qū)提供了資料。張衡南都賦描繪南陽地區(qū)的竹林,寫道:“其竹則筵籠笤篾,鎳斡箍簍。緣延坻阪,澶漫陸離。稷那蓊茸,風靡云披?!?這種漫山遍野的竹海,也是現(xiàn)今當?shù)責o法見到的景觀。關于南陽植被,張衡還說到“薯蔗”也就是甘蔗,當時有專門的園圃經營

14、,又說到“穰橙鄧橘”,已經成為地方名產。南陽地區(qū)后世未必沒有“薯蔗”和“橙”“橘”生存,但是其經濟意義已經銳減。其產量和產值,在全國經濟物產的總體布局中已經微不足道了。中國自然地理圖集所繪出的出產甘蔗和柑橘的農業(yè)植被區(qū),與南陽相距最近的地方,直線距離也在360公里以上。張衡出身南陽,又有科學學術眼光,南都賦因而文辭真切,確可信據(jù)。為我們保留了生態(tài)史在當時階段的景況的還有徐干齊都賦。作者對于臨淄自然風貌,有如下的描寫:“蒹葭蒼蒼,莞菰沃若。瑰禽并鳥,群萃乎其問。帶華蹈縹,披紫垂丹,應節(jié)往來,翕習翩翻?!蓖鹑灰粋€生機爛漫的水鳥世界。用作者自己的話來說,叫做“羽族咸興”。這也是與現(xiàn)今所見生態(tài)形勢明顯

15、不同的。漢賦的文學特點,久有“虛用濫形”,“詭濫愈甚” 的批評,不過,這種批評所指實例,大多沒有直接針對山林禽物的描寫。左思三都賦序說:漢賦有關描述,“考之果木,則生非其壤。技之神物,則出非其所。于辭則易為藻飾,于義則虛而無征。” 所舉實例,第一條就是“相如賦上林,而引盧橘夏熟”。有人以為這“體現(xiàn)了漢賦在描寫方面不拘于生活真實而務盡其類的特色”,即“對事物的品類進行窮盡式的羅列,以表現(xiàn)物類之繁盛”。有人據(jù)此說,“漢賦在描寫天子游獵和京都宮苑的富麗堂皇之時,往往要對山川草木鳥獸蟲魚進行大規(guī)模的鋪陳,這些鋪陳并非完全是寫實”,甚至認為,“其中很多都是祥瑞化的描寫”,這樣的說法似未可憑信。其實,宋代

16、學者王觀國學林卷7對左思“虛而無征”的批評已有駁議:“觀國案:司馬相如賦言上林之盛日:于是乎盧橘夏熟,黃柑橙楱,枇杷燃柿,亭柰厚樸,枵棗楊梅,櫻桃蒲陶,隱夫奠棣,苔沓離支,羅乎后宮,列乎北園。蓋橘橙、枇杷、楊梅、荔枝,皆南方之物,非西北所產。然而上林者,天子之宮苑,四海之嘉木珍果,皆能移植于其中,不但本土所生者而已。”宋人張世南游宦紀聞卷五又寫道:左太沖三都賦序批評相如賦上林、揚雄賦甘泉等“于辭則易為藻飾,于義則虛而無征”,自稱“余既思摹二京而賦三都,其山川城邑,則稽之地圖;其鳥獸草木,則驗之方志”。然而,“其蜀都賦則云:旁挺龍目,側生荔枝,布綠葉之萋萋,結朱實之離離。讀至此而竊有疑焉。世南游

17、蜀道,遍歷四路數(shù)十郡,周旋凡二十余年,風俗方物,靡不質究。所謂龍目,未嘗見之。間有自南中攜到者,蜀人皆以為奇果。此外如荔枝、橄欖、余甘、榕木,蜀皆有之,但無龍目、榧實、楊梅三者耳。豈蜀昔有而今無耶?抑左氏考方志草木之未精耶?”左思所謂漢賦“果木”“虛而無征”和張世南對左思蜀都賦的懷疑,其實可能屬于同樣的情形,即“昔有而今無”。漢代氣候條件和后世不同,自然景物的差異,有些可能與此有關。漢賦文辭,確實“夸張飛動”,但是對于“鳥獸草木”的記述,應當大體可信。三、生活和環(huán)境:漢賦作者的自然觀在當時的生態(tài)形勢下,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有今人難以想象的自然美。漢賦正如文心雕龍·詮賦所說,“寫物圖貌,蔚

18、似雕畫”,其中生動鮮明的辭句,使我們可以片斷體會到當時人和“綠”色夙夜依依的生活情境。漢代宮苑的命名,注重自然的本色。如班固西都賦所列后妃之室,有“合歡、增城、安處、常寧、苣若、椒風、披香、發(fā)越、蘭林、蕙草、鴛鸞、飛翔之列”。張衡西京賦也說:“后宮則昭陽、飛翔、增成、合歡、蘭林、披香、鳳皇、鴛鸞?!?宮殿多以草木禽鳥得名,是很明顯的。西京賦說:漢宮之中,“嘉木樹庭,芳草如積”。楊修許昌宮賦寫道:“植神木與靈草,紛蓊蔚以參差?!?可見宮廷之中,注重植樹植草。李尤德陽殿賦:“達蘭林以西通,中方池而特立。果竹郁茂以蓁蓁,鴻雁沛裔而來集。德陽之北,斯日濯龍。葡萄安石,蔓延蒙蘢,橘柚含桃,甘果成叢?!逼?/p>

19、樂觀賦:“龜池泱漭,果林榛榛?!?東觀賦“步西蕃以徙倚,好綠樹之成行。歷東厓之敞坐,庇蔽茅之甘棠?!彼钠呖钫f:“奇宮閑館,回庭洞門”之中果林的繁茂:“梁王青黎,盧橘是生。白華綠葉,扶疏各榮。與時代序,敦不墮零。黃景炫炫,眩林曜封。金衣素里,班白內充。滋味偉異,淫樂無窮。副以芋柘,豐弘誕節(jié)。纖液玉津,旨于飲蜜。” 太平御覽卷971一引文又有“鴻柿若瓜”句。太平御覽卷971引劉駒馬余玄根賦:“芳林臻臻,朱竹離離,菱茨吐榮,若攄錦而布繡”,也可以將我們帶到同樣的綠蔭之下,翠茵之上。關于平民的居處,馮衍顯志賦有這樣的文句:“捷六枳而為籬兮,筑蕙若而為室;播蘭芷于中廷兮,列杜衡于外術。攢射干雜蘼蕪兮,

20、構木蘭與新夷;光扈扈而煬耀兮,紛郁郁而暢美;華芳曄其發(fā)越兮,時阮忽而莫貴;非惜身之坎軻兮,憐眾美之憔悴。游精神于大宅兮,抗玄妙之常操;處清靜以養(yǎng)志兮,實吾心之所樂?!崩钯t解釋說:“自此以下,說籬宇廷除,皆樹芬芳卉木,喻己立身行道,依仁履義,猶屈原扈江蘺與薜芷,紉秋蘭以為佩之類也。”此前馮衍有“采三秀之華英”,“揚屈原之靈芬”句,也是同樣意境。梁竦悼騷賦所謂“服荔裳如朱紱”,“歷蒼梧之崇丘”,“臨眾瀆之神林”也可以聯(lián)系起來解讀。劉勰說漢賦是“體物寫志”的藝術形式。漢賦,確有“言志”的作用。其特點,在于“抒志于敘事之中”,講究“情景交融”。從漢賦內容看,當時人以綠色懷抱中的清凈作為理想生活場景。人

21、和自然的親近和融合,可以凈化心胸,涵養(yǎng)精神,提升思想的境界。蔡邕彈琴賦所說制琴應求茂木,如果“丹華煒煒,綠葉參差,甘露潤其末,涼風扇其枝,鸞鳳翔其顛,玄鶴巢其岐”,方“琴瑟是宜”。演奏時,于是可以“恬淡清溢”,以致“青雀西飛,別鶴東翔”,“走獸率舞,飛鳥下翔,感激茲歌,一低一昂?!弊髡咭愿挥幸魳访栏械膶懯?,表現(xiàn)了理想的精神生活的畫面。據(jù)后漢書·仲長統(tǒng)傳記載,東漢思想家仲長統(tǒng)曾經表述他“欲卜居清曠,以樂其志”的生活理想。他說:“使居有良田廣宅,背山臨流,溝池環(huán)幣,竹木周布,場圃筑前,果園樹后?!逼饺铡败X躇畦苑,游戲平林,濯清水,追涼風,釣游鯉,弋高鴻”??梢云届o地娛游,自由地詠唱,從容

22、地思想,達到“至人”的境界。讀漢賦時,往往也可以體會到這種意象。例如張衡歸田賦中所謂“諒天道之微昧,追漁父以同嬉;超埃塵以遐逝,與世事乎長辭”等,就表達了相近的情緒。學界有人認為,漢賦的文化傾向有“道家思想的影響”,說“賦乃是軟性文學”,受道家“學重陰柔”的特點影響很深 。西京雜記卷2引司馬相如語,有所謂“賦家之心,苞括宇宙”,有人認定與淮南子·繆稱訓“包裹宇宙”及同書道應訓“包裹天地”有關,是司馬相如“借用了道家論道的術語” 。有人還明確認定張衡歸田賦的內容與道家哲學有密切關系,也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見。就現(xiàn)在我們已經掌握的文化信息分析,將其中表露的生活態(tài)度看作當時文士階層中比較一致的

23、文化傾向,可能是適宜的。這種觀念的生成,有傳統(tǒng)農耕社會的文化背景,然而以現(xiàn)代眼光考察,也應當注意到其中值得肯定的表現(xiàn)出較先進的生態(tài)觀的人生志趣和開明思想。漢賦文字還向我們展示,在“綠”色背景的襯映下,又有野生動物富有生機的活動。除了前說“走獸率舞,飛鳥下翔”外,又如公孫詭文鹿賦:“扈鹿濯濯”,“呦呦相召”,“來我槐庭,食我槐葉。”路喬如鶴賦:“白鳥朱冠,鼓翼池干。”“方騰驤而鳴舞,憑朱欄而為歡。”從漢代畫像遺存中,可以看到當時人們“縱養(yǎng)”禽鳥的風習 。漢賦所見扈鹿“來我槐庭”和白鶴“憑朱欄而為歡”的情形,也體現(xiàn)了漢代人親近自然的生活。漢賦作者如文心雕龍·物色所說,往往“窺情風景之上,

24、鉆貌草木之中” ,習慣以物喻情,于是在文學批評家的眼中,不免“葳蕤之群積”,有“青黃屢出,則繁而不珍”的弊病。不過,我們從社會生活史的視角考察,卻不能不珍惜相關的文字,因為其中對于當時人的生活場景和生活態(tài)度的體現(xiàn),雖然細碎,然而真實。四、“天人合應”的生態(tài)意識漢賦的積極內容,有學者以為包括“表現(xiàn)對生活的熱愛,對生活創(chuàng)造者的頌美”,甚至“洋溢著征服自然獲致勝利的樂觀自信”。其實,人們感受最為深刻的當時人的精神意向,可能并不是“征服自然”,而是順應自然,和自然保持高度和諧。蘇順嘆懷賦寫道:“悲終風之隕籜,條枝梢以摧傷。桂敷榮而方盛,遭暮冬之隆霜。華菲菲之將實,中天零而消亡?!?以草木比喻人生命運,

25、是慣見的文學筆法。蔡氏祠前的栗樹被人折傷,蔡邕作傷胡栗賦感嘆:“樹遐方之嘉木兮,于靈宇之前庭。通二門以征行兮,夾階除而列升。彌霜雪之不凋兮,當春夏而滋榮。因本心以誕節(jié)兮,凝育蘗之綠英。形猗猗以艷茂兮,似碧玉之清明。何根莖之豐美兮,將蕃熾以悠長。適禍賊之災人兮,嗟夭折以摧傷?!泵鑼懹潍C場面的文字,在漢賦作品中是最富有動感和聲威的內容。傅毅洛都賦,班固西都賦、東都賦,張衡西京賦、東京賦都有相關的描寫。所謂“弦不虛控”,“應箭殪夷”,“禽相鎮(zhèn)厭,獸相枕藉”,“僵禽斃獸,爛若磧礫”,“風毛雨血,灑野蔽天”,都說到這種大規(guī)模獵殺的慘厲。王粲羽獵賦形容其景象尤為真切:“旌旗云橈,鋒刃林錯。揚暉吐火,曜野蔽

26、澤。山川于是搖蕩,草木為之摧撥。禽獸振駭,魂亡氣奪。興頭觸系,搖足遇楗。陷心裂胃,潰腦破顙。鷹犬競逐,弈弈霏霏。下鞴窮碟,摶肉噬肌。墜者若雨,僵者若坻。清野滌原,莫不殲夷?!?在頌揚王者威武的另一面,以血腥的描述,反映了這種田獵形式的殘酷。班固東都賦所謂“指顧倏忽,獲車已實”,張衡西京賦所謂“白日未及移其晷,已狳其什七八”,都說明這種帶有原始游獵遺風的軍事演習,已經蛻變?yōu)橥罋⒌挠螒?。所謂“清野滌原,莫不殲夷”導致的對自然生態(tài)的嚴重破壞,也包括植被。西都賦說:“松柏仆,叢林摧”,“草木涂地?!?除了車騎的踐踏外,還有燃火“燎山”行為。東都賦:“焱焱炎炎,揚光飛文,吐煙生風,吹野燎山,日月為之奪明

27、?!蔽骶┵x所謂“光炎燭天庭”,也形容山林著火的氣勢。而事后對自然植被的損害,則如西都賦所謂“原野蕭條”,“草木無余” 。馮衍顯志賦:“山峨峨而造天兮,林冥冥而暢茂;鸞回翔索其群兮,鹿哀鳴而求其友?!焙鬂h書· 馮衍傳下李賢注:“此言所居之處,山林飛走之狀也。”然而“索其群”“求其友”云云,都暗示其“群”其“友”已經受到傷害。張衡歸田賦與“龍吟方澤,虎嘯山丘”對照,說到“仰飛纖繳,俯釣長流;觸矢而斃,貪餌吞鉤”,以比喻世塵榮辱,也隱約體現(xiàn)出作者對被獵殺的野生動物,在情感上似乎有某種內心的“合應”。崔定答譏中“愛餌銜鉤,悔在鸞刀;披文食豢,乃啟其毛”云云,與“麟隱于遐荒,不紆機阱之路;鳳凰

28、翔于寥廓,故節(jié)高而可慕”對應,也有相近的意味。班固東都賦關于游獵,有“樂不極般,殺不盡物”語,與所謂“清野滌原,莫不殲夷”的炫耀,表現(xiàn)出觀念的差異。張衡東京賦關于仲冬季節(jié)皇家大規(guī)模田獵的場面,有細致的記述。除了“戈矛若林,牙旗繽紛”,“火列具舉,武士星敷”浩大場面的描寫以外,還有這樣的文字:“軌塵掩遠,匪疾匪徐。馭不詭遇,射不剪毛?!薄榜R足未極,輿徒不勞。成禮三毆,解罘放麟。不窮樂以訓儉,不殫物以昭仁。慕天乙之弛罟,因教祝以懷民。儀姬伯之渭陽,失熊羆而獲人?!睂τ凇榜S不詭遇,射不剪毛”,薛綜解釋說,“孟子日:為之詭遇,一朝而獲十。劉熙日:橫而射之日詭遇。毛萇詩傳日:面?zhèn)猾I,剪毛不獻?!倍际钦f

29、對行獵對象也懷有寬仁之心,不急迫,不虐殺。對于“馬足未極,輿徒不勞”,薛綜說:“極,盡也。輿,眾也。勞,罷勞也?!彼^“解罘放麟”,薛綜注:“大鹿日麟。解,散也。罘,罔也?!?所謂“慕天乙之弛罟,因教祝以懷民”,說仿照商湯故事。呂氏春秋·異用寫道:“湯見祝網者,置四面,其祝日:從天墜者,從地出者,從四方來者,皆離吾網。湯日:嘻!盡之矣。非桀,其孰為此也?湯收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祝日:昔蛛蝥作網罟,今之人學紓。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漢南之國聞之日:湯之德及禽獸矣。四十國歸之。人置四面,未必得鳥;湯去其三面,置其一面,以網其四十國,非徒網鳥也?!?所謂“

30、儀姬伯之渭陽,失熊羆而獲人”,涉及周文王得呂尚事。史記·齊太公世家:“西伯將出獵之,日所獲非龍非形,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于是周西伯獵,果遇太公于渭之陽,與語大說(悅)?!贬撚谑恰拜d與俱歸,立為師”。商湯、文王故事,都說田獵不在獲取禽獸,而在宣示仁德。這就是所謂“不殫物以昭仁”。張衡所說“馭不詭遇,射不剪毛”,注家引毛萇詩傳:“面?zhèn)猾I,剪毛不獻?!毙绿茣?#183;禮樂志寫道:“群獸相從不盡殺,已被射者不重射。不射其面,不剪其毛。凡出表者不逐之。”也就說即使獵殺野生動物,也應當避免過于殘虐。張衡所謂“不殫物以昭仁” 和班固西都賦中說到的“天人合應,以發(fā)皇明”的思想原則是一致的。東

31、京賦接著又進一步闡述了這樣的觀點:“方其用財取物,常畏生類之殄也。賦政任役,常畏人力之盡也。取之以道,用之以時。山無槎枋,畋不麇胎。草木蕃廡,鳥獸阜滋。民忘其勞,樂輸其財。百姓同于饒衍,上下共其雍熙。洪恩素蓄,民心固結?!?取用有所節(jié)制,有求其“蕃廡”、“阜滋”、“饒衍”的出發(fā)點,表現(xiàn)出長遠的經濟考慮,但是所謂“常畏生類之殄也”,則透露出對生命的尊重,體現(xiàn)了更為深刻的自然主義意識。有人指出漢賦“充滿尖銳的矛盾”,首先是“頌美與諷諫的矛盾”。同樣的意思又表述為“頌美諛辭與諷諫義旨的雜糅”。就游獵而言,論者指出子虛賦的上半篇夸耀“游獵之樂,以奢侈取勝”,下半篇寫“游獵之盛”,“通篇充滿了對天子生活的贊揚。寫天子罷獵節(jié)儉,不是否定了天子之獵,而是恐后世靡麗,至于天子之獵,朕以覽聽余閑,無事棄日,順天道以殺伐,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