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諺語大全_第1頁
中醫(yī)諺語大全_第2頁
中醫(yī)諺語大全_第3頁
中醫(yī)諺語大全_第4頁
中醫(yī)諺語大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醫(yī)諺語大全原文地址:中醫(yī)諺語大全作者:丁咨中醫(yī)諺語大大全 _ 百度文庫飯飽不洗澡,酒后不剃腦。飯后行百步,不用上藥 鋪。寒從腳起,病從口入。平時省一口,缺時頂一斗。貪吃 貪睡,添病減歲。臭魚爛蝦,害命冤家。看菜吃飯,量體裁 衣。若要長壽,經(jīng)常吃素。煮菜不用學,只要勤洗鍋。上床 蘿卜下床姜。母雞清火雄雞燥火,梢鰱搜病甲魚滋陰。深栽 洋芋淺栽姜。吃藥不忌嘴,跑斷大夫腿。 有病不瞞醫(yī)。瞞 醫(yī)害自己。 有病去燒香,死得更快當丑病不瞞醫(yī)生。不服 庸醫(yī)藥,勝請中流醫(yī)。 治一經(jīng),損一經(jīng)。病人怕肚脹,雨 落怕天亮。 三腫三消,預備鐵鍬。 出汗不減病,醫(yī)生也 著急。 擠瘡不留膿,免受二回痛。 紅腫高大,大夫不

2、怕。 治瘡不能怕挖肉。千枝連根,十指連心。 瘡大瘡小,出頭 就好。 傷筋斷骨一百天。 鼻子不通,吃點火蔥。 走好的 癤子睡好的眼。 撐痢疾,餓傷寒。清瀉不用醫(yī),餓到日沉 西。 好人難得六月瀉。 老怕傷寒少怕癆。 干血癆, 不用瞧。 餓不死的傷寒,吃不死的痢疾。 治風先去熱,熱去風自滅。 感冒不是病,不治要了命。 痘要結,麻要泄。 針灸拔罐, 病去了一半。藥方無貴賤,效者是靈丹。 毒病毒藥醫(yī)。十 個大夫九“當歸” 。話傳三遍假成真,藥方子抄三遍吃死人。 百病一針,病情要分。小單方能醫(yī)大病。 偏方對癥治大病。人有四百病,醫(yī)有八百方。打石看石紋,醫(yī)病看病根。名醫(yī)難治心頭病。病急不要亂投醫(yī)。有病最怕亂

3、投醫(yī)。 小病不治,大病難醫(yī)。新病好醫(yī),舊病難治。得病容易治病難。臭蟲滿墻爬,藥罐手中拿。一只蒼蠅一只虎,飛到誰家誰家苦。 牙齒不剔不空,耳朵不掏不聾。餓不洗澡,飽不剃頭。 常常洗澡,虱子不咬。常洗衣,常洗澡,常曬被服疾病少。 飽剃頭,餓洗澡。 滅虱沒有巧,換衣常洗澡。 衣服常洗常換,強如上醫(yī)院。焚香不如掃地,吃肉不如剃頭。剃頭常洗澡,身體自然好。害眼洗腳,強似吃藥;害眼剃頭,火上加油。勤吃藥,不如勤洗腳。要離藥罐,洗手吃飯。 剃頭洗腳,賽過吃藥。飲前洗手,飯后漱口。入廚先洗手,上灶莫多言。日光不照臨,醫(yī)生便上門。常開窗, 透陽光;通空氣,保健康。常常曬太陽,身體健如鋼。強光底下無毒蟲。 屋內(nèi)屋

4、外勤打掃,開窗通氣精神好。清爽 的空氣,百病的良藥。洗臉洗鼻窩,掃地掃墻角。掃地如清心。 無事勤掃屋,強如上藥鋪。寧吃鮮桃一口,不要爛 杏一簍。飯前一碗湯,氣死好藥方;飯后一百步,強如上藥 鋪。臭魚爛蝦,送命冤家。冬忌生魚,夏忌狗肉。魚過千滾, 吃肚自穩(wěn)。魚吃新鮮米吃熟。東西要吃暖,衣服要穿寬。要想身體健,食物要新鮮。喝開水,吃熟菜,身體健康少病害。衛(wèi)生好,病人少,鍋灶凈,少生病。飲食要衛(wèi)生,一 熱二鮮三干凈。 吃瓜果,要洗凈,吃得衛(wèi)生少生病。一、防病治病諺語腰痛吃杜仲,頭痛吃川芎。家有劉寄奴,不怕刀斧剁。若要睡得好,常服靈芝草。家有地榆皮,不怕燒脫皮。家有地榆炭,不怕皮燒爛。有人識得半邊蓮,

5、夜半可伴毒蛇眠。有人識得千里光,全家一世不生瘡。馬齒莧,地綿草,痢疾腹痛療效好。甘草外號叫國老,解毒和藥本領高。屋有七葉一枝花,毒蛇不敢進我家。穿山甲,王不留,產(chǎn)婦服了奶長流。知母貝母款冬花,專治咳嗽一把抓。不怕到處痛得兇,吃了元胡就輕松。二、預防疾病諺語三月三,薺菜當靈丹。 大蒜是個寶,常吃身體好。吃米帶點糠,老少身體壯。吃了馬齒莧,到老無病患。冬吃蘿卜夏吃姜,體強力壯病不生。吃了蘿卜菜,啥病都不害。管你傷風不傷風,三片生姜一根蔥。夏天常喝綠豆湯,防暑解毒保安康。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不干不凈,吃了得病。干干凈凈,吃了沒病。生吃瓜果要洗 凈,吃得衛(wèi)生少生病。要想身體好,吃飯別太飽。

6、暴飲暴食易生病,定時定量保安寧。不喝酒,不吸煙,病魔見了都靠邊。三、藥名食療歌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蓮。若要皮膚好,米粥加紅棗。若要雙目明,粥中加旱芹。若要肝功好,枸杞煮粥妙。血壓高頭昏,紅蘿卜粥靈。便秘補中氣,藕粥很相宜。夏令防中暑,荷葉同粥煮。欲得水腫消,赤豆煮粥好。欲增血小板,花生衣煮飯。口渴心煩躁,獼猴桃粥好。血虛夜不眠,米粥煨桂圓。若要補虛損,骨頭與粥燉。四、食用功效歌鹽醋防毒消炎好,韭菜補腎暖膝腰。吃芹菜,降血壓,蘿卜消脹又化痰。驅(qū)寒除濕數(shù)胡椒,蔥辣姜湯治感冒。吃大蒜,治腸炎,綠豆解暑功效顯。胃炎通便吃香蕉,健胃補脾食紅棗。番茄補血美容顏,益智強身吃雞蛋。潤肺烏發(fā)食核桃,生津安神烏梅

7、好。蜂蜜 益壽又潤燥,葡萄悅色令年少。瓜豆消腫又利尿,降膽固醇花生好。白菊明目又平肝,黃花泡茶把熱散飯前洗手,飯后漱口;預防腸胃病,飲食要干凈;吃了省錢瓜, 害了絞腸癌。饑不暴食、渴不狂飲;貪吃貪睡,添病減歲; 少吃多滋味,多吃壞肚皮;人愿長壽安,要減夜來餐;飯吃 八成飽,至U老腸胃好;早飯要好,午飯要飽,晚飯要少。知恬逸自足者,為得安樂本。尊生八箋明高濂 物來順應,事過心寧,可以延年。壽世保元明龔廷賢省思慮則心血不耗,發(fā)不易白。醫(yī)先明王文祿 惱一惱,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養(yǎng)心要語明胡文煥 說說笑笑,通通七竅。諺語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諺語 笑口常開,青春常在。諺語 事從容則有余味

8、, 人從容則有余年。呻吟語明呂坤 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欲不可縱,欲縱成災; 樂不可極,樂極生衰。養(yǎng)生四要明萬全善攝生者,先除欲念。食色紳言明陳繼儒喜怒衰樂之發(fā)可節(jié)而不可止也,節(jié)之而順,止之而亂。春秋繁露西漢董仲舒嗜欲使人氣淫,好憎使人精勞。古今圖書集成清陳夢雷 暴喜傷心,暴努傷肝,暴恐傷 腎,過衰傷肺,過思傷脾。養(yǎng)生四要明萬全夫精神志意者,靜而日充者壯,躁而日耗者老?;茨献游鳚h劉安等 琴醫(yī)心,花醫(yī)肝,香醫(yī)脾,石醫(yī)腎,泉醫(yī) 肺,劍醫(yī)膽。幽夢續(xù)影清朱錫綬人生如天地,和煦則春,慘郁則秋。醫(yī)述清程杏軒善養(yǎng)生者,先除欲念。男女紳言明 陳繼儒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問移精變氣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萬病息。衛(wèi)生寶

9、鑒元羅天益惜氣存精更養(yǎng)神,少思寡欲勿勞心。壽世保元明龔廷賢心胸里頭能撐船,健康長壽過百年。諺語千保健,萬保健,樂觀方才是關鍵。諺語一日三笑,人生難老;一日三惱,不老也老。諺語生氣催人老,快樂變年少。諺語 遇怒不要惱,遇難莫急躁。諺語 常樂常笑,益壽之道。諺語 房寬地寬,不如心寬。諺語 知足者常樂,善笑者長壽。諺語 要活好,心別??;善制怒,壽無數(shù)。諺語 笑口常開,百病不來。諺語 治病必先治神,藥療必先心療。諺語 忠誠是長壽之本,善良是快樂之源。諺語生活上適度,精神上大度。諺語養(yǎng)生必先養(yǎng)德,大德必得其壽。諺語 正氣存內(nèi),邪不可干。素問遺篇刺法論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 絕。素問陰陽應

10、象大論戒暴怒以養(yǎng)其性,少思慈以養(yǎng)其神,省言語以養(yǎng)其氣,絕私念以養(yǎng)其心。續(xù)附養(yǎng)生要訣明胡文煥 看一個醫(yī)生不如交一個朋 友。諺語 人借氣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養(yǎng),所忌最是怒。老老恒言清曹廷棟凡心有所愛,不用深愛,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損性傷神。備急千金要方唐孫思邈 大喜蕩心,微抑則定;甚怒煩性,稍 忍即歇。退庵隨筆清梁章鉅人但知過怒過哀足以害性,而不知過喜過樂亦足以傷生。退庵隨筆清梁章鉅 心樂為良藥,神傷致骨枯。諺語 不氣不愁,活到白頭。諺語 老人之情,欲豪暢,不欲郁郁閼,可以養(yǎng)生。類修要訣明胡文煥圣人勝心,眾人勝欲,君子行正氣,小人行邪氣?;茨献游鳚h劉安等 多思則神殆,多念則志散,多欲則損智,

11、多事則形 疲。養(yǎng)生要集唐張湛安則物之感我者輕,和則我之應物者順,外輕內(nèi)順,而生理備矣。蘇沈良方宋蘇軾、沈括 忍怒以全陰氣,抑喜以養(yǎng)陽氣。抱樸子晉葛洪與其救療于有疾之后,不若攝養(yǎng)于無疾之 先。丹溪心法元朱震亨治身養(yǎng)性謹務其細,不可以小益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損為無傷而不防抱樸子晉葛洪 我命在我,不在天。仙經(jīng)養(yǎng)生以不傷為本。仙經(jīng)養(yǎng)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臥、久視、久聽。養(yǎng)生要錄宋蒲虔貫措身失理,亡之于微,積微成損,積疾成衰。養(yǎng)生論三國嵇康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 內(nèi)守,病安從來。素問上古天真論善養(yǎng)生者養(yǎng)內(nèi),不善養(yǎng)生者養(yǎng)外。壽世保元明龔廷賢善服藥者,不如善保養(yǎng)。養(yǎng)老奉親書宋陳直

12、才所不逮而困思之,傷也;力所不勝而強舉之,傷也。抱樸子晉葛洪 體欲常勞,食欲常少,勞無過極,少無過 虛。養(yǎng)性延命錄南朝梁陶宏景雖常服藥物,而不知養(yǎng)性之術,亦難以長生也。養(yǎng)性延命錄南朝梁陶宏景 善養(yǎng)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備急千金要方唐代孫思邈 精、氣、神,養(yǎng)生家謂之三 寶。理虛元鑒明汪綺石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素問評熱病論生理衛(wèi)生強身,心理衛(wèi)生強心。諺語 要享福,常知足。諺語 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曬被褥疾病少指甲常剪,疾病不染。諺語人勤于體者,神不外馳,可以集神;人勤于智,精不外移, 可以攝精。退庵隨筆清梁章鉅心要常操,身要常勞。呻吟語明 呂坤 日光不照門,醫(yī)生便上門。諺語 出則以車,入則以

13、輦,務以自佚,命以曰招蹶之機。呂氏春秋戰(zhàn)國呂不韋等發(fā),血之窮也,千過梳發(fā),發(fā)不白。養(yǎng)生要集唐張湛衣服厚薄,欲得隨時合度。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時不可極 厚。養(yǎng)生要錄宋蒲虔貫牢齒之法,早朝叩齒三百下為良。養(yǎng)生要集唐張湛齒,骨之窮也,朝朝琢齒,齒不齲。養(yǎng)生要集唐張湛 若要小兒安,常帶三分饑與寒。諺語 按摩為養(yǎng)生之一術。雨航雜錄明 馮時可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諺語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曬被褥疾病少。諺語欲得長生,腸中常清;欲得不死,腸中無屎。諺語指甲常剪,疾病不染。諺語 煙酒不嘗,身體必強。諺語 不染煙和酒,活到九十九。諺語煙酒不嘗,身體必強。諺語 捂捂蓋蓋臉皮黃, 凍凍曬曬身體強。諺語 要想感冒少,常洗

14、冷水澡。諺語剃頭洗腳,勝如吃藥。諺語 臥欲側(cè)而曲膝,益氣力。寶生要錄宋蒲虔貫 養(yǎng)生者,心欲求寐愈難。老老恒言清曹廷棟腰腹下至足脛欲得常溫,胸上至頭欲得稍 涼。養(yǎng)生要錄宋蒲虔貫冬不宜極溫,夏不宜窮涼。備急千金要方唐代孫思邈夫人夜臥,欲自以手摩四肢胸腹十數(shù)遍,名曰干沐浴。寶生要錄宋蒲虔貫 小兒無凍餓之患,有飽暖之災。溫病條辨清吳塘 涌泉二穴,精氣所生之地,寢時宜擦千遍。壽世青編清尤乘 春夏宜早起,秋冬宜晏眠。晏忌日出 后,早忌雞嗚前。養(yǎng)生要訣明胡文煥腹為五臟之總,故腹本喜暖。老老恒言清曹廷棟寒暖適體,勿侈華艷,可以延年。養(yǎng)性延命錄南朝梁陶宏景 元氣實,不思食;元神會,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 三元

15、全,陸地仙。養(yǎng)心要語明胡文煥人年五十者,精力將衰,大法當二十日一次施泄。泰定養(yǎng)生主論元王珪 縱欲戕生,古今同慨。退庵隨筆清梁章鉅 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隨生,死亡隨至。尊生八箋明高濂 酒色之類,使人志氣昏酣荒耗,傷生 敗德。食色紳言明陳繼儒御女之法,能一月再泄,一歲二十四泄,皆得二百歲。備急千金要方唐代孫思邈 聚精之道,一曰寡欲,二曰節(jié)勞,三曰息怒, 四曰戒酒,五曰慎味。攝生三要明袁坤儀男貴寡欲養(yǎng)精,女貴平心養(yǎng)血。廣嗣紀要明萬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春秋李耳 人能執(zhí)天道生殺之理,法四時運用而行,自然疾病不生, 長年可保。養(yǎng)老奉親書宋陳直天者陽之宗,地者陰之屬。陽者生之本,陰者死之

16、基。中藏經(jīng)托名東漢華佗 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養(yǎng) 陽,秋冬養(yǎng)陰,以從其根。素問四氣調(diào)神大論冬三月,天地閉藏,水冰地圻,無擾乎陽,早臥晚起,以待日光。攝生消息論元邱處機夏為蕃(草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攝生消息論元邱處機 君若欲壽,則順察天地之道。馬王堆漢墓帛醫(yī)書 秋月宜凍足凍腦,冬月宜溫足凍腦諺語 春日融和,當眺園林亭閣虛敞之處,用抒滯懷,以暢生 氣。攝生消息論元邱處機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在為春,日中 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 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日出而作,

17、日入而息。帝王世紀晉皇甫謐 一身之氣,皆隨四時五運六氣興衰, 而無相反矣。素問玄機病原式金元劉完素食不語,寢不言。論語春秋戰(zhàn)國 孔丘 節(jié)飲自然脾健,少餐必定神安。續(xù)附養(yǎng)生要訣明胡文煥一頓吃傷,十頓喝湯。諺語 上床蘿卜下床姜,不用醫(yī)生開藥方。諺語 凡食熱勝冷,少勝多,熟勝生,淡勝咸。養(yǎng)生要錄宋蒲虔貫凡食,無強厚味,無以烈味重酒。呂氏春秋戰(zhàn)國呂不韋等五谷為養(yǎng),五蓄為助,五菜為充,五果為益。養(yǎng)生四要明萬全饑不暴食,渴不暴飲 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諺語 安身之本,必資于食,圣濟總錄宋官修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食欲少而數(shù),不欲頓多難消,常如飽中饑,饑中飽。養(yǎng)性延命錄南朝

18、梁陶宏景多飲酒則氣升,多飲茶則氣降。養(yǎng)生膚語明陳繼儒谷肉果菜,食養(yǎng)盡心,無使過之,傷其正之。素問五常政大論 湯泡飯,嚼不爛。諺語 服餌不備五味四氣而偏食之,久則臟腑偏傾,而生其病矣。素問玄機病原式金兀劉完素 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 血氣。備急千金要方唐代孫思邈食畢,飲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臍。昨非庵日纂明鄭宣要想身體健,食物要新鮮。諺語養(yǎng)生之道,莫先于飲食。嘉業(yè)堂叢書清劉承干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飯。類修要訣明胡文煥膏梁厚味有損身體,粗茶淡飯延年益壽。諺語 寒從腳起,病從口入。諺語 朝食三片姜,猶如人參湯。諺語 晚上少吃一口,肚里舒服一宿。諺語 安谷則生,絕谷則亡,飲食自倍,腸胃耐

19、傷。養(yǎng)生要訣明胡文煥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縱口,當念病從口入,惕然自省。養(yǎng)生四要明萬全晚飯少吃口,活到九十九。養(yǎng)生要集唐 張湛 凡食物不能廢咸,但少加使淡,淡則物之 其味真性俱得。老老恒言清曹廷棟調(diào)理脾胃為醫(yī)中之王道,節(jié)飲食乃卻病之良方仁齋直指方論宋楊士瀛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隨息居飲食譜清王世雄 飽食即臥,乃生百病。備急千金要方唐代孫思邈 一天三頓粥,郎中朝我哭。諺語 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yī)生開藥方。諺語藥補不如食補。諺語 熱飯冷茶泡,娘做郎中醫(yī)不好。諺語寒從腳上起、病從口中入。諺語 貪吃貪睡,添病減歲。諺語 甜言奪志、甜食壞齡。諺語 吃饃喝涼水,瘦成干棒槌。諺語五谷雜糧多進口,大夫改行拿鋤頭

20、。諺語 少吃多餐,益壽延年。諺語 暴食暴飲易生病,定時定量可安寧。諺語 肉生火,油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諺語寧吃鮮桃一口,不吃爛杏一筐。諺語 寧可鍋中存放,不讓肚子飽脹。諺語 飲食講衛(wèi)生,保你不生病。諺語 運動運動,病魔難碰。諺語人怕不動,腦怕不用。諺語 水停百日生毒,人歇百日生病。諺語斗一斗,瘦一瘦;讓一讓,胖一胖。類修要訣明胡文煥老人血氣多滯,拜則肢體屈伸,氣血流暢,可終身無手足之 疾。古今圖書集成清陳夢雷早起活活腰,一天精神好。諺語 每日頻行,必身輕目明,筋節(jié)血脈調(diào)暢,飲食易消,無所壅滯。養(yǎng)生要錄宋蒲虔貫若要身體健,除非天天煉。諺語運動好比靈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諺語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

21、九。諺語 跑跑跳跳渾身輕,不走不動皮肉松。諺語 靜而少動,體弱多病;有靜有動,無病無痛。諺語 戶樞不蠹,流水不腐。人之形體,其亦由是。圣濟總錄宋官修 體欲常逸,食須常少。勞無至極,食無過飽。修真秘要明王蔡槍不擦不亮,身不練不壯。諺語 運動運動,病魔難碰。諺語 水停百日生毒,人歇百日生病。一一諺語早起活活腰,一天精神好。一一諺語 仁人之所以多壽者,外無貪而內(nèi)清靜,心 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養(yǎng)其身。春秋繁露西漢董仲舒 生身以養(yǎng)壽為先,養(yǎng)身以卻病為急。尊生八箋明高濂 百歲之壽,益人年之正數(shù)也,猶物至秋而 死,物命之正期也。論衡東漢王充飽暖安樂,縱情恣意,如是夭折者多。猗覺寮雜記宋朱翌 讀書悅心

22、,山林逸興,可以延年。壽世保元明龔廷賢常以舌柱上腭,聚清津而咽之,潤五臟,悅肌膚,令人 長壽不老。養(yǎng)生要錄宋蒲虔貫慈、儉、和、靜四字可以延年。攝生三要明袁坤儀要長壽,讀書花月隨前后。類修要訣明胡文煥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道。老子春秋李耳邪與正相傷,欲與性相害,不可兩立?;茨献游鳚h劉安等 安人之本,必資于食;救疾之道,乃憑于藥。太 平圣惠方宋官修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勞極則精罷,思極則精離,飲食少則精減,房欲頻則精耗。醫(yī)先明王文祿 視強則目不明,聽甚則耳不聰,思慮過度則智 亂。韓非子戰(zhàn)國韓非食莫若無飽,思莫若勿致。管子春秋托名管仲養(yǎng)生貴養(yǎng)氣,養(yǎng)氣貴養(yǎng)心,

23、養(yǎng)心貴寡欲。醫(yī)先明王文祿不怕千日怕一旦,一旦者千日之積也。千日可為,一旦不可為也。故慎于 千日,正以防其一旦也。呻吟語明呂坤 若邪盛為害,則乘元氣未動,與之背城而一決,勿使后世生悔,此 神而明之之術也。醫(yī)學源流論清徐大椿形生愚智,天也;強弱壽夭,人也;天道自然,人道自己。養(yǎng)性延命錄南朝梁陶宏景 老年肝血漸衰,未免性生急 躁,旁人不及應,每至急躁益甚,究無濟于事也。當以一耐 字處之,百凡自然就理。養(yǎng)生隨筆清曹慈生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 神明之府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人于中年左右,當大為修理一番,則再振根基,尚余強半。景岳全書明張景岳 天地萬物之理,皆始于從容,而卒

24、于急 促。呻吟語明呂坤 患生于多欲,禍生于多貪。尊生八箋明高濂睡覺不蒙頭,清晨郊外走。諺語 無事勤掃屋,強如上藥鋪。諺語 夜臥早起二月春,緩形無努志逆生。養(yǎng)性延命錄南朝梁陶宏景 站如松、坐如鐘、臥如弓、行如風。諺語暴富欺貧、暴寒欺人。諺語 有病早醫(yī)、無病早防。諺語 衣服早補補丁少、 有病早治痛苦少。諺語 一勤生百巧,一懶生百病。諺語吃人參不如睡五更。諺語 今年筍子明年竹,少年體壯老年福。諺語 進補如用兵,亂補會損身。諺語 生姜拌蜜,咳嗽可醫(yī)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割了當柴燒1、疔瘡先出血 ,內(nèi)毒以寒瀉 .2、眩暈者無痰不作 ,消渴者無火不 生.3、肥人眩暈少氣多痰 ,瘦人眩暈少血多火 .4、通則不

25、痛 ,痛 則不通 .5、痢無補法。 6、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 7、養(yǎng) 陰不在血,而在津與汗。廣東省中醫(yī)院腫瘤科鄧宏8、疹是太陰風熱。 9、癍是陽明火毒。 10 、溫邪上受,首先犯肺, 逆?zhèn)餍陌?11、巔頂之上,唯風可到。12、溫病憑脈傷寒憑癥。 13、其在皮者,汗而發(fā)之。 14、初病在經(jīng),久病在絡。 15、不懂何經(jīng)何絡,開口動手便錯。16、金水相生,子盜母氣。 17、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18、亢則害,承乃制。 19、 暴聾屬實,久聾屬虛。 20、欲求南風,先開北窗。21、腸癰下不厭早,腸癖補不厭遲 22、上焦如羽,非輕不舉 23、 無水舟停,增水行舟。 24、風為百病之長,頭為諸陽之會

26、。 24、陽虛則外寒,陰盛則內(nèi)寒。25、人身不過表里,氣血不過虛實。 26、通邪三法汗、吐、下。27、寒淫于內(nèi),治宜甘熱。 28 、熱淫于內(nèi),治宜咸寒。 29、面腫為風,腳腫為水。30、導龍入海,引火歸淵(源) 。 31、苔黃膩熱在肝膽,苔 黃燥熱在脾胃。 32、月滿勿補,月虧勿瀉。 33、肝膽之癥, 以下為主。 34、清肝必須降火,清心必須豁痰。 35、病不辨 則無以治, 治不辨則無以痊。 36、去邪而不犯無過之地。 37、 克敵者存乎將,去邪者賴乎正。 38、見肝之病,知肝傳脾, 當先實脾。 39、法不過仲景,理不過內(nèi)經(jīng)。 40、培之以黃芪, 燥之以白術, 補氣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

27、寒, 溫必兼散, 內(nèi)生之寒溫必兼補。 42、陰在內(nèi)陽之守也, 陽在外陰之使也。 43、寧舍其穴,不舍其經(jīng)。 44、渴喜飲冷,腹中有熱,渴喜 飲熱,腹中有寒。 45、所為邪者,從虧而見。 46、濕熱毒火, 首見肝經(jīng)。 47、陽絡傷則吐血,陰絡傷則便血。 48、五臟之 傷,窮必及腎。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 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氣,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衛(wèi)汗之可也, 到氣方可清氣, 入營猶可透熱轉(zhuǎn)氣, 到血直須涼血散血。 52、 內(nèi)熱曰煩,外熱曰燥。 53、寒之不寒無水也,熱之不熱無火 也。 54、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機。 55、火動風生熱筋 攣脈急,風扇火熾,而熾亂神迷

28、,外竄經(jīng)脈則成痙。56、實則譫語,虛則鄭聲。 57、肺主氣屬衛(wèi),心主血屬營。 58、火 郁發(fā)之,木郁達之,金郁泄之,土郁奪之,水郁折之。59、營行脈中,衛(wèi)行脈外。 60、膏粱之變,足生大丁。 61、形不 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62、孤陰不生,獨 陽不長。 63、陽虛惡寒,陰虛惡熱。 64、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65、胃本不嘔,膽木克之則嘔。 66、升 降出入,無器不有。 67、形寒飲冷傷肺。 68、木扣金鳴,土 中瀉木。 69、耳聾宣肺。 70、胃喜清涼,脾喜溫。 71、脹在 腹中痞在心下, 脹有形, 痞無形。 72、一切氣病用氣藥不效, 少佐芎歸血氣流通而愈。

29、73、水精四布,五經(jīng)并行。 74、中 氣實則病在陽明,中氣虛則病在太陰。75、少陽屬腎,腎上連肺。 76、淋屬肝膽,瀉屬脾胃。 77、人身無倒上之痰,天 下無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氣。 78、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 之。 79、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 80、足太陰痰厥頭 疼非半夏不能療,眼黑頭眩虛風內(nèi)作非天麻不能除。81、內(nèi)不堅則善病風。 82、傷于風者上先受之, 傷于濕者下先受之。 83、辛開苦降,芳香開竅,淡滲利濕。84、脈絡空虛賊邪不泄。 85、腦為元神之府,心為藏神之臟。 86、陰平陽泌精神 乃滯。 87、手心熱來腹中熱,手心涼來腹中涼。88、發(fā)熱惡寒者發(fā)于陽。 89、無熱惡寒者發(fā)于陰。 90、惡寒非寒明是熱 癥。 91、惡熱非熱明是虛癥。 92、久病非寒,暴病非熱。 93、 久痛無寒,暴痛無熱。 94、麻是氣虛,木是血虛。 95、牙痛 長,腿痛短。 96、冬不用梔子,夏不用麻黃。 97、久病多瘀, 怪病多痰。 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