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01章行政法概述一、行政、行政權行政,即“公共行政”,指國家行政機關或依法享有行政權的組織對國家與公共事務的決策、組織、管理和控制。公共行政是一種國家職能活動,是代表國家意志并以國家名義實施的,因而具有權力強制性和國家意志性,其他社會組織的一切活動都受其約束、支配,其管理活動的效力和后果,也都將最終歸屬予國家。行政活動的范圍逐步擴大,現代行政已不限于管理國家事務,還越來越廣泛地管理公共事務行政權:由國家憲法、法律賦予的,國家行政機關執(zhí)行法律規(guī)范、實施行政管理活動的權力,是國家政權的組成部分。二、行政法行政法是關于行政權力的授予、行使以及對行政權力進行監(jiān)督和對其后果予以補救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
2、行政法的含義行政法是設定行政權力的法,如地方人大和政府組織法、行政監(jiān)察法和行政處罰法等行政法是規(guī)范行政權力如何行使和運用的法,如稅收征管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和行政處罰法等。行政法是監(jiān)督行政權力的法;如在行政訴訟法、刑法中某些條款中有關于司法機關對行政權力監(jiān)督的規(guī)定,在憲法中規(guī)定國家權力機關對行政權力的監(jiān)督。行政法是對行政權力產生的后果進行補救的法。如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等行政法的特征形式特征:數量多且沒有統(tǒng)一、完整的法典; 內容特征:內容廣泛、易于變動、包含實體與程序兩種規(guī)范。三、行政法的基本原則(行政法治原則)合法性原則:行政權力的存在有法律依據,按照法定程序行使。合理性原則:內
3、容要客觀、適度、符合理性,產生原因是由于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存在行政行為應符合立法目的或立法動機,行政行為應建立在考慮相關因素的基礎上平等地適用法律規(guī)范,符合公正法則符合自然規(guī)律和社會道德應急性原則(記憶)存在明確無誤的緊急危險;非法定機關不得行使應急權力;應接受有權機關的監(jiān)督;行使應該適當,應將負面損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內。四、行政法的淵源憲法法律(基本法與一般法)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省/省會/特區(qū)/較大市)民族自治/單行條例(省級報全國人大批準,州縣級報省人大批準/全國人大備案)部門規(guī)章:國務院直屬機構(國務院辦事機構和部委管理的國家局)地方規(guī)章(省/省會/特區(qū)/較大市)國際條約和協(xié)定、法律解釋
4、、行政機關與執(zhí)政黨/社會組織聯(lián)合發(fā)布的規(guī)范性文件。部門規(guī)章與地方性法規(guī)和規(guī)章的效力等級關系部門規(guī)章、地方性法規(guī)之間規(guī)定不一致;部門規(guī)章、部門規(guī)章與地方政府規(guī)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行政法調整對象:行政關系、監(jiān)督行政關系五、行政法律關系:要素主體: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客體:權利義務所指向的標的或對象,包括物質利益和精神利益(例如人格)內容:權利和義務行政相對人的權利:行政參與權:直接參與管理權、了解權、聽證權、行政監(jiān)督權、行政協(xié)助權等。行政受益權行政請求權特征:當事人一方必須是行政主體;權利義務(地位不平等)非對等性;內容一般法定;行政主體實體上的權利義務是重合的(職權和職責);爭議多由行政機關和行
5、政裁判機構依行政程序或準司法程序解決六、監(jiān)督行政法律關系監(jiān)督行政法律關系,是指國家有權機關或其他依法享有監(jiān)督行政權的主體在監(jiān)督行政行為過程中,與行政主體之間形成的具有行政法上權利義務內容的法律關系的總稱。2.基本特征:多重復雜的法律關系(監(jiān)督主體很多)包含著行政訴訟法律關系。監(jiān)督主體與被監(jiān)督主體之間的權利具有非對等性客體只能是行政行為。監(jiān)督行政法律關系與行政法律關系的聯(lián)系監(jiān)督行政法律關系是在行政法律關系的基礎上產生的;兩者之間相互影響,監(jiān)督行政法律關系的變化可能導致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與消滅。相對于行政主體而言,監(jiān)督行政法律關系的非對等性與行政實體法律關系中的非對等性是倒置的,這兩種倒置的
6、結合體現了行政法的平衡精神。第102章行政主體一、行政主體的概念及特征行政主體,是指享有行政權力,能以自己的名義行權,作出影響行政相對人權利義務的行政行為,并能獨立承擔法律責任的社會組織。不是所有的行政機關都是行政主體行政機關的內部工作機構,一般不能成為行政主體受委托的組織只是行為主體,不是行政主體,其實施行政行為,只能以委托機關的名義實施。確立行政主體概念的意義依法行政的需要; 確定行政行為效力的需要; 確定行政訴訟被告的需要; 保證行政管理活動連續(xù)性、統(tǒng)一性的需要。二、行政主體的行政職權(國家行政權的轉化形式)分類:固有職權(行政機關)授予職權(行政機構/事業(yè)單位/社會組織)特征公益性;
7、優(yōu)益性支配性:一經行使未被撤銷前,即使違法或不當也推定為有效不可自由處分性:不得隨意轉移、放棄或拋棄行政職權的內容立法權(國務院及各部委/省/特區(qū)/較大市)司法權(行政調解權/行政仲裁權/行政裁決權/行政復議權)決定權(行政確認權/行政獎勵權/行政物質幫助權)決策權許可權命令權執(zhí)行權檢查權強制權處罰權行政優(yōu)益權行政訴訟權三、行政優(yōu)益權行政優(yōu)先權(先行處置權/社會協(xié)助權)行政主體行政相對人行使要求:A.行使職權/從事公務時;B.為實現行政目的所必需;C.有法律依據。行政受益權:國家行政主體行政優(yōu)益權不屬于行政職權,可以被行政主體拋棄,但行政職權不能被拋棄四、行政機關的概念中央行政機關國務院國務院
8、組成部門:國務院直屬機構:如國家稅務總局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成立時就具有獨立的法律地位國務院辦事機構:屬內部機構,不具有行政主體資格。地方行政機關各級政府:省/市/縣/鄉(xiāng)、特別行政區(qū)各級政府的職能部門:縣級具有行政主體資格地方政府的派出機關:縣級以上行政公署/區(qū)公所/街道辦/開發(fā)區(qū)管委會也是行政主體區(qū)公所和街道辦事處內設立的辦事機構不能成為行政主體。五、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公務員):在行政訴訟中,公務員既不能做原告,也不能做被告,不具有訴訟當事人的地位。職位類別:綜合管理類、專業(yè)技術類和行政執(zhí)法類職務類別: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公務員的權利:獲得履行職責應當具有的工作條件;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
9、定程序,不被免職/降職/辭退或者處分獲得工資報酬,享受褔利、保險待遇;參加培訓;對機關工作和領導人員提出批評和建議;提出申訴和控告;申請辭職;其他權利。下列人員不得錄用為公務員: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曾被開除公職的;其他情形六、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內部機構商標法工商總局商標局專利法專利局專利復審委員會交通部門內設的航政機構和高速公路管理機構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內設的交警大隊和消防監(jiān)督機構派出機構派出機構與派出機關的區(qū)別設立機關不同:派出機關是由各級政府設置的;派出機構則由各級政府的職能部門設置。職能范圍不同:派出機關是多方面或綜合性的,相當于一級政府;派出機構則只限于管理某項專門的行政事務。主體
10、資格不同:派出機關能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權,是職權行政主體,且是地域性行政主體;派出機構則只能成為授權行政主體,且只能是公務性行政主體。臨時機構企業(yè)組織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其他組織七、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委托條件及規(guī)則委托必須有法律依據委托必須在法定權限內必須委托符合法定條件的組織行使行政職權、實施行政行為受委托組織必須在委托范圍內行使行政職權,不得再行委托必須履行書面委托手續(xù),明確委托的范圍、權限、期限及相應要求。必須對受委托組織的行為加強監(jiān)督,并對其行為的后果承擔法律責任。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應具備的條件:依法成立、具有法人資格等八、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與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的區(qū)別所行使的行政權力來源
11、不同行使行政權的方式不同法律地位和行為的后果不同第103章行政行為一、行政行為行政行為,是指行政主體實施行政管理活動、行使行政職權過程中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意義的行為。特征:從屬法律性 裁量性單方意志性效力先定性強制性內容:賦予權益或課以義務;剝奪權益或免除義務變更法律地位確認法律事實與法律地位效力:確定力:有效成立的行政行為,具有不可變更性;拘束力公定力:推定為合法有效執(zhí)行力二、行政行為的分類內部、外部抽象、具體抽象:包括行政立法行為與制定不具有法源性規(guī)范性文件的行為具體:特點是行為對象的特定化和具體化。羈束、自由裁量依職權、依申請單方雙方要式非要式作為不作為行政立法行為、行政執(zhí)法行為與行政司法
12、行為行政終局裁決行為與國家行為三、行政行為的合法要件主體合法符合行政主體的權限范圍內容合法、適當符合法定程序必須符合與該種行政行為性質相適應的程序要求必須符合程序的一般要求四、行政行為的無效、撤銷和廢止無效:行政行為被宣布無效后,應盡可能恢復到行為以前的狀態(tài)。具有明顯或特別重大的違法情形;行政主體不明確或明顯超越相應行政主體職權;行政主體受脅迫作出的行政行為;行政行為的實施將導致犯罪;沒有可能實施的行政行為。撤銷:撤銷的條件:合法要件缺損:行政行為不適當。撤銷的后果:撤銷后即失去效力,撤銷的效力可追溯到行政行為作出之日。因行政主體過錯而引起行政行為撤銷,應賠償實際損失。因相對方的過錯或行政主體
13、與相對方的共同過錯所引起的行政行為撤銷,過錯方各自承擔賠償責任。廢止:廢止的情形:依據的法規(guī)經修改、廢止或撤銷的形勢發(fā)生重大變化,原行政行為失去存在理由的;行政行為已完成原定的目標、任務,沒有繼續(xù)存在的必要。法律后果:效力從廢止日起失效。廢止前給予相對方的權益不再收回,也不再給予;已履行的義務不能要求給予補償,但可不再履行義務。五、抽象行政行為特征:對象的普遍性:效力的普遍性和持續(xù)性準立法性:普遍性、規(guī)范性、強制性。不可訴性分類:行政立法行為和其他抽象行政行為行政立法行政立法的行政性:主體是國家有權行政機關;對象是行政管理事務以及與行政管理事務有密切聯(lián)系的事務;目的是為了實施和執(zhí)行權力機關制定
14、的法律,實現行政管理職能。行政立法的立法性:以國家名義創(chuàng)制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所制定的行為規(guī)則屬于法的范疇,具有法的基本特性;必須遵循相應的立法程序。屬于從屬性立法。行政立法與具體行政行為的區(qū)別:并非所有的行政機關都享有行政立法權并能進行行政立法;行政立法的對象是普遍的、不特定的,而具體行政行為的對象是個別的、特定的;時間效力一般長于具體行政行為,且是具體行政行為作出主要依據;行政立法程序一般比各具體行政行為程序要更正式、嚴格。行政立法的主體:國務院及各部委、國務院直屬機構、省及省會、特區(qū)、較大市行政立法的分類:一般授權立法與特別授權立法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執(zhí)行性、補充性、試驗性立法。六、具
15、體行政行為行政征收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體依法,以強制方式無償取得相對方財產所有權行政征收內容:稅收征收、建設資金征收、資源費征收、排污費征收、管理費征收、滯納金征收。分類:因使用權而引起的征收、因行政法上的義務而引起的征收、因違反行政法的規(guī)定而引起的征收行政許可行政確認特征:行政確認是要式行政行為。行政確認是羈束的行政行為。行政確認的外部表現形式往往以技術鑒定書等形式出現,在較大程度上受到技術規(guī)范的制約,并由此決定行政相對方的法律地位與權利義務形式:確定,認可,證明,登記,批準,鑒證,行政鑒定。分類:依申請的行政確認和依職權的行政確認。對身份、能力(或資格)、事實、法律關系和權利歸屬等的行政確認
16、。行政監(jiān)督特征:享有行政監(jiān)督檢查權的國家行政機關或經授權的組織。行為的對象是作為行政相對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行為的內容是相對方遵守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執(zhí)行行政命令、決定的情況。行為的性質是一種依職權的、單方的、相對獨立的具體行政行為。行為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和糾正行政相對方的違法行為,保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貫徹實施和行政管理目標的具體實現。種類:一般的行政監(jiān)督與特殊的行政監(jiān)督。工商、公安、海關、資源、環(huán)境保護、審計等行政監(jiān)督。事前監(jiān)督、事中監(jiān)督、事后監(jiān)督。專門行政監(jiān)督和業(yè)務行政監(jiān)督。依職權的監(jiān)督和依授權的監(jiān)督。監(jiān)督檢查方法有:檢查、審查、調查、查驗、檢驗、勘驗、鑒定、登記、統(tǒng)計等。行政處罰行政
17、強制人身強制措施與財產強制措施即時性強制行為與執(zhí)行性強制行為行政給付特征:行政主體作出的一種具體行政行為,并且以法律、法規(guī)為依據。對象是特定的公民內容是賦予被幫助人以一定的物質權益或與物質相關的權益行政給付的內容不同于行政獎勵,不具有精神上和職務上的權益行政給付的形式有:安置,補助,撫恤,優(yōu)待,救災扶貧。行政裁決特征:主體是法律授權的特定行政機關對象是特定的民事糾紛。具有法律權威性。是一種特殊的具體行政行為。種類:損害賠償裁決權屬糾紛裁決侵權糾紛裁決第104章行政許可法一、行政許可特征:依申請、依法審查、準予從事特定活動、外部管理行為功能:控制危險配置自然和公共資源向社會提供資信證明分類:普通
18、確定行使現有權利的條件,控制危險。特許授予權利,配置有限資源。認可確認具備某種能力,提高從業(yè)水平、技能,降低行業(yè)風險。核準確定達到規(guī)范、標準,控制危險。登記確定主體資格,證明及社會公示基本原則法定原則公開、公平、公正:規(guī)定公開、實施和結果公開便民和效率原則:公示制度、一次申請制度、當場更正制度、一次告知補正制度、相對集中行政許可制度、期限時效制度等救濟原則信賴保護原則行政許可不得轉讓原則監(jiān)督原則:首次規(guī)定行政許可與相關概念的區(qū)別行政許可與行政審批:行政審批樣式較多,依職權/依申請、內部行為/外部行為行政許可與行政確認:行政確認依職權/依申請、行政相對人的權力形成于行政機關作出決定之前行政許可與
19、行政登記:行政登記沒有裁量權,由行政機關以書面進行記載的事實,相對人要履行一定的義務。二、行政許可設定可設定行政許可的事項直接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宏觀調控、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以及直接關系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等特定活動;對申請人沒有數量限制,一般適用普通程序。有限自然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公共資源配置以及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業(yè)的市場準入等,申請人條件要求較高,涉足的領域比較特定;一般有數量限制,多適用特殊程序。提供公眾服務并且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職業(yè)、行業(yè),需要確定具備特殊信譽、特殊條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資格、資質的事項;申請人具有特殊的條件,通過考試與考評。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安全的設備、物品要要經
20、過審定的事項。企業(yè)和其他組織的設立等需要確定主體資格的事項【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不設定行政許可的事項: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能夠自主決定的。市場競爭機制能夠有效調節(jié)的。行業(yè)組織或中介機構能夠自律管理的。采用事后監(jiān)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夠解決的。稅務行政許可的具體范圍:指定企業(yè)印制發(fā)票;對發(fā)票的使用和管理的審批使用經營地發(fā)票;拆本使用發(fā)票;計算機開票;攜帶、運輸空白發(fā)票印制有本單位名稱的發(fā)票對發(fā)票領購資格的審核對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tǒng)最高開票限額的審批建立收支作證粘貼簿、進貨銷貨登記簿或者使用稅控裝置的審批印花稅代售許可省級政府可以在本區(qū)域內停止實施有關經濟事務的行政許可,但須報國務院批準。行政許可
21、的基本內容:實施機關、條件、程序、期限行政許可設定的程序:聽證論證、許可評價三、行政許可設定權劃分只有上位法沒有設定行政許可時,下位法才可以設定;下位法在對上位法設定的行政許可做出具體規(guī)定時,不得增設行政許可。法律國務院法規(guī)省級法規(guī)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包括國家基本制度的事項、公民基本權利的事項的許可制度,只能由法律設定。省級規(guī)章可以臨時性【1年】行政許可地方性法規(guī)和地方規(guī)章不得設定:國家統(tǒng)一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資格、資質的行政許可設立登記及其前置性行政許可地區(qū)保護增設條件四、行政許可實施主體行政許可由具有行政許可權的行政機關在其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稅協(xié)會、證
22、監(jiān)會、保監(jiān)會),法律地位相當于行政機關。受委托的行政機關受托方必須是行政機關;受托方和受托許可的內容應予以公告委托機關應對受托機關實施監(jiān)督,并承擔法律責任。受托機關在受托范圍內,以委托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許可;受托機關不得再委托。實施稅務行政許可由具有行政許可權的稅務機關在法定權限內實施,下屬的事業(yè)單位不得實施必須是以自己名義對外履行行政管理職能,內設機構不具有實施主體資格。必須依法取得稅務行政許可權。必須在規(guī)定的職權范圍內實施。沒有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規(guī)定,稅務機關不得委托其他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稅務機關應當指定一個內設機構或者設置固定窗口,統(tǒng)一負責受理申請、送達決定五、行政許可實施程序申請與受理申請
23、方式:書面/其他方式、委托他人申請。材料不齊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制作告知補正材料通知書或者在5日內一次告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不需要取得行政許可的,即時告知不受理;不屬于職權范圍的,當即時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有可以當場更正的錯誤的,應當允許更正;不論是否受理,都應出具加蓋印章和日期的書面憑證。審查與決定審查階段:形式審查與實質審查(書面審查、實地核查)依法應當先經下級機關審查后報上級機關決定,直接由下級機關轉送,申請人一次申請即可;上級機關不得要求申請人重復提供材料。行政許可事項直接關系他人重大利益的,應當告知該利害關系人,應當聽取申請人、利害關系人的意見。不予行政許可決定書書面說明理由,包括事
24、實、法律以及自由裁量是否符合法定目的,告知復議、訴訟權利。行政許可決定書應當公開,頒發(fā)許可證件:許可證、執(zhí)照或者其他許可證書;資格證、資質證或者其他合格證書;批準文件或證明文件;其他行政許可證件。加貼標簽或加蓋檢驗、檢測、檢疫印章。聽證程序行政機關主動舉行聽證相對人申請舉行聽證:5日內提出,20日內組織。7日前公告或通知,審核人員不得擔任主持人。變更與延續(xù)變更申請可隨時提出,延續(xù)申請須在有效期屆滿30日前提出。默視批準只適用于延續(xù)申請,不適用于初次許可和變更許可。六、行政許可實施的期限規(guī)定一般期限:20日+10日多層級的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20日+20日(層級審查)統(tǒng)一辦理/聯(lián)合辦理/集中辦
25、理:45日+15日準予許可后10日內向申請人送達許可證件聽證/招標/拍賣/檢驗/檢測/檢疫/鑒定/專家評審:時間另計七、撤銷和注銷撤銷行政許可的情形:濫用職權、玩忽職守;超越法定職權;違反法定程序;申請人不具備資格或者條件;注銷行政許可的情形:有效期屆滿未延續(xù)的;公民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組織被終止的;行政許可被撤銷、撤回、吊銷的;因不可抗力導致行政許可事項無法實施的;注銷方式:收回證件、加注發(fā)還、公告注銷等。撤銷屬于實體性行為,注銷屬于程序性行為。隱瞞情況或提供虛假材料的,屬于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事項的,1年內不得再次申請。以欺騙、賄賂等取得行政許可,屬于直接關系公共安
26、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事項的,3年內不得申請。第105章行政處罰法一、行政處罰的基本原則法定原則處罰設定權法定行政處罰依據法定行政處罰主體及其職權法定行政處罰程序法定處罰公開、公正、過罰相當原則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原則保障相對人權益原則監(jiān)督制約、職能分離原則一事不二罰(款)原則:當事人的同個違法行為違反數個法律,且由不同、行政機關管轄處理的,可以給予不同的處罰,但罰款處罰不得重復進行。二、行政處罰的種類:法定種類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yè);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執(zhí)照;行政拘留;其他行政處罰:限于法律、法規(guī)理論分類人身自由罰:行政拘留1-15天,并處最長20日,縣級公安機
27、關作出14-16周歲不執(zhí)行拘留處罰16-18周歲,初次違反治安管理的70周歲以上的懷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滿1周歲嬰兒的行為罰:包括責令停產停業(yè),暫扣或吊銷許可證、執(zhí)照兩種形式。暫扣行為是行政處罰行為,而不是強制措施。責令停產停業(yè),吊銷許可證或執(zhí)照應該適用聽證程序。限期整改、限期治理等措施不屬于行政處罰,只是一行政命令。財產罰:罰款和沒收訓誡罰:警告三、行政處罰的設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只能由法律設定;行政法規(guī)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地方性法規(guī)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以外的行政處罰。部門規(guī)章可對給予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范圍內作出具體規(guī)定。各部、委可以設定法律、法規(guī)未設立
28、的行政處罰,但上限必須由國務院規(guī)定;各直屬機構也可以設定法律、法規(guī)未設立的行政處罰,但罰款額必須由國務院規(guī)定;地方規(guī)章可對給予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范圍內作出具體規(guī)定??梢栽O定法律、法規(guī)未設立的行政處罰,但罰款額必須由省人大規(guī)定;地方規(guī)章可以在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范圍內作出具體的規(guī)定。6. 對非經營活動中的違法行為設定罰款不得超過1000元,對經營活動中的違法行為,有違法所得的,設定罰款不得超過違法所得的3倍,但最高不得超過30000元,沒有違法所得的,設定罰款不得超過10000元;超過限額的,應當報國務院批準。四、實施主體享有行政處罰權、能夠實施行政處罰的機關應具備
29、以下條件:必須是行政機關必須具有外部管理職能必須取得特定的行政處罰權必須在法定的范圍內實施。行政機關國務院及其授權的省政府可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的行政處罰權。限制人身自由的處罰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受委托的組織受托組織必須在授權范圍內,以委托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處罰,不能再委托。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務的事業(yè)組織;具有熟悉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和業(yè)務的工作人員;對違法行為需要進行技術檢查或技術鑒定的,應當由有條件的組織進行相應技術檢查或技術鑒定;受委托的組織必須在授權范圍內,以委托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處罰,不能再委托;實施行政處罰行為的后果由委托機關承擔法律責
30、任。五、管轄和適用管轄違法地的縣府以上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管轄。管轄權發(fā)生爭議協(xié)商不成的,報請共同上級指定。發(fā)現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拘留折抵刑期,罰款折抵罰金。適用條件:違法行為違反了行政法規(guī)范;行政相對人具有責任能力;行政相對人的行為應當受到處罰;違法行為未超過追究時效。不予處罰:<14周歲;精神病人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兩年內未被發(fā)現從輕或減輕處罰:14-18歲;主動消除或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后果;受他人脅迫有違法行為;配合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從重處罰:海關因走私被刑罰或處罰后2年內再犯;海關處罰后1年內再犯;治安有較嚴重后果的;治安教唆、脅迫、
31、誘騙他人違反治安管理的;治安對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證人打擊報復的;治安6個月內曾受過治安管理處罰的。追究時效: 行政處罰法:2年稅收征管法:5年治安管理處罰法:6個月六、行政處罰決定程序簡易程序:適用條件:一般/事實清楚;有法定依據;數額較?。ü?0元/單位1000元)適用條件:治安/事實清楚,證據確鑿,警告或200元以下罰款程序1:表明身份。程序2:確認違法事實,說明處罰理由和依據;程序3:制作行政處罰決定書;程序4:交付行政處罰決定書。程序5:備案。一般程序立案:2年內未發(fā)現的行政違法行為,不予立案調查:對于本人沒有陳述的,但證據能證明案件事實的,仍然可以處罰。2人以上并出示證件處理
32、決定:處罰、不予處罰、不得給予處罰、移交司法機關說明理由并告知權利:有權申請執(zhí)法人員回避,有權辯解、陳述事實并提出證據。不服處罰可申請復議或起訴聽取當事人陳述和申辯意見:拒絕聽取當事人陳述和申辯意見,處罰決定視為未成立;不得因為陳述、申辯而加重處罰制作處罰決定書文書送達:民事訴訟法/7日,治安管理處罰決定書/2日聽證程序特征:以當事人申請為前提,由行政機關主持,利害關系人參加,公開進行適用范圍:責令停產停業(yè)、吊銷許可證和執(zhí)照、大額罰款治安:吊銷許可證、2000元罰款;海關:暫停從事有關業(yè)務、暫停報關執(zhí)業(yè)、撤銷海關注冊登記、取消報關從業(yè)資格、公民1萬/單位10萬,沒收財產等。程序1:聽證申請:3
33、日內程序2:聽證通知:7日前(海關聽證30日內舉行)程序3:聽證的主持與參與程序4:辯論程序5:制作聽證筆錄八、行政處罰執(zhí)行程序處罰機關與收繳罰款機構相分離:15日內到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當場收繳罰款:20元以下罰款/事后難以執(zhí)行/交通不便/銀行繳款困難治安處罰當場收繳:50元以下罰款、被處罰人無異議;被處罰人當地沒有固定住所,事后難以執(zhí)行。收支兩條線:當場收繳的罰款2日內上交九、行政執(zhí)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程序移送程序的論據:違法行為構成犯罪,不得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移送程序的要求:向公安機關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2名以上行政執(zhí)法人員組成專案組專門負責。異議解決:公安機關不予立案的,3日內提
34、請公安機關復議,也可建議檢察院立案監(jiān)督十、稅務行政處罰種類:罰款、沒收違法所得、停止辦理出口退稅、吊銷稅務行政許可證件下列行為屬于具體行政行為,不屬于行政處罰:責令限期改正行政命令。收繳或者停售發(fā)票執(zhí)行罰性質的間接強制執(zhí)行措施。其他:如阻止出境、取消一般納稅人、收繳稅務登記證、停止抵扣等。十一、稅務行政處罰聽證程序適用范圍罰款:公民2000元/單位10000元。吊銷稅務行政許可證件:3日內有權提出聽證。沒收違法所得、停止辦理出口退稅等不適用。組織進行l(wèi)5日內舉行聽證, 7日前送達聽證通知。對應當進行聽證的案件不組織聽證,處罰決定不能成立;聽證終止第106章行政復議法一、行政復議性質:行政權利救
35、濟和監(jiān)督的手段目的:糾正違法或不當的具體行政行為。特征:以行政相對方的申請為前提,復議權力只能由法定機關行使,審查對象是行政主體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同時附帶審查部分抽象行政行為。二、基本原則合法原則:主體合法、依據合法、程序合法公正原則:從合法性和合理性兩方面審查被申請的具體行政行為查明所有與案件有關的事實,并做出準確的定性正當、合理地行使復議自由裁量權。公開原則:過程公開、依據公開、復議結果和作出決定的理由公開及時原則受理復議申請及時;案件審理遵守審理期限;復議決定及時;當事人不履行復議決定,復議機關處理及時。便民原則:如可允許以口頭方式提出復議申請。禁止不利變更原則:復議機關在申請人的行政
36、復議請求范圍內,不得作出對申請人更為不利的復議決定。三、案件受理受理標準:行政機關所有侵犯人身權、財產權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的具體行政行為受理條件:行政主體依職權作出的外部的具體行政行為受理范圍:行政處罰;行政強制措施決定;關于證照的變更、中止、撤銷等決定;關于確認不動產所有權或使用權的決定;侵犯經營自主權;變更或廢止農業(yè)承包合同,侵犯合法權益;違法要求履行義務;不依法辦理行政許可或審批、登記等事項;不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受教育權等法定職責;不依法發(fā)放撫恤金、社會保險金、最低生活保障費;其他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合法權益;具體行政行為依據的規(guī)定不合法。抽象行政行為審查可以審查的規(guī)定:國務院有關部門
37、的規(guī)定;縣以上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規(guī)定鄉(xiāng)鎮(zhèn)政府的規(guī)定。不予審查的規(guī)定:部門規(guī)章和地方政府規(guī)章。審查時限:30日,無權審查的7日內轉送60日內處理審查期間,中止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審查。四、行政復議參加人申請人具備條件: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害其合法權益的行政相對人申請人資格轉移:公民死亡近親屬組織終止權利承受者民事行為能力法定代理人復議代表人合伙企業(yè):執(zhí)行合伙事務的合伙人其他合伙組織:合伙人非法人組織:主要負責人;股份制企業(yè):股東大會、股東代表大會、董事會集團復議:推選1至5名代表被申請人:具備條件:實施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主體具體情形:作出/共同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授權組織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作出
38、具體行政行為。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被撤銷_繼續(xù)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縣級以上政府設立的派出機關政府部門設立的派出機構。第三人與被申請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具有獨立的法律地位。不依附于申請人或被申請人,享有與申請人基本相同的復議權利。行政處罰:共同被處罰人治安處罰:被處罰人、權益受被處罰人侵害的人產品質量處罰:生產廠家行政裁決、行政確權復議:一方當事人兩個或以上行政機關基于同一事實,針對同一行政相對人作出互相矛盾的具體行政行為,行政相對人申請復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另一家行政機關可以作為第三人。五、復議機關復議機關是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復議權的行政機關,并對其行為后果獨立承擔法律責任。復議
39、機構是復議機關內容專門辦理行政復議的機構,不是行政主體,不能以自己的名義來行使職權。六、復議管轄一般管轄:選擇管轄:縣以上政府工作部門本級政府/上級主管部門上級管轄:垂直領導上級主管部門海關/金融/國稅/外匯等國家安全上級主管部門地方政府上級政府本級管轄省府及部委_省府及部委_法院/國務院多部委共同_任一部委_共同復議特殊管轄派出機關行政公署/的區(qū)公所/街道辦設立政府派出機構設立部門或本級政府授權組織上級管理機關兩個及以上機關共同上級機關被撤銷的機關繼續(xù)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的上級機關轉送管轄:7日內轉送屬于特殊管轄的復議案件;轉送機關是縣級政府,且對該案件沒有管轄權;受轉送的復議機關對該案件有
40、管轄權。同一事項向兩個以上行政機關申請復議的,由最先收到復議申請的行政機關受理;同時收到復議申請的,雙方 10日內協(xié)商確定;協(xié)商不成的,由其共同上一級行政機關在10日內指定受理機關。七、復議申請與受理申請條件申請人合格有符合規(guī)定的被申請人有具體的復議請求和事實根據屬于復議范圍和受理復議機關管轄在法定申請期限內申請復議申請期限:一般復議期限:道該具體行政行為60日內特殊復議期限:專利局駁回申請3月內請求復審申請方式:書面申請:當面遞交、郵寄或者傳真等口頭申請:復議機構當場制作復議申請筆錄,交申請人核對或向申請人宣讀、申請人簽字確認;申請審查: 是否符合申請的一般條件。是否超過法定的申請期限。是否
41、重復申請是否已起訴復議申請書是否符合格式要求受理條件:有明確的申請人和符合規(guī)定的被申請人申請人與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有具體的行政復議請求和理由在法定申請期限內提出屬于行政復議法規(guī)定的行政復議范圍屬于行政復議機構職責范圍其他復議機關尚未受理同一復議申請,法院尚未受理同一主體就同一事實提起的行政訴訟。受理期限:收到申請5日決定是否受理,自收到之日起即為受理;不予受理或超過期限不作答復的,可在15日內起訴。八、復議審理:合法性和適當性審理期限:7日內書面通知被申請人,被申請人10日內書面答復、證據、法律依據;60日內作為復議決定+30日情況復雜。審理依據: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以及上級行政機關依法指定的
42、和發(fā)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審理方式:書面審查復議申請的撤回:復議決定作出前復議期間具體行政行為原則上不停止執(zhí)行,但下列情況可以停止執(zhí)行:被申請人認為需要停止執(zhí)行;復議機關認為需要停止執(zhí)行;申請人申請停,復議機關認為要求合理,決定停止執(zhí)行;法律規(guī)定停止執(zhí)行。證據收集:復議過程中被申請人不得自行向申請人和其他人收集證據行政復議人員不得少于2人復議中止申請人自然人死亡,近親屬是否參加行政復議待定;申請人自然人喪失參加復議的能力,法定代理人待定;申請人自然人下落不明或者被宣告失蹤;申請人單位終止,權利義務承受人待定;申請人、被申請人因不可抗力不能參加行政復議;案件涉及法律適用問題,需要有權機關
43、作出解釋或者確認;案件審理需要以其他尚未審結的案件的審理結果為依據。復議終止:前三種情形,在滿60日行復議中止的原因仍未消除的,復議終止。申請人被準予撤回復議申請;申請人自然人死亡,沒有近親屬或者其近親屬放棄復議權利;申請人單位終止,權利義務承受人放棄復議權利;申請人與被申請人經復議機構準許達成和解;申請人對行政拘留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不服申請復議后,因申請人同一違法行為涉嫌犯罪,該行政拘留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變更為刑事拘留。復議和解復議和解制度只適用于對被申請人的自由裁量權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不服而申請復議的案件。在復議決定作出前自愿達成和解的,應向復議機構提交書面和解協(xié)議;和解
44、內容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的,復議機構應當準許。在復議期間,經復議機構準許達成和解的,復議終止。復議調解:經調解達成協(xié)議的,復議機關應制作復議調解書,雙方簽字申請人對被申請人行使法字自由裁量權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申請行政復議的;當事人之間的行政賠償或者行政補償糾紛。九、復議決定及執(zhí)行復議決定種類:維持決定:履行決定:撤銷、變更或者確認違法決定:責令賠償決定駁回復議申請決定下列具體行政行為,可以撤銷、變更或者確認違法:主要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適用依據錯誤的;違反法定程序的;超越或者濫用職權的;具體行政行為明顯不當的。下列情形可以決定變更: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程序合法,但是明顯不
45、當或者適用依據錯誤;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但經理查明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的。復議機關責令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被申請人不得以同一事實和理由作出與原具體行政行為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具體行政行為。在對具體行政行為決定撤銷、變更或者確認違法時,應當同時決定被申請人依法給予賠償。下列情形應當駁回復議申請:申請履行法定職責復議:被申請人沒有該法定職責或受理前已經履行法定職責;復議申請受理后,發(fā)現該申請不符合行政復議法和實施條例規(guī)定的受理條件。復議機關在復議請求范圍內,不得作出對申請人更為不利的行政復議決定。復議決定的執(zhí)行復議決定書一經送達,即發(fā)生法律效力;被申請人不履行或拖延履行的 ,責令其限期履行;申
46、請人逾期不起訴又不履行的,依法強制執(zhí)行或申請法院強制執(zhí)行十、稅務行政復議特征由有復議權的行政機關主持裁決以稅務具體行政行為為審查對象“不告不理”的原則審查稅務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和適當性。已經受理復議的,不得再起訴;已經起訴的,不得申請復議;納稅爭議申請復議,須以繳納稅款或者提供相應擔保為前提。納稅爭議案件未經復議,不起訴訟。復議范圍征稅;行政處罰;稅收保全措施;強制執(zhí)行措施;未及時解除保全措施;取消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收繳發(fā)票、停止發(fā)售發(fā)票;責令提供納稅擔?;蛘卟灰婪ù_認納稅擔保有效;通知出境管理機關阻止出境行為;不予依法辦理或者答復;不給予舉報獎勵;復議管轄一般管轄各級稅局 上級稅局省地
47、稅局 國稅總局/省政府國稅總局 國稅總局法院起訴/國務院終局裁決特殊管轄計劃單列市稅局省稅局稅務所/稽查局主管局扣繳義務人扣繳義務人主管局的上級稅務機關委托的單位委托稅務機關的上級國稅局(稽查局、稅務所)與地稅局(稽查局、稅務所)、稅務機關與其他機關聯(lián)合調查的涉稅案件,不得共同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對國稅局(稽查局、稅務所)與地稅局(稽查局、稅務所)共同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國家稅務總局申請行政復議;對稅務機關與其他行政機關共同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其共同上一級行政機關申請行政復議;復議申請:60日內復議前置:納稅爭議案件未經復議,不得提起行政訴訟其他稅收行政行為:起訴、復議復議受理5
48、日內決定是否受理。不予受理的復議申請:不屬于受案范圍;超過法定期限;沒有明確的被申請人和復議對象;其他復議機關已經受理;法院已經受理;未繳清稅款、滯納金或提供擔保申請人不具備申請資格。審理證據:證據種類:書證;物證;視聽資料;證人證言;當事人陳述;鑒定結論;勘驗筆錄、現場筆錄。不得作為定案依據的材料:違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證據材料;以偷拍、偷錄、竊聽等手段獲取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證據材料;以利誘、欺詐、脅迫、暴力等不正當手段獲取的證據材料;無正當事由超出舉證期限提供的證據材料;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供原件、原物,又無其他證據印證,且對方當事人不予認可的證據的復制件或者復制品;無法辨明真?zhèn)蔚淖C據材料;不能正
49、確表達意志的證人提供的證言;不具備合法性和真實性的其他證據材料。復議決定決定期限:60日+ 30日原具體行政行為違反法定程序而決定撤銷的,被申請人可以重新作出與原具體行為的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行政行為。推定撤銷制度:未按規(guī)定書面答復,提交證據無行政賠償要求:退還稅款、滯納金和罰款,解除強制措施或賠償行政復議中止:申請人死亡,繼承人待定;喪失行為能力,權利義務承受人待定;不可抗力致使復議機關暫時無法調查案件的結果須以另一尚未審結的案件的結果為依據;申請人請求被申請人履行法定職責,被申請人正在履行的;行政復議終止:撤回復議申請;其他復議機關或法院已經受理的;申請人死亡,無繼承人或放棄權利;單位申請人終
50、止,承受人放棄權利;受理后,發(fā)現不符合受理條件的;申請人死亡或喪失行為能力,中止復議滿60日復議過程中,復議專用章與機關印章具有同等效力。稅務機關辦理行政復議案件應當適用規(guī)定的文書格式第107章行政訴訟法一、行政訴訟被告是行政主體,原告是行政相對人,解決的是行政爭議。某一行政機關在受其他行政機關管轄時,其法律地位是行政相對人,因而它也可能成為行政訴訟中的原告。特征:不適用調解原則,但賠償訴訟例外?;驹瓌t只審查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被告負舉證責任訴訟期間行政決定不停止執(zhí)行司法變更有限原則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的聯(lián)系選擇型:治安管理/稅務處罰、強制執(zhí)行或稅收保全選擇兼終局型: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復議前置
51、型:納稅爭議復議終局型:國/省行政區(qū)劃勘定、調整或征用土地,省自然資源所有權或使用權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的區(qū)別審查范圍:法院只審查合法性,復議機關審查合法和適當;行政訴訟不告不理,行政復議有錯必糾。受案范圍:能提起訴訟的行政爭議都可申請復議,可提起行政復議的未必都能提起行政訴訟。二、受案范圍確定標準:具體行政行侵犯行政人的人身權和財產權。在滿足上述標準且未被行政訴訟法明確排除的,均屬受案范圍。不受理的案件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法律規(guī)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公安、國家安全等按刑事訴訟法明確授權實施的行為。調解行為及法律規(guī)定的仲裁行為。不具有強制力的行政指導行為。駁回當事人對行政行為提起申訴的重復處理行為。不產生實際影響的行為。三、行政訴訟的管轄中級法院管轄范圍:發(fā)明專利權案件:授予、宣告無效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JJF 2162-2024縫隙、面差測量儀校準規(guī)范
- 2024年商業(yè)用地租賃權轉授權合同
- 2024年學校服裝供應合同
- 2024年度工程變更與居間服務合同
- 我們身體課件教學課件
- 2024北京市車指標租賃期間保險服務合同
- 2024年大型活動策劃與執(zhí)行服務合同
- 2024的保安服務委托合同范文
- 2024年度衛(wèi)星通信服務與租賃合同
- 2024年建筑工程水電施工合同
- GB/T 42455.2-2024智慧城市建筑及居住區(qū)第2部分:智慧社區(qū)評價
- 2024年認證行業(yè)法律法規(guī)及認證基礎知識
- YYT 0653-2017 血液分析儀行業(yè)標準
- 刑事受害人授權委托書范本
- 《文明上網健康成長》的主題班會
- 框架結構冬季施工方案
- 班組建設實施細則
- 畢業(yè)設計(論文)汽車照明系統(tǒng)常見故障診斷與排除
- 人工智能技術在電氣自動化控制中的應用分析
- 醫(yī)療技術臨床應用及新技術新項目管理制度考核試題及答案
- 裝配式擋土墻施工方案(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