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氧化6PPT課件_第1頁
生物氧化6PPT課件_第2頁
生物氧化6PPT課件_第3頁
生物氧化6PPT課件_第4頁
生物氧化6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生物氧化的概念w呼吸鏈的概念、組成及排列順序w氧化磷酸化wATPw胞液中NADH的氧化1、簡述氧化磷酸化的偶聯(lián)部位及其偶聯(lián)機制2、胞液中的NADH如何參加氧化磷酸化的?第1頁/共136頁物質(zhì)在生物體內(nèi)進行的氧化作用稱物質(zhì)在生物體內(nèi)進行的氧化作用稱生物氧生物氧化化,主要指糖、脂肪、蛋白質(zhì)等在體內(nèi)分解時,主要指糖、脂肪、蛋白質(zhì)等在體內(nèi)分解時逐步釋放能量,最終生成逐步釋放能量,最終生成CO2 和和 H2O的過程。的過程。糖糖 脂肪脂肪 蛋白質(zhì)蛋白質(zhì) CO2和和H2O O2能量能量ADP+PiATP熱能熱能* * 生物氧化的概念(生物氧化的概念(需要掌握需要掌握) 第2頁/共136頁* * 生物氧化

2、與體外氧化之相同點w生物氧化中物質(zhì)的氧化方式有加氧、脫氫、失電子,遵循氧化還原反生物氧化中物質(zhì)的氧化方式有加氧、脫氫、失電子,遵循氧化還原反應的一般規(guī)律。應的一般規(guī)律。w物質(zhì)在體內(nèi)外氧化時所消耗的氧量、最終產(chǎn)物(物質(zhì)在體內(nèi)外氧化時所消耗的氧量、最終產(chǎn)物(CO2,H2O)和釋放)和釋放能量均相同。能量均相同。第3頁/共136頁w是在細胞內(nèi)溫和的環(huán)境中(體是在細胞內(nèi)溫和的環(huán)境中(體溫,溫,pH接近中性),在一系列接近中性),在一系列酶促反應酶促反應下逐步進行,能量逐逐步進行,能量逐步釋放。步釋放。w進行廣泛的加水脫氫反應,脫進行廣泛的加水脫氫反應,脫下的氫與氧結合產(chǎn)生下的氫與氧結合產(chǎn)生H2O,有機

3、,有機酸脫羧產(chǎn)生酸脫羧產(chǎn)生CO2。* * 生物氧化與體外氧化之不同點生物氧化生物氧化體外氧化體外氧化w能量是突然釋放的。能量是突然釋放的。 w產(chǎn)生的產(chǎn)生的CO2、H2O由物質(zhì)由物質(zhì)中的碳和氫直接與氧結中的碳和氫直接與氧結合生成。合生成。第4頁/共136頁糖原糖原 三酯酰甘油三酯酰甘油 蛋白質(zhì)蛋白質(zhì) 葡萄糖葡萄糖 脂酸脂酸+甘油甘油 氨基酸氨基酸 乙酰乙酰CoA 呼吸鏈呼吸鏈 ADP+Pi ATP * * 生物氧化的一般過程第5頁/共136頁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生成生成ATP的氧化體系的氧化體系The Oxidation System of ATP Producing (重點內(nèi)容)第6頁/共136頁一

4、、呼吸鏈的概念、組分一、呼吸鏈的概念、組分二、氧化磷酸化偶聯(lián)部位及其偶聯(lián)機制二、氧化磷酸化偶聯(lián)部位及其偶聯(lián)機制三、影響氧化磷酸化的因素三、影響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四、四、ATPATP五、通過線粒體內(nèi)膜的物質(zhì)轉運五、通過線粒體內(nèi)膜的物質(zhì)轉運第7頁/共136頁概念概念代謝物脫下的成對氫原子通過多種酶和輔代謝物脫下的成對氫原子通過多種酶和輔酶所催化的連鎖反應逐步傳遞,最終與氧結合酶所催化的連鎖反應逐步傳遞,最終與氧結合生 成 水 , 這 一 系 列 酶 和 輔 酶 稱 為生 成 水 , 這 一 系 列 酶 和 輔 酶 稱 為 呼 吸 鏈呼 吸 鏈(respiratory chain)又稱又稱電子傳遞鏈電

5、子傳遞鏈(electron transfer chain)。組成組成遞氫體和電子傳遞體(遞氫體和電子傳遞體(2H 2H+ + 2e) 一、呼吸鏈一、呼吸鏈第8頁/共136頁 線粒體結構第9頁/共136頁(一)呼吸鏈的組成洋地黃皂苷第10頁/共136頁四種具有傳遞電子功能的酶復合體四種具有傳遞電子功能的酶復合體(complex) * * 泛醌泛醌 和和 Cyt c 均不包含在上述四種復合體中。均不包含在上述四種復合體中。人線粒體呼吸鏈復合體復合體復合體酶名稱酶名稱復合體復合體復合體復合體復合體復合體復合體復合體NADH-泛醌還原酶泛醌還原酶琥珀酸琥珀酸-泛醌還原酶泛醌還原酶泛醌泛醌-細胞色素細胞

6、色素C還原酶還原酶細胞色素細胞色素c氧化酶氧化酶輔基輔基FMN,F(xiàn)e-S FAD,F(xiàn)e-S 鐵卟啉,鐵卟啉,F(xiàn)e-S 鐵卟啉,鐵卟啉,Cu 多肽鏈數(shù)多肽鏈數(shù)394 1013 復合體復合體酶名稱酶名稱復合體復合體復合體復合體復合體復合體復合體復合體NADH-泛醌還原酶泛醌還原酶琥珀酸琥珀酸-泛醌還原酶泛醌還原酶泛醌泛醌-細胞色素細胞色素C還原酶還原酶細胞色素細胞色素c氧化酶氧化酶輔基輔基FMN,F(xiàn)e-S FAD,F(xiàn)e-S 鐵卟啉,鐵卟啉,F(xiàn)e-S 鐵卟啉,鐵卟啉,Cu 多肽鏈數(shù)多肽鏈數(shù)394 1013 第11頁/共136頁 Cytc Q NADH+H+ NAD+ 延胡索酸延胡索酸 琥珀酸琥珀酸

7、1/2O2+2H+ H2O 胞液側胞液側 基質(zhì)側基質(zhì)側 線粒體內(nèi)膜線粒體內(nèi)膜 e-e-e-e-e-呼吸鏈各復合體在線粒體內(nèi)膜中的位置第12頁/共136頁1. 復合體: NADH-泛醌還原酶u 功能功能: 將電子從將電子從NADH傳遞給泛醌傳遞給泛醌 (ubiquinone) ,復合體具有質(zhì)子泵功能,每傳遞2 2個電子可將4 4個H H+ +從內(nèi)膜的基質(zhì)側泵胞漿側。 復合體復合體NADH CoQ FMN; Fe-SN-1a,b; Fe-SN-4; Fe-SN-3; Fe-SN-2 第13頁/共136頁(1)NADNADH:由以:由以NAD或或NADP為輔酶的脫氫酶為輔酶的脫氫酶(不需氧脫氫酶)催

8、化。(不需氧脫氫酶)催化。氧化還原反應時變化發(fā)生在五價氮和三價氮之間。氧化還原反應時變化發(fā)生在五價氮和三價氮之間。第14頁/共136頁(2) FMNFMNH2:第15頁/共136頁(3)鐵硫蛋白中輔基鐵硫簇鐵硫蛋白中輔基鐵硫簇(Fe-S)含有等量鐵原子和硫原子,其中含有等量鐵原子和硫原子,其中鐵原子可進行鐵原子可進行Fe2+ Fe3+e 反應傳遞電子。反應傳遞電子。 表示無機硫表示無機硫 第16頁/共136頁(4) QQH2:泛醌泛醌(輔酶(輔酶Q, CoQ)有多個異)有多個異戊二烯連接形成較長的疏戊二烯連接形成較長的疏水側鏈(人水側鏈(人CoQ10),氧),氧化還原反應時生成中間產(chǎn)化還原反應

9、時生成中間產(chǎn)物半醌型泛醌。物半醌型泛醌。第17頁/共136頁復合體復合體的功能的功能 NADH+H+ NAD+ FMN FMNH2還原型還原型Fe-S 氧化型氧化型Fe-S QQH2第18頁/共136頁2. 復合體: : 琥珀酸- -泛醌還原酶(即琥珀酸脫氫酶)u 功能功能 將電子從琥珀酸傳遞給泛醌,無質(zhì)子泵功能。將電子從琥珀酸傳遞給泛醌,無質(zhì)子泵功能。 復合體復合體琥珀酸琥珀酸 CoQFe-S1; b560; FAD; Fe-S2 ; Fe-S3 第19頁/共136頁第20頁/共136頁3. 復合體: 泛醌-細胞色素c還原酶(細胞色素bc1復合體) u 功能:功能:將電子從泛醌傳遞給細胞色素

10、將電子從泛醌傳遞給細胞色素c c。復合體。復合體具有質(zhì)子泵功能,每傳遞具有質(zhì)子泵功能,每傳遞2 2個個電子可將電子可將4 4個個H+H+從內(nèi)膜的基質(zhì)側泵胞漿側。從內(nèi)膜的基質(zhì)側泵胞漿側。 復合體復合體QH2 Cyt c b562; b566; Fe-S; c1第21頁/共136頁第22頁/共136頁4. 復合體: 細胞色素c氧化酶u 功能:功能:將電子從細胞色素將電子從細胞色素c傳遞給氧。傳遞給氧。具有質(zhì)子泵功能,每傳遞2個電子可將2個H+從內(nèi)膜的基質(zhì)側泵胞漿側。 復合體復合體還原型還原型Cyt c O2CuAaa3CuB 其中其中Cyt a3 和和CuB形成的活性部位將電子交給形成的活性部位將

11、電子交給O2。第23頁/共136頁第24頁/共136頁第25頁/共136頁 由以下實驗確定由以下實驗確定:(1) 根據(jù)呼吸鏈各組分的標準氧化還原電位,由低到高的排列順序。 (二)呼吸鏈成分的排列順序第26頁/共136頁(2)在體外將呼吸鏈拆開和重組鑒定四種復合體的組成和排列。(3)特異的抑制劑阻斷某一組分的電子傳遞在阻斷部位以前的組分處于還原狀態(tài),后面組份處于氧化狀態(tài)吸收光譜改變檢測??姑顾谹魚藤酮(4)利用各組分特異的吸收光譜,以離體線粒體無氧時)利用各組分特異的吸收光譜,以離體線粒體無氧時處于還原狀態(tài)為對照處于還原狀態(tài)為對照緩慢給氧緩慢給氧觀察各組分被氧化觀察各組分被氧化的順序。的順序。第

12、27頁/共136頁1. NADH氧化呼吸鏈氧化呼吸鏈NADH 復合體復合體Q 復合體復合體Cyt c 復合體復合體O22. 琥珀酸氧化呼吸鏈琥珀酸氧化呼吸鏈 琥珀酸琥珀酸 復合體復合體 Q 復合體復合體Cyt c 復合體復合體O2第28頁/共136頁NADH氧化呼吸鏈氧化呼吸鏈 FADH2氧化呼吸鏈氧化呼吸鏈第29頁/共136頁 二、氧化磷酸化二、氧化磷酸化ATP的生成方式:的生成方式: 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是是指指在呼吸鏈電子傳遞過程中偶聯(lián)在呼吸鏈電子傳遞過程中偶聯(lián)ADP磷酸化,磷酸化,生成生成ATP,又稱為,又稱為偶聯(lián)磷酸化偶聯(lián)磷酸化

13、。 底物水平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 (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 是底物分是底物分子內(nèi)部能量重新分布,生成高能鍵,使子內(nèi)部能量重新分布,生成高能鍵,使ADP磷酸化生成磷酸化生成ATP的過程。的過程。第30頁/共136頁(一)氧化磷酸化偶聯(lián)部位(一)氧化磷酸化偶聯(lián)部位偶聯(lián)部位:偶聯(lián)部位:復合體復合體、 根據(jù)自由能變化和根據(jù)自由能變化和P/O比值比值1.P/O比值:P/O比值是指物質(zhì)氧化時,每消耗1摩爾氧原子所消耗的無機磷(或ADP)的摩爾數(shù),即生成的ATP的摩爾數(shù)。 第31頁/共136頁線線粒粒體體離離體體實實驗驗測測得得的的一一些些底底物物的的P/O比比值值

14、底底 物物呼呼吸吸鏈鏈的的組組成成P/O比比值值可可能能生生成成的的 ATP數(shù)數(shù) -羥羥丁丁酸酸NAD+復復合合體體CoQ復復合合體體2.42.8 3Cyt c復復合合體體O2琥琥珀珀酸酸復復合合體體CoQ復復合合體體1.7 2Cyt c復復合合體體O2抗抗壞壞血血酸酸Cyt c復復合合體體O20.88 1細細胞胞色色素素c (Fe2+) 復復合合體體O20.61-0.68 1第32頁/共136頁ATPATP ATP 氧化磷酸化偶聯(lián)部位氧化磷酸化偶聯(lián)部位電子傳遞鏈自由能變化區(qū)段區(qū)段電位變化電位變化(E)自由能變化自由能變化G=-nFE能否生成能否生成ATP(G是否大于是否大于30.5KJ) C

15、yt aa3O2 0.53V 102.3KJ/mol 能能NAD+CoQ0.36V 69.5KJ/mol 能能CoQCyt c 0.21V 40.5KJ/mol 能能第33頁/共136頁(二)(二) 氧化磷酸化的偶聯(lián)機理氧化磷酸化的偶聯(lián)機理1. 化學滲透假說化學滲透假說(chemiosmotic hypothesis) 1961年由Peter Mitchell提出。電子經(jīng)呼吸鏈傳遞時,可將質(zhì)子(電子經(jīng)呼吸鏈傳遞時,可將質(zhì)子(H+)從線)從線粒體內(nèi)膜的基質(zhì)側泵到內(nèi)膜胞漿側,產(chǎn)生膜內(nèi)外粒體內(nèi)膜的基質(zhì)側泵到內(nèi)膜胞漿側,產(chǎn)生膜內(nèi)外質(zhì)子電化學梯度儲存能量。當質(zhì)子順濃度梯度回質(zhì)子電化學梯度儲存能量。當質(zhì)子

16、順濃度梯度回流時驅動流時驅動ADP與與Pi生成生成ATP。 第34頁/共136頁線粒體基質(zhì)線粒體基質(zhì) 線粒體膜線粒體膜 + + + + - - - - H+ O2 H2O H+e- ADP+Pi ATP 化學滲透假說簡單示意圖第35頁/共136頁化學滲透假說第36頁/共136頁2. ATP合酶合酶由 親 水 部 分由 親 水 部 分 F1(33亞基亞基 )和疏水部)和疏水部分分 F0(a1b2c912亞基)組亞基)組成。成。ATP合酶結構模式圖第37頁/共136頁當當H+順濃度遞度經(jīng)順濃度遞度經(jīng)F0中中a亞基和亞基和c亞基之間亞基之間回流時,回流時,亞基發(fā)生旋轉,亞基發(fā)生旋轉,3個個亞基的構象

17、發(fā)生亞基的構象發(fā)生改變。改變。ATP合酶的工作機制第38頁/共136頁 電子傳遞過程中質(zhì)子流動與ATP產(chǎn)生的關系: 1.每合成1molATP,需3個質(zhì)子通過ATP合成酶,產(chǎn)生的ATP從線粒體基質(zhì)進入胞質(zhì)需消耗1個質(zhì)子,故每形成1個ATP需4個質(zhì)子。 2.電子經(jīng)NADH到氧,產(chǎn)生2.5個ATP。 3.電子經(jīng)FADH2到氧,產(chǎn)生1.5個ATP。第39頁/共136頁 F0 F1 Cyt c Q NADH+H+ NAD+ 延胡索酸延胡索酸 琥珀酸琥珀酸 H+ 1/2O2+2H+ H2O ADP+Pi ATP H+ H+ H+ 胞液側胞液側 基質(zhì)側基質(zhì)側 + + + + + + + + + + - -

18、- - - - - - - 化學滲透假說詳細示意圖第40頁/共136頁三、影響氧化磷酸化的因素三、影響氧化磷酸化的因素1. 呼吸鏈抑制劑呼吸鏈抑制劑 阻斷呼吸鏈中某些部位電子傳遞。阻斷呼吸鏈中某些部位電子傳遞。2. 解偶聯(lián)劑解偶聯(lián)劑使氧化與磷酸化偶聯(lián)過程脫離。使氧化與磷酸化偶聯(lián)過程脫離。如:如: 2,4二硝基苯酚(dinitrophenol,DNP)、解偶聯(lián)蛋白解偶聯(lián)蛋白 3. 氧化磷酸化抑制劑氧化磷酸化抑制劑 對電子傳遞及對電子傳遞及ADP磷酸化均有抑制作用。磷酸化均有抑制作用。如:寡霉素如:寡霉素 (一)抑制劑第41頁/共136頁魚藤酮魚藤酮粉蝶霉素粉蝶霉素A A異戊巴比妥異戊巴比妥 抗霉

19、素抗霉素A A二巰基丙醇二巰基丙醇 CO、CN-、N3-及及H2S各種呼吸鏈抑制劑的阻斷位點各種呼吸鏈抑制劑的阻斷位點第42頁/共136頁 DNP的作用:脂溶性,其質(zhì)子化形式和共軛堿形式可穿過線粒體內(nèi)膜進入基質(zhì)側釋出H+,返回胞液側結合H+破壞電化學梯度。 碳氰-p-三氟甲氧基苯腙第43頁/共136頁解偶聯(lián)蛋白作用機制(棕色脂肪組織線粒體)Cyt cQ胞液側胞液側 基質(zhì)側基質(zhì)側 解偶聯(lián)解偶聯(lián) 蛋白蛋白熱能熱能 ADP+Pi ATP 第44頁/共136頁 寡霉素寡霉素(oligomycin) 可阻止質(zhì)子從可阻止質(zhì)子從F0質(zhì)子通道回流,抑制質(zhì)子通道回流,抑制ATP生成生成ATP合酶結構模式圖第45

20、頁/共136頁(二)(二)ADP的調(diào)節(jié)作用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ADP氧化磷酸化速率氧化磷酸化速率 ADP氧化磷酸化速率氧化磷酸化速率。第46頁/共136頁(四)線粒體(四)線粒體DNA (mitochondrial DNA, mtDNA)突變突變 mtDNA為裸露的環(huán)狀雙螺旋結構為裸露的環(huán)狀雙螺旋結構易受氧自易受氧自由基的損傷由基的損傷突變突變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ATP 。mtDNA編碼呼吸鏈編碼呼吸鏈13條多肽鏈的基因、條多肽鏈的基因、22個個tRNA的基因、的基因、2個rRNA基因基因。 (三)甲狀腺激素(三)甲狀腺激素1.誘導細胞膜誘導細胞膜Na+,K+ATP酶的合成酶的合成ATP分解分解ADP

21、 氧化磷酸化速率氧化磷酸化速率2.解偶聯(lián)蛋白基因表達解偶聯(lián)蛋白基因表達 耗氧與產(chǎn)熱耗氧與產(chǎn)熱 第47頁/共136頁四、四、ATP高能磷酸鍵與高能磷酸化合物 u高能磷酸鍵高能磷酸鍵 水解時釋放的能量大于水解時釋放的能量大于21KJ/mol的磷酸酯鍵,常表示為的磷酸酯鍵,常表示為 P。u高能磷酸化合物高能磷酸化合物 含有高能磷酸鍵的化合物含有高能磷酸鍵的化合物第48頁/共136頁第49頁/共136頁 核苷二磷酸激酶的作用ATP + UDP ADP + UTPATP + CDP ADP + CTPATP + GDP ADP + GTP腺苷酸激酶的作用 ADP + ADP ATP + AMP第50頁/

22、共136頁肌酸激酶的作用磷酸肌酸作為肌肉和腦組織中能量的一種貯存形式。磷酸肌酸作為肌肉和腦組織中能量的一種貯存形式。第51頁/共136頁 ATP的生成和利用ATP ADP 肌酸肌酸 磷酸磷酸肌酸肌酸 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 機械能機械能( (肌肉收縮肌肉收縮) )滲透能滲透能( (物質(zhì)主動轉運物質(zhì)主動轉運) ) 化學能化學能( (合成代謝合成代謝) )電能電能( (生物電生物電) )熱能熱能( (維持體溫維持體溫) )生物體內(nèi)能量的儲存和利用都以生物體內(nèi)能量的儲存和利用都以ATP為中為中心。心。第52頁/共136頁五、通過線粒體內(nèi)膜的物質(zhì)轉運五、通過線粒體內(nèi)膜的物質(zhì)

23、轉運線粒體外膜通透性高,線粒體對物質(zhì)通線粒體外膜通透性高,線粒體對物質(zhì)通過的選擇性主要依賴于內(nèi)膜中不同轉運蛋白過的選擇性主要依賴于內(nèi)膜中不同轉運蛋白(transporter)對各種物質(zhì)的轉運。對各種物質(zhì)的轉運。第53頁/共136頁 線粒體內(nèi)膜的主要轉運蛋白 胞胞 漿漿線粒體基質(zhì)線粒體基質(zhì)磷酸鹽轉運蛋白磷酸鹽轉運蛋白H2PO4H+H2PO4H+酸性氨基酸轉運蛋白酸性氨基酸轉運蛋白谷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 -酮戊二酸轉運蛋白酮戊二酸轉運蛋白蘋果酸蘋果酸 -酮戊二酸酮戊二酸腺苷酸轉運蛋白腺苷酸轉運蛋白ADPATP 丙酮酸轉運蛋白丙酮酸轉運蛋白丙酮酸丙酮酸OH-三羧酸轉運蛋白三羧酸轉運蛋白蘋果酸蘋

24、果酸檸檬酸檸檬酸堿性氨基酸轉運蛋白堿性氨基酸轉運蛋白鳥氨酸鳥氨酸瓜氨酸瓜氨酸肉堿轉運蛋白肉堿轉運蛋白脂酰肉堿脂酰肉堿肉肉堿堿胞胞 漿漿線粒體基質(zhì)線粒體基質(zhì)磷酸鹽轉運蛋白磷酸鹽轉運蛋白H2PO4H+H2PO4H+磷酸鹽轉運蛋白磷酸鹽轉運蛋白H2PO4H+H2PO4H+酸性氨基酸轉運蛋白酸性氨基酸轉運蛋白谷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酸性氨基酸轉運蛋白酸性氨基酸轉運蛋白谷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 -酮戊二酸轉運蛋白酮戊二酸轉運蛋白蘋果酸蘋果酸 -酮戊二酸酮戊二酸 -酮戊二酸轉運蛋白酮戊二酸轉運蛋白蘋果酸蘋果酸 -酮戊二酸酮戊二酸腺苷酸轉運蛋白腺苷酸轉運蛋白ADPATP 腺苷酸轉運蛋白腺苷酸轉運蛋白

25、ADPATP 丙酮酸轉運蛋白丙酮酸轉運蛋白丙酮酸丙酮酸OH-丙酮酸轉運蛋白丙酮酸轉運蛋白丙酮酸丙酮酸OH-三羧酸轉運蛋白三羧酸轉運蛋白蘋果酸蘋果酸檸檬酸檸檬酸三羧酸轉運蛋白三羧酸轉運蛋白蘋果酸蘋果酸檸檬酸檸檬酸堿性氨基酸轉運蛋白堿性氨基酸轉運蛋白鳥氨酸鳥氨酸瓜氨酸瓜氨酸堿性氨基酸轉運蛋白堿性氨基酸轉運蛋白鳥氨酸鳥氨酸瓜氨酸瓜氨酸肉堿轉運蛋白肉堿轉運蛋白脂酰肉堿脂酰肉堿肉肉堿堿肉堿轉運蛋白肉堿轉運蛋白脂酰肉堿脂酰肉堿肉肉堿堿轉運蛋白轉運蛋白功功 能能第54頁/共136頁(一)(一) 胞漿中胞漿中NADH的氧化的氧化胞漿中胞漿中NADH必須經(jīng)一定必須經(jīng)一定轉運機制轉運機制進入線粒體,再經(jīng)呼吸鏈進行

26、氧化磷酸進入線粒體,再經(jīng)呼吸鏈進行氧化磷酸化?;?。轉運機制轉運機制主要有主要有-磷酸甘油穿梭磷酸甘油穿梭(-glycerophosphate shuttle)蘋果酸蘋果酸-天冬氨酸穿梭天冬氨酸穿梭 (malate-asparate shuttle)第55頁/共136頁 NADH+H+ FADH2 NAD+ FAD 線粒體 內(nèi)膜 線粒體 外膜膜間隙 線粒體 基質(zhì)-磷酸甘油 脫氫酶 呼吸鏈 磷酸二羥丙酮 PiCH2O-CH2OH C=OPiCH2O-CH2OH C=O-磷酸甘油 PiCH2O-CH2OH CHOHPiCH2O-CH2OH CHOH1. - -磷酸甘油穿梭機制磷酸甘油穿梭機制 第56

27、頁/共136頁NADH +H+ NAD+ -OOC-CH2-C-COO-O-OOC-CH2-C-COO-OHHNADH +H+ NAD+ 谷氨酸-天冬氨酸 轉運體蘋果酸-酮 戊二酸轉運體 -OOC-CH2-C-COO-OHH蘋果酸 -OOC-CH2-C-COO-O草酰乙酸 -OOC-CH2-CH2-C-COO-O-OOC-CH2-CH2-C-COO-O-酮戊二酸 -OOC-CH2-CH2-C-COO-H3N+H谷氨酸 蘋果酸 脫氫酶 谷草轉 氨酶 胞液 線粒體內(nèi)膜 基質(zhì) 呼吸鏈 -OOC-CH2-C-COO-H3N+H天冬氨酸 -OOC-CH2-C-COO-H3N+H-OOC-CH2-CH2-

28、C-COO-H3N+H2. 蘋果酸蘋果酸- -天冬氨酸穿梭天冬氨酸穿梭機制機制第57頁/共136頁第58頁/共136頁 (二)(二) 腺苷酸轉運蛋白腺苷酸轉運蛋白 參與參與ADP與與ATP反向轉運。反向轉運。第59頁/共136頁ATP4- F0 F1 胞液側胞液側 基質(zhì)側基質(zhì)側 腺苷酸腺苷酸轉運蛋白轉運蛋白磷酸磷酸轉運蛋白轉運蛋白 ADP3- H2PO4- ATP4- H+ H+ H+ H+ H2PO4- H2PO4- ADP3- ADP3- 第60頁/共136頁1、生物氧化的概念2、呼吸鏈的概念、組成及排列順序3、簡述氧化磷酸化的偶聯(lián)部位及其偶聯(lián)機制4、胞液中的NADH如何參加氧化磷酸化的?

29、第61頁/共136頁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其他氧化酶系其他氧化酶系The Others Oxidation Enzyme Systems(一般了解)第62頁/共136頁一、需氧脫氫酶和氧化酶二、過氧化物酶體中的酶類三、超氧化物歧化酶四、微粒體中的酶類 第63頁/共136頁一、需氧脫氫酶和氧化酶 受受氫氫體體輔輔酶酶(輔輔基基)產(chǎn)產(chǎn)物物不不需需氧氧脫脫氫氫酶酶輔輔酶酶需需氧氧脫脫氫氫酶酶O2 FMN或或FAD H2O2氧氧化化酶酶O2 含含Cu H2O受受氫氫體體輔輔酶酶(輔輔基基)產(chǎn)產(chǎn)物物不不需需氧氧脫脫氫氫酶酶輔輔酶酶需需氧氧脫脫氫氫酶酶O2 FMN或或FAD H2O2氧氧化化酶酶O2 含含Cu H

30、2O第64頁/共136頁二、過氧化物酶體中的酶類二、過氧化物酶體中的酶類 (一)過氧化氫酶(一)過氧化氫酶(catalase)又稱觸酶,其輔基含又稱觸酶,其輔基含4 4個血紅素個血紅素2H2O2 2H2O + O2 過氧化氫酶過氧化氫酶 第65頁/共136頁(二)過氧化物酶(perioxidase)以血紅素為輔基,催化以血紅素為輔基,催化H2O2直接氧化酚類或胺類化合物直接氧化酚類或胺類化合物 R + H2O2 RO + H2O RH2+ H2O2 R + 2H2O 過氧化物酶過氧化物酶 過氧化物酶過氧化物酶 第66頁/共136頁反應氧族反應氧族超氧離子超氧離子(O2)、H2O2、羥自由基、羥

31、自由基(OH)的統(tǒng)稱。的統(tǒng)稱。 三、超氧化物歧化酶三、超氧化物歧化酶2O2+ 2H+ SODH2O2 + O2 H2O + O2 過氧化氫酶過氧化氫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第67頁/共136頁 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 H2O2(ROOH) H2O(ROH+H2O) 2G SH G S S G NADP+ NADPH+H+ * * 此類酶可保護生物膜及血紅蛋白免遭損傷此類酶可保護生物膜及血紅蛋白免遭損傷 谷胱甘谷胱甘肽還原酶肽還原酶 3.含硒的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含硒的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 第68頁/共136頁四、微粒體中的酶類四、微粒體中的

32、酶類 (一)加單氧酶(monoxygenase)* 催化的反應:催化的反應:RH + NADPH + H+ + O2 ROH + NADP+ + H2O 故又稱混合功能氧化酶故又稱混合功能氧化酶(mixed-function oxidase)或羥化酶或羥化酶(hydroxylase)。上述反應需要上述反應需要細胞色素細胞色素P450 (Cyt P450)參與。參與。第69頁/共136頁(二)加雙氧酶 此酶催化氧分子中的此酶催化氧分子中的2個氧原子加到底個氧原子加到底物中帶雙鍵的物中帶雙鍵的2個碳原子上。個碳原子上。ONH2NHNHOCOOHNH2CHO例例 如:如: (O2) 色氨酸吡咯酶色氨

33、酸吡咯酶第70頁/共136頁選擇題選擇題A型題型題1. 生物氧化的特點是生物氧化的特點是 A. 氧化脫下的氫直接與氧結合生成水氧化脫下的氫直接與氧結合生成水 B. 不需要酶催化不需要酶催化 C. 主要在細胞漿進行主要在細胞漿進行 D. 能量逐步釋放,利用率高能量逐步釋放,利用率高 E. 不受體內(nèi)外環(huán)境變化調(diào)節(jié)不受體內(nèi)外環(huán)境變化調(diào)節(jié)第71頁/共136頁2. 生物氧化中生物氧化中CO2的生成是的生成是 A. 由氧和碳直接結合生成由氧和碳直接結合生成 B. 受加雙氧酶催化受加雙氧酶催化 C. 同時伴有同時伴有H2O2生成生成 D. 在氧化呼吸鏈遞電子過程中產(chǎn)生在氧化呼吸鏈遞電子過程中產(chǎn)生 E.從代謝

34、產(chǎn)生的有機酸上脫羧生成從代謝產(chǎn)生的有機酸上脫羧生成第72頁/共136頁 3. 參與生物氧化最主要的酶類是參與生物氧化最主要的酶類是 A. 需氧脫氫酶需氧脫氫酶 B. 不需氧脫氫酶不需氧脫氫酶 C. 加氧酶加氧酶 D. 羧化酶羧化酶 E. 混合功能氧化酶混合功能氧化酶第73頁/共136頁4. 氧化呼吸鏈存在于線粒體的氧化呼吸鏈存在于線粒體的 A. 外膜外膜 B. 內(nèi)膜內(nèi)膜 C. 膜間隙膜間隙 D. 基質(zhì)基質(zhì) E. 外膜以外外膜以外第74頁/共136頁5. 能把在線粒體內(nèi)生成的能把在線粒體內(nèi)生成的ATP轉運到胞漿的轉運到胞漿的 物質(zhì)是物質(zhì)是 A. 腺苷酸轉運蛋白腺苷酸轉運蛋白 B. 脂酰肉堿載體脂

35、酰肉堿載體 C. 堿性氨基酸載體堿性氨基酸載體 D. ATP酶酶 E. 三羧酸載體三羧酸載體第75頁/共136頁 6. 胞漿生成的胞漿生成的NADH+H+進入線粒體的途徑有進入線粒體的途徑有 A. 檸檬酸檸檬酸-丙酮酸循環(huán)丙酮酸循環(huán) B. 乳酸循環(huán)乳酸循環(huán) C.穿梭載體穿梭載體 D.-磷酸甘油穿梭作用磷酸甘油穿梭作用 E. NADPH轉氫酶轉氫酶 第76頁/共136頁7. 氧化呼吸的復合體氧化呼吸的復合體I含有含有 A. Cyt bH B. Cyt bL C. 2Fe-2S D. CuA2+ E. 血紅素血紅素 第77頁/共136頁8. 脫下的氫可從復合體脫下的氫可從復合體進入氧化呼吸鏈的進入

36、氧化呼吸鏈的 底物有底物有 A. 琥珀酸琥珀酸 B. 線粒體內(nèi)的線粒體內(nèi)的-磷酸甘油磷酸甘油 C.蘋果酸蘋果酸 D. 脂酰脂酰CoA E. 黃嘌呤黃嘌呤 第78頁/共136頁9. 復合體復合體II A. 可把質(zhì)子由線粒體基質(zhì)泵出到膜間隙可把質(zhì)子由線粒體基質(zhì)泵出到膜間隙 B. 為氧化磷酸化的偶聯(lián)部位為氧化磷酸化的偶聯(lián)部位 C. 把琥珀酸脫下的把琥珀酸脫下的2H+、2e轉交給轉交給Q D. 把把Cyt a 的電子轉交給的電子轉交給Cgt a3 E. 把把Cyt bL的電子傳遞給的電子傳遞給Cgt bH第79頁/共136頁10. Q循環(huán)循環(huán) A. 存在于復合體存在于復合體中中 B. 可生成中間產(chǎn)物可

37、生成中間產(chǎn)物Q- C. 具質(zhì)子通道作用具質(zhì)子通道作用 D. 無質(zhì)子泵作用無質(zhì)子泵作用 E. 可在內(nèi)膜外表面移動可在內(nèi)膜外表面移動第80頁/共136頁11. 復合體復合體 A. 又稱為泛醌又稱為泛醌-細胞色素氧化還原酶細胞色素氧化還原酶 B. 含含Qo、Q1位點位點 C. 能把電子由能把電子由2Fe-2S傳給傳給Cyt c1 D. 是質(zhì)子泵是質(zhì)子泵 E. 由豎臂和臥臂組成由豎臂和臥臂組成 第81頁/共136頁12. NADH氧化呼吸鏈每傳遞氧化呼吸鏈每傳遞2個電子到氧生個電子到氧生 成成1分子水的過程中,向膜間隙泵出的質(zhì)分子水的過程中,向膜間隙泵出的質(zhì) 子數(shù)是子數(shù)是 A. 2個個 B. 4 個個

38、 C. 6個個 D. 8個個 E. 10個個 第82頁/共136頁13. FADH2氧化呼吸鏈中氧化與磷酸化相偶氧化呼吸鏈中氧化與磷酸化相偶 聯(lián)的部位有聯(lián)的部位有 A. 1個個 B. 2個個 C. 3個個 D. 4個個 E. 5個個第83頁/共136頁14. ATP合酶的組成是合酶的組成是 A. 核心酶和核心酶和因子因子 B. 酶蛋白和輔助因子酶蛋白和輔助因子 C. 調(diào)節(jié)亞基和催化亞基調(diào)節(jié)亞基和催化亞基 D. 結構域結構域F0和和F1 E. 小片段和大片段小片段和大片段第84頁/共136頁15. 在在ATP合酶中,能引起合酶中,能引起-亞基發(fā)生變亞基發(fā)生變 構的是構的是 A. 亞基亞基 B.

39、亞基亞基 C. 亞基亞基 D. a亞基亞基 E. b亞基亞基第85頁/共136頁16. 使氧化磷酸化增快的最主要物質(zhì)是使氧化磷酸化增快的最主要物質(zhì)是 A. ADP B. HS-CoA C. Pi D. CO2 E. 氰化物氰化物第86頁/共136頁17. 甲狀腺激素使甲狀腺激素使ADP/ATP比值上升的機理比值上升的機理 是它刺激了是它刺激了 A. Na+-K+-ATP酶合成酶合成 B. Ca2+-ATP酶合成酶合成 C. ATP合酶合成合酶合成 D. 腸道碘的吸收腸道碘的吸收 E. 氧化磷酸化增快氧化磷酸化增快第87頁/共136頁18. 煤氣中毒是因為煤氣中毒是因為CO結合于氧化呼吸鏈的結合

40、于氧化呼吸鏈的 A. Cyt b的的Fe2+ B. Cyt C1的的Fe3+ C. Cyt C的的Fe2+ D. Cyt a的的Fe3+ E. Cyt a3的的Fe2+第88頁/共136頁19. 在能量代謝中起核心作用的是在能量代謝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A. UTP B. CTP C. GTP D. ATP E. dGTP第89頁/共136頁20. 在腦和肌肉中高能磷酸的特殊儲存形式是在腦和肌肉中高能磷酸的特殊儲存形式是 A. 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 B. 磷酸肌酸磷酸肌酸 C. 磷脂酸磷脂酸 D. 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醛 E.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第90頁/共136頁21.

41、線粒體內(nèi)膜中按復合體線粒體內(nèi)膜中按復合體IIQ/QH2池池 復合體復合體Cyt c復合體復合體1/2 O2順序順序 傳遞電子的體系是傳遞電子的體系是 A. NADH呼吸鏈呼吸鏈 B. 細胞內(nèi)信息傳遞網(wǎng)絡系統(tǒng)細胞內(nèi)信息傳遞網(wǎng)絡系統(tǒng) C. 琥珀酸呼吸鏈琥珀酸呼吸鏈 D. 多酶體系多酶體系 E. 細胞色素體系細胞色素體系第91頁/共136頁22. 氧化呼吸鏈中的質(zhì)子泵把線粒體基質(zhì)中的氧化呼吸鏈中的質(zhì)子泵把線粒體基質(zhì)中的 質(zhì)子泵出到膜間隙所形成的跨膜質(zhì)子梯度質(zhì)子泵出到膜間隙所形成的跨膜質(zhì)子梯度 A. 蘊藏著合成蘊藏著合成ATP的電化學勢能的電化學勢能 B. 使膜間隙成負電性空間使膜間隙成負電性空間 C

42、. 使基質(zhì)成為正電性空間使基質(zhì)成為正電性空間 D. 驅動了酸性氨基酸載體運轉驅動了酸性氨基酸載體運轉 E. 激活了解偶聯(lián)蛋白激活了解偶聯(lián)蛋白-1第92頁/共136頁23. 在在ATP合酶頭部中央孔隙中合酶頭部中央孔隙中亞基的逆時亞基的逆時 針方向轉動,引起了針方向轉動,引起了 A. 亞基亞基LTOL的規(guī)律變構的規(guī)律變構 B. 亞基亞基TLOL的規(guī)則變構的規(guī)則變構 C. 亞基亞基OTLO的規(guī)律變構的規(guī)律變構 D. 亞基亞基LTOL的規(guī)律變構的規(guī)律變構 E. 亞基亞基TLOT的規(guī)律變構的規(guī)律變構第93頁/共136頁24. 為滿足生命活動需要,機體必需不斷大為滿足生命活動需要,機體必需不斷大量量 產(chǎn)

43、生產(chǎn)生ATP,其主要方式是,其主要方式是 A. 磷酸肌酸分解為磷酸肌酸分解為ATP和肌酸和肌酸 B. 底物水平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 C. NTP+ADPATP+NDP D. ATP循環(huán)循環(huán) E. ADP+ADPATP+AMP第94頁/共136頁25. 加單氧酶系催化的細胞色素加單氧酶系催化的細胞色素P450循環(huán),循環(huán), 可直接產(chǎn)生可直接產(chǎn)生 A. 羥自由基(羥自由基(HO) B. 半醌型泛醌陰離子自由基(半醌型泛醌陰離子自由基(Q) C. 超氧陰離子自由基(超氧陰離子自由基(O2) D. 單線態(tài)氧(單線態(tài)氧(1O2) E. 脂質(zhì)過氧化自由基(脂質(zhì)過氧化自由基(LOO)第95頁/共136頁B型題

44、型題 A. 維生素維生素B6 B. Cu2+,Zn2+-SOD C. 復合體復合體 I傳遞電子到傳遞電子到Q/QH2池時池時 D. 載脂蛋白載脂蛋白 E. 脂褐素脂褐素1. 可產(chǎn)生可產(chǎn)生O2. 能消除能消除O3. 可引起老年斑可引起老年斑22第96頁/共136頁 A. 寡霉素寡霉素 B. 蒼術苷蒼術苷 C. 魚藤酮魚藤酮 D. -胡蘿卜素胡蘿卜素 E. 雙香豆素雙香豆素4. 抑制抑制ATP/ADP轉位酶轉位酶5. 有解開氧化與磷酸化相偶聯(lián)的作用有解開氧化與磷酸化相偶聯(lián)的作用6. 抑制抑制ATP合酶合酶第97頁/共136頁 A. 呼吸控制呼吸控制 B. P/O比值比值 C. Asp61 D. 每

45、合成每合成1分子可被細胞利用的分子可被細胞利用的ATP E. CuA2+、CuB2+7. 表示氧化呼吸鏈每傳遞表示氧化呼吸鏈每傳遞2個電子到氧生成水個電子到氧生成水 時產(chǎn)生時產(chǎn)生ATP的效率的效率8. 平均需泵出平均需泵出4個質(zhì)子個質(zhì)子9. 是是ATP合酶合酶C亞基中第亞基中第2個個-螺旋中央第螺旋中央第61 位的天冬氨酸位的天冬氨酸第98頁/共136頁 A. Cyt a3-CuB2+ B. Cyt bL C. Cyt C1 D. Cyt P450 E. Q/QH2池池10. 復合體復合體中接受中接受2Fe-2S電子,并把電子電子,并把電子 傳給傳給Cyt C11. 線粒體內(nèi)膜中脂溶性輔酶,能

46、在內(nèi)膜迅線粒體內(nèi)膜中脂溶性輔酶,能在內(nèi)膜迅 速局部擴散以傳遞電子速局部擴散以傳遞電子12. 復合體復合體中可把電子傳給氧生成水的活中可把電子傳給氧生成水的活 性中心性中心第99頁/共136頁 A. 蘋果酸合酶蘋果酸合酶 B. 蘋果酸蘋果酸-氧化脫羧氧化脫羧 C. 蘋果酸脫下的氫蘋果酸脫下的氫 D. 蘋果酸由胞漿進入線粒體蘋果酸由胞漿進入線粒體 E. 蘋果酸脫水蘋果酸脫水13. 生成丙酮酸生成丙酮酸14. 可由可由-酮戊二酸載體轉運酮戊二酸載體轉運15. 進入進入NADH氧化呼吸鏈氧化呼吸鏈 第100頁/共136頁答案答案一、一、A型題型題 1. D。生物氧化與體外燃燒雖本質(zhì)相同,但有其特。生物

47、氧化與體外燃燒雖本質(zhì)相同,但有其特點,如能量逐步釋放,利用率高,能量用于合成點,如能量逐步釋放,利用率高,能量用于合成ATP和和維持體溫;氧化速率受生理功能需要和內(nèi)外環(huán)境變化調(diào)維持體溫;氧化速率受生理功能需要和內(nèi)外環(huán)境變化調(diào)控等。生物氧化主要在線粒體進行,在胞漿中雖可進行控等。生物氧化主要在線粒體進行,在胞漿中雖可進行底物磷酸化,但生成底物磷酸化,但生成ATP量很少。生物氧化是在體內(nèi)溫量很少。生物氧化是在體內(nèi)溫和條件下進行的一連串酶促反應,其脫下的氫不能直接和條件下進行的一連串酶促反應,其脫下的氫不能直接與氧結合。與氧結合。第101頁/共136頁 2. E。生物氧化中。生物氧化中CO2是從代謝

48、中間產(chǎn)物的有機酸是從代謝中間產(chǎn)物的有機酸上脫羧產(chǎn)生。脫羧反應受脫羧酶、氧化脫羧酶或脫氫酶上脫羧產(chǎn)生。脫羧反應受脫羧酶、氧化脫羧酶或脫氫酶系,以及催化可逆反應的羧化酶催化,不受加雙氧酶(系,以及催化可逆反應的羧化酶催化,不受加雙氧酶(催化向底物加氧分子,但不脫羧)催化。脫羧反應不伴催化向底物加氧分子,但不脫羧)催化。脫羧反應不伴H2O2生成,后者是由需氧脫氫酶催化生成的。雖然氧生成,后者是由需氧脫氫酶催化生成的。雖然氧化脫羧反應脫下的氫可進入氧化呼吸鏈,但該鏈遞電子化脫羧反應脫下的氫可進入氧化呼吸鏈,但該鏈遞電子、泵質(zhì)子的整個過程中皆不產(chǎn)生、泵質(zhì)子的整個過程中皆不產(chǎn)生CO2。第102頁/共136

49、頁 3. B。生物氧化的最主要酶類是不需氧脫氫酶,它。生物氧化的最主要酶類是不需氧脫氫酶,它們或是氧化呼吸鏈的成員,或是催化代謝物脫氫交給其們或是氧化呼吸鏈的成員,或是催化代謝物脫氫交給其輔酶,然后再傳遞到氧化呼吸鏈。需氧脫氫酶、加氧酶輔酶,然后再傳遞到氧化呼吸鏈。需氧脫氫酶、加氧酶、羧化酶、混合功能氧化酶雖參與生物氧化,但非主要、羧化酶、混合功能氧化酶雖參與生物氧化,但非主要酶類。酶類。 第103頁/共136頁 4. B。氧化呼吸鏈只存在于線粒體內(nèi)膜。線。氧化呼吸鏈只存在于線粒體內(nèi)膜。線粒體外膜、膜間隙、基質(zhì)均無氧化呼吸鏈。外粒體外膜、膜間隙、基質(zhì)均無氧化呼吸鏈。外膜以外為細胞漿,也無氧化呼

50、吸鏈存在。膜以外為細胞漿,也無氧化呼吸鏈存在。第104頁/共136頁 5. A。腺苷酸轉運蛋白(。腺苷酸轉運蛋白(ATP-ADP轉位酶、腺苷酸轉轉位酶、腺苷酸轉位酶)是存在于線粒體內(nèi)膜的能把線粒體合成的位酶)是存在于線粒體內(nèi)膜的能把線粒體合成的ATP轉轉運到胞漿,以供生命活動所用,并把胞漿中運到胞漿,以供生命活動所用,并把胞漿中ADP轉運入轉運入線粒體,以作合成線粒體,以作合成ATP底物的膜蛋白。脂酰肉堿載體從底物的膜蛋白。脂酰肉堿載體從胞漿轉運脂?;骄€粒體基質(zhì)進行胞漿轉運脂?;骄€粒體基質(zhì)進行-氧化。堿性氨基酸氧化。堿性氨基酸載體轉運瓜氨酸從線粒體基質(zhì)到胞漿,鳥氨酸從胞漿到載體轉運瓜氨酸從

51、線粒體基質(zhì)到胞漿,鳥氨酸從胞漿到基質(zhì),參與尿素合成?;|(zhì),參與尿素合成。ATP酶是一類廣泛分布于生物膜酶是一類廣泛分布于生物膜的催化的催化ATP水解成水解成ADP和和Pi,或,或ADP水解成水解成AMP和和Pi的的酶,根據(jù)其激活所需的陽離子,可分為酶,根據(jù)其激活所需的陽離子,可分為Na+,K+-ATP酶、酶、H+-ATP酶、酶、Ca2+-ATP酶等。三羧酸載體轉運檸檬酸出線酶等。三羧酸載體轉運檸檬酸出線粒體,丙酮酸、蘋果酸入線粒體,形成檸檬酸粒體,丙酮酸、蘋果酸入線粒體,形成檸檬酸-丙酮酸循丙酮酸循環(huán),而促進軟脂酸生物合成。環(huán),而促進軟脂酸生物合成。第105頁/共136頁 6. D。除蘋果酸。

52、除蘋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作用外,能使胞漿中天冬氨酸穿梭作用外,能使胞漿中NADH+H+進入線粒體的就是進入線粒體的就是-磷酸甘油穿梭作用了。檸檬磷酸甘油穿梭作用了。檸檬酸酸-丙氨酸循環(huán)參與軟脂酸生物合成。乳酸循環(huán)是把肌肉糖丙氨酸循環(huán)參與軟脂酸生物合成。乳酸循環(huán)是把肌肉糖酵解產(chǎn)生的乳酸由血運到肝后,經(jīng)糖異生轉變?yōu)槠咸烟窃俳徒猱a(chǎn)生的乳酸由血運到肝后,經(jīng)糖異生轉變?yōu)槠咸烟窃儆裳\到肌肉所形成的循環(huán)。由血運到肌肉所形成的循環(huán)。 穿梭載體(穿梭載體(Shuttle vector)是用人工基因重組技術構建的、既能攜帶真核生物是用人工基因重組技術構建的、既能攜帶真核生物DNA進進入原核生物細胞內(nèi)擴增,又能經(jīng)轉

53、染進入哺乳動物細胞表入原核生物細胞內(nèi)擴增,又能經(jīng)轉染進入哺乳動物細胞表達達DNA遺傳信息的基因載體,即能在多種不同種系生物體遺傳信息的基因載體,即能在多種不同種系生物體內(nèi)穿梭,復制的基因載體,如酵母穿梭質(zhì)粒、穿梭黏粒等內(nèi)穿梭,復制的基因載體,如酵母穿梭質(zhì)粒、穿梭黏粒等。NADPH轉氫酶(轉氫酶(NADPH transhydrogenas)又稱)又稱NADPH:NAD+氧化還原酶,存在于動物線粒體膜及微生氧化還原酶,存在于動物線粒體膜及微生物中,在物中,在ATP存在時,催化存在時,催化NADPH+H+中的中的2個氫轉交給個氫轉交給NAD+,生成,生成NADP+和和NADH+H+。反應可逆。反應可

54、逆。第106頁/共136頁 7. C。復合體。復合體I由豎臂和臥臂組成,前者含由豎臂和臥臂組成,前者含NADH脫氫酶(輔基脫氫酶(輔基FMN)、鐵硫蛋白()、鐵硫蛋白(2Fe-2S),后者含),后者含鐵硫蛋白(鐵硫蛋白(4Fe-4S)。)。Cyt bH、Cyt bL是復合體是復合體成份成份。CuA2+是復合體是復合體成份。各種細胞色素(成份。各種細胞色素(Cyt)的輔基)的輔基的化學本質(zhì)均為血紅素。的化學本質(zhì)均為血紅素。第107頁/共136頁 8. C。蘋果酸是在線粒體基質(zhì)進行的三羧酸循環(huán)的中。蘋果酸是在線粒體基質(zhì)進行的三羧酸循環(huán)的中間產(chǎn)物,其脫氫酶的輔酶為間產(chǎn)物,其脫氫酶的輔酶為NAD+,脫

55、氫生成草酰乙酸和,脫氫生成草酰乙酸和NADH+H+,后者被復合體,后者被復合體I豎臂豎臂NADH脫氫酶催化把氫脫氫酶催化把氫傳遞到其輔酶傳遞到其輔酶FMN而進入氧化呼吸鏈。琥珀酸、線粒體而進入氧化呼吸鏈。琥珀酸、線粒體內(nèi)內(nèi)-磷酸甘油、脂酰輔酶磷酸甘油、脂酰輔酶A均為進入琥珀酸氧化呼吸鏈的均為進入琥珀酸氧化呼吸鏈的底物。黃嘌呤氧化酶為需氧脫氫酶、催化黃嘌呤在底物。黃嘌呤氧化酶為需氧脫氫酶、催化黃嘌呤在H2O、O2存在下氧化成尿酸和存在下氧化成尿酸和H2O2,是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謝中,是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謝中的一步反應,與氧化呼吸鏈無關。的一步反應,與氧化呼吸鏈無關。 第108頁/共136頁 9. C

56、。復合體。復合體即琥珀酸脫氫酶,催化琥珀酸脫氫經(jīng)即琥珀酸脫氫酶,催化琥珀酸脫氫經(jīng)鐵硫蛋白使鐵硫蛋白使Q還原為還原為QH2。復合體。復合體II不是質(zhì)子泵、不是氧不是質(zhì)子泵、不是氧化磷酸化的偶聯(lián)部位?;姿峄呐悸?lián)部位。Cyt a、Cyt a3為復合體為復合體成分,成分, Cyt bL、Cyt bH 為復合體為復合體成分。成分。第109頁/共136頁 10. B。Q循環(huán)中,復合體循環(huán)中,復合體的的Q1位上的位上的Q接受由接受由Q0位的位的QH2經(jīng)經(jīng)Cyt bL、Cyt bH 傳遞來的傳遞來的1個電子生成個電子生成Q,所以所以B為正確答案。為正確答案。Q循環(huán)存在于復合體循環(huán)存在于復合體中,循環(huán)中中,

57、循環(huán)中先后把先后把4個質(zhì)子釋出脫間隙,有質(zhì)子泵作用。復合體個質(zhì)子釋出脫間隙,有質(zhì)子泵作用。復合體橫跨內(nèi)膜,僅在膜中有限移動,不能在內(nèi)膜外表面移動橫跨內(nèi)膜,僅在膜中有限移動,不能在內(nèi)膜外表面移動。質(zhì)子通道(。質(zhì)子通道(proton channel)是由通道蛋白構成的使)是由通道蛋白構成的使質(zhì)子能順濃度差通過的膜通道,平時為關閉狀態(tài),需要質(zhì)子能順濃度差通過的膜通道,平時為關閉狀態(tài),需要時開放。如解偶聯(lián)蛋白時開放。如解偶聯(lián)蛋白-1實為線粒體內(nèi)膜的質(zhì)子通道,實為線粒體內(nèi)膜的質(zhì)子通道,平時關閉,游離脂肪酸可使其開放,使膜間隙質(zhì)子順濃平時關閉,游離脂肪酸可使其開放,使膜間隙質(zhì)子順濃度差回到基質(zhì),與度差回到

58、基質(zhì),與Q循環(huán)無關。循環(huán)無關。第110頁/共136頁 11. D。雖然機制仍不清楚,但已確定復合體。雖然機制仍不清楚,但已確定復合體是質(zhì)是質(zhì)子泵,在生成子泵,在生成2分子水時可把分子水時可把4個質(zhì)子由基質(zhì)泵出到膜間個質(zhì)子由基質(zhì)泵出到膜間隙。泛醌隙。泛醌-細胞色素氧化還原酶就是復合體細胞色素氧化還原酶就是復合體,它含,它含Q循環(huán)必需的循環(huán)必需的Q0、Q1結合位點。結合位點。2Fe-2S和和Cyt C1都是復合都是復合體體的成分,的成分,Q0位的位的QH2脫下的電子經(jīng)脫下的電子經(jīng)2Fe-2S傳遞給傳遞給Cyt C1。由豎臂、臥臂組成的只有復合體。由豎臂、臥臂組成的只有復合體I。 第111頁/共13

59、6頁 12. E。NADH氧化呼吸鏈成員在傳遞氧化呼吸鏈成員在傳遞2個電子到氧個電子到氧生成生成1分子水的過程中,復合體分子水的過程中,復合體I可泵出可泵出4個質(zhì)子,復合個質(zhì)子,復合體體泵出泵出4個質(zhì)子,復合體個質(zhì)子,復合體IV泵出泵出2個質(zhì)子,共泵出個質(zhì)子,共泵出10個質(zhì)子。個質(zhì)子。第112頁/共136頁 13. B。FADH2氧化呼吸鏈的偶聯(lián)部位只有復合體氧化呼吸鏈的偶聯(lián)部位只有復合體和復合體和復合體,復合體,復合體II不是質(zhì)子泵,不是偶聯(lián)部位不是質(zhì)子泵,不是偶聯(lián)部位,故偶聯(lián)部位有,故偶聯(lián)部位有2個。個。 第113頁/共136頁 14. D。ATP合酶由合酶由F0、F1兩部分組成,其中,兩

60、部分組成,其中,F(xiàn)1由由33亞基組成,亞基組成,F(xiàn)0由由ab2C912亞基組成。由核心酶和亞基組成。由核心酶和因子組成的是因子組成的是RNA pol。酶蛋白和輔助因子組成結合。酶蛋白和輔助因子組成結合酶全酶。調(diào)節(jié)亞基和催化亞基是變構酶類的成分。大片酶全酶。調(diào)節(jié)亞基和催化亞基是變構酶類的成分。大片段和小片段組成段和小片段組成DNA pol I,其中,大片段又稱,其中,大片段又稱Klenow片段。片段。第114頁/共136頁 15. C。按結合變構學說,。按結合變構學說,ATP合酶中催化亞基是合酶中催化亞基是亞基,亞基,亞基在亞基在33組成的頭部中央孔隙逆時針轉動,引組成的頭部中央孔隙逆時針轉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