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轎車整車產業(yè)發(fā)展狀況分析_第1頁
中國轎車整車產業(yè)發(fā)展狀況分析_第2頁
中國轎車整車產業(yè)發(fā)展狀況分析_第3頁
中國轎車整車產業(yè)發(fā)展狀況分析_第4頁
中國轎車整車產業(yè)發(fā)展狀況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轎車整車產業(yè)發(fā)展狀況分析一、中國轎車整車產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根據(jù)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2002年的統(tǒng)計(表6),我國目前有產出的轎車整車生產企業(yè)共有29家(包括生產MPV和SUV的輕客企業(yè)),其中合資企業(yè)17家,占58%。2002年轎車總產量達到123萬輛,從地域分布上看(圖1),排名前5位的城市分別為:上海(35%)、吉林(21%)、湖北(9%)、天津(8%)、重慶(6%),這和國內幾大轎車集團的布局基本一致,反映出大集團的主導地位進一步加強。從企業(yè)規(guī)模上看,盡管和國外跨國公司還有很大差距,但近幾年有了很大改善,產量超過5萬輛的企業(yè)有8家,排名前5位的企業(yè)產量要占整個轎車產量的60%以上,產業(yè)集中程度

2、要好于整個汽車產業(yè)??傮w來說,中國轎車產業(yè)經過近20年的發(fā)展,已初步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轎車工業(yè)體系,產品種類、生產能力不斷增長、產品水平日益提高。表6 2002年全國轎車生產企業(yè)排名(包括MPV和SUV) 單位:萬輛序號企業(yè)名稱企業(yè)性質產量(萬輛)占全國比例(%)1上海大眾合資27.922.72一汽大眾合資19.215.63上海通用合資11.19.14一汽夏利上市公司8.97.35神龍汽車合資8.46.96重慶長安合資6.85.57廣州本田合資5.94.88上汽奇瑞國有5.04.19吉利汽車民營4.353.5310廣州風神合資3.893.1611一汽轎車上市公司3.02.512南京菲亞特合資2.

3、41.9513昌河汽車上市公司2.11.6714東風悅達起亞合資2.11.6315海南馬自達合資1.81.516東南汽車合資1.681.3717西安秦川國有1.651.3418長豐獵豹國有1.511.2219哈飛汽車合資1.51.220北京吉普合資0.910.7421華晨汽車海外上市0.890.72推薦精選22江淮汽車上市公司0.450.3623河北中興合資0.370.3024金杯通用合資0.370.3025東風柳州汽車制造廠國有0.270.2226貴州云雀合資0.180.1527北京現(xiàn)代合資0.130.1128奧拓江北國有0.050.0429奧拓江南國有0.020.02合計123.01002

4、002年全國轎車總產量(包括MPV、SUV車型)123.0資料來源: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注:按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的統(tǒng)計范疇,轎車企業(yè)包括國家公布的目錄內轎車企業(yè)和一部分輕型客車企業(yè)。這主要是由于國家政策上對汽車產品實行目錄管制,導致了一些轎車產品不得不以輕客的身份來獲得國家的許可,比如浙江豪情、江蘇悅達等產品。另一方面,由于近幾年轎車需求的增加,一些輕型客車生產企業(yè)紛紛向轎車領域進入,但由于政策和技術上的限制,大部分企業(yè)采取“中間路線”,將目標瞄準近幾年迅速發(fā)展的廂式多功能車和運動型多功能車,即MPV和SUV。這種類型的車介于轎車和輕型客車之間,但從用途和消費群體的角度看,則更接近于轎車。資料來源:

5、中國汽車工業(yè)年鑒二、中國轎車整車競爭格局為了鼓勵轎車企業(yè)擴大規(guī)模,提高中國整個轎車產業(yè)的競爭能力,1987年國家確定了轎車行業(yè)“三大三小”的總體生產格局。一汽、東風、上汽是國內三大轎車生產基地,而相應地,天津夏利、北京吉普、廣州標致被列入“三小”范圍。經過二十多年的發(fā)展,隨著上汽與大眾、通用,一汽與豐田、大眾,東風和日產、PSA標致集團的全面合作,“三大”的地位進一步加強。而“三小”的格局已經名存實亡,天津夏利被一汽收購、北京吉普慘淡經營、廣州標致更是早早地退出了歷史舞臺。中國汽車工業(yè)在這次推薦精選“洗牌”后,“3+X”(三大汽車集團和“X”家獨立汽車制造商)的格局已經初現(xiàn)端倪,汽車業(yè)跨國公司

6、在華布局也基本完成(附件一)。首先,從國內轎車企業(yè)的競爭實力來看,三大集團的地位明顯提升,其轎車產量已占全國75%以上(圖2)。特別是經過去年一年的“內并外聯(lián)”,由三大集團和跨國公司共同打造的中國汽車產業(yè)的“三極”已經凸現(xiàn)。此外,還有一些企業(yè)散落在三大集團之外,比如長安福特、長安鈴木、東南汽車、南京菲亞特、沈陽華晨、昌河汽車、北京現(xiàn)代、吉利轎車等,這些企業(yè)大多以生產微型轎車和輕客為主,在低端產品市場占有較大份額,其總體產量占全國25%左右。雖然目前這些企業(yè)發(fā)展勢頭不錯,在整個轎車行業(yè)還占有相當?shù)牡匚?,但從長遠來看,這些企業(yè)在三大集團的夾擊下,很難獨立生存,絕大多都要并入到三大集團的體系當中。至

7、于這“X”家企業(yè)到底“花落誰家”,也必將是中國汽車產業(yè)將來發(fā)展的一個最大的未知數(shù)。資料來源:中國汽車工業(yè)年鑒(一)上汽集團 在德國大眾開了“腳踩兩只船”(與上汽合作成立上海大眾、與一汽合作成立一汽大眾)先例之后,上汽果斷地與通用合作,并將這一伙伴的位置提得更高。迫使大眾公司在2002年4月續(xù)簽合同,將合作期限延長20年。同年,上汽與通用聯(lián)手進入柳州五菱,以生產小型車為主的上汽通用五菱公司正式成立。在江蘇,在兼并儀征汽車廠后,與躍進汽車集團(又稱“南汽”)的合作正在加緊進行,特別是南汽由中央下歸地方后,合作的速度已大大加快,透過南汽,上汽與菲亞特的合作自在情理之中;在安徽,參股奇瑞的上汽一直希望

8、增資擴股,掌握主導權;在江西,江鈴汽車早已納入上汽的視線,如果與江鈴順利合作,上汽將引入一個更大的合作伙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推薦精選此外,2002年10月上汽斥資5970萬美元收購韓國大宇10%的股份,并聯(lián)合通用與上海通用收購了山東煙臺車身有限公司,并將賽歐的生產線移置山東。由此,上汽謀劃的以長江三角洲為中心,一個更大的“汽車王國”正在形成。目前,上汽旗下的轎車生產企業(yè)有7家:上海大眾、上海通用、東岳汽車(煙臺)、柳州五菱、上汽奇瑞、貴州云雀。產量已達45萬輛左右,占全國將近40%,處于轎車生產龍頭地位。(二)一汽集團 在完成了在長春(大眾、一汽轎車)、青島 (青島汽車廠)、海南(一汽海南汽車

9、有限公司)的整車布局后,2002年,一汽將觸角伸向了華北,成功重組天汽,控制了天汽的優(yōu)良資產夏利股份公司和華利公司,并透過夏利股份公司在天津豐田實現(xiàn)了與日本豐田公司的初步合作,使一汽在天津擁有了自己的汽車生產基地。同年,在控股川旅之后,一汽與豐田公司的合作由“點”及“面”,延伸至天津、成都和長春的多個項目,并將合作目標鎖定在30萬至40萬輛,等于再造一個“新一汽”。這種合作的力度、深度和廣度在中國汽車工業(yè)發(fā)展史上是史無前例的。目前一汽集團旗下的轎車企業(yè)主要有5家:一汽大眾、一汽轎車、一汽夏利、天津豐田、海南馬自達,產量超過29萬輛,占全國23%左右。(三)東風集團 2002年將神龍汽車公司的合

10、作伙伴由雪鐵龍?zhí)嵘翗酥?雪鐵龍集團(PSA),合作的層次、范圍、深度都有了相應提高。9月,東風與日產簽署了全面合作協(xié)議,在乘用車和商用車領域開展全系列車型的廣泛合作,內容包括現(xiàn)有的風神汽車(東風南方基地)、商用車(已有東風杭州日產柴油機公司)、轎車(東風襄樊基地)。此外,東風和臺灣裕隆公司合資的風神汽車也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業(yè)績。2002年5月,東風、廣州與本田三家簽署了在廣州出口加工區(qū)生產轎車的協(xié)議,表明東風與本田的合作又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在原有廣州本田項目中,有兩塊,一塊是廣州與本田合作的廣州本田汽車有限公司,另一塊是東風與本田合作的東風本田發(fā)動機公司,負責為廣州本田提供發(fā)動機。專家預測,中

11、方毫無汽車背景的廣州本田遲早是東風公司的“囊中之物”。另外,7月通過悅達實現(xiàn)了與韓國起亞的合作,彌補了轎車中的低端車型,與雷諾在三江雷諾的合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如果這些合作均能實現(xiàn),東風汽車公司的合作伙伴將從單一的雪鐵龍過渡到法國的標致-雪鐵龍、雷諾、日本的日產、本田和韓國起亞等推薦精選,實力將大大增強。目前東風集團下屬的轎車生產企業(yè)主要有3家:神龍富康、風神汽車、東風柳州汽車制造廠(東風小王子)和東風悅達起亞,產量達14萬輛,占全國12%左右,位居第三。三、中國轎車市場發(fā)展前景根據(jù)日本、美國等發(fā)達國家轎車市場的發(fā)展規(guī)律,當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時,轎車開始進入家庭。以轎車進入家庭為標

12、志,轎車市場也必然進入快速成長期。2001年中國人均GDP已經達到960美元,和這個消費結構變化結點已很接近。2002年轎車市場私人購車比例已經超過50%,標志著中國轎車市場已經開始進入私人購車階段。特別是像北京、上海、廣州這樣大城市,轎車普及程度會更快。由此,中國轎車產業(yè)開始進入“快車道”,2002年中國轎車產銷量首次突破百萬大關,達到120萬輛,世界排位也由連續(xù)多年第14位上升至第13位。 預計再過兩三年,到2005年我國轎車預計將超過200萬輛,中國轎車市場地位會迅速提升,在國際轎車市場排位大概會在第6位或第7位。所以,中國不但是世界上最大的潛在汽車市場,而且正在形成世界上極具吸引力、數(shù)

13、量非常龐大的現(xiàn)實市場。從不同檔次轎車市場占有率的角度看,在轎車普及的過程中,必然經歷一個由低到高的演變過程。根據(jù)日本的經驗,如果以人均GDP來衡量,在不同時期,都有不同的主導產品與之相適應(圖3)。資料來源:汽車工業(yè)規(guī)劃參考資料由上圖可見,轎車的普及基本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在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下時, 轎車市場剛剛起步,微型車(1.0)和普及型轎車(1.0-1.5)處于主導地位,比如,日本1962年人均GDP760美元,這兩種車型分別占市場的35%和37%;當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時,轎車發(fā)展進入導入階段,各種車型的產量都在增加,其比例基本上是以普及型轎車為中線呈正態(tài)分布;當人均GD

14、P超過3000美元時,轎車進入普及期,汽車消費也開始由新增需求向更新需求為主的轉變,轎車檔次會明顯提升,基本上以普及型和中檔車為主,還以日本為例,1974年,人均GDP3100美元,轎車總產量達到393萬輛,其中普及型和中檔轎車要占86%左右,處于絕對優(yōu)勢。從對高檔車(>2.0)的需求看,在轎車發(fā)展初期,一直都處于很低的水平,比如日本直到1996年,人均GDP超過3萬美元后,高檔車銷量才開始明顯增加,達到25%。從中國目前的情況來看,人均GDP1000美元左右,轎車產量120多萬輛,基本上處于日本60年代水平,也就是汽車導入階段。在這一階段,汽車市場的主導產品必定會集中在微型車和普及型轎

15、車上。但和日本相比,由于經濟發(fā)展不平衡和消費政策等消極因素的影響,中國汽車市場的導入期會比日本長得多,日本轎車從導入到普及大致用了10年的時間,中國雖然預測到2015年,人均GDP會超過3000美元,但轎車真正進入普及階段可能要到2025年左右。從對高檔車的需求上看,由于中國推薦精選“官車”消費比例較大,所以一直處于較高的水平,雖然所占比例會隨著轎車的普及逐年下降,但其絕對數(shù)量仍然相當可觀。四、中國轎車整車行業(yè)利用外資分析(一)跨國公司在中國轎車整車產業(yè)中的地位回顧中國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歷史,可以明顯地劃分為兩個階段:跨國公司進入前(19491984年)和跨國公司進入后(1984至今),其分水嶺就

16、是1984年,北京汽車制造廠與美國克萊斯勒公司合資,生產“切諾基”輕型越野車。在跨國公司進入前,中國汽車工業(yè)是一個高度封閉的產業(yè),技術裝備水平、管理水平、產品質量及新產品的開發(fā)能力與生產能力,與世界先進水平相去甚遠。雖然在這一時期中國開發(fā)了“東風”、“紅旗”和“上?!钡绕放频霓I車,但產量非常低,直到1986年,中國轎車產量也不過5000輛左右,遠遠沒有達到產業(yè)應有的規(guī)模,中國汽車工業(yè)基本上還是“卡車工業(yè)”。直到1984年北京汽車制造廠與美國AMC公司(后被克萊斯勒公司收購)成立了中國第一家轎車整車合資企業(yè)(生產包括兩個吉普車系列的12種車型,設計最大年產量10萬輛),才標志著中國轎車產業(yè)正式起

17、步。推薦精選在此后的二十多年時間里,通過大量技術引進與合資合作,我國轎車產業(yè)取得了飛速的發(fā)展。轎車產量逐年提高,到2002年已突破100萬輛,占汽車總產量的比例也從90年的8.4%上升到2002年的30%左右,已經成為中國汽車工業(yè)的主體(圖4),其中合資企業(yè)生產94萬輛,占總產量的77%。轎車產品品種增加很快,技術水平、質量也有了很大提高。已經能夠生產桑塔納、別克、奧迪、捷達、本田、風神藍鳥、賽歐、POLO以及富康、夏利、長安等10多個系列,30多個品牌的產品,其中有些產品基本和國外市場同時推出,縮短了與國際汽車工業(yè)的差距。資料來源:中國汽車工業(yè)年鑒可以這么說,中國轎車產業(yè)從誕生到發(fā)展壯大都和

18、跨國公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而且在以后相當長的時期內也很難擺脫它的控制。中國轎車工業(yè)的發(fā)展歷史,就是一部與跨國公司合作的歷史。(二)跨國公司的進入歷程轎車行業(yè)是中國汽車產業(yè)中利用外資最集中的領域,截止目前,國家已先后批準成立了24家從事轎車整車生產的合資企業(yè)(表7),其中包括一些生產MPV和SUV的輕型客車企業(yè)。從他們的進入時間來看,以94年汽車工業(yè)產業(yè)政策頒布和2001年中國入世為分界,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在汽車工業(yè)產業(yè)政策頒布前,我國汽車工業(yè)處于起步階段,為了改變汽車工業(yè)嚴重的“缺重少輕、轎車幾乎空白”的局面,我國政府開始鼓勵以各種方式引進外國先進技術、設備和資金進入我國汽車工業(yè),特別是

19、轎車整車制造業(yè)。因此,在這一階段,先后有多家跨國公司進入到中國,從事轎車整車生產,比如美國克萊斯勒公司、德國大眾公司、法國標致公司以及日本鈴木公司都與國內汽車企業(yè)成立了合資企業(yè),奠定了我國轎車產業(yè)的基礎。但是由于中國汽車產業(yè)的大門剛剛開啟,外資對中國市場缺乏了解,許多跨國公司還處于觀望之中,即使是當時已投資的德國大眾,考慮到潛在的風險太大,也要求把桑塔納汽車銷售權賣斷給中方。推薦精選1994年國家頒布了汽車工業(yè)產業(yè)政策,考慮到當時我國汽車零部件工業(yè)缺乏資金投入,技術落后,嚴重阻礙了整個汽車產業(yè)的發(fā)展。因此,把轎車零部件作為今后發(fā)展的重點,制定了比整車更為寬松的引資政策,并規(guī)定限制審批轎車及輕型

20、車新的整車合資項目。由于政策的限制,這一階段進入的跨國公司投資規(guī)模都比較大,比如美國通用公司以15億美元的總投資名列外資企業(yè)榜首。同時,跨國性汽車零部件生產集團也開始成批進入我國零部件行業(yè)。典型的例子有:原美國通用汽車公司下屬的世界第一大汽車零部件集團德爾福汽車系統(tǒng)公司相繼在華建立了十四家合資企業(yè),世界頭號汽車電器廠博世建立了四家合資企業(yè),TRW天合公司也建立了六家零部件合資企業(yè)等。外資引入對推動我國轎車零部件發(fā)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國加入WTO以后,面對中國“火爆”的汽車消費市場以及一些先行者的成功示范,跨國公司又掀起了新一輪的投資高潮。在2002年的前10個月里,跨國公司與中國本土汽車公司的

21、合資案例,幾乎超過過去20年總和。這次投資浪潮不論從合作層次上還是從投資規(guī)模上都要大大超過前兩個階段,并且極大地推動了我國汽車產業(yè)的重組步伐。而且對汽車工業(yè)產業(yè)政策中直接利用外資的的三條底線:國產化率、外資整車企業(yè)不得超過兩家、中方控股,都有了相應突破,促進了國家新的汽車產業(yè)政策的出臺。比如:上汽東岳汽車有限公司(通用第三家整車廠)和廣州本田出口基地(本田占65%股份)。表7 已在華投資的從事轎車整車生產的跨國公司(按時間排序)序號企業(yè)名稱合資成立時間合資外方注冊情況生產車型生產能力(萬輛)1北京吉普1984.1美國克萊斯勒注冊資本:1.46億美元中外股比:57.6:42.4切諾基、帕杰羅、奧

22、蘭多(三菱轉讓技術)42上海大眾1985.3德國大眾注冊資本26億元中外股比:50:50桑塔納2000、普桑、帕薩特、GOL、POLO30(桑)3(帕)3廣州標致1985.7法國標致公司注冊資本19210萬人民幣中外股比:66:34標致505型轎車已破產4一汽大眾1991.2德國大眾、奧迪注冊資本37.12億元人民幣中外股比:60:30:10捷達、奧迪、寶來15(捷)3(奧)5神龍汽車1992.5法國雪鐵龍集團(現(xiàn)為PSA集團)注冊資本:34億人民幣中外股比:70:302002.10東風與PSA集團簽署了擴大合作的協(xié)議富康、愛麗舍、畢加索15推薦精選,雙方共同增資20億元人民幣以股份回購的方式

23、,最終形成各持股50。6海南馬自達1992日本馬自達98年并入一汽普利馬、福美萊(MPV)57鄭州日產1993.3日本日產、三友總投資13.8億元中外股比:70:30帕拉?。∕PV)8重慶長安1993.5日本鈴木、巖井株式會社注冊資本7000萬美元,中方和日方分別占51%和49%的股份奧拓、羚羊159哈飛1994.3英國航空基金注冊資本4998萬美元中外股比:75:25賽馬、百利2010東南汽車1995.11臺灣裕隆集團注冊資本6030萬美元中外股比:50:50富利卡(MPV)311上海通用1997.3美國通用總投資:15.21億美元中外股比:50:50別克1012廣州本田1998.5日本本田

24、注冊資本11.6億元,首期總投資22.7億元中外股比:50:50雅閣、奧德賽313貴州云雀1998日本富士重工、新加坡陳唱公司注冊資本4.5億人民幣中外股比:51:25:24云雀14金杯通用1999美國通用總投資2.3億美元中外股比:50:50雪佛蘭(SUV)515南京菲亞特1999.4意大利菲亞特總投資30億中外股比:50:50菲亞特(派力奧、西耶那)616河北中興1999.12華晨集團注冊資本3000萬美元華晨占60%股份中興SUV517風神汽車2000.3臺灣裕隆公司、日產技術轉讓合資比例為:東風汽車公司,臺灣裕隆公司藍鳥、陽光518天津豐田2000.7日本豐田總投資額為l億美元,中外股

25、比:50:50;2002.8由一汽夏利和日本豐田雙方增資,最終全部投資為10億美元VITZ,PLATZ等車型共用平臺的新車型、皇冠3.020推薦精選19長安福特2001.4美國福特公司注冊資本9800萬美元中外股比:50:50嘉年華520東風悅達起亞2002.3韓國起亞注冊資本7000萬美元東風:悅達:起亞:25:25:50普萊特系列,千里馬1521上汽通用五菱(柳州)2002.6美國通用上汽:通用汽車:柳州五菱:50.1:34:15.9五菱之光1322北京現(xiàn)代2002.10韓國現(xiàn)代總投資33億人民幣中外股比:50:50索納塔523本田廣州出口基地2002.11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16.1億人

26、民幣由廣州汽車集團公司、東風汽車公司和本田出資,本田占65%的股份。本田系列轎車24上汽東岳汽車有限公司2002.12通用中國公司、上海通用汽車公司三家共出資9億人民幣上汽:通用中國:上海通用:25%:25%:50%別克賽歐小型轎車資料來源:作者搜集整理注:廣標、鄭州日產、天津豐田、長安福特、本田出口基地、上汽東岳和上汽五菱2002年轎車產量沒有統(tǒng)計。(三)跨國公司進入中國的一般規(guī)律盡管跨國公司在華投資的戰(zhàn)略各有不同,但從跨國公司進入中國的情況看,有著許多相似的規(guī)律,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由于中國汽車產業(yè)政策上的嚴格管制,特別是在汽車整車產業(yè)引進外資政策上的種種限制,使跨國公司被迫采取非控股合資的進入方式,以及以非資產合資和許可證生產的方式實施進入。跨國公司為了獲得對企業(yè)的控制權,總是試圖擁有盡可能高的持股比例。從上表中可以看出,國外汽車制造商普遍用足股權比例上限,至少在最近幾年批準的整車企業(yè)中,幾乎都采用對等股權的所有制結構。同時,跨國公司憑借其技術優(yōu)勢、管理優(yōu)勢和品牌優(yōu)勢,在大多數(shù)汽車合資企業(yè)中擁有實際的經營控制權。2由于高度的產業(yè)進入壁壘,跨國公司的進入競爭表現(xiàn)為對當?shù)財?shù)量極其有限的合作伙伴的競爭。先進入廠商的先發(fā)優(yōu)勢十分明顯,不但擁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而且在市場營銷網絡和售后服務網絡上具有較強優(yōu)勢,比如,德國大眾公司、法國標志-雪鐵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