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化學第一單元單元測試題有答案_第1頁
2022年初中化學第一單元單元測試題有答案_第2頁
2022年初中化學第一單元單元測試題有答案_第3頁
2022年初中化學第一單元單元測試題有答案_第4頁
2022年初中化學第一單元單元測試題有答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習必備歡迎下載中學化學第一單元單元測試題一、挑選題(每道題3 分,共 48 分;每道題只有 1 個選項符合題意)1、以下選項中,你認為不屬于化學爭論范疇的是() a物質(zhì)的組成與結構b物質(zhì)的變化與性質(zhì)c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d物質(zhì)的用途與制取2. 家庭廚房中常常發(fā)生一些變化,其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a未吃完的飯菜變餿b自然氣燃燒產(chǎn)生藍色火焰c水沸騰d菜刀生銹3. 以下對各種材料的開發(fā)利用過程中,主要過程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 用棉、麻等植物纖維紡紗織布b 用鈦和鈦合金制成飛機、火箭的外殼c用砂子、石灰石和純堿等為原料生產(chǎn)各種玻璃d用鋁箔制成各種外形的制品4. 郝穎同學在化學課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來

2、檢驗人的氣體是否是二氧化碳氣體,就這一過程而言,屬于科學探究環(huán)節(jié)中的()a 建立假設b收集證據(jù)c設計試驗d做出結論5化學變化的本質(zhì)是()a 發(fā)熱發(fā)光b生成新物質(zhì)c顏色發(fā)生變化d生成新物質(zhì)6以下試驗操作中,正確選項7.固體物質(zhì)受熱變?yōu)闅怏w,這種變化()a 肯定是物理變化b可能是物理變化,也可能是化學變化c肯定是化學變化d既不是物理變化,也不是化學變化8、下面是安徽省部分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其制作過程主要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徽州石雕b.阜陽剪紙c.鐵鍛制的蕪湖鐵畫d.松枝燒制的徽墨9、李明同學在做蠟燭燃燒的探究試驗時, 用火柴去點蠟燭剛熄滅時的白煙,他詫異地發(fā)覺蠟燭又能重新燃燒起來;由此,他大膽地做

3、了一個估計,此白煙是() a、氧氣b、二氧化碳c、棉線d、石蠟的固體小顆粒10、判定鎂條在空氣中燃燒是化學變化的依據(jù)是a、發(fā)出強白光b、放出大量熱c、鎂條削減d、有白色固體生成 11、某些金屬工藝品的外觀有銀白色的金屬光澤,同學們認為它可能和鐵一樣,有磁性;在爭論時,有的同學提出“我們可以拿磁鐵來吸引一下”;“拿磁鐵來吸引一下”這“言論,屬于科學探究中的()a、假設b、設計試驗c、觀看d、得出結論12、試驗室中不能被加熱的玻璃儀器是()a試管b量筒c燒杯d錐形瓶13. 在取用液體藥品時,假如沒有說明量,就取用的最小量是a. 0. 5mlb. 1ml 2mlc. 3ml 4mld. 5ml 6m

4、l14. 以下試驗操作中,錯誤選項a.將塊狀固體放入直立的試管內(nèi)b. 傾倒液體時標簽向著手心c. 用藥匙取固體藥品后,馬上用潔凈的紙擦拭潔凈d. 用膠頭滴管吸取并滴加試劑后,立刻用清水沖洗潔凈15. 試驗室中, 不當心將酒精燈碰倒在桌上燃燒起來,合理簡潔的滅火措施是a.用水沖滅b. 用嘴吹滅c. 用泡沫滅火器撲滅d.用濕抹布撲滅16. 以下關于各物質(zhì)的表達中,其中屬于物質(zhì)的化學性質(zhì)的是a. 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易生b. 石蠟受熱會熔化 c.酒精揮發(fā) d. 氧氣能變成淡藍色液氧17、以下氣體中,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是()a空氣b二氧化碳c水蒸氣d氧氣18( 2021.北京)以下物質(zhì)的用途中,利用其

5、化學性質(zhì)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 自然氣用作燃料 c液氮用作冷凍劑 d銀用于制作導線19. 試驗終止后,如下列圖儀器的放置方法正確選項()20、關于空氣與呼吸排出的氣體的表達正確選項() a空氣與呼出的氣體都是無色的氣體,其成分完全相同 b削減吸入空氣中的氧氣便轉(zhuǎn)化為呼出的氣體 c呼出氣體與空氣相比,氧氣有明顯的削減,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就有明顯的增加d吸入的空氣中只有氧氣,呼出的氣體中只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氣21、以下各組變化中,前者是物理變化,后者是化學變化的是a蒸氣鍋爐爆炸;酒精燃燒b燈絲發(fā)光;石蠟融解c火藥爆炸;鐵生銹d高粱釀酒;汽油揮發(fā) 22( 2021.北京)以下酒精燈的使用方法正確選

6、項(d) a用嘴吹滅燃著的酒精燈b用燃著的酒精燈引燃另一只酒精燈c向燃著的酒精燈里添加酒精d萬一灑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燒,用濕布蓋滅23、要精確量取 95ml液體,選用的量筒規(guī)格最好是()a 10mlb 50mlc 100mld 200ml24、將人呼出的氣體收集在集氣瓶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 變渾濁, 證明白人呼出的氣體中含有 a二氧化碳b氧氣c水蒸氣d其他氣體25、以下試驗操作錯誤選項()26、以下有關試驗操作的表達,不正確選項a 給試管中液體加熱時,液體體積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3b 把燒杯置于鐵架臺的鐵圈上+直接加熱c 用量筒量取液體時,視線與量筒內(nèi)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d 試驗剩余的

7、藥品,不能放回原試劑瓶27、以下試驗操作符合操作規(guī)章的是a. 為了便于觀看,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時,試管口可以對著試驗者b. 為了操作便利,對于沒有毒和腐蝕性的藥品,可以用手直接去拿c. 為了節(jié)省藥品,用剩藥品應倒回原試劑瓶,以免鋪張d. 為了防止試劑污染,滴管應懸空在試管上方加液體,不要直接接觸試管28、用試管加熱固體時, 因操作不正確而顯現(xiàn)試管炸裂的現(xiàn)象,其緣由可能是 ( )a.加熱前試管外壁干燥b.加熱不勻稱,局部溫度過高c.試管口略向下傾斜了d.試管夾夾在試管中上部了29、有一盛有 20ml水的量筒,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分別按下圖所示方法讀出體積數(shù);就關于體積讀數(shù)的表達正確選項()a.

8、 甲、乙、丙、丁四位同學的體積讀數(shù)都是20mlb. 甲、乙同學讀數(shù)偏小,丙、丁同學讀數(shù)偏大c. 甲、乙同學讀數(shù)大于20ml,丙同學讀數(shù)小于20ml,丁同學讀數(shù)等于20mld. 甲、丙同學讀數(shù)都偏大,乙、丁同學讀數(shù)正確,都是20ml 30、以下關于加熱操作的表達錯誤選項()a給試管里的固體加熱時,應當先進行預熱b 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時,液面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2 c給試管里的固體加熱完畢后不要立刻用冷水沖洗d給試管內(nèi)固體或液體加熱時,試管外壁的水要擦潔凈1 滴管取用試劑后平放或倒置;(2) 傾倒細口瓶里的藥液時,標簽沒向著手心(3) 用試管刷刷洗試管時,用力過猛(4) 試驗剩余的藥品放回原瓶;二

9、、填空題(共 20 分)25、下面是七種化學試驗中常見的儀器:(共16 分)abcdefghijk( 2)( 4 分)上述儀器能作為熱源的是;不能加熱的有;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熱的是;要放在石棉網(wǎng)上加熱的是;(填序號, 下同)( 3)( 2.5 分)在上述儀器中,收集或儲存氣體時需用;既能溶解固體、 配制溶液、 仍能用于加熱較多量液體的是;取試劑瓶中的少量稀鹽酸需用;加熱少量液體時需用;用于夾持試管的儀器是;( 4)( 2 分)取用藥品時,假如沒有說明用量,一般應當最少量取用:液體一般為,固體只需;( 5)( 2 分)酒精燈里的酒精不能超過酒精燈容積的,加熱時,試管口切不行;26、( 4 分)指

10、出以下操作導致的后果;把塊狀固體藥品直接丟入試管底部,后果是;使用膠頭滴管后, 未經(jīng)清洗就吸取別的試劑,后果是;用燃著的酒精燈點燃另一只酒精燈,后果是;加熱液體時, 試管口朝著有人的方向, 后果是;18、以下描述中是物理變化,是化學變化,是物理性質(zhì),是化學性質(zhì)(填序號)、堿式碳酸銅受熱易分解、酒精燃燒、空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木棒受力折斷20. 在題后橫線上簡要說明以下操作可能造成不良后果;三、試驗題(共32 分)27、( 22 分)小亮同學對蠟燭(主要成分是石蠟)及其燃燒進行了如下活動與探究;請你參加并填寫以下空格:( 1)取一支蠟燭,觀看它的顏色、狀態(tài)、硬度,并嗅其氣味;結果記錄為,這些屬于

11、物質(zhì)的性質(zhì);( 2)用小刀切下一小塊石蠟,把它放入水中,可觀看到,由此得出的結論是;( 3)點燃蠟燭,可觀看到燈芯四周石蠟融解,燈芯上的蠟燭燃燒,其火焰分為三層, 就 a 層為,b 層為,c層為;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蠟燭 的火焰中(如下圖所示)約1s 后取出;可觀看到火柴梗與火焰接觸的 層最先碳化變黑,由此說明;( 4)將始終干燥的燒杯照在燭焰上方,燒杯內(nèi)壁顯現(xiàn),片刻后取下燒杯, 快速向燒杯內(nèi)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 澄清石灰水變;由此說明蠟燭燃燒生成了等物質(zhì), 這種變化屬于變化;( 5)探究:蠟燭剛熄滅時產(chǎn)生的白煙是什么?提出問題:蠟燭剛熄滅時,總會有一縷白煙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假設:

12、 a. 白煙是燃燒時生成的二氧化碳b. 白煙是燃燒時生成的水蒸氣c. 白煙是石蠟蒸氣凝成的石蠟固體試驗探究:吹滅蠟燭,立刻用一個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住白煙,其目的是為了驗證假設(填序號),但這樣做并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緣由是 ;吹滅蠟燭, 立刻用一塊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煙上,玻璃片上沒有顯現(xiàn)水霧, 說明白煙不是;吹滅蠟燭,立刻用燃著的木條去點白煙; (留意不要接觸燭芯),發(fā)覺蠟燭重新被點燃,說明白煙具有可燃性,這為假設 供應了證據(jù);同時可排除假設 (填序號),由于;28、( 10 分)人通過肺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吸入空氣,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氣;但人體排出的二氧化碳到底是空氣中原有的,仍是人體

13、代謝的最終產(chǎn)物呢? 為了證明這個問題,有人采納了如下圖裝置進行試驗;探究目的試驗操作試驗現(xiàn)象得出結論取一瓶空氣,一瓶比較空氣與呼出氣( 1)人吸氣時,應將活塞a,活塞 b(填“打開”或“關閉”, 下同) ;( 2)人呼氣時, 應將活塞 a,活塞 b,此時可觀看到 ()瓶內(nèi)的現(xiàn)象是;( 3)瓶中所裝試劑的作用是;瓶中所裝試劑的作用是;將上述操作反復進行, 能證明人呼出的氣體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來自空氣,而是人體的代謝產(chǎn)物; 29(附加題)甲同學為了爭論酒精的性質(zhì),作了如下探究,請你把他的探究情形加以完成;1 觀看酒精燈內(nèi)酒精的顏色和狀態(tài) ;( 2)聞一聞它的氣味 ;( 3)用滴管吸取一些酒精滴

14、入盛有少量水的試管中,可觀看到 ;( 4)用火柴點燃酒精燈, 發(fā)覺,然后把干燥而冷的燒杯罩在酒精燈火 焰上方, 發(fā)覺;把燒杯倒過來立刻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后發(fā)覺石灰水;( 5)歸納:在常溫常壓下,酒精是 色,透亮的體,有氣味,于水;酒精點燃時能生成 和;30(附加題) . 請依據(jù)在 “我們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有什么不同”的活動與探究內(nèi)容,填寫下表體中含二氧化碳氣體的多少呼出的氣體,各滴入澄清的石灰水, 振蕩被呼氣的干燥玻璃片變的得模糊,玻璃片上有一層水 霧,放置在空氣中的玻璃片沒有水霧顯現(xiàn)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比呼出氣體中的多中學化學第一單元單元測試題(答案)30、( 16 分)請依據(jù)在“我們

15、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有什么不同”的活動與探究內(nèi)容,填寫下表探究目的試驗操作試驗現(xiàn)象得出結論一、挑選題(每道題2 分,共 48 分)1-5 cdcac6-10 cacbd11-15 bbabb16 c二、填空題(共 20 分)25、( 16 分)( 1)量筒、膠頭滴管、試管夾、鐵架臺、試管、藥匙、酒精燈、玻璃棒、鑷子、燒杯、集氣瓶(每空0.5 分)( 2) g; abcdfhik; e; j(每空 1 分)( 3) k; j; b; e; c (每空 0.5 分)( 4) 1-2ml ;蓋滿試管底部(每空1 分)(5) 2/3 ;對著人(每空 1 分) 26、( 4 分)( 1)試管破裂(2)

16、污染試劑(3)引發(fā)火災(4)液體沸騰時沖出試管燙傷人(每空 1 分)三、試驗題(共 32 分)27、( 22 分)( 1)乳白色固體,硬度小,有稍微氣味(2 分);物理( 1 分)( 2)石蠟浮在水面上;石蠟的密度比水?。ǜ? 分)( 3)焰心; 內(nèi)焰; 外焰; c ; 蠟燭火焰的外焰溫度最高(各1 分)( 4)水霧;渾濁;水和二氧化碳;化學(各1 分)( 5) a(1 分);蠟燭燃燒時的確生成二氧化碳,但白煙卻未必是二氧化碳(2分) b( 1 分) c( 1 分); ab( 1 分);二氧化碳和水蒸氣不具有可燃性(2分)28、( 10 分)( 1)打開;關閉(各1 分)( 2)關閉( 1 分);打開( 1 分);澄清石灰水變渾濁(2 分)( 3)除去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證明人呼出的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各2 分)29( 1)無色,液體; ( 2)有特別香味; ( 3)酒精易溶于水; ( 4)酒精能燃燒; 有水珠顯現(xiàn);變渾濁;(5)無;液;特別香味,易溶,水和二氧化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