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段質量評估25654_第1頁
階段質量評估25654_第2頁
階段質量評估25654_第3頁
階段質量評估25654_第4頁
階段質量評估2565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階段質量評估(二)探索 世界與迢求真理(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60分)1. 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所作的“宇宙起源”的演講屮指出: “我們的宇宙在大爆炸中產生,這個過程不需要上帝幫助。”上述論斷說明() 神創(chuàng)論對世界本質問題的冋答是錯誤的世界上的任何物質具體形態(tài)都是永恒的 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一個客觀的物質體系物質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質后有意識a. b.c.d.解析:霍金的話否定了上帝創(chuàng)造世界的觀點,承認了自然界是按照其固有的規(guī)律產生、 發(fā)展的,世界的本原是物質,故當選;錯誤,任何物質具體形態(tài)都有一個產生、發(fā)展、 滅亡的過程,不是永恒的;

2、不符合題意。答案:d2. 詩仙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寫道:“遙看瀑布掛前川?!焙笕嗽u述此句中意境全在 “掛”字之上,是因為此字體現了()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物質是運動的物質 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的統(tǒng)一 運動 是物質的運動a. b.c.d.解析:“遙看瀑布掛前川”表明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是統(tǒng)一的。答案:a3. 人人都是“吸塵器”,誰也別想躲避。2013年1月中旬以來,我國北部地區(qū)空氣嚴 重污染。由于霧霾盤桓不散,朦朧之美成為不能忍受之痛。正是由于人類掠奪性使用資源、 隨意排放工業(yè)廢氣等,導致大氣污染越來越嚴重。這表明()a. 人類活動改變了自然界的規(guī)律b. 違背自然規(guī)律必然受到規(guī)律的懲罰c. 任何規(guī)律的作

3、用都是有利有弊、一分為二的d. 自然界的聯系是客觀的,人們無法建立人為事物的聯系解析:規(guī)律無法改變,a項錯誤;規(guī)律發(fā)生作用是客觀的,c項錯誤;d項錯誤,人們 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建立人為事物的聯系。答案:b4. 古代非洲大陸沒有老虎,所以古埃及人只能創(chuàng)作獅身人而像,而不能創(chuàng)作虎身人而像。這說明()a. 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b. 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如實反映c. 實踐是獲得認識的唯一途徑d. 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解析:題干表明存在決定意識,a項符合題意;b項錯誤,并非所有的意識都是如實反 映;c項錯誤,實踐是認識的來源,但途徑不是唯一的;d項與題意不符。答案:a5. 科學家們認為:人類在宇宙屮

4、能看到的物質只占宇宙質量的5%,而95%的宇宙rh我 們看不到的暗物質和暗能量構成。2013年,物理學家丁肇中主持的大型粒子物理實驗阿爾法 磁譜儀實驗組發(fā)現超過40萬個正電子,這些正電子可能來自人類一直尋找的暗物質。這說明 ( )世界是統(tǒng)一的物質世界 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 物質是看得到、摸得著的 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fā)展的產物a. b.c.d.解析:暗物質屬于一種物質的具體形式,科學家們認為宇宙是由看得到的物質與看不到 的物質和能量構成的,正確,錯誤;科學家們發(fā)現了暗物質,體現了;在材料中沒 有體現。答案:a6. “長江東流去,來者方不息。白日沒西山,晨光還奕奕。春花瘁復榮,秋草黃己碧。 造化無

5、停機,循環(huán)豈終極? ”這首詩體現的哲學道理是()a.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物質的b. 世界上的事物都處在運動變化之中c. 世界上事物的運動都是循環(huán)往復的d. 世界上事物的運動和變化無章可循解析:詩句以自然界永不停息的發(fā)展變化揭示了世間萬物都是運動的這一哲理,b項正 確。a項與題意無關。事物的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不是無章可循的,更不是簡單的循環(huán)往復, c、d兩項錯誤。答案:b7. 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見地球是一個球體,無法分辨出細節(jié);如果用放大2000 倍的光學顯微鏡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樓房;如果用放大億倍的納米掃描隧道顯微鏡,可以看到 水泥墻和泥土里的沙粒。這一事實說明()a. 當今人們的認識能力

6、是無限的b. 新的認識工具和手段推動認識的發(fā)展c. 實踐川的新問題推動實踐的發(fā)展d. 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進一步深化和擴展解析:題干表明的是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新的認識工具推動認識發(fā)展。解析:越是經常地執(zhí)行一項任務,每次所需的時間就越少,表明認識在不斷的實踐中得 到了發(fā)展,故選c項。答案:c9. 云南劍川海云居寺有這樣一副對聯:“暮鼓寂時林愈靜,晨鐘響處山更幽?!毕铝性?句與這一對聯包含的哲理相同的有()風定花猶落,鳥鳴山更幽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坐地日行八萬里, 巡天遙看一千河 寒雪梅屮盡,春風柳上歸a.b.c.d.解析:對聯體現了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的統(tǒng)一,體現的哲理與之相同。

7、體現的是 意識具有能動作用。體現的是規(guī)律的客觀性。答案:b10. “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虎(洞孔)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边@ 句話蘊含的哲理是()人的認識受到實踐水平的限制 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 大腦是意識 產生的生理基礎 事物千差萬別,人們無法把握物質的規(guī)律性a.b.c.d.解析:錯誤,人腦是意識產生的生理基礎;錯誤,人們可以把握物質的規(guī)律性。答案:a11. 巴西地質調查局在里約熱內盧附近海底打撈出一些巖石樣品,其屮的一些花崗巖樣 品引起了專家們的注意,他們認為這些巖石有可能是一塊大約1億年前非洲和南美大陸逐漸分開漂移時沉沒在海底的古老大陸的殘骸。上述材料說明()物

8、質的運動是絕對的、無條件的 人們通過實踐活動改造客觀世界 發(fā)揮意識的 能動作用就能認識世界人不僅能認識現在而且能追溯過去a.b.c.d.解析:大陸漂移,陸地成為海洋,說明了;專家通過研究打撈出來的巖石,推斷出1 億年前的情況,說明了;材料反映的是人們對世界的認識,沒有強調改造世界,故排除; 夸大了意識的能動作用,不選。答案:d12. 常吉高速公路地處湘西山區(qū),穿山越水跨溝壑,隧道和橋梁數量與里程在湖南高速 公路中位居第一,其中特大、大、中橋及分離式立交橋等各式橋梁169座,隧道36座。它的 開通說明() 只要人們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一切困難都可以戰(zhàn)勝 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必須以尊重客觀條件和客觀

9、規(guī)律為前提認識和改造世界需要 充分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需要百折不撓的精神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guī)律是相互制約的, 因此必須堅持二者的有機結合a.b.c.d.解析:錯誤,“只要”應該改為“只有”;錯誤,規(guī)律發(fā)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 移,不受主觀能動性的制約。答案:a13. “清談誤國論”萌發(fā)于晉武帝繼位z初,明末學者顧炎武更是批評兩晉亡于清談, 他的“清談誤國說”,正是當時“空談誤國”論斷的淵源所在。從哲學上看,“空談誤國”的 依據是()只有實踐才具有直接現實性意識不能直接轉化為物質力量辦事情要善于發(fā)揮 意識的能動作用 真理是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a.b.c.d.解析:題干強調"實踐”的

10、重要性,與題意不符。 答案:a沒有學會飛行就t萬別出來14. 右邊漫畫中的做法()忽視了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沒有堅持理論與實踐 相結合 忽視了社會實踐對文化發(fā)展的作用 否認了教育在文化傳承川的作用b.d.a.c.解析:漫畫中的做法強調了理論教育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實踐的重要性,符合題 意。答案:a15. 以前,人們往往認為人類是使用語言的唯一物種。但英國新科學家雜志公布的 日木京都大學對于鳥類鳴叫的研究成果顯示,孟加拉燕雀的叫聲同樣擁有它們的語法規(guī)則。 這從側面表明()認識具有相對性,任何真理性認識都包含謬誤的成分認識是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 歷史的統(tǒng)一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認識隨著社會實踐的發(fā)展而發(fā)

11、展a.b.c.d.解析:新的研究成果證明孟加拉燕雀的叫聲也有自己的語法規(guī)則,這從一定程度上說明 “人類是使用語言的唯一物種”的認識是錯誤的,說明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認識隨著 實踐的發(fā)展而發(fā)展,故正確;錯誤,真理性認識不包含謬誤的成分,但在一定條件下 會轉化為謬誤;錯誤,真理是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答案:d16. 中央電視臺走近科學欄目播出的“解密ufo”,揭開了不明飛行物光臨開封的 真相,主持人說:“我.們(地球人)也許并不孤獨,未來外星人是否會跟我們握手,暫時無法 回答,但未來一定會給出答案。”由此可見()世界上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總有一些秘密永遠無法解答認識的發(fā)展是一個 循環(huán)過程

12、認識隨著實踐的發(fā)展而發(fā)展a.b.c.d.解析:錯誤,否定了認識的無限性;錯誤,認識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tǒng)一。答案:c美國佛羅里達州南部礁島群的蚊蟲控制專家正在等待聯邦政府的批準,釋放數十萬只經 過基因改造的“生化蚊子”,以阻止登革熱病在該地的傳播。據此回答第17、18題。17. 科學家們稱,他們計劃釋放的全部是不叮咬人類的雄性蚊子,這數十萬只經過基因 改造的雄性蚊子與野外的雌性蚊子進行交配,將先天缺陷遺傳給后代,數代z內攜帶病毒的 埃及伊蚊有望被根除,而且還不會在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引發(fā)巨大連鎖反應。這說明()實踐活動具有客觀物質性特點 真理是主觀符合客觀的認識 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實踐是認識的重要來源

13、a.b.c.d.解析:“釋放經過基因改造的蚊子以阻止登革熱病在該地的傳播”表明意識活動具有目 的性;實踐的過程和結果受到客觀規(guī)律的制約表明實踐的客觀物質性。答案:a18. 蚊蟲控制專家曾于2010年在加勒比海大開曼島進行過類似的試驗,當時釋放了 330 萬只轉基因雄蚊,使當地傳播登革熱病的蚊子數量減少了 80%。進行科學試驗是因為()實踐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獲得真理是實踐的最終歸宿認識要在實踐中檢驗和 發(fā)展認識總是要推動實踐的發(fā)展a.b.c.d.解析:進行該實驗是為了驗證生化蚊子會不會阻止登革熱病的傳播,正確;生化蚊子 會不會阻止登革熱病的傳播這種認識來源于實踐,正確。觀點錯誤。答案:b19.

14、意大利法庭曾經判幾名預測失誤的地震專家有罪。專家感到很委屈:預測地震,全 世界都做不到,我們怎么負責?但法庭的回答引人深思:既然預測不到,你可以據實回答, 至少不亂下判斷,當你說出“絕不會發(fā)生地震”時,這已經是在判斷了,那么,你就必須承 擔相應后果。這件事告訴我們()a. 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b. 意識對社會發(fā)展有積極促進作用c. 辦事情要實事求是,切忌主觀隨意d. 受實踐水平制約,認識具有反復性解一析:材料中法庭認為對地震能否預報要據實回答,在不能準確預報的情況下,不要憑 主觀臆斷亂下結論,故c項正確。a、d兩項不符合題意。b項說法錯誤,正確意識對社會 發(fā)展具有積極促進作用。答案:c

15、20. “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币粋€國家的發(fā)展道路合不合適,只有這個國 家的人民最有發(fā)言權。下列詩句與上述觀點蘊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有()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欲知山中事,須問打柴人 吾聞池中魚,不識海水深a.b.c.d.解析:“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 “這個國家的人民最有發(fā)言權”強調了親身 實踐者的話最有說服力。的意思是打柴人對山中事知道得最清楚,的意思是池中魚不知 海水深,分別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均當選;反映的是量變與質變的統(tǒng) 一,強調事物的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均不符合題意。答案:b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共40分)21. 改革開放之初,我國

16、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所有權歸集體,承包經營權歸農戶,稱 為“兩權分離”。近年來,隨著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深入推進,大量農業(yè)人口轉移到城鎮(zhèn),農村 土地流轉規(guī)模不斷擴大,土地承包權主體同經營權主體分離的現象越來越普遍。為穩(wěn)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國家開展了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向農民“確實權、頒鐵 證”。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布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 意見。意見指出,現階段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順應農民保留土地承包權、流轉土地經營 權的意愿,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分為承包權和經營權,實行三權分置并行,著力推進農業(yè)現代 化。2017年2月5日,新華社受權發(fā)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

17、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 改革加快培育農業(yè)農村發(fā)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意見強調,要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落實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農戶承包權、土地經營權“三權分置”辦法。加快推進農村承包 地確權登記頒證,擴大整省試點范圍。結合材料,運用“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的知識,分析我國土地制度改革之路。(10分)答案:(1)物質決定意識,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隨著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深入推進,大量 農業(yè)人口轉移到城鎮(zhèn),農村土地流轉規(guī)模不斷擴大,需要適時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2)堅持把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guī)律相結合。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 深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權同經營權分離現象越來越普遍,國家實

18、施土地三權分置遵循了社 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有利于促進經濟發(fā)展。(3)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發(fā)展動力。國家實施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是建 立在土地制度改革實踐基礎上的。(4)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要在實踐屮認識和發(fā)現真理,在實踐屮檢驗和發(fā) 展真理。從“兩權分離”到“三權分置”的認識,說明追求和發(fā)展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 程。(運用真理的具體性、條件性知識回答也可。)22. 每年7月12日是雅安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生態(tài)保護日。2006年7月12日,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成功進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作為大熊貓的發(fā)現地,雅安一直在生態(tài)環(huán) 境保護和野生動物救護方面作了諸多努力,并治理遺產保護

19、區(qū)通道和山地災害,為大熊貓棲 息地申報世界自然遺產成功作出了積極貢獻。雅安市市委、市政府將每年7月12日確定為大 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生態(tài)保護日,就是為了進一步喚起社會公眾的保護意識,引導公民 保護大自然、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奠定保護管理世界自然遺產廣泛的社會基礎。結合所學辯證唯物論知識辨析:只要充分發(fā)揮意識的能動作用,就一定能夠保護好我國 的世界遺產。(10分)解析:本題屬于辨析題,應該首先肯定題干觀點中的準確成分,即強調意識能動作用對 保護我國世界遺產的重要意義;其次應該進一步說明要想保護好我國的世界遺產,還應該堅 持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最后得岀結論,即題干觀點是片面的。答案:(1)意識活動

20、具有日的性、自覺選擇性和主動創(chuàng)造性。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 導作用。所以,保護好世界遺產必須充分發(fā)揮意識的能動作用。(2分)(2)物質決定意識,這 要求我們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發(fā)揮意識的能動作用的同時,如果沒有做到 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不一定能保護好世界遺產。(3分)(3)規(guī)律具有客觀性,尊重客 觀規(guī)律是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和基礎。違背客觀規(guī)律,就會受到規(guī)律的懲罰。如果盲忖地 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會對世界遺產起破壞作用。(3分)(4)要想保護好我國的世界遺產,要求我 們在充分發(fā)揮意識能動作用的同時,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把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 觀規(guī)律結合起來。由此可見,題目的觀點是片面的。(2分)23. 近年來,我國積極建設美麗中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隨著地球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自然災害頻發(fā):全球氣候變暖、颶風頻頻登陸、非洲 洪水泛濫、美國南方龍卷風肆虐人類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材料二 國務院指出,中國加強氣候變化科學研究和影響評估,提高重點領域適應氣候 變化的能力,減輕了氣候變化對經濟社會發(fā)展和人民生活的不利影響。結合材料一、材料二說明尊重客觀規(guī)律與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關系。(10分)答案:(1)從材料一可見,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惡化、自然災害頻發(fā)與人類沒有從根本上尊重客觀 規(guī)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