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熱力學第一定律及其應用_第1頁
探究熱力學第一定律及其應用_第2頁
探究熱力學第一定律及其應用_第3頁
探究熱力學第一定律及其應用_第4頁
探究熱力學第一定律及其應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探究熱力學第一定律及其應用摘要:熱力學第一定律即為能量守恒定律,在各個學科各個領域中 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熱力學第一定律的發(fā)展和應用極大的改變了我們 的生活。關鍵字:熱力學第一定律熱機能量守恒 卡諾循環(huán)引言:曾經(jīng)有人想著制造一種機器,只需提供初始能量使其運動起來 就可以永遠地運動下去,可以源源不斷自動地對外作功,現(xiàn)在人們稱 其為第一類永動機。隨著熱力學第一定律的發(fā)現(xiàn),人們認識到:自然 界的一切物質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種不同的形式,可從一種形式轉 化為另一種形式,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在轉化和傳遞的過 程中能量的物體內能的增加等于物體從外界吸收的熱量與物體對外 界所做功的總和。即第一類永動機

2、是不可能被造出來的,熱力學第一 定律的發(fā)現(xiàn)揭示了自然界是一個相互聯(lián)系的整體,極大的推動了科學 的發(fā)展。熱力學第一定律的表述:根據(jù)能量轉化和守恒定律,在系統(tǒng)狀態(tài)變化 時,系統(tǒng)能量的改變量等于系統(tǒng)與外界交換的能量,在準靜態(tài)過程中, 系統(tǒng)改變的僅為內能,一般情況下與外界可能同時有功和熱量的交 換,即q二zxe+w表示系統(tǒng)吸收的熱量,一部分轉化成系統(tǒng)的內能; 另一部分轉化為系統(tǒng)對外所做的功。這就是熱力學第一定律的數(shù)字表 達式。熱力學第一定律的基本內容:熱可以轉變?yōu)楣?,功也可以轉變?yōu)闊? 消耗一定的功必產生一定的熱,一定的熱消失時,也必產生一立的功。 熱力學第一定律在理想氣體等值過程中的應用:1.氣體等

3、容的特征是氣體的體積保持不變等容過程在p-v的圖上為一條平行于p軸的直線段,叫做等容線,如 圖所示,理想氣體等容過程有p/t為恒量。根據(jù)熱力學第一定律,過程屮的能量關系有dqv=deqv二ze二e1-e2k 2在等容過程中,外界傳給氣體的熱量全部用來增加氣體的內能,系統(tǒng) 對外不做功。2.等壓過程的特征是系統(tǒng)的壓強保持不變等壓過程在p-v圖上為一條平行于v軸的直線段,叫做等斥線,理想 氣體等壓過程有v/t為守恒。再等壓過程中,rti于p為常數(shù),當氣體體積從vi擴大到v2時,系統(tǒng)對外做功w,所以整個等呀過程中系統(tǒng)所吸收的熱量為qp=ae + w = -r(t2-t) + p(y2-v)m moi

4、2等壓過程中系統(tǒng)所吸收的熱量,一部分用來增加系統(tǒng)的內能,另一部 分用來對外做功。3等溫過程的特征是系統(tǒng)的溫度保持不變,即t為恒溫,dt二0一定質量理想氣體等溫可逆過程的特征是氣休壓強p和休積v的乘積 不變,pv二恒量。理想氣體的內能僅僅是溫度的函數(shù),所以過程中內 能不變。理想氣體在等溫過程中有體積vi膨脹到v2時,氣體對外做的功為wt=(m/mmol)rtln(v2/vl)由熱力學第一定律得出,理想氣體在等溫過程中能量轉換的特點是q=a,即系統(tǒng)吸收的熱量等于系統(tǒng)對外界所做的功。4絕熱過程的意思是系統(tǒng)在狀態(tài)變化的整個過程中不和外界交換熱絕對的絕熱過程不可能存在。但一些與外界交換的熱量只占內能很小

5、 比例的過程,可以被近似當做絕熱過程。這有兩種可能的情況: 一是過程中與外界交換的熱量很少。這可能由于系統(tǒng)被良好的隔熱材 料包圍著;或系統(tǒng)邊界處導熱性能差,過程進行得又很快,系統(tǒng)來不 及同外界有顯著的熱交換,像蒸汽機斷氣膨脹中水蒸汽的狀態(tài)變化 二是系統(tǒng)本身內能極人。這時過程進行的時間可以很長。例如深海中 的洋流,循環(huán)一次常序數(shù)十年,洋流與外界交換的熱量與其本身巨大 的內能相比微不足道。如此看來,絕熱過程進行的可快可慢,也就有準靜態(tài)與非準靜態(tài)之分。 理想氣體任何(準靜態(tài)或非準靜態(tài))絕熱過程的特點對任何絕熱過 程,均視其交換的熱量。熱力學第一定律的應用2 熱機通過工質使得熱量不斷轉化為功的機器叫做

6、熱機,例如,蒸汽機、內 燃機等。熱機的工作原理:由內能通過做功轉化為機械能,衡量一臺 熱機的效率,是指熱機把吸收來的熱量有多少轉化為有用功,因此, 我們定義熱機效率為q、 q qw為輸出功,其中ql為整個熱機循環(huán)的所有吸熱之和,q2為整個熱 機循環(huán)的所有放熱之和。熱機是實現(xiàn)將熱能轉化為機械能的主要設備,常見的有柴油機和汽油 機,通過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是通過做功改變內能。制冷系數(shù)制冷系數(shù),是指單位功耗所能獲得的冷量。制冷機將具有較低溫度的 被冷卻物體的熱量轉移給環(huán)境介質從而獲得冷量的機器。從較低溫度 物體轉移的熱量習慣上稱為冷量。逆循環(huán)過程中向高溫熱源放出的熱 量大小等于從低溫熱源中提取的熱量

7、和外界對工質做的功之和,這就 是制冷機的工作原理。由于制冷機的目的是從低溫熱源吸收熱量,實 現(xiàn)該目的是以外界對工質做功為代價的,所以制冷機的效能是外界對 制冷機做了功,能從低溫熱源吸收多大的熱量,因此,制冷系數(shù)定義 為:e二從低溫處吸取的熱量/外界對工質做凈功大小二q2/w 凈二q2/(q1-q2)制冷機內參與熱力過程變化(能量轉換和熱量轉移)的工質稱為制冷 劑。制冷的溫度范圍通常在120k以上,120k以下屬深低溫技術范圍。 制冷機廣泛應用于工農業(yè)生產和日常生活中。2 卡諾循環(huán)1824年法國工程師卡諾提出了一種理想的熱機的循環(huán):假設工作物 質只與兩個恒溫熱源交換熱量,在溫度為t1的高溫處吸熱

8、,在另一溫度為t2的低溫熱源處放熱,并假定所有過程都是準靜態(tài),由于過 程是準靜態(tài)的,由于過程是準靜態(tài)的,所以與兩個恒溫熱源交換熱量 的過程必定是等溫過程,又因為只與兩個熱源交換熱lia卡諾循環(huán)的 效率只與兩個熱源的熱力學溫度有關,如果高溫熱源的溫度t 1愈高, 低溫熱源的溫度t2愈低,則卡諾循環(huán)的效率愈高。因為不能獲得t i-®的高溫熱源或t2二0k (-273°c)的低溫熱源,所以,卡諾循環(huán) 的效率必定小于1。任何工作物質作卡諾循環(huán),其效率都一致可以 證明,以任何工作物質作卡諾循環(huán),其效率都一致;還可以證明,所 有實際循環(huán)的效率都低于同樣條件下卡諾循環(huán)的效率,也就是說,如

9、 果高溫熱源和低溫熱源的溫度確定之后,卡諾循環(huán)的效率是在它們之 間工作的切熱機的最高效率界限。因此,提高熱機的效率,應努力 提高高溫熱源的溫度和降低低溫熱源的溫度??ㄖZ循環(huán)的效率推導:對于理想氣體i等溫可逆膨脹y2vat/ = o qh=-w! w-f pdv=nrtnjrrv2ii絕熱可逆膨脹w2=a u2= miii等溫可逆壓縮 u=ow3>0 qc<0iv絕熱可逆壓縮qc=0 w4=a u4= f ncr “ai根據(jù)熱力學第一定律整個循環(huán)的 u=0, q=-w q=qh+qc( qc'o)w=w1+w2+w3+w4=w1+w3=a?/?7/; x- + nrtc in

10、 ?2系統(tǒng)對環(huán)境所做的功都是絕熱反應所以這兩部過程方程簡化為ms7葉=7;咱兩式相除帶入yyw二w1+w2+w3+w4二wi+w3=/?厶 in4-/7/? a in%人w 二 n r(thtc)ln 匕-w-nr(th-tc)g 辛n =qh-wr| =qhqh qcqhqh(qc<0)所以效率必然小于1,是不可能百分百效率由卡諾循環(huán)得知提高熱機效率的方法:要提高卡諾熱機效率應盡量提高高溫熱源溫度或盡量降低低溫熱源 溫度,使t2/t1越來越小。由以上可知:(1) 耍完成一次卡諾循環(huán)必須有溫度一定的高溫和低溫兩個熱源。(2) 卡諾循環(huán)的效率只與兩個熱源溫度有關,高溫熱源溫度越高, 低溫熱源溫度越來越低,卡諾循環(huán)的效率越高。(3) 由于不能實現(xiàn)tl=-或t2=0 (熱力學第三定律),因此,卡 諾循環(huán)的效率總是小于1。(4) 可以證明:在相同高溫和低溫熱源之間的一切熱機中,卡諾 熱機的效率最高。' 匚 3卡諾循環(huán)諾循環(huán)的意義在于從理論上認證提高熱機的工作效率循環(huán)就是要維 持能量的動態(tài)平衡:既是吸收的總能量與損失的熱量和對外做功之和 維持相等關系。參考文獻1 汪志誠.熱力學統(tǒng)計物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