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guī)范GB_第1頁
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guī)范GB_第2頁
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guī)范GB_第3頁
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guī)范GB_第4頁
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guī)范GB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guī)范(GB50108-2001)第1章  總則  第1.0.1條   為使地下工程防水的設計和施工符合確保質量、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適用的要求,制訂本規(guī)范。  第1.0.2條   本規(guī)范適用于工業(yè)與民用建筑地下工程、市政隧道、防護工程、山嶺及水底隧道、地下鐵道等地下工程防水的設計和施工。  第1.0.3條   地下工程防水的設計和施工應遵循"防、排、截、堵相結合,剛柔相濟,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原則。 &

2、#160;第1.0.4條   地下工程防水的設計和施工必須符合環(huán)境保護的要求,并采取相應措施。  第1.0.5條   地下工程的防水,應采用經過試驗、檢測和鑒定并經實踐檢驗質量可靠的新材料,行之有效的新技術、新工藝。  第1.0.6條   地下工程防水的設計和施工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強制性標準的規(guī)定。第2章  術語  第2.0.1條   遇水膨脹止水條 water swelling strip  

3、具有遇水膨脹性能的遇水膨脹膩子條和遇水膨脹橡膠條的統(tǒng)稱。  第2.0.2條   可操作時間 operational time  單組份材料自容器打開或多組份材料自混合起,至不適宜施工的時間。  第2.0.3條   涂膜抗?jié)B性 impermeability of film coating  涂膜抵抗地下水滲入地下工程內部的性能。  第2.0.4條   涂膜耐水性 water resistsance of film coating 

4、; 涂膜在水長期浸泡下保持各種性能指標的能力。  第2.0.5條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polymer cement water proof coating  以聚合物乳液和水泥為主要原料,加入其他添加劑制成的雙組份水性防水涂料。  第2.0.6條   塑料防水板防水層 water-proofing course of watertight plastic sheet  采用由工廠生產的具有一定厚度和抗?jié)B能力的高分子薄板或土工膜,鋪設在初期支護與內襯砌間的防水層。

5、  第2.0.7條   暗釘圈 concealed nail washer  設置于塑料防水板內側,并由與防水板相熱焊的材料組成,用于固定防水板的墊圈。  第2.0.8條   無釘鋪設 non-nails layouts  將塑料防水通過熱焊固定于暗釘圈上的一種鋪設方法。  第2.0.9條   背襯材料 backing material  嵌縫作業(yè)時填塞在嵌縫材料底部并與嵌縫材料無粘結力的材料,其作用在于縫隙變形時使

6、嵌縫材料不產生三向受力。  第2.0.10條   加強帶 strengthening band  在原留設伸縮縫或后澆帶部位,留出一定寬度,采用膨脹率大的混凝土與相鄰混凝土同時澆筑的部位。  第2.0.11條   誘導縫 inducing joint  通過適當減少鋼筋對混凝土的約束等方法在混凝土結構中設置的易開裂的部位。  第2.0.12條   預注漿 pre-grouting  工程開挖前使?jié){液預先充填圍巖裂隙,

7、達到堵塞水流、加固圍巖目的所進行的注漿??煞譃楣ぷ髅骖A注漿,即超前預注漿;地面預注漿,包括豎井地面預注漿和平巷地面預注漿。  第2.0.13條   高壓噴射注漿法 high-pressurized jet grouting  將帶有特殊噴嘴的注漿管置入土層的預定深度后,以20MPa以上的高壓噴射流,使?jié){液與土攪拌混合,硬化后在土中形成防滲帷幕的一種注漿方法。  第2.0.14條   襯砌前圍巖注漿 surrounding ground grouting before lining &#

8、160;工程開挖后,在襯砌前毛洞的圍巖加固和止水所進行的注漿。  第2.0.15條   回填注漿 back-fill grouting  在工程襯砌完成后,為充填襯砌和圍巖間空隙所進行的注漿。  第2.0.16條   襯砌后圍巖注漿 surrounding ground grouting after lining  在回填注漿后需要增強防水能力時,對圍巖進行的注漿。  第2.0.17條   凝膠時間 gel time  

9、60;漿液自配制時起至不流動時止這段時間。  第2.0.18條   襯砌內注漿 lining grouting  由于襯砌缺陷引起滲漏水時,在襯砌內進行的注漿。  第2.0.19條   復合管片 composite segment  鋼板與混凝土復合制成的管片。  第2.0.20條   密封墊溝槽 gasket groove  為使密封墊正確就位、牢固固定、并使墊片被壓縮的體積得以儲存,而在管片混凝土環(huán)、縱面預設的溝

10、槽。  第2.0.21條   密封墊 gasket  由工廠加工預制,在現場粘貼于管片密封墊溝槽內,用于管片接縫防水的墊片。分為以彈性壓密止水的具有特殊形狀斷面的彈性橡膠密封墊和以遇水膨脹止水的遇水膨脹橡膠密封墊兩類。  第2.0.22條   螺孔密封圈 bolt hole sealing washer  為防止管片螺栓孔滲漏水而設置的密封墊圈。通常將它套在螺桿上,利用螺母、墊片壓密,從而堵塞混凝土孔壁與螺栓間的孔隙,滿足防水要求。  第2.0.23條 &

11、#160; 自流平水泥 artesian cement  在低水灰比下不經振搗能使凈漿、砂漿或混凝土達到預定強度和密實度的特種水泥。第3章  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guī)范3.1  一般規(guī)定  第3.1.1條   地下工程必須進行了水設計,防水設計應定級準確、方案可靠、施工簡便、經濟合理。  第3.1.2條   地下工程必須從工程規(guī)劃、建筑結構設計、材料選擇、施工工藝等全面系統(tǒng)地做好地下工程的防排水。  第3.1.3條  &#

12、160;地下工程的防水設計,應考慮地表水、地下水、毛細管水等的作用,以及由于人為因素引起的附近水文地質改變的影響。單建式的地下工程應采用全封閉、部分封閉防排水設計;附建式的全地下或半地下工程的防水設防高度,應高出室外地坪高程500mm以上。  第3.1.4條   地下工程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應采用防水混凝土,并根據防水等級的要求采用其他防水措施。  第3.1.5條   地下工程的變形縫、施工縫、誘導縫、后澆帶、穿墻管(盒)、預埋件、預留通道接頭、樁頭等細部構造,應加強防水措施。  第3.1.6條

13、  地下工程的排水管溝、地漏、出入口、窗井、風井等,應有防倒灌措施,寒冷及嚴寒地區(qū)的排水溝應有防凍措施。  第3.1.7條   地下工程防水設計,應根據工程的特點和需要搜集有關資料:  1 最高地下水位的高程、出現的年代,近幾年的實際水位高程和隨季節(jié)變化情況;  2 地下水類型、補給來源、水質、流量、流向、壓力;  3 工程地質構造,包括巖層走向、傾角、節(jié)理及裂隙,含水地層的特性、分布情況和滲透系數,溶洞及陷穴,填土區(qū)、濕陷性土和膨脹土層等情況;  4 歷

14、年氣溫變化情況、降水量、地層凍結深度;  5 區(qū)域地形、地貌、天然水流、水庫、廢棄坑井以及地表水、洪水和給水排水系統(tǒng)資料;  6 工程所在區(qū)域的地震烈度、地熱,含瓦斯等有害物質的資料;  7 施工技術水平和材料來源。  第3.1.8條   地下工程防水設計內容應包括:  1 防水等級和設防要求;  2 防水混凝土的抗?jié)B等級和其他技術指標,質量保證措施;  3 其他防水層選用的材料及其技術指標,質量保證措施;  4 工

15、程細部構造的防水措施,選用的材料及其技術指標,質量保證措施;  5 工程的防排水系統(tǒng),地面擋水、截水系統(tǒng)及工程各種洞口的防倒灌措施。3.2  防水等級  第3.2.1條   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級分為四級,各級的標準應符合表3.2.1的規(guī)定。地下工程防水等級標準表3.2.1防水等級標準一級不允許滲水,結構表面無濕漬二級不允許漏水,結構表面可有少量濕漬工業(yè)與民用建筑:總濕漬面積不應大于總防水面積(包括頂板、墻面、地面)的1/1000;任意100m2防水面積上的濕漬不超過1處,單個濕漬的最大面積不大于0.1m2其他地下工程

16、:總濕漬面積不應大于總防水面積的6/1000;任意100m2防水面積上的濕漬不超過4處,單個濕漬的最大面積不大于0.2m2三級有少量漏水點,不得有線流和漏泥砂任意100m2防水面積上的漏水點數不超過7處,單個漏水點的最大漏水量不大于2.5L/d,單個濕漬的最大面積不大于0.3m2四級有漏水點,不得有線流和漏泥砂整個工程平均漏水量不大于2L/m2·d;任意100m2防水面積的平均漏水量不大于4L/m2·d  第3.2.2條   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級,應根據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中對防水的要求按表3.2.2選定。不同防水等級的適用范圍表3.2.

17、2防水等級適用范圍一級人員長期停留的場所;因有少量濕漬會使物品變質、失效的貯物場所及嚴重影響設備正常運轉和危及工程安全運營的部位;極重要的戰(zhàn)備工程二級人員經?;顒拥膱鏊辉谟猩倭繚駶n的情況下不會使物品變質、失效的貯物場所及基本不影響設備正常運轉和工程安全運營的部位;重要的戰(zhàn)備工程三級人員臨時活動的場所;一般戰(zhàn)備工程四級對滲漏水無嚴格要求的工程3.3  防水設防要求  第3.3.1條   地下工程的防水設防要求,應根據使用功能、結構形式、環(huán)境條件、施工方法及材料性能等因素合理確定。  1 明挖法地下工程的防水設防要求

18、應按表3.3.1-1選用;  2 暗挖法地下工程的防水設防要求應按表3.3.1-2選用。明挖法地下工程防水設防表3.3.1-1工程部位主體施工縫后澆帶變形縫、誘導縫防水措施防水混凝土防水砂漿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塑料防水板金屬板遇水膨脹止水條中埋式止水帶外貼式止水帶外抹防水砂漿外涂防水涂料膨脹混凝土遇水膨脹止水條外貼式止水帶防水嵌縫材料中埋式止水帶外貼式止水帶可卸式止水帶防水嵌縫材料外貼防水卷材外涂防水涂料遇水膨脹止水條防水等級一級應選應選一至二種應選二種應選應選二種應選應選二種二級應選應選一種應選一至二種應選應選一至二種應選應選一至二種三級應選宜選一種宜選一至二種應選宜選一至二

19、種應選宜選一至二種四級宜選-宜選一種應選宜選一種應選宜選一種暗挖法地下工程防水設防表3.3.1-2工程部位主體內襯砌施工縫內襯砌變形縫、誘導縫防水措施復合式襯砌離壁式襯砌、襯套貼壁式襯砌噴射混凝土外貼式止水帶遇水膨脹止水條防水嵌縫材料中埋式止水帶外涂防水涂料中埋式止水帶外貼式止水帶可卸式止水帶防水嵌縫材料遇水膨脹止水條防水等級一級應選一種-應選二種應選應選二種二級應選一種應選一至二種應選應選一至二種三級-應選一種宜選一至二種應選宜選一種四級應選一種宜選一種應選宜選一種  第3.3.2條   處于侵蝕性介質中的工程,應采用耐侵蝕的防水混凝土、防水砂漿、卷材

20、或涂料等防水材料。  第3.3.3條   處于凍土層中的混凝土結構,其混凝土抗凍融循環(huán)不得少于100次。  第3.3.4條   結構剛度較差或受振動作用的工程,應采用卷材、涂料等柔性防水材料。第4章  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guī)范4.1  防水混凝土  第4.1.1條   防水混凝土應通過調整配合比,摻加外加劑、摻合料配制而成,抗?jié)B等級不得小于S6。  第4.1.2條   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應通過試驗

21、確定,抗?jié)B等級應比設計要求提高一級(0.2MPa)。  第4.1.3條   防水混凝土的設計抗?jié)B等級,應符合表4.1.3的規(guī)定。防水混凝土設計抗?jié)B等級表4.1.3工程埋置深度(m)設計抗?jié)B等級10S61020S82030S103040S12注: 本表適用于、級圍巖(土層及軟弱圍巖)。山嶺隧道防水混凝土的抗?jié)B等級可按鐵道部門的有關規(guī)范執(zhí)行。  第4.1.4條   防水混凝土的環(huán)境溫度,不得高于80;處于侵蝕性介質中防水混凝土的耐侵蝕系數,不應小于0.8。  第4.1.5條   

22、防水混凝土結構底板的混凝土墊層,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15,厚度不應小于100mm,在軟弱土層中不應小于150mm。  第4.1.6條   防水混凝土結構,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結構厚度不應小于250mm;  2 裂縫寬度不得大于0.2mm,并不得貫通;  3 迎水面鋼筋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50mm。  第4.1.7條   防水混凝土使用的水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水泥的強度等級不應低于32.5MPa;  2 在不受

23、侵蝕性介質和凍融作用時,宜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使用礦渣硅酸鹽水泥必須摻用高效減水劑;  3 在受侵蝕性介質作用時,應按介質的性質選用相應的水泥;  4 在受凍融作用時,液優(yōu)先選用普通硅酸鹽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和粉灰硅酸鹽水泥;  5 不得使用過期或受潮結塊的水泥,并不得將不同品種或強度等級的水泥混合使用。  第4.1.8條   防水混凝土所用的砂、石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石子最大粒徑不宜大于40m

24、m,泵送時其最大粒徑應為輸送管徑的1/4;吸水率不應大于1.5%;不得使用堿活性骨料。其他要求應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JGJ 53-92)的規(guī)定;  2 砂宜采用中砂,其要求應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JGJ 52-92)的規(guī)定。  第4.1.9條   拌制混凝土所用的水,應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標準(JGJ 63-89)的規(guī)定。  第4.1.10條   防水混凝土可根據工程需要摻入減水劑、膨脹劑、防水劑、密實劑、引氣劑、復合型外加劑等外加劑,其品種和摻量應經試驗

25、確定。所有外加劑應符合國家或行業(yè)標準一等品及以上的質量要求。  第4.1.11條   防水混凝土可摻入一定數量的粉煤灰、磨細礦渣粉、硅粉等。粉煤灰的級別不應低于二級,摻量不宜大于20%;硅粉摻量不應大于3%;其他摻合料的摻量應經過試驗確定。  第4.1.12條   防水混凝土可根據工程抗裂需要摻入鋼纖維或合成纖維。  第4.1.13條   每立方米防水混凝土中各類材料的總堿量(Na2O當量)不得大于3kg。  第4.1.14條   防水

26、混凝土的配合比,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20kg/m3;摻有活性摻合料時,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m3;  2 砂率宜為35%40%,泵送時可增至45%;  3 灰砂比宜為1:1.51:2.5;  4 水灰比不得大于0.55;  5 普通防水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防水混凝土采用預拌混凝土時,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20±20mm,入泵前坍落度每小時損失值不應大于30mm,坍落度總損失值不應大于60mm;  6 摻加引氣劑或引氣型減水劑時,混

27、凝土含氣量應控制在3%5%;  7 防水混凝土采用預拌混凝土時,緩凝時間宜為68h。  第4.1.15條   防水混凝土采用預拌混凝土必須按配合比準確稱量。計量允許偏差不應大于下列規(guī)定:  1 水泥、水、外加劑、摻合料為±1%;  2 砂、石為±2%。  第4.1.16條   使用減水劑時,減水劑宜預溶成一定濃度的溶液。  第4.1.17條   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必須采用機械攪拌,攪拌時間不應小于2

28、min。摻外加劑時,應根據外加劑的技術要求確定攪拌時間。  第4.1.18條   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運輸后如出現離析,必須進行二次攪拌。當坍落度損失后不能滿足施工要求時,應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漿或二次摻加減水劑進行攪拌,嚴禁直接加水。  第4.1.19條   防水混凝土必須采用高頻機械振搗密實,振搗時間宜為1030s,以混凝土源泛漿和不冒氣泡為準,應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  摻加引氣劑或引氣型減水劑時,應采用高頻插入式振搗器振搗。  第4.1.20條   防

29、水混凝土應連續(xù)澆筑,宜少留施工縫。當留設施工縫時,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1 墻體水平施工縫不應留在剪力與彎矩最大處或底板與側墻的交接處,應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墻體上。拱(板)墻結合的水平施工縫,宜留在拱(板)墻接縫線以下150300mm處。墻體有預留孔洞時,施工縫距孔洞邊緣不應小于300mm;  2 垂直施工縫應避開地下水和裂隙水較多的地段,并宜與變形縫相結合。  第4.1.21條   施工縫防水的構造形式見圖4.1.21。圖4.1.21-1:施工縫 防水基本構造(一) 1-先澆混凝土; 2-遇水膨脹止

30、水條; 3-后澆混凝土圖4.1.21-2:施工縫 防水基本構造(二) 外貼止水帶L150 外涂防水涂料L=200 外抹防水砂漿L=200 1-先澆混凝土; 2-外貼防水層; 3-后澆混凝土圖4.1.21-3:施工縫 防水基本構造(三) 鋼板止水帶L100 橡膠止水帶L125 鋼邊橡膠止水帶L120 1-先澆混凝土; 2-中埋止水帶; 3-后澆混凝土  第4.1.22條   施工縫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水平施工縫澆灌混凝土前,應將其表面浮漿和雜物清除,先鋪凈漿,再鋪3050mm厚的1:1水泥砂漿或涂刷混凝土界面處理劑,并及時澆灌

31、混凝土;  2 垂直施工縫澆灌混凝土前,應將其表面清理干凈,并涂刷水泥凈漿或混凝土界面處理劑,并及時澆灌混凝土;  3 選用的遇水膨脹止水條應具有緩脹性能,其7d的膨脹率不應大于最終膨脹率的60%;  4 遇水膨脹止水條應牢固地安裝在縫表面或預留槽內;  5 采用中埋式止水帶時,應確保位置準確、固定牢靠。  第4.1.23條   大體積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應采取以下措施:  1 在設計許可的情況下,采用混凝土60d強度作為設計強度;  2

32、 采用低熱或中熱水泥,摻加粉煤灰、磨細礦渣粉等摻合料;  3 摻入減水劑、緩凝劑、膨脹劑等外加劑;  4 在炎熱季節(jié)施工時,采取降低原材料溫度、減少混凝土運輸時吸收外界熱量等降溫措施;  5 混凝土內部預埋管道,進行水冷散熱;  6 采取保溫保濕養(yǎng)護。混凝土中心溫度與表面溫度的差值不應大于25,混凝土表面溫度與大氣溫度的差值不應大于25。養(yǎng)護時間不應少于14d。  第4.1.24條   防水混凝土結構內部設置的各種鋼筋或綁扎鐵絲,不得接觸模板。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必須穿過混凝土結

33、構時,可采用工具式螺栓或螺栓加堵頭,螺栓上應加焊方形止水環(huán)。拆模后應采取加強防水措施將留下的凹槽封堵密實,并宜在迎水面涂刷防水涂料。見圖4.1.24。圖4.1.24:固定模板用螺栓的防水做法 1-模板;2-結構混凝土;3-止水環(huán);4-工具式螺栓; 5-固定模板用螺栓;6-嵌縫材料;7-聚合物水泥砂漿  第4.1.25條   防水混凝土終凝后應立即進行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間不得少于14d。  第4.1.26條   防水混凝土的冬期施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混凝土入模溫度不應低于5; 

34、0;2 宜采用綜合蓄熱法、蓄熱法、暖棚法等養(yǎng)護方法,并應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防止混凝土早期脫水;  3 采用摻化學外加劑方法施工時,應采取保溫保濕措施。4.2  水泥砂漿防水層  第4.2.1條   水泥砂漿防水層包括普通水泥砂漿、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摻外加劑或摻合料防水砂漿等,宜采用多層抹壓法施工。  第4.2.2條   水泥砂漿防水層可用于結構主體的迎水面或背水面。  第4.2.3條   水泥砂漿防水層應在基礎墊層、初期支護、圍護結

35、構及內襯結構驗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第4.2.4條   水泥砂漿品種和配合比設計應根據防水工程要求確定。  第4.2.5條   聚合物水泥砂漿防水層厚度單層施工宜為68mm,雙層施工宜為1012mm,摻外加劑、摻合料等的水泥砂漿防水層厚度宜為1820mm。  第4.2.6條   水泥砂漿防水層基層,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15;砌體結構砌筑用的砂漿強度等級不應低于M7.5。  第4.2.7條   水泥砂漿防水層所用的材料,應符合下列規(guī)

36、定:  1 應采用強度等級不低于32.5MPa的普通硅酸鹽水泥、硅酸鹽水泥、特種水泥,嚴禁使用過期或受潮結塊水泥;  2 砂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1%,硫化物和硫酸鹽含量不大于1%;  3 拌制水泥砂漿所用的水,應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標準(JGJ 63-89)的規(guī)定;  4 聚合物乳液:外觀應無顆粒、異物和凝固物,固體含量應大于35%。宜選用專用產品;  5 外加劑的技術性能應符合國家或行業(yè)產品標準一等品以上的質量要求。  第4.2.8條   水泥砂漿防水

37、層宜摻入外加劑、摻合劑、聚合物等進行改性,改性后防水砂漿的性能應符合表4.2.8的規(guī)定。改性后防水砂漿的主要性能表4.2.8改性劑種類粘結強度(MPa)抗?jié)B性(MPa)抗折強度(MPa)干縮率(%)吸水率(%)凍融循環(huán)(次)耐堿性耐水性(%)外加劑、摻合料0.50.6同一般砂漿同一般砂漿3D5010%NaOH溶液浸泡14d無變化-聚合物1.01.27.00.154D5080注:耐水性指標是在浸水168h后材料的粘結強主芨抗?jié)B性的保持率。  第4.2.9條   基層表面平整、堅實、粗糙、清潔,并充分濕潤、無積水。  第4.2.10條 &

38、#160; 基層表面的孔洞、縫隙,應用與防水層相同的砂漿堵塞抹平。  第4.2.11條   施工前應將預埋件、穿墻管預留凹槽內嵌填密封材料后,再施工防水砂漿層。  第4.2.12條   普通水泥砂漿防水層的配合比見表4.2.12。  摻外加劑、摻合料、聚合物等防水砂漿的配合比和施工方法應符合所摻材料的規(guī)定,其中聚合物砂漿的用水量應包括乳液中的含水量。普通水泥砂漿防水層的配合比表4.2.12名稱配合比(質量比)水灰比適用范圍水泥砂水泥漿10.550.60水泥砂漿防水層的第一層水泥漿10.

39、370.40水泥砂漿防水層的第三、五層水泥砂漿11.52.00.400.50水泥砂漿防水層的第二、四層  第4.2.13條   水泥砂漿防水層應分層鋪抹或噴射,鋪抹時應壓實、抹平,最后一層表面應提漿壓光。  第4.2.14條   聚合物水泥砂漿拌合后應在1h內用完,且施工中不得任意加水。  第4.2.15條   水泥砂漿防水層各層應緊密貼合,每層宜連續(xù)施工,如必須留茬時,采用階梯坡形茬,但離陰陽角處不得小于200mm;接茬應依層次順序操作,層層搭接緊密。  

40、;第4.2.16條   水泥砂漿防水層不宜在雨天及5及以上大風中施工。冬季施工時,氣溫不應低于5,且基層表面溫度應保持0以上。夏季施工時,不應在35以上或烈日照射下施工。  第4.2.17條   普通水泥砂漿防水層終凝后,應及時進行養(yǎng)護,養(yǎng)護溫度不宜低于5,養(yǎng)護時間不得少于14d,養(yǎng)護期間應保持濕潤。  聚合物水泥砂漿防水層未達到硬化狀態(tài)時,不得澆水養(yǎng)護或直接受雨水沖刷,硬化后應采用干濕交替的養(yǎng)護方法。在潮濕環(huán)境中可在自然條件下養(yǎng)護。  使用特種水泥、外加劑、摻合劑的防水砂漿,養(yǎng)護應按產品有關規(guī)

41、定執(zhí)行。4.3  卷材防水層  第4.3.1條   卷材防水層適用于受侵蝕性介質作用或受振動作用的地下工程。  第4.3.2條   卷材防水層應鋪設在混凝土結構主體的迎水面上。  第4.3.3條   卷材防水層用于建筑物地下室應鋪設在結構主體底板墊層至墻體頂端的基面上,在外圍形成封閉的防水層。  第4.3.4條   卷材防水層為一或二層。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厚度不應小于3mm,單層使用時,厚度不應小于4mm,雙層使

42、用時,總厚度不應小于6mm;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單層使用時,厚度不應小于1.5mm,雙層使用時,總厚度不應小于2.4mm。  第4.3.5條   陰陽角處應做成圓弧或45°(135°)折角,其尺寸視卷材品質確定。在轉角處、陰陽角等特殊部位,應增貼12層相同的卷材,寬度不宜小于500mm。  第4.3.6條   卷材防水層應選用高聚物改性瀝青類或合成高分子類防水卷材,并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卷材外觀質量、品種規(guī)格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或行業(yè)標準;  2 卷材及其膠

43、粘劑應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久性、耐刺穿性、耐腐蝕性和耐菌性;  3 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的主要物理性能應符合表4.3.6-1的要求;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的主要物理性能表4.3.6-1項目性能要求聚酯氈胎體卷材玻纖氈胎體卷材聚乙烯膜胎體卷材拉伸性能拉力(N/50mm)800(縱橫向)500(縱向)140(縱向)300(橫向)120(橫向)最大拉力時延伸率(%)40(縱橫向)-250(縱橫向)低溫柔度()-153mm厚,r=15mm;4mm厚,r=25mm;3S,彎180°,無裂紋不透水性壓力0.3MPa,保持時間30min,不透水  合成高分

44、子防水卷材的主要物理性能應符合表4.3.6-2的要求。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的主要物理性能表4.3.6-2項目性能要求硫化橡膠類非硫化橡膠類合成樹脂類纖維胎增強類JL1JL2JF3JS1拉抻強度(MPa)87588斷裂伸長率(%)45040020020010低溫彎折性()-45-40-20-20-20不透水性壓力0.3MPa,保持時間30min,不透水  第4.3.7條   粘貼各類卷材必須采用與卷材材性相容的膠粘劑,膠粘劑的質量應符合下列要求:  1 高聚物改性瀝青卷材間的粘結剝離強度不應小于8N/10mm;  2

45、合成高分子卷材膠粘劑的粘結剝離強度不應小于15N/10mm,浸水168h后的粘結剝離強度保持率不應小于70%。  第4.3.8條   卷材防水層的基面應平整牢固、清潔干燥。  第4.3.9條   鋪貼卷材嚴禁在雨天、雪天施工;五級風及以上時不得施工;冷粘法施工氣溫不宜低于5,熱溶法施工氣溫不宜低于-10。  第4.3.10條   鋪貼卷材前,應在基面上涂刷基層處理劑,當基面較潮濕時,應興涂刷濕固化型膠粘劑或潮濕界面隔離劑?;鶎犹幚韯┡渲婆c施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46、60;1 基層處理劑應與卷材及膠粘劑的材性相容;  2 基層處理劑可采取噴涂法或涂刷法施工,噴、涂應均勻一致、不露底,待表面干燥后,方可鋪貼卷材。  第4.3.11條   鋪貼高聚物改性瀝青卷材應采用熱熔法施工;鋪貼合成高分子卷材采用冷粘法施工。  第4.3.12條   采用熱熔法或冷粘法鋪貼卷材,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底板墊層混凝土平面部位的卷材宜采用空鋪法或點粘法,其他與混凝土結構相接觸的部位應采用滿粘法;  2 采用熱熔法施工高聚物改性瀝青卷材時,

47、幅寬內卷材底表面加熱應均勻,不得過分加熱或燒穿卷材。采用冷粘法施工合成高分子卷材時,必須采用與卷材材性相容的膠粘劑,并應涂刷均勻;  3 鋪貼時應展平壓實,卷材與基面和各層卷材間必須粘結緊密;  4 鋪貼立面卷材防水層時,應采取防止卷材下滑的措施;  5 兩幅卷材短邊和長邊的搭接寬度均不應小于100mm。采用合成樹脂類的熱塑性卷材時,搭接寬度宜為50mm,并采用焊接法施工,焊縫有效焊接應小于30mm。采用雙層卷材時,上下兩層和相鄰兩幅卷材的接縫應錯開1/31/2幅寬,且兩層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鋪貼;  6 卷材接縫必須

48、粘貼封嚴。接縫口應用材性相容的密封材料封嚴,寬度不應小于10mm;  7 在立面與平面的轉角處,卷材的接縫應留在平面上,距立面不應小于600mm。  第4.3.13條   采用外防外貼法鋪貼卷材防水層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鋪貼卷材應先鋪平面,后鋪立面,交接處應交叉搭接;  2 臨時性保護墻應用石灰砂漿砌筑,內表面應用石灰砂漿做找平層,并刷石灰漿。如用模板代替臨時性保護墻時,應在其上涂刷隔離劑;  3 從底面折向立面的卷材與永久性保護墻的接觸部位,應采用空鋪法施工。與臨時

49、性保護墻或圍護結構模板接觸的部位,應臨時貼附在該墻上或模板上,卷材鋪好后,其頂端應臨時固定;  4 當不設保護墻時,從底面折向立面的卷材的接茬部位應采取可靠的保護措施;  5 主體結構完成后,鋪貼立面卷材時,應先將接茬部位的各層卷材揭開,并將其表面清理干凈,如卷材有局部損傷,應及時進行修補。卷材接茬的搭接長度,高聚物改性瀝青卷材為150mm,合成高分子卷材為100mm。當使用兩層卷材時,卷材應錯茬接縫,上層卷材應蓋過下層卷材。  卷材的甩茬、接茬做法見圖4.3.13。圖4.3.13:卷材防水層甩茬、接茬做法 1-臨時保護墻;2-永久保

50、護墻;3-細石混凝土保護層;4-卷材防水層;5-水泥砂漿找平層;6-混凝土墊層;7-卷材加強層; 1-結構墻體;2-卷材防水層;3-卷材保護層;4-卷材加強層;5-結構底板;6-密封材料;7-蓋縫條  第4.3.14條   當施工條件受到限制時,可采用外防內貼法鋪貼卷材防水層,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主體結構的保護墻內表面應抹1:3水泥砂漿找平層,然后鋪貼卷材,并根據卷材特性選用保護層;  2 卷材宜先鋪立面,后鋪平面。鋪貼立面時,應先鋪轉角,后鋪大面。  第4.3.15條  

51、60;卷材防水層經檢查合格后,應及時做保護層,保護層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1 頂板卷材防水層上的細石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70mm,防水層為單層卷材時,在防水層與保護層之間應設置隔離層;  2 底板卷材防水層上的細石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50mm;  3 側墻卷材防水層宜采用軟保護或鋪抹20mm厚的1:3水泥砂漿。4.4  涂料防水層  第4.4.1條   涂料防水層包括無機防水涂料和有機防水涂料。無機防水涂料可選用水泥基防水涂料、水泥基滲透結晶型涂料。有機涂料可選用反應型

52、、水乳型、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第4.4.2條   無機防水涂料宜用于結構主體的背水面,有機防水涂料宜用于結構主體的迎水面。用于背水面的有機防水涂料應具有較高的抗?jié)B性,且與基層有較強的粘結性。  第4.4.3條   防水涂料品種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潮濕基層宜選用與潮濕基面粘結力大的無機涂料或有機涂料,或采用先涂水泥基類無機興頭而后涂有機涂料的復合涂層;  2 冬季施工宜選用反應型涂料,如用水乳型涂料,溫度不得低于5;  3 埋置深度較深的重要工

53、程、有振動或有較大變形的工程宜選用高彈性防水涂料;  4 有腐蝕性的地下環(huán)境宜選用耐腐蝕性較好的反應型、水乳型、聚合物水泥涂料并做剛生保護層。  第4.4.4條   采用有機防水涂料時,應在陰陽角及底板增加一層胎體增強材料,并增涂24遍防水涂料。  第4.4.5條   防水涂料可采用外防外涂、外防內涂兩種做法,見圖4.4.5-1、4.4.5-2。圖4.4.5-1:防水涂料外防外涂做法 1-結構墻體;2-涂料防水層;3-涂料保護層;4-涂料防水加強層;5-涂料防水層搭接部位保護層;6-涂料防水層搭

54、接部位;7-永久保護墻;8-涂料防水加強層;9-混凝土墊層圖4.4.5-2:防水涂料外防內涂做法 1-結構墻體;2-砂漿保護層;3-涂料防水層;4-砂漿找平層;5-保護墻;6-涂料防水加強層;7-涂料防水加強層;8-混凝土墊層  第4.4.6條   水泥基防水涂料的厚度宜為1.52.0mm;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的厚度不應小于0.8mm;有機防水涂料根據材料的性能,厚度宜為1.22.0mm。  第4.4.7條   涂料防水層所選用的涂料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久性、耐腐蝕性

55、及耐菌性;  2 無毒、難燃、低污染;  3 無機防水涂料應具有良好的濕干粘結性、耐磨性和抗刺穿性;有機防水涂料應具有較好的延伸必性及較大適應基層變形能力。  第4.4.8條   無機防水涂料、有機防水涂料的性能指標應符合表4.4.8-1、4.4.8-2的規(guī)定。無機防水涂料的性能指標表4.4.8-1涂料種類抗折強度(MPa)粘結強度(MPa)抗?jié)B性(MPa)凍融循環(huán)水泥基防水涂料41.00.8D50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31.00.8D50有機防水涂料的性能指標表4.4.8-2涂料種類可操作時間 (min)潮濕基

56、面粘結強度(MPa)抗?jié)B性(MPa)浸水168h后拉抻強度(MPa)浸水168h后斷裂伸長率(%)耐水性(%)表干(h)實干(h)涂膜(30min)砂漿迎水面砂漿背水面反應型200.30.30.60.21.6530080824水乳型500.20.30.60.20.535080412聚合物水泥300.60.30.80.61.58080412注:浸水168h后的拉伸強度和斷裂延伸率是在浸水取出后只經擦干即進行試驗所得的值。耐水性指標是指材料浸水168h后取出擦干即進行試驗,其粘結強度及抗?jié)B性的保持率。  第4.4.9條   基層表面的氣孔、凹凸不平、蜂窩、縫

57、隙、起砂等,應修補處理,基面必須干凈、無浮漿、無水珠、不滲水。  第4.4.10條   涂料施工前,基層陰陽角應做成圓弧形,陰角直徑宜大于50mm,陽角直徑宜大于10mm。  第4.4.11條   涂料施工前應先對陰陽角、預埋件、穿墻管等部位進行密封或加強處理。  第4.4.12條   涂料的配制及施工,必須嚴格按涂料的技術要求進行。  第4.4.13條   涂料防水層的總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涂刷或噴涂,應待前一道涂層實干后進行;涂層必

58、須均勻,不得漏刷漏涂。施工縫接縫寬度不應小于100mm。  第4.4.14條   鋪貼胎體材料時,應使胎體層充分浸透防水涂料,不得有白茬及褶皺。  第4.4.15條   有機防水涂料施工完成后應及時做好保護層,保護層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底板、頂板應采用20mm厚1:2.5水泥砂漿層和4050mm厚的細石混凝土保護,頂板防水層與保護層之間宜設置隔離層;  2 側墻背水面應采用20mm厚1:2.5水泥砂漿層保護;  3 側墻迎水面宜選用軟保護層或20mm厚

59、1:2.5水泥砂漿層保護。4.5  塑料防水板防水層  第4.5.1條   塑料防水板可選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乙烯-共聚物瀝青(ECB)、聚氯乙烯(PVC)、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類或其他性能相近的材料。  第4.5.2條   塑料防水板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幅寬宜為2-4m;  2 厚度宜為1-2mm;  3 耐刺穿性好;  4 耐久性、耐水性、耐腐蝕性、耐菌性好;

60、60; 5 塑料防水板物理力學性能應符合表4.5.2的規(guī)定。塑料防水板物理力學性能表4.2.5項目拉伸強度(MPa)斷裂延伸率(%)熱處理時變化率(%)低溫彎折性抗?jié)B性指標122002.5-20無裂紋0.2MPa24h不透水  第4.5.3條   防水板應在初期支護基本穩(wěn)定并經驗收合格后進行鋪設。  第4.5.4條   鋪設防水板的基層宜平整、無尖銳物?;鶎悠秸葢螪/L=1/61/10的要求。  D-初期支護基層相鄰兩凸面凹進去的深度;  L-初期支護基層相鄰

61、兩凸面間的距離。  第4.5.5條   鋪設防水板前應先鋪緩沖層。緩沖層應用暗釘圈固定在基層上,見圖4.5.5。圖4.5.5:暗釘圈固定緩沖層示意圖 1-初期支護;2-緩沖層;3-熱塑性圓墊圈;4-金屬墊圈;5-射釘;6-防水板  第4.5.6條   鋪設防水板時,邊鋪邊將其與暗釘圈焊接牢固。兩幅防水板的搭接寬度應為100mm,搭接縫應為雙焊縫,單條焊縫的有效焊接寬度不應小于10mm,焊接嚴密,不得焊焦焊穿。環(huán)向鋪設時,先進后墻,下部防水板應壓住上部防水板。  第4.5.7條  

62、60;防水板的鋪設應超前內襯混凝土的施工,其距離宜為520m,并設臨時擋板防止機械損傷和電火花灼傷防水板。  第4.5.8條   內襯混凝土施工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振搗棒不得直接接觸防水板;  2 澆筑拱頂時應防止防水板繃緊。  第4.5.9條   局部設置防水板防水層時,其兩側應采取封閉措施。4.6  金屬防水層  第4.6.1條   金屬防水層所用的金屬板和焊條的規(guī)格及材料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 

63、 金屬板的拼接應采用焊接,拼接焊縫應嚴密。豎向金屬板的垂直接縫,應相互錯開。  第4.6.2條   結構施工前在其內側設置金屬防水層時,金屬防水層應與圍護結構內的鋼筋焊牢,或在金屬防水 層上焊接一定數量的錨固件,見圖4.6.2。圖4.6.2:金屬板防水層 1-金屬防水層;2-結構;3-砂漿防水層;4-墊層;5-錨固筋  金屬板防水層應用臨時支撐加固。  金屬板防水層底板上應預留澆搗孔,并應保證混凝土澆筑密實,待底板混凝土澆筑完后再補焊嚴密。  第4.6.3條   在

64、結構外設置金屬防水層時,金屬板應焊在混凝土或砌體的預埋件上。金屬防水層經焊縫檢查合格后,應將其與結構間的空隙用水泥砂漿灌實。見圖4.6.3。圖4.6.3:金屬板防水層 1-砂漿防水層;2-結構;3-金屬防水層;4-墊層;5-錨固筋  第4.6.4條   金屬板防水層如先焊成箱體,再整體吊裝就位,應在其內部加設臨時支撐,防止箱體變形。  第4.6.5條   金屬板防水層應采取防銹措施。第5章  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guī)范5.1  變形縫  第5.1.1條 

65、0; 變形縫應滿足密封防水、適應變形、施工方便、檢修容易等要求。  第5.1.2條   用于伸縮的變形縫宜不設或少設,可根據不同的工程結構類別及工程地質情況采用誘導縫、加強帶、后澆帶等替代措施。  第5.1.3條   變形縫處混凝土結構的厚度不應小于300mm。  第5.1.4條   用于沉降的變形縫其最大允許沉降差值不應大于30mm。當計算沉降差值大于30mm時,應在設計時采取措施。  第5.1.5條   用于沉降的變形縫的

66、寬度宜為2030mm,用于伸縮的變形縫的寬度宜小于此值。  第5.1.6條   變形縫的防水措施可根據工程開挖方法、防水等級按本規(guī)范表3.3.1-1、3.3.1-2、選用。變形縫的幾種復合防水構造形式見圖5.1.6-1、5.1.6-2、5.1.6-3。圖5.1.6-1:中埋式止水帶與外貼防水層復合使用 外貼式止水帶L300 外貼防水卷材L400 外涂防水涂層L400 1-混凝土結構;2-中埋式止水帶;3-填縫材料;4-外貼防水層圖5.1.6-2:中埋式止水帶與遇水膨脹橡膠條、嵌縫材料復合使用 1-混凝土結構;2-中埋式止水帶;3-嵌縫材料;4-背襯材料;

67、5-遇水膨脹橡膠條;6-填縫材料圖5.1.6-3:中埋式止水帶與可卸式止水帶復合使用 1-混凝土結構;2-填縫材料;3-中埋式止水帶;4-預埋鋼板;5-緊固伯壓板;6-預埋螺栓;7-螺母;8-墊圈;9-緊固件壓塊;10-型止水帶;11-緊固件圓鋼  第5.1.7條   對環(huán)境溫度高于50處的變形縫,可采用2mm厚的紫銅片或3mm厚不銹鋼等金屬止水帶,其中間呈圓弧形,見圖5.1.7。圖5.1.7:中埋式金屬止水帶 1-混凝土結構;2-金屬止水帶;3-填縫材料  第5.1.8條   橡膠止水帶的外觀質量、尺寸偏差、物理

68、性能應符合HG2288-92的規(guī)定。  鋼邊橡膠止水帶的物理力學性能應符合表5.1.8的規(guī)定。鋼邊橡膠止水帶的物理力學性能表5.1.8項目硬度(邵氏A)拉伸強度(MPa)扯斷伸長率(%)壓縮永久變形(70×24h)%扯裂強度(N/mm)熱老化性能(70×168h)拉伸永久變形(70×24h拉伸100%)橡膠與鋼帶粘合試驗硬度變化(邵氏A)拉伸強度(MPa)扯斷伸長率(%)破壞類型粘合強度(MPa)性能指標62±518.04003535+816.232020橡膠破壞(R)6  第5.1.9條   遇水膨脹橡膠條的性能指標應符合本規(guī)范表8.1.5-2中的規(guī)定。  第5.1.10條   嵌縫材料最大拉強度不應小于0.2MPa,最大伸長率應大于30%,拉伸-壓縮循環(huán)性能的級別不應小于8020。  第5.1.11條   中埋式止水帶施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止水帶埋設位置應準確,其中間空心圓環(huán)應與變形縫的中心線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