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閱讀"海拔和相對高度示意"等高線繪法示意圖" "分層設色地形圖""地形剖面圖"使學生明確地面高度的計算方法,等高線概念;了解等高線地形圖、分層設色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的構成和特點。能力目標:通過引導學生對等高線地形圖中的等高線間高程,疏密程度,延伸方向的判讀、分析,培養(yǎng)學生閱讀和運用地形圖的能力初步學會在地圖上辨認地面的高低起伏。情感目標:通過填、繪、用地圖的實踐活動和小組的討論,幫助學生初步建立起圖的空間概念,使學生懂得學習地理知識必須有科學的方法和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教學建議教材分析:本節(jié)是在學習了地圖上
2、的比例尺、方向和圖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如何在地圖上辨認地面的高低起伏,初步具備較系統(tǒng)的地圖知識。為下一章各大洲地形的基本特征的學習奠定基礎。教材首先說明地球表面有陸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別很大。如何在地圖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引出等高線地形圖、分層設色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而海拔和相對高度、等高線和等深線的概念又是辨認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的基礎。教材首先以圖示的形式"海拔和相對高度示意圖"說明地面高度的計算方法,使學生明確由于起點不同,有海拔和相對高度兩種高度值,但在地圖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關于等高線地形圖這部分教材內容,是將立體圖形轉換成平面圖形,內容
3、抽象,比較難掌握。教材主要用圖來闡述,"等高線繪法示意圖"既有直觀的山體,也有經過等高線的分割后,把等高線投影在水平面轉換成的等高線地形圖,非常形象、生動,很好的起到了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概括。此圖的優(yōu)點還在于注重轉換的過程,學生可以清晰把這幅圖的轉換分為幾步,并通過對比分析山體和平面地形圖的特征,從而找到在等高線圖上辨認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緩的方法。緊接著教材用"想一想""等高線陡坡和緩坡示意?quot;,進一步強化等高線圖的空間概念,通過觀察分析,得出等高線密-坡陡;等高線稀疏-坡緩。通過閱讀分析這兩幅圖,學生較易獲得正確的空間概念,提高
4、他們的空間思維和想象的能力。同理在地圖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叫做等深線,從等深線所標注的深度,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淺;從等深線的疏密狀況,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教材又通過"做一做",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山頂、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幾種地形的素描圖極其對應的等高線地形圖。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jù)等高線的圖形特征了解地面的高低起伏。初步學會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辨認這幾種不同的地形。幾種地形有關的特征如下: 隆起而高于四周的高地稱為山地,山的最高部分稱為山頂。山的側面部分稱為山坡。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表示山頂?shù)牡雀呔€是一個小環(huán)圈。小環(huán)圈的等高線高程比周圍其他等高線的數(shù)值高。凹地是指比四周低
5、,大范圍低地成為盆地。地形圖上表示盆地的等高線是一個環(huán)圈。環(huán)圈的等高線高程比周圍其他等高線的數(shù)值低。地形圖上表示山脊的是一組由山頂向低處凸出的等高線圖形。各等高線凸出部分頂點的連線稱為分水線。山谷是指兩個山脊間的低凹部分是山體的集水部分,山谷的最低點的連線稱為集水線,地形圖上表示山谷的是一組沿集水線方向朝高處凸出的等高線。鞍部指相鄰兩個山頂之間的低下部分,形如馬鞍。 教材介紹了"分層設色地形圖",特別強調了分層設色地形圖是在等高線地形圖的基礎上繪出來的;圖上的顏色是按海拔高低加以區(qū)分的,根據(jù)圖上的顏色可以判斷某個地區(qū)的地勢高低起伏狀況,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附有高度表。用&qu
6、ot;做一做"的填表練習,強化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加強讀圖能力的訓練。地形剖面圖作為更直觀地表示地面上某一方向地勢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緩,這部分較難理解,教材以"地形剖面圖的繪制方法,一圖,詳細表達了等高線地形圖如何轉化成了地形剖面圖的過程,清楚直觀,有利于學生鞏固前面剛形成的空間觀念,又用了從地形剖面圖上看地形的高低就象用刀切開蛋糕,可以從切面看出蛋糕的厚薄這樣生動形象的語言。使學生易于理解??傊?,本節(jié)教材內容,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由簡單到復雜,把直觀的山體轉化為較為抽象的等高線地形圖,符合學生的認知,有利于發(fā)揮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教法建議:等高線地形圖及
7、分層設色地形圖的知識都是建立在空間觀念基礎上的,但初一學生空間的觀念薄弱,抽象思維能力低,難以將具體的地形特征與平面地圖掛鉤,并容易產生氣餒、畏難、等負面情緒,建議盡量多用直觀圖示,多設計學生活動。建議用討論法、學習指導法和講授法相結合起來授課。對本節(jié)內容,教師充分利用書上的邏輯思路和編排體系,循序漸進,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進行,先進行讀圖分析圖,以圖為突破口,幫助學生建立起空間概念,然后設計活動,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地面高度的計算方法",這部分內容,只須指導學生讀懂圖"海拔和相對高度示意圖"即可,通過讀圖,明確甲點有兩種計算高度的方法。學生很容易
8、理解由于起點不同,有海拔和相對高度兩種高度,但在地圖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等高線地形圖"這部分內容是本節(jié)的重點,需要將頭腦中的立體圖形轉換成平面圖形,內容抽象,比較難掌握,但也是幫助學生建立空間思維的好時機。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等高線繪法示意圖",特別注重圖形的轉換過程,在讀圖中,指導學生清晰把這幅圖分為幾步,特別注意對比分析山體和平面等高線地形圖的特征,如,等高線的數(shù)值變化規(guī)律、等高線間的疏密程度和山體形態(tài)的關系。從而找到在等高線圖上辨認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緩的方法。通過 教材的"想一想"中的"等高線陡坡和緩坡示意圖&
9、quot;使學生在剛了解等高線地形圖后,馬上用高線圖來分析等高線間的疏密程度和山體形態(tài)的關系,通過觀察分析,得出等高線密-坡陡;等高線稀疏-坡緩。通過分析此圖,學生鞏固了空間概念,提高他們的空間思維和想象的能力。在學生獲得了有關地形圖的知識后,利用教材的"做一做",給學生獨立學習和相互討論的機會,可分成小組,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山頂、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幾種地形的素描圖極其對應的等高線地形圖,經過小組討論后,由學生代表說明每一個等高線的圖形特征和山頂、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幾種地形的對應關系。教師給予糾正、補充,通過討論,初步學會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辨認這幾種不同的地形。&quo
10、t;分層設色地形圖"的教學,可讓學生直接做"做一做"的填表練習,強化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加強讀圖能力的訓練。"地形剖面圖"部分的教學,充分利用"地形剖面圖的繪制方法,一圖,指導學生理解等高線地形圖如何轉化成了地形剖面圖的過程,如有計算機課件幫助演示,效果更好。有利于學生鞏固前面剛形成的空間觀念。可用教材上的形容"從地形剖面圖上看地形的高低這部分可以一邊講,一邊讓學生跟著畫,(在填圖作業(yè)上或老師發(fā)給的印有等高線的教學設計示例第一課時教學重點等高線概念,等高線形態(tài)與地勢高低、坡度陡緩的關系。教學手段計算機課件(關于"
11、;海拔和相對高度示意圖" "等高線繪法示意圖""分層設色地形圖")及地圖冊中的各種地形圖、示意圖。教學過程(引課)導入:世界最高峰喜馬拉雅山上的珠穆朗瑪峰高度8848米,而在青藏高原上測得珠穆朗瑪峰高度為4000多米?同一個珠穆朗瑪峰為什么會出現(xiàn)兩個高度值?而這兩個高度值又是怎么測出來的呢?(計算機演示)動畫:地面高度的計算方法。提問:圖上甲的高度是多少?學生看圖回答:(1)以海平面為標準,高度為1500米,這是海拔高度(2)以乙點為標準, 高度為1000米,這是相對高度 圖上乙處的高度是什么高度?是海拔高度。 小結:地面高度有兩種計算方法:海
12、拔(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度,它們都是指垂直距離,但起點不同。在地圖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板書)一.地面高度的計算方法1.海拔2.相對高度(承轉)珠穆朗瑪峰高度8848米指的是海拔高度,4000多米則指的是珠穆朗瑪峰與青藏高原相對高度。珠穆朗瑪峰和青藏高原都是以高著稱,地球表面還有高低起伏的各種地形,如何在地圖上表示它們呢?下面我們來學習等高線地形圖。講授新課(板書)二、等高線地形圖(計算機演示)動畫:等高線地形圖提問:1.這是什么?(一個山體)2.圍繞山體的線是等高線,在山體上同在一條等高線的點有什么特點?(海拔相同)。3.山體各層等高線被壓入同一平面,等高線的排列有什么特點?和原來的立體圖
13、有什么對應關系?(山頂比四周高,所對應的等高線數(shù)值,中心高,周圍低;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學生活動)完成"想一想"(計算機演示)動畫:分層設色地形圖(板書)分層設色地形圖(學生活動)完成"做一做"的填表作業(yè)。板書設計第二節(jié) 在地圖上辨認地面的高低起伏一、地面高度的計算方法1.海拔2.相對高度二、等高線地形圖1.等高線的概念第二課時:教學重點根據(jù)等高線的特點,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地形種類。訓練讀圖能力。教學難點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地形種類教學手段計算機課件(地形剖面圖)教材及地圖冊中的各種地形圖、示意圖。教學過程(學生活動)完成
14、"做一做"上節(jié)課我們已學習了等高線的概念,了解了等高線地形圖的構成和等高線的閱讀方法,現(xiàn)在再給你們幾種地形的素描圖極其對應的等高線地形圖,分小組討論,討論后,由學生代表上臺做講解。請閱讀?quot;不同地形的等高線表示狀態(tài)",每小組集中討論一種地形,要求對比說明山頂、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幾種地形的特點和所對應的等高線形態(tài)的特點,同時請同學們讀圖時考慮以下幾個問題:(1)等高線的數(shù)值變化規(guī)律;(2)等高線間的疏密所對應的地表形態(tài);(3)等高線彎曲方向和高度變化的關系;(4)特殊地形所對應的等高線的形狀學生派代表發(fā)言,教師糾正、補充。(總結板書) 等高線地形圖:1.
15、等高線的疏密:稀疏表示緩坡密集表示陡坡2.等高線的形狀:彎曲部分向高處凸表示山谷,向低處凸表示山頂;兩個山頂之間的部位是鞍部(有兩組對稱的等高線組成)等高線重疊的地方表示陡崖(計算機演示)動畫:地形剖面圖教材生動的描述:從地形剖面圖上看地形的高低就象用刀切開蛋糕,可以從切面看出蛋糕的厚薄。(板書)地形剖面圖(學生活動)提問:刀從哪兒切?(明確剖面線的含義)在地形圖上如何做切面?發(fā)給學生地形圖,在教師指導下:1.確定剖面線位置;2.在下方劃線段平行于剖面線;3.做一個縱軸的高度表,形成一個坐標系;4.從等高線和剖面線交點處做垂線,到高度表所指示的坐標點處;5.連接所有的坐標點,繪制完成地形剖面圖
16、。 (反饋練習)習題(總結)通過本章學習,我們了解了地圖上的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以及等高線等基本知識。學會運用比例尺在地圖上量算兩地之間的距離,以及在地圖上辨別方向。初步學會在地形圖上識別地形種類,這部分的知識非常重要,下一章學習的世界的陸地和海洋和以后各章學習都會用到的,我們必須要學好它。板書設計2.等高線的特點等高線的疏密:稀疏表示緩坡密集表示陡坡高線的形狀: 彎曲部分向高處凸表示山谷,向低處凸表示山頂;兩個山頂之間的部位是鞍部(有兩組對稱的等高線組成) 等高線重疊的地方表示陡崖三、分層設色地形圖四、地形剖面圖總體設計思想根據(jù)本節(jié)教材對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念三個方面的要求,本節(jié)
17、課設計了兩個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提出具體問題引導學生閱讀各種地形圖、示意圖,通過讀圖理解等高線的概念,建立起對地形圖的空間思維和想象。由于讀等高線匭甕跡枰逋夾巫懷善矯嬙夾危諶莩橄螅冉夏顏莆眨畔亢艽螅質淺醮謂喲庹磐跡綣揮薪淌鬧傅跡岣械嚼螅紡亞樾鰲虼耍凈方謚薪淌乇鹱猓崳室嚀濉魅罰侍獾哪訊紉汕車繳?;个室曁9养c秸莆沼煽占淶狡矯嫻淖環(huán)椒灘鬧械畝鐐急嗯藕芎玫靨逑至松鮮鏊枷耄獠糠幟諶藎枚嗝教灝鎦欠淺匾摹?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讀圖初步學習了地形圖的知識后,需要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使知識進一步得到鞏固,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以學生活動為主,主要是組織學生,分小組分析討論不同地形的等高線的形
18、態(tài)特點,總結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地形如山頂、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幾種地形的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這時,學生已有一定的知識儲備,也愿意主動參與。通過分析討論使學生初步學會在地形圖上識別地形種類,讀圖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與人合作學習的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在價值觀念上,突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使他們感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 面對數(shù)字地球的挑戰(zhàn)數(shù)字地球是美國繼全球信息基礎設施與全球空間數(shù)據(jù)基礎設施之后的又一重大發(fā)展戰(zhàn)略。無 論從空間和信息技術角度,還是從數(shù)字地球的大規(guī)模、高投入、跨學科、全球性等特點來看,數(shù)字地球的建設需要雄厚的經濟基礎和技術實力作后盾。但現(xiàn)有的技術基礎,特別是發(fā)展中國家
19、尚不足于支撐這樣一個綜合性的技術目標,使得發(fā)展中國家處于"發(fā)展"與"不發(fā)展"兩面為難的境地。我國是一個發(fā)展中國家,雖然近20年來經濟得到迅速發(fā)展,但在一些高新技術領域還不具備同發(fā)達國家爭雄的實力。這表現(xiàn)在實現(xiàn)數(shù)字地球的一些關鍵技術,像如何發(fā)展新一代高分辨率遙感衛(wèi)星和高速圖形圖像寬帶網(wǎng)絡;海量空間數(shù)據(jù)存儲能力和基于因特網(wǎng)的空間數(shù)據(jù)互操作;以及如何實現(xiàn)虛擬現(xiàn)實模擬技術等方面,還相對落后。 既然我國的經濟和技術實力不允許我們全方位地發(fā)展數(shù)字地球,而數(shù)字地球又離我們越來越近,我們應該如何來面對數(shù)字地球的挑戰(zhàn)呢? 1998年有關部門曾召集相關學科的科學家討論,商定
20、如何面對數(shù)字地球的挑戰(zhàn)。與會的科學家都提出了各自的建議,其中就"中國究竟要不要搞數(shù)字地球的問題"達成共識,指出中國不僅要發(fā)展數(shù)字地球,而且要利用數(shù)字地球挑戰(zhàn)所帶來的機遇,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 發(fā)展方式。既要注意通過學習和引進來盡快奪取發(fā)展的制高點,又要特別注意發(fā)展自主創(chuàng)新 的能力,保持自己在研究、技術、開發(fā)應用上的相對獨立性。從技術角度看,我國具備發(fā)展 數(shù)字地球的能力。近20年來我國的空間對地觀測能力有了較大的發(fā)展,積累了相當數(shù)量的衛(wèi)星和航空遙感數(shù)據(jù)、資料,我國自己的資源衛(wèi)星即將上天。一批國家級的地理數(shù)據(jù)庫已經建立,包括國家基礎地理信息系統(tǒng)1100萬和125萬數(shù)據(jù)庫、海洋信息
21、(資源、環(huán)境、災害等 )數(shù)據(jù)庫、氣候氣象數(shù)據(jù)庫、環(huán)境信息(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庫、礦產資源數(shù)據(jù)庫、150萬土地利用數(shù) 據(jù)庫、110萬土地資源數(shù)據(jù)庫等。近幾年又鋪設了國際海底光纜數(shù)字通訊網(wǎng),并規(guī)劃建設 香港、上海、汕頭等信息港和參與氣象、資源等遙感衛(wèi)星和銥系列通信衛(wèi)星的發(fā)射計劃。這些基礎設施是中國進行數(shù)字地球工程的重要框架和組成部分。從發(fā)展戰(zhàn)略上看,專家們建議近期應著重抓好五個方面的工作:(1)要制定我國對地觀測衛(wèi)星的發(fā)射規(guī)劃,發(fā)射小衛(wèi)星系列,以解決地理空間信息源問題;(2)要下決心實現(xiàn)通訊系統(tǒng)的"三網(wǎng)合一";(3)要加快地理空間數(shù)據(jù)基礎設施的建設,最迫切的任務是要解決數(shù)據(jù)的標準、規(guī)范
22、與共享問題;(4)要加強地球科學、信息科學和空間科學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培養(yǎng)自主創(chuàng)新的能力;(5)要大力普及地理信息系統(tǒng)的應用,發(fā)展國產軟件平臺,培育數(shù)字地球的用戶市場,為遠期目標的實現(xiàn)打下堅實的基礎-即逐步地將我國960萬平方公里陸地和300萬平方公里海域管轄范圍內地表、地下和太空的多尺度、多層次的地球信息數(shù)字化,建立標準化、規(guī)范化的數(shù)字化的三維、動態(tài)空間數(shù)據(jù)庫,建設覆蓋全國的寬帶高速圖像圖形傳輸網(wǎng)絡,發(fā)展虛擬環(huán)境的空間分析功能和應用模型。探究活動等高線地形圖判讀模型的制作1制作材料及方法(1)山體模型的制作:用泡沫塑料制作成有緩坡、陡坡的山體。在繪出等高線圖以后,按照一定的高程進行切割。
23、山體最好切割成六層。每層穿兩個用作固定在底板上的小孔。(2)木框:用木條制作成木框,呈長方形,每框內安上繃緊的透明塑料薄膜(木框最好制五個),每個塑料薄膜上分別繪有不同高程(100米至500米)的等高線。(3)底板:用木板作底板,在底板的四角安置四個立柱。立柱上標高程。(4)固定山體模型的木柱兩根:木柱為圓柱體,長度以略低于山體模型高度為宜。在底板上開有兩個安置木柱的圓孔。也可不用木柱,而在上下兩層之間用磁鐵固定。 (5)等高線圖的繪制:用同底板大小一致的較厚的白紙,繪出山體模型的等高線圖一張,標明高程。(6)安裝:將山體模型的各層和薄膜木框,按由下至上的次序,依次安置在底板上的相應位置。 2
24、使用方法步驟:(1)底板上有山體模型,向學生說明"這是一座山的模型,山的海拔高度為550米。"讓學生形成山體印象。(2)依次加入每個高程(從100米到500米)相應的薄膜框架。側視可見山體,俯視可見等高線圖。(3)將實體模型從底板及木框中取出,讓學生觀察底板及木框。這時,側視仍可顯出山體,俯視則可見清晰的等高線圖。 (4)再將厚紙繪制的等高線圖放到底板上,俯視時薄膜上的等高線與底板上的等高線大體重迭;而后將木框薄膜依次重迭在底板上,則見薄膜上的等高線與底板上的等高線相互重迭。 習題精選1.圖210寫出個等高線地形圖所代表的地形的名稱:A_
25、 B_ C_ D_2.讀圖211,圖上的400米_ 高度,800米是_高度。甲地的海拔是_米圖2123.讀圖212回答下列問題:1)A點高度是_米,B點高度是_ 米,C點大約在B點的_方。2)圖中整列山脈坡_陡峻,坡_平緩3) D點比點高出_ 米,這是指但D對C點的_高度。答案:1.A山地 B盆地 C山脊 D山谷2.(1)相對 海拔 (2)12003.(1)300 100 南 (2)東 北 (3)150 相對典型例題讀圖,完成下列要求:1.此圖采用的等高距為_米,圖中A點的海拔約_米。2.圖中字母所在處表示的地形部位分別是A_,C_,D_E_,F_,G_,3.若在圖中所示范圍內修建一座水庫,從地形的角度考慮,請在圖內選擇合適的水庫大壩的位置,并用M標在圖上。命題意圖:本題是一道讀圖綜合題,通過讀圖問答的方式,綜合考查學生知識的遷移能力、地理綜合運用能力。表現(xiàn)為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地形部位、辨別地理事物的彼此方位,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在圖中選擇水庫壩址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肝與腎中醫(yī)課件
- 肛腸健康講座課件
- 關于對稱的數(shù)學試卷
- 福建省教招小學數(shù)學試卷
- 肌內效貼布技術課件
- 2025年05月浙江麗水市縉云縣衛(wèi)生健康系統(tǒng)招聘工作人員自愿放棄復審人員及人員筆試歷年專業(yè)考點(難、易錯點)附帶答案詳解
- 2025至2030船舶卸貨系統(tǒng)行業(yè)市場深度研究與戰(zhàn)略咨詢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寵物衣服行業(yè)市場深度研究與戰(zhàn)略咨詢分析報告
- 廈門市政投資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2024
- 2024年商洛山陽縣信毅學校招聘筆試真題
- 變頻空調中的永磁電機電感分析
- 主域故障無法啟動,額外域提升Active Directory
- 電商平臺POP模式商家入駐合作協(xié)議書(標準版)
- 初中生物知識點匯總細胞
- (完整版)四年級脫式計算題(160題)
- 高考常考語法填空詞性轉換匯總
- 上海延安中學初一新生分班(摸底)數(shù)學模擬考試(含答案)
- AOI自動光學檢測設備程序編寫
- 腎輸尿管結石病歷模板
- GB∕T 386-2021 柴油十六烷值測定法
- 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卡4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