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xué)新學(xué)案同步精致講義選修2-1蘇教版:第3章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3.2.2(二)含答案_第1頁(yè)
數(shù)學(xué)新學(xué)案同步精致講義選修2-1蘇教版:第3章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3.2.2(二)含答案_第2頁(yè)
數(shù)學(xué)新學(xué)案同步精致講義選修2-1蘇教版:第3章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3.2.2(二)含答案_第3頁(yè)
數(shù)學(xué)新學(xué)案同步精致講義選修2-1蘇教版:第3章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3.2.2(二)含答案_第4頁(yè)
已閱讀5頁(yè),還剩14頁(yè)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shuō)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qǐng)進(jìn)行舉報(bào)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jiǎn)介

1、空間線面關(guān)系的判定(二 ) 垂直關(guān)系學(xué)習(xí)目標(biāo) 1.能用向量語(yǔ)言表述直線與直線、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的垂直關(guān)系向量法判斷一些簡(jiǎn)單的線線、線面、面面垂直關(guān)系.2.能用知識(shí)點(diǎn)一向量法判斷線線垂直設(shè)直線 l 的方向向量為a (a1 ,a2,a3),直線 m 的方向向量為b (b1,b2,b3),則 l m? a·b 0? a1b1 a2b2 a3b3 0.知識(shí)點(diǎn)二向量法判斷線面垂直思考若直線 l 的方向向量為 4,1,平面 的法向量為 3,則直線 l12, 323, 2,2與平面 的位置關(guān)系是怎樣的?如何用向量法判斷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guān)系?答案垂直,因?yàn)?2,所以 ,即直線的方向向量與平面的

2、法向量平行,所以直13212線 l 與平面 垂直判斷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guān)系的方法:(1) 直線 l 的方向向量與平面 的法向量共線 ? l .(2) 直線的方向向量與平面的法向量垂直? 直線與平面平行或直線在平面內(nèi)(3) 直線 l 的方向向量與平面內(nèi)的兩相交直線的方向向量垂直? l .梳理 設(shè)直線 l 的方向向量a (a1, b1, c1),平面 的法向量 (a2, b2, c2),則 l ? a? a k(kR )知識(shí)點(diǎn)三向量法判斷面面垂直思考 平面 , 的法向量分別為 (x , y , z (x , y , z1111 ), 2222),用向量坐標(biāo)法表示兩平面 , 垂直的關(guān)系式是什么?答案x

3、1x2 y1y2 z1z2 0.梳理若平面 的法向量為 (a1 ,b1, c1),平面 的法向量為 (a2, b2, c2),則 ? ? · 0? a1a2 b1b2 c1c20.已知點(diǎn) P 是平行四邊形ABCD 所在的平面外一點(diǎn),如果,AB (2, 1, 4),AD (4,2,0)AP ( 1,2, 1)判斷下面結(jié)論的對(duì)錯(cuò):1 AP AB; ( )2 AP AD.( )3.AP 是平面 ABCD 的法向量 ( )4.AP BD.(×)類型一證明線線垂直例 1如圖,已知正三棱柱ABC A1 B1 C1 的各棱長(zhǎng)都為1, M 是底面上 BC 邊的中點(diǎn), N 是側(cè)棱CC11上的

4、點(diǎn),且 CN CC 1.求證: AB1 MN .4證明設(shè) AB 的中點(diǎn)為O,連結(jié) OC,作 OO1 AA1.以 O 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 OB 所在直線為x 軸,OC 所在直線為y 軸, OO1 所在直線為z 軸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1,由已知得 A ,0, 0213B 2,0,0 ,C 0, 2 ,0,311N0,2,4,B1 2,0,1 ,M 為 BC 的中點(diǎn),M 14, 43, 0 .131MN 4, 4 ,4 , AB1(1,0,1),11MN·AB1 40 4 0.MN AB 1 ,AB 1 MN .反思與感悟 證明兩直線垂直的基本步驟: 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 寫出點(diǎn)的坐標(biāo) 求

5、直線的方向向量 證明向量垂直 得到兩直線垂直跟蹤訓(xùn)練1如圖,在直三棱柱ABC A1B1C1 中, AC 3,BC 4,AB 5,AA14,求證:AC BC1.證明直三棱柱 ABC A1B1C1 底面三邊長(zhǎng)AC 3, BC 4,AB 5,AC BC,AC, BC,C1C 兩兩垂直如圖,以 C 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 CA, CB,CC1 所在直線分別為x 軸, y 軸, z 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則 C(0,0,0) , A(3,0,0) , C1(0,0,4) ,B(0,4,0) ,AC ( 3,0,0),BC1 (0, 4,4), AC·BC 1 0,AC BC1.類型二證明線面垂直例 2如圖

6、所示,在正方體ABCD-A 1B1C1D 1 中, E,F(xiàn) 分別是 BB1,D1B1 的中點(diǎn)求證:EF平面 B1AC.證明 方法一 設(shè)正方體的棱長(zhǎng)為 2,以 D 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DA ,DC , DD 1的方向?yàn)?x 軸, y軸, z 軸正方向,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則 A(2,0,0) , C(0,2,0) , B1(2,2,2) ,E(2,2,1) , F(1,1,2) EF (1,1,2) (2,2,1) ( 1, 1, 1)AB1 (2,2,2) (2,0,0) (0,2,2) ,AC (0,2,0) (2,0,0) ( 2,2,0) 而EF ·AB 1( 1, 1,1)

7、 (0,2,2)· ( 1)×0 ( 1)× 21× 2 0. EF ·AC ( 1, 1,1) (·2,2,0) 2 2 0 0,EF AB1, EF AC.又 AB1AC A,AB1? 平面 B1AC, AC? 平面 B1AC,EF 平面 B1AC.方法二設(shè)AB a, AD c, AA1 b, 1 1 11則EF EB1 B1F 2( BB1 B1D1) 2( AA1 BD)2( AA1 AD AB)2( ab c), AB1 AB AA 1 a b,1EF ·AB1 2( a b c) ·(a b)12 2

8、2(b a c·a c·b)1 22 2(|b| |a| 00) 0.EF AB1 ,即 EF AB1,同理, EF B1C.又 AB1B1CB1,AB1? 平面 B1AC, B1C? 平面 B1AC ,EF 平面 B1AC.反思與感悟用向量法證明線面垂直的方法及步驟(1) 基向量法:設(shè)出基向量,然后表示直線的方向向量;找出平面內(nèi)兩條相交直線的向量并用基向量表示;利用數(shù)量積計(jì)算(2) 坐標(biāo)法: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將直線的方向向量用坐標(biāo)表示;求平面內(nèi)任意兩條相交直線的方向向量或平面的法向量;證明直線的方向向量與平面內(nèi)兩相交直線的方向向量垂直或與平面的法向量平行跟蹤訓(xùn)練 2 如

9、圖,在長(zhǎng)方體 ABCD A1B1 C1D 1 中, AB AD 1, AA1 2,點(diǎn) P 為 DD 1 的中點(diǎn)求證:直線 PB1平面 PAC.證明 如圖,以 D 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DC, DA, DD 1的方向?yàn)?x 軸, y 軸, z 軸正方向,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則C(1,0,0) ,A(0,1,0) , P(0,0,1) ,B1(1,1,2) , PC (1,0, 1) ,PA(0,1, 1), PB1 (1,1,1) ,B1 C (0, 1, 2),B1A ( 1,0, 2) PB1 ·PC(1,1,1) (1,0·, 1) 0,所以 PB1 PC,即 PB1

10、PC. 又 PB1 ·PA(1,1,1) (0,1·, 1) 0,所以 PB1 PA,即 PB1PA.又 PAPC P, PA, PC? 平面 PAC,所以 PB1平面 PAC.類型三證明面面垂直例 3在三棱柱ABC A1B1C1 中, AA1平面 ABC ,ABBC ,AB BC 2, AA1 1, E 為BB1 的中點(diǎn),求證:平面AEC1平面 AA1C1C.證明由題意知直線AB, BC, B1B 兩兩垂直,以點(diǎn)B 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分別以BA, BC, BB1所在直線為x, y, z 軸,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則 A(2,0,0) , A1 (2,0,1) ,C(0,

11、2,0) ,C1(0,2,1) ,1E 0,0,2 ,1故 AA1 (0,0,1) , AC ( 2,2,0), AC1 ( 2,2,1), AE 2, 0, 2 .設(shè)平面 AA1C1C 的法向量為n1 (x, y, z), 0,z 0,n1·AA1則即 2x2y 0.n1·AC 0,令 x 1,得 y 1,故 n1 (1,1,0) 設(shè)平面 AEC1 的法向量為n2 (a, b, c), 0, 2a 2b c0,n2·AC1則即1 2an2·AE 0,2c 0.令 c 4,得 a 1, b 1,故 n2 (1, 1,4)因?yàn)?n1·n2 1&#

12、215; 11× ( 1) 0× 4 0,所以 n1 n2.所以平面 AEC1 平面 AA1C1C.反思與感悟證明面面垂直的兩種方法(1) 常規(guī)法: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轉(zhuǎn)化為線面垂直、線線垂直去證明(2) 向量法:證明兩個(gè)平面的法向量互相垂直跟蹤訓(xùn)練 3 如圖,底面 ABCD 是正方形, AS平面 ABCD ,且 ASAB,E 是 SC 的中點(diǎn) 求證:平面 BDE 平面 ABCD . 證明 設(shè) AB BCCD DA AS 1,以 A 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 AB,AD ,AS的方向?yàn)?x 軸, y 軸,z 軸正方向,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A(chǔ) xyz,111則 B(1,0,0)

13、 , D(0,1,0) , A(0,0,0) ,S(0,0,1) ,E 2, 2, 2 ,連結(jié) AC,設(shè) AC 與 BD 相交于點(diǎn)O,1 1連結(jié) OE,則點(diǎn) O 的坐標(biāo)為 2, 2, 0 .1因?yàn)?AS (0,0,1), OE0,0,2, 1 所以 OE 2AS,所以 OEAS.又因?yàn)?AS平面 ABCD ,所以 OE平面 ABCD ,又 OE? 平面 BDE,所以平面 BDE平面 ABCD .1若直線 l1 的方向向量為a (2, 4,4),l 2 的方向向量為b (4,6,4) ,則 l1 與 l2 的位置關(guān)系是_ (填“平行”“垂直” )答案垂直解析因?yàn)?a·b 2×

14、 4( 4)× 6 4×4 0,所以 l1 l2.2若直線 l 的方向向量為 a (1,0,2) ,平面 的法向量為 ( 2,0, 4),則 l 與 的位置關(guān)系是 _ (填“平行”“垂直” )答案垂直解析a,l .3平面 的一個(gè)法向量為m (1,2,0) ,平面 的一個(gè)法向量為平面 的位置關(guān)系是 _ (填“平行”“垂直” )答案垂直解析(1,2,0) (2·, 1,0) 0,n (2, 1,0),則平面與兩法向量垂直,從而兩平面垂直4已知平面與平面 垂直,若平面與平面 的法向量分別為 ( 1,0,5), (t,5,1),則 t 的值為 _答案 5解析平面 與平面

15、垂直,平面 的法向量 與平面 的法向量垂直,·0,即 ( 1)× t 0×5 5× 10,解得 t 5.5 在菱形ABCD的法向量,則下列等式中可能不成立的是ABCD 中,若 PA是平面_ (填序號(hào) ) PAAB; PA CD ; PC BD ; PC AB.答案解析由題意知 PA平面 ABCD ,所以 PA 與平面上的線AB, CD 都垂直,正確;又因?yàn)榱庑蔚膶?duì)角線互相垂直,可推得對(duì)角線BD平面 PAC,故 PC BD ,正確證明垂直問題的方法:(1) 利用已知的線面垂直關(guān)系構(gòu)建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準(zhǔn)確寫出相關(guān)點(diǎn)的坐標(biāo),從而將幾何證明轉(zhuǎn)化為向量運(yùn)算其中靈活

16、建系是解題的關(guān)鍵(2) 其一證明直線與直線垂直,只需要證明兩條直線的方向向量垂直;其二證明線面垂直,只需證明直線的方向向量與平面內(nèi)不共線的兩個(gè)向量垂直即可,當(dāng)然,也可證直線的方向向量與平面法向量平行;其三證明面面垂直:證明兩平面的法向量互相垂直;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只要能證明一個(gè)平面內(nèi)的一條直線的方向向量為另一個(gè)平面的法向量即可一、填空題1設(shè)直線 l 1,l2 的方向向量分別為a ( 2,2,1),b (3, 2,m),若 l1 l 2,則 m _.答案10解析因?yàn)?a b,故 a·b 0,即 2× 32× ( 2) m 0,解得 m10.2若平面, 的法向

17、量分別為a (1,2,4) , b (x, 1, 2),并且 ,則 x 的值為_答案 10解析因?yàn)?,則它們的法向量也互相垂直,所以 a·b ( 1,2,4) (x,· 1, 2) 0,解得 x 10.3已知直線 l 的方向向量為1, , 1( R )若 le (1,1,2) ,平面 的法向量為 n 2,則實(shí)數(shù) 的值為 _答案 12解析 1121l ,en, , .1 1224已知點(diǎn)A(0,1,0) ,B( 1,0, 1), C(2,1,1) ,P(x,0,z),若 PA平面 ABC ,則點(diǎn) P 的坐標(biāo)為_答案 ( 1,0,2)解析由題意知 AB ( 1, 1, 1), A

18、C (2,0,1),AP (x, 1, z),又 (x·, 1, z) 0,得 x 1 z 0,所以有 AB·AP ( 1, 1, 1)AC·AP (2,0,1) ( x,· 1, z) 0,得 2x z 0,聯(lián)立得x 1, z2,故點(diǎn) P 的坐標(biāo)為 ( 1,0,2) 5在正方體 ABCD-A 1B1C1D1 中,若 E 為 A1C1 的中點(diǎn),則下列結(jié)論成立的是序號(hào) )CE BD ; A1C1 BD ; AD BC1; CD BE.PA平面 ABC,_ (填答案解析以 D 點(diǎn)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DA , DC , DD 1 所在直線分別為x 軸, y 軸, z

19、軸,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設(shè)正方體的棱長(zhǎng)為1,則A(1,0,0) , B(1,1,0) ,C(0, 1,0), D(0,0,0) ,A1(1,0, 1),11C1(0,1,1) , E2,2,1 ,11CE 2,2, 1 , AC ( 1,1,0),BD (1, 1,0), A1D ( 1,0, 1),A1A (0,0, 1), 11CE·BD ( 1)×2( 1)× 2 0×10,CE BD.顯然 A1C1BD ,故只有正確6已知點(diǎn) P 是平行四邊形ABCD 所在平面外一點(diǎn), 若 AB (2, 1, 4),AD (4,2,0),AP( 1,2,

20、1),則給出下列結(jié)論:AP AB; AP AD; AP 是平面 ABCD 的一個(gè)法向量; AP BD .其中正確的結(jié)論是_( 填序號(hào) )答案解析因?yàn)?AB·AP 2× ( 1)(1)×2 ( 4)× ( 1) 2 2 4 0,則AB AP,即 AP AB;AP·AD ( 1)× 4 2× 2 00,則AP AD,即 AP AD,又 ABAD A,AP平面 ABCD ,故AP 是平面 ABCD 的一個(gè)法向量BD AD AB (4,2,0) (2, 1, 4) (2,3,4) ,所以 AP與 BD 不平行7.如圖,在長(zhǎng)方體 AB

21、CD A1B1C1D 1 中, AB 2,AA13, AD 22, P 為 C1D 1 的中點(diǎn),M 為 BC 的中點(diǎn)則 AM 與 PM 的位置關(guān)系為 _答案垂直解析以 D 點(diǎn)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分別以DA ,DC, DD 1 所在直線為x 軸, y 軸, z 軸,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D xyz,依題意可得D (0,0,0) ,P(0,1,3), C(0,2,0) ,A(22, 0,0),M(2, 2,0)PM (2,2,0) (0,1,3) (2, 1,3),AM (2,2,0) (22, 0,0) (2, 2,0),PM·AM (2, 1,3) (·2,2,0) 0,即P

22、M AM,AM PM.8在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O xyz 中,已知點(diǎn)P(2cosx 1,2cos2x 2,0)和點(diǎn) Q(cosx, 1,3),其中 x 0, 若直線OP 與直線 OQ 垂直,則x 的值為 _ 答案或23解析由題意得 OP OQ,cosx·(2cosx 1) (2cos2x 2) 0.2cos2x cosx 0,1cosx0 或 cosx2.又x 0,x2或 x 3.9在 ABC 中, A(1, 2, 1), B(0, 3,1),C(2, 2,1)若向量n 與平面 ABC 垂直,且|n| 21,則 n 的坐標(biāo)為 _ 答案 ( 2,4,1) 或(2, 4, 1)解析據(jù)題意,得

23、AB, AC (1,0,2) ( 1, 1,2)設(shè) n (x, y, z),n 與平面 ABC 垂直, x y 2z 0,y 4z,n·AB0,即解得x 2z 0,x 2z.n·AC 0,|n|21,x2 y2 z221,解得 z 1 或 z 1.當(dāng) z 1 時(shí), y4, x 2;當(dāng) z 1 時(shí), y 4,x 2,n( 2,4,1) 或 n (2, 4, 1) 10已知 AB(1,5, 2), BC (3,1, z),若 AB BC , BP (x 1, y, 3),且 BP平面ABC,則 (x, y, z) _.4015答案7 ,7 , 4解析 AB·BC 3

24、5 2z0,故 z4.BP·AB x 1 5y 6 0,且 BP·BC 3(x 1)y 12401540150,得 x 7 , y7 .所以 (x, y, z) 7 ,7,4 .二、解答題11.如圖所示,在正方體ABCD A1B1C1D1 中, E, F 分別是 B1B, DC 的中點(diǎn),求證: AE平面 A1D1F.證明 設(shè)正方體的棱長(zhǎng)為 1,如圖所示,以 1的方向?yàn)?x 軸, yD 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 DA, DC,DD軸, z 軸正方向,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1則 A(1,0,0) , E 1, 1, 2 ,A1(1,0,1) , D1(0,0,1) ,1, 0 .F 0,21

25、1AE0,1, 2,A1D 1 ( 1,0,0), D1F 0,2, 1, 1×00,AE·A1D 10× ( 1) 1× 0211AE·D1F 2 2 0,AE A1 D1, AE D 1F ,即 AEA1D 1, AE D1F,又 A1D 1D1F D 1,A1D 1, D1F? 平面 A1D 1F,AE平面 A1D 1F.12.如圖,在正方體ABCD A1B1C1D1 中,用向量法證明:(1) 平面 A1BD 平面 CB1D1;(2) AC1平面 A1BD .證明 以 D 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DA , DC , DD 1 的方向?yàn)?x 軸, y

26、軸, z 軸正方向,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設(shè)正方體的棱長(zhǎng)為1.則 D (0,0,0) ,A1(1,0,1) , B(1,1,0) ,D 1(0,0,1) , B1(1,1,1) ,C(0,1,0) , A(1,0,0) , C1(0,1,1) (1)A1D (1,0, 1),A1B (0,1, 1),D1B1 (1,1,0) ,D1 C (0,1, 1),設(shè)平面 A1BD 的一個(gè)法向量為n1 (x1, y1, z1), x1 z1 0,n1·A1D 0,則 0,即1 1y1 z1 0.n ·A B令 z1 1,得 x1 1, y1 1.平面 A1BD 的一個(gè)法向量為n1 ( 1

27、,1,1)設(shè)平面 CB1D 1 的一個(gè)法向量為n2 (x2, y2, z2),x2 y2 0,n2·D 1B1 0,則即y2 z2 0.n2·D1C 0,令 y2 1,得 x2 1, z2 1,n2 (1,1,1),n1n2,即 n1n2.平面 A1BD平面 CB1D1.(2) 又 AC1 ( 1,1,1),AC1 n1.AC1 是平面 A1的法向量,BDAC1平面 A1BD.13.如圖,在四棱錐P ABCD 中,底面 ABCD 是矩形, PA底面 ABCD , PA AB 1, AD 3,點(diǎn) F 是 PB 的中點(diǎn),點(diǎn)E 在邊 BC 上移動(dòng)求證:無(wú)論點(diǎn)E 在 BC 邊的何處,都有PE AF.證明以 A 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 AD , AB, AP的方向?yàn)?x 軸, y 軸, z 軸正方向,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1 1則 A(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wú)特殊說(shuō)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qǐng)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qǐng)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yè)內(nèi)容里面會(huì)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kù)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chǔ)空間,僅對(duì)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duì)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duì)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qǐng)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shí)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duì)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píng)論

0/150

提交評(píng)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