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層住宅結構設計合理性和經濟性措施1 結構整體計算1.1 荷載取值1.1.1 各樓層附加恒載計算:(1)樓面恒載1(住宅、酒店) 50厚建筑層: 0.05×20=1.0 kN/ 各專業(yè)吊頂: 0.5 kN/ =1.5 kN/(2)樓面恒載2(商場區(qū)域) 50厚建筑層: 0.05×20=1.0 kN/ 各專業(yè)吊頂: 1.0 kN/ =2.0 kN/(3)樓面恒載3(地下室頂板): 覆土高度h: h×20 kN/ 各專業(yè)吊頂: 0.5 kN/ =20×h+0.5 kN/ (4)樓面恒載3(樓梯位置)50厚建筑層: 0.05×20=1.0 kN/30
2、0x150砼踏步: 0.5×0.15×20=1.5 kN/180厚樓梯板: 0.18×25/cos=5.03 kN/ =7.53 kN/樓梯恒載上機一般輸入8 kN/,板厚輸入為0。(5)屋面恒載(建筑找坡)250厚建筑層: 0.25×18=4.5 kN/各專業(yè)吊頂: 0.5 kN/ =5.0 kN/1.1.2 墻體荷載:(1)外墻,采用燒結多孔磚,容重按14 kN/m³ 計算:200厚磚墻: 0.20×14=2.8 kN/兩邊各20厚抹灰: 0.04×20=0.8 kN/外墻瓷磚: 0.4 kN/ =4.0 kN/3m層高
3、,梁高400,墻體線荷載:4.0×(3-0.4)=10.4 kN/m(2)內墻,采用加氣混凝土砌塊,容重按8 kN/m³ 計算:200厚隔墻: 0.2×8=1.6 kN/兩邊各20厚抹灰: 0.04×20=0.8 kN/ =2.4 kN/3m層高,梁高400,墻體線荷載:2.4×(3-0.4)=6.3 kN/m各隔墻荷載取值如下表1.1所示:表1.1 隔墻荷載取值墻體部位墻體材料容重(kN/m3)恒荷載標準值(kN/)±0.000以上非承重墻200厚外墻燒結多孔磚14.04.0100厚衛(wèi)生間隔墻燒結多孔磚14.02.2200厚內隔墻加
4、氣砼砌塊8.02.4100厚內隔墻加氣砼砌塊8.01.6±0.000以下非承重墻200厚墻體燒結多孔磚14.03.6玻璃幕墻1.5石材幕墻2.0陽臺欄桿考慮1米墻高,線荷載取4 kN/m住宅陽臺一般考慮封閉,線荷載取4+1.5×(3-1-0.4)=6.5 kN/m1.1.3 隔墻線荷載計算時應扣除梁高,且根據門窗洞口的大小進行折減:門窗洞口較大時折減系數取0.6,較小時取0.8。1.1.4 自動扶梯荷載根據廠家的產品規(guī)格確定,一般情況下支承荷載Rt=40 kN(上端),Rb=40 kN(下端),上下端各兩個支承荷載。(支承荷載一般轉化成線荷載,例如:扶梯寬度1.2m,則等效
5、線荷載為2x40/1.2=67 kN/m)1.1.5 電梯吊鉤荷載及底坑支反力根據廠家的產品規(guī)格確定,一般情況下電梯吊鉤R1=40 kN,底坑反力R2=120 kN。1.1.6 主樓以外地下室頂板覆土厚度不宜超過1.5m;主樓以內首層有覆土時,要求用陶?;炷粱蛎涸容p質材料回填,容重不宜超過12 kN/m³。1.1.7 設計樓面梁時,消防車活載應作折減,單向樓蓋次梁和雙向樓蓋主、次梁折減系數取0.8,單向樓蓋主梁(框架梁)折減系數取0.6;基礎設計時可不考慮消防車荷載。1.1.8 消防車活載應根據消防車路線布置,且應綜合考慮板跨和不同覆土層厚度確定,如下表1.2和1.3所示:表1.
6、2 消防車輪壓作用下單向板的等效均布荷載值(kN/)板跨(m)覆土厚度(m)0.000.500.751.001.251.501.752.002.503235.032.931.930.829.828.726.624.519.616.1330.028.227.326.425.224.022.521.018.015.3425.023.522.822.022.220.319.117.815.513.5表1.3 消防車輪壓作用下雙向板的等效均布荷載值(kN/)板跨(m)覆土厚度(m)0.000.500.751.001.251.501.752.002.5033.035.033.332.130.829.32
7、7.725.623.520.016.83.532.531.130.329.427.926.324.522.619.316.54.030.028.828.427.926.424.923.321.618.616.24.527.526.826.626.725.224.122.621.018.115.85.025.024.824.724.523.923.321.820.317.515.35.522.522.422.422.322.021.720.519.416.914.8620.020.020.020.020.020.019.218.416.214.2注:上表為30t消防車輪壓下板的等效均布荷載,如消
8、防車超過30t,則表中荷載根據消防車實際重量乘以比例系數。1.1.9 設計樓面梁、墻、柱及基礎時,樓面活載均應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 50009-2012)第5.1.2條取相應的折減系數。1.2 結構體系和結構布置1.2.1 應選用承載力高、抗風及抗震性能好的結構體系和結構布置方案,結構體系應受力明確、傳力途徑簡捷。1.2.2 結構在兩個主軸方向的動力性能宜盡量接近:一般可控制結構在兩個主軸方向第一平動周期相差不大于20%,當差異較大時,應對主要抗側力構件的布置進行調整。1.2.3 當多個塔樓住宅組合的平面長度超過55米時,應優(yōu)先在塔樓之間分縫,盡量形成長度較小、平面規(guī)則的結構單元。1.2
9、.4 高層住宅應具有適宜的側向剛度,房屋高度不小于100米的建筑層間位移角盡量接近規(guī)范限值。(注:計算地震作用下的位移時不考慮偶然偏心)1.2.5 剪力墻布置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1)合理間距控制在57m,過小影響使用且造成側向剛度浪費;間距過大受力接近壁式框架,可能使側向剛度不足,且梁截面過大而影響使用。(2) 剪力墻布置采用長短墻結合的方式,不應大部分采用短肢剪力墻。(注:短肢剪力墻是指截面厚度小于300mm,各肢截面高厚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墻)(3)剪力墻不宜過長,較長剪力墻宜設置連梁將其分成長度較均勻的若干墻段。(墻肢長度較長可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墻肢本身長度較長,超過8m;二
10、是,相對其他墻肢相對較長,也應注意對其進行適當開洞處理)(4)底部剪力墻往上宜快速收截面至200(180)厚,底部剪力墻軸壓比不夠時優(yōu)先增加墻厚或提高混凝土強度等級。(5)筒體內部的剪力墻不宜過多、過厚,否則不但對整體剛度無貢獻,還會增加自重。(6)高烈度區(qū)剪力墻宜布置在建筑物四周,能有效增加抗側剛度。1.2.6 為充分利用鋼筋的強度,樓板跨度不宜太小,板跨以34.5m為宜;小跨度樓板上砌磚墻時墻底不設次梁,但結構計算時應按等效荷載法考慮隔墻荷載。1.2.7 高層住宅屋面板粱布置應盡量簡潔,取消多余的次梁。1.3 結構計算參數1.3.1 計算控制信息考慮粱端、柱端剛域:高層建筑結構由于粱柱截面
11、比較大,考慮剛域能減少計算長度,更準確的進行配筋計算。1.3.2 風荷載信息結構X、Y向基本周期:用計算所得對應方向的周期乘以周期折減系數后回填,風荷載計算中要根據結構基本周期計算風振系數,應填入折減后的結構基本周期,否則風荷載計算值偏大。1.3.3 活荷載信息設計樓面梁、墻、柱及基礎時,應按規(guī)范對活荷載進行折減。1.3.4 構件設計信息(1)框架梁梁端考慮受壓鋼筋的影響:按雙筋梁截面計算,能減少梁端支座鋼筋面積。(2)矩形混凝土梁按考慮樓板翼緣的T形梁配筋(注:一般建議不選用此項,把它作為結構安全儲備,特殊情況下可選用)。2 結構材料2.1 鋼筋構件受力鋼筋均采用三級鋼(HRB400),構造
12、鋼筋采用三級鋼(HRB400)或一級鋼(HPB300),避免使用二級鋼(HRB335)。2.2混凝土粱、板:C35C25,不宜超過C35,否則容易開裂,除屋面外住宅上部樓層可以采用C25;框架柱:C60C30,當地條件應許下,應盡可能提高柱子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減小柱截面尺寸;剪力墻:C50C30,高強度混凝土不易養(yǎng)護,容易開裂;側 壁:C30,地下室側壁一般長度較大對混凝土強度要求不高。3 結構構件設計3.1 樓板3.1.1 樓板厚度h宜按短跨1/35計算,常用跨度對應的板厚如下表3.1所示:表3.1 板厚取值雙向板短向跨度L(m)板厚L39001003900L4500110或1204500L
13、48001304800L5200140L5200L/353.1.2 樓板受力鋼筋的間距(mm)建議取100、120、150、180、200,局部附加鋼筋后間距不宜小于75mm;樓板底筋最小直徑為6,面筋通長時最小直徑為8,分離式配筋時支座筋可用6。3.1.3 電梯廳、加強部位及薄弱連接部位一般取120mm,設置8150的雙層雙向拉通鋼筋;屋面板一般取120mm,設置8150的雙層雙向拉通鋼筋,支座不夠時附加短鋼筋;電梯機房板一般取150mm,設置10200的雙層雙向拉通鋼筋。3.1.4 地震設防區(qū)跨度1.2m的樓層懸臂結構,如無特殊要求宜采用梁板式結構;當跨度1.2m可采用懸臂板式結構,但其根
14、部厚度不應小于L/10且不小于100mm,懸臂板面鋼筋不宜小于10mm,并應進行撓度和裂縫控制,板面裂縫控制不應大于0.2mm。3.1.5 標準層樓板宜按彈性板計算,板與邊梁按簡支邊計算,支座連續(xù)時按嵌固端計算;對于按簡支計算的板邊支座,按受力鋼筋的最小配筋率控制即可;連續(xù)單向板無防水要求時,可采用塑性內力重分布方法進行計算。 3.1.6 大跨度異形板應按實際形狀通過計算確定配筋,轉角位置設置放射筋710,或者設置暗梁,暗梁寬度一般取400mm,底、面鋼筋均為412,箍筋為6150(4),暗梁一般作為抗裂措施而不作為板筋的支座。3.1.7 當轉角窗在剪力墻間無直線拉結連梁時,轉角窗樓板不應小于
15、120mm,且應在兩邊墻間設置暗梁。3.1.8 墻下無梁做法:在墻下500范圍內沿墻方向板底鋼筋加密至100;若板底筋間距已為100的,則鋼筋直徑加大一級,附加板筋的錨固及連接需按受拉鋼筋執(zhí)行。3.1.9 梯板支座彎矩取M1=qL²/12,跨中彎矩取M2=qL²/10,梯板面需設通長鋼筋,支座鋼筋采用通長筋+附加筋的配筋方式。3.1.10 樓板受力鋼筋的最小配筋率如下表3.2所示:表3.2 樓板受力鋼筋的最小配筋率(%)鋼筋牌號fy(N/mm²)混凝土強度等級C25C30C35C40HPB3002700.2120.2390.2620.285HRB3353000.2
16、00.2150.2360.257HRB4003600.1590.1790.1960.214注:板類受彎構件(不包括懸臂板)的受拉鋼筋,當采用三級鋼(HRB400)時,其最小配筋率采用0.15和45ft/fy中的較大值;如100厚的板,鋼筋采用三級鋼,砼等級為C30時,按最小配筋率底筋可配6150。3.2 梁設計3.2.1 梁截面設計要求:(1)按高跨比1/101/18確定框架梁的截面高度,高跨比上限(1/101/12)可用于荷載較大的情況(如設備層、避難層)。荷載較小時(如:一般辦公樓荷載)可按高跨比下限范圍(1/151/18)確定截面高度。柱網尺寸較大時(如超過8m),可根據實際柱網尺寸按高
17、跨比上限(1/101/12)確定截面高度。(2)在確定梁截面尺寸時,當為了降低建筑樓層層高而取梁高的低值或者采用寬扁梁形式時,除需注意撓度裂縫的控制外,還應全面衡量由此而產生的技術經濟指標的合理性(結構經濟性較差,應與甲方提前溝通,避免秋后算賬)。(3)支承次梁的框架梁與次梁的梁高高差不宜小于50mm,如支承梁的下部配置雙排鋼筋,則其與相交梁梁高之差宜100mm。(4)當樓層采用典型的肋形樓蓋布置時,為了方便設備管道的架設及爭取最大的樓層凈高,縱向框架梁截面高度宜與平行方向的次梁同高。(5)跨度較懸殊的連續(xù)梁,梁高可分別按其跨度大小取不同數值,而其截面寬度一般宜取一致,以方便梁面筋的貫通。(6
18、)單跨或者多跨帶外懸臂的梁,其第一內跨梁之高度不宜小于懸臂梁根部高度,否則宜設置梁腋加以過度。3.2.2 抗震等級為一、二級的框架梁應有1/4的負筋拉通(且不應小于底面縱筋的1/4),直徑不應小于14mm,;拉通面筋的數量應與箍筋肢數對應,不足時應配置架立筋補足;對于三級及以下的框架梁,可用架立筋與梁負筋搭接。3.2.3 除設計特別注明外,樓層梁架立筋宜按下表3.4配置,架立筋根數應與箍筋肢數匹配。一般情況下,次梁在跨中可按下表設置架立筋而不需設置通長面筋,對于承受荷載較大同時跨度也較大時的框架梁和次梁(如地下室頂板),可采用部分支座縱筋作為通長面筋。表3.4 梁架立筋選取表梁類型梁跨度L4m
19、4mL6mL6m次梁101214框架梁121416圖3.1 梁頂縱筋示意圖1圖3.2 梁頂縱筋示意圖23.2.4 框架梁縱向鋼筋可采用不同直徑的鋼筋搭配設計,但同一截面上受力縱向鋼筋的直徑等級差別不得超過二級,梁縱筋直徑不宜大于20;框架梁箍筋加密區(qū)間距根據情況可選用150mm(如抗震等級為三、四級,梁高600時)。3.2.5 高層住宅應注意立面線條的統(tǒng)一,當層高為3m時,邊梁梁高統(tǒng)一550或600(根據墻身大樣定),室內梁高無特殊情況不宜超過550。3.2.6 高層住宅塔樓標準層較多時,應按樓層分段配筋(樓板配筋不需分段)。3.2.7 當框架梁內力由水平作用控制,支座底筋較大而跨中底筋較小時
20、,可采用另加支座底筋的形式配置鋼筋。3.2.8 框架梁支座鋼筋不宜超配,當實配鋼筋與計算鋼筋相差5% 以內時,可將支座面筋調幅到梁底筋(注:支座面筋過多,易造成施工困難,影響節(jié)點澆筑質量,且容易形成強梁弱柱,不利于抗震)。3.2.9 計算需要抗扭的框架梁,宜設置拉通鋼筋及抗扭腰筋。除滿足抗扭計算要求之外,梁的腰筋按下表3.3構造配置:表3.3 腰筋構造配置表梁寬梁腹板高200250300350400500600410410410412412414650410410412412412414700410410412412414414750410412412412414614800610610610
21、612612614850610610610612612614900610610612612612614注:1、梁腹板高度hw450時不需要配置構造腰筋,hw=h0-h,h0為有效高度,h為板厚; 2、表中為設置在梁兩側的總腰筋配筋值,且對稱配置;3、此表用于一般情況,地下室及超長塔樓需另外計算。3.2.10 梁縱向鋼筋的經濟配筋率在0.6%1.2%之間,不宜大于2.5%,不應大于2.75%,框架梁最小配筋率為0.3%,次梁最小配筋率按規(guī)范要求。3.2.11 支承于框架柱上的懸臂梁可按非框架梁的配筋構造處理,一般情況下,懸臂梁底筋可根據跨度及梁寬按下表3.5選用。表3.5 懸臂梁底筋選取表跨度梁
22、寬L3m3mL4m4mL5m200214216不宜采用2503003123144123505004124144163.2.12 連續(xù)梁配筋時,支座兩側的鋼筋直徑盡可能相同,以便鋼筋穿支座,避免兩側不同的鋼筋都在支座錨固,造成節(jié)點鋼筋過密,影響混凝土澆筑。3.2.13 梁一端與豎向構件相連,一端與框架梁相連時,可按其受力特性,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是否按框架梁進行抗震設計。如下圖,次梁L1與墻相連端應按抗震設計,次梁L2與墻相連端可按非抗震設計。3.3 墻柱設計3.3.1 柱截面尺寸規(guī)定:(1)矩形截面柱,抗震設計時,四級不宜小于300mm、二、三級不宜小于400mm;圓柱直徑四級抗震時不宜小于350
23、mm,一、二、三級時不宜小于450mm;樓梯柱截面面積不應小于200x300;(2)柱剪跨比宜大于2;(3)柱截面高寬比不宜大于3。3.3.2 柱截面尺寸沿建筑物高度分級縮小,為避免柱子豎向剛度產生突變,每側每級收級不宜超過100mm。3.3.3 抗震設計時柱縱向鋼筋配筋率不應大于5%,當柱配筋由內力控制且單側配筋較多時,其角筋可采用并筋的配置形式。3.3.4 當地下室頂板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端時,地下室柱截面每側的縱向鋼筋面積除應滿足計算要求外,不應少于地上一層對應柱每側縱向鋼筋面積的1.1倍。一般情況下,可采用地下一層增加縱筋的辦法,增加的縱筋應在地下室頂層梁板內彎折錨固,不能直伸上地下一層
24、或采取放大地上一層縱筋作為地下一層縱筋的做法。3.3.5 角柱和轉換柱在特殊構件補充定義中需特別指定。3.3.6 約束邊緣構件箍筋根據體積配箍率經計算確定,箍筋間距可取100mm、120mm、150mm、180mm、200mm,箍筋應采用三級鋼(HRB400),有利于降低箍筋配筋值。3.3.7 當僅少量剪力墻不連續(xù),需轉換的剪力墻面積不大于剪力墻總面積的8%時,不將整個結構體系按框支剪力墻考慮,可僅加大框支梁兩側相鄰板厚、加強此部分板的配筋,提高轉換構件抗震等級。3.3.8 剪力墻截面厚度不大于400mm可采用雙排配筋;大于400mm、但不大于700mm時,宜采用三排配筋;大于700mm時宜采
25、用四排配筋。剪力墻按構造要求配置的水平、豎向分布鋼筋可按下表3.6設置:表3.6 剪力墻分布鋼筋構造要求墻厚排數分布鋼筋配筋率0.20%0.25%0.30%0.50%20028250820081501015025028200815010200121753002102501020010150121503502102001017510175141754002101801015012175141503.3.9 錯層結構錯層處平面外受力的剪力墻,在非抗震設計時,剪力墻截面厚度不應小于200m,剪力墻水平和豎向分布鋼筋的配筋率不應小于0.3%;在抗震設計時,截面厚度不應小于250mm,并應設置與之垂直的
26、墻肢或扶壁柱,剪力墻水平和豎向分布鋼筋的配筋率不應小于0.5%。4 基礎及地下室設計4.1 基礎選型及設計4.1.1 高層住宅常用的基礎型式:(1)筏板基礎底板底為強風化巖或者中風化巖時宜采用筏板基礎,設計前可要求做載荷板試驗,以試驗結果為設計依據。(2)人工挖孔灌注樁(墩)基礎基礎持力層一般為中風化巖,常采用單樁或雙樁,部分落在樁外的墻肢下需設轉換梁。優(yōu)點是質量可靠,施工工期也比較短,樁長較短時(不超過15m),采用此基礎形式比較節(jié)省,但遇有承壓水、流動性淤泥層、流砂層時,易引發(fā)安全事故,不得選用此工藝。(3)沖孔灌注樁基礎用于對單樁承載力要求較高,又無法進行人工挖樁的地質情況,如地下水較大
27、、需穿越較厚的軟弱土層、溶洞、較硬夾層等復雜地質情況。缺點是不能擴底,樁身直徑較大,造價高,施工周期較長。(4)預應力管樁基礎預應力管樁具有工程造價較便宜、質量較可靠、長度易調整、施工速度快、監(jiān)理方便、檢測時間短、現場簡潔等優(yōu)點。在1030層建筑的基礎工程中,原來采用人工挖孔樁和沖鉆孔灌注樁的,有不少已被預應力管樁所替代。持力層可選用堅硬的粘土層、密實的砂層或強風化巖層,不能打入中風化巖層。不宜應用預應力管樁的地質條件:1)孤石和障礙物多的地層;2)有堅硬夾層時不宜應用;3)石灰?guī)r地區(qū)不宜應用;4)從松軟突變到特別堅硬的地層不宜應用。(5)長螺旋灌注樁等。當樁長較長,管樁不能打入,或者有強透水
28、層,不適合用人工挖孔樁可采用長螺旋鉆孔灌注樁。適用于有地下水的各類土層情況,可在軟土層、流沙層等不良地質條件下成樁,樁徑一般為500800mm,但有縮頸以及保護層厚度不能保證的通病,不建議用于抗拔樁。4.1.2 基礎設計的幾個要點:(1)建筑物基礎選型應選擇經濟合理適用的基礎型式,優(yōu)先級依次為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天然地基上的深基礎、人工地基上的淺基礎、人工地基上的深基礎。(2)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樁時,要充分利用樁身強度,使樁身強度與擴底端承載力相匹配,巖石承載力高或擴底較大時,樁身混凝土強度相應提高,但不應高于C40。(3)采用預應力管樁時,要求建設方提前做一定數量的試樁,設計宜以試驗值為準,一
29、般地勘報告給的參數偏低,計算承載力遠小于實際試驗值。4.1.3 高層住宅基礎埋置深度(室外地坪至基礎底或承臺底)為:天然地基H/15,樁基H/18,且不小于3m。4.1.4 高層住宅采用天然基礎時,通過淺層平板載荷試驗確定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可按實際情況進行深度修正,通過深層平板載荷試驗確定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不應進行深度修正。4.1.5 多樁承臺下的樁應盡量對稱布置,當根數少于3根時,應在垂直于單排樁方向設置連系梁加以連接,一般應使梁面與承臺面標高一致。4.1.6 剪力墻兩端的樁承載力余量要考慮剪力墻兩端的應力集中的影響而相對增多,而剪力墻中和軸附近的樁可按受力均衡布置。4.1.7 大直徑灌注樁
30、的鋼筋一般情況下應參照下表4.1設置,對受荷特別大的樁、抗拔樁及穿越液化土層的樁應根據計算及實際情況確定配筋。表4.1 大直徑灌注樁樁身配筋表樁直徑d通長縱筋配筋率%加勁箍螺旋箍Ln筋加密區(qū)段80012140.3712200082002000100014160.3612200082002000120018160.3212200082002000140022160.2914200082003000160026160.26142000102003000180030160.24162000102003000200030180.24162000102003000220034180.2316200012
31、2003500240036180.20182000122003500260040180.19182000122003500280040200.201820001220035004.2 地下室抗浮設計4.2.1 抗浮設防水位應取建筑物設計使用年限內可能產生的最高水位,當地勘報告未明確提出設防水位時,可取室外地坪標高-0.5m;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裂縫)驗算時,可取常年水位或室外地坪標高下23m,或可按最大水壓乘以0.7的折減系數。4.2.2 整體抗浮計算時,正向荷載只取結構自重(不計活載、建筑面層、隔墻荷載等),抗浮安全系數可取1.05。4.2.3 結構自重大于地下水的浮托力時,不必考慮地下水對地
32、下室的整體浮托作用,但應在設計中提出施工過程必須采取隔水或降水措施將地下水位降至底板以下。4.2.4 局部抗浮計算,如構件配筋量過大或截面尺寸過大而造成造價太高時,則可考慮設置純抗拔樁或抗浮錨桿,改變構件的受力狀態(tài)以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抗拔樁一般不超過10m,否則不經濟)。4.3 地下室外墻設計4.3.1 地下室外墻計算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1)地下室外墻的主要荷載:結構自重、地面活載、側向土壓力、地下水壓力等,地下水以下一般采用水土分算;(2)計算地下室外墻時,室外活載可取10 kN/(包括消防車地面);(3)地下室外墻一般以層高為計算跨度的單向板計算,當外墻與塔樓剪力墻連在一起或有較強的側向支撐,且外墻水平方向肋墻間距小于層高的2倍時,可按雙向板計算;(4)地下室外墻可按壓彎構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足球協(xié)議合作協(xié)議書
- 起訴履行諒解協(xié)議書
- 鄰居房屋修繕協(xié)議書
- 酒店直營轉讓協(xié)議書
- 設備安裝使用協(xié)議書
- 道路保潔人員協(xié)議書
- 門店合作銷售協(xié)議書
- 業(yè)務員推廣合同協(xié)議書
- 超市顧問聘用協(xié)議書
- 鏈家賣方委托協(xié)議書
- 水泥廠班組生產中的安全
- 2025年中醫(yī)養(yǎng)生茶飲課件
- 2021年上海市高考英語試卷(春考)(解析卷)
- 大數據平臺建設及運營合作協(xié)議書
- 工程車駕駛員安全培訓
- 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課件
- 《水滸傳演講》課件
- 《中國政法大學》課件
- 《湯姆索亞歷險記》測試題(含答案)
- MySQL數據庫設計與應用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昆明理工大學
- 《“珍牡腎骨膠囊”對維持性血透患者鈣磷代謝紊亂的影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