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風工操作規(guī)程_第1頁
測風工操作規(guī)程_第2頁
測風工操作規(guī)程_第3頁
測風工操作規(guī)程_第4頁
測風工操作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測風工操作規(guī)程1測風員應擔負以下工作 (1)測算礦井風量、風壓、漏風量,按計劃要求進行風量調節(jié);(2)測定礦內空氣溫度、氣壓和相對濕度;(3)測定局部通風機的風量、風壓和漏風量;(4)在鑒定礦井瓦斯等級、進行礦井反風試驗、測定主要通風機性能 時,測定有關參數(shù)和匯總資料;(5)及時準確填寫有關報表和井下測風牌板。2必須熟悉礦井通風系統(tǒng),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向通風調度匯報。 3入井前應對所用的儀表進行檢查,并符合以下要求(1)風表開關、回零裝置和指針靈活可靠, 外殼及各部位螺絲無松動, 風表校正曲線對號;(2)秒表的開關和指針靈活;(3)皮托管的中心孔和管壁孔無堵塞,壓差計的玻璃管無破損、刻度 尺清晰,各

2、零件、螺釘、膠皮管齊全,各旋鈕靈活可靠,注入儀器內 的液體合乎要求,補償式微壓計的反射鏡及針尖完好。4入井前必須根據任務帶好所用的風表、秒表、瓦斯檢定器及皮尺、 記錄本、有關儀器等。攜帶和使用儀器時, 必須輕拿輕放,避免碰撞 5井下測風地點的選擇(1)測風地點應選擇在:礦井、一翼、水平的進回風巷,采區(qū)進、回 風巷,采掘工作面進、回風巷,井下爆破材料庫和主要用風硐室,以及其他需要測風的地點。(2)主要風道中的測風工作應在測風站內進行。(3)在無測風站的地點測風時,應選在巷道斷面規(guī)整、支護良好、無 空頂片幫、前后 10 米巷道內無障礙物和拐彎的地點。 6根據測量風速的大小,選用合適的風表。7用側身

3、法測風時,測風員在測風斷面內應背靠巷道壁站立,手持風 表將手臂向風流垂直方向伸直,風表葉片迎向風流并與風流垂直,在 斷面內均勻移動。為消除人體對風速的影響。應將所測得的風速乘校 正系數(shù)。校正系數(shù)按下式計算:k= s 0. 4s式中k校正系數(shù);s測風巷道斷面積,米2;0. 4測風員人體所占面積,米 2。8. 風表測風的方法有定點測風和線路測風兩種。(1)定點測風:巷道斷面在10米2以上時測120秒;巷道斷面在4 10 米 2 時測 60 秒;(2)線路測風: 風表在測風斷面內按規(guī)定線路、 規(guī)定時間(60秒、120 秒)勻速移動。 根據斷面積大小線路分四線法、 六線法、迂回八線法, 如圖 1 所示

4、。9. 測風時,應先將風表記數(shù)器指針回零或記下始讀數(shù),待風表葉輪轉 動 30 秒左右后,再同時啟動風表記數(shù)器和秒表進行測定,測定結束時 同時關閉,風表開、停應與秒表開、停一致。10根據測得的表速在風表校正曲線上查得對應的真風速。11在每個測風斷面測風應至少測 3 次,取其平均值。12測得的風速乘以巷道斷面積即得通過該斷面的風量值。 13測風時風表不能距人體及巷道頂、幫、底部太近,一般應保持200毫米以上的距離。14各類風表要配有長度 05 米左右的非導電表把。15在傾斜巷道內測風時,要注意使葉輪與風流方向始終保持垂直。16在遇列車和人通過或風門開啟等情況時,要等待一定時間,待風 流穩(wěn)定后再進行

5、測風。17在有電機車架空線的巷道中測風時,風表與架空線要保持100 毫米以上的距離,以防觸電。18及時記錄和換算測定結果,發(fā)現(xiàn)問題應重新測。19測風時要同時測定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溫度等,所測結果應及 時填入測風牌板。原始數(shù)據應立即記入測風日志。20風表葉片不得和其他物體接觸、倒轉或用嘴吹,風表用后應放入 盒內,不得交給非測風人員管理。21應按規(guī)定的測風制度進行工作。22礦井主要通風機的工作風量用下述方法測定:(1)在風硐內測風時,可使用自動測風儀表或超聲波風速儀;(2)在主要通風機出風口測風時,軸流式通風機測風斷面應選在環(huán)形 擴散器斷面,用等面積環(huán)的原理在斷面內布置測點;離心式通風機測 風斷

6、面應選在擴散器出口,在斷面內按網格狀布置測點。測35次后, 取其平均值。23局部通風機工作風量(局部通風機吸風量)用下述方法測定:(1)用風表測定時,先在局部通風機吸風口前 10 米巷道內用風表測 風速,求得風量值;再在局部通風機后 5 米巷道內用風表測風速,求 得風量值, a、b 斷面的風量差即為局部通風機的工作風量;(2)用皮托管和壓差計測定時,在局部通風機吸風口外加一節(jié)風筒作 測風段,測定斷面選在 a、b 處。為求得平均風速,可用等面積環(huán)原理 在測量斷面內布置 610 個測點,測出速壓值后,用下式計算平均風 速:v均=2 薩1hvi n式中 v 均斷面平均風速,米秒;PQ點的空氣密度,千

7、克/米3;hvi各測點測得的速壓值,帕;n同一斷面內布置的測點數(shù)。根據平均風速求得風量。(3)在局部通風機的進、出風口直接用高速風表測定時,應手持風表 緊靠防護網按繞線法在吸風口全斷面內均勻地移動 1 分鐘而測得。測 風人員須站在一側,不可正對吸風口。24測定全風壓供給掘進工作面的風量時,測點應選在局部通風機吸 風口前 10米的進風巷內。25. 掘進工作面的風量測定應在風筒出口以外1020米的巷道內進行;也可在風筒內用皮托管、壓差計測得。26. 測定風筒百米漏風率的測點布置情況,先用皮托管、壓差計分別 測得 b、c 斷面的風量。風筒百米漏風率按下式計算:p100= qf qqf l-x 100

8、 x 100式中p100風筒百米漏風率,;qf局部通風機的工作風量,米3/秒;q進工作面風量(風筒末端風量),米3/秒;l風筒長度,米。27. 礦井有效風量按下式計算:q有效=cq采i + cq掘i + cq硐i + cq其他式中 q 有效礦井有效風量,米 3/秒;cq采i各采煤工作面實測風量之和,米 3/秒;cq掘i全風壓供給各掘進工作面的風量之和,米 3/秒;cq硐i各獨立通風硐室實測風量之和,米 3/秒;cq其他其他用風地點實測風量之和,米 3/秒。28. 礦井有效風量率按下式計算:e = q有效q 總進 x 100式中e礦井有效風量率,;q 有效 礦井有效風量,米 3秒;q 總進 礦井

9、總進風量,米 3秒。29礦井外部漏風量的計算可按下式進行:q外漏=cq主通i cq總回i式中 q 外漏礦井外部漏風量,米 3秒;cq主通i各臺主要通風機排風量之和,米 3/秒;cq總回i各回風井的風量之和,米3/秒。30礦井外部漏風率按下式計算:l = cq外漏cq主通 i X 100式中l(wèi)礦井外部漏風率,;cq外漏礦井外部漏風量之和,米3/秒;cq主通i各臺主要通風機排風量總和,米 3/秒。31計算礦井有效風量、 漏風量時, 風量應換算成標準狀態(tài)下的風量, 可按下式計算:q標=q測測1. 2式中 q 標標準狀態(tài)下的風量,米 3/秒;q 測測定地點的風量,米 3/秒;P測測定地點的空氣密度,千

10、克/米 3;1 . 2標準狀態(tài)下礦井空氣密度,千克/米 3。32.按測定要求準備測壓儀表、工具、材料等。33入井前應檢查測壓儀表,空盒氣壓計應經過標定、外殼玻璃應無 破損、刻度及溫度校正表應齊全、量程合乎要求,壓差計或補償微壓 計應不漏氣、 并裝有酒精, 精密氣壓計應充足電、 且其數(shù)顯示要穩(wěn)定, 皮托管不堵塞,膠皮管氣密應良好。 34選擇測壓儀器時應注意以下問題:(1)測量絕對壓力時用空盒氣壓計、精密氣壓計;(2)測量相對壓力或壓差時用 u 形水柱計、單管傾斜氣壓計、補償微 壓計;(3)測量靜壓差時,也可用精密氣壓計;(4)用精密氣壓計測定時,要同時測定測點的標高和空氣密度。 35用空盒氣壓計

11、測壓時,應將儀器盒面平行于風流方向放置,等待1020分鐘,一面注意指針位置,一面用手輕擊氣壓計的玻璃,至指 針穩(wěn)定后,直接讀出測點的大氣壓力。36u 型壓差計或 u 型傾斜壓差計在測壓前應注入蒸餾水或酒精, u 型 管兩側的液面應處于同一水平。37操作單管傾斜壓差計時,應遵守以下原則:(1)用單管傾斜壓差計測壓時,應配備皮托管和膠皮管,皮托管的管 嘴要正對風流方向。(2)測定時,先將儀器調平,把三通旋鈕轉到測壓位置,用短膠管排 除積存于儀器中的氣泡,把儀器的液面調到零位,確定儀器的校正系數(shù) k 值,然后把上風側測點皮托管 “”端連到測壓儀的 “”端,把下風 側測點皮托管的 “”端連到測壓儀的

12、“ ”端,穩(wěn)定后,讀出刻度數(shù);(3)將測得的讀數(shù)記入記錄本, 同時記下測定時儀器的校正系數(shù) k 值, 讀數(shù)乘以 k 值即為兩測點間的壓差。 38使用單管傾斜壓差計時的注意事項是:(1)測定時,應防止水、雜物堵塞膠皮管,防止車輛、設備、行人擠 壓壞膠皮管;(2)儀器和膠皮管的所有接點要嚴密,防止漏氣影響精度;(3)攜帶壓差計行走時要小心,防止損壞和溢出酒精。 39使用精密氣壓計(又稱數(shù)字式氣壓計)測壓時,應按以下程序進 行:(1)操作前的準備工作: 將電源開關撥到 “電源通 ”位置,接通電源; 將壓差分檔置于 “ 0位”置,選擇開關撥到 “電池 ”位置,此時顯示的值 為電池的電壓,該值小于規(guī)定的

13、值時,應更換電池或進行充電; 電池電壓正常后, 將選擇開關撥到 “氣壓差 ”位置,儀器通電 15 分鐘 后,可開始工作。(2)測量絕對壓力時,應將壓差分檔置于 “0位”置,選擇開關撥到 “氣 壓”位置,此時儀器上顯示的數(shù)字與儀器本身標注基數(shù)的代數(shù)和即為該 測點的絕對壓力 (注:顯示數(shù)字前無符號為正值, 有“”號時為負值);(3)測量靜壓差時,將壓差分檔置于 “0位”置,選擇開關撥到 “氣壓差 ” 位置,轉動氣壓調節(jié)旋鈕,使數(shù)字顯示零值,再將儀器移到下一個測 點,儀器顯示值即為兩測點間的相對靜壓差,正值說明第二點高于第 一點,負值說明第二點低于第一點。若數(shù)字顯示器上只亮小數(shù)點,說 明差值超過儀器

14、測量范圍,這時應將壓差分檔旋到 “”200或 “”200 位置,實際氣壓差應為:p氣壓差=士 200士氣壓差(p氣壓差為顯示器 顯示的氣壓差值)。40使用精密氣壓計時的注意事項( 1)接通電源后,至少 15 分鐘后儀器才能工作;( 2)由于氣壓變化使氣壓差示值來回跳動時,讀數(shù)應取示值跳動范圍 內的平均值;( 3)測定流速較大氣流的靜壓時,靜壓管應盡可能與氣流方向平行;( 4)儀器使用完畢后,應將電源開關關閉,切斷電源;( 5)若儀器發(fā)生故障,應送修理部門檢修,不要隨便更換元件。41其他參數(shù)的測定空氣相對濕度 ©(%)可用手搖濕度計或風扇濕度計測定。濕度測定儀的兩支溫度計應完好,盒中鑰匙、紗布、滴水管、查對相對濕度的 牌版應齊全。(1)手搖濕度計有兩支相同的溫度計,用凈水潤濕的紗布(濕潤程度 以不滴水為宜) 包裹在任一支溫度計的水銀球外面; 測定時手握搖把, 使其以每分鐘120轉的轉數(shù)勻速旋轉12分鐘,待數(shù)值穩(wěn)定后,讀出 干、濕兩支溫度計的讀數(shù);根據干、濕溫度計的讀數(shù)差和干溫度計的 讀數(shù)從相對濕度查對表上查得相對濕度 ©值;(2)使用風扇濕度計時,用發(fā)條開動風扇,以形成風速為2 米秒的氣流,待濕溫度計的數(shù)值穩(wěn)定后,讀出干、濕溫度計的讀數(shù),然后查 濕度表即得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