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熱器帶附件總成技術條件_第1頁
散熱器帶附件總成技術條件_第2頁
散熱器帶附件總成技術條件_第3頁
散熱器帶附件總成技術條件_第4頁
散熱器帶附件總成技術條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散熱器帶附件總成技術條件1范圍本技術條件規(guī)定了(車型代號)散熱器帶附件總成技術要求,試驗方法、驗收規(guī)則、標志、包裝、運輸、儲存及質量保證。本標準適用于(車型代號)散熱器帶附件總成。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技術條件的引用而成為本技術條件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技術條件,然而,鼓勵根據本技術條件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技術條件。GB 9969.1 工業(yè)產品使用說明書 總則GB/T 191-2008 包裝儲運圖示標志GB/T 6388-1986 運輸包裝收發(fā)

2、貨標志GB/T 10125-1997 人造氣氛腐蝕試驗 鹽霧試驗QC/T 15-1992 汽車塑料制品通用試驗方法QC/T 468-1999 汽車散熱器技術條件JB/T 2293-1978 汽車、拖拉機用散熱器風洞實驗方法3術語和定義散熱器帶附件總成將散熱器芯體內循環(huán)流動的冷卻液的熱載荷傳遞到外側流動的壓縮空氣中,使發(fā)動機維持在一定溫度區(qū)間正常工作的換熱裝置。4結構型式4.1散熱器帶附件總成一般由以下部件組成:芯體:扁管;翅片帶;主片;護板;進水水室;出水水室;壓力蓋;4.2散熱器型式一般分為橫流式和縱流式,具體型式根據車型布置不同選擇。4.3散熱器換熱芯體由供應商進行具體設計,但必須滿足換熱

3、量及流阻-流量要求。5要求5.1基本要求散熱器帶附件總成應滿足本技術條件的要求,并按經規(guī)定程序批準的產品圖樣及有關技術文件制造。5.2外觀要求:5.2.1扁管內外表面應光潔光滑,不允許有凹陷、壓紋和截面減小等疵?。欢嗣鎽秸?,不允許有毛刺;焊縫應牢固。5.2.2翅片帶必須均勻地焊接在兩根扁管之間,其焊合寬度不得少于接觸寬度的80%。5.2.3散熱器芯體堵塞的扁管數不得超過一根,且堵塞部位應在扁管的兩端。5.2.4散熱器不允許有磕碰損傷,翅片帶不能倒狀,但允許整理,且不能有明顯的變形。5.2.5芯體焊接后應光滑平整,腔體內表面及翅片帶內不能附著任何異物。5.2.6釬焊處應平整、光潔,不允許有明顯

4、釬料堆積。5.2.7水室表面光潔,無色差、流痕、氣泡、裂紋、毛刺等缺陷。5.2.8加水口表面平整、光潔,無裂紋、毛刺等缺陷。5.2.9壓力蓋表面必須有安全警告標識,且不允許有銹蝕。5.2.10芯體兩對角線長度差當對角線長度小于或等于800mm時,不大于3mm。5.2.11芯體兩對角線長度差當對角線長度大于800mm時,不大于5mm。5.2.12散熱器帶附件總成上的零部件標識應明顯易見,且滿足Q/JD2160規(guī)定。5.3加工要求5.3.1散熱器帶附件總成中關鍵部件的材料應滿足經產品設計部門會簽的產品圖紙要求;5.3.2壓力蓋旋轉方向:擰緊-順時針方向;打開-逆時針方向。5.4性能要求5.4.1

5、換熱性能及流阻 散熱器換熱性能及流阻應滿足表一要求表一 散熱器換熱量換熱量/kW(Z101)液側流量/ L/min風速/ m/s入口側液-氣溫差/ 60水阻/KPa風阻/Pa5.4.2壓力蓋開啟壓力 壓力蓋開啟壓力應滿足表二要求。表二 開啟壓力出氣閥開啟壓力/kPa108±15進氣閥開啟真空度/kPa04.95.4.3密封性能散熱器經密封性試驗后,不應有漏氣。如有漏氣,為芯部方面原因的,不得修理;為水室、密封圈方面原因的,可修理一次。5.4.4耐高溫性能散熱器經高溫試驗后,不得出現裂紋、脫焊、漏水等機械損傷,且滿足5.4.3中的規(guī)定。散熱器能耐的最高溫度根據安裝位置確定。5.4.5耐

6、低溫性能散熱器經低溫試驗后,不得出現裂紋、脫焊、漏水等機械損傷,且滿足5.4.3中的規(guī)定。散熱器能耐的最低溫度根據安裝位置確定。5.4.6耐壓性能散熱器經壓力試驗后,不允許出現裂紋、脫焊等機械損傷,永久變形量不大于1mm,且滿足5.4.3的規(guī)定。5.4.7耐負壓性能 散熱器經負壓試驗后,不允許出現裂紋、脫焊等機械損傷,且滿足5.4.3的規(guī)定。5.4.8耐高溫壓力脈沖性能散熱器經1.5×10次高溫壓力脈沖性能試驗后,不允許出現裂紋、脫焊、泄露等機械損傷,且滿足5.4.3的規(guī)定。5.4.9耐熱沖擊性能散熱器經800個循環(huán)熱沖擊后,不得出現裂紋、脫焊、永久變形等機械損傷,且滿足5.4.3的

7、規(guī)定。試驗次數也可以根據車型不同確定。5.4.10耐振動性能散熱器經1×10次振動性試驗后,不得出現裂紋、脫焊、永久變形等機械損傷,且滿足5.4.3中的規(guī)定。5.4.11耐扭振性能散熱器經5×10次扭振試驗后,不得出現裂紋、脫焊、永久變形等機械損傷,且滿足5.4.3中的規(guī)定。5.4.12耐腐蝕性能5.4.12.1耐外部腐蝕性能按GB/T 10125-1997的規(guī)定進行960h中性鹽霧試驗,試驗后須滿足5.4.3密封性要求。將試驗樣件局部剖開檢查翅片和扁管的外表面,檢查扁管任意部位的斷面腐蝕程度,腐蝕點深度不應超過管材料厚度的10%,翅片帶試驗后平均殘存厚度為板厚的2/3以上

8、。5.4.12.2耐內部腐蝕性能散熱器經1064h的沖刷試驗后,試驗后須滿足5.4.3密封性要求。將試驗樣件局部剖開檢查翅片和扁管的內表面,檢查扁管任意部位的斷面腐蝕程度,腐蝕點深度不允許超過扁管材料厚度的10%。試驗時間也可以根據車型不同確定。6試驗方法6.1 基本性能試驗散熱器的換熱量、風阻、水阻在專用試驗臺上進行檢測。6.1.1試驗條件a)試驗時環(huán)境壓力為一個標準大氣壓。b)試驗時使用含乙二醇50%的冷卻液。c)入口側液-氣溫差60士5,試驗時每個試驗點進水溫度的波動不超過士0.2。d)最大水流量為額定流量的150%,在此范圍內選取5個水流量工況點。e)最大風速為最大設計車速0.9V,一

9、般為 25 m/s 30m/s,在此范圍內選取5個工況點。6.1.2換熱量檢測按6.1.1中d的規(guī)定穩(wěn)定一個水流量工況點,按e的規(guī)定逐點變更風量,待熱工況穩(wěn)定后測各參數。然后,再更換另一個水流量工況點,按上述順序變更風量,測定各參數。每個工況點必須測定三次,三次測出的進、出水溫差的差值不能大于0.1,否則該工況點需重新檢測。6.1.3風阻檢測按6.1.1中c的規(guī)定控制進水溫度,水流量為額定值,按e的規(guī)定依次變更風量,測取各工況點的風阻值。6.1.3水阻檢測按6.1.1中d的規(guī)定依次變更水流量,測取各工況點的水阻值。6.2泄壓閥開啟壓力試驗6.2.1出氣閥開啟壓力試驗試驗裝置如QC/T 468-

10、1999附錄A中圖A1所示,將加水口蓋擰緊在特制的加水口上,然后通入壓縮空氣,使壓力逐漸增加,當從泄氣管中冒出連續(xù)氣泡時,讀取壓力表讀數,即為出氣閥開啟壓力P。6.2.2進氣閥開啟壓力試驗 試驗裝置如QC/T 468-1999附錄A中圖A2所示,將加水口蓋擰緊在特制的加水口上,然后通入壓縮空氣,使壓力逐漸增加,當從泄氣管中冒出連續(xù)氣泡時,讀取壓力表讀數,即為進氣閥開啟的真空度P。6.3密封性檢驗將散熱器注滿水后倒出,瀝水5min,然后將所有孔口堵死,整體浸入常溫水槽內,散熱器內部通以壓力為復式加水口蓋出氣閥開啟壓力1.5倍的壓縮空氣,保壓時間30s,試驗結果應滿足5.4.3密封性的規(guī)定。6.4

11、 高溫試驗將散熱器放入溫度為130±2的高溫箱中,保持24h后取出,在177kPa氣壓下進行檢漏試驗,應滿足5.4.3的規(guī)定。6.5 低溫試驗將散熱器放入溫度為-40±2低溫箱中,保持24h后取出,在177kPa氣壓下進行檢漏試驗,應滿足5.4.3的規(guī)定。6.6 壓力試驗 將被檢的散熱器的所有孔口密封,然后浸入清潔的水中,通過加水口向散熱器內部施加250kPa的壓力(表壓),然后壓力低速增加直至出現泄漏現象為止。當壓力為350kPa時,保持壓力30s,不允許泄漏,永久變形不大于1mm。6.7耐負壓試驗 將散熱器的所有開口封堵上,浸入水中,通過真空泵向散熱器內部施加90kPa

12、的負壓,保持壓力5s。6.8高溫壓力脈沖試驗將散熱器按實際裝車位置安裝在專用試驗裝置上,將散熱器浸入溫度為120±5的油中,散熱器內部通以壓力01200 kPa交變的空氣,在120kPa壓力下保壓4s,壓力循環(huán)周期12s。經1.5×10個循環(huán)后,試驗結果應滿足5.4.3的規(guī)定。6.9熱沖擊試驗將散熱器安裝在試驗臺上,使低溫或高溫的冷卻液交替通過散熱器內部。高溫冷卻液溫度90±2,時間5min;低溫冷卻液溫度20±2,時間5min,溫度變化曲線如圖一所示。試驗共進行800個循環(huán),試驗次數也可以根據車型不同確定。圖一 溫度循環(huán)6.10振動試驗耐振動性能試驗在

13、振動試驗臺上進行。試驗時,將散熱器內部注滿常溫水后密封,按實際裝車狀態(tài)將散熱器固定在試驗臺上,加速度傳感器固定在振動臺的地盤上面。該振動臺應能實現正弦波上、下振動。經1×10次試驗后,試驗結果應滿足5.4.3的規(guī)定。試驗參數見表三。表三 振動試驗參數整車質量t頻率Hz加速度峰值m/s振幅mm振動方向2.520±25±1.55垂直2.523±30±1.5垂直6.11扭振試驗耐扭振性能檢測在專用試驗裝置上進行。將散熱器通過側板上的孔固定在框架上,一邊側板不動,另一側做垂直于芯體正面的擺動,散熱器內部通過循環(huán)熱水。經5×10次試驗后,試驗結

14、果應滿足5.4.3的規(guī)定。試驗參數見表四。表四 扭振試驗參數扭振角熱水溫度頻率Hz±22.590±566.12腐蝕試驗6.12.1鹽霧試驗散熱器鹽霧試驗按GB/T 10125-1997規(guī)定進行960h。使用溫度為35、含氯化鈉5±1%的溶液噴霧,鹽水噴霧條件:濕度95-98%,噴霧量:1.5ml/h/80cm,PH:6.8-7.0。試驗時或試驗后,樣件均不允許出現泄露。試驗后,將試驗樣件局部剖開檢查翅片和扁管的外表面,檢查扁管任意部位的斷面的腐蝕程度。6.12.2沖刷試驗使用xx公司指定的防凍液進行試驗。試驗中冷卻液溫度88±3、流速1.31.6L/s,

15、試驗每周進行152h,持續(xù)進行7周,總共1064h。試驗中如果樣件出現明顯滲漏或損壞時應提前終止試驗。試驗樣件不應帶金屬拉條,不允許對樣件施加外部壓力。試驗時間也可以根據車型不同確定。7 檢驗規(guī)則7.1 基本規(guī)則散熱器必須經制造廠檢驗合格,并附有產品合格證方能入廠。7.2出廠檢驗7.2.1 全檢項目:5.1,5.2,5.4.3。7.2.2 抽檢項目:5.4.1;5.4.2。7.2.3 出廠全檢項目應全部合格;出廠抽檢數量每批為5%,但不得少于四件,抽檢中若有一項不合格,可加倍抽樣,對該不合格項進行復驗,如仍不合格則該產品為不合格。7.3型式檢驗7.3.1 凡屬下列情況之一者,應進行型式檢驗。a

16、) 新產品試制或老產品轉廠生產的試制定型鑒定時;b) 正式生產后,如結構、材料、工藝有較大改變,可能影響產品性能時;c) 停產半年以上,恢復生產時;d) 正常生產時,每年進行一次。e) 出廠檢驗結果與上次型式檢驗有較大差異時;f) 國家質量監(jiān)督機構提出型式檢驗要求時。7.3.2 型式檢驗項目為第五章全部內容。7.3.3 型式檢驗的樣品應從出廠檢驗合格品中隨機抽取三件。型式檢驗中若有一項不合格,可對該不合格項作加倍抽樣復驗,若仍不合格,則該產品不合格。8 標志8.1.1 產品標志散熱器帶附件總成外表面應標明:a)xx公司英文簡稱xx及供應商代碼;b)永久性制造廠名稱或商標;c)產品名稱及件號;d)制造日期或編號;8.1.2 包裝箱標志包裝箱外表面a) 制造廠名稱及廠址;b) 產品名稱及件號;c) 產品標準號;d) 出廠年、月;e) 包裝箱外形尺寸(長×寬×高);f) 總質量及凈質量;g) “怕壓”、“怕濕”等字樣;8.1.3 運輸包裝標志運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