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氧化還原反應易錯典型題_第1頁
例析氧化還原反應易錯典型題_第2頁
例析氧化還原反應易錯典型題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6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例析氧化還原反應易錯典型題氧化還原反應是最為重要的化學反應類型,涉及知識的內(nèi)容廣泛、概念眾 多,在應用時稍不注意就容易出錯。對初學者來講,要謹防以下易錯情形,以 提高學習水平。一.防概念不清:概念是解題的依據(jù)和根本,只有準確理解概念,才可能正確解 題。如果對概念的本質(zhì)把握不準或理解不深刻、混淆相近概念、對概念不熟悉 或認識有疏漏(如對一些特殊性問題把握不準),都會造成解題出錯。例1. 一定量的 KCIO 3中加入濃鹽酸發(fā)生如下反應:KCIO3 6HCI(濃)KCI 3CI23出0,其中發(fā)生氧化反應的元素和發(fā)生還原反應的元素的質(zhì)量之比為()A. 1: 6B. 6: 1C. 1: 5D. 5: 1

2、錯解:選B項。錯因是未準確理解和區(qū)分濃鹽酸在反應中的作用。解析:根據(jù)題設可判斷出發(fā)生還原反應的元素是KCIO3中的CI,發(fā)生氧化反應的元素是HCI中的CI ;由化合價鄰位轉化”規(guī)律可知HCI中有一部分CI 轉入到KCI中、還有一部分CI轉入到CI2中,再根據(jù)化學反應方程式中各物質(zhì) 的化學計量數(shù)可知答案為D項。例 2.在反應 |3Cu 8HNO3(?。?Cu(NO3)2 2NO 4出0 中,有 19.2g Cu被氧化,則被還原的HNO3的質(zhì)量為多少?錯解:根據(jù)化學反應方程式列比例式,得 m(HNOs) 8 63 64 50.4g解析:根據(jù)元素化合價變化情況可知,題設反應中HNO3有一部分是作酸,

3、轉化為Cu(NO3)2,另一部分被還原,轉化為 NO,則被氧化的Cu與被還原的19 2gHNO3的關系式為3Cu2HNO3,則 m(HN°3)2 63 九4 126g。二.防思維不嚴:嚴密思維是正確解題的保證。在解題過程中,對反應變化的不 確定性、問題的開放性、隱含條件或知識的挖掘不力等,都會造成解題時思維 不嚴,導致答案出現(xiàn)失誤。例3.下列變化過程需要加入還原劑的是()A. KCIO 3 KCIB. KCI AgCIC. H+H 2D. C CO2錯解:選A、C項。錯因是對KCIO 3 KCI的多種變化方式?jīng)]有把握好。解析:根據(jù)題意,要加入還原劑實現(xiàn)”此變化,則說明各選項變化為氧化

4、劑的變化,即變化中有元素化合價降低的情況,判斷各項知A、C項符合這一點; 但對于A項還要注意,實現(xiàn)KCIO 3 KCI的變化有多種方式,如 KCIO 3受熱分 解也能得到KCI,即實現(xiàn)A項轉化不一定要加入還原劑。故答案為C項。例4.向NaBr、NaI和Na2SO3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氣后,將溶液蒸干 并充分灼燒(已知Br2易揮發(fā),I2易升華),得到固體剩余物質(zhì)的組成可能是()A. NaCl、Na2SO4B. NaCl、NaBr、Na2SO4C. NaCl、Na2SO4、I2D. NaCl、NaI、Na2SO4錯解:選A項或A、D項。一是未注意三種陰離子|Br、I、SO3 I與Cl2 反應的

5、先后順序;二是未考慮已知 Br2、|2的特殊性質(zhì)。解析:解答本題要考慮兩個問題,一是三種陰離子 |Br、I、SO訂的還原 性強弱順序為SO32 I Br ;二是Br2受熱易揮發(fā)、|2具有升華特性。這樣 再考慮氯氣的用量不同時的各種情況,可知答案為 A、B項。三防審題不細:仔細審題是準確解題的重要前提。 在某個氧化還原反應問題分 析中,常常同時出現(xiàn)多個限制性條件,概念辨析中常出現(xiàn)錯誤” 正確” 不一定”等詞。例5.在下列反應中,水既不作氧化劑又不作還原劑的氧化還原反應是()A. f2Na_2H2O_2NaOH_H2B. C H2O(g)CO H2C. CaO H2O Ca(OH)2D. |CI2

6、 H20 HCI HCIO錯解:選C、D項。錯因是C項不是氧化還原反應。解析:本題有兩個限制性條件:一是水既不作氧化劑又不作還原劑”排除A、B項;二是 氧化還原反應”排除C項。故答案為D項。例6.在反應|3NO2 H2O 2HNO3 NO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分子數(shù)之比為( )A. 2: 1B. 1: 2C. 3: 1D. 1 : 3錯解:選A項。在答題時將氧化劑與還原劑的量弄反了。解析:本題涉及的反應為歧化反應,氧化劑與還原劑都是NO2。其中2NO2 2HNO3的變化為還原劑發(fā)生的反應,N02 NO的變化為氧化劑發(fā)生的 反應。通過其計量數(shù)可知答案為 B項。四.防方法不當: 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

7、”在氧化還原反應有關問題分析中, 用守恒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如電子得失守恒、質(zhì)量守恒(主要是原子個數(shù)守恒)、 電荷守恒(適用于有離子參與的氧化還原反應),更多的時候要聯(lián)合應用上述守 恒方法。例7.若鋅與稀硝酸反應時,其化學反應方程式為4Zn 1OHNO3 aZn(NO3)2 bM cH?。,則 a、b、c、M 可能分別為()A. 4、1、5、N2OB. 4、2、4、NO2C. 4、1、3、NH4NO3D. 4、3、5、NO錯解:選A項或A、B項。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判斷反應前后氮原子的個 數(shù)相等,得結論。解析:本題直接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可以求解,但繁瑣易錯,可將質(zhì)量守恒 與電子得失守恒結合求解。本題

8、分兩種情況討論:(1) M中N全部被還原。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得|a 41(Zn守恒),故被還原的氮的原子數(shù)為卩0 4 221 (個)。設M中N的化合價為+n,由電子得失守恒有:|4 2 2 (5®,解得n = 1,即卩M為N2O。(2) M中N部分被還原(如NH4NO3)。a = 4 (Zn守恒),此時被還原的 氮原子只有1個,且還原后其化合價為-3。反應中Zn失電子情況為|4 2e 8eN得電子情況為|5 ( 3)e1 8e,二者相等,故NH4NO3符合題意綜上所述,答案為A、C項。例8.在一定條件下,PbO2與Cr3+反應,產(chǎn)物是CO?2和| Pb2,則參加反應的|Cr3 |與Pb

9、O;的個數(shù)之比為()A. 1: 3B. 2: 3C. 1: 1D. 4: 3錯解:選A項。有些學生在解答此題時,出現(xiàn)以下失誤情況:一是想寫出PbO2與CD反應生成Cg2和| Pb2 |的化學反應方程式,通過判斷化學計量數(shù) 來選擇答案,費時而且易錯;二是認為 pg2中Cr的原子數(shù)為2,算|Cr3的 電子變化數(shù)時除以2而誤選A項。解析:本題的解題關鍵是認識到PbO2與9己之間發(fā)生了氧化還原反應,利 用電子得失守恒來進行計算,設參加反應的 心3 |的數(shù)目為x,PbO2的數(shù)目為y,則|x (6 3) y (4 2),解得x: y= 2: 3。故答案為B項。除上述情形外,解題時常常還出現(xiàn)如氧化產(chǎn)物或還原

10、產(chǎn)物判斷不全或錯誤、 電子得失數(shù)目確定不準等問題。在學習過程中要努力克服這些缺點,逐步提高 知識掌握水平和應用能力課堂練習1 根據(jù)以上步驟,配平以下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1) CP+D NaO2+DOH口 CrC42+ NeS+H2O(2) Crb+口Cb+口KOK 262。7+口心。4+口KCI+HzO(3) 口卩4+口 HNO3+H2O 口只3卩04+口 NO(4) Mr2+S?O82-+H2O SO+口 Mn04-+H20(5) Zr +OH+ NO- Zn+D NO+OH2O(6) O HCIO4+O P+OHO O HCI+OH3PO42下列有關硫化亞鐵跟濃硫酸反應的方程式正確的是(

11、)(A) 2FeS + 6H2SO4 = Fe2 (SO4)3 + 3SO2 T +2S +6H0(B) 4FeS + I8H2SO4 = 2Fe2 (SO4)3 + 9SO2 T +7S +18H0(C) 6FeS + 16H2SO4 = 3Fe2 (SO4)3 +6SO2 T +7S +16H0(D) 8FeS + 18H2SO4 = 4 Fe2 (SO4)3 + 3SO2T + 11S+18HO分析和討論有的同學只是機械地分析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原子總數(shù)是否守 恒,得出四個反應式都正確的錯誤結論。這是以氧化還原反應為背景考查質(zhì)量 守恒定律。四個反應中氧化劑都是硫酸,還原劑都是硫化亞鐵,氧化產(chǎn)

12、物都是 單質(zhì)硫和硫酸鐵,還原產(chǎn)物都是二氧化硫。所以反應物FeS中的鐵、硫元素與產(chǎn)物Fe2 (SO4)3中的鐵、單質(zhì)S中的硫元素守恒,四個選項中,只有 A選項中 還原劑(FeS)與氧化產(chǎn)物(S)相對應。答案選A。鞏固練習1. 在反應5NH4NO3=2HNO3+4N2T +9H0中,氧化產(chǎn)物與還原產(chǎn)物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是()。(A) 1:1( B) 5:4( C) 5:3( D) 3:52. 反應NO+O2+NO2+H2O HNO3 (未配平)是多組化學計量數(shù)的化學方程式,當氧氣有1被NO還原時,此反應各物質(zhì)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3(A) 4:9:24:14:28( B) 1:1:1:1:2(C) 8

13、:9:12:10:20( D)任意比均可3. 將H2S氣體通入四種不同濃度的硝酸溶液中,發(fā)生下列反應: 3H2S+2HNO3 = 3S +2N0 +4H 20 4H2S+2HNO3 = 4S +NH4NO3 + 3H2O H2S+2HNO3 = S +2NO2 + 2H2O 5H2S+2HNO3 = 5S +N2 + 6H2O根據(jù)上述反應判斷四種硝酸溶液的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A)(B)(C)(D)4一定條件下硝酸銨受熱分解的未配平化學方程式為:N H 4 N O 3 H N O 3+ N 2+ H 2O ,在反應中被氧化與被還原的氮原子數(shù)之比為 ()。( A) 5:3( B) 5:

14、4( C) 1:1( D) 3:55 被稱為萬能還原劑的NaBH4 溶于水并和水反應: NaBH4H2ONaBO2+H2 (未配平)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NaBH4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B) NaBH4是還原劑,H20是氧化劑(C) 硼元素被氧化,氫元素被還原( D )被氧化的元素與被還原的元素的質(zhì)量比是 1:16 氧化亞銅(Cu2O)是不溶于水的堿性氧化物,能溶于酸發(fā)生自身氧化還 原反應生成單質(zhì)銅和 Cu2+0測定一種含氧化亞銅的礦石中氧化亞銅的含量的方 法是:將礦石溶于足量的硫酸鐵和硫酸的混合液中,然后用高錳酸鉀溶液滴定, 反應后錳元素以 +2 價形式存在0( 1)寫出配平的

15、化學反應方程式0 CU2O 與 Fe2(SO4)3、H2SO4 反應為 滴加高錳酸鉀溶液時發(fā)生的反應為 0_( 2 ) Cu2O 與 上 述 兩 反 應 中 氧 化 劑 的 氧 化 性 強 弱 順 序 是( 3)若 某次 測定中稱 取 5.0g 礦樣 ,用高 錳酸 鉀溶液 滴定 時, 消耗0.1mol L-1KMnO4的體積為100mL ,則礦樣中氧化亞銅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參考答案1C, 2A, 3B, 4A, 5BD。6. (1)Cu2O+Fe2(SO4)3+H2SO4=2CuSO4+2FeSO4+H2O。 1OFeSO4+2KMnO 4+8H2SO4=5Fe2(SO4)3+2MnSO4+K2SO

16、4+8H2O。(2) KMnO 4>Fe2(SO4)3>Cu2O。阿氏常數(shù)正誤剖析要五看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常用Na表示)是將物質(zhì)的量與其它物理量聯(lián)系起來的橋梁,對以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為中心的概念和計算考查,是高考命題的熱點,其主要題型是正誤判斷選擇?,F(xiàn)將有關考查點歸納如下:一、看氣體是否處于標準狀況只有當氣體處于標準狀況時,才可將氣體體積除以“22.4L/mol而轉化為物質(zhì)的量,進而由“人計算微粒數(shù)。例如:1、常溫常壓下,N丸個56分子的體積為22.4L0( X)2、1atm273K時,11.2L °°彳氣體含有的分子數(shù)為°.5皿(話3、 標準狀況下,3.3

17、6L CO與的混合氣體含有的碳原子數(shù)為 0.1。(話 分析:在1中,6 所處狀況是常溫常壓而非標準狀況, “蟲個分子的物質(zhì) 的量為1mol,但體積并非22.4L。2則恰為標準狀況,11.2L氣體的物質(zhì)的 量為11.2L吃2.4mol/L=0.5mol,則含有的分子數(shù)為0.5“蟲,該說法正確。類似地 分析3,該說法是正確的。值得指出的是,有些同學由于受題海”影響,一看到 常溫常壓”或非標準狀況就認為該說法錯誤,如:4、常溫常壓下,32g叫°2氣體含有0.5“盒個分子。(話5、 常溫常壓下,0.5mol氣體含有0.a個分子。(話& 25C, 1atm下,“立個汨分子的體積大于22

18、.4L。(話上述4、5并不涉及體積,而直接給出質(zhì)量或物質(zhì)的量,這時與物質(zhì)是否處于標準狀況無關。而6則巧妙地改常用的 等于”為 大于”,稍不注意,就會出錯。二、看物質(zhì)的狀態(tài)設陷方式主要有:如H2、現(xiàn)及c原子數(shù)多于4的烷烴等在標準狀況下不是 氣體物質(zhì)。看兩個例子:7、 標準狀況下,1L辛烷完全燃燒后,所生成氣體產(chǎn)物的分子數(shù)為8/22.4業(yè) 個。(為8、 標準狀況下,3.36L ''含有的分子數(shù)為1.5:(為其中7是1996年的高考20題的(B)選項,當時許多考生一看見 標準狀況” 便斷定1L辛烷()為1/22.4mol,從而推出其完全燃燒生成 8/22.4mol氣 體(=),即8/

19、22.4丄個氣體分子。殊不知,在標準狀況下,辛烷為液體, 此時的1L辛烷遠不止1/22.4mol。8也是類似情況,標準狀況下嶺也不是氣態(tài)。三、看微粒的種類當題目針對的微粒不同時,答案不一樣。微料可以是分子、原子、離子、中子、電子、XX原子、最外層電子、價電子,判斷時一定要注意。如將上述2中 分子數(shù)”改為 原子數(shù)” 氧原子數(shù)”后,情況就有變化。另外,涉及核外電子數(shù)時要注意根” 基” 離子”的變換,如:9、8g刀比離子含有的電子數(shù)為5皿。(話10、1mol -:比 1mol 一:少:個電子。(X)11、1.4g亞甲基(CH廠)含有的電子數(shù)為0.8止個。(話在9中,8g 二的物質(zhì)的量為0.5mol,而1個:二含有的電子數(shù)為10個,所 以其含有的電子數(shù)為5皿。但許多同學由于沒有注意到N比的-1價,認為1個 NHj含有的電子數(shù)為9個而致錯。類似地,判斷10、11時也應特別注意此類變四、看電子轉移數(shù)目涉及氧化還原反應時,還經(jīng)常對電子轉移數(shù)目進行判斷,如:銅與足量硫粉(氯氣、液溴)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0.2J °(x / V)/ V鐵粉與足量硫粉(氯氣、液溴、碘)反應,失去 3,個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