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的釋放和利用-教學設計_第1頁
能量的釋放和利用-教學設計_第2頁
能量的釋放和利用-教學設計_第3頁
能量的釋放和利用-教學設計_第4頁
能量的釋放和利用-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7章能量的釋放與呼吸第1節(jié)能量的釋放和利用(第1課時)一、教學目標:1 知識目標(1)從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需要能量這個角度分析能量的釋放與呼吸密切相關。(2)理解“生物的呼吸作用”這一核心概念,明確“呼吸”和“呼吸作用”的區(qū)別。2能力目標(1)學會測定呼吸頻率的簡單方法,初步學會將測定結果進行分析,嘗試得出能量釋放與呼吸密切 相關的結論。(2)通過自主閱讀“信息庫”相關內容尋找問題答案,提高自主學習能力。(3)初步學會驗證植物呼吸過程中氣體的變化的方法、步驟和原理。(4)初步嘗試設計出與教材不同的“驗證植物呼吸過程中氣體變化”的實驗方案。初步學會運用所 學的生物學知識能夠對呼吸作用的原理在人

2、類生產、生活中的應用作出解釋。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1)通過資料“多病的85歲母親遭子女拋棄,因饑餓在中秋節(jié)凄涼離世”的解讀與分析,引導學 生關注社會問題,培養(yǎng)孝敬父母、關愛他人的意識,逐步形成社會公德意識。(2)通過“拓展延伸”活動,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以致用,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產、生活的 實際問題。二、教學重點:層層遞進地通過各種“體驗、感受、思考、計算、實驗”等活動,揭示能量的釋放與呼吸密切相關, 使學生深刻理解“生物的呼吸作用”這一核心概念。三、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分析、理解“驗證植物呼吸過程中氣體的變化”實驗方法、步驟和相關原理,并在此基礎 上,指導學生嘗試設計出與教材不同的實驗

3、方案。四、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置情境設 疑導入展示資料:2011年9月22日是中秋節(jié),也是臺州臨 海王老太的85周歲生日,然而,這天中午,兒 孫滿堂的她竟被發(fā)現(xiàn)餓死在村老年活動室的廁 所旁邊。她的兩個兒子,因涉嫌犯遺棄罪被起訴。 前天卜午,臨海市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這起遺 棄老人致死的案件。引導學生思考:1 .為什么老母親最后會餓死在街頭?2 .如果你在她的身邊會怎樣做?你會對她的子 力梏止匕4 4日1 .思考回答:由于沒有足夠的食物給身 體提供能量,所以老人又冷又餓,最后 餓死街頭。2 .暢所欲言(提供食物,給她溫暖,給 她聯(lián)系社會福利院,教育她的子女要贍 養(yǎng)老人)。生命活動

4、需要能量出示系列圖片:學習、工作、運動、游戲等。引導學生說 出任何生命活動都需要能量,并思考我們怎樣 才能獲得所需的能量。提問:通過第5章的學 習,我們知道人體的物質和能量來源于食物, 回憶一下,能夠為人體提供能量的營養(yǎng)物質只 有哪些?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營養(yǎng)物質中的能量如何釋放出來呢?與我 們身體的哪個活動有關?積極思考,回答問題:我們可以通過補 充食物的方式來補充能量?;仡櫋盃I養(yǎng)物質的作用”的內容,說出 食物中的糖類、蛋白質、脂肪等有機物 能為人體提供能量。體驗能量釋 放與呼吸的 關系體驗活劫:小組同學輪流測試在不同生活狀態(tài)下,每 個人每分鐘的呼吸次數,并記錄。出示資料卡:1 ,呼吸頻率的

5、概念2.成年人和少年兒童平靜時的呼吸頻率。體驗一:測試在平靜時的呼吸頻率體驗二:測 試在劇烈運動時的呼吸頻率1 .帶領學生伴隨音樂進行1分鐘的下蹲 起立。2 .測試呼吸頻率算一算:假設你一天24小時都處在平靜的狀態(tài) 中,算一算你一天呼吸的次數看書(信息庫)找答案:1.植物體的呼吸作用在哪里進 行?2,植物體哪些部位的呼吸作用最 旺盛?3 ,植物體通過什么結構與外界進行氣體 交換?體驗三:測試在劇烈運動后的呼吸頻率組織學 生統(tǒng)計體驗的測量結果,并出示。討論題:1 .這3種狀態(tài)哪一種消耗的能量最多?2 .消耗能量的多少與呼吸頻率有什么了解“呼吸頻率”這一重要概念。閱 讀資料卡,討論如何測呼吸頻率。

6、測定自己的呼吸頻率跟著老師一起伴隨音樂快速地下蹲起立測定自己的呼吸頻率運用公式”一天呼吸次數呼吸頻率X 60 X24 ”計算出自己一天呼吸的次數通過閱讀課本P125信息庫中“植 物體 的呼吸”內容,找出問題的答案,了解 植物呼吸與人體呼吸的不同之處。測定自己的呼吸頻率以4人小組為單位,匯總在不同生活狀 態(tài)下,每個人每分鐘的呼吸次數,并計 算平均值。思考能量的釋放和呼吸的關 系。關系?引導學生思考呼吸頻率測量的結果說明什 么問題。分析呼吸 時氣體的 變化引導學生感受呼吸引導思考:人體或動物呼吸時會發(fā)生氣體的 變化嗎?1 .出示潛水員圖片,引導學生探究 呼吸時吸進的氣體;2 .演不實驗:請一位何學

7、向澄清石灰水里 吹氣,觀察石灰水變化。小結出“呼吸”這一 重要概念。提K:一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特 性。把一只手放在鼻腔刖,緩慢地吸氣和呼 氣,感受氣體進出自己的身體。通過觀察、思考和分析,說出人 體或動物呼吸時,吸入的是氧氣, 呼出的是二氧化碳。驗證植物 呼吸過程 中氣體的 變化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植物體內的呼吸,和人體呼吸的氣 體變化一樣嗎?組織學生做實驗驗證(安排學生分 別選做實驗一和二)。實驗一:驗證植物呼吸產生二氧化碳。 介紹實驗一的課前準備:1 .取彳8兩只保鮮袋,在A袋內 裝入新鮮蔬菜,B袋內裝入等量用沸水 處理過的蔬菜。分別將A 8兩袋的袋口密封。產生疑問,樂于探究理

8、解實驗一和實驗二課前準備實 驗步驟。討論:1 實驗一中“B袋內裝入等量用沸 水處理過的蔬菜” ,B袋的作用是 什么?2 .實驗一中為何要把袋子放在“黑暗”處24小時?3 .實驗一中為何要將廣口瓶放在 溫暖處,封閉、遮光處理24小時?2 .將兩只袋子都放到黑暗處,一天 后取出。實驗二:驗證植物呼吸消耗氧氣。介紹實驗二 的課前準備:1 .取等量的用沸水媯理討的蔬菜4 .實驗用的新鮮蔬菜有必要進行 清潔、殺菌嗎?為什么?和新鮮的蔬菜分別裝入甲、乙兩只廣口瓶。2,放在溫暖處,并封閉、遮光處理24小 時。分別介紹實驗一和實驗一的方法步驟實驗一:1 ,把A、B袋內的氣體分別通入裝有澄清 石灰水的兩個錐形瓶

9、中。2 .觀察和記錄石灰水的變化。實驗二:1 ,分別將點燃的蠟燭迅速伸入到甲、乙 兩瓶中。2 .觀察和記錄蠟燭的燃燒情況。在理解實驗一和實驗二課前準備和實驗 步驟的基礎上,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 用實驗桌上已有的實驗材料,選做實驗 一和實驗二,記錄實驗數據。根據實驗原 理分析現(xiàn)象展不實驗原埋:實驗一原理:一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 濁的特性。實驗一原理:氧氣可以助燃。燃燒的物體在有 氧的情況卜,能夠繼續(xù)燃燒,而在二氧化碳較 多、氧氣量不足的情況下,就會熄滅。根據實驗原理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結論:植物體內的呼吸,和人體呼吸的氣體變 化一樣,都是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 碳。生物體的呼 吸作用小結:幫助

10、學生一起總結出“生物的呼吸作用” 這一核心概念;生物體的細胞分解有機物,生 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的過程稱為呼 吸作用。理解“生物的呼吸作用”含義:1 .是在細胞內進行的。2 .是細胞內的有機物(如葡萄糖)氧化 分解釋放能量的過程。拓展延伸組織學生討論:L清晨,到樹林中鍛煉是否科學?2.農民伯伯種地為什么要松土?出示資 料:山東盛產生姜,生姜豐收后,農民往往將 生姜放入早已挖好的幾米深的姜井中保存。但 經常聽說姜農到姜井里取姜時發(fā)生窒息現(xiàn)象, 甚至有人喪失了生命。請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釋:1 .為什么進入姜井時容易發(fā)生窒息?2 .你有什么辦法幫助姜農們避免這類悲 劇的發(fā)生?通過討論,學以致用,掌握一些與本課 相關的生活常識。閱讀資料,分析現(xiàn)象,思考問題。DIY思考: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 “驗證植物呼吸過 程中氣體的變化”實驗設計的原理,你能不能 利用這些原理設計出與教材上不同的實驗方 案?以小組為單位1 .課后設計相關實驗方案;2 .有興趣的同學課外進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