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英漢句子結構差異與翻譯_第1頁
淺析英漢句子結構差異與翻譯_第2頁
淺析英漢句子結構差異與翻譯_第3頁
淺析英漢句子結構差異與翻譯_第4頁
淺析英漢句子結構差異與翻譯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析英漢句子結構差異與翻譯1 .引言對譯者來說,英漢兩種語言的對比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這種對比的范 圍非常廣泛,對比的層面可以從語音、詞匯、詞組、句子、句群、語篇、 修辭、文體等兩種語言系統(tǒng)本身的結構、類別、功能以及各層次之間的關 系來進行對比與分析,各種對比有助于發(fā)現兩種語言之間的異同,把握各自的特點與規(guī)律,從而更好地指導翻譯工作。本文之所以選擇句子作為英漢對比的單位 ,這是因為,首先,句子是語 言表述最基本的單位,也是人類思維的單位之一。其次,句子在語言中是連 接詞匯詞組與句群、語篇的紐帶。換句話說 ,句子最能反映兩種語言差別 之所在。而對比分析英漢兩種語言的句子結構特點,把握東西方人思維模

2、式的差異,將有助于探尋英漢互譯的規(guī)律和法則1。對譯者來說要做好翻 譯工作,就必須對英漢兩種語言的句子結構有充分、透徹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做好英漢翻譯工作。當然,英漢語句子結構的比較是一個十分復雜、 龐大的研究項目。本文只是從英漢句子結構差異與翻譯之間的關系著手,通過對英漢句子結構的比較,分析英漢句子結構差異對英漢翻譯的影響, 使譯者在進行翻譯工作時注意這兩種語言在句子結構上的差異,更準確流 暢地進行英漢語之間的翻譯。2 .英漢語句子結構差異與翻譯2.1 漢語句子重意合英語句子重形合美國翻譯理論家奈達在其譯意一書中指出“就漢語和英語而言, 也許在語言學上最重要的一個區(qū)別,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對比。”

3、具體來說, 英語比較注重句子結構形式的完整性和邏輯的合理性。英語的語法成分都 具有獨立的作用,其句子的從屬關系大多是用連接詞,如 “if,although,because,when,in order that,s0等表現出來,即英語句子 往往以形統(tǒng)神,以豐滿的形態(tài)變化制約句子的格局;而漢語句法關系主要 靠詞序和語義關系表達,句子中成分與成分之間的關系比較內在化、隱含 化、模糊化,往往并不追求形式的完整,而只求達意而已。但是英漢語句子的基本結構都是主語一謂語一賓語,仔細對比起來,英漢語兩種語言在形式結構上仍具有明顯的差異。最根本的表現形式就是英語重“形合” (hypotaxis),漢語重“意合”

4、 (parataxis)。所謂意合,是指詞語和分句之 問不用語言形式手段連接,句中的語法意義和邏輯關系通過詞語或分句的 含義來表達。所謂形合,是指語言的詞語與分句之間用自身的形式手段如 關聯詞等相連接,用以表達語法意義和邏輯關系2 0漢語是一種以分析型為主的語言,而英語則是一種以綜合型為主要特 征并逐漸向分析型發(fā)展過渡的語言。分析型語言是指語言中的語法關系主 要不是通過詞匯自身的形態(tài)變化來表達,而是通過虛詞、詞序等手段來完 成。綜合型語言是指主要通過詞匯本身形態(tài)的變化來指示各種語法功能,如性、數、格、人稱、時態(tài)、情態(tài)等3 0 一般來說,英語句子常用各種形式 手段來連接詞語、分句或從句,注重句子

5、形式的完整和以形顯義。因此,英 語的句子結構常常顯得緊湊嚴密。漢語造句少用甚至不用形式連接手段,注重邏輯事理順序和功能、意義,即以神統(tǒng)形,結構簡煉明快。也就是說, 漢語的句子結構如同竹形結構 (bamboo-type), 一節(jié)一節(jié)地連下去,而英 語的句子結構則如同樹形結構(tree- type),從主干伸展開去。4例如:(1) .老栓退了幾步,尋到一家關了門的鋪檐子,蹩進去,靠門立住了。(Old Shuan walked back a few steps to stand under the eaves of a shop in front of its close door.)漢語的意合句從

6、表面上看沒有關聯詞,但各分句之間暗含了各種語義 關系,因此,這類句子的翻譯必須先弄清楚各分句之間的關系,確定其類別,然后再選擇恰當的關聯詞把句子組織起來。而把英語句子翻譯成漢語則要 站在語義的高度,利用組合能力強、節(jié)奏感突出的短句,按照事理的邏輯關 一一、 5.系和先后順序來靈活地安排語序結構。例如:(2) I think also that, if a person when adult is to be able to fit into a society, he must learn while still young that he is not the centerof the un

7、iverse and that he wishes are often not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a situation.(我也以為一個人如果要在長大時適應社 會,那么小時侯就應該了解他不是宇宙的中心,他的愿望也往往不是一個場合里最重要的因素.)該例句是一個復雜句。句子主干為I think that賓語從句中,還有一個 if條件句和另外兩個并列的賓語從句,第二個賓語從句中還嵌套一個定語 從句。句中多使用介詞、連詞、名詞等。整個句子象一棵枝梗交錯的樹不斷向外擴展。而在其相對應的漢語譯文中有三個小句子,它們按照語義彼此連接,句子簡短,語義通順,似一根竹子節(jié)節(jié)

8、相連,通暢連貫。2.2 漢語句子主題顯著英語句子主語顯著漢語的句子結構是話題一一說明結構,先提出一個話題(或人,或物,或事,或時間,或地點,等等),然后再加以說明。如:今天星期日。校長,正 等在那兒哪。英漢句子結構的差別可以概括為:話題常在句首,可以套合,如“我今天城里有事”,而英語的主語不一定在句首,且要單一。話題和說 明之間沒有形式限制,而英語的主語和謂語必須在數和質等方面保持一 致。由于漢英語言之間結構上的差異,兩種語言在敘述事物發(fā)展過程的句 子里,漢語句子的時間順序和邏輯關系常常是按照由先到后,由因到果,由假設到推論,由事實到結論的先后順序來排列的,而英語句子則采取相反 的順序,往往是

9、先表示個人的感受、態(tài)度或是首先就事情本身做評價,然后 再敘述事情的來龍去脈,從而形成句式上的先短后長、頭輕腳重的語言現 象。語言學家根據不同的標準把語言分成不同的類別,如果按主語的特征劃分,可分為四類:注重主語的語言;注重主題的語言;主語主題都注重 的語言;主語主題都不注重的語言。按這種分法,漢語屬于注重主題的語 言,英語屬于注重主語的語言。在表達思想時,漢語往往突出主題,在篇章 組織上有較大的自由性,上下文連接自成體系。英語的主語是一句之魂,是 確定句子結構、選擇詞語搭配的決定性因素 ,英語中常見的不起語義作用 的主語“it”和“there”等結構應用得如此之廣,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 英語重

10、視主語的位置及其統(tǒng)帥全局的作用。因此,漢語句子常由“主題語+ 陳述語”構成,英語句子常由“主語+謂語”構成。由此可見,英語句子的 重心往往放在句子的后面,而漢語句子的重心則常常放在句子的前面。在 英漢互譯時應首先找準各自的重心,然后進行相應的結構調整。例如:(3)我原來計劃今年二月訪問美國,后來不得不推遲,這使我感到掃興。對此類句子,我們只能按照英語的句式結構來It was a disappointment when I had to postpone the visit which I had intended to pay to America in February而不能照搬原句結構將其

11、譯 成:I had intended to pay a visit to American in February but then I had to postpone it, this was a deedisappointment tome.根據英漢語 言方面的差異,我們在進行英漢語轉換時,要想方設法把英語的主謂結構 翻譯成漢語的話題一說明結構.請看下面的例句: He knows nobody My parents expect me to become a teacher. You can go to the station by bus這三個句子的翻譯最好是采取符合漢語習慣的主體敘述的

12、句型。分別試譯如下:(1)他一個人也不認識;(2)我父母想讓我當老師;(3)你 可以坐汽車去火車站。再如:(4) On the morning of a fine June day, my first bonny little nursling, and the last of the ancient Earnshaw stock,was bornif 文: 六月份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要撫養(yǎng)的第一個小寶寶,也是古老的厄恩 肖家族的最后一根苗,出世了。把英語句子的主語 my first bonny little nursling翻譯成漢語的主體句,這話題說明結構,就使得句子通順易懂,同時又符合

13、原文的章法,讀來工整對仗,一氣呵成。2.3漢語多用主動語態(tài)英語多用被動語態(tài)(5) The audience are requested to keep silent.(請聽眾保持安靜。)例(5)中用了被動語態(tài),漢語采用了主動語態(tài),表達了同樣的意義。這 與東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密切聯系。中國人主張“天人合一”,強調“悟性”, 重視“事在人為”的個人感受,因此,在語言使用上,多采用主動語態(tài)、人 稱表達法、無主句、主語省略句及無形式標記的被動句而西方人則以物本 為本體,以自然為本位,偏重于對自然客觀事物的觀察和研究,把宇宙自然 看作是人類對立面而加以研究和征服,從而逐漸形成了客體型的思維方式。反映在語言

14、上,英語常以非生物名詞作主語,因而被動語態(tài)在英語中廣 泛使用。英語中絕大多數及物動詞和相當于及物動詞的短語都有被動式凡 是不必說明行為的行為者、不愿說出的實行者、無從說出的實行者或是出 于便于上下文連貫銜接等原因,一般都使用被動語態(tài)。當然,漢語中被動語 態(tài)使用較少也是有其多種原因的:漢語屬主題顯著語言,頻繁使用主題一 這一述體結構,將句中賓語部分提前作為說話的主題來交代,常在動詞上暗示被動語氣,更多地使用詞匯手段來表示被動含義。不過,在英漢互譯時,我們仍然需要把握兩種語言各自的行文特點和 表述方式,以符合各自語言的習慣和思維方式。 換句話說,如果英文是被動語態(tài),翻譯成中文則不必一定是被動語態(tài)的

15、形式;或者如果中文是主動形式,翻譯成英語則不必一定用主動形關鍵是要根據譯入語的思維邏輯和表 達習慣來譯60例如:(6) The thick carpet killed the sound of my foot-steps.(我走在厚厚的地毯上,一點腳步聲也沒有。)所謂被動句就是動作的客體(或稱賓語)處于主語的位置,而原句子的 主語卻變成了句子的補語。英語中被動句用得十分廣泛,凡是在不必說出動作的發(fā)出者,或不愿說出、無從說出施動者,或僅僅是為了使上下文連貫 等情況下,往往都用被動語態(tài)。而漢語因民族特點,很少用并盡量避免使用 被動語態(tài)。因此,在英漢翻譯時就必須注意兩種語言在這方面的差異。比 如:T

16、housands of trees were lost in the forest fire.最好按漢語的習慣 翻譯成:這場森林大火燒掉了成千上萬棵樹木。若照字面譯成:城千上萬棵樹木被損失在大火里,就會貽笑大方。又如:They were attended from morning till night by female helpers, wives and nurses and secretaries(從早到晚都有妻子、護士、秘書這樣的女幫手服侍他們。)但英語的被動句譯成漢語時,根據情況也可以翻譯成被動句。不過,漢 語的被動句和英語的被動句還是有表現形式上的不同。英語的被動式一般 比較單一,

17、表現形式一般為:be+動詞的過去分詞+by短語。而漢語的被動式 卻十分靈活,可將英語的被動句譯成漢語的判斷句,如:This book wastranslated from French into English.(這本書是從法語譯成英語的);還 可將英語的被動句譯成漢語的無主語句,如:It was after a seriousdiscussion that a conclusion was arrived at.(經過認真討論才得出結 論)。漢語中常用“遭、給、受、挨、叫、加以、予以、為 ,所、被,, 所”形式來表示被動 .如;The old teacher was greatly love

18、d and esteemed這位老老師深受大家的愛戴和尊敬)。英語和漢語在被動語態(tài) 上的區(qū)別還表現在英語有大量地用it作形式主語,后面是that從句作真 正主語的被動結構。比如:It is believed that,;It is rumored that,; It is said that,; It is reported that,;這些句式在漢語中是沒有的,因此在漢譯時,必須進行句式調整。有的 可以增加泛指的主語,如“人們”、“有人”、“大家”,有的可以譯成漢語的 獨立結構,如“據悉”、“應該說”、“必須指出”、“已經證明”,等等。因此, 以上句式可以分別翻譯成 :(1)人們認為,;(2)據謠傳,,;(3)據 說,,;(4)據報道,,;當然,英語中還有一些用主動形式表示被動意義的句式 ,但這些一般都 限于不及物動詞或系動詞,如:This pen writes smooth.(這支鋼筆寫著很 流禾);The book sells well.(這本書彳艮暢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