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原文及譯文_第1頁
懷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原文及譯文_第2頁
懷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原文及譯文_第3頁
懷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原文及譯文_第4頁
懷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原文及譯文_第5頁
免費預(yù)覽已結(jié)束,剩余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原文及譯文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原文:蓋聞二儀有像,顯覆載以含生;四時無形,潛寒曇以化物。是以窺天鑒地,庸愚 皆識其端;明陰洞陽,賢哲罕窮其數(shù)。然而天地苞乎陰陽而易識者,以其有像也;陰陽 處乎天地而難窮者,以其無形也。故知像顯可征,雖愚不惑;形潛莫睹,在智猶迷。況 乎佛道崇虛,乘幽控寂,弘濟萬品,典禦十方,舉威靈而無上,抑神力而無下。大之則 弼於寧宙,細(xì)之則攝於毫厘。無滅無生,曆千劫而不古;若隠若顯,運白福而長今。妙 道凝玄,遵之莫知其際;法流湛寂,挹之莫測其源。故知蠢鑫凡愚,區(qū)區(qū)庸鄙,投其旨 趣,能無疑惑者哉!然則大教之興,基乎西土,騰漢庭而皎夢,照東域而流慈。昔者,分 形分跡

2、之時,言未馳而成化;當(dāng)?,F(xiàn)常之世,民仰德而知遵。及乎晦影歸真,遷儀越世, 金容掩色,不鏡三千之光;麗象開圖,空端四八之相。於是微言廣被,拯含類於三塗; 遺訓(xùn)遐宣,導(dǎo)群生於十地。然而真教難仰,莫能一其旨?xì)w,曲學(xué)易遵,邪正於焉紛糾。 所以空有之論,或習(xí)俗而是非;大小之乘,乍沿時而隆替。有玄奘法師者,法門之領(lǐng)袖 也。幼懷貞敏,早悟三空之心;長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松風(fēng)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言巨能方其朗潤。故以智通無累,神測未形,超六塵而迥出,只千古而無對。凝心內(nèi)境,悲正法之陵遲;棲慮玄門,慨深文之訛謬。思欲分條析理,廣彼前聞,截偽續(xù)真, 開茲後學(xué)。是以翹心淨(jìng)土,往遊西域。乘危遠(yuǎn)邁,杖策孤征。

3、積雪晨飛,途閑失地;驚 砂夕起,空外迷天。萬裏山川,撥煙霞而進影;白重寒署,躡霜雨(別本有作雪者) 而前蹤。誠重勞輕,求深願達(dá),周遊西寧,十有七年。窮曆道邦,詢求正教,雙林八水,味道餐風(fēng),鹿苑鷲峰,瞻奇仰異。承至言於先聖,受真教於上賢,探饋妙門,精窮奧 業(yè)。一乘五律之道,馳驟於心田;八藏三筷之文,波濤於口海。爰自所曆之國,總將三 藏要文,凡六口五十七部,譯布中夏,宣揚勝業(yè)。引慈雲(yún)於西極,注法雨於東垂,聖教 缺而複全,蒼生罪而還福。濕火宅之幹焰,共拔迷途;朗愛水之昏波,同臻彼岸。是知 惡因業(yè)墜,善以緣升,升墜之端,惟人所托。譬夫桂生高嶺,雲(yún)露方得濁其華;蓮岀祿 波,飛塵不能汙其葉。非蓮性自潔而桂

4、質(zhì)本貞,良山所附者高,則微物不能累;所憑者 淨(jìng),則濁類不能沾。夫以卉木無知,猶資善而成善,況乎人倫有識,不緣慶而求慶!方 冀茲經(jīng)流施,將日月而無窮;斯福遐敷,與乾坤而永大。朕才謝珪璋。言慚博達(dá)。至 於內(nèi)典。尤所未閑。昨制序文。深為鄙拙。唯恐穢翰墨於金簡。標(biāo)瓦礫於珠林。忽 得來書。謬承褒贊。循躬省慮。弼蓋厚顏。善不足稱,空勞致謝?;实墼诖簩m述三 藏。聖記。夫顯揚正教,非智無以廣其文。崇闡微言。非賢莫能定其旨。蓋真如聖 教者。諸法之玄宗。眾經(jīng)之軌(足屬)也。綜括宏遠(yuǎn)。奧旨遐深。極空有之精微。骼生滅之機要。詞茂道曠。尋 之者不究其源。文顯義幽。履之者莫測其際。故知聖慈所被。業(yè)無善而不臻。妙化 所敷。

5、緣無惡而不翦。開法網(wǎng)之綱紀(jì)。弘六度之正教。拯群有之塗炭。啟三藏之秘 扃。是以名無翼而長飛。道無根而永固。道名流慶。曆遂古而鎖常。赴感應(yīng)身。經(jīng) 塵劫而不朽。晨鐘夕梵。交二音於鷲峰?;廴辗鳌^D(zhuǎn)雙輪於鹿苑。排空寶蓋。接 翔雲(yún)而共飛。莊野春林。與天花而合彩。伏惟皇帝陛下。上玄資福。垂拱而治八 荒。德被黔黎。斂衽而朝萬國。恩加朽骨。石室歸貝葉之文。澤及昆蟲。金匱流梵 說之偈。遂使阿(禾辱)達(dá)水。通神旬之八川。耆閽崛山。接嵩華之翠嶺。竊以性德凝寂。麋歸心而不通。智地玄奧。感懇誠而遂顯。豈謂重昏之夜。燭慧炬之光?;?宅之朝。降法雨之澤。於是白川異流。同會於海。萬區(qū)分義??偝珊鯇崱XM與湯武 校其優(yōu)劣。堯舜比

6、其聖德者哉。玄奘法師者。夙懷聰令。立志夷簡。神清韶齒匕之 年。髏拔浮華之世。凝情定室。匿跡幽巖。棲息三禪。巡遊十地,超六塵之境。獨 步迦維。會一乘之旨。隨機化物。以中華之無質(zhì)。尋印度之真文。遠(yuǎn)涉恒河。終期 滿字。頻登雪嶺。更獲半珠。問道法還。十有七載。備通釋典。利物為心。以貞觀 十九年九月六日奉。敕於弘福寺。翻譯聖教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引大海之法流。 洗塵勞而不竭。傳智燈之長焰。皎幽闇而恒明。自非久值勝緣。何以顯揚斯旨。所 謂法相常住。齊三光之明。我皇福臻。同二儀之固。伏見禦制。眾經(jīng)論序。照 古騰今。理含金石之聲。文抱風(fēng)雲(yún)之潤。治輒以輕塵足嶽。墜露添流。略舉大綱。以為斯記。治素?zé)o才學(xué)。性不聰敬

7、。內(nèi)典諸文。殊未觀覽。所作論序。鄙拙尤繁。忽見來書。褒揚贊述。撫躬自省。慚悚交並。勞師等遠(yuǎn)臻。深以為愧。貞觀卄二年 八月三日內(nèi)府。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釋文:大唐三藏聖教序太宗文皇帝制弘福寺沙門懷仁集晉右將軍王羲之書。蓋聞二儀有像,顯覆載以含生;四時無形,潛寒屠以化物。聽說天地 有形狀,所以顯露在外、覆蓋業(yè)且承載著一切有生命的東西;因為四季沒有形狀,所 以深藏著嚴(yán)寒酷熱來化育萬物。是以窺天鑒地,庸愚皆識其端;明陰洞陽,賢哲罕窮 其數(shù)。因此觀察髏驗天地的變化,即使是平凡而愚蠢的人也能知道它的一些征兆;要 通曉明口陰陽變化, 即使是賢能而有智慧的人也極少有研究透它的變化規(guī)律的。然 而天地苞乎陰陽而易識

8、者,以其有像也;陰陽處乎天地而難窮者,以其無形也。但是 天地包容著陰陽變化而容易懂的原因,是因為天地有形狀;陰陽變化在天地之間而難 研究透的原因,是因為陰陽變化是沒有形狀的。故知像顯可征,雖愚不惑;形潛莫睹,在智猶迷。所以天地的形象顯露在外業(yè)能得到驗證,即使愚蠢的人也會明口;而陰陽 的變化隠藏了起來沒有人能看得見,即使是聰明人仍會迷惑不解。況乎佛道崇虛,乘幽控寂,弘濟萬品,典禦十方,舉威靈而無上,抑神力而無下。況 且佛道推崇虛空,它駕乘著隠秘來操縱著超脫一切的境界,也主張廣泛救濟眾多生靈, 用佛教的理論來治理天下。 佛法一旦施發(fā)神威就沒有上限, 克制神奇的力量也沒有 下限。 大之則弼於宇宙,細(xì)

9、之則攝於毫厘。佛道從大處說它遍布寧宙,從小處說乂能 收攏一絲一毫。無滅無生,曆千劫而不古;若隠若顯,運白福而長今。因為佛道主張 不生不滅,超脫一切,所以雖曆經(jīng)久遠(yuǎn)而永不衰落。它有時隠藏,有時顯露,以多種多 樣的形式傳送著無數(shù)的幸福直到如今。妙道凝玄,遵之莫知其際;法流湛寂,挹之莫 測其源。佛道中寓含的神妙的道理和高深的玄機,即使遵循它也沒有誰知道它的邊 際的;佛法的流傳,深邃而靜遠(yuǎn),即使推崇它也沒有誰探究出它的根源。故知蠢鑫凡 愚,區(qū)區(qū)庸鄙,投其冒趣,能無疑惑者哉!所以眾多平凡而無知的人,以及那些平庸淺 附之輩,面對佛教高深的旨意,能沒有疑惑不解嗎?然則大教之興,基乎西土,騰漢庭 而皎夢, 照

10、東域而流慈。 然而佛教是在西土產(chǎn)生業(yè)興起的。 流傳到大唐漢地就象明 亮的美夢一樣,照耀著大唐而流傳著慈愛。 昔者,分形分跡之時, 言未馳而成化;當(dāng)常 現(xiàn)常之世, 民仰德而知遵。很早很早以前天地初開的時候,語言還沒有傳播,教化還 沒有形成,當(dāng)今人們敬慕德行也懂得遵循禮儀。及乎晦影歸真,遷儀越世,在漫長的 等待中,人類由渾沌昏暗回歸到今天正本清原的時候,世道更替,法度發(fā)生了變化。金容掩色,不鏡三千 之光;早先佛祖那光輝的容顏被一種顏色所遮蔽,佛光照耀不到三千大世界之上;麗象開圖,空端四八之相。今朝它 美好的形象才得以展開,我們似乎看到了空中端坐著佛像,甚至連它身上的三十二個顯著特征都清晰可見。於是

11、微 言廣被,拯含類於三塗;遺訓(xùn)遐宣,導(dǎo)群生於十地。於是精妙的語言廣為流傳,才得以 從生死的苦難中去拯救萬物。於是先輩說的有道理的話得以長久地傳播,也才能在廣闊的 大地上引導(dǎo)眾生度過苦難。 然而真教難仰, 莫能一其旨?xì)w, 但是在曆史的長河中真的 正教很難廣泛流傳,各種教派不能把真教的意旨精華統(tǒng)一歸屬到一起;曲學(xué)易遵,邪 正於焉紛糾。而邪僻的不正當(dāng)?shù)膶W(xué)問卻容易使人依從,於是邪正之間就在教義上交錯雜亂。所以空有之論,或習(xí)俗而是非;所以 空宗派和有宗派有了各自的觀點;有時沿襲著舊俗便產(chǎn)生了爭執(zhí)。大小之乘,乍沿時而隆替。於是,大乘佛教和小 乘佛教的學(xué)說,就暫時沿著時間的流逝而在或興或衰中交替流傳。有玄奘

12、法師者,法 門之領(lǐng)袖也。有個叫玄奘的法師,是法門的領(lǐng)袖人物。幼懷貞敬,早悟三空之心;他 從小就很聰明,心懷忠誠,早就能明白三空的教義;長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長大 後他的神情、性格乂和佛教的要求很是投合,他總是堅持包括四忍境界的佛門修行。松風(fēng)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謳能方其朗潤。即使是松林澗的清風(fēng)、湖水中的朗月,也比不上他的清麗華美;即使是仙飲的 晨露、明亮的珍珠,豈能和他的明朗潤澤相比?故以智通無累,神測未形,超六塵而迥 出,只千古而無對。所以他智慧超群,沒有牽掛,精神清透,業(yè)不顯露;他超出“六 空”,不同於常人,多少年來沒有人可以和相比。凝心內(nèi)境,悲正法之陵遲;棲慮玄門, 慨深文之訛

13、謬。他聚精會神地從內(nèi)心修煉自己,常以正統(tǒng)佛學(xué)的衰落為悲傷;他靜心 鑽研佛教,常因這精深的理論被謬傳而感慨歎息;思欲分條析理,廣彼前聞,截偽續(xù)真, 開茲後學(xué)。他想著要有條有理地分辨剖析經(jīng)文,擴大佛學(xué)古代的經(jīng)文典籍;取掉虛假 的,保留真實的,讓後輩學(xué)者從此開始不再混淆真?zhèn)?。是以翹心淨(jìng)土,往遊西域。因 此他向往淨(jìng)土,就到西域去求學(xué)。乘危遠(yuǎn)邁,杖策孤征。他冒著生命危險在萬裏征途 上行進;他拄著拐杖獨自遠(yuǎn)行。積雪晨飛,途閑失地;途中艱險無以計數(shù),早晨的漫天 飛雪,行進途中有時找不到棲身之地;驚砂夕起,空外迷天。傍晚的滾滾風(fēng)沙,遮天蔽月難辨方向。萬裏山川,撥煙霞而進影;在萬裏山川之上,有著他排開險阻、撥開

14、迷 霧前進的身影;口重寒署,躡霜雨(別本有作雪者)而前蹤。在多少個嚴(yán)寒酷曇的 季節(jié)裏,留下他踩霜宿雨而前進的腳印。誠重勞輕,他憑著對佛祖的誠心,視付出的 辛苦為小事,求深欲達(dá),期望著自己的心願得以實現(xiàn)。周遊西宇,十有七年。他遊遍 了西域各國,曆時一十七年。窮曆道邦,詢求正教,他曆經(jīng)了所有經(jīng)過的地方,探詢追 尋正教。雙林八水,味道餐風(fēng),他經(jīng)雙林;到八水,鶻會到了佛教聖地的高貴風(fēng)尚;鹿 苑鷲峰,瞻奇仰異。他去鹿苑,登鷲峰,瞻仰了佛祖生活過的奇珍異途。承至言於先 聖,受真教於上賢,探饋妙門,精窮奧業(yè)。他在先賢聖人那裏接受了深奧的學(xué)問。一 乘五律之道,馳驟於心田;八藏三筷之文,波濤於口海。對於“一乘”

15、 “五律”的佛 學(xué)教說,他很快就牢記在心中,對“八藏”“三筷”的佛學(xué)理論,他講起來就象波濤 流水,滔滔不絕。爰自所曆之國,總將三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譯布中夏,宣揚勝 業(yè)。於是玄奘從所經(jīng)過的大小國家中,總共搜集吸取了三藏主要著作,一共六廳五十 七部,翻譯成漢文後在中原傳布,從此這宏大的功業(yè)得以宣揚。引慈雲(yún)於西極,注法 雨於東垂,慈仁的雲(yún)朵,從西地緩緩飄來,功德無量的佛法象及時雨一樣遍灑在大唐 的國土上。聖教缺而複全,蒼生罪而還福。殘缺不全的佛教教義終於恢複完整,在苦 難中生活的白姓乂得到了幸福。濕火宅之幹焰,共拔迷途;熄滅了火屋裏燃燒的熊熊 烈火,(解救眾蒼生於水深火熱之中),從此不再迷失方

16、向;朗愛水之昏波,同臻彼岸。 佛光普照,驅(qū)散了昏暗,照耀著眾生到達(dá)超脫生死的彼岸。是知惡因業(yè)墜,善以緣升,因此懂得了做惡必將因果報應(yīng)而墜入苦海,行善也必定會憑著佛緣而升入天堂。升 墜之端,惟人所托。為什麼會有升有墜,那就只有看人的所作所為。譬夫桂生高嶺,雲(yún)露方得濃其華;蓮出潔波,飛 塵不能汙其葉。比如桂花生長在高高的山嶺上,天上的雨露才能夠滋潤它的花朵;蓮 花出自清澈的湖水,飛揚的塵土就不會玷汙它的葉子。非蓮性自潔而桂質(zhì)本貞,良由 所附者高,則微物不能累;所憑者淨(jìng),則濁類不能沾。這並不是說蓮花原本潔淨(jìng),桂花 原本貞潔,的確是因為桂花所依附的條件本來就高,所以那些卑賤的東西不能傷害到 它;蓮花依

17、附的本來就很潔淨(jìng),所以那些骯髒的東西就玷汙不了它。夫以卉木無知, 猶資善而成善,況乎人倫有識,不緣慶而求慶!花草樹木沒有知覺,尚且能憑借好的條 件成就善事,更何況人類有血有肉有思維,卻不能憑借好的條件去尋求幸福。方冀茲 經(jīng)流施,將日月而無窮;斯福遐敷,與乾坤而永大。希望這部大唐三藏聖教經(jīng)得 以流傳廣布,象日月一樣,永放光芒;將這種福址久遠(yuǎn)地布撒人間,與天地共存,發(fā)揚 廣大。 (上述為唐太宗李世民寫的序文) 玄奘表啟上奏的當(dāng)天,皇帝就下敕說:朕才 謝珪璋。朕的才能不如圭璋玉質(zhì)珍貴,言慚博達(dá)。言詞不能博聞通達(dá)。至於內(nèi)典。 尤所未閑。至於佛典,自己尤其不熟悉。昨制序文。深為鄙拙。昨天所寫的序文,非

18、常拙劣,唯恐穢翰墨於金簡。唯恐自己的筆墨將金簡汙穢,標(biāo)瓦礫於森林。自己的言 詞象瓦礫那樣混入珍珠之林。忽得來書。謬承褒贊。忽然收到法師的來信,受到不 適當(dāng)?shù)陌龍鲑濏?。玄奘接到皇上的敕諭後,乂上表致謝,皇上下敕說汀循躬省慮。彌蓋厚顏。自己 躬身思慮反省,更加覺得沒有顏面。善不足稱,空勞致謝。我的序文不值得稱頌贊美, 空勞法師來信致謝。帝在春宮述三藏。聖記。唐太宗李世民的回複皇太子李治(當(dāng) 時還是太子,刻碑時已做皇帝,故有“皇帝在春宮述三藏”之說)也撰寫述三藏聖 記說:夫顯揚正教,非智無以廣其文。崇闡微言。顯揚正確的佛教,如果不是智者 則不能使經(jīng)文廣大,崇揚微妙的言詞,非賢莫能定其旨。如果不是賢者

19、則不能確定其 宗旨。蓋真如聖教者。諸法之玄宗。眾經(jīng)之輒(足屬)也。因為其如聖教,是各種佛 法的玄妙源泉,是各種經(jīng)論的軌範(fàn)啊!綜括宏遠(yuǎn)。奧旨遐深。極空有之精微。鶻生滅 之機要。它綜括弘大長遠(yuǎn),奧旨深遠(yuǎn),極盡了空與有的精微,髏悟了生與滅的機要。 詞茂道曠。尋之者不究其源。文顯義幽。言詞豐茂,道理廣大,探尋其中義理的人, 不能究測它的源頭;文字顯明、義理幽深,履之者莫測其際。按照它去修行的人,無 法探測它的邊際。故知聖慈所被。業(yè)無善而不臻。因此知道,佛的聖慈所包含的業(yè) 感,無害而不到達(dá)彼岸;妙化所敷。緣無惡而不翦。佛的妙化所函蓋的因緣,無惡而 不被剪除。開法綱之綱紀(jì)。弘六度之正教。開示法網(wǎng)的綱紀(jì),弘揚六度(大度指布 施、持戒、忍辱、精進、揮定、智慧。)的正教,拯群有之塗炭。啟三藏之秘扃是 以。拯救眾生於塗炭之中,開啟三藏的秘密。名無翼而長飛。道無根而永固。因此佛名沒有羽翼而飛行於長空,佛道沒有根基而永遠(yuǎn)堅 固。道名流慶。曆遂古而鎮(zhèn)常。從佛的道、名中流出幸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