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超音速公務機方案_第1頁
國外超音速公務機方案_第2頁
國外超音速公務機方案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國外超音速公務機方案SAI公司方案SAI公司(國際超音速航空)雇傭了洛馬公司臭鼬工程隊,從2001 年開始開發(fā)靜音超音速客機的關鍵技術。SAI公司安靜超音速客機(QSST想象圖SAI公司QSST方案三面圖SAI公開的方案為采用箭式機翼的雙發(fā)噴氣機,客艙看起來與中 型公務機挑戰(zhàn)者300 個級別,將采用簡單的進氣道和常規(guī)渦扇發(fā)動 機以及常規(guī)和低成本的金屬結構,并滿足第四級噪聲標準。部分設計參數(shù):機長:40米翼展:20米座位數(shù):8-12座起飛總重:69.5噸布局:采用鴨式布局、高位海鷗式機翼,以及一個將機翼和機翼 下發(fā)動機吊艙與后機身連接起來的倒 V型尾翼。性能:最大巡航飛行速度:M1.6-1.8航

2、程:7400公里。要求跑道長度:2400米機體方面將采用先進鋁合金主結構和技術成熟的復合材料次要 結構。SAI的方案采用了氣動造型和專利的倒 V形尾翼,實現(xiàn)了前所未 有的音爆抑制水平。方案中的后掠翼設計結合了低阻、輕重量、一種 倒V形垂尾,及已申請27項專利的革命性音爆抑制技術。通過采用 氣動修形等綜合音爆抑制技術,使音爆信號特征達到了協(xié)和號的 1/100,可使其在陸地上空進行超音速飛行。QSST勺研制成本預計為25-30億美元。SAI已經花了 2500萬美元和三年半時間來完善布局方案,進行了19次風洞試驗和噴口聲學測試,并宣稱獲得了一個可行的設計方案。在完成初步設計后,2005年1月,SAI

3、投入5000萬美元,進入 為期18-24個月,目的為降低風險的第二階段,內容包括與政府主管 部門進行修改條例的協(xié)商、擴大 SAI管理團隊、細化設計方案、組織 承制商團隊,特別是確定發(fā)動機承制商,從而啟動第三階段,進行有 承制商參與的詳細設計。這階段的方案完善工作主要是針對機體和系統(tǒng)設計方案,并著手 編制認證和制造計劃。主要目標是減阻和增大航程,從目前的7400公里增大到8000-8100公里,這是SAI公司的市場調查顯示的理想航 程。其它的設計變化比較小,包括增大內部空間5%將座艙窗口增加兩個,總計達到六個等。第三階段預計2007年開始,首飛目標是2011年,2013-2015年 完成適航認證

4、并投入運行。公司預計未來10-15年該飛機將有300-400架的市場,主要針對 公務和商務市場。此外,該公司還在考慮擴大市場,研制一些放大的可用于航空公 司的30-40座,航程5500-6300公里的型號,主要設想是用現(xiàn)有平臺 加長機身,或者一種12座,航程加大1000公里的放大型,用于連接 金融中心如倫敦-東京等。除了資金方面,SAI的最大挑戰(zhàn)是改變法規(guī)。雖然 M1.6-1.8的 QSST方案是低音爆設計(超壓為 0.5psf,即24帕),SAI預計一開 始可能不會被允許在大陸上空進行超音速飛行,真正要進行超音速飛 行還需要進行大量測試工作。Aerion 公司方案該公司的思路是研制一種低音爆

5、的高亞音速飛機,目標是在51000英尺高度以M1.1飛行而不產生音爆(這時飛機的真速相當于 地面的亞音速)。由于自然層流機翼的高效率,在高亞音速飛行并不 會產生燃油代價。該方案沒有突出的低音爆特點,但它可在上至M1.1 的跨音速,以及M1.6的巡航速度高效飛行。由于符合現(xiàn)有管理規(guī)定, 該公司的產品可望規(guī)避管理法規(guī)風險首先進入市場(該公司認為,需 要許多年全球的管理當局才會就可接受的音爆標準達成一致)。Aerion的超音速公務機方案外形有點像放大的 F-104,采用超薄、 無后掠和尖銳前緣機翼,以及T形尾翼。由于采用了專利的自然層流 機翼,可在海上以M1.6巡航,然后在陸地上空減速到 M0.9

6、&Aerion公司超音速公務機(SBJ)想象圖H4 75 h0柚0 co C 扇or41.3 m19.6 m6.5 m111.5 sq m1.8 m2.0 m9.1 mM1.6Aerion公司超音速公務機(SBJ)方案三面圖部分參數(shù):機長:翼展:高:機翼面積:艙內最大高度:艙內最大寬度:客艙長度:性能最大巡航馬赫數(shù):遠程巡航馬赫數(shù)(超音速):M1.5無音爆巡航馬赫數(shù)(超音速)高速巡航馬赫數(shù)(亞音速)遠程巡航馬赫數(shù)(亞音速)進場速度:起飛滑跑距離:著陸滑跑距離,有積水:超音速航程:亞音速航程:升限:重量最大起飛重量:最大燃油量:動力裝置:其它座位數(shù):單價::大于M1.1:M0.99:M0

7、.95222.2公里/小時小于 1828.8 m小于1524 m大于 7,408 km( M1.5)大于 7,408 km( M0.95)15,544.8 m40,823 kg20,593 kg兩臺普惠JT8D-219,推力87.2 kN8-12 座8000萬美元Aeri on的方案采用無后掠的自然層流機翼技術,該技術是由 Richard Tracy開發(fā)的,擁有四項專利。超音速自然層流技術利用了 機翼前緣后方的激波。激波尾流中的壓力梯度加上雙凸形翼剖面,使氣流平滑地粘附在機翼上。據(jù)稱機翼上表面有70%層流,下表面100% 為層流。2001年,一個縮比的無后掠、對稱超音速自然層流翼在一架 NAS

8、A 的F-15B飛機上進行了超音速飛行試驗,用紅外照相機來記錄機翼上 的紊流。試驗結果表明,該機翼不僅大幅減少了紊流,而且即使故意 加入擾動,如在機翼上裝一塊粗糙的補丁,機翼大部分表面的流動仍 是平滑的,擾動限制在局部區(qū)域。Aerion公司方案的另一個優(yōu)勢是無后掠機翼在低速時性能比多 數(shù)超音速巡航飛行器的箭式翼或三角翼要好得多,而且能布置大而有 效的襟翼,從而降低著陸速度、縮短需用跑道長度、縮小機翼尺寸、 降低飛機總重與成本。重量的減輕還可轉化為更低的音爆信號特征。 此外,起飛和著陸時的低阻力也意味著推力需求更低、噪聲也更低。方案采用了碳纖維復合材料機翼蒙皮和機翼主結構以達到所需 的剛度。機身

9、為常規(guī)鋁合金結構。目前正在進行結構設計研究,2006年將進行結構(包括機翼結構試驗件)風洞試驗。動力裝置采用普惠公司JT8D-219發(fā)動機的改型,該發(fā)動機曾用 于波音707及麥道公司的MD-80客機等民用客機,其1.7:1的涵道比 既高得足以滿足第四級噪聲標準,又低得可以控制剖面直徑以降低阻 力。較大的核心機可以為超音速巡航提供足夠的推力。如果進氣道設計合理,發(fā)動機不會知道是在超音速飛行。2004年8月,普惠公司完成了 JT8D-219渦扇發(fā)動機的初步耐久 性分析,分析表明JT8D可以推動Aerion飛機而不會超過目前的設計 溫度,唯一的區(qū)別是在高溫下運行的時間要超過在MD-82上的發(fā)動機。該公司已經確定了要滿足 3000小時的大修間隔時間,在材料和冷卻 系統(tǒng)方面需要進行的更改。研制費用方面,預計低于15億美元。通過采用常規(guī)設計方案、 常規(guī)材料和現(xiàn)有發(fā)動機,可以大幅降低項目的風險,節(jié)省時間和經費。研制進度方面,Aerion公司的項目是從2002年開始的,計劃在 2006年左右正式啟動,通過選擇阻力最小的路線,不去挑戰(zhàn)現(xiàn)有管 理規(guī)定,最快可在五年內即2011年將產品投入市場。在公開發(fā)布設計方案后,該公司計劃花18個月時間完善設計方案,并組織一個承制商團隊來分擔風險、研制飛機。為期五年的項目 研制計劃將使用三架試驗飛行器。這期間的主要技術工作是減阻,然后進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